(共30张PPT)
花的学校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每天在学校中学习,享受着学校生活的快乐。但你们可知道,不仅我们有学校,连花儿也有学校,你们想知道花儿的学校是什么样子的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花的学校》
花的学校
作者简介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曾获诺贝尔文学奖。
主要作品:《新月集》《飞鸟集》《园丁集》等。
初读课文
自读提示: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横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边读边思考每一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再结合全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初读课文
词 语
落下 荒野 口笛 跳舞 狂欢
罚站 互相 放假 住所 衣裳
能够 猜出 扬起 双臂
huānɡ
dí
jià
fá
shanɡ
假
jià(假日)
jiǎ(假如)
朗读词语,找出自己认为有新鲜感的词语,了解其意思。
荒野:荒凉的野外。
口笛:口哨。
狂欢:纵情欢乐。
落
笛
舞
狂
荒
罚
互
够
猜
扬
所
臂
假
书写指导
狂、假、所、够
猜、扬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落、荒、笛、舞
罚、臂
独体字:
互
整体感知
(1、2):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花在雨中
发芽并快乐地成长。
(3~6):诗人以孩子的眼光,想象花朵在
地下的学校上课、罚站、放假等
种种充满童趣的场景。
(7~9):想象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
对着妈妈扬起双臂。
给课文划分段落并概括大意。
读课文第1、2自然段,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花儿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精读课文
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精读课文
读到这一句时,你注意到加点的部分了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这是写人的动作,将“东风”人格化。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
形容人多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花当人来写,突出了花儿竞相绽放时的调皮、可爱。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朗读这句话,你认为它新鲜在哪里?
精读课文
你能想象出花儿在草地上跳舞的情景吗?
一群一群的花儿在草丛里、在小河边、在大树下使劲地生长着,在风的吹动下,快乐地手舞足蹈。
精读课文
朗读课文第3~6自然段,找找文中“我”都产生了哪些想象?哪些想象比较有趣。
精读课文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丰富的想象充满童趣。
精读课文
他们关了门做功课。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墙角的。
想象:花儿们关了门做功课是怎样的心情?他们做的功课会有哪些?
学生的校园生活,也是诗人想象的花儿们在地下为绽放蓄势的生活。
精读课文
想象花儿们放假是怎样的心情?最希望做什么?
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精读课文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树枝和雷云当成人来写,写出了树枝摇晃、雷云轰鸣的情景,营造出了欢乐的氛围。
精读课文
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花的颜色丰富。“冲”字表现了花儿蓬勃生长的样子,表现了他们对自由的向往。
精读课文
你可知道,妈妈,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
诗人为什么说花儿的家在天上?
这是孩子的想象,他们化身为烂漫的小花,对他们来说,天空是辽阔的,星星所住的地方是宽敞的,自由自在的。
精读课文
花孩子为什么急急忙忙要到天上去?
他们到天上去是为了寻找他们的妈妈。表达了花孩子对母亲的依恋。
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
精读课文
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双臂来,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
划线的词语表现了什么?
花孩子对妈妈的依恋。
精读课文
想想花儿的妈妈是谁?
精读课文
课堂小结
这首诗写的是当东风吹过,雷响雨降的时候,一群一群的花开始盛开,他们就像放假后的孩子们一样,在狂风大雨中游戏,他们扬起双臂朝着天空呼唤着妈妈,因为他们的家是在天上星星住的地方。诗歌充分展示了作者大胆的想象力,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结构梳理
花的学校
花在风雨中成长——欢天喜地
花在学校的生活——丰富多彩
花去天上找妈妈——急急忙忙
童真童趣
“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你喜欢这样的表达吗?请你照样子,写一写。
清风一吹,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
蝴蝶一来,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
在花儿的学校里还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说一说,写一写。看谁想得奇妙,写得美妙。
作业设计
1.摘抄文章中你觉得优美的句子。
2.阅读泰戈尔的其他诗篇。
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