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7张PPT。山中杂诗山中杂诗吴均
山际见来烟,
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
云从窗里出。吴均(469~520)南朝梁文学家。字叔庠。《山中杂诗》选自欧阳询的《艺文类聚》。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县)人。家事寒微,好学有才,工诗文,颇受沈约赏识。官奉朝请。其文善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长,文词清拔古朴,时人或仿效其体,称之为“吴均”体。明人辑有《无朝请集》。书法自成一体,称谓“吴均体”,开创一代诗风。在文学方面,他提倡"骈体文"。个人资料山峰上缭绕着阵阵的岚气云烟竹林的缝隙里洒落下夕阳的余晖鸟儿欢快地在屋檐上飞来飞去白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飘了出来这首小诗经单纯白描的手法,展出了一片山居的晚暮景象,俨然是一幅绝妙的写生画。它是《山中杂诗》的三首之一。是写山居环境的幽静,表现了闲适的心情。沈德潜说它“四句写景,自成一格”。
这四句写景的小诗,自成一种格调。每句之前,如果用“你看那”三字一气连读,在我们眼前,就会展现出一幅绝妙的图画,就会响起一曲优美的乐章。放眼四处,触处生情,将不同的景物组合起来,用以形成一种特殊的环境,给人以新鲜的感觉。用的就是这种格调。
诗歌描写的是诗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山峰环绕,竹林茂盛,鸟在人家的房檐上飞,云彩竟然从窗里飘出来。此幽居荡尽了人间的尘滓,随意而传神地表达了诗人惬意闲适的心情。写山水诗的方法第一段总写富春江自富阳至桐庐一带的迷人秋景。作者自叙泛舟悠闲出游,并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引领全篇,集中表达赞美之情。下文便分别作具体的描绘。
第二段分写水之“异”。用“缥碧”表现富春江的水色,用“千丈见底”、“直视”鱼石夸张地说明水的澄澈、透明。前四句描写的是流势缓慢处。后两句充分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贴切地表现了流势湍急处急流奔泻快如飞箭,波浪迅猛势如奔马,使人惊心动魄,如同亲见。
第三段分写山之“奇”。这部分属详写,由景生情,因情明志。“夹岸高山”六句,从视觉角度来观察、描写富春江两岸险峻的高山。尤其是拟人手法的运用,使文句显得生动活泼,使高山得以化静为动,使奇山形象具体、饶有情趣。“泉水激石”六句,则从听觉的角度来摹拟、传达山上泉响、鸟鸣、蝉叫、猿啸等各种美妙动听的声音,简直就汇成了一支优美和谐的大自然交响曲!远离了尘嚣,淡泊了名利,又置身于如此生机勃发的胜境,于是,在“鸢飞戾天者”四句,作者情不自禁发出这样的感慨:那些一心为名利极力攀高的人,看到这雄奇的山峰,也就会平息他们那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那些整天为世俗事务忙碌的人,看到这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作者借景巧妙生发感慨,既渲染了奇峰幽谷的巨大魅力,又抒发了对黑暗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的极大蔑视,也流露了对美好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与向往。作者不愿再多想官场的丑恶,于是在“横柯上蔽”四句,以描写所见“横柯”、“疏条”之景结束全文。这四句通过描绘明暗交替的近景,给作品增添了清幽淡雅的色彩,作者安乐山林、消极遁世之心可见一斑。 1、请结合具体景物描写谈谈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答:从“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中体现出诗人的孤独;“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体现了诗人只有鸟、云相伴。
或者(黄昏时分,山边暮霭弥漫,竹林中透出落日余辉——这是头两句所描写的画面。“山”而特意点出是“山际”,“竹”而特意点出是“竹中”。这别致的观赏角度使画面平添了几分幽谧气氛。在苍茫暮色中,倦飞的鸟儿纷纷归巢,栖息在茅檐下;山风吹拂,晚云飘浮,仿佛是从窗里飘出。整个画面透出一股飘逸出尘的韵味,展示着诗人闲淡自得的情怀。写景中已暗示了诗人的山居之乐,他的恬淡超然的心境也于此可见。) 检测2、“竹中窥落日”中的“窥”字能否改为“望”字?请谈谈你的看法 。
答:不行。因为“窥”体现诗人隐居在山中和作者的孤独,而“望”不能体现这种感情。
或者(不能。 “窥”就是从缝隙里看的意,“竹中窥落日”,竹林森繄而且交杂在一起,所以隔着竹子看落日难免只能从缝隙中看到一点,所以就是“窥”了,这样就使诗意更加真实,而且形象生动,让读者感到身临其境。而且只能在竹林的间隙中窥见其脉脉的斜晖,由此可见竹林的茂密青葱。)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课外古诗山中问答 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
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yǎo)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