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作文主题训练:苦难是一笔财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届高考作文主题训练:苦难是一笔财富(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13 16:08: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作文主题训练-------苦难是一笔财富
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叫喊,也不是来自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苦难、无聊和平庸。
——余华《活着》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最艰难的那一年,将人生变得美好而辽阔。
——加布瑞埃拉·泽文《岛上书店》
当一个人能够如此单纯、如此觉醒、如此专注于当下,并毫无疑虑地走过这个世界,生命真是一件赏心乐事。
——赫尔曼·黑塞《悉达多》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或大或小的苦难。即使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苦难依然不能被避免。对于苦难,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中写道:“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也有人说:“永远不要相信苦难是值得的,苦难就是苦难,苦难不会带来成功,苦难不值得追求,磨炼意志是因为苦难无法躲开。”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对“苦难”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面对苦痛或苦难,人的感受、见解和行为会有差异。有人说苦痛能够毁灭人,也有人说苦痛能够使人崇高;有人说苦难是磨炼人的最高学府,也有人说苦难不值得赞美,苦难就是苦难……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这是即将年满28岁的已经参加三届冬奥会的“老将”武大靖的脚,是由于常年穿着冰刀鞋训练严重变形的脚,他的脚骨变形,整个脚部遍布着伤疤和老茧。他曾说“我有一双很丑的脚”,网友却觉得这是“最美的勋章”。惊心动魄的速度和美丽背后,往往是同样惊心动魄的努力、自律,甚至牺牲。
罗曼·罗兰说:伟大的背后都是苦难。
这幅画面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结合画面内容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注意书写,注意标点,不要套作。
答案
1.例文:
苦难是一笔财富
雄鹰断喙痛过,方能重生;破茧成蝶,忍受苦难,方可蜕变,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正如加布瑞埃拉·泽文在《岛上书店》中所说:“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最艰难的那一年,将人生变得美好而辽阔。”它会胜者加冠,为弱者加冕。它是成功人士的头顶,熠熠生辉的那颗象征意志的宝石,它也是风雨为彩虹的华丽登场,弹响前奏,要相信风雨过后终会海阔天空。
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因为它可锻炼人的意志,温室中的花朵固然娇嫩欲滴,可未曾受过风雨的洗礼,少了那寒风凌冽中傲立的英姿,苦难是岁月的刻刀。他帮曹雪芹剃除纨绔公子,留下支持他度过十年漫漫长夜的坚定的信念。他帮勾践剔除思虑不周之地,留下卧薪尝胆的雄才与胆略。他帮巴金剔除名利的浮华,留下平淡质朴的真谛,苦难是人生道路上那不断抽打着我们前行的鞭子,感谢他让我们在懒惰中惊醒,在困顿中振作,在欲火中磨练意志。获得重生。
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因为它可以激发我们的潜能。欲曾益其所不能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安逸之中无法挣脱是我的束缚,唯有苦难才可在绝境之中逼出人的潜能。那份被激发的潜能是红军长征万里。是谈迁眼枯即白骨后的奋笔著书,是孙膑苦痛之后造就的兵书一部,流芳千古。痛则思变,唯有经历苦难与困顿迷惑,终寻出路。方可有用尽全身解数,开垦自身未知领域的能力。
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因为它可以使我们不断完善自己,经历才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被无数的石子绊倒,才知什么地方应该小心翼翼,只有经历过苦难,才知自己易被打倒的薄弱方面,于苦难中崛起,在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中越挫越勇。那笔财富是曼德拉的那个牢狱之灾,让他得以在不断完善自我之后于绝望中找到希望的出口。那笔财富是泰森的屡战屡败,让他得以在不断完善自我之后改变战略,做到无坚不摧,那笔财富是李娜的无缘亚锦,让他在闭关三月,不断完善自我之后,以近乎完美的姿态重振球坛,于苦难中不断完善自己,在痛苦之后崛起,成就完美的人生。
苦难是人生最大的一笔财富,它作为勇士的勋章,代表着一个人最宝贵的品质与毅力。岁月冲刷,光辉依旧。
让我们记住加布瑞埃拉·泽文的名言: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最艰难的那一年,将人生变得美好而辽阔。
【详解】本题重点考查写作能力。
审题:本题属于材料作文,这种命题形式的主要特点是:给材料不给话题。要求全面理解阅读材料或提示语,全面理解材料,意味着要对本材料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作一个全面的理解,把材料看透、看全。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本题是三则材料,多则材料作文在提炼观点时,必须对所提供的各则材料,先逐则分析,再比较分析,最后综合分析,归纳提炼出恰当的观点。材料一,“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苦难、无聊和平庸”,表明我们应该有承受能力,忍受生活给予我们的那些痛苦和重担。材料二,“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最艰难的那一年,将人生变得美好而辽阔”,告诉我们,人生中那些痛苦、苦难,其实是有它们的价值的,看你如何对待它,如果能够正确对待,它会让你的人生变得美丽,人生境界更宽广。材料三,“当一个人能够如此单纯、如此觉醒、如此专注于当下”表明我们要清醒地看待当下的世界,不要想的过多,简单地关注于眼下,做好当下的事情,生命就会感到快乐。综合三则材料,就是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我们应该敢于承受、勇敢面对,走好当下的路。
立意:
(1)忍受生命中的种种痛苦,并努力承担起自己的责任,生命才有价值;
(2)面对生活中困难,应该正确看待,努力解决,这样你的人生才会更广阔;
(3)不念过去,不惧将来,做好当下。
素材:
1、福贵从《活着》中走出,忍受命运的安排。从最初的纸醉金迷,到五颗枪子的恐惧,到儿子夭折时的悲愤控诉,到女儿意外去世时的无奈接受,个人命运随波逐流,被历史牵引。但就在这些悲伤之间,福贵依旧坚强活着,述说苦难,述说悲伤,述说欣慰。从福贵的绝望、无助、无奈之中,我们看到中国人顽强的生命力。在艰难的生存状态下,是选择活着还是死去?福贵选择了忍受,选择了活着。
学会忍受,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范德韦登从绝症中走出,忍受命运的玩笑。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荷兰选手范德韦登夺得了男子10公里公开水域游泳比赛的冠军。然而,20岁那年,他被查出患有白血病。病魔夺去的也许不仅仅是他的运动生涯,还可能是他的生命。从绝望的谷底到荣誉的顶峰有多远?范德韦登身体力行,挑战癌症,捍卫生命,终迎来胜利的曙光。从范德韦登身上,我看到忍受智慧的光芒,冲破黎明前的黑夜,拥抱希望。
学会忍受,忍受生命中的灾难,让意志升华,让信心坚忍。只有经历挫折磨砺,就能头戴美丽的橄榄枝。
2、生活在当下是一种人生态度。它并非让人一往无前,萎靡不振,而是教会人们如何正确地看待生活,如何在当今喧嚣的生活中保持一片心灵的净土。正如著名演员黄轩,熟悉他的人知道,每每拍完一部戏,他总会给自己半年的休假期,因为他知道,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只有回归生活,回归自然,才能更好地投入到下一个角色中。这样的黄轩在纷繁复杂的演艺圈中犹如一股清流。正是因为活在当下正确对待生活,才让他不会因为利益而迷失自我,忘记初衷。有如莲花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才能保持高尚纯洁的本性,成就它花中君子的美名。
活在过去是自欺欺人,活在未来是辜负当下。纵然拥有诗意和远方,但终究只是对生活的一种遐想。这样的两种人,无论是哪一种,都难以寻找到幸福的归宿。因为生活不仅仅只有诗和远方,还有柴米油盐酱醋茶,尽显生活的酸甜苦辣。与其活在过去或未来,倒不如活在当下,因为只有活在当下,才能找寻到最真实的自己,才能活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3、人说,人生是没有预演的戏剧,每天的生活都是现场直播。从垂髫少年到翩翩青年、从热血青年到深沉中年、继而悠然老年。你在经历某个新的人生阶段之前,此前积累的人生经验未必能派上用场,所以你在任何一个人生阶段都是新人、都是菜鸟。新人难免犯错,菜鸟出糗正常,重要的是不灰心丧气,咬紧牙关克服你当下人生遭遇的问题和苦难,于是你就又能重生般步入你人生的新阶段。美国心理学家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一书中指出,“人生苦难重重。这是个伟大的真理,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真理之一。它的伟大,在于我们一旦想通了它,就能实现人生的超越。只要我们知道人生是艰难的,只要我们真正理解并接受这一点,那么我们就再也不会对人生的苦难耿耿于怀了。”年少负笈求学、成年工作谋生、继而恋爱结婚、上老下小,中年危机、老年衰朽,成住坏空,苦痛悲欢,百感忧其心、万事劳其形,苦难何其多……感觉生活稍微顺遂一点儿,刚想躺在功劳簿上歇口气,未预料的问题和苦痛又接踵而至。没办法,这就是生活,最轻松、最令人怀念的永远是昨天和从前。
结构层次:文章开篇以雄鹰和蝴蝶类比,引用加布瑞埃拉·泽文的名言。亮明观点:苦难是成功人士的头顶,熠熠生辉的那颗象征意志的宝石,它也是风雨为彩虹的华丽登场,弹响前奏,要相信风雨过后终会海阔天空。接着以曹雪芹、勾践、巴金为例论证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因为它可锻炼人的意志。再以红军长征、谈迁、孙膑为例论证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因为它可以激发我们的潜能。然后以曼德拉、泰森、李娜为例论证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因为它可以使我们不断完善自己。结尾再次引用加布瑞埃拉·泽文的名言,首尾呼应。
【点睛】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
2.例文:
苦难与思考齐飞 成长共梦想一色
苦难是荆棘世界里开出的绚烂的花儿,是暴风雨前的黎明,是交响乐的前奏曲,正在喷薄。万籁俱寂,蓄势待发,一切都在等待……只有当我们学会正视,学会思考,苦难才会被赋予意义,抵达黎明。
“和光同尘,与时舒卷,戢鳞潜翼,思属风云。”思考之于苦难,便在于一个人以平肩庸手铸成长。
《断头王后》中写道“苦难不能给予人欠缺的品质,只能激发人的潜能”。苦难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命定的局限难以改变,但思考的力量须臾不可或缺。古有孙膑因才华过人而被诬陷,截去膝盖骨后从此无法行走,但他没有被这场横祸击溃,苦难过后,用思考的力量给后人留下了一部兵家奇书《孙子兵法》;今有史铁生在一生中最充满希望与光明的时期迎来了人生的重击,双腿瘫痪,疾病缠身,但苦难之后的思考给予他继续生活的勇气与动力,人生经历中的苦难都成为他写作的养分。我们不能抗拒生命给我们的苦难,正视苦难,思考应对,荆棘的沙地里才能开出美丽的花。
“扶摇直上,需借至天之云,乘流击汰,需伫飞云之楫。”思考之于苦难,便在于一群人以平肩庸手铸梦想。
莫言曾写道:“花朵为什么会有血腥味呢?因为大地浸透了人类的鲜血。”中华民族是一个奇妙的民族,几千年来这个民族所经历的苦难足以令数个民族都灭绝得干干净净,然而我们活下来了,而且一代又一代繁衍得非常好。我一直在想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力量让我们活下来,现在我知道,是对苦难的思考。对苦难的思考让陈独秀、李大钊举起火炬,开启民智的觉醒;让改革的春风吹暖了神州大地;让“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神话变成现实……正是一群又一群心怀“国之大者”为国为民的青年,在苦难中不停地思考,不断地摸索,才能开辟鸿蒙,实现中国梦。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思考之于苦难,如筝音一曲,宫商角徽羽,奏盛世繁音;又如京戏一折,生旦净末丑,行人生百态。
君可见,华为备遭打压,与狼共舞,却可挺直脊梁,静气沉声,“不依赖世界而不孤立于世界”,研核心科技之剑,铸自信沉着之盾;君可见,2020年我们迎难而上,不卑不亢,如履薄冰,在那些冰冷如寒冬的日子里,研制疫苗技术,为国人打开生命的保护伞。苦难就是苦难,苦难不会带来财富,苦难不值得追求,但如若狭路相逢,只有抱着对苦难的思考,我们才能勇者战,战而胜之。
从神州陆沉,九原板荡而来;自中华崛起,民族复兴而去。中华民族及儿女是从苦难中磨砺出的花儿,因为思考的浇灌,才让它成长得娇媚明艳。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材料由五句话构成。前三句首先引用俗语,然后指出人生在世不如意是常事,苦难不能被避免。后两句话是人们对于苦难的两种解读,一种是冯梦龙认为吃苦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一种是有人认为苦难不值得追求,磨练意志也只是因为苦难无法躲开。
材料以每一个生命个体一生都无法回避的“苦难”为话题,引出了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和当代人对于“苦难”的看法,启示我们去认识苦难,思考如何面对人生之苦难。理解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和当代人对于“苦难”的看法是我们准确立意的关键。冯梦龙之言是从“人上人”的结果角度来看待苦难,认为苦难具有积极意义。而有人则持相反观点,认为苦难对于人生只有消极意义。可见,二者对于“苦难”的看法是相反的。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赞同某一观点,反对另一观点,也可以否定材料中两人的观点并提出自己的看法。虽然“苦难”是一个略显陈旧的话题,但是,一旦将它置于今天的时代背景下,从这个时代的年轻人的角度去看待,它就会产生全新的意义。因为科技的力量,使得这个时代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但不可否认的是,科技并不可能消除苦难。从个体层面讲,很多人一生所遭遇的困苦,不是依靠科技就可以改变的,从人类角度而言,科技暂时也无法使人类彻底远离地震、海啸、洪水等自然灾害。甚至,科技本身的发展也潜在地让这个世界有可能去面对新的苦难。因此可以说,苦难是每一个生命个体一生都无法回避的话题。那么,如何认识苦难,又如何面对苦难?尤其对今天的年轻人而言,非常重要。冯梦龙是从结果来看待苦难的,只是他单一地认为苦难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有人则直指苦难对生命只有负面效果。其实苦难可能给人带来卑微与屈辱;苦难也可能磨炼人的意志,从而引导人生走向成功;苦难本身并非成功的先决条件,不屈服于苦难的意志才是。
从“感悟与思考”感悟与思考可知,文体倾向于议论文。考生可以运用层进式结构,首先亮明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对苦难的看法,然后分析苦难在人生中的作用和影响,最后阐述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和面对困难。可以认可材料中的一种观点,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辩证地看待。
立意:
1.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2.莫把苦难当作宝。
3.成就人生的不是苦难本身。
4.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3.略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可以分成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提出面对“苦痛”或“苦难”人会有不同的感受、见解和行为。第二层次是针对“苦痛”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前者强调苦痛的消极作用——毁灭人;后者强调苦痛的积极作用——使人崇高。第三层是针对“苦难”的不同观点,前者强调苦难的积极意义——磨炼人,后者强调苦难的消极意义,提出苦难不值得被赞美的看法。省略号提示人们对于“苦痛”或“苦难”还有其他的感受、见解或行为。
材料围绕着“苦痛”“苦难”展开,展现出了苦难与苦痛的利弊,提出了不同人对其的不同观点。考生可选择其中一个观点进行深入论证,但如果可以辩证分析,二者兼顾,体现出思辨性,则为上乘立意。
写作时,可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从苦难的内涵与实质,苦难的利弊,如何正确对待苦难等角度展开具体论证。在论说“苦难的积极意义”时,可以从个人成长、国家富强等角度切入展开论证,使论证更深入。在论述“如何正确对待苦难”时,可以从不同角度切入辩证分析,如一方面,我们应不惧怕苦难,于挫折中起舞,磨练自我,成就人生;另一方面,也应认识到,苦难就是苦难,我们不应该歌颂苦难,而应该歌颂勇于站起来面对苦难的自己。
立意:
1.于苦痛中绽放,于苦难中成长。
2.辩证看待苦难,成就精彩人生。
3.苦难不值得我们报之以歌。
4.例文:
伟大的背后都是苦难
一双脚,伤痕累累,骨骼变形,触目惊心。然而就是这双脚支撑起赛场上矫健的身躯和对奋斗拼搏的诠释,这幅画非常直观地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伟大的背后都是苦难。
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曾感动了多少人!然而真正能够与这歌词产生共鸣的人应该都是经历过人生的黑暗并在黑暗中奋发的人。伟大的背后都是苦难,因为有了苦难的累加,才产生了质的飞跃。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长年累月的艰苦训练中,多少汗水,多少苦累,多少伤痛,以至于伤痕累累,骨骼变形。但也正是这异于常人的艰辛与付出,才有了赛场上那矫健的身姿和领奖台上沸腾的时刻。
由赛场向生活展开,这苦难,以及面对苦难时的勤奋与汗水恰恰成了我们生命的养分,促进了我们的成长。伟大的背后都是苦难,苦难对人们意志力的磨炼远胜过苦难本身。这份意志力才是成就伟大的核心。任何能称为伟大的人、企业,莫不如此。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她的科学成就得到世人的膜拜,但又有谁知她在确定研究方向时,在三年时间从一吨沥青提炼出0.1克镭盐的过程中承受了怎样的质疑与嘲讽?在外界看来华为已是中国最值得骄傲的企业之一,但在任正非眼中,华为就是一双变了形的脚,伤痕累累。可贵的是,华为正视那些苦难,以更坚强的毅力和非凡的勇气与中外的竞争对手相搏击。或许正是苦难的反向磨砺,成就了人的意志力,从而促使人和企业超越了平凡,成就了最伟大的自己。
然而现实中,许多人或许只是看到了外表的美丽光鲜和伟大强盛,而忽略了成就它的苦难的价值。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人们往往更容易接受快餐文化,希望任何成功都能够简化过程,走快捷道路。当然,我们并不否认曾有人抓住时机一夜成名、一日暴富。这些或许都是特定时期、特殊背景下的产物,不能当作一般规律来看待。岂不知快餐的代表人物肯德基爷爷,经历了几十次或主动或被动的工作变动,备受打击之后,才在66岁时找准事业的方向。岂不知改革初期,炒股发达的五个百万富翁四个早已破产,一个自杀。没有苦难磨砺的人生,往往无法打磨出耀眼的光芒。经不起时代浪潮的冲击,不能顺利走好自己的道路,何来伟大成就?苍鹰能搏击长空,在于风吹雨打铸就了翅膀的强劲;参天大树能在空中招摇,在于根须拼命向土壤、岩石深处渗透,顽强地汲取营养和水分。王安石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自然风光如此,人生的风景亦如此。
所以,当代青年在追求伟大高远的目标时,更要懂起点到伟大之间布满苦难的巨大沟壑,必须要用勇敢、拼搏和毅力去填满。看清它,衡量自己继而战胜它,这样才能成就自己。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则漫画加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图片上是已经参加三届冬奥会的“老将”武大靖的脚,由于常年穿着冰刀鞋训练,脚骨已经严重变形,脚部遍布着伤痕和老茧。武大靖本人认为自己有一双很丑的脚,但网友们却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因为伟大的背后都是苦难。
这双变了形的脚确实是武大靖的“勋章”,是他一切努力和付出的记录和见证,透过这双脚,我们看到了一个奥运冠军荣誉和鲜花背后的拼搏、努力、自律和不懈的奋斗。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更多的是关注一个人的成功,很少有人去关注成功背后的努力甚至牺牲。可见材料想要凸显的就是,努力、自律等美好品质是成功、荣誉、鲜花甚至伟大的必经之路。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从“联想和思考”可知,文体可以是记叙文或议论文。若写记叙文,选材一定要典型,行文中要以拼搏奋斗作为重点,可以运用细节描写、心理刻画等多种手段来凸显主题。若写议论文, 可以运用并列式结构谈努力和付出对于成功的重要性,也可以运用层进式结构谈努力和付出对于成功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努力奋斗。观点要明确,脉络要清晰。
立意:
1.伟大的背后都是苦难。
2.苦尽方可甘来。
3.丑到极致便是美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