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海洋与人类课件(27张)

文档属性

名称 4.3海洋与人类课件(27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2-13 13:17: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三节 海洋与人类
说一说你所了解的人类探索和开发海洋的事例。
提示:海洋渔业、海上石油开采、海水制盐、
潮汐发电、填海造陆、海洋航行等。
1.地理实践力
结合图文资料,认识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
2.综合思维
结合图文资料,说出现阶段人类对海洋空间资源的利用。
3.人地协调观
结合图文资料,认识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及带来的 环境问题,树立海洋环境保护的意识。
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体会课堂探究的乐趣,
汲取新知识的营养,
让我们一起 吧!




一、海洋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资源
(一)海洋生物资源
1.含义:又称海洋水产资源,是指海洋中蕴藏的经济 动物和植物群体,是有生命、能自行增殖和不断再生的海洋资源。
2.用途:
①为人类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食品、生活用品和工业 原料。
②生产化学药品、保健品和基因工程药物等。
(二)海洋矿产资源
①海洋油气资源
——主要分布在大陆架
洋 盆
海岭
海沟
大陆坡
大陆架
海岸
(二)海洋矿产资源
②可燃冰
——分布于深海沉积物中(或陆域永久冻土)
锰结核
滨海砂矿
(三)海洋空间资源
运输空间
(三)海洋空间资源
运输空间
(三)海洋空间资源
生产生活空间
迪拜棕榈岛
二、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海岸带的影响尤为突出
捕捞、养殖、生物栖息地改造、工农业和人类生活的污染
原油泄漏
废弃渔网困住海豹
海洋垃圾污染
美国漏油事故
海洋生态破坏与污染
赤潮,又称红潮,国际上也称其为“有害藻类”或“红色幽灵”。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生物或细菌暴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赤潮并不一定都是红色,主要包括淡水系统中的水华,海洋中的一般赤潮,近几年新定义的褐潮(抑食金球藻类),绿潮(浒苔类)等。
知识拓展
拓展:什么海域易发生赤潮?
(1)所处纬度较低,海水水温较高海域;
(2)地形半封闭,污染物不易扩散海域;
(3)位于携带大量工农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河流入海口的海域;
(4)海水养殖业发展快的海域。
赤潮产生的原因:
  ①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灌溉退水都含有大量的氮和磷等无机盐和有机物,汇入江河,流入海洋,造成海水富营养化,这是赤潮发生的根本原因;
  ②中低纬度温度高、光照强,浮游生物易大量繁殖(易发生在夏半年);
  ③封闭的大陆架海域,海水流动慢,风力微弱,净化速度慢。
【典题训练】
下图为我国近年来各类用海状况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 各类用海类型中,所占比例最大
的三种类型依次是( )
A.渔业、交通运输、工矿
B.渔业、工矿、交通运输
C.交通运输、渔业、工矿
D.交通运输、工矿、渔业
D
(2)海域使用所产生的积极地理意义是( )
A.改变了海水运动系统 B.海水环境质量下降
C.大片生态湿地丧失 D.有助于缓解沿海地区土地资源短缺的问题
D
【答案】
1.A 2.D
1.直观的读图,各类用海类型中,所占比例最大的三种类型依次是渔业、交通运输、工矿。
2.海水的运动系统主要是指洋流,海域的利用不可能改变洋流的运动特征,A错误;海域合理的利用一般不会对海水环境质量造成太大的影响,更不会使大片生态湿地丧失,B、C都错;海域合理的利用有助于解决沿海地区土地资源短缺的问题,更好的利用海洋空间,选D合理。
海洋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资源
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
海洋生物资源
海洋矿产资源
海洋空间资源
海洋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海洋环境的保护
海洋与人类
地球感冒了,打了一个喷嚏,它是朝着东南方向打的,那猛烈的气流卷起高楼一样的万米巨浪,那强烈的震荡让海底裂开一道缝隙。于是东南亚各国美丽的海滨顿成一片汪洋,多少美丽的建筑,顷刻消失。也许是地球累了,打了一个哈欠。幸亏他没有伸一下懒腰。他在努力忍着呢,只这轻轻的一小股气息,就让人类的许多苦心经营,化作乌有。据此回答1、2题。
1. 材料中描述的灾害多发地区不包括( )
A.孟加拉湾 B.美国 C.中国 D.马六甲海峡
2. 关于海冰和冰山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海水结冰,海区盐度会降低
B.海冰主要是咸水冰,高纬度海区直接由海水凝结形成
C.冰山为陆地淡水冰川流入海洋而成,夏季冰山数量多
D.冰山的撞击力巨大,隐藏在海水中的部分危险更大
D
A
【解析】第1题,“哈欠”是关键词,说明该灾害最可能是风暴潮,马六甲海峡位于赤道无风带,可以说是世界上风浪最小的海峡。第2题,因为海水结冰时,其中的淡水变成了冰,剩下的海水体积变小,而其中的盐反而增加了,所以盐度升高;当冰融化时,由于海水体积增大,所以盐度降低。
图瓦卢是南太平洋一个岛国,然而由于海平面的上升,再过50年,这个拥有9个小岛的国家将在世界地图中消失.据此3、4题。
3. 下列因素中将促使全球海平面上升的是( )
①大量砍伐森林 ②大量燃烧矿石燃料
③海水体积膨胀 ④陆地外流区入海河水大增.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 下列措施中能减缓海平面上升的是( )
A.调整能源结构,加强国际合作
B.开发新能源,放弃使用一切矿物燃料
C.提高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减少对工业的依赖性
D.分散城市人口,减少城市中二氧化碳排放量。
C
A
【解析】第3题,.海平面升高的原因,主要是海水热膨胀;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导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升温会引起地球南北两极的冰山融化,这也是造成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第4题,为了缓解全球气候变暖采取的有效措施是:①发展煤炭气化,液化技术,提高利用率②发展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③减少使用化石燃料,减少CO2排放,④加强国际合作;.在三大产业中,工业会促进经济发展,因此不会限制工业的发展;城市中二氧化碳排放量主要是工业排放造成的,人口原因不是主要原因。
21世纪,人类会加大对海洋开发利用。完成5、6题。
5. 海洋环境问题包括( )
A.渔业生产和石油开采 B.围海造田和海洋权益
C.海洋污染和海洋生态破坏 D.油轮泄露和海底矿产枯竭
6. 下列做法中能够实现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 )
①制定渔业法,实行休渔制度 ②停止海洋矿产的开发
③通过养殖,实现海洋农牧化 ④大力发展远洋渔业
A.①④ B.②③ C. ①③ D.②④
【解析】第5题,海洋环境问题包括海洋污染和海洋生态破坏与海洋灾害。渔业生产和石油开采围海造田和海洋权益,油轮泄露和海底矿产枯竭不属于海洋环境问题。第6题,制定渔业法,实行休渔制度;通过养殖,实现海洋农牧化可以实现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
C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