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课件(共32张PPT+视频)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课件(共32张PPT+视频)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6.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2-13 19:42: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学习目标
1.了解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2.比较苏联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主要措施和结果,体会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3.了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认识改革需要依据本国的具体国情,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
自主学习
苏联模式的推广
苏联的改革与发展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经济
政治
时间 内容 结果/评价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东欧剧变:时间、原因、表现
苏联解体:时间、原因
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社会主义力量壮大
二战后东欧、亚洲和拉美等地出现一些社会主义国家
拉美一国:古巴
亚洲六国:中国、老挝、越南、朝鲜、蒙古、柬埔寨
东欧八国: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
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民主德国。
社会主义力量壮大
随着冷战局面的形成,苏联要求东欧国家与自己保持高度一致
政治上:
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控制东欧各国,要求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政权性质与苏联统一
经济上:
成立“经互会”,将各成员国的经济纳入苏联计划经济轨道。
实质:是苏联模式在东欧的推广
社会主义力量壮大
中苏建交与结盟
1949年10月2日,中苏建交。 苏联是第一个承认并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1950年,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
苏联的改革与发展
1953年,斯大林逝世
他留下了世界一流的军事强国和政治大国的辉煌,
也留下了制约苏联进一步发展的政治经济桎梏。
1949年苏联爆炸第一颗原子弹,而当时苏联全国一亿七千万人口平均每人买不到一双皮鞋,到1953年平均一个人才有0.4平米的住房。
据苏联官方统计,1950年苏联的国民收入只及美国的31%,工业生产只有美国30%。——徐天新·《当代世界史》
两则材料反映了战后苏联经济发展的什么问题?
经济发展缓慢,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轻工业、农业长期落后,人民生活质量长期得不到改善。
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个人崇拜严重
“我们星球上最伟大的人物”
“永远不犯错误的理论家”
斯大林模式存在弊端,改革成为必然要求。
对于后来的苏联统治者们而言,斯大林(模式)的荣耀是实施一切的基石,却也是趋之不散的阴霾。 ——沈志华《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
戈尔巴乔夫
勃列日涅夫
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的改革(1953-1964)
1956年,在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发表了秘密报告《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对斯大林展开全面批评,震动了社会主义阵营,引发东欧一系列骚乱,也影响到中国。
政治上:
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
1956年2月25日,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作了反斯大林的《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揭露斯大林在大清洗中的暴行,掀开世界范围的“去斯大林化”运动,结束了斯大林时代,停止了苏联国内的大规模政治镇压。
经济上:
发动垦荒运动;发展饲料生产,广种玉米;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行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
赫鲁晓夫的改革(1953-1964)
赫鲁晓夫的改革(1953-1964)
1953苏联玉米种植面积仅350万公顷,1960年玉米的种植面积达到2800万公顷,八年中要增加七倍。这项规定导致灾难性后果。玉米是干热气候作物,而苏联很多地区日照量不够,玉米经常结不了穗。因此,不少地方农民播种的玉米一无所获。这不仅无法为牲畜提供充足的饲料,而且由于的玉米的种植挤掉了其他作物,连人的口粮都受到威胁。
(赫鲁晓夫)改革后的苏联经济管理体制也保留了中央集权的基本特征;配置资源的基本方法依旧是计划经济和计划方法,中央集权仍然是苏联经济管理体制的基本特征。——《苏联兴亡史论》
评价:
一定程度冲击了苏联模式,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弊端;违背客观规律
勃列日涅夫的改革(1964-1982年)
①经济上推行“新政策”,要求加速科技进步、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加强经济刺激;
②同美国展开军备竞赛,把科技进步的重心放在军事方面。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40%
“苏联的火箭可以以惊人的准确性找到哈雷彗星并飞上火星,其宇宙飞船可以遨游太空,但其汽车却缺乏足够动力,故障频出并且耗油惊人;许多家用电器陈旧不堪,电视机爆炸事件经常发生,以至于苏联人开玩笑说本国生产的电视机应当送给敌人……”
评价:改革仍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国民经济呈现出畸形发展状态;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成为苏联经济的痼疾。
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年)
前期进行经济改革,但总体效果仍然不佳。
后期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倡导“公开性”和“政治多元化”。
改革虽突破了斯大林模式,但是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造成苏联内部思想混乱、无政府状态蔓延。直接导致苏联解体。
天冷,本想弄点木材烤烤手,想不到竟将整个房子烧了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时间
措施
重心
结果
评价/影响
①政治: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②经济:发动垦荒运动;发展饲料生产,广种玉米;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行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等
经济改革,尤其是农业
1953年-1964年
①在经济上推行“新政策”,要求加速科技进步、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加强经济刺激。
②同美国展开军备竞赛,把科技进步的重心放在军事方面。
失败
经济改革,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
1964年开始
揭开了苏联社会改革的序幕,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弊端。
失败
改革仍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呈现畸形发展状态。
1985年开始
①经济:实施加速经济改革的方案。
②政治: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倡导公开性和政治多元化。
先经济改革、 后政治改革
失败
改革使人们的思想发生混乱,无政府状态蔓延,局势失去控制;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趋势也随之加剧。直接导致苏联解体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由于经济状况持续恶化,苏联实力下降放松干预和西方“和平演变”等因素,从1989年起,波兰、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东欧国家相继发生剧变。
东欧剧变
柏林墙的倒塌与两德统一
“变”——
实质: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
德国统一
南斯拉夫一分为五
东欧剧变
材料:这些事情(指东欧剧变)来得虽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更多地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这些情况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伤害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出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的改革之风、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世界知识》杂志记者问题时的谈话
东欧剧变的原因
“通过援助、贸易、旅游、新闻事业、学生和教师的交流,以及我们的资金和技术”,以促进苏联和共产党内部复辟资本主义制度,从而使共产主义从内部瓦解 ——美国国务卿杜勒斯
①照搬苏联模式,没有找到符合国情的道路(根本)
②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
③西方“和平演变”政策影响
苏联解体过程
12月21日
《阿拉木图宣言》
8月19日
八一九事件
12月25日
戈尔巴乔夫辞职
12月26日
苏联停止存在
1991年12月21日《阿拉木图宣言》签订,11个共和国宣告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宣告了苏联不复存在。
苏联解体的含义
一是苏联分裂成多个国家;
二是社会主义制度被资本主义制度所取代。
苏联解体的实质
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
苏联解体的影响
①标志着冷战和两极格局的终结。
②社会主义事业遭受巨大挫折。
苏联解体的原因
材料二:戈尔巴乔夫从理论和实践上动摇了苏共的地位,扰乱社会主义思想就势必会造成苏联的完整性受到侵害,走向坍塌。
——邢广程《戈尔巴乔夫的思想嬗变》
材料一:西方的苏联问题专家曾经提出了各种有关苏联垮台的解释,但占上风的解释只有两种。一种解释是,苏联垮台是经济体制缺乏生机造成的……
——大卫·科兹、弗雷德·威尔 《来自上层的革命——苏联体制的终结》
材料三:对于苏联来说,最大的危险之一,就是他们的思想和我们的思想之间的接触……播下不满的种子,这些种子有朝一日将结出和平演变之果。 ——尼克松
根本原因:苏联模式的弊端长期没有得到纠正
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的失败
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苏联解体的启示
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认识:
1.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社会主义发展的严重挫折,是斯大林模式的失败,而非社会主义的失败。
2.社会主义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其中必然充满着艰巨、复杂和曲折。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启示:
1.经济建设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2.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3.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4.加强执政党建设,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
课堂小结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八一九事件
苏联解体
→直接导致解体
→社会主义运动受挫
苏联的发
展与改革
东欧剧变与
苏联解体
社会主义力
量的壮大
1949年,经互会成立
1950年,中苏缔结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东欧剧变
没有取得成效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随堂训练
(2023·辽宁·统考中考真题)1991年12月25日,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降下。第二天,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最后一项决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这一事件的国际影响是( )A.“柏林危机”出现 B.世界殖民体系崩溃C.两极格局瓦解 D.种族隔离制度被废除
C
随堂训练
(2023·甘肃·统考中考真题)下图为某著作的目录(节选),如果根据目录内容为该著作拟定书名,下列最适合的是( )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概论》
B.《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始末》
C.《美苏经济体制改革对比研究》
D.《二战后美苏争霸专题史新编》
D
随堂训练
(2022·广西贵港·统考中考真题)九年级某班同学搜集了《苏联成立宣言》以及宣告苏联停止存在的《阿拉木图宣言》等文献资料,对苏联解体这一历史事件开展探究学习。其最重要探究价值在于( )
A.认识社会主义发展曲折性
B.了解苏联的历史发展演变
C.剖析冷战格局的形成原因
D.认识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A
随堂训练
(2021·四川攀枝花·统考中考真题)1991年底苏联解体,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给我们留下的最重要的启示是( )
A.建立健全计划经济体制
B.依据本国国情制定经济政策
C.以自由主义思想为指导
D.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
B
随堂训练
(2021·四川广安·统考中考真题)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执政期间,苏联改革总体效果不佳,其主要原因是
A.俄国农奴制改革后,农奴制残余影响着俄国经济社会发展
B.进行大规模农业集体化运动,终止新经济政策
C.以全球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新经济”发展缓慢
D.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弊端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