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课件(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课件(共3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13 15:39:33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31张PPT)
不辱使命
唐雎
战国策
使于四方,
不辱君命。
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共33篇,十二国策。
内容上,主要记载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略和言论。写了他们雄辩的论说、机智的运筹。本文选自《战国策·魏策》。
《战国策》

作品介绍
秦始皇嬴政(前259年—前210年),嬴姓,名政(一说名“正”)。秦庄襄王和赵姬之子。 中国古代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次完成中国大一统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人物介绍
唐雎,战国时代魏国著名策士。为人有胆有识,忠于使命,不畏强权,敢于斗争并敢于为国献身。有90岁高龄西说强秦使秦不敢加兵于魏国。

人物介绍
公元前230年和前225年,靠近秦国的韩国、魏国相继被秦国所灭。其余六国中的齐、楚、燕、赵,在连年不断的战争中,也被秦国日削月割,奄奄待毙了。几年之后,秦就统一了天下。
安陵国是魏国的附庸小国,在它的宗主国魏国灭亡之后,安陵一度还保持着独立的地位。秦国想用诈骗手段吞并安陵,于是安陵君就派唐雎到秦国谈判......
背景资料

背景介绍
1、读准字音。2、正确断句。3、尽量读出人物的语气。
朗读课文:

读读写写
唐雎 怫然
韩傀 免冠徒跣
缟素 庸夫
色挠 要离
休祲 以头抢地

guī
g o
náo
jìn

xi n
yōng
yāo
qiāng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 /不敢易也,岂直 /五百里哉?”
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 /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
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
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译文:
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想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可要答应我。”安陵君说:“大王施与恩惠,用大的交换小的,很好;虽然如此,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交换!”秦王不高兴了。安陵君因此派唐雎出使到秦国。
第一部分(第1段),秦王企图吞并安陵遭到拒绝而不悦。交待唐雎使秦的原因,是故事的开端。这一部分是为下面的情节做铺垫。

分析段落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译文: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不听从我,为什么呢?况且秦国灭掉了韩国和魏国,而安陵君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在意(他)。如今我用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 唐雎回答说:“不,不是这样的。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并守护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哪里只是用五百里的土地(就能交换)呢?”
第二部分:第一层(第2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表现出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这是斗争的第一个回合。

分析段落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 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您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说过。”秦王说:“天子发怒,横尸百万,血流千里。”唐雎说:“大王曾听说过平民发怒吗?”秦王说:“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下帽子,光着脚,用头撞地罢了。”唐雎说:“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胆识有才能的人发怒。专诸刺杀吴王僚时,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时,白色的长虹穿日而过。要离刺杀庆忌时,苍鹰扑到宫殿上。这三个人,都是平民中有胆识有才能的人,(他们)心里的愤怒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征兆,加上我,将变成四个人了。如果有胆识有才能的人一定要发怒,那么就会有两个人的尸体倒下,血流五步远,天下的人都要穿白色丧服,今天(就是)这样。”(说完)拔出宝剑站起来。
第二部分(第2、3段),写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二层(第3段),写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这是斗争的第二个回合,也是这场斗争中的高潮。
分析段落

1、唐雎举专诸、聂政、要离等三个人物的目的是什么?
2、“若士必怒…今日是也”表现了唐雎的什么精神?
用他们干出的震惊天地的事件来表明自己跟他们这些有胆有识的勇士一样,不畏强暴,敢于献身,并为以后的行动作了铺垫。
善于抓住斗争时机,视死如归,英气逼人,表现出他跟秦王拼命的内心活动。

问题探究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文:秦王面露胆怯之色,直身跪着,向唐雎道歉说:“先生请坐!怎么会到这种(地步)!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可是安陵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仅仅是因为有先生啊。”
第三部分(第4段),写唐雎在这场斗争中得到了胜利。这是斗争的结局。

分析段落
高潮:秦王天子发怒,唐雎布衣无惧。
起因:秦王以小易大,唐雎奉命出使。
发展:秦王无理指责,唐雎从容应战。
结局:秦王色挠致歉,唐雎不辱使命。
简单地复述故事吧!
物形象
典型事件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物描写
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
之秦王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阴险狡诈
安陵君其许寡人。
以强凌弱、骄横狂暴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盛气凌人,不可一世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残暴
先生坐!何至于此。
外强中干、色厉内荏
人物形象
之唐雎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终守之。
有胆有识、不卑不亢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维护国土的强硬立场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不畏强暴、视死如归
3.文章既然主要表现唐雎的形象,为什么还要写秦王与安陵君的言行?(4分)
写秦王的言行主要起反衬作用,侧面表现唐雎的不畏强暴,正气凛然的形象,同时也表现了秦王前倨后恭、外强中干。
写安陵君的言行主要从正面衬托唐雎的不畏强暴,正气凛然的形象。这样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故事情节更加丰富。
4.朗读下列各组句子,体会标红词的语气。
1.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 )
2.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 )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 )
3.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
4.与臣而将四矣。 ( )
甚矣,汝之不惠! ( )
反问语气
陈述语气
反问语气
疑问语气
疑问语气
感叹语气
陈述语气
感叹语气
唐雎不辱使命
使秦原因
斗争经过
取得胜利
秦王:欲易安陵
安陵君:愿终守之
秦王色挠
长跪而谢
秦王:天子之怒 骄纵、虚伪、阴险
唐雎:布衣之怒 不卑不亢
不畏强暴
敢于斗争
胆识兼备

板书设计
文章主题
本文通过记叙唐雎奉安陵君之命出使秦国,面对暴秦,勇敢无畏、义正辞严地同秦王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终于使之折服而保全国土的经过,颂扬了唐雎从容镇定、不畏强暴,爱国忠君、机智勇敢、能言善辩的品质和精神。揭露了秦王狡诈骄横而又色厉内荏的真实面目。
1.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2. 受地于先王: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3. 亦免冠徒跣:
徒以有先生也:
派遣
出使


裸露
只,仅仅

课堂练习
4.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徒以有先生也:
5. 愿终守之: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此庸夫之怒也:
凭借


因为
代词,代“安陵国国土”
结构助词,的
结构助词,的
6.秦王色挠:
7. 长跪而谢之:
8. 寡人谕矣:
面露胆怯之色
道歉
明白,懂得
【课堂检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1.下列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太守谓谁
B. 秦王不说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C. 安陵君其许寡人 潭中鱼可百许头
D. 愿终守之 忘路之远近
B
对……说
同“悦”高兴

答应

代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