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平行四边形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章平行四边形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5-05-07 13:34: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导学案
主备人:张俊玲 审核:数学组 姓名:
教学目标:
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性质。
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证明和计算。
教学过程:
一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表示方法
定义:两组对边分别 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
表示:平行四边形ABCD记作
二.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中
求证:AD=BC,DC=AB(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 2.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几何符号:∵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____,AD∥_____( )
∴AB=_____,BC=____( )
∴ ( )
例题:已知: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BE=DF
求证:AE=CF
巩固练习:
1、在 ABCD中,已知∠B=50°,则∠A=____,∠C=____,∠D=______ 。
2、在 ABCD中,已知∠A+∠C=260°,
则∠A=____,∠B=___,∠C=____,∠D=____。
3、在 ABCD中, ∠A:∠B= 4:5,那么∠B=__________,∠C=_________
4、在 ABCD中,若AB= a,BC= b,则 ABCD的周长为_______
5、已知 ABCD的周长为36cm,且AB=8cm,则 BC=______
6.配套49页8题。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导学案
主备人:张俊玲 审核:数学组 姓名:
教学目标:1、掌握平行线之间距离的概念。
2、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及性质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交于点O。
求证:OA=OC,OB=OD
证明: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4:平行四边 ( http: / / www.21cnjy.com )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几何语言:∵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已知)
∴ OA=OC, OB=OD ( )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两条平行线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一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叫做这两 条 。如图,a//b ,A是a上任意一点,AB⊥b,B是垂足, 的长是a,b之间的距离。
练习:
1、已知□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OA=5,OB=6,则AC= ,BD=
2.、平行四边形ABCD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O,OA,OB,AB的长度分别为3cm、4cm、 5cm, 其它各边以及两条对角线的长度。
3、下列性质中,平行四边形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一定具备的是( )
A、对角互补 B、邻角互补 C、对角相等 D、内角和是360°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
B、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C、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D、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5、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C,BD相交于点O,AC=14cm,
BD=18cm,AB=10cm, △COD的周长是 cm.
6、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C,BD相交于点O.已知AO比AB短2cm,BO比AB长3cm,
BO是AO的2倍.则AC= ,BD= 。
7、已知 ABCD的周长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40cm,对角线AC,BD交于点O,且△AOB的周长与△BOC的周长相差 8cm,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四边长分别为 。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1导学案
主备人:张俊玲 审核:数学组 姓名:
教学目标:
1.掌握平行四边形的五个判定。
2.会用五个判定方法解决相应的问题。
教学过程:
复习巩固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边: .
2.角:
3.线:
4.形:
二.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一)定理:
两组对边分别 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定义
两组对边分别 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对比性质
两组对角分别 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对比性质
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对比性质
一组对边 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二)证明 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中,AB=CD,AD=BC.
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学生讨论证明2,3的方法,独立些过程;4.,5独立证明)
证明:
已知:四边形ABCD中,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证明:
应用判定 解决问题:
1.已知:四边形ABCD中,AB∥CD,BO=DO.
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2.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交于点O,并且AE=CF.
求证: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
3.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中,E,F分别是AD,BC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AFCE是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导学案
主备人:张俊玲 审核:数学组 姓名:
教学目标:1、理解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掌握三角形中位线的定理。
2、理解中位线与四边形之间的内在联系,感悟几何学的推理方法。
教学过程:1、三角形中位线的定义
连接三角形两边 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思考】:(1)想一想:①一个三角形的中位线共有几条?
②三角形的中位线与中线有什么区别?
(2)三角形的中位线与第三边有怎样的关系?
见课本48页证明过程:(除此之外你还有其他方法吗?)
三角形中位线的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二、练习应用(25分钟)
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AB、BC、CD、DA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 http: / / www.21cnjy.com )
综合应用拓展
已知:△ABC的中线BD、CE交于点O,F、G分别是OB、OC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DEFG是平行四边形.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三、限时检测(10分钟)
1.(1)三角形的中位线的定义:连结三角形两边____________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2)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是三角形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位线____________第三边,并且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空)已知:△ABC中,点D、E、F分别是△ABC三边的中点,如果△DEF的周长是12cm,那么△ABC的周长是 cm.
3.△ABC中,D、E分别为AB、AC的中点,若DE=4,AD=3,AE=2,则△ABC的周长为______.
4.(填空)如图,A、B两点被池塘 ( http: / / www.21cnjy.com )隔开,在AB外选一点C,连结AC和BC,并分别找出AC和BC的中点M、N,如果测得MN=20 m,那么A、B两点的距离是 m,理由是 .
5.已知:三角形的各边分别为8cm 、10cm和12cm ,求连结各边中点所成三角形的周长.
6.(填空)一个三角形的周长是135cm,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三角形各顶点作对边的平行线,则这三条平行线所组成的三角形的周长是 cm.
7.如图,△ABC的周长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64,E、F、G分别为AB、AC、BC的中点,A′、B′、C′分别为EF、EG、GF的中点,△A′B′C′的周长为_________.如果△ABC、△EFG、
△A′B′C′分别为第1个、第2个、第3个三角形,按照上述方法继续作三角形,那么第n个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____________.
8.已知:如图,E、F、 ( http: / / www.21cnjy.com )G、H分别是AB、BC、CD、DA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8.2.2 《菱形的性质》学案
学习目标:1、理解菱形的定义及其性质,并会初步运用菱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和推理论证。
2、发现菱形区别于平行四边形的主要特征以及菱形的面积公式。
学习重点: 菱形的定义及性质,菱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
学习难点: 菱形性质的探究及灵活运用。
学习过程: 一、感悟生活,导入新知。
1、你能说说生活中的菱形图案吗?
2、如何给菱形下个定义?
二、合作交流,感受新知。
1、将一张矩形的纸对折再对折,然后沿着 ( http: / / www.21cnjy.com )图中的斜线剪下,然后打开,你发现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呢 能说明理由吗?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说出它的对称轴。
( http: / / www.21cnjy.com )
2、观察你所剪菱形的边有什么特点?能证明吗?
3、连接所剪菱形的一条对角线,你发现了什么?连接所剪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你又发现了什么?
角 :
对角线:
数学基本图形 :
三、归纳总结,得出新知
1、菱形边的性质:
数学符号表示:
理论证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
2、菱形对角线的性质:
数学符号表示:
理论证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
3、菱形内存在的数学图形:
四、例题讲解,应用新知。
例:如图,菱形花坛ABCD的周长为20 ( http: / / www.21cnjy.com )m,∠ABC=60度,沿着菱形的对角线修建了两条小路AC和BD,求两条小路的长和花坛的面积 。(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 http: / / www.21cnjy.com )
菱形面积公式:
五、课堂练习,强化新知。
(1)菱形具有而矩形不一定有的性质是 ( )
A、对角线互相平分 B、四条边都相 C、对角相等 D、邻角互补
(2)已知菱形的周长是12cm,则它的边长是 。
(3)菱形ABCD的对角线AC交BD于O,AB=13,BO=12,AO=5,求菱形的周长=_____,
(4)菱形ABCD中∠ABC=60度,则∠BAC=_______.
(5)菱形ABCD两条对角线BD、AC长分别是8cm和6cm,求菱形的周长和面积。
六、总结要点,收获新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七、布置作业,强化新知。
A组:课本P57第2题, P60第5题 B组:课本P61第11题
C组: 归纳矩形与菱形的联系与区别。
C
B
A
D
E
F
在 ABCD中
a
b
A
B
E
F
F
E
8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