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4】一轮新人教版生物学学案:必修1 第1单元 第1讲 走近细胞(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考2024】一轮新人教版生物学学案:必修1 第1单元 第1讲 走近细胞(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2-13 17:37: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备考2024】一轮新人教版生物学学案
第一单元 细胞及其分子组成
第1讲 走近细胞
考点1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一、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
1.内容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2.建立意义: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1)细胞学说使人们认识到植物和动物有着共同的结构基础,催生了生物学的问世。
(2)细胞学说中关于细胞是生命活动基本单位的观点,使生物学的研究进入细胞水平,并为后来进入分子水平打下基础。
(3)细胞学说中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结论,不仅解释了个体发育,也为后来生物进化论的确立埋下了伏笔。
3.建立过程
连一连: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许多科学家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将相关科学家与其发现连线。
科学家      发现
①比夏          a.命名“细胞”的概念
②罗伯特·胡克 b.器官由组织构成
③列文虎克 c.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④施莱登 d.观察到细菌、红细胞和精子等
⑤施旺 e.动物体由细胞构成
⑥魏尔肖 f.细胞是植物体的基本单位
提示:①—b ②—a ③—d ④—f ⑤—e ⑥—c
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最基本和最大的生命系统分别是细胞和生物圈。
(2)生物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生态系统是由群落及其所处的无机环境构成的。
(3)病毒不能进行独立的代谢,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但病毒在宿主细胞中能繁殖,产生与亲代相同的子代病毒,繁殖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所以病毒属于生物。
下图是某种冠状病毒和T2噬菌体的模式结构图,据图回答:(必修1 P8“拓展应用2”,必修2 P44“图3-4”)
 
某种冠状病毒模式图  T2噬菌体的模式图
(1)冠状病毒和T2噬菌体由什么成分组成?这些成分的合成场所在哪里?
(2)冠状病毒比T2噬菌体的变异性更大,原因是什么?
(3)冠状病毒的最外层有脂质的囊膜包被,且有多种蛋白质,据此推测新冠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方式是什么?
(4)T2噬菌体是专一侵染大肠杆菌的病毒,如果想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T2噬菌体,该如何操作?请写出基本思路。
提示:(1)冠状病毒主要由RNA和蛋白质构成。T2噬菌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构成。其中RNA、DNA是在宿主细胞中合成的,蛋白质是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的。
(2)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RNA是单链结构,不稳定,容易发生变异。
(3)依靠脂质膜和细胞膜的融合,以胞吞的方式进入宿主细胞。
(4)先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标记后的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
1.细胞学说揭示了一切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
提示:细胞学说揭示了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认为细胞一定都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 (×)
提示:细胞学说没有揭示生物界的多样性。
3.细胞学说不涉及原核细胞、真菌和病毒,仅涉及动物细胞、植物细胞。
(√)
4.生命系统是由生命物质组成的,不可能含有无生命的非生物成分。 (×)
提示: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无机环境属于非生物成分。
5.单细胞生物的生命系统中只有细胞这一个层次。 (×)
提示:单细胞生物具有细胞、个体层次。
1.病毒和动植物相比,最大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毒不能用一般的培养基培养,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地进行代谢 病毒营寄生生活,只能用活细胞来培养
2.举例说明并非所有生物都具有生命系统的全部结构层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列举两个实例)。
提示:单细胞生物无组织、器官和系统层次,植物无系统层次
1.病毒知识整合
2.生命系统的各结构层次及相互关系
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丙肝病毒(HCV)的发现者哈维·阿尔特、迈克尔·霍顿和查尔斯·赖斯。HCV是一种单股+RNA(能直接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病毒,其RNA自我复制需要一种特定的依赖自身模板的RNA聚合酶。临床上通常采用该RNA聚合酶的特异性抑制剂——索非布韦(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类似物)来治疗丙型肝炎。如图表示HCV侵染人体肝细胞的过程。
1.请从结构与功能的角度解释为什么病毒的生活方式为寄生。
提示:病毒结构简单,没有为其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的结构,其生命活动所需物质和能量来自宿主细胞,导致其生命活动必须依赖于宿主细胞。
2.利用索非布韦治疗丙型肝炎的原理是什么?
提示:索非布韦代替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插入到新合成的RNA中,抑制了RNA的合成(合理即可)。
3.能否利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方法,分别用被放射性同位素32P、35S标记RNA和蛋白质的HCV病毒侵染人肝细胞的方法来探究HCV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还是蛋白质?请分析原因。
提示:不能。因为HCV病毒侵染宿主细胞时,病毒衣壳蛋白和核酸一起进入宿主细胞,无法确定放射性来自蛋白质还是RNA。
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
1.19世纪,德国生物学家施莱登观察植物的结构,得出细胞是构成植物的基本结构。之后,施旺将这一结论推广到动物细胞,并提出“细胞是生命的最基本单位”这一概念,由此创立了细胞学说。再之后,魏尔肖提出“所有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理论,从而完善了细胞学说。细胞学说(  )
A.是通过观察和分离细胞结构后创立的
B.是由施莱登和施旺两人创立并完善的
C.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由细胞水平进入到分子水平
D.使动物和植物通过细胞这一共同的结构统一起来
D [在细胞学说建立过程中没有分离细胞结构,A项错误;细胞学说是由施莱登和施旺两人创立,由魏尔肖等科学家进一步完善的,B项错误;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由个体水平进入到细胞水平,C项错误;细胞学说使动物和植物通过细胞这一共同的结构统一起来,D项正确。]
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2.(2022·辽宁沈阳调研)观察图示,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图表示的生命系统是生物群落
B.图中可包含生命系统的所有结构层次
C.图中冷箭竹包含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与大熊猫的相同
D.图中可能存在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的生命系统
D [题图表示的生命系统是生态系统,A错误;图中不包含生物圈这一结构层次,B错误;冷箭竹无系统层次,大熊猫有系统层次,C错误;图中的土壤及空气中可能有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的单细胞生物,D正确。]
病毒的结构、生活方式及应用
3.(2023·广东汕头检测)丙肝病毒(HCV)是一种RNA病毒,会选择性感染肝细胞,大多数感染者会发展成慢性肝炎。HCV中的NS5B是一种RNA聚合酶。下列关于HCV与人肝细胞的比较,错误的是(  )
A.两者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有无细胞结构
B.两者的生命活动都需要细胞呼吸提供能量
C.两者的RNA聚合酶均可催化RNA的形成
D.两者所含核酸彻底水解的产物都有6种
D [HCV属于病毒,人肝细胞属于真核细胞,两者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有无细胞结构,A正确;丙肝病毒营寄生生活,需要宿主细胞呼吸提供能量,人肝细胞的生命活动需要细胞呼吸提供能量,B正确;RNA聚合酶可催化转录过程,故两者的RNA聚合酶均可催化RNA的形成,C正确;HCV只含有RNA,彻底水解的产物有6种,人肝细胞含有RNA和DNA,彻底水解的产物有8种(5种碱基、2种五碳糖、1种磷酸),D错误。]
4.(2021·辽宁选择性考试)下列有关病毒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灭活的病毒可用于诱导动物细胞融合
B.用特定的病毒免疫小鼠可制备单克隆抗体
C.基因工程中常用噬菌体转化植物细胞
D.经灭活或减毒处理的病毒可用于免疫预防
C [促进动物细胞的融合除了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外,还可以采用灭活的病毒,A正确;病毒作为抗原可刺激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产生抗体,用特定的病毒免疫小鼠可制备单克隆抗体,B正确;基因工程中常用农杆菌转化植物细胞,农杆菌的特点是其细胞内的Ti质粒上的T DNA片段能够转移至受体细胞,并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上,C错误;经过灭活或减毒处理的病毒可以作为免疫学中的疫苗,用于免疫预防,D正确。]
考点2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结构
图1   图2  高等植物细胞
1.图1属于原核细胞,图2属于真核细胞。(均填“原核细胞”或“真核细胞”)
2.图1代表的细胞与图2代表的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图1代表的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两类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3.写出图1大肠杆菌细胞中下列结构的名称:
①拟核;③细胞壁;⑤核糖体;⑥鞭毛。
4.图1蓝细菌中无图2细胞中的⑥叶绿体,但也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因是其细胞中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及光合作用所需的酶。
5.上述细胞在基本结构上的统一性表现在: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都有储存遗传物质的场所。
二、常见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归类
①蓝细菌 ②衣藻 ③发菜 ④硝化细菌 ⑤酵母菌 ⑥大肠杆菌 ⑦链球菌 ⑧眼虫 ⑨沙眼衣原体 ⑩支原体  变形虫
原核生物:①③④⑥⑦⑨⑩;真核生物:②⑤⑧ 。
1.从进化视角看,真核细胞是由原核细胞进化来的,为什么?(必修1 P11“小思考”)
提示:真核细胞结构复杂,功能更加复杂、高效、有序,比原核细胞高等。根据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规律,真核细胞是由原核细胞进化来的。
2.生物的代谢类型按同化作用方式可分为自养型和异养型,那么什么是“自养”和“异养”?绝大多数细菌是营腐生或寄生生活的异养生物,那么什么是“腐生”和“寄生”?(必修1 P11“文字信息”)
提示:(1)自养:依靠自己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来养活自己。
(2)异养:不能自己合成有机物来养活自己,依赖环境中现存的有机物,包括捕食、腐生和寄生。
(3)腐生:分解生物的遗体、粪便或脱落物来获得营养。
(4)寄生: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生物(宿主)的体液、组织或已消化的物质中获取营养并通常对宿主产生危害的现象。
1.蓝细菌无细胞核,也无核糖体;酵母菌有细胞核,无叶绿体。
(×)
提示:蓝细菌有核糖体。
2.硝化细菌无线粒体,只能通过无氧呼吸获得能量。 (×)
提示:硝化细菌无线粒体,但细胞内有催化有氧呼吸的酶,能进行有氧呼吸。
3.发菜、颤蓝细菌、绿藻的变异来源都只有基因突变。 (×)
提示:绿藻是真核生物,变异的来源还有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
4.原核生物中既有自养生物又有异养生物。 (√)
5.只有真核细胞才能进行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
1.从细胞生命活动的角度分析,为什么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具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蛋白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核糖体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们愈来愈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但在生活中,我们仍常见到水华等环境污染现象,水华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淡水水域污染后富营养化,导致蓝细菌和绿藻等大量繁殖
1.生物界常见生物类群的划分
2.细胞统一性的“五个”表现
3.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不同
观察下列几种单细胞生物,思考回答。
变形虫    衣藻     眼虫
大肠杆菌    草履虫   酵母菌
1.眼虫与植物和动物都有相同之处,从进化角度看,你认为合理的解释是什么?
提示:眼虫可能是与植物和动物共同祖先很接近的生物。
2.请从分子水平上分析:上述细胞多样性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是什么?动植物体同一个体的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不相同的原因又是什么?
提示:直接原因是构成细胞的蛋白质分子结构不同。根本原因是不同个体的细胞中含有不同的DNA(遗传物质)。动植物体同一个体不同类型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的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原核细胞基因突变的频率明显高于真核细胞,为什么?
提示:真核细胞的核DNA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遗传物质受到蛋白质的保护。原核细胞的拟核DNA是裸露的,没有受到蛋白质的保护,更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突变。
考查原、真核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2022·江苏百校联考)在食品工业、生物制药和治理环境污染等方面需要一些微生物的参与,下列关于这些生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乳酸菌细胞内转录和翻译能同时进行
B.酵母菌和大肠杆菌都有细胞壁和生物膜系统
C.颤蓝细菌没有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
D.破伤风杆菌属于原核生物,不能发生染色体变异
B [乳酸菌为原核生物,无核膜,故细胞内转录和翻译可同时进行,A正确;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大肠杆菌为原核生物,细胞内无核膜和众多细胞器膜,故不具备生物膜系统,B错误;颤蓝细菌属于蓝细菌,为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但含有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和色素(叶绿素和藻蓝素),能进行光合作用,C正确;破伤风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中无染色体,不能发生染色体变异,D正确。]
2.(2022·黄冈高三调研)下列有关蓝细菌与小球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B.都可以进行有丝分裂
C.只有小球藻的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有关
D.DNA转录出的RNA都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C [蓝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A错误;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蓝细菌是原核生物,不会进行有丝分裂,是二分裂方式,B错误;蓝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核仁,因此核糖体的形成不与核仁有关,只有小球藻的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有关,C正确;蓝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核孔,D错误。]
考查细胞的统一性
3.(2022·天津三中高三质检)下列有关细胞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都具有生物膜但不一定含磷脂
B.都具有细胞核但遗传物质不一定是DNA
C.都能进行细胞呼吸但不一定发生在线粒体中
D.都能合成蛋白质但合成场所不一定是在核糖体
C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膜一定具有磷脂双分子层,A错误;原核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DNA,B错误;所有活细胞都能进行细胞呼吸,但不一定发生在线粒体中,因为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且真核细胞的无氧呼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C正确;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具有核糖体,都能合成蛋白质,且合成场所都是核糖体,D错误。]
原、真核细胞和病毒的综合考查
4.(2022·湖南雅礼中学模拟)某同学对所学的部分生物进行了分类,如表所示,以下关于其分类的描述正确的是(  )
组别 生物种类
① 蓝细菌、大肠杆菌、支原体、乳酸菌
② HIV、新冠病毒、流感病毒、T2噬菌体
③ 黑藻、水绵、根瘤菌、硝化细菌
A.①中的生物在生命系统中所属的层次是细胞和个体,都能进行无丝分裂
B.②中的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RNA,都无细胞结构
C.③中的生物都是生产者,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表中的生物都含有核酸和蛋白质,都能繁殖后代
D [①中的生物都是原核生物,在生命系统中所属的层次是细胞和个体,进行的细胞分裂方式是二分裂,不是无丝分裂,A项错误;②中的生物都是病毒,都无细胞结构,HIV、新冠病毒、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RNA,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B项错误;根瘤菌属于异养生物,不是生产者,硝化细菌是生产者,但是进行化能合成作用,C项错误;表中的生物包含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和病毒,都含有核酸和蛋白质,都能繁殖后代,D项正确。]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四点辨析
(1)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生物不一定有线粒体:如硝化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但其细胞质和细胞膜上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也能进行有氧呼吸。
(2)原生生物不是原核生物,原生生物是指低等的单细胞或多细胞真核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
(3)没有细胞核的细胞不一定就是原核细胞: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虽无细胞核,但属于真核细胞。
(4)名称中带“菌”字的不一定都是细菌:如酵母菌、霉菌(青霉、毛霉等)是真核生物,但“菌”字前带有“杆”“球”“螺旋”及“弧”字的都是细菌。
考点3 (探究·实践)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1)放大倍数的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2)放大倍数的计量标准:放大倍数是指放大的长度或宽度,不是指面积或体积。
2.目镜和物镜的结构及其长短与放大倍数之间的关系
(1)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反之则放大倍数越大。
(2)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距离装片越近,如H1;反之则放大倍数越小,距离装片越远,如H2。
3.高倍镜与低倍镜的比较
比较项目 物像大小 看到细胞数目 视野亮度 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 视野范围
高倍镜 大 少 暗 近 小
低倍镜 小 多 亮 远 大
4.成像特点及装片移动规律
(1)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且放大的虚像;倒立是指上下、左右均是颠倒的,相当于将观察物水平旋转180度。
(2)装片的移动规律:装片与物像移动方向相反,相对于视野中央,物像偏哪个方向,装片就移向哪个方向,即“偏哪儿向哪儿移”。
5.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1)显微结构: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结构。
(2)亚显微结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结构。
1.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藓类的叶片大,在高倍显微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使用高倍镜观察
B.若高倍镜下看到细胞质流向是逆时针的,则细胞质的实际流向应是顺时针的
C.为观察低倍镜视野中位于左下方的细胞,应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
D.与低倍镜相比,高倍镜下的视野要暗一些,看到的细胞要多一些
C [使用显微镜时应该遵循先低后高的原则,即先用低倍镜找到物像并移到视野的中央,然后才能转换到高倍镜,A项错误;显微镜下看到的是倒像,上下颠倒、左右颠倒,若高倍镜下观察到细胞质流向是逆时针的,则细胞质的实际流向也应该是逆时针的,B项错误;显微镜下看到的是倒像,上下颠倒、左右颠倒,若观察低倍镜视野中位于左下方的细胞,则细胞实际上在右上方,因此应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C项正确;与低倍镜相比,高倍镜下的视野要暗一些,看到的细胞要少一些,D项错误。]
2.生物学研究常用到光学显微镜,下列有关光学显微镜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在视野中,观察到一只草履虫朝视野的左上角运动,其实际朝右下角运动
B.转换为高倍镜时,先调节粗准焦螺旋,再调节细准焦螺旋,直至图像清晰
C.使用光学显微镜时,先用低倍镜再换高倍镜无法观察到细菌中的细胞核结构
D.视野的亮度可通过反光镜和光圈来调节,有时让视野偏暗才有更清晰的物像
B [显微镜呈倒立的像,观察到草履虫在朝视野的左上角运动,实际朝右下角运动,A项正确;转换成高倍镜后,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B项错误;细菌没有细胞核,C项正确;视野的亮度可通过反光镜和光圈来调节,当装片材料颜色过浅时要让视野偏暗才有更清晰的物像,D项正确。]
1.核心概念
(1)(必修1 P5)归纳法: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
(2)(必修1 P5)系统:彼此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组分有规律地结合而形成的整体。
(3)(必修1 P11)拟核:原核细胞内有一个环状的DNA分子,位于细胞内特定的区域,这个区域叫作拟核。
2.结论语句
(1)(必修1 P4)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2)(必修1 P5)动植物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各种生理活动,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生长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等等,都说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3)(必修1 P10)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4)(必修1 P11)蓝细菌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细菌中的多数种类是营腐生或寄生生活的异养生物。
(5)(必修1 P1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在结构上的统一性表现在都有相似的细胞膜和细胞质,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1.(2022·海南等级考)脊髓灰质炎病毒已被科学家人工合成。该人工合成病毒能够引发小鼠脊髓灰质炎,但其毒性比天然病毒小得多。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人工合成病毒的结构和功能与天然病毒的完全相同
B.该人工合成病毒和原核细胞都有细胞膜,无细胞核
C.该人工合成病毒和真核细胞都能进行细胞呼吸
D.该人工合成病毒、大肠杆菌和酵母菌都含有遗传物质
D [人工合成的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毒性比天然病毒小得多,据此可推测二者在结构和功能上存在差异,A错误;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不能进行细胞呼吸,只能在宿主细胞中增殖,B、C错误;人工合成病毒、大肠杆菌和酵母菌都含有遗传物质,D正确。]
2.(2021·福建选择性考试)下列关于蓝细菌和菠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光合色素的种类和功能都相同
B.细胞膜的成分都有脂质和蛋白质
C.DNA复制都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D.都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叶绿体
B [蓝细菌为原核生物,其细胞内无叶绿体,含有光合色素叶绿素和藻蓝素;菠菜为真核生物,其叶绿体内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光合色素,两者种类和功能不同,A错误。蓝细菌和菠菜都有细胞膜,且细胞膜的成分基本相似,都有脂质和蛋白质,B正确。蓝细菌为原核生物,细胞内不含线粒体,C错误。蓝细菌为原核生物,细胞内不含叶绿体,D错误。]
3.(2021·湖南选择性考试)关于下列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蓝细菌细胞内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B.酵母菌有细胞壁和核糖体,属于单细胞原核生物
C.破伤风杆菌细胞内不含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D.支原体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内含有染色质和核糖体
C [蓝细菌细胞是原核细胞,不含叶绿体,其能进行光合作用与细胞中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有关,A错误;酵母菌是典型的单细胞真核生物,B错误;破伤风杆菌是异养厌氧型的原核生物,不含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C正确;支原体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的拟核区不含染色质,D错误。]
4.(2021·河北选择性考试改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酵母菌和白细胞都有细胞骨架
B.发菜和水绵都有叶绿体
C.颤蓝细菌、伞藻和小球藻都有细胞核
D.黑藻、根瘤菌和草履虫都有细胞壁
A [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白细胞是真核细胞,它们的细胞骨架在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方面起重要作用,A正确;发菜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内没有叶绿体,B错误;颤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伞藻和小球藻属于真核生物,有细胞核,C错误;黑藻属于高等植物,根瘤菌属于原核生物,都有细胞壁,草履虫属于单细胞原生动物,没有细胞壁,D错误。]
5.(2021·广东选择考适应性测试)蓝细菌与酵母菌都具有的结构和成分包括(  )
①细胞膜 ②核膜 ③核糖体 ④线粒体 ⑤DNA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⑤
A [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它们共有的结构和成分包括细胞膜、核糖体和DNA,A正确。]
课时分层作业(一) 走近细胞
1.(2022·北京东城区期中)细胞学说的创立是生物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被恩格斯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内容及意义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一个有机体
B.细胞学说认为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C.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
D.细胞学说阐明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
D [细胞学说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并没有阐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D错误。]
2.(2022·华师一附中调研)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科学家探究、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B.列文虎克用自制显微镜观察到不同形态的红细胞、精子和细菌等
C.施旺提出植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植物体的基本单位
D.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
B [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A错误。列文虎克用自制显微镜观察到不同形态的红细胞、精子和细菌等,B正确。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提出植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植物体的基本单位;施旺主要研究了动物细胞的形成机理和个体发育过程,他认为动物体也是由细胞构成的,一切动物的个体发育过程,都是从受精卵这个细胞开始的,C错误。细胞学说没有涉及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D错误。]
3.图甲、乙是用显微镜观察时的两个视野,要把显微镜视野下的标本从图甲转为图乙,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
甲    乙
①向右上方移动载玻片 ②调节反光镜使视野明亮 ③转动转换器 ④调节细准焦螺旋 ⑤调节粗准焦螺旋 ⑥向左下方移动载玻片
A.①③②④       B.②③④⑥
C.⑥③②④ D.⑥③⑤④
C [由题图可知,图甲为低倍镜下的物像,图乙为高倍镜下的物像,因为观察目标位于视野的左下方,故其实际位置在玻片的右上方,所以应该向左下方移动载玻片,将其移至视野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换上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暗,需调节反光镜使视野明亮;最后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所以选C。]
4.(2022·河北石家庄一模)一片沼泽地中含有多种微生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蓝细菌在物质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
B.酵母菌有细胞壁和拟核,属于单细胞原核生物
C.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在活细胞内增殖
D.硝化细菌含染色质,是该生态系统的消费者
A [蓝细菌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在碳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A正确;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中的真菌,有细胞壁和核膜包被的细胞核,B错误;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或DNA,营寄生生活,在活细胞内才能增殖,C错误;硝化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染色质,能利用氨氧化时释放的能量将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D错误。]
5.(2022·重庆检测)下列有关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蓝细菌具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可进行光合作用
B.有细胞壁的细胞一定是植物细胞
C.细菌都是营腐生或寄生生活的异养生物
D.无细胞核的细胞一定是原核细胞
A [蓝细菌虽然没有叶绿体,但具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可进行光合作用,是自养生物,A正确;细菌和真菌也有细胞壁,因此有细胞壁的不一定是植物细胞,B错误;细菌大多数是营腐生或寄生生活的异养生物,少数细菌是自养生物,如硝化细菌,C错误;无细胞核的细胞不一定是原核细胞,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但它是真核细胞,D错误。]
6.(2022·广东广州模拟)滥用抗生素带来的危害引起了广泛关注,某抗生素药厂废水中发现一种大肠杆菌的数量显著增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该菌中核糖体上合成的酶降解抗生素的能力比普通细菌的强
B.该菌常含有多种抗性基因且都分布于细胞核中
C.该菌主要由线粒体的有氧呼吸供能
D.该菌经化学成分分析,其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以碳链为骨架
A [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车间”,据题意可知,该菌是抗生素药厂废水中发现的,故该菌中核糖体上合成的酶降解抗生素的能力比普通细菌的强,故能在废水中生存,A正确;大肠杆菌为原核生物,原核生物无细胞核,B错误;大肠杆菌为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C错误;大肠杆菌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水分子不含碳,D错误。]
7.(2022·江苏南京三模)下列有关①②③④四个框图内所包含生物的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框图①内的生物都是分解者,且都不能独立生活
B.框图②内的生物都是异养生物,且都能分裂生殖
C.框图③内的生物都有中心体,遗传物质都是DNA
D.框图④内的生物都有核糖体,都能进行有氧呼吸
D [框图①内的T2噬菌体不是分解者,醋酸杆菌能独立生活,A项错误;框图②内的生物都能分裂生殖,但硝化细菌和绿藻是自养生物,B项错误;框图③内的生物遗传物质都是DNA,但只有绿藻有中心体,C项错误;框图④内的醋酸杆菌和硝化细菌都有核糖体,都能进行有氧呼吸,D项正确。]
8.病毒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它与细胞在起源上的关系一直是科学家比较感兴趣的问题,目前主要存在以下三种观点:观点一,生物大分子先形成病毒,再由病毒进化出细胞;观点二,生物大分子分别向两个方向演变形成病毒和细胞;观点三,生物大分子先形成细胞,其中的一部分脱离细胞演变成病毒。下列叙述不支持观点三的选项是(  )
A.病毒都是寄生的,没有细胞的存在就没有病毒的繁殖
B.腺病毒DNA与其宿主细胞DNA中某些片段的碱基序列十分相似
C.病毒是生物与非生物的“桥梁”,其组成成分和结构介于生物大分子与细胞之间
D.病毒与细胞内核酸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的复合物有相似之处
C [据题干信息可知,病毒的起源有三种,其中第三种为“生物大分子先形成细胞,其中的一部分脱离细胞演变成病毒”,要证明此观点,需找出病毒起源于细胞的证据,据此分析作答。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体内才能繁殖,可证明病毒与细胞的关系,A不符合题意;腺病毒的DNA与其宿主细胞的DNA片段碱基序列相似,两者遗传物质有相关性,也可推断病毒可能是脱离细胞演变而成的,B不符合题意;病毒的组成成分介于生物大分子和细胞之间,无法得出病毒与细胞的直接关系,故无法证明病毒起源于细胞,C符合题意;病毒与细胞内的核酸和蛋白质形成的复合物有相似之处,证明两者在物质上有相似之处,可推断病毒可能是脱离细胞演变而成的,D不符合题意。]
9.(2022·山东济南期中)大明湖历史悠久,风景秀丽。岸上翠柳垂荫,婀娜多姿;湖中碧波泛荡,荷花似锦;水面小舟争渡,画舫徐行;更有那楼台亭榭,隐现其间。如图是大明湖中常见的几种单细胞生物的结构示意图,结合生物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变形虫      衣藻      眼虫
大肠杆菌     草履虫     酵母菌
(1)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大明湖中生活的所有生物属于________层次,大明湖畔的一棵垂柳属于________层次。
(2)图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________,此类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________。
(3)图中生物都有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个),这体现了细胞的________。
(4)图中生物的细胞结构与绿色开花植物的细胞结构最相似的是________,脊髓灰质炎病毒与其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大明湖中生活的所有生物构成群落,大明湖畔的一棵垂柳属于个体层次。(2)图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大肠杆菌,此类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拟核。(3)图中生物都有的细胞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这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4)图中衣藻细胞含有叶绿体、细胞壁,与绿色开花植物的细胞结构最相似,脊髓灰质炎病毒与其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脊髓灰质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答案] (1)群落 个体 (2)大肠杆菌 拟核 (3)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 统一性 (4)衣藻 没有细胞结构
10.(2023·湖北七市联考)活性乳是一种具有活性的乳酸菌饮料,乳酸菌可在消化道内迅速繁殖,同时产生乳酸,从而有效抑制腐败菌和致病菌。密封包装的活性乳要求在2~10 ℃下贮存和销售,保质期为15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乳酸菌的DNA主要分布在染色质上
B.乳酸菌在细胞质基质中将丙酮酸转化为乳酸,此过程不生成ATP
C.乳酸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依靠核糖体和高尔基体形成
D.乳酸菌存活的最适温度是2~10 ℃
B [由分析可知,乳酸菌是原核生物,无染色质,A错误;乳酸菌为厌氧生物,进行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中将丙酮酸转化为乳酸,此过程不生成ATP,B正确;乳酸菌细胞中无高尔基体,C错误;分析题意可知,活性乳要求在2~10 ℃下贮存和销售,说明在此条件下乳酸菌的繁殖被抑制,D错误。]
11.(2022·广东佛山质检)木耳长时间泡发可能会滋生椰毒假单胞菌,该细菌产生的米酵菌酸毒性强、耐高温,且无特效药可治疗,致死率极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细菌合成米酵菌酸的相关基因在RNA上
B.该细菌加工和分泌米酵菌酸需要高尔基体参与
C.泡好的木耳应在低温下保存,并及时烹饪食用
D.木耳炒熟后食用能降低米酵菌酸中毒的可能性
C [细菌的遗传物质为DNA,该细菌合成米酵菌酸的相关基因在DNA上,A错误;椰毒假单胞菌属于原核生物,不含高尔基体,B错误;泡好的木耳应在低温下保存,低温可降低细菌繁殖的速度,最好及时食用,C正确;根据题意可知,该细菌产生的米酵菌酸毒性强、耐高温,故炒熟后,该细菌仍然存在,故炒熟后食用,不能降低米酵菌酸中毒的可能性,D错误。]
12.(2023·广东佛山检测)长期以来,人类一直希望将火星变成第二个地球,蓝细菌可成为“火星拓荒者”,噬藻体是一种寄生在蓝细菌中的DNA病毒,其增殖过程与T2噬菌体类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蓝细菌和噬藻体均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B.蓝细菌中的叶绿体利用火星上的阳光、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
C.从生命系统视角看,噬藻体不属于任何结构层次
D.病毒的生活离不开细胞,病毒是自然界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C [噬藻体是病毒,病毒无核糖体,A错误;蓝细菌是原核生物,无叶绿体,只有唯一的细胞器——核糖体,B错误;病毒无细胞结构,不属于任何结构层次,C正确;病毒营寄生生活,离不开细胞,但病毒无细胞结构,不是自然界最基本的生命系统,D错误。]
13.2020年2月11日,世卫组织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正式命名为SARS CoV 2。
(1)病毒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一般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它的主要生命活动必须在细胞内实现。病毒与细胞在起源上的关系是人们很感兴趣的问题,目前主要存在两种观点:①生物大分子→病毒→细胞;②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根据上述资料并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分析,你支持第________种观点,其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青霉素能抑制肽聚糖的合成,从而起到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能否通过注射青霉素抑制病毒的增殖?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报道新冠病毒感染康复者血清能治疗新冠病毒感染,下面是通过实验进行验证的过程,请完善实验步骤并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目的:验证新冠病毒感染康复者血清能治疗新冠病毒感染。
实验材料:健康小白鼠、SARS CoV 2病毒液、未患过新冠病毒感染的小白鼠血清A(简称血清A)、患新冠病毒感染后康复的小白鼠血清B(简称血清B)等。
实验步骤:
①取年龄、体重、性别、身体状况相同的若干健康小白鼠,平均分为两组,标记为甲、乙。
②给甲、乙两组小白鼠同时注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其患新冠病毒感染。
③给甲、乙两组小白鼠分别注射________和____________。
④一段时间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由于病毒的结构较为简单,必须依靠活细胞生活,离开了细胞不能生存,所以细胞应该先出现。(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不能通过注射青霉素抑制病毒的增殖,原因是病毒的主要成分是核酸和蛋白质,不含肽聚糖,故青霉素对病毒的增殖不能起抑制作用。(3)实验步骤中操作的确定:从实验的目的出发,验证的是患新冠病毒感染康复者血清的作用,所以应观察新冠病毒感染康复者血清对患病小白鼠的治疗效果,为了排除是不是血清都有这样的效果,所以要设置未患过新冠病毒感染的小白鼠血清作为对照,来比较治疗的效果;同时注意在使用病毒液和血清时,量必须是相等的,这样实验结果才具有说服力。实验结果的预测:根据实验的类型对预测结果进行相应的描述,本实验是一个验证性实验,实验结果与实验目的是完全对应的,只有一种实验结果,即与实验目的相一致,而不是描述所有可能的实验情况。
[答案] (1)② 病毒营寄生生活,必须依靠其他活细胞才能进行增殖,故应先出现细胞后出现病毒 (2)不能 病毒的主要成分是核酸和蛋白质,不含肽聚糖,故青霉素对病毒的增殖不能起抑制作用 (3)②等量的SARS CoV 2病毒液 ③等量的血清A 血清B ④观察两组小白鼠的康复情况 乙组小白鼠康复情况明显好于甲组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