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初中地理七上 3.4 世界的气候培优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初中地理七上 3.4 世界的气候培优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0-31 08:25:02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初中地理七上 3.4 世界的气候培优训练
一、选择题
1.(2023七上·双辽期末)下列行为能加速全球气候变暖的是(  )
A.提倡骑自行车、坐公交车出行
B.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C.全球许多城市参加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
D.大量砍伐森林
(2023七上·紫金期末) 图为甲、乙两种亚热带气候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 图中两种亚热带气候的共同特征是(  )
A.夏季高温 B.冬季寒冷 C.夏季多雨 D.冬季少雨
3. 乙所属气候类型为(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湿润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4.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特点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纬度因素 B.经度因素 C.地形因素 D.海陆因素
(2023七上·茂名期末) 2020年12月12日恰逢《巴黎协定》通过5周年之际,中国政府宣布,到203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更大贡献。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5. 二氧化碳大量排放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太阳辐射增强,危及人类健康 B.地震、火山发生频率增加
C.海洋污染加剧 D.全球气候变暖
6. 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增加森林蓄积量,提高生态效益
B.大力发展种植业,减缓工业发展
C.大量发展公共交通事业,禁止私家车出行
D.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完全替代矿产能源
(2023七上·茂名期末) 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地形、气候等因素对生产生活有重要影响,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 艾森港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8. 艾森港与萨米恩托气候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 C.地形影响 D.人为因素
(2023七上·紫金期末)读中纬度沿海地区①、②两地及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小题。
9.下列描述可信的是()
A.①②两地濒临印度洋
B.①地位于南半球,②地位于北半球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常见于①地
D.②地森林火灾风险等级夏季最高
10.①②两地气候相比()
A.高温同期,多雨也同期 B.高温不同期,多雨同期
C.高温同期,多雨不同期 D.高温不同期,多雨也不同期
(2023七上·盐田期末)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1.造成甲、丙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12.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为沙漠景观 B.乙山顶终年积雪
C.丙地全年高温多雨 D.该山地位于北半球
13.(2023七上·资源期末)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最火的节目之一,下列古诗中,描述气候的是(  )
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14.(2023七上·龙胜各族期末)“碳中和”主要是指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吸收量达到平衡,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我国2060年将达到“碳中和”目标,实现“碳中和”有利于(  )
A.减少沙尘暴 B.减少酸雨侵蚀
C.防止臭氧层空洞 D.防止全球气候变暖
15.(2023七上·昌邑期末)下列做法中有利于提高空气质量的是(  )
①开发利用新能源②加强工业粉尘治理③焚烧秸秆,还肥于田④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6.(2023七上·钦州期末)下列四幅气候图所表示的气候类型中,在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典型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二、综合题
17.(2021七上·涟源期末)阅读亚欧大陆气候类型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可以看出亚欧大陆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此气候条件下的植被主要有森林、   和荒漠。
(2)图中阿姆斯特丹年降水量779.5mm,但纬度相近的乌兰乌德年降水量却只有258mm,形成两地降水差异大的主要因素是   。北京1月均温-4.3℃,而新加坡1月均温却达25.8℃,两地1月温差达到   ℃,造成此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3)地中海气候区的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许多树木的叶片都比较小,而且表面多有“蜡质层”,以减少水分的蒸发,适应夏季   的气候特征。
18.(2019七上·福田期末)读下图,按要求完成问题。
(1)在右图的甲、乙、丙、丁四地中,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   ,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是   。
(2)乙地最热月出现在   月份,说明乙地处于   半球。
(3)A地的地形区名称为   平原,形成的植被景观是   ,其气候特征与右图中的   地相吻合。
(4)B地的气候类型是   (填名称),这种气候类型主要集中在   洲。B地比C地降水多,造成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19.(2019七上·双城期末)读四地气温、降水资料图,完成下面各题
(1)四地中气温变化最小的是   地,降水变化最小的是   地,降水量最多的是   地。
(2)甲、丁两地气温方面的共同特征是:冬季最冷月的平均气温都在0℃   (以上或以下)。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气候与人类活动
【解析】【分析】A. 提倡骑自行车、坐公交车出行会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会减缓全球气候变暖,A不符合题意;
B.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会减缓全球气候变暖,B不符合题意;
C.全球许多城市参加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可以节约电能,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会减缓全球气候变暖,C不符合题意;
D.树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大量砍伐森林, 会使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加速全球气候变暖,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有很多,比如将导致冰川融化,使海平面上升,有一些临海城市或将消失;气温升高所带来的热能,会提供给空气和海洋巨大的动能,从而形成大型,甚至超大型台风、飓风、海啸等灾难,等等。
【答案】2.A
3.C
4.C
【知识点】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点评】(1)以北半球为例,赤道附近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10°到20°大陆西岸为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20°到30°大陆西岸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燥,30°到40°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湿润,40°到60°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70°到90°为寒带气候,全年寒冷干燥,而10°到25°大陆东岸为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25°到35°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35°到60°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而温带大陆性气候多分布于大陆的内部,夏季高温,冬季寒冷,降水稀少,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山脉。
(2)在气温曲线图中,若气温最高月在7月或8月,且气温曲线呈凸状,则该地区位于北半球,反之则位于南半球,而降水柱状图是用柱状图形来表示某地在一定时间内的降水量变化情况,读图的方式通常从总量,极值和差值几方面来入手进行判断。
(3)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因素是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纬度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具体表现为低纬气温高,高纬气温低;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海陆位置的影响表现为冬季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地,夏季相反;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地形的影响表现在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2.由甲、乙两种亚热带气候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可知,甲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乙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故图中两种亚热带气候的共同特征是夏季高温。故答案为:A。
3.由上述分析可知,乙所属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故答案为:C。
4.“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表示的是同一时间因为地势、地形的原因导致气候不一样,这是受地形因素的影响,故答案为:C。
【答案】5.D
6.A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气候与人类活动
【解析】【点评】(1)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有很多,比如将导致冰川融化,使海平面上升,有一些临海城市或将消失;气温升高所带来的热能,会提供给空气和海洋巨大的动能,从而形成大型,甚至超大型台风、飓风、海啸等灾难,等等。
(2)由于人类燃烧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另外由于乱砍滥伐森林,减少了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因此气温不断升高。
5.二氧化碳排放的急剧增加,使温室效应持续加强,导致全球平均气温不断攀升,全球气候变暖,D正确;二氧化碳排放不是太阳辐射增强;地震、火山发生频率增加增加的原因,A、B错误;海洋污染加剧主要是污水排放等原因造成的,C错误;故答案为:D。
6.增加森林蓄积量,提高生态效益,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A正确;减缓工业发展不正确,B错误;禁止私家车出行不正确,C错误;新能源不能完全替代矿产能源,D错误;故答案为:A。
【答案】7.C
8.C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点评】(1)判断气候类型的步骤主要分三步:首先根据最高气温出现的月份判断南北半球:7月左右气温最高是北半球,1月左右气温最高是南半球;然后根据气温判断所属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最后根据降水确定气候类型。
(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地形因素、地球的运动、人类活动等。受纬度位置影响,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受海陆位置影响,陆地冬冷夏热,海洋冬暖夏凉;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受地形影响,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气温低;受洋流影响,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低,降水少。
7.从气候资料图中来看,艾森港主要是温带海洋性气候,该气候的特点是常年温和湿润,图中位于南纬40°-60°的大陆西岸,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8.读图可得,艾森港位于安第斯山脉的迎风坡,该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萨米恩托位于安第斯山脉的背风坡,该地降水少,这两个城市气候差异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答案】9.D
10.B
【知识点】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特征;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
【解析】【点评】(1)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划分为南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热带雨林气候的景观是热带雨林;热带草原气候的景观是热带草原;热带沙漠气候的景观是热带荒漠;热带季风气候的景观是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的景观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中海气候的景观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季风气候的景观是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海洋气候的景观是温带海洋性落叶阔叶林;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景观有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苔原气候的景观是苔原景观;冰原气候的景观是冰原景观。
(2)科学家根据各地气温和降水组合形成的气候特征,划分出一系列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及其附近地区,全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的南北两侧,终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10°-30°附近的大陆东部,终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终年炎热干燥;地中海气候主要位于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广,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主要位于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西东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的大陆西岸,以欧洲西部分布最广,终年温和湿润;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温带地区的东部,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的大陆内部,全年干燥少雨,夏季炎热,冬季寒冷;苔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北冰洋沿岸,冰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这两种气候类型都是终年酷寒少雨;高原高山气候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高原和高山地区,气候从山麓到山顶呈垂直变化。
9.读图分析可知:
A. ①地濒临太平洋,②地濒临印度洋,A不符合题意;
B.①地位于北半球,②地位于南半球,B不符合题意;
C.①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常见亚热带常绿阔叶林;②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常见亚热带常绿硬叶林,C不符合题意;
D.②地夏季炎热干燥,森林火灾风险等级最高,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0.根据①②两地气候图分析可知,①地位于北半球,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②地位于南半球,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即两地高温不同期,多雨同期。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答案】11.C
12.B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点评】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因素是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纬度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具体表现为低纬气温高,高纬气温低;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海陆位置的影响表现为冬季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地,夏季相反;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地形的影响表现在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11.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叫地形雨。丙地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甲地位于背风坡,降水少。故答案为:C。
12.A、甲地一年中最高气温20℃,最低气温﹣3℃,降水350毫米,说明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全年降水少,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故A不符合题意;
B、乙地一年中最高气温﹣9℃,最低气温﹣19℃,所以山顶终年积雪。故B符合题意;
C、丙地一年中最高气温19℃,最低气温1℃,说明夏季高温,冬季温和。故C不符合题意;
D、三地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月,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说明位于南半球。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3.【答案】D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描述的气候,D正确;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表示的是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描述的天气,排除ABC,故答案为:D。
【点评】天气是指一个地区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通常用阴晴雨雪来表示,是时刻在变化的,而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个地区的气候具有一定的特征,一般变化不大。
14.【答案】D
【知识点】气候与人类活动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并根据题干可知,实现“碳中和”,即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吸收量达到平衡,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这样有利于防止全球气候变暖,D正确,与沙尘暴、酸雨、臭氧层空洞关系不大,ABC错。结合题意,故答案为:D项。
【点评】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15.【答案】A
【知识点】气候与人类活动
【解析】【分析】新能源的利用可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故①项正确;加强工业粉尘治理,可减少悬浮颗粒物,有利于提高空气质量,故②项正确;焚烧秸秆会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碳等气体,不利于提高空气质量,故③项错误;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可减少各种气体的排放,有利于提高空气质量,故④项正确;故答案为:A。
【点评】空气质量的好坏反映了空气污染程度,它是依据空气中污染物浓度的高低来判断的。空气污染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在特定时间和地点空气污染物浓度受到许多因素影响。来自固定和流动污染源的人为污染物排放大小是影响空气质量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其中包括车辆、船舶、飞机的尾气、工业污染、居民生活和取暖、垃圾焚烧等。城市的发展密度、地形地貌和气象等也是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
16.【答案】B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
【解析】【分析】在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典型的是地中海气候。读图分析可知,①全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属于热带季风气候;②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属于地中海气候;③终年温和湿润,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④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判断气候类型的步骤主要分三步:首先根据最高气温出现的月份判断南北半球:7月左右气温最高是北半球,1月左右气温最高是南半球;然后根据气温判断所属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最后根据降水确定气候类型。
17.【答案】(1)温带大陆性气候;草原
(2)海陆位置;30.1;纬度因素
(3)炎热干燥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亚欧大陆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受此气候影响下的植被有森林、草原和荒漠。(2)纬度相近的阿姆斯特丹与乌兰乌德年降水差异大的原因是两地区的海陆位置不同导致;1月份时北京(平均气温-4.3℃)与新加坡(平均气温25.8℃)的气温差异会达到30.1℃,造成此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两地的纬度位置不同,新加坡纬度低、四季无冬,而北京四季分明。(3)地中海气候区的植被树叶叶片上有一层蜡质层,这是由于该地区夏季高温少雨,蜡质层防止水分的蒸发。
【点评】(1)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和南美东南部。由于远离海洋,或者地形阻挡,湿润气团难以到达,因而干燥少雨,气候呈极端大陆性,气温年、月较差为各气候类型之最。
(2)影响气候的自然因素有地形地势、纬度、海陆位置、洋流等。具体表现为:随纬度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沿海地区温差小,内陆地区温差大;暖流流经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流经地区气温低,降水少;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此外人类活动也会影响气候变化,如“温室效应”及城市的“热岛效应”、“雨岛效应”等。
(3)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温和的盛行西风影响温和多雨,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度-40度大陆西岸,其中地中海沿岸最为典型。典型的地中海气候的城市如希腊雅典、美国洛杉矶、南非开普敦等。
18.【答案】(1)甲;丁
(2)1;南
(3)亚马孙;热带雨林;甲
(4)温带季风气候;亚;海陆位置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1)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气温的年较差。四地中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甲。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是全年温和湿润,丁属于温带海洋气候。(2)从图中可看出乙地最热月出现在1月,说明乙地位于南半球。(3)从图中可知A是位于巴西境内的亚马孙平原,其植被景观为热带雨林,该地的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与甲图相吻合。(4)从图中可看出B处为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B地比C地降水多,B地距离海洋近,C地距离海洋远,受海陆位置的影响。
故答案为:(1)甲;丁(2)1;南(3)亚马孙;热带雨林;甲;(4)温带季风气候;亚;海陆位置。
【点评】(1)年中,北半球气温,通常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气温的年较差。
(2)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是气温从低纬向高伟递减。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温度低,冬季海洋温度高,陆地气温低。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摄氏度。
(3)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的南北两侧,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多雨。
(4)温带季风气候出现在北纬35°~55°左右的亚欧大陆东岸,包括中国华北和东北、朝鲜的大部、日本的北部以及前苏联远东地区的一部分,位于最大的大陆亚洲大陆与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温带季风气候区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典型值被是落叶阔叶林。
19.【答案】(1)丙;甲;丙
(2)以上
【知识点】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
【解析】【分析】(1)从图中可知四地中气温变化最小的是丙,掐年气温都在25度以上,降水量最小的是甲,各月降水量都在100毫米以下,降水量最多的是丙。(2)甲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丁是地中海气候,两地共同的特点是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都在0摄氏度以上。
故答案为:(1)丙;甲;丙;(2)以上。
【点评】(1)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2)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是全年温和湿润,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1 / 1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初中地理七上 3.4 世界的气候培优训练
一、选择题
1.(2023七上·双辽期末)下列行为能加速全球气候变暖的是(  )
A.提倡骑自行车、坐公交车出行
B.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C.全球许多城市参加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
D.大量砍伐森林
【答案】D
【知识点】气候与人类活动
【解析】【分析】A. 提倡骑自行车、坐公交车出行会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会减缓全球气候变暖,A不符合题意;
B.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会减缓全球气候变暖,B不符合题意;
C.全球许多城市参加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可以节约电能,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会减缓全球气候变暖,C不符合题意;
D.树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大量砍伐森林, 会使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加速全球气候变暖,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有很多,比如将导致冰川融化,使海平面上升,有一些临海城市或将消失;气温升高所带来的热能,会提供给空气和海洋巨大的动能,从而形成大型,甚至超大型台风、飓风、海啸等灾难,等等。
(2023七上·紫金期末) 图为甲、乙两种亚热带气候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 图中两种亚热带气候的共同特征是(  )
A.夏季高温 B.冬季寒冷 C.夏季多雨 D.冬季少雨
3. 乙所属气候类型为(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湿润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4.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特点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纬度因素 B.经度因素 C.地形因素 D.海陆因素
【答案】2.A
3.C
4.C
【知识点】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点评】(1)以北半球为例,赤道附近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10°到20°大陆西岸为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20°到30°大陆西岸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燥,30°到40°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湿润,40°到60°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70°到90°为寒带气候,全年寒冷干燥,而10°到25°大陆东岸为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25°到35°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35°到60°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而温带大陆性气候多分布于大陆的内部,夏季高温,冬季寒冷,降水稀少,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山脉。
(2)在气温曲线图中,若气温最高月在7月或8月,且气温曲线呈凸状,则该地区位于北半球,反之则位于南半球,而降水柱状图是用柱状图形来表示某地在一定时间内的降水量变化情况,读图的方式通常从总量,极值和差值几方面来入手进行判断。
(3)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因素是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纬度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具体表现为低纬气温高,高纬气温低;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海陆位置的影响表现为冬季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地,夏季相反;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地形的影响表现在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2.由甲、乙两种亚热带气候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可知,甲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乙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故图中两种亚热带气候的共同特征是夏季高温。故答案为:A。
3.由上述分析可知,乙所属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故答案为:C。
4.“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表示的是同一时间因为地势、地形的原因导致气候不一样,这是受地形因素的影响,故答案为:C。
(2023七上·茂名期末) 2020年12月12日恰逢《巴黎协定》通过5周年之际,中国政府宣布,到203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更大贡献。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5. 二氧化碳大量排放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太阳辐射增强,危及人类健康 B.地震、火山发生频率增加
C.海洋污染加剧 D.全球气候变暖
6. 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增加森林蓄积量,提高生态效益
B.大力发展种植业,减缓工业发展
C.大量发展公共交通事业,禁止私家车出行
D.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完全替代矿产能源
【答案】5.D
6.A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气候与人类活动
【解析】【点评】(1)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有很多,比如将导致冰川融化,使海平面上升,有一些临海城市或将消失;气温升高所带来的热能,会提供给空气和海洋巨大的动能,从而形成大型,甚至超大型台风、飓风、海啸等灾难,等等。
(2)由于人类燃烧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另外由于乱砍滥伐森林,减少了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因此气温不断升高。
5.二氧化碳排放的急剧增加,使温室效应持续加强,导致全球平均气温不断攀升,全球气候变暖,D正确;二氧化碳排放不是太阳辐射增强;地震、火山发生频率增加增加的原因,A、B错误;海洋污染加剧主要是污水排放等原因造成的,C错误;故答案为:D。
6.增加森林蓄积量,提高生态效益,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A正确;减缓工业发展不正确,B错误;禁止私家车出行不正确,C错误;新能源不能完全替代矿产能源,D错误;故答案为:A。
(2023七上·茂名期末) 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地形、气候等因素对生产生活有重要影响,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 艾森港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8. 艾森港与萨米恩托气候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 C.地形影响 D.人为因素
【答案】7.C
8.C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点评】(1)判断气候类型的步骤主要分三步:首先根据最高气温出现的月份判断南北半球:7月左右气温最高是北半球,1月左右气温最高是南半球;然后根据气温判断所属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最后根据降水确定气候类型。
(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地形因素、地球的运动、人类活动等。受纬度位置影响,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受海陆位置影响,陆地冬冷夏热,海洋冬暖夏凉;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受地形影响,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气温低;受洋流影响,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低,降水少。
7.从气候资料图中来看,艾森港主要是温带海洋性气候,该气候的特点是常年温和湿润,图中位于南纬40°-60°的大陆西岸,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8.读图可得,艾森港位于安第斯山脉的迎风坡,该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萨米恩托位于安第斯山脉的背风坡,该地降水少,这两个城市气候差异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2023七上·紫金期末)读中纬度沿海地区①、②两地及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小题。
9.下列描述可信的是()
A.①②两地濒临印度洋
B.①地位于南半球,②地位于北半球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常见于①地
D.②地森林火灾风险等级夏季最高
10.①②两地气候相比()
A.高温同期,多雨也同期 B.高温不同期,多雨同期
C.高温同期,多雨不同期 D.高温不同期,多雨也不同期
【答案】9.D
10.B
【知识点】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特征;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
【解析】【点评】(1)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划分为南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热带雨林气候的景观是热带雨林;热带草原气候的景观是热带草原;热带沙漠气候的景观是热带荒漠;热带季风气候的景观是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的景观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中海气候的景观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季风气候的景观是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海洋气候的景观是温带海洋性落叶阔叶林;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景观有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苔原气候的景观是苔原景观;冰原气候的景观是冰原景观。
(2)科学家根据各地气温和降水组合形成的气候特征,划分出一系列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及其附近地区,全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的南北两侧,终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10°-30°附近的大陆东部,终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终年炎热干燥;地中海气候主要位于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广,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主要位于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西东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的大陆西岸,以欧洲西部分布最广,终年温和湿润;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温带地区的东部,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的大陆内部,全年干燥少雨,夏季炎热,冬季寒冷;苔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北冰洋沿岸,冰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这两种气候类型都是终年酷寒少雨;高原高山气候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高原和高山地区,气候从山麓到山顶呈垂直变化。
9.读图分析可知:
A. ①地濒临太平洋,②地濒临印度洋,A不符合题意;
B.①地位于北半球,②地位于南半球,B不符合题意;
C.①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常见亚热带常绿阔叶林;②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常见亚热带常绿硬叶林,C不符合题意;
D.②地夏季炎热干燥,森林火灾风险等级最高,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0.根据①②两地气候图分析可知,①地位于北半球,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②地位于南半球,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即两地高温不同期,多雨同期。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023七上·盐田期末)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1.造成甲、丙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12.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为沙漠景观 B.乙山顶终年积雪
C.丙地全年高温多雨 D.该山地位于北半球
【答案】11.C
12.B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点评】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因素是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纬度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具体表现为低纬气温高,高纬气温低;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海陆位置的影响表现为冬季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地,夏季相反;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地形的影响表现在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11.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叫地形雨。丙地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甲地位于背风坡,降水少。故答案为:C。
12.A、甲地一年中最高气温20℃,最低气温﹣3℃,降水350毫米,说明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全年降水少,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故A不符合题意;
B、乙地一年中最高气温﹣9℃,最低气温﹣19℃,所以山顶终年积雪。故B符合题意;
C、丙地一年中最高气温19℃,最低气温1℃,说明夏季高温,冬季温和。故C不符合题意;
D、三地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月,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说明位于南半球。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3.(2023七上·资源期末)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最火的节目之一,下列古诗中,描述气候的是(  )
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答案】D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描述的气候,D正确;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表示的是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描述的天气,排除ABC,故答案为:D。
【点评】天气是指一个地区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通常用阴晴雨雪来表示,是时刻在变化的,而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个地区的气候具有一定的特征,一般变化不大。
14.(2023七上·龙胜各族期末)“碳中和”主要是指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吸收量达到平衡,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我国2060年将达到“碳中和”目标,实现“碳中和”有利于(  )
A.减少沙尘暴 B.减少酸雨侵蚀
C.防止臭氧层空洞 D.防止全球气候变暖
【答案】D
【知识点】气候与人类活动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并根据题干可知,实现“碳中和”,即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吸收量达到平衡,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这样有利于防止全球气候变暖,D正确,与沙尘暴、酸雨、臭氧层空洞关系不大,ABC错。结合题意,故答案为:D项。
【点评】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15.(2023七上·昌邑期末)下列做法中有利于提高空气质量的是(  )
①开发利用新能源②加强工业粉尘治理③焚烧秸秆,还肥于田④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A
【知识点】气候与人类活动
【解析】【分析】新能源的利用可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故①项正确;加强工业粉尘治理,可减少悬浮颗粒物,有利于提高空气质量,故②项正确;焚烧秸秆会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碳等气体,不利于提高空气质量,故③项错误;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可减少各种气体的排放,有利于提高空气质量,故④项正确;故答案为:A。
【点评】空气质量的好坏反映了空气污染程度,它是依据空气中污染物浓度的高低来判断的。空气污染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在特定时间和地点空气污染物浓度受到许多因素影响。来自固定和流动污染源的人为污染物排放大小是影响空气质量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其中包括车辆、船舶、飞机的尾气、工业污染、居民生活和取暖、垃圾焚烧等。城市的发展密度、地形地貌和气象等也是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
16.(2023七上·钦州期末)下列四幅气候图所表示的气候类型中,在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典型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
【解析】【分析】在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典型的是地中海气候。读图分析可知,①全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属于热带季风气候;②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属于地中海气候;③终年温和湿润,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④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判断气候类型的步骤主要分三步:首先根据最高气温出现的月份判断南北半球:7月左右气温最高是北半球,1月左右气温最高是南半球;然后根据气温判断所属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最后根据降水确定气候类型。
二、综合题
17.(2021七上·涟源期末)阅读亚欧大陆气候类型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可以看出亚欧大陆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此气候条件下的植被主要有森林、   和荒漠。
(2)图中阿姆斯特丹年降水量779.5mm,但纬度相近的乌兰乌德年降水量却只有258mm,形成两地降水差异大的主要因素是   。北京1月均温-4.3℃,而新加坡1月均温却达25.8℃,两地1月温差达到   ℃,造成此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3)地中海气候区的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许多树木的叶片都比较小,而且表面多有“蜡质层”,以减少水分的蒸发,适应夏季   的气候特征。
【答案】(1)温带大陆性气候;草原
(2)海陆位置;30.1;纬度因素
(3)炎热干燥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亚欧大陆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受此气候影响下的植被有森林、草原和荒漠。(2)纬度相近的阿姆斯特丹与乌兰乌德年降水差异大的原因是两地区的海陆位置不同导致;1月份时北京(平均气温-4.3℃)与新加坡(平均气温25.8℃)的气温差异会达到30.1℃,造成此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两地的纬度位置不同,新加坡纬度低、四季无冬,而北京四季分明。(3)地中海气候区的植被树叶叶片上有一层蜡质层,这是由于该地区夏季高温少雨,蜡质层防止水分的蒸发。
【点评】(1)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和南美东南部。由于远离海洋,或者地形阻挡,湿润气团难以到达,因而干燥少雨,气候呈极端大陆性,气温年、月较差为各气候类型之最。
(2)影响气候的自然因素有地形地势、纬度、海陆位置、洋流等。具体表现为:随纬度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沿海地区温差小,内陆地区温差大;暖流流经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流经地区气温低,降水少;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此外人类活动也会影响气候变化,如“温室效应”及城市的“热岛效应”、“雨岛效应”等。
(3)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温和的盛行西风影响温和多雨,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度-40度大陆西岸,其中地中海沿岸最为典型。典型的地中海气候的城市如希腊雅典、美国洛杉矶、南非开普敦等。
18.(2019七上·福田期末)读下图,按要求完成问题。
(1)在右图的甲、乙、丙、丁四地中,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   ,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是   。
(2)乙地最热月出现在   月份,说明乙地处于   半球。
(3)A地的地形区名称为   平原,形成的植被景观是   ,其气候特征与右图中的   地相吻合。
(4)B地的气候类型是   (填名称),这种气候类型主要集中在   洲。B地比C地降水多,造成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答案】(1)甲;丁
(2)1;南
(3)亚马孙;热带雨林;甲
(4)温带季风气候;亚;海陆位置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1)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气温的年较差。四地中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甲。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是全年温和湿润,丁属于温带海洋气候。(2)从图中可看出乙地最热月出现在1月,说明乙地位于南半球。(3)从图中可知A是位于巴西境内的亚马孙平原,其植被景观为热带雨林,该地的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与甲图相吻合。(4)从图中可看出B处为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B地比C地降水多,B地距离海洋近,C地距离海洋远,受海陆位置的影响。
故答案为:(1)甲;丁(2)1;南(3)亚马孙;热带雨林;甲;(4)温带季风气候;亚;海陆位置。
【点评】(1)年中,北半球气温,通常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气温的年较差。
(2)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是气温从低纬向高伟递减。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温度低,冬季海洋温度高,陆地气温低。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摄氏度。
(3)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的南北两侧,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多雨。
(4)温带季风气候出现在北纬35°~55°左右的亚欧大陆东岸,包括中国华北和东北、朝鲜的大部、日本的北部以及前苏联远东地区的一部分,位于最大的大陆亚洲大陆与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温带季风气候区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典型值被是落叶阔叶林。
19.(2019七上·双城期末)读四地气温、降水资料图,完成下面各题
(1)四地中气温变化最小的是   地,降水变化最小的是   地,降水量最多的是   地。
(2)甲、丁两地气温方面的共同特征是:冬季最冷月的平均气温都在0℃   (以上或以下)。
【答案】(1)丙;甲;丙
(2)以上
【知识点】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
【解析】【分析】(1)从图中可知四地中气温变化最小的是丙,掐年气温都在25度以上,降水量最小的是甲,各月降水量都在100毫米以下,降水量最多的是丙。(2)甲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丁是地中海气候,两地共同的特点是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都在0摄氏度以上。
故答案为:(1)丙;甲;丙;(2)以上。
【点评】(1)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2)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是全年温和湿润,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