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初中地理七上 3.2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培优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初中地理七上 3.2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培优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0-31 08:27:16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初中地理七上 3.2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培优训练
一、选择题
(2023七上·容县期末) 人参原生于我国东北原始森林中,是喜冷凉、湿润而耐荫的药用植物,怕积水不耐旱,忌强光直射。读图,长白山局部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 根据材料分析,甲、乙、丙、丁四地中,最有可能找到人参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 山顶和丁地的温差大约为(  )
A.2℃ B.4.5℃ C.3.5℃ D.5.6℃
(2023七上·昭阳期末) 读昭通市某天天气状况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 图中的天气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
A.暴雨转阴 B.阴转多云 C.中雨转多云 D.多云转晴
4. 图中信息描述正确的是(  )
A.空气质量差 B.气温日较差是6℃
C.东北风4级 D.这天的最高气温是19℃
(2023七上·大安期末) 读“临湘市某日气温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小题。
5. 从图中可以看出,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
A.正午12时 B.约14时 C.日出以前 D.子夜
6. 气温日较差指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这一天的气温日较差是(  )
A.10.5℃ B.9℃ C.11.5℃ D.67.5℃
(2023七上·茂南期末) 读茂南区天气预报截图,完成下面小题。
7. 用手机看天气预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图示茂南区的天气状况(  )
A.晴朗天气多 B.多云天气多 C.下雨天气多 D.气温变化大
8. 星期一至星期三,茂南区气温日较差变化趋势是(  )
A.不变 B.逐渐变小
C.逐渐变大 D.先变小再变大
9. 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茂南区正值一年的(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0.(2023七上·榆树期末)读“某年6月5日至9日的天气和气温状况记录图”。6月9日的气温日较差约为()。
A.8℃ B.10℃ C.16℃ D.24℃
11.(2023七上·抚远期末)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规律是(  )
A.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B.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增
C.气温大致由赤道向两极递增 D.气温大致由南极向北极递减
12.(2022七上·阿瓦提期末)关于等温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等温线是表示一天当中气温变化的曲线
B.等温线分布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异大
C.等温线封闭是高温中心
D.从低纬度到高纬度等温线表示的气温逐渐升高
(2022七上·武功期中)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我们每天都在关注天气变化情况。读“某年武功县天气情况记录表(部分)”(下表),完成下列小题。
日期 1月5日 2月28日 3月25日 5月7日 7月21日
天气状况
气温/℃ ﹣7~3 ﹣1~8 5~13 16~28 24~33
风向风力 东北风3级 西北风2级 北风5级 西南风4级 东南风5级
13.该年1月5日这一天的最低气温是(  )
A.﹣7℃ B.﹣1℃ C.5℃ D.24℃
14.天气记录表中,有雷阵雨天气的日期是(  )
A.2月28日 B.3月25日 C.5月7日 D.7月21日
15.表示该年3月25日风向、风力的天气符号是(  )
A. B. C. D.
16.根据上表的天气状况,判断下列对应日期的户外活动合理的有(  )
①1月5日——堆雪人 ②2月28日——开车上高速
③3月25日——放风筝 ④5月7日——爬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2七上·汽开区期中)读北半球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和北半球乙地年气温变化图,如图1、2,回答下列小题。
17.从图1中可以看出,北半球的气温分布规律是(  )
A.从南向北递减 B.从北向南递减
C.从东向西递减 D.从东向西递增
18.读图2,乙地的气温年较差大约为(  )
A.20℃ B.30℃ C.25℃ D.10℃
19.乙地最有可能位于图1中的哪一地区(  )
A.A地区 B.B地区 C.C地区 D.D地区
(2021七上·盂县期末) 下图是广州2020年1月某日天气资料图,按要求回答下列小题。
20. 天气可描述为(  )
A.阴;西风3级;气温2~10 B.雾;南风2级;气温0~10℃
C.雨;无风0级;气温2~10℃ D.晴;北风4级;气温0~10℃
21. 该日气温日较差为(  )
A.5℃ B.10℃ C.15℃ D.20℃
22. 下列景象与该日所属季节相符的是(  )
A.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C.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
D.蓝天碧秋菊花黄,西风紧北雁南飞
23.(2021七上·丹东期末)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沈阳12月1日气温为-2~-8℃,-8℃是指一天中什么时候的气温(  )
A.午夜 B.日出前后 C.日落前后 D.午后2时
24.(2021七上·集贤期末)下列关于气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北半球的陆地7月气温最高 B.北半球的海洋2月气温最低
C.南半球的陆地1月气温最高 D.南半球的海洋2月气温最低
二、综合题
25.(2019七上·长春期中)请根据表格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1月5日该地的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分别是   、   。
(2)天气情况记录表中,有雷阵雨天气的日期是   。
(3)表示3月25日风向、风力的符号是(____)
A. B. C. D.
(4)根据天气情况记录表中5月7日的天气状况,推测该地区在卫星图上的颜色为   (填“绿”或“白”)。
26.(2016七上·德惠月考)读某地各月气温资料表,完成问题
月份 1 2 3 4 5 6
气温(℃) 4 5 8.5 14 14 24
月份 7 8 9 10 11 12
气温(℃) 30 28 27 23 18 12
(1)该地最低气温出现在   月,最高气温出现在   月,气温年较差为   。
(2)根据气温状况,可知该地是在   半球,属于   (陆地或海洋),属于   (热带、温带或寒带)。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B
2.C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
【解析】【点评】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向低处弯曲的是山脊,向高处凸出的是山谷,两个山峰相对的位置是鞍部,等高线重合处是陡崖。其中山谷更容易发育出河流,平坦开阔的河流出山口更容易发育出聚落。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较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较缓。两条相邻等高线之差就是该图中的等高距。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海拔是指地面某个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而相对高度是指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1.结合材料分析,由于人参生长喜冷凉、湿润而耐阴,怕积水,忌强光直射。甲丁都位于河流沿岸,容易积水,不适合人参的生长;乙地针叶林茂密,林荫处湿润、冷凉,适合人参生长;丙处植被稀疏,相对干旱,不适宜人参生长。故可以在乙处找到人参。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2.地形图上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等高距。图中等高距为100米,山顶的海拔在900-1000米之间,丁地海拔在400米,相对高度在500-600米。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0.6℃,山顶和丁地的温差大约在3℃~3.6℃之间。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答案】3.C
4.B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
【解析】【点评】(1)下图为一些常见的天气符号
(2)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14时左右,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就叫做气温日较差。
3.读图可知, 该天气符号表示中雨, 该天气符号表示多云,故图中天气为中雨转多云,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4.其污染指数为53,空气质量为良,排除A;该日最低气温为19℃,最高气温为25℃,气温日较差是6℃,B正确,排除D;为东南风四级,排除C;故答案为:B。
【答案】5.B
6.C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
【解析】【点评】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14时左右,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就叫做气温日较差。
5.从图中可以看出,临湘市当天的最高气温是39℃,出现在14时左右,日出前后气温最低,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6.从图中可以看出,临湘市当天最高气温是39℃,最低气温是27.5℃,所以气温的日较差是39℃-27.5℃=11.5℃,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答案】7.B
8.B
9.D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
【解析】【点评】(1)下图为一些常见的天气符号
(2)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14时左右,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就叫做气温日较差。
7.据图可知,茂南区星期一、星期二、星期四均为多云,星期三为阴,星期五为小雨,所以多云天气多,下雨天气少,没有晴朗天气,B正确,AC错误;茂南区星期一气温日较差11℃,星期二、星期四和星期五气温日较差均为9℃,星期三气温日较差8℃,所以气温变化不大,D错误。故答案为:B。
8.茂南区星期一气温日较差为11℃,星期二气温日较差为9℃,星期三气温日较差为8℃,所以星期一至星期三,茂南区气温日较差变化趋势是逐渐变小,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9.据图可知,图中天气预报时间为12月12日-12月16日,此时正值北半球的冬季,ABC错误,D正确。故答案为:D。
10.【答案】A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
【解析】【分析】 读“某年6月5日至9日的天气和气温状况记录图”分析可知,6月9日最高气温约24℃,最低气温约16℃,因此气温日较差约为24-16=8℃。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气温日较差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气温年较差是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之差。
11.【答案】A
【知识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解析】【分析】受纬度因素的影响,气温大致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从赤道向两极递减。故排除BCD,选择A。
【点评】世界各地冷热不同,气温的分布也有很大差别,通常低纬地区气温高,高纬地区气温低,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而在山地地区,气温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大致为海拔每升高一千米,气温下降6摄氏度。
12.【答案】B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
【解析】【分析】等温线是在地图上把温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的线。在等温线地图上等温线封闭闭合,中间气温高,是高温中心;中间气温低,是低温中心。等温线分布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异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温差小。一般,从低纬度向高纬度等温线表示的气温逐渐降低。所以B正确。
【点评】等温线形状的南北差异:北半球比较曲折,南半球比较平直。因北半球海陆相间,下垫面性质差异大,等温线偏离纬线。而南半球主要是海洋,下垫面性质单一,太阳辐射是影响气温的主导因素,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答案】13.A
14.D
15.B
16.D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该年1月5日这一天的最低气温,根据材料信息解答即可。
(2)常用的天气符号:
(3)风向和风力的判读。一道风尾代表风力二级,一个风旗代表风力八级,风杆上画有风尾的一方表示风向。
13.根据表中信息分析可知, 该年1月5日这一天的最低气温是﹣7℃,最高气温是 3℃。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4.根据天气记录表中的天气符号分析可知,2月28日有雾;3月25日有大暴雨;5月7日晴天;7月21日有雷阵雨天气。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5.根据天气记录表中的信息分析可知,3月25日北风5级。读图分析可知,A表示西风5级;B表示北风5级;C表示东南风5级;D表示东北风6级。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6.根据上表的天气状况分析可知:①1月5日降雪,适合堆雪人;②2月28日有雾,不适合开车上高速;③3月25日有大暴雨,不适合放风筝;④5月7日晴天,适合爬山。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答案】17.A
18.B
19.A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解析】【点评】(1)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降低;同纬度夏季气温陆地高海洋低,冬季反之;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
(2)气温日较差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气温年较差是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之差。
(3)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一年之中有阳光直射现象,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气候终年炎热;在北极圈以北为北寒带,南极圈以南为南寒带,寒带有极夜和极昼现象,气候终年严寒;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为北温带,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为南温带,温带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现象,也没有阳光直射现象,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南寒带多,气候上的四季变化明显。
17.从图1中可以看出,北半球的气温分布规律是从南向北递减。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8.读图2,乙地一年中最高气温约25℃,最低气温约-5℃,因此气温年较差大约为25-(-5)=30℃。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9.根据图2北半球乙地年气温变化图分析可知,该地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四季分明,应该位于北温带。 读图1北半球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分析可知,A位于北温带;B位于北寒带;C、D位于热带。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答案】20.D
21.B
22.C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
【解析】【点评】天气预报就是应用大气变化的规律,根据当前及近期的天气形势,对某一地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天气状况进行预测。它是根据对卫星云图和天气图的分析,结合有关气象资料、地形和季节特点、群众经验等综合研究后作出的。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平时我们可以通过手机、互联网、电视等媒体了解天气状况。学生要记住几个常考的天气符号,如冰雹、雾霾、霜冻、台风等。
20.天气可描述为晴,北风4级,最低气温0℃,最高气温10℃,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21.读图可得,该地最高气温大约是10℃,最低气温大约是0℃ ,所以该地的气温日较差是10℃-0℃=10℃。B正确。故答案为:B。
22.广州在1月处于冬季。结合选项来看,A表示春季景象,B表示夏季景象,C表示冬季景象, D表示秋季景象。C正确。故答案为:C。
23.【答案】B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
【解析】【分析】由题目可知,沈阳12月1日气温为-2~-8℃,说明当天沈阳的最高气温是-2℃,出现在午后2时;-8℃是沈阳当天的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故选B。
【点评】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14时左右,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就叫做气温日较差。
24.【答案】D
【知识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解析】【分析】北半球一月陆地气温最低,七月陆地温度最高,南半球一月陆地气温最高,七月陆地气温最低;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海水的比热容较大,吸热升温较慢,遇冷降温也较慢,所以最低温和最高温出现时间比陆地迟一个月,即北半球二月海洋气温最低,八月海洋气温最高,南半球二月海洋气温最高,八月海洋温度最低;故ABC项描述正确,D顶描述错误,本题要求选出错误选,所以D项为正确答案。
【点评】世界各地冷热不同,气温的分布也有很大差别,通常低纬地区气温高,高纬地区气温低,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而在山地地区,气温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大致为海拔每升高一千米,气温下降6摄氏度。
25.【答案】(1)-7℃;3℃
(2)7月21日
(3)B
(4)绿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
【解析】【分析】(1)由表格可知,该地1月5日这一天的最低气温是-7℃,最高气温是3℃。(2)从图中天气预报可以看出,在7月21日这一天会有雷雨天气。(3)3月25日这一天是北风5级,风的等级用横杆表示,每一杆表示两极,与图B相符。(4)由题目上可知,5月7日这一天,天气是晴朗,那么在卫星云图上是用绿色表示,因为晴天能见度高,看到的是陆地。
【点评】天气与气候都是表示大气运动状况,区别是天气表示的是短时间里的大气运动状况,人们通常天气预报来认识天气,气候表示的是长时间的大气运动状况。
26.【答案】(1)1;7;26摄氏度
(2)北;陆地;温带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
【解析】【分析】(1)读表可知:该地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气温年较差为30-4=26℃;
(2)根据气温状况,可知该地是在北半球;理由是7月气温高,属于陆地,因为海洋上的最高气温是在8月,属于温带。
故答案为:(1)1;7;26℃;(2)北;陆地;温带。
【点评】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等。一年中,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7月,海洋上是8月,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月,海洋上是2月。气温年较差是一年中最热月平均气温减去一年中最冷月平均气温。本题考查了气候资料图表的判读,结合图表解答即可。
1 / 1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初中地理七上 3.2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培优训练
一、选择题
(2023七上·容县期末) 人参原生于我国东北原始森林中,是喜冷凉、湿润而耐荫的药用植物,怕积水不耐旱,忌强光直射。读图,长白山局部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 根据材料分析,甲、乙、丙、丁四地中,最有可能找到人参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 山顶和丁地的温差大约为(  )
A.2℃ B.4.5℃ C.3.5℃ D.5.6℃
【答案】1.B
2.C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
【解析】【点评】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向低处弯曲的是山脊,向高处凸出的是山谷,两个山峰相对的位置是鞍部,等高线重合处是陡崖。其中山谷更容易发育出河流,平坦开阔的河流出山口更容易发育出聚落。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较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较缓。两条相邻等高线之差就是该图中的等高距。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海拔是指地面某个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而相对高度是指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1.结合材料分析,由于人参生长喜冷凉、湿润而耐阴,怕积水,忌强光直射。甲丁都位于河流沿岸,容易积水,不适合人参的生长;乙地针叶林茂密,林荫处湿润、冷凉,适合人参生长;丙处植被稀疏,相对干旱,不适宜人参生长。故可以在乙处找到人参。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2.地形图上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等高距。图中等高距为100米,山顶的海拔在900-1000米之间,丁地海拔在400米,相对高度在500-600米。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0.6℃,山顶和丁地的温差大约在3℃~3.6℃之间。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2023七上·昭阳期末) 读昭通市某天天气状况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 图中的天气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
A.暴雨转阴 B.阴转多云 C.中雨转多云 D.多云转晴
4. 图中信息描述正确的是(  )
A.空气质量差 B.气温日较差是6℃
C.东北风4级 D.这天的最高气温是19℃
【答案】3.C
4.B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
【解析】【点评】(1)下图为一些常见的天气符号
(2)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14时左右,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就叫做气温日较差。
3.读图可知, 该天气符号表示中雨, 该天气符号表示多云,故图中天气为中雨转多云,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4.其污染指数为53,空气质量为良,排除A;该日最低气温为19℃,最高气温为25℃,气温日较差是6℃,B正确,排除D;为东南风四级,排除C;故答案为:B。
(2023七上·大安期末) 读“临湘市某日气温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小题。
5. 从图中可以看出,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
A.正午12时 B.约14时 C.日出以前 D.子夜
6. 气温日较差指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这一天的气温日较差是(  )
A.10.5℃ B.9℃ C.11.5℃ D.67.5℃
【答案】5.B
6.C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
【解析】【点评】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14时左右,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就叫做气温日较差。
5.从图中可以看出,临湘市当天的最高气温是39℃,出现在14时左右,日出前后气温最低,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6.从图中可以看出,临湘市当天最高气温是39℃,最低气温是27.5℃,所以气温的日较差是39℃-27.5℃=11.5℃,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2023七上·茂南期末) 读茂南区天气预报截图,完成下面小题。
7. 用手机看天气预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图示茂南区的天气状况(  )
A.晴朗天气多 B.多云天气多 C.下雨天气多 D.气温变化大
8. 星期一至星期三,茂南区气温日较差变化趋势是(  )
A.不变 B.逐渐变小
C.逐渐变大 D.先变小再变大
9. 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茂南区正值一年的(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答案】7.B
8.B
9.D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
【解析】【点评】(1)下图为一些常见的天气符号
(2)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14时左右,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就叫做气温日较差。
7.据图可知,茂南区星期一、星期二、星期四均为多云,星期三为阴,星期五为小雨,所以多云天气多,下雨天气少,没有晴朗天气,B正确,AC错误;茂南区星期一气温日较差11℃,星期二、星期四和星期五气温日较差均为9℃,星期三气温日较差8℃,所以气温变化不大,D错误。故答案为:B。
8.茂南区星期一气温日较差为11℃,星期二气温日较差为9℃,星期三气温日较差为8℃,所以星期一至星期三,茂南区气温日较差变化趋势是逐渐变小,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9.据图可知,图中天气预报时间为12月12日-12月16日,此时正值北半球的冬季,ABC错误,D正确。故答案为:D。
10.(2023七上·榆树期末)读“某年6月5日至9日的天气和气温状况记录图”。6月9日的气温日较差约为()。
A.8℃ B.10℃ C.16℃ D.24℃
【答案】A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
【解析】【分析】 读“某年6月5日至9日的天气和气温状况记录图”分析可知,6月9日最高气温约24℃,最低气温约16℃,因此气温日较差约为24-16=8℃。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气温日较差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气温年较差是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之差。
11.(2023七上·抚远期末)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规律是(  )
A.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B.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增
C.气温大致由赤道向两极递增 D.气温大致由南极向北极递减
【答案】A
【知识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解析】【分析】受纬度因素的影响,气温大致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从赤道向两极递减。故排除BCD,选择A。
【点评】世界各地冷热不同,气温的分布也有很大差别,通常低纬地区气温高,高纬地区气温低,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而在山地地区,气温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大致为海拔每升高一千米,气温下降6摄氏度。
12.(2022七上·阿瓦提期末)关于等温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等温线是表示一天当中气温变化的曲线
B.等温线分布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异大
C.等温线封闭是高温中心
D.从低纬度到高纬度等温线表示的气温逐渐升高
【答案】B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
【解析】【分析】等温线是在地图上把温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的线。在等温线地图上等温线封闭闭合,中间气温高,是高温中心;中间气温低,是低温中心。等温线分布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异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温差小。一般,从低纬度向高纬度等温线表示的气温逐渐降低。所以B正确。
【点评】等温线形状的南北差异:北半球比较曲折,南半球比较平直。因北半球海陆相间,下垫面性质差异大,等温线偏离纬线。而南半球主要是海洋,下垫面性质单一,太阳辐射是影响气温的主导因素,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2022七上·武功期中)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我们每天都在关注天气变化情况。读“某年武功县天气情况记录表(部分)”(下表),完成下列小题。
日期 1月5日 2月28日 3月25日 5月7日 7月21日
天气状况
气温/℃ ﹣7~3 ﹣1~8 5~13 16~28 24~33
风向风力 东北风3级 西北风2级 北风5级 西南风4级 东南风5级
13.该年1月5日这一天的最低气温是(  )
A.﹣7℃ B.﹣1℃ C.5℃ D.24℃
14.天气记录表中,有雷阵雨天气的日期是(  )
A.2月28日 B.3月25日 C.5月7日 D.7月21日
15.表示该年3月25日风向、风力的天气符号是(  )
A. B. C. D.
16.根据上表的天气状况,判断下列对应日期的户外活动合理的有(  )
①1月5日——堆雪人 ②2月28日——开车上高速
③3月25日——放风筝 ④5月7日——爬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13.A
14.D
15.B
16.D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该年1月5日这一天的最低气温,根据材料信息解答即可。
(2)常用的天气符号:
(3)风向和风力的判读。一道风尾代表风力二级,一个风旗代表风力八级,风杆上画有风尾的一方表示风向。
13.根据表中信息分析可知, 该年1月5日这一天的最低气温是﹣7℃,最高气温是 3℃。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4.根据天气记录表中的天气符号分析可知,2月28日有雾;3月25日有大暴雨;5月7日晴天;7月21日有雷阵雨天气。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5.根据天气记录表中的信息分析可知,3月25日北风5级。读图分析可知,A表示西风5级;B表示北风5级;C表示东南风5级;D表示东北风6级。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6.根据上表的天气状况分析可知:①1月5日降雪,适合堆雪人;②2月28日有雾,不适合开车上高速;③3月25日有大暴雨,不适合放风筝;④5月7日晴天,适合爬山。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022七上·汽开区期中)读北半球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和北半球乙地年气温变化图,如图1、2,回答下列小题。
17.从图1中可以看出,北半球的气温分布规律是(  )
A.从南向北递减 B.从北向南递减
C.从东向西递减 D.从东向西递增
18.读图2,乙地的气温年较差大约为(  )
A.20℃ B.30℃ C.25℃ D.10℃
19.乙地最有可能位于图1中的哪一地区(  )
A.A地区 B.B地区 C.C地区 D.D地区
【答案】17.A
18.B
19.A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解析】【点评】(1)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降低;同纬度夏季气温陆地高海洋低,冬季反之;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
(2)气温日较差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气温年较差是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之差。
(3)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一年之中有阳光直射现象,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气候终年炎热;在北极圈以北为北寒带,南极圈以南为南寒带,寒带有极夜和极昼现象,气候终年严寒;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为北温带,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为南温带,温带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现象,也没有阳光直射现象,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南寒带多,气候上的四季变化明显。
17.从图1中可以看出,北半球的气温分布规律是从南向北递减。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8.读图2,乙地一年中最高气温约25℃,最低气温约-5℃,因此气温年较差大约为25-(-5)=30℃。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9.根据图2北半球乙地年气温变化图分析可知,该地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四季分明,应该位于北温带。 读图1北半球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分析可知,A位于北温带;B位于北寒带;C、D位于热带。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021七上·盂县期末) 下图是广州2020年1月某日天气资料图,按要求回答下列小题。
20. 天气可描述为(  )
A.阴;西风3级;气温2~10 B.雾;南风2级;气温0~10℃
C.雨;无风0级;气温2~10℃ D.晴;北风4级;气温0~10℃
21. 该日气温日较差为(  )
A.5℃ B.10℃ C.15℃ D.20℃
22. 下列景象与该日所属季节相符的是(  )
A.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C.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
D.蓝天碧秋菊花黄,西风紧北雁南飞
【答案】20.D
21.B
22.C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
【解析】【点评】天气预报就是应用大气变化的规律,根据当前及近期的天气形势,对某一地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天气状况进行预测。它是根据对卫星云图和天气图的分析,结合有关气象资料、地形和季节特点、群众经验等综合研究后作出的。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平时我们可以通过手机、互联网、电视等媒体了解天气状况。学生要记住几个常考的天气符号,如冰雹、雾霾、霜冻、台风等。
20.天气可描述为晴,北风4级,最低气温0℃,最高气温10℃,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21.读图可得,该地最高气温大约是10℃,最低气温大约是0℃ ,所以该地的气温日较差是10℃-0℃=10℃。B正确。故答案为:B。
22.广州在1月处于冬季。结合选项来看,A表示春季景象,B表示夏季景象,C表示冬季景象, D表示秋季景象。C正确。故答案为:C。
23.(2021七上·丹东期末)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沈阳12月1日气温为-2~-8℃,-8℃是指一天中什么时候的气温(  )
A.午夜 B.日出前后 C.日落前后 D.午后2时
【答案】B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
【解析】【分析】由题目可知,沈阳12月1日气温为-2~-8℃,说明当天沈阳的最高气温是-2℃,出现在午后2时;-8℃是沈阳当天的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故选B。
【点评】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14时左右,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就叫做气温日较差。
24.(2021七上·集贤期末)下列关于气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北半球的陆地7月气温最高 B.北半球的海洋2月气温最低
C.南半球的陆地1月气温最高 D.南半球的海洋2月气温最低
【答案】D
【知识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解析】【分析】北半球一月陆地气温最低,七月陆地温度最高,南半球一月陆地气温最高,七月陆地气温最低;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海水的比热容较大,吸热升温较慢,遇冷降温也较慢,所以最低温和最高温出现时间比陆地迟一个月,即北半球二月海洋气温最低,八月海洋气温最高,南半球二月海洋气温最高,八月海洋温度最低;故ABC项描述正确,D顶描述错误,本题要求选出错误选,所以D项为正确答案。
【点评】世界各地冷热不同,气温的分布也有很大差别,通常低纬地区气温高,高纬地区气温低,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而在山地地区,气温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大致为海拔每升高一千米,气温下降6摄氏度。
二、综合题
25.(2019七上·长春期中)请根据表格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1月5日该地的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分别是   、   。
(2)天气情况记录表中,有雷阵雨天气的日期是   。
(3)表示3月25日风向、风力的符号是(____)
A. B. C. D.
(4)根据天气情况记录表中5月7日的天气状况,推测该地区在卫星图上的颜色为   (填“绿”或“白”)。
【答案】(1)-7℃;3℃
(2)7月21日
(3)B
(4)绿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
【解析】【分析】(1)由表格可知,该地1月5日这一天的最低气温是-7℃,最高气温是3℃。(2)从图中天气预报可以看出,在7月21日这一天会有雷雨天气。(3)3月25日这一天是北风5级,风的等级用横杆表示,每一杆表示两极,与图B相符。(4)由题目上可知,5月7日这一天,天气是晴朗,那么在卫星云图上是用绿色表示,因为晴天能见度高,看到的是陆地。
【点评】天气与气候都是表示大气运动状况,区别是天气表示的是短时间里的大气运动状况,人们通常天气预报来认识天气,气候表示的是长时间的大气运动状况。
26.(2016七上·德惠月考)读某地各月气温资料表,完成问题
月份 1 2 3 4 5 6
气温(℃) 4 5 8.5 14 14 24
月份 7 8 9 10 11 12
气温(℃) 30 28 27 23 18 12
(1)该地最低气温出现在   月,最高气温出现在   月,气温年较差为   。
(2)根据气温状况,可知该地是在   半球,属于   (陆地或海洋),属于   (热带、温带或寒带)。
【答案】(1)1;7;26摄氏度
(2)北;陆地;温带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
【解析】【分析】(1)读表可知:该地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气温年较差为30-4=26℃;
(2)根据气温状况,可知该地是在北半球;理由是7月气温高,属于陆地,因为海洋上的最高气温是在8月,属于温带。
故答案为:(1)1;7;26℃;(2)北;陆地;温带。
【点评】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等。一年中,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7月,海洋上是8月,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月,海洋上是2月。气温年较差是一年中最热月平均气温减去一年中最冷月平均气温。本题考查了气候资料图表的判读,结合图表解答即可。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