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初中地理七上 3.4 世界的气候提升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初中地理七上 3.4 世界的气候提升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0-31 08:28:14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初中地理七上 3.4 世界的气候提升训练
一、选择题
(2022七上·佛冈期末)中国提出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材料,下列关于我国碳排放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2030年前增长变慢 B.2030年增长率达到峰值
C.2060年后基本为零 D.2030~2060年基本不变
2.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的主要目的是缓解(  )
A.南极臭氧空洞扩大 B.全球气候变暖加剧
C.酸雨发生的频率 D.雾霾发生的频率
3.为了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要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①植树造林吸收二氧化碳②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③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实现技术节能④停止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使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1.A
2.B
3.A
【知识点】气候与人类的生产生活
【解析】【点评】碳达峰就是指在某一个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碳达峰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标志着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实现脱钩,达峰目标包括达峰年份和峰值。碳达峰与碳中和一起,简称“双碳”。中国承诺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再慢慢减下去。
1.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2030年我国碳排放量将达到峰值,这意味着2030年前逐年控制碳排放增长速度,碳排放增长变慢,A正确;
B、2030年碳排放量达到峰值,不再增长,增长率为零,B错误;
C、2060年后仍然有排放,只是排放与治理中和了,C错误;
D、2030—2060年碳排放量减少,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A。
2.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南极臭氧空洞扩大与人类生产生活排放的氟氯烃有关,A错误;
B、二氧化碳排放会引起气候变暖,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主要是为了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加剧,B正确;
C、酸雨与人类生产生活排放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有关,C错误;
D、雾霾与人类生产生活排放到大气中的微小颗粒物有关,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B。
3.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实现“碳中和”应采取的措施有植树造林吸收二氧化碳,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实现技术节能,①②③正确;不能停止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使用,只能逐步减少使用,④错误。①②③正确,故A正确,BC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A。
(2022七上·珠海期末) 2022年11月3日4时50分前后,台风“尼格”减弱后的热带低压在广东珠海沿海登陆,这是近20年来首个11月登陆中国的台风。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台风“尼格”在图示海域上移动的路径大致是(  )
A.先向北再向西北 B.先向东再向西南
C.自南向北 D.自西向东
5.当台风来临时,我们要做好相关的防御措施,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及时关注台风信息 B.蹲在电线杆旁躲雨
C.去海边追风 D.打开窗户通风
【答案】4.A
5.A
【知识点】方向判断;气候与人类的生产生活
【解析】【点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盛行台风,例如福建省、广东省、浙江省、海南省等省份,我国的台风大多来自太平洋地区。
4.台风在热带的低纬度海域上生成,台风“尼格”在图示海域上移动的路径大致是先向北后向西北移动,A正确。
故答案为:A
5.当台风来临时,我们要做好相关的防御措施 ,应当及时关注台风信息,坐好相关的防护,A正确,BCD做法错误。
故答案为:A
(2022七上·珠海期末)每年的3月21日是国际森林日,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读世界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分布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6.下列关于热带雨林与亚寒带针叶林的分布,描述正确的是(  )
A.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
B.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北美洲与南美洲
C.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寒带地区
D.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与北美洲
7.造成热带雨林与亚寒带针叶林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因素 C.海陆位置 D.河流分布
8.善待森林就是善待自己。下列行为值得提倡的是(  )
A.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 B.尽量无纸化办公
C.携带火种进入林区 D.频繁使用纸质贺卡
【答案】6.D
7.A
8.B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气候与人类的生产生活
【解析】【点评】影响气候分布的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和地形因素,低纬度地区年平均气温高,低纬度地区年平均气温低。
6.A、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A正确;
B、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和非洲,B错误;
C、 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北温带高纬度地区,C错误;
D、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和北美洲,D正确。
故答案为:D
7.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低纬度地区,热量丰富,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高纬度地区,年平均气温低,因此造成热带雨林与亚寒带针叶林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不同导致的,A正确。
故答案为:A
8.保护森林资源可以尽量无纸化办公,纸张的循坏利用,B正确,ACD做法错误。
故答案为:B
(2022七上·禹州期末)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9.从利物浦→华沙→赤塔,降水量(  )
A.逐渐减少 B.逐渐增多 C.都很少 D.都很多
10.导致上述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答案】9.A
10.B
【知识点】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点评】降水与海陆位置密切相关,一般来说,距海较近,气候受到海洋的影响较大,降水越丰富。
9.距离海洋越远,受到海洋的影响越小,降水越少,因此从利物浦→华沙→赤塔,降水量逐渐减少,选项A正确,故答案为:A。
10.导致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为距离海洋的远近,选项B错误,故答案为:B。
(2022七上·禹州期末)猴面包树是热带稀树草原中一种非常奇特的常绿乔木,树干粗大,喜温耐旱,干季时落叶以减少水分蒸发,湿季时可大量储水于树干中。读左图甲、乙两地位置与气候资料图、右图猴面包树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1.根据猴面包树的生长习性,推断该地的气候特征是(  )
A.全年高温多雨 B.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C.全年高温少雨 D.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12.右图示意湿季时的猴面包树景观,可能拍摄于(  )
A.甲地2月 B.乙地2月 C.甲地8月 D.乙地8月
13.造成甲、乙两地气候差异显著的主要因素(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答案】11.D
12.A
13.C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点评】气候受地形地势的影响,位于山脉迎风坡,降水较多,位于背风坡,降水较少。
11.可以推断该地的气候特征为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选项D正确,故答案为:D。
12.由图可知,右图当中植被较为稀疏,可见当地降水并不丰富,树叶较多、为湿季,因此可能拍摄于甲地2月,选项A正确,故答案为:A。
13.由图可知,乙地位于东南风的迎风坡,因此降水较多;甲地位于背风坡,因此降水相对较少,选项C正确,故答案为:C。
14.(2022七上·章丘期末)既能说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又能说明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的地理现象是(  )
A.热带地区,种植水稻一年可收获三次
B.每年夏季,庐山成为许多人选择的避暑胜地
C.每年冬季,从海南岛运来的大量蔬菜在北京上市
D.每年秋收以后,许多农民把田里的秸秆烧掉用来肥田
【答案】B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A、 热带地区,种植水稻一年可收获三次 ,是受到纬度因素的影响,A错误;
B、夏季庐山海拔高,成为避暑胜地,B正确;
C、 每年冬季,从海南岛运来的大量蔬菜在北京上市 ,因为海南纬度低,是受到纬度因素影响,C错误;
D、 每年秋收以后,许多农民把田里的秸秆烧掉用来肥田 ,并不是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D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一般情况下,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约0.6℃,海拔越高,气温越低,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2022七上·紫金期末)下图为“探究海陆温度变化的差异”模拟实验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白天砂石的温度最有可能是(  )
A.8℃ B.17℃ C.23℃ D.34℃
16.该模拟实验可以用来说明地球同纬度地带(  )
A.夏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 B.高原、山地气温低于平原
C.内陆气温年较差比沿海大 D.冬季海洋气温低于陆地
【答案】15.D
16.C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点评】同纬度,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沿海的气温的年较差小于陆地。
15.同一区域,陆地升温快降温也快,因此白天砂石的温度应该高于同一区域水的温度,最有可能是34℃,D正确。
故答案为:D
16.同一区域,陆上升温快,降温也快,海洋升温慢,降温也慢,说明内陆的气温年较差比沿海地区大。
故答案为:C
(2022七上·紫金期末)天气、气候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是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据此完成下面9-10题。
17.下列词语中,描述天气的是(  )
A.四季如春 B.长冬无夏 C.终年寒冷 D.电闪雷鸣
18.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仅注意每日天气的变化,而且越来越关注每日的空气质量。下列属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影响的是(  )
①风力的大小②焚烧秸秆③工厂废气的排放④气压的高低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17.D
18.C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天气与人类的生产生活
【解析】【点评】气候是一个区域大气的多年平均状况,气候具有稳定性;天气是某一区域大气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包括风云、雨雾等等。
17.天气是指某一地区短时间内的大气状态和大气现象,例如风、云、雾等,D选项为天气,ABC为长时间的状态,为气候。
故但为:D
18.属于人类活动的是焚烧秸秆、工厂废气的排放,②③正确;风力的大小和气压的高低属于大自然的活动①④错误。
故答案为:C
19.(2022七上·耒阳期末)近年来,由于海平面上升,印度洋上岛国马尔代夫因面临被淹没,计划全民搬迁。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洪水引发 B.自然规律 C.地震破坏 D.全球变暖
【答案】D
【知识点】气候与人类的生产生活
【解析】【分析】全球变暖导致地球两极以及高山冰川冰雪消融,进而导致海平面上升,选项A、B、C错误,故答案为:D。
【点评】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
(2023七上·旌阳期末)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又称“可入肺颗粒”。机动车尾气排放、生产生活中排放的烟尘及扬尘为主要来源,是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因素之一,人体吸入过多的PM2.5可引起多种疾病。PM2.5数值越高,代表大气污染越严重。下表是德阳市环境监测部门采集到的部分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采样点 采样点环境状况 PM2.5(μg/m3)
汽车站 车流量和人流量极大 140
步行街 紧邻大型超市,交通繁忙 100
居民区 靠近车流量较小的公路 60
化工厂 东北部有燃煤火电厂 440
20.大气污染最轻的地点是(  )
A.汽车站 B.步行街 C.居民区 D.化工厂
21.化工厂PM2.5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  )
A.机动车尾气 B.生活扬尘 C.燃煤排放 D.化学气体
22.PM2.5浓度较高时,不适宜的做法(  )
A.公路旁晨练 B.外出带口罩
C.控制生产排放 D.机动车限行
【答案】20.C
21.D
22.A
【知识点】空气质量和污染指数;天气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气候与人类的生产生活
【解析】【点评】(1)空气污染指数反映空气被污染的程度,指数越大,空气污染越严重。0—50优,51—100良,101—150轻度污染,151—200中度污染,201—300重度污染,>300严重污染。
(2)PM2.5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虽然细颗粒物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细颗粒物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3)本题考查 PM2.5浓度较高时不适宜的做法,理解解答即可。
20.根据材料信息分析可知, 居民区PM2.5数值最低,因此是大气污染最轻的地点。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1.化工厂PM2.5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生产中排放的化学气体。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2.PM2.5浓度较高时空气污染严重,因此外出需带口罩。要控制生产排放,机动车也要限行,这样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公路旁晨练对健康不利。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023七上·旌阳期末)读ABCD四地气候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完成下面小题
23.冬季有可能有结冰现象的是(  )
A.A B.B C.C D.D
24.影响A区域终年高温的根本原因是(  )
A.纬度低 B.降水多 C.海拔低 D.纬度高
25.下面关于“D”地气候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全年温和湿润
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湿润 D.全年高温多雨
【答案】23.C
24.A
25.C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点评】(1)河流水文特征分析:
①水位:(决定于河流补给类型,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由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较稳定)。
②径流量:(以雨水补给的河流,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
③含沙量:(取决于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地势的起伏状况)。
④结冰期:有无或长短(最冷月月均温)。
⑤汛期:有长短(由雨季长短决定或气温的高低决定)
⑥水能:水量大小和地势起伏状况决定水能大小(一般地形起伏越大,水流越急,水量越大,水能越大。)
⑦凌汛:有无(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有结冰期和发生在较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
⑧径流量变化:(包括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季风区河流径流量变化更大)
⑨流速:(受地形地势影响,短促的起伏大的河流流速快,长而平直的河流流速慢)
⑩补给类型:主要有大气降水,冰川融水,积雪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湖泊水,地下水等类型。
(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地形因素、地球的运动、人类活动等。受纬度位置影响,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受海陆位置影响,陆地冬冷夏热,海洋冬暖夏凉;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受地形影响,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气温低;受洋流影响,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低,降水少。
(3)判断气候类型的步骤主要分三步:首先根据最高气温出现的月份判断南北半球:7月左右气温最高是北半球,1月左右气温最高是南半球;然后根据气温判断所属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最后根据降水确定气候类型。
23.读图分析可知, ABCD四地中只有C地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冬季有可能有结冰现象。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4.读图分析可知,A全年高温多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即影响A区域终年高温的根本原因是纬度低。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5.读图分析可知,D地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湿润,属于地中海气候。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6.(2023七上·双辽期末)同纬度的A、B两地,A点的海拔为200米,此时的气温是12℃,B地的海拔是1700米,在只考虑海拔的情况下,此时B地的气温大约是(  )
A.3℃ B.12℃ C.21℃ D.9℃
【答案】A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 同纬度的A、B两地,A点的海拔为200米,B地的海拔是170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1500米,气温相差9℃。 又知A点的此时的气温是12℃,因此B地的气温大约是12-9=3℃。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降低;同纬度夏季气温陆地高海洋低,冬季反之;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
27.(2023七上·双辽期末)“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指气候(  )
A.随海陆位置呈现的水平差异 B.随地形呈现的垂直变化
C.随纬度位置呈现的空间差异 D.随季节产生的变化
【答案】B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意思是山地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气候也发生变化,是指气候随地形呈现的垂直变化。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地形因素、地球的运动、人类活动等。受纬度位置影响,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受海陆位置影响,陆地冬冷夏热,海洋冬暖夏凉;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受地形影响,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气温低;受洋流影响,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低,降水少。
二、综合题
28.(2023七上·玉州期末)第22届世界杯足球赛于2022年11月21日至12月18日在卡塔尔举办。
(1)卡塔尔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特点是   。
(2)卡塔尔沙漠广布,昼夜温差   (选填大或小),你认为重要比赛安排在   (选填中午或晚上)比较好。
(3)试着从气温的角度分析卡塔尔在冬季举办世界杯的理由   。
【答案】(1)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或全年炎热干燥)
(2)大;晚上
(3)该地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此时该地太阳高度角较小,气温相对凉爽。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
【解析】【分析】(1)据图卡塔尔气温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卡塔你的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终年高温少雨。
(2)卡塔尔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沙漠广布昼夜温差大,夜晚降温快,气温比较凉爽,所以重要比赛安排在晚上较好。
(3)根据图表可知,卡塔尔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1-12月的夜晚气温较低, 此时是半球的冬季,于沙漠广布昼夜温大,夜晚降温快,气温比较凉爽,利于举勒世界杯的体育赛事。
【点评】卡塔尔国,首都多哈,位于波斯湾西南岸的卡塔尔半岛上。属热带沙漠气候,全国地势低平,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非常丰富。卡塔尔总人口为265.8万,属于阿拉伯民族,伊斯兰教为卡塔尔国教,本国居民大多信奉伊斯兰教。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英语在当地也使用广泛。卡塔尔经济支柱产业是石油天然气及与之相关的石化产业,是世界第一大液化天然气生产和出口国,油气出口收入丰厚。
29.(2022七上·白山期末)试一试:你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完成下表吗?
气候现象 主要因素
位于赤道附近的乞力马扎罗山山顶白雪皑皑    
青岛的降水量比兰州多    
台湾岛台湾山脉东侧降水比西侧多    
赤道地区终年炎热,而南极大陆则冰雪覆盖    
【答案】地形地势;海陆因素;地形因素;纬度因素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 位于赤道附近的乞力马扎罗山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因此山顶白雪皑皑 ,即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地势。青岛位于沿海地区,降水多;兰州位于内陆地区,降水少,即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因素。台湾岛台湾山脉东侧位于迎风坡,因此降水比西侧多,即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地势。赤道地区纬度低,终年炎热,而南极大陆纬度高,气温低,则冰雪覆盖,即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因素。
故答案为:地形地势;海陆因素;地形因素;纬度因素。
【点评】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地形因素、地球的运动、人类活动等。受纬度位置影响,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受海陆位置影响,陆地冬冷夏热,海洋冬暖夏凉;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受地形影响,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气温低;受洋流影响,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低,降水少。
30.(2021七上·丹东期末)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五名同学,在进行亚欧大陆气候课题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请发挥你的智慧,积极参与他们的研究。
(1)【问题探究】
小芳发现地处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的①、②、③三地气候变化有以下规律:由①到②到③,气温年较差逐渐加大,而年降水量却呈现出递减趋势。请你解释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2)玲玲发现一奇特现象,⑤地区虽然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处同一个纬度,但两地气温在同一季节却出现了20℃的温差。你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3)小明需要了解沈阳的气温和降水情况,你认为乙图中   图能帮助小明解决这一问题。请你尝试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描述沈阳的气候特点   。
(4)小伟登录网站查阅资料时,一则意大利(图中④地)冬季发生洪水灾害的报道引起了他的注意,你认为这一报道可信吗?   ,理由是   。
(5)【拓展应用】
蓓蓓负责研究“气候影响居民日常生活”这一子课题.她发现:人们的日常生活深受气候条件的影响,进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点.请你结合她所提供的资料,给出合理的解释与建议:
新疆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之说,反映了当地怎样的气候特点?   。
(6)1月份,家住海南的军军同学要到哈尔滨参观冰灯,你提醒他要注意什么?   。
【答案】(1)海陆位置不同
(2)地形不同(海拔不同)或⑤地区海拔高
(3)B;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4)可信;意大利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
(5)新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日较差大
(6)注意带足衣服,做好防寒保暖工作等等(只要答案合理即可)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1)如甲图所示,地处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的①、②、③三地由于海陆位置不同,由①到②到③,逐渐远离海洋,气温年较差逐渐加大,而年降水量却呈现出递减趋势。
(2)⑤位于青藏高原,该地区虽然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处同一个纬度,但两地气温在同一季节却出现了20℃的温差,原因是青藏高原海拔高,平均海拔400米以上,气温低,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地势。
(3)沈阳位于东北地区,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B图所示的是温带季风气候能够帮助小明解决这一问题,A图是终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C图是冬雨夏干的地中海气候,D图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干燥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4)意大利(图中④地)冬季发生洪水灾害的报道是可信的,因为意大利属于地中海气候区,冬季温和多雨,所以该国家冬季可能有洪涝灾害;C图所示的是地中海气候。
(5)新疆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之说,反映当地气温日较差大的特点,该地主要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晴天多,昼夜温差大。
(6)1月份,家住海南的军军同学要到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参观冰灯,需要带羽绒服,注意防寒保暖,因为1月份是冬季,哈尔滨纬度高,此时气温是最低的时候。
【点评】(1)以北半球为例,赤道附近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10°到20°大陆西岸为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20°到30°大陆西岸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燥,30°到40°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湿润,40°到60°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70°到90°为寒带气候,全年寒冷干燥,而10°到25°大陆东岸为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25°到35°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35°到60°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而温带大陆性气候多分布于大陆的内部,夏季高温,冬季寒冷,降水稀少,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山脉。
(2)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因素是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纬度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具体表现为低纬气温高,高纬气温低;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海陆位置的影响表现为冬季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地,夏季相反;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地形的影响表现在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1 / 1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初中地理七上 3.4 世界的气候提升训练
一、选择题
(2022七上·佛冈期末)中国提出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材料,下列关于我国碳排放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2030年前增长变慢 B.2030年增长率达到峰值
C.2060年后基本为零 D.2030~2060年基本不变
2.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的主要目的是缓解(  )
A.南极臭氧空洞扩大 B.全球气候变暖加剧
C.酸雨发生的频率 D.雾霾发生的频率
3.为了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要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①植树造林吸收二氧化碳②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③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实现技术节能④停止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使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22七上·珠海期末) 2022年11月3日4时50分前后,台风“尼格”减弱后的热带低压在广东珠海沿海登陆,这是近20年来首个11月登陆中国的台风。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台风“尼格”在图示海域上移动的路径大致是(  )
A.先向北再向西北 B.先向东再向西南
C.自南向北 D.自西向东
5.当台风来临时,我们要做好相关的防御措施,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及时关注台风信息 B.蹲在电线杆旁躲雨
C.去海边追风 D.打开窗户通风
(2022七上·珠海期末)每年的3月21日是国际森林日,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读世界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分布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6.下列关于热带雨林与亚寒带针叶林的分布,描述正确的是(  )
A.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
B.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北美洲与南美洲
C.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寒带地区
D.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与北美洲
7.造成热带雨林与亚寒带针叶林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因素 C.海陆位置 D.河流分布
8.善待森林就是善待自己。下列行为值得提倡的是(  )
A.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 B.尽量无纸化办公
C.携带火种进入林区 D.频繁使用纸质贺卡
(2022七上·禹州期末)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9.从利物浦→华沙→赤塔,降水量(  )
A.逐渐减少 B.逐渐增多 C.都很少 D.都很多
10.导致上述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2022七上·禹州期末)猴面包树是热带稀树草原中一种非常奇特的常绿乔木,树干粗大,喜温耐旱,干季时落叶以减少水分蒸发,湿季时可大量储水于树干中。读左图甲、乙两地位置与气候资料图、右图猴面包树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1.根据猴面包树的生长习性,推断该地的气候特征是(  )
A.全年高温多雨 B.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C.全年高温少雨 D.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12.右图示意湿季时的猴面包树景观,可能拍摄于(  )
A.甲地2月 B.乙地2月 C.甲地8月 D.乙地8月
13.造成甲、乙两地气候差异显著的主要因素(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14.(2022七上·章丘期末)既能说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又能说明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的地理现象是(  )
A.热带地区,种植水稻一年可收获三次
B.每年夏季,庐山成为许多人选择的避暑胜地
C.每年冬季,从海南岛运来的大量蔬菜在北京上市
D.每年秋收以后,许多农民把田里的秸秆烧掉用来肥田
(2022七上·紫金期末)下图为“探究海陆温度变化的差异”模拟实验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白天砂石的温度最有可能是(  )
A.8℃ B.17℃ C.23℃ D.34℃
16.该模拟实验可以用来说明地球同纬度地带(  )
A.夏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 B.高原、山地气温低于平原
C.内陆气温年较差比沿海大 D.冬季海洋气温低于陆地
(2022七上·紫金期末)天气、气候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是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据此完成下面9-10题。
17.下列词语中,描述天气的是(  )
A.四季如春 B.长冬无夏 C.终年寒冷 D.电闪雷鸣
18.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仅注意每日天气的变化,而且越来越关注每日的空气质量。下列属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影响的是(  )
①风力的大小②焚烧秸秆③工厂废气的排放④气压的高低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9.(2022七上·耒阳期末)近年来,由于海平面上升,印度洋上岛国马尔代夫因面临被淹没,计划全民搬迁。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洪水引发 B.自然规律 C.地震破坏 D.全球变暖
(2023七上·旌阳期末)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又称“可入肺颗粒”。机动车尾气排放、生产生活中排放的烟尘及扬尘为主要来源,是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因素之一,人体吸入过多的PM2.5可引起多种疾病。PM2.5数值越高,代表大气污染越严重。下表是德阳市环境监测部门采集到的部分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采样点 采样点环境状况 PM2.5(μg/m3)
汽车站 车流量和人流量极大 140
步行街 紧邻大型超市,交通繁忙 100
居民区 靠近车流量较小的公路 60
化工厂 东北部有燃煤火电厂 440
20.大气污染最轻的地点是(  )
A.汽车站 B.步行街 C.居民区 D.化工厂
21.化工厂PM2.5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  )
A.机动车尾气 B.生活扬尘 C.燃煤排放 D.化学气体
22.PM2.5浓度较高时,不适宜的做法(  )
A.公路旁晨练 B.外出带口罩
C.控制生产排放 D.机动车限行
(2023七上·旌阳期末)读ABCD四地气候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完成下面小题
23.冬季有可能有结冰现象的是(  )
A.A B.B C.C D.D
24.影响A区域终年高温的根本原因是(  )
A.纬度低 B.降水多 C.海拔低 D.纬度高
25.下面关于“D”地气候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全年温和湿润
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湿润 D.全年高温多雨
26.(2023七上·双辽期末)同纬度的A、B两地,A点的海拔为200米,此时的气温是12℃,B地的海拔是1700米,在只考虑海拔的情况下,此时B地的气温大约是(  )
A.3℃ B.12℃ C.21℃ D.9℃
27.(2023七上·双辽期末)“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指气候(  )
A.随海陆位置呈现的水平差异 B.随地形呈现的垂直变化
C.随纬度位置呈现的空间差异 D.随季节产生的变化
二、综合题
28.(2023七上·玉州期末)第22届世界杯足球赛于2022年11月21日至12月18日在卡塔尔举办。
(1)卡塔尔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特点是   。
(2)卡塔尔沙漠广布,昼夜温差   (选填大或小),你认为重要比赛安排在   (选填中午或晚上)比较好。
(3)试着从气温的角度分析卡塔尔在冬季举办世界杯的理由   。
29.(2022七上·白山期末)试一试:你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完成下表吗?
气候现象 主要因素
位于赤道附近的乞力马扎罗山山顶白雪皑皑    
青岛的降水量比兰州多    
台湾岛台湾山脉东侧降水比西侧多    
赤道地区终年炎热,而南极大陆则冰雪覆盖    
30.(2021七上·丹东期末)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五名同学,在进行亚欧大陆气候课题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请发挥你的智慧,积极参与他们的研究。
(1)【问题探究】
小芳发现地处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的①、②、③三地气候变化有以下规律:由①到②到③,气温年较差逐渐加大,而年降水量却呈现出递减趋势。请你解释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2)玲玲发现一奇特现象,⑤地区虽然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处同一个纬度,但两地气温在同一季节却出现了20℃的温差。你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3)小明需要了解沈阳的气温和降水情况,你认为乙图中   图能帮助小明解决这一问题。请你尝试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描述沈阳的气候特点   。
(4)小伟登录网站查阅资料时,一则意大利(图中④地)冬季发生洪水灾害的报道引起了他的注意,你认为这一报道可信吗?   ,理由是   。
(5)【拓展应用】
蓓蓓负责研究“气候影响居民日常生活”这一子课题.她发现:人们的日常生活深受气候条件的影响,进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点.请你结合她所提供的资料,给出合理的解释与建议:
新疆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之说,反映了当地怎样的气候特点?   。
(6)1月份,家住海南的军军同学要到哈尔滨参观冰灯,你提醒他要注意什么?   。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A
2.B
3.A
【知识点】气候与人类的生产生活
【解析】【点评】碳达峰就是指在某一个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碳达峰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标志着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实现脱钩,达峰目标包括达峰年份和峰值。碳达峰与碳中和一起,简称“双碳”。中国承诺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再慢慢减下去。
1.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2030年我国碳排放量将达到峰值,这意味着2030年前逐年控制碳排放增长速度,碳排放增长变慢,A正确;
B、2030年碳排放量达到峰值,不再增长,增长率为零,B错误;
C、2060年后仍然有排放,只是排放与治理中和了,C错误;
D、2030—2060年碳排放量减少,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A。
2.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南极臭氧空洞扩大与人类生产生活排放的氟氯烃有关,A错误;
B、二氧化碳排放会引起气候变暖,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主要是为了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加剧,B正确;
C、酸雨与人类生产生活排放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有关,C错误;
D、雾霾与人类生产生活排放到大气中的微小颗粒物有关,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B。
3.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实现“碳中和”应采取的措施有植树造林吸收二氧化碳,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实现技术节能,①②③正确;不能停止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使用,只能逐步减少使用,④错误。①②③正确,故A正确,BC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A。
【答案】4.A
5.A
【知识点】方向判断;气候与人类的生产生活
【解析】【点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盛行台风,例如福建省、广东省、浙江省、海南省等省份,我国的台风大多来自太平洋地区。
4.台风在热带的低纬度海域上生成,台风“尼格”在图示海域上移动的路径大致是先向北后向西北移动,A正确。
故答案为:A
5.当台风来临时,我们要做好相关的防御措施 ,应当及时关注台风信息,坐好相关的防护,A正确,BCD做法错误。
故答案为:A
【答案】6.D
7.A
8.B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气候与人类的生产生活
【解析】【点评】影响气候分布的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和地形因素,低纬度地区年平均气温高,低纬度地区年平均气温低。
6.A、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A正确;
B、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和非洲,B错误;
C、 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北温带高纬度地区,C错误;
D、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和北美洲,D正确。
故答案为:D
7.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低纬度地区,热量丰富,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高纬度地区,年平均气温低,因此造成热带雨林与亚寒带针叶林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不同导致的,A正确。
故答案为:A
8.保护森林资源可以尽量无纸化办公,纸张的循坏利用,B正确,ACD做法错误。
故答案为:B
【答案】9.A
10.B
【知识点】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点评】降水与海陆位置密切相关,一般来说,距海较近,气候受到海洋的影响较大,降水越丰富。
9.距离海洋越远,受到海洋的影响越小,降水越少,因此从利物浦→华沙→赤塔,降水量逐渐减少,选项A正确,故答案为:A。
10.导致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为距离海洋的远近,选项B错误,故答案为:B。
【答案】11.D
12.A
13.C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点评】气候受地形地势的影响,位于山脉迎风坡,降水较多,位于背风坡,降水较少。
11.可以推断该地的气候特征为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选项D正确,故答案为:D。
12.由图可知,右图当中植被较为稀疏,可见当地降水并不丰富,树叶较多、为湿季,因此可能拍摄于甲地2月,选项A正确,故答案为:A。
13.由图可知,乙地位于东南风的迎风坡,因此降水较多;甲地位于背风坡,因此降水相对较少,选项C正确,故答案为:C。
14.【答案】B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A、 热带地区,种植水稻一年可收获三次 ,是受到纬度因素的影响,A错误;
B、夏季庐山海拔高,成为避暑胜地,B正确;
C、 每年冬季,从海南岛运来的大量蔬菜在北京上市 ,因为海南纬度低,是受到纬度因素影响,C错误;
D、 每年秋收以后,许多农民把田里的秸秆烧掉用来肥田 ,并不是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D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一般情况下,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约0.6℃,海拔越高,气温越低,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答案】15.D
16.C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点评】同纬度,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沿海的气温的年较差小于陆地。
15.同一区域,陆地升温快降温也快,因此白天砂石的温度应该高于同一区域水的温度,最有可能是34℃,D正确。
故答案为:D
16.同一区域,陆上升温快,降温也快,海洋升温慢,降温也慢,说明内陆的气温年较差比沿海地区大。
故答案为:C
【答案】17.D
18.C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天气与人类的生产生活
【解析】【点评】气候是一个区域大气的多年平均状况,气候具有稳定性;天气是某一区域大气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包括风云、雨雾等等。
17.天气是指某一地区短时间内的大气状态和大气现象,例如风、云、雾等,D选项为天气,ABC为长时间的状态,为气候。
故但为:D
18.属于人类活动的是焚烧秸秆、工厂废气的排放,②③正确;风力的大小和气压的高低属于大自然的活动①④错误。
故答案为:C
19.【答案】D
【知识点】气候与人类的生产生活
【解析】【分析】全球变暖导致地球两极以及高山冰川冰雪消融,进而导致海平面上升,选项A、B、C错误,故答案为:D。
【点评】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
【答案】20.C
21.D
22.A
【知识点】空气质量和污染指数;天气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气候与人类的生产生活
【解析】【点评】(1)空气污染指数反映空气被污染的程度,指数越大,空气污染越严重。0—50优,51—100良,101—150轻度污染,151—200中度污染,201—300重度污染,>300严重污染。
(2)PM2.5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虽然细颗粒物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细颗粒物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3)本题考查 PM2.5浓度较高时不适宜的做法,理解解答即可。
20.根据材料信息分析可知, 居民区PM2.5数值最低,因此是大气污染最轻的地点。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1.化工厂PM2.5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生产中排放的化学气体。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2.PM2.5浓度较高时空气污染严重,因此外出需带口罩。要控制生产排放,机动车也要限行,这样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公路旁晨练对健康不利。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答案】23.C
24.A
25.C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点评】(1)河流水文特征分析:
①水位:(决定于河流补给类型,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由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较稳定)。
②径流量:(以雨水补给的河流,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
③含沙量:(取决于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地势的起伏状况)。
④结冰期:有无或长短(最冷月月均温)。
⑤汛期:有长短(由雨季长短决定或气温的高低决定)
⑥水能:水量大小和地势起伏状况决定水能大小(一般地形起伏越大,水流越急,水量越大,水能越大。)
⑦凌汛:有无(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有结冰期和发生在较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
⑧径流量变化:(包括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季风区河流径流量变化更大)
⑨流速:(受地形地势影响,短促的起伏大的河流流速快,长而平直的河流流速慢)
⑩补给类型:主要有大气降水,冰川融水,积雪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湖泊水,地下水等类型。
(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地形因素、地球的运动、人类活动等。受纬度位置影响,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受海陆位置影响,陆地冬冷夏热,海洋冬暖夏凉;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受地形影响,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气温低;受洋流影响,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低,降水少。
(3)判断气候类型的步骤主要分三步:首先根据最高气温出现的月份判断南北半球:7月左右气温最高是北半球,1月左右气温最高是南半球;然后根据气温判断所属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最后根据降水确定气候类型。
23.读图分析可知, ABCD四地中只有C地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冬季有可能有结冰现象。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4.读图分析可知,A全年高温多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即影响A区域终年高温的根本原因是纬度低。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5.读图分析可知,D地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湿润,属于地中海气候。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6.【答案】A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 同纬度的A、B两地,A点的海拔为200米,B地的海拔是170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1500米,气温相差9℃。 又知A点的此时的气温是12℃,因此B地的气温大约是12-9=3℃。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降低;同纬度夏季气温陆地高海洋低,冬季反之;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
27.【答案】B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意思是山地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气候也发生变化,是指气候随地形呈现的垂直变化。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地形因素、地球的运动、人类活动等。受纬度位置影响,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受海陆位置影响,陆地冬冷夏热,海洋冬暖夏凉;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受地形影响,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气温低;受洋流影响,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低,降水少。
28.【答案】(1)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或全年炎热干燥)
(2)大;晚上
(3)该地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此时该地太阳高度角较小,气温相对凉爽。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
【解析】【分析】(1)据图卡塔尔气温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卡塔你的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终年高温少雨。
(2)卡塔尔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沙漠广布昼夜温差大,夜晚降温快,气温比较凉爽,所以重要比赛安排在晚上较好。
(3)根据图表可知,卡塔尔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1-12月的夜晚气温较低, 此时是半球的冬季,于沙漠广布昼夜温大,夜晚降温快,气温比较凉爽,利于举勒世界杯的体育赛事。
【点评】卡塔尔国,首都多哈,位于波斯湾西南岸的卡塔尔半岛上。属热带沙漠气候,全国地势低平,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非常丰富。卡塔尔总人口为265.8万,属于阿拉伯民族,伊斯兰教为卡塔尔国教,本国居民大多信奉伊斯兰教。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英语在当地也使用广泛。卡塔尔经济支柱产业是石油天然气及与之相关的石化产业,是世界第一大液化天然气生产和出口国,油气出口收入丰厚。
29.【答案】地形地势;海陆因素;地形因素;纬度因素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 位于赤道附近的乞力马扎罗山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因此山顶白雪皑皑 ,即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地势。青岛位于沿海地区,降水多;兰州位于内陆地区,降水少,即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因素。台湾岛台湾山脉东侧位于迎风坡,因此降水比西侧多,即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地势。赤道地区纬度低,终年炎热,而南极大陆纬度高,气温低,则冰雪覆盖,即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因素。
故答案为:地形地势;海陆因素;地形因素;纬度因素。
【点评】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地形因素、地球的运动、人类活动等。受纬度位置影响,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受海陆位置影响,陆地冬冷夏热,海洋冬暖夏凉;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受地形影响,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气温低;受洋流影响,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低,降水少。
30.【答案】(1)海陆位置不同
(2)地形不同(海拔不同)或⑤地区海拔高
(3)B;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4)可信;意大利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
(5)新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日较差大
(6)注意带足衣服,做好防寒保暖工作等等(只要答案合理即可)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1)如甲图所示,地处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的①、②、③三地由于海陆位置不同,由①到②到③,逐渐远离海洋,气温年较差逐渐加大,而年降水量却呈现出递减趋势。
(2)⑤位于青藏高原,该地区虽然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处同一个纬度,但两地气温在同一季节却出现了20℃的温差,原因是青藏高原海拔高,平均海拔400米以上,气温低,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地势。
(3)沈阳位于东北地区,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B图所示的是温带季风气候能够帮助小明解决这一问题,A图是终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C图是冬雨夏干的地中海气候,D图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干燥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4)意大利(图中④地)冬季发生洪水灾害的报道是可信的,因为意大利属于地中海气候区,冬季温和多雨,所以该国家冬季可能有洪涝灾害;C图所示的是地中海气候。
(5)新疆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之说,反映当地气温日较差大的特点,该地主要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晴天多,昼夜温差大。
(6)1月份,家住海南的军军同学要到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参观冰灯,需要带羽绒服,注意防寒保暖,因为1月份是冬季,哈尔滨纬度高,此时气温是最低的时候。
【点评】(1)以北半球为例,赤道附近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10°到20°大陆西岸为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20°到30°大陆西岸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燥,30°到40°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湿润,40°到60°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70°到90°为寒带气候,全年寒冷干燥,而10°到25°大陆东岸为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25°到35°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35°到60°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而温带大陆性气候多分布于大陆的内部,夏季高温,冬季寒冷,降水稀少,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山脉。
(2)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因素是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纬度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具体表现为低纬气温高,高纬气温低;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海陆位置的影响表现为冬季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地,夏季相反;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地形的影响表现在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