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初中地理七上 3.2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提升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初中地理七上 3.2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提升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0-31 08:30:03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初中地理七上 3.2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提升训练
一、选择题
(2022七上·章丘期末)下表为济南市某一周的天气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周日
1.一周中,济南市气温日较差最大的一天是(  )
A.周二 B.周三 C.周四 D.周五
2.分析一周中的天气状况,可以判定济南此时正处于(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答案】1.C
2.D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
【解析】【点评】我国北方地区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南方地区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1.气温的日较差是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之间的差值, 一周中,济南市气温日较差最大的一天是 周四,气温日较差是12℃,C正确。
故答案为:C
2.此时济南的气温较低,一天当中的最低均温在0℃以下,气候寒冷,济南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因此此时济南处于冬季,D正确。
故答案为:D
(2023七上·江海期末) 读图“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读图可知,世界平均气温最低区域出现在(  )
A.欧洲西部 B.北冰洋 C.北美洲 D.南极大陆
4. 世界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
A.从高纬向低纬逐渐降低
B.从沿海向内陆逐渐降低
C.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逐渐降低
D.从山顶向山麓逐渐降低
5. 图中A、B两地产生气温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太阳辐射 D.人为因素
【答案】3.D
4.C
5.B
【知识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点评】(1)世界各地冷热不同,气温的分布也有很大差别,通常低纬地区气温高,高纬地区气温低,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而在山地地区,气温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大致为海拔每升高一千米,气温下降6摄氏度。
(2)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主要是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因为我国南北跨度大,因此自南向北,得到的太阳光热量越来越少,气温就会越来越低,同时我国有很多高大的山地阻挡气流,造成山地两地气候差异显著。又由于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南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受季风影响显著的国家。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最主要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我国降水的特点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由图可知,世界平均气温最低区域在南极大陆,最低达到-50°以下,故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4.由图可知,世界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逐渐降低,故C正确,A错误;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故B错误;从山顶向山麓气温逐渐升高,故D错误。故答案为:C。
5.由图可知,图中A位于海洋,B为陆地,两地为同纬度地区,两地产生气温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故B正确,A错误;两地位置相同,所以受到太阳辐射一样,故C错误;人为因素不是图中A、B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故D错误。故答案为:B。
(2023七上·江门期末) 读北半球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 北半球年平均气温分布的大体状况是(  )
A.由北向南气温逐渐降低 B.由南向北气温逐渐降低
C.由东向西气温逐渐升高 D.由西向东气温逐渐升高
7. 图中甲区域年平均气温较周边地区低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高低 B.海陆分布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答案】6.B
7.C
【知识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点评】(1)世界各地冷热不同,气温的分布也有很大差别,通常低纬地区气温高,高纬地区气温低,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而在山地地区,气温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大致为海拔每升高一千米,气温下降6摄氏度。
(2)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因素是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纬度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具体表现为低纬气温高,高纬气温低;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海陆位置的影响表现为冬季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地,夏季相反;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地形的影响表现在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6.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北半球年平均气温分布的大体状况是由南向北气温逐渐降低,故答案为:项B符合题意。故排除ACD,选B。
7.图中甲是青藏高原地区,由于海拔高,气温低;故图中甲区域年平均气温较周边地区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地势,故答案为:项C符合题意。故排除ABD,选C。
8.(2023七上·昭阳期末)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很多,下图是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某天做的实验,下列对该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
A.陆地气温日较差大于海洋 B.演示的是纬度对气温的影响
C.陆地升温比海洋慢 D.海洋的气温日较差为9℃
【答案】A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图中沙土代表陆地,水代表海洋,陆地的气温日较差=30 -15=15℃,海洋的气温日较差=23-17=6℃,气温日较差陆地大于海洋,故A正确,D错误;图中演示的是海陆位置对气温的影响,故B错误;陆地升温比海洋快,降温也快,所以陆地气温日较差比较大,海洋气温日较差小,故C错误。依据题意,故答案为:A。
【点评】世界各地冷热不同,气温的分布也有很大差别,通常低纬地区气温高,高纬地区气温低,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而在山地地区,气温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大致为海拔每升高一千米,气温下降6摄氏度。
(2023七上·昭阳期末) 读南半球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9. 一年中,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  )
A.1月 B.7月 C.8月 D.12月
10. 关于图中的信息描述正确的是(  )
A.南极圈以南地区气温均低于-20℃
B.南回归线经过的大陆两侧气温完全相同
C.南半球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升高
D.南温带与南寒带相比,等温线更稀疏
【答案】9.A
10.D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解析】【点评】(1)世界各地冷热不同,气温的分布也有很大差别,通常低纬地区气温高,高纬地区气温低,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而在山地地区,气温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大致为海拔每升高一千米,气温下降6摄氏度。
(2)等温线密集的地区,气温差异大,稀疏的地区气温差异小,同一条等温线上的气温相等,如果等温线呈封闭形状,中心气温低表示这里是低温中心,反之则为高温中心。
9.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6、7、8月为夏季,12、1、2月为冬季,南半球正好相反。由于海洋与陆地的物理性质不同,陆地吸热快,散热快;海洋吸热慢,散热慢,故夏季同纬度的陆地气温比海洋高。一年中,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7月,海洋上是8月,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月,海洋上是2月。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10.读图可知,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的地方气温高于-10℃,A错误;南回归线经过的大陆两侧东部的气温高于西部的气温,B错误;南半球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C错误;南温带与南寒带相比,等温线更稀疏,故D正确。故答案为:D。
(2023七上·新丰期末) 读某地某日气温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下列关于气温变化规律的说法,有误的是(  )
A.一天中的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
B.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14时左右
C.北半球陆地上的最热月一般出现在7月
D.南半球陆地上的最冷月一般出现在1月
12. 该地当日气温日较差约为(  )
A.6.5℃ B.5.5℃ C.26℃ D.31℃
【答案】11.D
12.A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
【解析】【点评】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14时左右,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就叫做气温日较差。
11.气温日变化规律为,一天中的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 ,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14时左右,故AB叙述正确;北半球内陆气温最高值出现在7月,最低值出现在1月,故C正确;南半球陆地的最高气温出现在1月,最低气温出现在7月,故D错误。本题要求选择说法错误的选项,故答案为:D。
12.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是气温日较差。由图可知,该地当日最高温为31℃,最低温为24.5℃,日较差约为6.5℃,故A正确,排除BCD,故答案为:A。
13.(2023七上·大安期末)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某山地的山脚处测得的气温为22℃,山顶为16℃,则该山的相对高度为(  )
A.600米 B.1000米 C.2000米 D.3666米
【答案】B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
【解析】【分析】地形对气温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在某山地的山脚处测得的气温为22℃,山顶为16℃。气温降低了6℃,6×100÷0.6=1000米;故答案为:B。
【点评】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因素是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纬度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具体表现为低纬气温高,高纬气温低;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海陆位置的影响表现为冬季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地,夏季相反;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地形的影响表现在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2023七上·潮安期末) 读“北半球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和“南半球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下列关于世界气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南半球相反
B.世界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
C.受海陆分布的影响,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
D.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气温越高
15. 图中A地的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
A.1月 B.5月 C.7月 D.10月
16. 下列关于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赤道地区降水多 B.两极地区降水多
C.所有沿海地区的降水都多 D.内陆地区降水多
17. 图中B地降水充沛,而C地降水稀少,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为因素
【答案】14.B
15.A
16.A
17.C
【知识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解析】【点评】全球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由于太阳辐射的分布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同纬度海陆气温不同,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所致;同纬度高原、山地的气温比平原、低地的气温低,这是地形因素的影响。
14.南北半球气温都是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递减,排除A;世界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B正确;受海陆分布的影响,北半球等温线比较弯曲,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排除C;同纬度地区,受地形因素的影响,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排除D;故答案为:B。
15.读图可知,A地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中部地区,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根据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可知,北半球的冬季为南半球的夏季,故A地的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月,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16.受纬度因素的影响,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A正确,排除B;受海陆因素的影响,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回归线穿过的大陆内部和西部降水少,东岸降水多,排除CD;故答案为:A。
17.读图可知,B地位于安第斯山脉的西侧,处在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而C地位于安第斯山脉的东侧,处在山地的背风坡,降水少,受地形因素的影响,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2023七上·澄城期末)如图是某地 12 月 21 日~24 日的天气情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8.23 日的天气状况是 (  )
A.小雨 B.中雨 C.多云 D.晴
19.这几日中,气温日较差最大的是 (  )
A.21 日 B.22 日 C.23 日 D.24 日
【答案】18.A
19.A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
【解析】【点评】(1)常用的天气符号:
(2)气温日较差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气温年较差是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之差。
18.读图分析可知,21日的天气状况是晴;22日的天气状况是多云;23日的天气状况是小雨;24日的天气状况是中雨。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9.读图分析可知,21日气温日较差是9-5=4℃;22日气温日较差是7-5=2℃;23日气温日较差是6-4=2℃;24日气温日较差是5-2=3℃。即气温日较差最大的是21日。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023七上·海珠期末) 2022年11月15日,广州的中学生小宇,通过手机APP“天气通”,查阅了广州市的天气预报情况。下图是当时查询的结果截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 11月30日,广州市的天气是(  )
A.晴 B.阴 C.多云 D.大雨
21. 从11月30日到12月2日,广州市的日最高气温下降了(  )
A.6℃ B.8℃ C.10℃ D.12℃
22. 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  )
A.周三 B.周四 C.周五 D.周六
23. 小宇看完天气预报后,立马致电60多岁的爷爷奶奶,叮嘱他们(  )
A.准备冬衣,注意保暖 B.出门带阳伞,注意防晒
C.出门带上防风薄外套 D.小心中暑,留在室内吹空调
【答案】20.C
21.D
22.C
23.A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
【解析】【点评】(1)下图为一些常见的天气符号
(2)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14时左右,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就叫做气温日较差。
20.结合所学知识并读图可知,天气符号都是有其特定含义的,11月30日,广州市的天气是多云。结合题意,故答案为:C项。
21.读图可知,从11月30日到12月2日,广州市的日最高气温从19℃下降到7℃,下降了12℃。结合题意,故答案为:D项。
22.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称作气温日较差。星期三至星期天的气温日较差分别是11℃、6℃、5℃、7℃、6℃,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周五,为5℃。结合题意。故答案为:C项。
23.读图可知,周三至周五的气温,日最高气温由19℃下降到周五7℃,而最低气温都在10℃以下,且是北风,因此应准备冬衣,注意保暖,而气温较高时需出门带阳伞,注意防晒或小心中暑,留在室内吹空调,出门带上防风薄外套应是春秋季节适合。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项。
二、综合题
24.(2021七上·南丹期末)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完成下列问题。
(1)等温线大致与   线平行,气温变化的规律是   。
(2)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地区,与五带中的   带的范围大体一致。
(3)世界上最高的青藏高原年平均气温比同纬度地区   (高﹨低),原因是   。
(4)同纬度地区,冬季陆地气温   (高于﹨低于)海洋气温。
【答案】(1)纬线;纬度越低(高),气温越高(低)
(2)热
(3)低;海拔高
(4)低于
【知识点】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等温线大致呈东西走向,与纬线相平行。气温的变化规律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2)年均温在20℃的地区主要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与五带中的热带范围一致。
(3)由图可知青藏高原的年平均气温低于同纬度度地区。主要原因是青藏高原海拔高,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
(4)同纬度地区,由于海陆热力性质不同,冬季陆地降温快,海洋降温慢,因此陆地的气温低于海洋。
【点评】(1)(4)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降低;同纬度夏季气温陆地高海洋低,冬季反之;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
(2)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北极圈以北为北寒带,南极圈以南为南寒带,寒带有极夜和极昼现象;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为北温带,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为南温带,温带既没有极夜和极昼现象,也没有阳光直射现象。
(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地形因素、地球的运动、人类活动等。受纬度位置影响,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受海陆位置影响,陆地冬冷夏热,海洋冬暖夏凉;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受地形影响,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气温低;受洋流影响,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低,降水少。
25.(2020七上·河西期末)下图为 “世界年平均气温图(部分)”和“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图(部分)”,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可推测,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
(2)世界年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洲。C地的气温范围为   ℃。
(3)图中C地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月,D地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月。
(4)B地的气温比周围同纬度地区低10℃以上,这主要是因为该地   ,该地地形区为   。
(5)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
【答案】(1)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2)肺;10-20
(3)7;1
(4)海拔高(地势高)温度低;青藏高原
(5)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解析】【分析】(1)由图可以看出,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主要是受纬度位置的影响。(2)由图可知,世界平均气温最高是出现在非洲,C地的气温范围是在10-20℃间。(3)图中C地位于北半球,平均气温在10-20℃间,最高气温值出现在7月;D是位于南半球,最高气温出现在1月。(4)图中B地是青藏地区,气温比周围同纬度地区10℃以上,是因为该地区是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导致气温低。(5)世界降水量的分布受海陆因素、纬度位置及地形等影响,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点评】世界各地冷热不同,气温的分布也有很大差别,通常低纬地区气温高,高纬地区气温低,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而在山地地区,气温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大致为海拔每升高一千米,气温下降6摄氏度。
26.(2019七上·罗湖期末)下图为北京时间2018年12月20日16时国家气象刚公布的深圳市大气预报图,仔细观察回答下列问题。
(1)当前16时的实时温度为   ℃;风向及风力为   ;20日白天到夜晚的天气变化为   ,气温日较差为   ℃。
(2)12月20日深圳市昼夜时间长短的情况是:   。与12月20日相比,12月21日深圳的白昼长度变得更   ,此时地球公转运动接近“两分两至”的   日,阳光直射点接近   (纬线)。
(3)12月气温深圳市高于北京市(39.9°N,东经116.3°E)的主要影响因素为   因素。
【答案】(1)21;东北风4级;阴天转多云;6
(2)昼短夜长;短;冬至;23.5°S(南回归线)
(3)纬度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分析】(1)从图中可知16时的实时温度21摄氏度,从风向标可知此时为东北风4级,20日白天到夜晚的天气变化为阴转多云,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的日较差,改地日较差为6摄氏度。(2)12月20日,深圳昼短夜长,12月21日,是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因此与12月20日比较,深圳的白昼长度变得更短。(3)12月深圳的气温高于北京,主要受纬度位置的影响,纬度高,气温低;纬度低,气温高。
故答案为:(1)21;东北风4级;阴天转多云;6;(2)周短夜长;短;冬至;南回归线(23.5°S
);(3)纬度。
【点评】(1)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的日较差。
(2)春分日和秋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此时全球昼夜等长;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
(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
1 / 1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初中地理七上 3.2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提升训练
一、选择题
(2022七上·章丘期末)下表为济南市某一周的天气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周日
1.一周中,济南市气温日较差最大的一天是(  )
A.周二 B.周三 C.周四 D.周五
2.分析一周中的天气状况,可以判定济南此时正处于(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023七上·江海期末) 读图“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读图可知,世界平均气温最低区域出现在(  )
A.欧洲西部 B.北冰洋 C.北美洲 D.南极大陆
4. 世界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
A.从高纬向低纬逐渐降低
B.从沿海向内陆逐渐降低
C.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逐渐降低
D.从山顶向山麓逐渐降低
5. 图中A、B两地产生气温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太阳辐射 D.人为因素
(2023七上·江门期末) 读北半球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 北半球年平均气温分布的大体状况是(  )
A.由北向南气温逐渐降低 B.由南向北气温逐渐降低
C.由东向西气温逐渐升高 D.由西向东气温逐渐升高
7. 图中甲区域年平均气温较周边地区低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高低 B.海陆分布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8.(2023七上·昭阳期末)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很多,下图是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某天做的实验,下列对该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
A.陆地气温日较差大于海洋 B.演示的是纬度对气温的影响
C.陆地升温比海洋慢 D.海洋的气温日较差为9℃
(2023七上·昭阳期末) 读南半球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9. 一年中,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  )
A.1月 B.7月 C.8月 D.12月
10. 关于图中的信息描述正确的是(  )
A.南极圈以南地区气温均低于-20℃
B.南回归线经过的大陆两侧气温完全相同
C.南半球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升高
D.南温带与南寒带相比,等温线更稀疏
(2023七上·新丰期末) 读某地某日气温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下列关于气温变化规律的说法,有误的是(  )
A.一天中的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
B.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14时左右
C.北半球陆地上的最热月一般出现在7月
D.南半球陆地上的最冷月一般出现在1月
12. 该地当日气温日较差约为(  )
A.6.5℃ B.5.5℃ C.26℃ D.31℃
13.(2023七上·大安期末)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某山地的山脚处测得的气温为22℃,山顶为16℃,则该山的相对高度为(  )
A.600米 B.1000米 C.2000米 D.3666米
(2023七上·潮安期末) 读“北半球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和“南半球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下列关于世界气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南半球相反
B.世界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
C.受海陆分布的影响,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
D.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气温越高
15. 图中A地的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
A.1月 B.5月 C.7月 D.10月
16. 下列关于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赤道地区降水多 B.两极地区降水多
C.所有沿海地区的降水都多 D.内陆地区降水多
17. 图中B地降水充沛,而C地降水稀少,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为因素
(2023七上·澄城期末)如图是某地 12 月 21 日~24 日的天气情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8.23 日的天气状况是 (  )
A.小雨 B.中雨 C.多云 D.晴
19.这几日中,气温日较差最大的是 (  )
A.21 日 B.22 日 C.23 日 D.24 日
(2023七上·海珠期末) 2022年11月15日,广州的中学生小宇,通过手机APP“天气通”,查阅了广州市的天气预报情况。下图是当时查询的结果截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 11月30日,广州市的天气是(  )
A.晴 B.阴 C.多云 D.大雨
21. 从11月30日到12月2日,广州市的日最高气温下降了(  )
A.6℃ B.8℃ C.10℃ D.12℃
22. 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  )
A.周三 B.周四 C.周五 D.周六
23. 小宇看完天气预报后,立马致电60多岁的爷爷奶奶,叮嘱他们(  )
A.准备冬衣,注意保暖 B.出门带阳伞,注意防晒
C.出门带上防风薄外套 D.小心中暑,留在室内吹空调
二、综合题
24.(2021七上·南丹期末)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完成下列问题。
(1)等温线大致与   线平行,气温变化的规律是   。
(2)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地区,与五带中的   带的范围大体一致。
(3)世界上最高的青藏高原年平均气温比同纬度地区   (高﹨低),原因是   。
(4)同纬度地区,冬季陆地气温   (高于﹨低于)海洋气温。
25.(2020七上·河西期末)下图为 “世界年平均气温图(部分)”和“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图(部分)”,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可推测,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
(2)世界年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洲。C地的气温范围为   ℃。
(3)图中C地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月,D地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月。
(4)B地的气温比周围同纬度地区低10℃以上,这主要是因为该地   ,该地地形区为   。
(5)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
26.(2019七上·罗湖期末)下图为北京时间2018年12月20日16时国家气象刚公布的深圳市大气预报图,仔细观察回答下列问题。
(1)当前16时的实时温度为   ℃;风向及风力为   ;20日白天到夜晚的天气变化为   ,气温日较差为   ℃。
(2)12月20日深圳市昼夜时间长短的情况是:   。与12月20日相比,12月21日深圳的白昼长度变得更   ,此时地球公转运动接近“两分两至”的   日,阳光直射点接近   (纬线)。
(3)12月气温深圳市高于北京市(39.9°N,东经116.3°E)的主要影响因素为   因素。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C
2.D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
【解析】【点评】我国北方地区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南方地区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1.气温的日较差是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之间的差值, 一周中,济南市气温日较差最大的一天是 周四,气温日较差是12℃,C正确。
故答案为:C
2.此时济南的气温较低,一天当中的最低均温在0℃以下,气候寒冷,济南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因此此时济南处于冬季,D正确。
故答案为:D
【答案】3.D
4.C
5.B
【知识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点评】(1)世界各地冷热不同,气温的分布也有很大差别,通常低纬地区气温高,高纬地区气温低,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而在山地地区,气温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大致为海拔每升高一千米,气温下降6摄氏度。
(2)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主要是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因为我国南北跨度大,因此自南向北,得到的太阳光热量越来越少,气温就会越来越低,同时我国有很多高大的山地阻挡气流,造成山地两地气候差异显著。又由于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南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受季风影响显著的国家。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最主要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我国降水的特点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由图可知,世界平均气温最低区域在南极大陆,最低达到-50°以下,故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4.由图可知,世界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逐渐降低,故C正确,A错误;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故B错误;从山顶向山麓气温逐渐升高,故D错误。故答案为:C。
5.由图可知,图中A位于海洋,B为陆地,两地为同纬度地区,两地产生气温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故B正确,A错误;两地位置相同,所以受到太阳辐射一样,故C错误;人为因素不是图中A、B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故D错误。故答案为:B。
【答案】6.B
7.C
【知识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点评】(1)世界各地冷热不同,气温的分布也有很大差别,通常低纬地区气温高,高纬地区气温低,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而在山地地区,气温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大致为海拔每升高一千米,气温下降6摄氏度。
(2)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因素是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纬度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具体表现为低纬气温高,高纬气温低;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海陆位置的影响表现为冬季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地,夏季相反;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地形的影响表现在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6.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北半球年平均气温分布的大体状况是由南向北气温逐渐降低,故答案为:项B符合题意。故排除ACD,选B。
7.图中甲是青藏高原地区,由于海拔高,气温低;故图中甲区域年平均气温较周边地区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地势,故答案为:项C符合题意。故排除ABD,选C。
8.【答案】A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图中沙土代表陆地,水代表海洋,陆地的气温日较差=30 -15=15℃,海洋的气温日较差=23-17=6℃,气温日较差陆地大于海洋,故A正确,D错误;图中演示的是海陆位置对气温的影响,故B错误;陆地升温比海洋快,降温也快,所以陆地气温日较差比较大,海洋气温日较差小,故C错误。依据题意,故答案为:A。
【点评】世界各地冷热不同,气温的分布也有很大差别,通常低纬地区气温高,高纬地区气温低,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而在山地地区,气温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大致为海拔每升高一千米,气温下降6摄氏度。
【答案】9.A
10.D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解析】【点评】(1)世界各地冷热不同,气温的分布也有很大差别,通常低纬地区气温高,高纬地区气温低,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而在山地地区,气温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大致为海拔每升高一千米,气温下降6摄氏度。
(2)等温线密集的地区,气温差异大,稀疏的地区气温差异小,同一条等温线上的气温相等,如果等温线呈封闭形状,中心气温低表示这里是低温中心,反之则为高温中心。
9.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6、7、8月为夏季,12、1、2月为冬季,南半球正好相反。由于海洋与陆地的物理性质不同,陆地吸热快,散热快;海洋吸热慢,散热慢,故夏季同纬度的陆地气温比海洋高。一年中,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7月,海洋上是8月,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月,海洋上是2月。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10.读图可知,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的地方气温高于-10℃,A错误;南回归线经过的大陆两侧东部的气温高于西部的气温,B错误;南半球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C错误;南温带与南寒带相比,等温线更稀疏,故D正确。故答案为:D。
【答案】11.D
12.A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
【解析】【点评】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14时左右,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就叫做气温日较差。
11.气温日变化规律为,一天中的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 ,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14时左右,故AB叙述正确;北半球内陆气温最高值出现在7月,最低值出现在1月,故C正确;南半球陆地的最高气温出现在1月,最低气温出现在7月,故D错误。本题要求选择说法错误的选项,故答案为:D。
12.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是气温日较差。由图可知,该地当日最高温为31℃,最低温为24.5℃,日较差约为6.5℃,故A正确,排除BCD,故答案为:A。
13.【答案】B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
【解析】【分析】地形对气温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在某山地的山脚处测得的气温为22℃,山顶为16℃。气温降低了6℃,6×100÷0.6=1000米;故答案为:B。
【点评】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因素是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纬度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具体表现为低纬气温高,高纬气温低;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海陆位置的影响表现为冬季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地,夏季相反;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地形的影响表现在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答案】14.B
15.A
16.A
17.C
【知识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解析】【点评】全球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由于太阳辐射的分布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同纬度海陆气温不同,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所致;同纬度高原、山地的气温比平原、低地的气温低,这是地形因素的影响。
14.南北半球气温都是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递减,排除A;世界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B正确;受海陆分布的影响,北半球等温线比较弯曲,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排除C;同纬度地区,受地形因素的影响,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排除D;故答案为:B。
15.读图可知,A地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中部地区,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根据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可知,北半球的冬季为南半球的夏季,故A地的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月,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16.受纬度因素的影响,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A正确,排除B;受海陆因素的影响,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回归线穿过的大陆内部和西部降水少,东岸降水多,排除CD;故答案为:A。
17.读图可知,B地位于安第斯山脉的西侧,处在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而C地位于安第斯山脉的东侧,处在山地的背风坡,降水少,受地形因素的影响,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答案】18.A
19.A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
【解析】【点评】(1)常用的天气符号:
(2)气温日较差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气温年较差是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之差。
18.读图分析可知,21日的天气状况是晴;22日的天气状况是多云;23日的天气状况是小雨;24日的天气状况是中雨。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9.读图分析可知,21日气温日较差是9-5=4℃;22日气温日较差是7-5=2℃;23日气温日较差是6-4=2℃;24日气温日较差是5-2=3℃。即气温日较差最大的是21日。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答案】20.C
21.D
22.C
23.A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
【解析】【点评】(1)下图为一些常见的天气符号
(2)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14时左右,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就叫做气温日较差。
20.结合所学知识并读图可知,天气符号都是有其特定含义的,11月30日,广州市的天气是多云。结合题意,故答案为:C项。
21.读图可知,从11月30日到12月2日,广州市的日最高气温从19℃下降到7℃,下降了12℃。结合题意,故答案为:D项。
22.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称作气温日较差。星期三至星期天的气温日较差分别是11℃、6℃、5℃、7℃、6℃,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周五,为5℃。结合题意。故答案为:C项。
23.读图可知,周三至周五的气温,日最高气温由19℃下降到周五7℃,而最低气温都在10℃以下,且是北风,因此应准备冬衣,注意保暖,而气温较高时需出门带阳伞,注意防晒或小心中暑,留在室内吹空调,出门带上防风薄外套应是春秋季节适合。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项。
24.【答案】(1)纬线;纬度越低(高),气温越高(低)
(2)热
(3)低;海拔高
(4)低于
【知识点】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等温线大致呈东西走向,与纬线相平行。气温的变化规律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2)年均温在20℃的地区主要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与五带中的热带范围一致。
(3)由图可知青藏高原的年平均气温低于同纬度度地区。主要原因是青藏高原海拔高,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
(4)同纬度地区,由于海陆热力性质不同,冬季陆地降温快,海洋降温慢,因此陆地的气温低于海洋。
【点评】(1)(4)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降低;同纬度夏季气温陆地高海洋低,冬季反之;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
(2)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北极圈以北为北寒带,南极圈以南为南寒带,寒带有极夜和极昼现象;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为北温带,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为南温带,温带既没有极夜和极昼现象,也没有阳光直射现象。
(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地形因素、地球的运动、人类活动等。受纬度位置影响,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受海陆位置影响,陆地冬冷夏热,海洋冬暖夏凉;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受地形影响,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气温低;受洋流影响,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低,降水少。
25.【答案】(1)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2)肺;10-20
(3)7;1
(4)海拔高(地势高)温度低;青藏高原
(5)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解析】【分析】(1)由图可以看出,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主要是受纬度位置的影响。(2)由图可知,世界平均气温最高是出现在非洲,C地的气温范围是在10-20℃间。(3)图中C地位于北半球,平均气温在10-20℃间,最高气温值出现在7月;D是位于南半球,最高气温出现在1月。(4)图中B地是青藏地区,气温比周围同纬度地区10℃以上,是因为该地区是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导致气温低。(5)世界降水量的分布受海陆因素、纬度位置及地形等影响,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点评】世界各地冷热不同,气温的分布也有很大差别,通常低纬地区气温高,高纬地区气温低,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而在山地地区,气温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大致为海拔每升高一千米,气温下降6摄氏度。
26.【答案】(1)21;东北风4级;阴天转多云;6
(2)昼短夜长;短;冬至;23.5°S(南回归线)
(3)纬度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分析】(1)从图中可知16时的实时温度21摄氏度,从风向标可知此时为东北风4级,20日白天到夜晚的天气变化为阴转多云,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的日较差,改地日较差为6摄氏度。(2)12月20日,深圳昼短夜长,12月21日,是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因此与12月20日比较,深圳的白昼长度变得更短。(3)12月深圳的气温高于北京,主要受纬度位置的影响,纬度高,气温低;纬度低,气温高。
故答案为:(1)21;东北风4级;阴天转多云;6;(2)周短夜长;短;冬至;南回归线(23.5°S
);(3)纬度。
【点评】(1)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的日较差。
(2)春分日和秋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此时全球昼夜等长;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
(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