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第十六课
朱德的扁担
最新部编本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
说起我国的元帅,想必大部分人脑中浮现出的第一个名字就是朱德。这位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作出过巨大贡献的元帅在今天依旧被人们所铭记。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朱德的扁担》,一起去感受伟人的风采吧……
助学资料
朱德(1886~1976): 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字玉阶,四川仪陇人。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在参与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中,为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伟大历史任务作了巨大努力。主要著作编入《朱德选集》。
我会认
zhū
dé
biǎn
dàn
zhì
dǒu
zhēng
zhàng
wǔ
nán
téng
liào
朱
德
扁
担
志
伍
陡
难
争
仗
疼
料
泽
zé
敬
jìng
敌
dí
zhì
志
wǔ
伍
zé
泽
dàn
担
扁
担
dàn
biǎn
撇画伸展横折钩的横段要长
左窄右宽
“日”扁横长
学写字
我会写
扁
担
志
伍
师
军
战
士
wǔ
结构
笔画
6画
左右
组词
队伍 落伍 退伍 与之为伍
jūn
结构
笔画
6画
上下
组词
红军 军队 军人 千军万马
zhàn
结构
笔画
9画
左右
组词
战士 战斗 作战 百战百胜
1
士
shì
组词:战士 护士
这一横要短。
易写错
护士正在检查病人的药液。
3.多音字
nán
难
困难 难题
灾难 难民
nàn
运用:洪水灾难(nàn)过后,在人民军队的帮助下, 乡亲们克服重重困难(nán),重建家园。
课文讲解
认真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课文开头告诉了我们哪些内容?
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跟毛泽东同志带领的队伍会师了。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
这一句点明了井冈山周边环境的险恶。
时间
人物
地点
说明了什么?
朗读指导:第一句语调轻快活泼,读出高兴的语气。第二句中“不远处”要重读,突出环境的恶劣。
井冈山会师
1928年4月,朱德同志带领一支红军上井冈山,与毛主席的部队会师。
nàn
难
从井冈山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
山高路陡,非常难走。
多音字
苦难
灾难
nán
学认字
读第2自然段填空。
红军战士挑粮的原因是( ), 表现“挑粮路之长”的词语是( );表现“挑粮路之险”的词语是( )。
井岗山上生产的粮食不多
来回有五六十里
山高路陡
“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想象一下:战士们把朱德的扁担藏起来的时候会说些什么
读了这个小故事,你感受到朱德同志怎样的品质?
读了这个小故事,我感受到朱德同志以身作则,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崇高品质。
课文结构
粮食不多
朱德的扁担
—— 一块儿去挑粮
工作劳累
—— 战士藏起扁担
又找来一根扁担
—— 越发敬爱朱德
爱戴关心同甘共苦
例: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
1. ,不料 。
2. 。
早上还是晴空万里
午后下起了暴雨
我正要打开书包写作业,不料停电了
词语运用
讨论交流:你觉得朱德同志是一个怎样的人?
朱德同志
不搞特殊、
以身作则、
与战士们同甘共苦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
语气要连贯。
重读强调,凸显朱德同志夜以继日、万分辛苦。
朗读指导
本文讲述的是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的队伍与毛泽东同志带领的队伍在井冈山会师,朱德同志和战士们一起挑粮的故事,表现了他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优秀品质,也表现了战士们对他的关心和敬爱。
战( ) ( )
军( ) ( )
士( ) ( )
担( ) ( )
师( ) ( )
伍( ) ( )
重担
战士
战友
军队
军人
士兵
将士
扁担
老师
师长
队伍
入伍
一、我会组词。
二、按照提示,练习讲故事。
2.挑粮的过程有多艰苦?
3.战士们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
1.为什么要挑粮?
4.后来,为什么不藏了?
( )同志和战士们为了坚守( )革命根据地,一起到茅坪( )的故事,展现了一个( )的红军指挥官形象,也表现了战士们对朱德同志的关心和( )之情。
三、总结课文。
朱德
以身作则
挑粮
井冈山
敬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