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小池
宋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同学们你喜欢夏天吗 为什么?
夏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
繁花似锦,蝉鸣如歌,这是夏天赠予大地的热烈诗篇。夏天是生命的狂欢,是热情的赞歌,是梦想的启航点。我们今天就一起走进夏天,走进一篇散文——
16 夏天里的成长
小组齐读,语速适中,读出感情,读完后,标出自然段。
思考: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波浪线)
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中心句
课文围绕“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句话,具体写了哪些事物在夏天里迅速生长?
请你为课文分层。
山河大地
动植物
人
自由朗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读完后找出这一段的中心句(波浪线)
本段中描写了哪些动植物的生长,圈出来。
这些动植物是怎么生长的?横线画出来。
动植物的生长(自学)
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你在棚架上看瓜藤,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中心句
万物迅速生长
山河大地的生长(互学)
小组齐读第3自然段,找出这一段的中心句。
圈画本段写了哪些事物在迅速成长。
小组讨论:
这些事物是如何生长的?
(提示:山一天天变丰满,是因为......)
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俗话说:“不热不长,不热不大。”随着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什么都在生长。最热的时候,连铁路的铁轨也长,把连接处的缝隙几乎填满。柏油路也软绵绵的,像是高起来。
圈画本段写了哪些事物在迅速成长。
中心句
“山、地、河”是如何生长的?
例:
因为草长,树木长,所以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
描写独特巧妙,语言富有新鲜感
俗话说:“不热不长,不热不大。”
小练笔
提示:
仿照2—3自然段,围绕中心意思写一写。
选取不同的事物,表达中心意思。
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你瞧,鸟窝里那几颗圆滚滚滑溜溜的小鸟蛋,
几天不见,它们就从蛋壳里钻出来,张大嘴巴,争着抢着,向妈妈讨食吃,
不过 个把月,再见面,它们便已经可以展翅高飞,同艳 丽的花儿一同嬉 戏打闹了。
再看瓜棚上的葡萄,前几天还开着几朵星星般的小花儿,
不到一周,花便谢了,竟长出了嫩绿小巧的绿珍珠。
怕是再过几天,便可以吃到那酸甜可口的果实了。
其实在夏天里,飞快生长的动植物还有很多。不信,你去西瓜地听一听,在“咚咚”的声响里,西瓜的果实正在慢慢变红.....
现在请你写一写。写完后同桌相互读一读,评一评。
我觉得 (谁)写得 (怎么样)。他写的这段话 。
A.是否围绕 中心句写 B.选择的事物是否展现出了“万物迅速生长的特点”。
C.句子是否通顺 D.语言描述是否生动丰富。
我想给他打 (几)颗星
小练笔评价
人的生长
自己大声朗读第4自然段,找出这一段的中心句。(波浪线)
思考:文中是如何写人的生长的?(横线)
一过夏天,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升级、跳班,快点儿,慢点儿,总是要长。北方农家的谚语说:“六月六,看谷秀。”又说:“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收成的希望。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年级变化
中心句
六月六,看谷秀:农历六月初六,就到处可见齐腰深,秀出穗的谷子了。
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处暑的时候,谷子如果还不出穗,还不长大,就没有收成的希望了,就像无用的荒草一样,只能割掉喂牛吃了。
根据上面的资料,思考:
谷子成长的关键时期是什么时候?如果错过了关键成长时期会怎样?
作者引用这两句农谚,到底有什么深意呢?
揭示道理:
用农谚写出了农作物在成长的关键时期需要快速增长,以此来类比人,人的成长也有关键期,告诫我们要抓住关键期,快速成长。
人也是一样,要在青少年时期珍惜时间,抓住机会,增长才干,用力地生长,不然错过了成长的关键期,就可能一事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