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第二次月考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第二次月考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2-13 18:29:28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生物学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D实验四证明尖端产生的剌激是一种化学物质,该种化学物质传递到尖端下部,D错误。
2.B植物的激素并不由特定的器官或者细胞产生,A错误:高等动物和人体内的生长激素,其化学本质是蛋白
质,而植物体内的生长素,其化学本质不是蛋白质,C错误:植物的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
分,D错误。
3.CNAA的浓度超过10-8mol/L时发挥抑制作用,但柳条可以生根,只是生根的数量低于对照组,C错误。
4.B环境中的红光和蓝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不同,B错误。
5.D全国人口普查是对全国所有人口逐一进行调查,并不是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A错误,年龄结构稳定并
不等同于年龄结构为稳定型,所以年龄结构相对稳定的某市人口数量不一定保持零增长,B错误;人口性别
比例的失衡可能会降低出生率,但不影响死亡率,C错误。
6.D根据种群的概念“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判断,自然界分布的珙桐和植物园中的珙桐
不是同一种群,A错误;利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常用的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一般当样方的形状
为正方形时)和等距取样法(一般当样方的形状为长方形时),珙桐在植物园中呈带状种植,故调查植物园中
珙桐的种群密度应采取等距取样法,B错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C错误。
7,C飞蝗幼虫活动能力差,调查飞蝗幼虫的种群密度宜用样方法,A错误;调节种群数量的因素有气候、食物、
捕食等,其中捕食属于调节种群数量的生物因素,B错误;杀死蝗虫的卵并不能针对雄性或雌性,没有改变种
群的性别比例,D错误。
8.D在理想条件下,种群呈“J”形增长,无环境容纳量,A错误:有害生物种群数量控制在环境容纳量的一半左
右时,增长速率最大,这种情况下不适合控制有害生物,B错误;草原上放牧的羊过多,会使草场受到破坏,导
致环境容纳量降低,C错误。
9.C林冠层的郁闭度较高,导致遮光,会使部分林下植物的种群数量下降,但有些阴生植物种群数量增加,C
错误。
10.A北极旅鼠种群数量每3~4年达到峰值,这种周期性波动主要受天敌、环境的影响,B错误;4~b段种群
数量下降,北极旅鼠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北极旅鼠的生殖能力下降(生物因素),也可能是食料植物下
降(生物因素),C错误;环境容纳量表示种群在该环境中的稳定平衡密度,是长时期环境所能维持的最大数
量,实际数量是在这个值上下进行周期性波动和非周期性波动,因此:到b属于种群在K值上下的数量被
动,环境容纳量基本不变,D错误。
11.B诱虫器利用土壤动物具有避光,趋湿和避高温的特性来诱捕,B错误。
12.C一个物种的生态位,是按其食物和生境来确定的,在一个稳定的群落中,一般不会存在生态位完全重合
的多个种群,C错误。
13.A物种数目的多少属于群落水平的研究范畴,A错误。
14.B森林、草原,荒漠这些自然群落在陆地上的分布是有规律的,B错误。
15.B爬行动物蜥蝎和蛇的表皮外有角质鳞片,有助于诚少水分蒸发,B错误。
【高二生物学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24331B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二生物学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之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彩贴在答题卡上
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自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

签题区域均无效。
3、谜释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策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
州上作答:宇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并上交。'
5.本卷主要考查内容: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5章,选择性必修2第1章~第2章。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是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部分实验示意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锡箔
琼脂片
实验
实验
实验三
”实验四
A实验一可证明胚芽鞘的感光部位是尖端
B,实验二可证明胚芽鞘的生长与尖端有关
C,实验三的自变量是尖端偏放的位置
1
D,实验四证明胚芽鞘的尖端能产生生长素传递到尖端下部
2.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一种植物激素是由植物特定的器官或细胞产生的
B.植物激素是对植物生长有显著影响的有机物
C.生长素和生长激素一样,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D,植物生命活动都是在植物激素的调节下进行的
3,某兴趣小组探究了NAA促进柳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结果如表所示。现已知植株体内植物激
素作用后会被降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高二生物学第1页(共6页)】
24331B
NAA浓度(mol/L)
0
10-10
109
10-8
10
10-6
10-5
104
103
10-2
生根平均长度(mm)
4.8
6.3
8.5
10.2
12.9
15.1
17.1
12.8
4.8
3.0
A.促进柳条生根的最适NAA浓度约为10-5mol/L
B.低浓度的NAA可以促进柳条生根,高浓度的则抑制柳条生根
C.NAA的浓度超过103mol/L时发挥抑制作用,柳条不再生根
D.即使没有NAA的调节作用,柳条也能生根
4.种子萌发以及植株生长、开花、衰老等都会受到光的调控。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光作为一种信号,可影响和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
B.不同颜色的光对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影响是相同的
海驱”为
C植物接受光照后,最终会影响到细胞核中特定基因的表达「
D.光照调节植物生长时,需要光敏色素的参与
5.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公布为科学制定人口政策提供了信息支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全国人口普查采用样方法调查人口的基本情祝
95y
B.年龄结构相对稳定的某市人口数量保持零增长
C.人口性别比例失衡一定会降低出生率和死亡率:
D.研究人口的流动情况需要调查迁入率和迁出率,:
6.被誉为“中国的鸽子树”的珙桐是中国特有的颜临灭绝的“活化石”植物。为保护该植物,科研
人员在植物园中进行大面积带状种植,随后逐年调查其种群密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的珙桐和植物园中的珙桐为同一种群
州,湾,动藏方::
B.采取五点取样法调查植物园中珙桐的种群密度
C.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
D.引进外来物种可能对珙桐的种群密度产生影响
7“飞蝗蔽天,禾草皆光”。在黄淮流域,干旱与飞蝗同年发生的概率最大,故河北蝗区常出现
“先涝后旱,蚂蚱成片”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蝗迁移能力强,调查其幼虫的密度宜用标记重捕法
或浮的
B.鸡对蝗虫的捕食属于调节蝗虫种群数量的非生物因素
,,4@:
C.气候干旱是引起东亚飞蝗种群爆发式增长的主要原因
D.“挖卵灭种”的主要目的是改变蝗虫种群的性别比例
8.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下列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
B.控制有害生物时,其种群数量应控制在环境容纳量的一半左右
C.草原上放牧的羊过多,部分羊会饿死,但环境容纳量不会改变
D.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提高大熊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高二生物学第2页(共6页)】
24331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