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课件 (共38张PPT)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课件 (共38张PPT)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2-14 20:0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一个空前混乱的年代,一个思想大解放的年代,英雄群起逐鹿中原的混乱时代,思想自由百家争鸣的黄金时代,一个说真话的时代,一个出大师的时代。
——陈钦《北洋大时代》
“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
——鲁迅
北洋 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课程标准: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及特点;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北洋军阀是产生于清末,由袁世凯掌权的北洋新军主要将领组成一个军事政治集团。袁世凯死后,各领导人以军队为主要力量在各省建立势力范围,分裂割据。北京政府的实权相继由皖系、直系、奉系控制。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从1912年起至1928年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这一段时期的中国政府被称为北洋政府。
【概念阐释】
【时空坐标】
1911年
1912年
1915年
1919年
1921年
1925年
1928年
辛亥革命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护国战争
五四运动
中共成立
国民大革命
东北易帜
军阀割据混战时期
袁世凯统治时期
一、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1、袁世凯复辟帝制
1915年袁世凯穿龙袍在天坛祭天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宣布接受帝位,推翻共和,复辟帝制,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并下令废除民国纪元,改民国5年(1916年)为“洪宪元年”,史称“洪宪帝制”。
结合教材和所学分析,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做了哪些准备?
舆论造势
修订法律
对日妥协
召开国会
责任制内阁原为限制袁世凯权力而设,改为总统制后袁世凯大权独揽。
修订法律
责任内阁制
总统制
可连选连任
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
责任制内阁原为限制袁世凯权力而设,改为总统制后袁世凯大权独揽。
结合教材和所学分析,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做了哪些准备?
一、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1、袁世凯复辟帝制
一、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1、袁世凯复辟帝制
舆论造势
修改宪法
对日妥协
召开国会
对日妥协
1915年袁世凯和日本签订《民四条约》
二十一条
不是。最后签订的《民四条约》仅余部分条款,将损失降至最低。
日本支持袁世凯称帝;破坏中国主权,丧权辱国;
引发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反日情绪高涨。
问题1:日本一开始提出什么条款?
问题2:袁世凯是否全盘接受日本的条款?
问题3:《民四条约》签订的影响是什么?
结合教材和所学分析,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做了哪些准备?
主要内容有: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权益;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中国政府须聘用日本人为顾问;
一、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1、袁世凯复辟帝制
结合教材和所学分析,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做了哪些准备?
舆论造势
修改宪法
对日妥协
召开国会
召开国会
袁世凯及其党羽自编自导自演的一出闹剧
听说你们都想让我当皇帝,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袁世凯及其党羽操纵国会一致通过君主立宪政体,通过“劝进”当上皇帝。
一、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1、袁世凯复辟帝制
舆论造势
修改宪法
对日妥协
召开国会
舆论造势
为配合复辟帝制,为复辟帝制制造有利的舆论环境,袁世凯推行尊孔复古逆流。
本会以昌明孔教、救济社会为宗旨”
孔教会会长
孔教之于中国,犹如空气之于人类。
孔教为何会成为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工具?
一、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2、护国战争——各省讨伐袁世凯,反袁复辟
护国军出征
交战双方:护国军(蔡锷、唐继尧、李烈钧)VS北洋军
胜利
结果: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恢复中华民国纪年。
思考: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原因?
一经共和之后,帝号久被丑诋,民人观念不同,尊严已亵,功德难著,强为规复,其势已逆。
——李希泌《护国运动资料选编》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正义所至,何坚不破?愿与爱国之豪俊共图之!
——孙中山《讨袁檄文》
在护国战争兴起地区的人民,或积极投军,走上护国战争前线;或筹饷担粮支援前线;或自发武装,配合作战。北洋军阀统治地区的人民则抗捐抗税,反对清丈地亩,形成一次次的民变。
——张宪文《中华民国史》
①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复辟帝制违背历史潮流;
②孙中山等革命力量的顽强斗争;
③缺乏群众基础。
一、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1.军阀割据的形成
(1)原因:袁世凯去世,北洋军阀分崩离析,
进入军阀割据混战局面
(2)概况及特点
派系 首领 控制区域 支持国
直系 冯国璋 直隶、苏、赣、鄂 英美
皖系 段祺瑞 皖、浙、闽、鲁、陕 日本
奉系 张作霖 东北三省 日本
直系军阀
奉系军阀
皖系军阀
分析表格和图片,总结军阀的特点。
军阀混战割据,分崩离析,民不聊生
二、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
2.府院之争
背景:
袁世凯死后,段祺瑞出任掌握实权的国务总理,为使权力合法化,重新召开国会。
①1917年5月,继任总统黎元洪免去段祺瑞总理职务,造成所谓的“府院之争”
②随后,张勋率兵入京,解散了国会,拥清废帝溥仪复辟。
③张勋复辟失败后,冯国璋代行大总统职权,段祺瑞回到北京就任国务总理。
过程:
以黎元洪为首的总统府集团与以段祺瑞为首的国务院集团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
美日矛盾的激化
黎元洪
段祺瑞
二、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
3.张勋复辟
1917年6月,张勋以调解府院之争为名,率兵入京,解散了国会,拥清废帝溥仪复辟。张勋复辟仅12天就宣告失败。
◎张勋
◎张勋辫子军与北京警察在街头
◎溥仪
二、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
在辛亥革命后的北洋时期,专制现象仍频频出现。袁世凯皇帝梦83天,张勋复辟仅12天,宛如一场接一场的闹剧。复辟帝制的狂想均告失败。这说明了什么?
中国社会的专制传统浓厚
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张勋复辟期间北京城再挂龙旗
南京临时参议院成立
3.张勋复辟
二、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
4.维护共和的斗争---护法运动
原因:
概况:
段祺瑞公然破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拒绝恢复国会
1917年8月,广州召开非常会议,决定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举孙中山为大元帅。
实质:
革命党人借西南军阀的力量攻打北洋军阀
结果:
西南军阀千方百计排挤孙中山,1918年,孙中山愤而辞去大元帅之职。
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
—孙中山
孙中山认清了西南军阀名为护法,实为争夺地盘的真面目,认识到依靠军阀不可能达到护法救国的目的。
二、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
二、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
5.中国参加一战
①中国收回德、奥在天津、汉口的租界,撤销两国领事裁判权。
②中国劳工的巨大付出,为协约国一方取得胜利做出了贡献。
目的:
概况:
影响:
为争取国际地位,抵制日本在华势力的发展。
1917年8月14日,中国向德、奥两国宣战,加入协约国一方参战
▲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在欧洲的华工
觉悟:弱国无外交!中国人必须抗争自救!
二、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
5.中国参加一战
外交:由被迫接受转向主动出击
一、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1912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宋教仁案”1913.03
1913.07 “二次革命”
解散国民党 1913.11
《中华民国约法》 1914.05
《修正大总统选举法》1914.12
复辟帝制 1915.10
1915.12 护国战争
“府院之争”1917.05
破坏《临时约法》1917.07
1917.08 护法运动
五四运动
1919
张勋复辟 1917.07
名称 起因 经过 结果 启示
“宋教仁案”
“善后借款”
签“二十一条” 复辟帝制
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
为继续恢复
《临时约法》和国会
因力量对比悬殊和革命力量分散而失败
袁被迫取消帝制
因滇.桂军阀排挤而失败
因陈炯明叛乱而失败
3.宣告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
1913年7月,孙中山组织发动讨袁
《讨袁宣言》、《第二次讨袁宣言》
在广州召集非常国会,成立军政府
重组军政府组织北伐
二次革命(1913)
护国运动
(1915)
第一次
护法运动(1917)
第二次
护法运动(1920)
1.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小结: 革命派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
二、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
焦点:民主共和与封建专制的斗争
实质: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之间的斗争。
艰难曲折原因:
(1)政治:长期封建专制统治的影响。
(2)经济:小农经济占主导,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薄弱。
(3)思想:传统思想根深蒂固
(4)帝国主义的干扰和破坏
(5)军事:军阀割据混战。
袁世凯窃取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位后,实行独裁统治,企图复辟帝制。孙中山开始了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他先后领导发动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两次“护法运动”,但都以失败告终。
【思考】北洋军阀统治下中国政治斗争的焦点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民国初年民主共和之路艰难曲折的原因是什么?
经济: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当我们百年后重新回看北洋时代时,我们发现,这是一个中国王朝政治解体走向宪政民主国家的过渡时代,除了军阀混战政治动荡外,那时也留下了很多正面的东西,比如,那时的中国开始尝试民主,……经济飞速发展,被经济学家称为:“中国民族资本发展的黄金时期。”
—陈钦《北洋大时代》
发展
状况
阶段
19世纪60、70年代
甲午战后
1895
民国初年
一战期间
1912
1919
国民党
统治前期
1927
1937
国民党
统治后期
1949
1956
开始兴起
初步发展
短暂
春天
沉重打击
陷入困境
消亡
短暂发展
新的春天
萧条
“缓”
“速”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历程概况
民国初期民族工业为什么会出现“短暂春天”?
1、民国初年的经济发展——短暂的“春天”
三、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材料二:西方列强因深陷战争,对华商品输出与资本输出均大大减少。由于商品进口量的剧减,民族工业商品的国内市场陡然扩大,商品价格上扬,又使工业利润大增,刺激了各界竞相投资。这样,长期困扰中国工业发展的市场狭小和资金短缺问题有了相当程度的缓解。
——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第6卷)
材料一:从1912—1916年间,北京政府所颁发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96项之多。有关工商业方面的重要法令有:《暂行工艺品奖励章程》《公司条例》《公司注册规则》《商人通例》《商会法》《商标法》等。
——张静如、刘志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社会之变迁》
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南京临时政府的颁布奖励实业的政策。
时间 国别 减少比例
1915年与1914年相比 欧洲列强 约1/5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英国 1/2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法国 1/3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德国 完全停止出口
(1)原因:
外部条件:一战爆发,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三、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清华学校学生在操场焚烧日货
国货广告
上海福新面粉公司
冯玉祥的题词
三、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张謇
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
周学熙
周学熙创建的北洋银元局
1912年荣宗敬、荣德生在上海创办的福新面粉厂
荣宗敬(1873—1938)
荣德生
(2)发展的表现:
三、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纺织、面粉等轻工业系统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一批民族企业迅速壮大起来。(以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开办的面粉厂、纱厂等为代表)
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初我国轻重工业所占比重图
民国初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煤矿比例一览表(%)
年产量(万吨) ≥100 10—99 1—9 ≤1
外商企业 100 88.5 41 0
华商企业 0 11.5 59 100
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
产业结构不合理重工业基础薄弱
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民族资本
区域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3)特点
根本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先天不足: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2)后天畸形:①行业分布不均,集中在轻工业领域,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②时间短暂,地区分布不均,集中在沿海地区。
③民族资本力量比封建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薄弱。
④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
三、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1、民国初年的经济发展——短暂的“春天”
(4)影响
在1913年前,全国登记的工矿企业有698家,资本为33082万元,工人有20万多。到1920年,全国工矿企业增加到1759家,资本额50062万元,分别增长了152%和51%。工人增加到56万多,增长了167%。
——陈真、姚洛《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随着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中国产业工人的人数也急剧增加,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
①促进了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增强,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②促进了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基础(五四运动)。
三、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1、民国初年的经济发展——短暂的“春天”
1920年,洋货再次铺天而至,生意锐减,大量的华厂倒闭。
很快衰落的原因:(“短暂”的原因)
从中得到的启示: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前提是获得民族独立
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
【教材补充】:20世纪20年代中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迅速萧条
(1)原因:
(2)表现:
(3)结果:
共和政体的建立和南京临时政府的努力
①历法:改用阳历;
②社会风俗:颁布剪发辫、易服饰和废止缠足的法律;
③礼仪:革除“大人”“老爷”等清朝官场的称呼。
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文明开化的新习俗、新风尚。
“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
——1912年3月《时报》
除旧布新
剪发辫,易服饰
改称谓,废跪拜
禁缠足,倡女权
1.男人剪辫,有摆脱专制统治、民族压迫的意味。
2.不缠足,有摆脱封建礼教的约束,追求男女平等的意味。
【探究思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有什么意图?
与大城市相反,近代中国的广大农村仍处在落后、封闭的状态。
三、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2.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1、背景
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吾人拜赐于执政,可谓没齿不忘者矣。然自今以往。共和国体 ,果能巩固无虞乎!立宪政治,果能施行无阻乎?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袁世凯祭天称帝
合作探究
新文化运动开展的背景条件有哪些?
①经济基础: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
②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壮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③政治基础:北洋政府腐朽黑暗,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
④思想基础:国民思想愚昧落后;西方民主、自由、平等的启蒙思想得到了进一步传播。
⑤直接原因: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2.概况
时间 兴起 标志 前期 指导思想 主要 代表人物 主要
阵地
1915
开始
陈独秀
在上海创办
《青年杂志》
民主
科学
陈独秀、李大钊
胡适、鲁迅
钱玄同、刘半农
《新青年》
北京大学
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①拥护“德先生”(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
②拥护“赛先生”(反对旧艺术、旧宗教;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③开展文学革命(1917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3.内容:
民主
科学
Democracy
Science
(德先生) (赛先生)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
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争你们自己的人格,便是为国家争人格!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起来的!
——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
李大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等文章,热情赞颂十月革命。1919年9月、11月,他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表明,李大钊成为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
十月革命
李大钊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人道的警钟响了!自由的曙光现了!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李大钊
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材料1:新文化运动时期,各种主义都被看做是救国良药,蜂拥般地被输入中国……先验主义、经验主义、实验主义、尼采主义、国家主义、无政府主义、民主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等,……尤其是各种社会主义,一律受欢迎。
——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材料2: 末代皇帝“被”离婚
1924年11月,冯玉祥发动“首都革命”后,派兵将溥仪赶出皇宫。1925年3月淑妃文秀等随溥仪到天津居住,1931年8月文秀从天津静园出走,住进宾馆,通过律师向溥仪提出离婚。溥仪不愿闹到法庭,遂经双方律师交涉决定“私了”,由溥仪付给文秀5.5万元赡养费。溥仪被迫答应离婚后,为挽回面子,于9月在京、津、沪报纸上发布广告,刊登“上谕”:“淑妃擅离行园,显违祖制,撤去原封位号,废为庶人,钦此。”
材料3: 钱玄同和刘半农主张用英语或者法语代替汉语;吴虞提出应该把旧书籍都丢到茅房里;鲁迅说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或者无意的骗子,提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口号。
思考:如何评价新文化运动?
性质:
进步:
局限:
是资产阶级激进派在思想文化领域反封建的运动
①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推动思想文化革新,有着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
②动摇了封建思想统治地位,促进了民众觉醒,推动五四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创造条件。
③局限于青年知识分子,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④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肯定
《新青年》创刊对中国文化从一元走向多元的另一重大贡献,是对儒家思想的批判,颠覆了其延续两千余年的独尊地位与话语霸权,从而使人们从儒家思想的禁锢中解放了出来。
——郑大华、王余辉《循着中国近代文化走向回望〈新青年〉
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4.评价:
这是最好的时代
这是最坏的时代
政治上:巩固共和制度
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文化上:新文化运动发展
艰难转型
秩序重建
政治上:军阀混战
直系、皖系、奉系、滇系、桂系
经济上:农村经济的凋敝
文化上:对传统文化全盘否定
“打到孔家店”
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护法战争
提倡国货、兴办实业
文明开化、马克思主义传播
民主民族意识的觉醒
工业化的并进
新文化新思想新风尚
(北洋)时代既是乱世也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时代……可谓是黑中有亮,暗中有光。
器物
制度
思想
近代中国人
学习西方的过程: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派别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主要活动 结果及影响 学习层面
地主阶级
抵抗派
洋务派
林则徐、魏源
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
师夷长技以制夷
中体西用
师夷长技以制强
编译书籍、仿制战舰
洋务运动
启迪人们
向西方学习
自强迷梦破灭
近代化开端
民族资产阶级
维新派
革命派
激进派
康有为、梁启超
孙中山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
胡适
兴民权
君主立宪
民主共和
提倡民主、科学、新道德、新文学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
运动
失败,但促进
思想解放
推翻帝制,建立民国
动摇封建思想统治地位,思想界空前解放
器物
制度
思想文化
【对比归纳】根据所学,对比中国近代史地主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救亡图存的活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