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7课
课题:23 鸟的天堂
内容分析:《鸟的天堂》是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本单元以“自然之趣”为主题,编排了四篇文章,这是第三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这是教材第一次以单元编排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专门的文学品鉴能力的培养。
学习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11个字,会写10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3.了解傍晚时“鸟的天堂”的特点,感受大榕树的无限生机,体会课文描写大榕树的静态美。
重、难点:重点:认识和会写课文中的字、词。难点:感受大榕树早上和傍晚不一样的美,体会景物的特点。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导入新课,了解作者
1、激趣导入(1)(播放鸟叫录音)听一听,你想到了什么 生:有很多很多的鸟;生:它们在自由自在地飞翔;生:它们在开音乐会。(2)多么令人向往的鸟的乐园呀!不由得让人想起一个词——天堂,只有在天堂中,才有如此自由、如此惬意的生活。现在,就让我们随着巴金先生的步伐,一起走进“鸟的天堂”。(板书课题)2.作者介绍。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著有长篇小说《灭亡》,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出版了《巴金文集》《巴金全集》《巴金译文全集》等。3.写作背景。在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河上,有一株五百多年树龄的奇特的古榕树。榕树高15米,独木成林,浓荫蔽日,引来成千上万的各种飞鸟栖息其间。其中的鸟类以夜鹭、池鹭、牛背鹭和小白鹭最多,也最常见。1933年,著名作家巴金来到这里游览后,有感而发,写下了《鸟的天堂》这篇脍炙人口的散文。 1听鸟叫,说说内心的想法。2了解作者巴金和写作背景
活动意图:从课题入手,谈话激发兴趣,调动学生情绪,创设氛围,引入新课。
环节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出示学习提示,自主学习生字词。学习提示:1生初读课文,把自己认为有难度的生字词圈起来,可以用查字典、向同学请教等方式解决。2大声朗读课文,试着用简单的话介绍课文内容。3指名分段读课文,边听边想:作者到鸟的天堂”去过几次 分别在什么时候 看到了什么 学生自主学习,生按提示自学,师巡视指导。(2)检查生字识、写。 ①出示生字词,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shǔ陆续 白茫茫 榕树 纠正 不可计数 zhuāng xiá lǜ木桩 涨潮 树梢 静寂 应接不暇 规律②指导生字书写。“桨”:划船工具,多为木制,因此是木字底。要写得上窄下宽,“木”横要长,竖出头要短。“暇”:借助日字旁,理解“暇”与时间有关,并在“应接不暇”中理解字义,不要写成目字旁。 ③学生练写描红。同桌互相检查,学生练写,鼓励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练习完后进行评价。评价标准优秀良好合格写字姿势端正,执笔方法正确 书写规范美观、流利有节奏字的结构合理,重心平稳,笔顺正确。卷面干净整洁,无错别字。需要改进的地方:(学生填写)(3)交流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应接不暇:原指美景繁多,看不过来。后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文中指各种各样的鸟繁多。木桩:修篱笆所用的桩或柱。文中指树根立在地上。(4)学生先同位之间试着用简单的话介绍课文内容,而后在班级内进行汇报交流。(5)课文哪几段是写“大榕树”的,哪几段是写“鸟”的?生:第5—9自然段写作者看见了一株茂盛的大榕树,第10—13自然段写作者在“鸟的天堂”看到了很多鸟。师:那第1—4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内容?这一部分内容与描写榕树无关为何要写?生:奠定轻松、愉快的基调,为写“鸟的天堂”做铺垫。 1根据自主提示,自主学习生字词。2学习生字词,练习书写。3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活动意图:学习课文内容之前通过学生自学字词,教师指导书写生字,扫清阅读障碍,为学习文本作铺垫。
环节三:再读课文,重点感知。
快速阅读课文,同桌互动、讨论交流:1、同学们,通过初读课文,我们不仅学习了生字新词,而且了解到“鸟的天堂”其实是一棵繁茂的大榕树,作者等人也曾两次去“鸟的天堂”参观游览。请同学们思考下面的问题,再次朗读课文。作者到“鸟的天堂”去过几次?分别在什么时候?每次去都看到了什么景物?每次去时的感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默读课文,给课文划分层次。2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3小组汇报分享(1)作者到“鸟的天堂”去过几次?分别在什么时候? 生:作者到“鸟的天堂”去过两次。第一次是在黄昏,第二次是在早晨。(播放鸟的天堂视频资料和出示图片)每次去都看到了什么景物?每次去时的感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生:第一次看到了大榕树,没有见到一只鸟,认为“鸟的天堂”里没有鸟,有些失望。生:第二次看到了许多鸟,感到“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因为作者两次去时看到的景物不同,所以思想认识会有这样的变化。二、默读课文,给课文划分层次。第一部分:(1~4)作者和朋友划船出去玩。 第二部分:(5~9)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的景象。 第三部分:(10~13)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的景象。 第四部分:( 14 )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和赞美 。三、课堂总结小结:同学们,刚刚我们随着作者去“鸟的天堂”游览了一番,既欣赏到南方的优美风光,又领略了百鸟齐鸣的壮观景象。那棵奇特而美丽的大榕树为什么被称为“鸟的天堂”呢?下节课我们会继续学习。 1交流回答问题。2交流汇报。3默读课文,给课文划分层次。
活动意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有关“鸟的天堂”的视频资料,发挥多媒体的直观作用,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再现文字描写的生动,图文结合加深印象,激发兴趣。
作业1、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板书: 鸟的天堂 树:大 茂盛 奇特美丽鸟:多 欢快 壮观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