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第一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地理(PDF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第一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地理(PDF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2-13 16:46:52

文档简介

府谷县第一中学高三年级第5次月考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海鲜陆养是指在内陆采用“盐碱水改良养殖”或“淡化养殖”鱼虾、贝类等海产
品的一种养殖模式。近年来,M公司通过安装调温系统、水体pH值调控系统
等智能化设备,在新疆阿克苏成功实现“海虾淡养”,其养殖的南美白对虾深受
当地消费者喜爱。图示意M公司海虾淡养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1-3小题。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咸水池
加水淡化
大塘淡水养殖
从沿海引进虾苗放
入池后每天定时定
将虾苗转进大塘
进去,该池水接近
量加入本地高山冰
淡化养殖。
海水的水环境。
雪融水。
1,新疆发展海鲜陆养的主要目的是()
A.完善农业结构B.提升养殖技术C.供应本地市场
D.出口国外市场
2.M公司在阿克苏实现“海虾淡养”遇到的主要困难是()
A.劳动力的缺乏B,农业用地短缺C.交通运输困难
D.水体性质差异
3.M公司能够在新疆阿克苏实现“海虾淡养”,得益于()
A.养殖历史悠久B.养殖技术先进C.养殖成本较低
-
D.气候条件适宜
三江源位于我国青海省南部,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素有“中华水
塔”之称。地理位置为3139N~3612N,8945E~10223E,海拔3500~4800m。
在青藏高原的大地形作用下,来自青藏高原北侧的气流与来自西南方向的气流
经常在三江源地区交汇,为当地暴雨形成提供动力条件。图示意2018年8月2
3日三江源地区暴雨水汽输送轨迹。读图,完成下面46小题。
33N
30N
路径四:26%
路径
-:38%
27N
24N
路径三:18%
21N1
18N
85E
90E
95E100E105E110E115E
4.路径一气流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输送至三江源,路径二和路径三的气流经过四川地区输
送至暴雨区,路径四的气流经过重庆、四川等地输送至暴雨区。根据水汽输送轨迹,
此次暴雨水汽主要源自()
A,北冰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太平洋
5.在青藏高原的大地形作用下,来自青藏高原北侧的气流与来自西南方向的气流经常在三
江源地区交汇,形成辐合,这种气流移动特征有利于形成()
A,冷锋
B.反气旋
C.气旋
D.准静止锋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P
6,三江源地区降水大致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空间分布,同时具有季节性集中的特征,
影响该地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和对应的水循环类型分别是()
A,西南水汽输入,内陆水循环
B.青藏高原北侧的气流,海上内循环
C.东南暖湿气流,海上内循环
D.南部主要受季风影响,海陆间水循环
渔汛是指水生经济动物高度集中于某水域,适于大量捕捞的时期。下图中甲、
乙两渔场渔汛季节差异显著,海雾多发。读图,完成7-9小题。
7.甲渔场的多雾期一般出现在()
40°
50°
A.1月
B.4月
10
C.7月
D.10月
8.甲、乙两渔场渔汛季节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表层水温
B.大气环流
C.光照强度
D.人类活动
O.
9.甲渔场渔汛推迟到达、提前结束的年份,印度半岛易发生

的自然灾害是()

A,滑坡
B.暴雨
10
C.旱灾
D.海啸
渔场
下图是部分地区某日8时和20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完成
10-11小题。
50°60°70°80°90
50°60°70°80°90°
55
55
1010
005
010
T1005-
45°
45
015
1020
1010
h010
08时
1020
20时

10.该日8时至20时,P地()
A.风向基本不变B.天气持续阴雨
C.渐受冷锋影响
D.气压略有上升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8时至20时图中低压中心势力减弱
B.20时左右K地受台风影响
C.8时至20时M地风速明显增强
D.20时左右P地暖气团主动抬升
夏威夷群岛位于太平洋中部,持续不断的火山喷发和板块移动造就了今天的
夏威夷群岛,其东南部的普纳鲁黑色沙滩,是夏咸夷岛最著名的景点之一。图
是夏威夷群岛的岩石年龄分布图。完成下面12-14小题。
12.该区域板块的运动方向为()
160W
。火山
A,自西北向东南
B.自东北向西南
C.自东南向西北
D,自西南向东北
1.6
13,夏威夷岛火山喷发出的火山灰主要飘向(
1.1
A,东南方向B.西南方向
20N
C.东北方向
D,西北方向
004169米
平洋
平均年龄
(百万年)
纱益果色沙酒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P府谷县第一中学高三年级第5次月考
地理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C D B C C D C B C C C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C B A D B C B C C C B
【答案】1.C 2.D 3.B
【解析】1.新疆距海远,沿海地区的海鲜保鲜困难,运输成本高,新疆海鲜陆养主要目的是供应本地市场,故C正确,D错误;发展海鲜养殖可以完善新疆农业结构,但不是其主要目的,故A错误;养殖技术的提升能够保障新疆海鲜陆养的成功,不是海鲜陆养的目的,故B错误。故选C。
2.南美白对虾是新疆阿克苏从沿海引进的海水虾苗,在阿克苏地区使用高山冰雪融水不断淡化,使其适应淡水养殖环境,因此养殖最大的困难是两地水体性质的差异,D正确。该地采用大塘养殖,对劳动力的需求不高,故A错误。用地紧张和交通运输困难不是养殖过程中的最大困难,故B、C错误。故选D。
3.据材料信息可知,南美白对虾是新疆阿克苏从沿海引进的海水虾苗,M公司能够在新疆阿克苏实现“海虾淡养”主要依赖于其技术的保障,故B正确。由材料“近年来”可知,其海虾养殖的历史不悠久,故A错误;新疆阿克苏引入各种智能设备养殖成本较高,故C错误。新疆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少,气候条件不优越,故D错误。故选B。
【答案】4.C 5.C 6.D
【解析】4.根据四个路径分布,可知三江源地区暴雨区水汽轨迹主要为路径一西南气流,夏季我国西南地区受来自印度洋西南气流影响较大,路径二、三也是属于西南气流,西南部为印度洋,故此次暴雨水汽主要来自印度洋,C正确,ABD错误;故选C。
5.在青藏高原的大地形作用下,来自青藏高原北侧的气流与来自西南方向的气流经常在三江源地区交汇,形成辐合,这种流场特征利于形成气旋,C正确;气流辐合不属于冷锋、反气旋和准静止锋的气流运动特点,ABD错误;故选C。
6.三江源地区水汽输送以唐古拉山为界,南部主要受季风影响来自海洋,这对应着西南和东南路径,而北侧则是由内陆水汽循环过程造成,这是青藏高原北侧气流的体现。三江源地区经向水汽输送强于纬向,水汽来源主要有西边界的西北气流、南边界的西南和东南暖湿气流,而降水变化主要是南边界的水汽输入所引起的,B错误;南部受季风影响,无论是西南水汽和东南暖湿气流都是参与的海陆间水循环,AC错误,D正确;故选D。
【答案】7. C 8. B 9. C
【解析】7.读图可知,图中甲渔场位于索马里半岛东侧,印度洋海域,北半球夏季时,东南信风随着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在地转偏向力向右偏转影响下,盛行西南季风,而甲海域受离岸风影响,表层海水水位低,上升补偿流形成,为寒流性质,使得水汽容易凝结成雾,因此,甲渔场的多雾期一般出现在7月份,C正确,ABD错误,故选C。
8.甲渔场渔汛应在7月(受西南季风影响,形成上升流),而乙渔场的渔汛在1月(1月份受西北季风影响),导致两渔场渔汛不同的原因为大气环流,B正确;甲、乙两渔场渔汛季节差异与表层水温、光照和人类活动关系不大,A、C、D错误。故选B。
9.读图,结合上题分析,甲渔场受西南季风影响时,进入渔汛期,而甲渔场渔汛推迟到达、提前结束的年份,说明西南季风较弱,影响印度半岛的时间短,雨季短,降水少,容易发生旱灾,C正确,ABD错误。
【答案】10. C 11. C
【解析】10.该日8时至20时期间,P地先受单一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而后受冷锋影响,降温降水,B错误,C正确;看等压线图可知,P地气压在下降,风向由偏南风转为偏西风,AD错误。故选C。
11.因为低压中心气压值在下降,所以8时至20时图中低压中心势力在增强,A错误;20时左右K地受锋面气旋(温带气旋)系统影响,而台风属于热带气旋,B错误;从等压线疏密程度可知,8时至20时M地等压线变得密集,故风速明显增强,C正确;20时左右P地受冷锋影响,所以是暖气团被迫抬升,D错误。
【答案】12.C 13.B 14.A
【解析】9.从图中看,夏威夷群岛中各小岛呈西北—东南方向排列;火山的平均年龄从东南向西北增加,东南部火山年龄最小,说明其形成最晚,是板块边界,新形成的火山将之前形成的向外推移,因此可知该群岛板块运动方向是自东南向西北,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0.读图可知,夏威夷岛位于20°N附近,地处东北信风带,受东北信风影响,夏威夷岛火山喷发出的火山灰主要飘向西南方向,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1.据材料可知,夏威夷岛是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喷发后,岩浆流入海水;在海水的冷却和岩浆内部热量的共同作用下,火山岩崩解破碎;长期受海浪、风力等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形成了黑色沙滩。故夏威夷普纳鲁黑色沙滩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岩浆喷出——海水侵蚀——海水堆积,A正确,BCD错误。故
【答案】15.D 16.B
【解析】15.纸和纸制品生产属于市场指向性,据材料“北欧UPM是世界著名的纸和纸制品生产商”可知,北欧UPM的产品需要销往世界各地,需要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因此影响影响北欧UPM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交通,不是本地市场,D正确,A错误;北欧森林资源丰富,但原料、技术不是影响纸和纸制品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BC错误。故选D。
16.读图可知,企业转型后,充分利用纸浆生产过程中的废液、废渣生产生物柴油、生物电力,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增加收入,提高经济效率,②③正确;纸浆--纸张--纸制品,没有提高产品附加值,①错误;生产环境增加,能源消耗可能增多,④错误,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答案】17.C 18.B 19.C
【解析】17.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墨川应大致位于②区域,即内蒙古草原地区,地广人稀,农业以放牧业为主,与蒙古国接壤,且其河流有内流河也有外流河,A错误;霁川应为横断山脉以东的云贵高原,地势起伏较大,缓坡修筑梯田,气候湿润,菌类繁盛,而⑤区域是青藏高原,B错误;莹川应为我国南方地区,即④区域,以季风水田农业为主,C正确;各川内部环境相似、差异小,而相邻两川习俗差异大,D错误,故选C。
18.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②均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A项错误;②到③由高原草原过渡到平原,农业由以畜牧业为主过渡到以种植业为主,B项正确;④到⑤地形由以平原丘陵为主过渡到高原山地,C项错误;③到④气候由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过渡到亚热带季风气候,D项错误。故选B。
19.我国西北地区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纬度较高,距海较远,气候干旱,物资稀缺;南部地区纬度较低,地形以丘陵、平原为主,距海较近,雨量充沛;造成两地自然环境差异的因素为纬度、海陆位置、地形等,植被是自然地理环境综合作用的反映,故与苍川和莹川自然环境差异关联性最小的因素是植被,C项正确。
【答案】20.C 21.C 22.B
【解析】20.与2010年相比,2019年新疆城镇化活力发展和绿色发展指数均上涨,A、B错误;相比于2010年,2019年新疆城镇化宜居建设指数上涨最多,且各发展指数与全国发展指数相比并非全部扩大,C正确,D错误。故选C。
21.清洁能源丰富有利于促进当地绿色发展,但并非是当地更加关注绿色发展道路的主要原因,A错误;区域人口流入有一定增长,但总量较小,对区域绿色发展影响小,B错误;新疆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环境承载力低,生态环境修复困难,推进绿色发展有利于当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C正确;该区旱灾多发,涝灾较少,D错误。故选C。
22.该区生态环境脆弱,大力发展冰川旅游,加快能源资源开采,会破坏当地生态环境,①④错误;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激发新疆城镇化活力,②正确;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有利于促进区域人才、物资等流通,激发新疆城镇化活力,③正确。综上所述,②③正确,故选B。
二、非选择题答案
23、【答案】(1)发达国家经济发达,劳动力成本较高,半导体产业的利润减少;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迅速,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劳动力丰富且工资水平较低,吸引和承接了半导体产业的转移;中国等新兴经济体技术与资金实力不断增强,半导体市场需求大等。
(2)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经济的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加快工业化进程;利于学习和接收先进的技术和经验等。
(3)与全球领先的技术水平相比差距较大,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一些半导体工艺设备和关键材料依赖进口,核心技术有待提高;半导体产业的上、下游环节不完善,产业链配套能力有待加强;高端人才储备相对不足;市场需求的波动较大和国际贸易的不确定性等。
【解析】(1)据材料可知,三次产业转移都是有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转移;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较高,半导体产业的利润减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且工资水平较低;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吸引和承接了半导体产业的转移;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技术与资金实力不断增强,对半导体市场的需求不断增大等。
(2)半导体产业转移给东南亚地区,可以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吸引农村人口进城务工,提高城市化水平,加快城镇化进程;推进工业化的发展,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利于学习和接收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增加国家税收,促进经济发展等。
(3)我国半导体产业发展速度较快,但与全球领先的技术水平差距较大;半导体技术研发水平不足,技术创新能力有限;一些半导体工艺设备和关键材料依赖进口,缺少部分核心技术,核心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半导体产业的产业链不够完善,上、下游环节配套能力有待加强;半导体相关的高端人才相对不足;受国际贸易影响,市场需求的波动较大等。
24、【答案】(1)1月赤道低气压带(热带辐合带)南移,该岛北部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对流雨较多;7月东南信风带北移,东部地处迎风坡,降水多,西部形成雨影区,降水少;7月西南部受副热带高压带北移的影响,降水少;导致该岛北部、东部降水多,西(西南)部降水少。
(2)该岛中部海拔较高甲地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晴天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多;东南信风越过山地高原后,气流下沉增温,气温较高。
(3)该国属于热带,塔那那利佛省地处中部高原山地,地势较高,气候凉爽;(冬、夏半年)降水较为适中,且晴天较多,便于人们生产和生活。
【解析】
【分析】本题以马达加斯加岛为材料,涉及降水及其影响因素、气温及其影响因素以及人口分布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月份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南移,马达加斯加岛北部地区受到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形成对流雨,降水丰沛;7月份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北移,马达加斯加岛受东南信风影响,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带来充沛水汽,岛屿东部为东南信风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较多;岛屿西侧位于东南信风背风坡,降水较少;7月份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北移,岛屿西南部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以晴朗天气为主,降水较少。综上分析可知,岛屿北部和东部地区降水较多,西部和南部地区降水相对较少。
【小问2详解】
据材料可知,岛屿中部是山脉,东部地区处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7月份,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较多,降水多,相对凉爽,甲地位于山地的背风坡,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较弱,达到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多,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较多,地面辐射较强,气温较高;甲地位于东南信风背风坡,背风坡气流下沉过程中增温显著,形成焚风效应,气温升高。
【小问3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看出塔那那利佛省地处中部高原山地,该岛屿为热带气候,中部山地高原,海拔较高,气候凉爽,适宜人类活动;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地降水较为适中,且晴朗天气较多,有利于生产生活,故人口分布较多。
25、【答案】(1)先变大后变小。温尼伯湖湖面面积的变化主要受冰川补给量的影响;冰川消融初期,补给量大,湖泊水量增加,面积增大;后随着冰川进一步消融,冰川面积减小,补给量减小,加上全球变暖,蒸发加剧,湖面萎缩。
(2)冰川消融初期,北部的纳尔逊河未解封,南部红河、密西西比河已经解封,湖水通过红河注入密西西比河;随着冰川进一步消融,纳尔逊河河道解封,其地势低于红河,温尼伯湖湖水更易排入纳尔逊河。
(3)河流补给来源减少,红河径流量减少;缺少湖泊的调蓄作用,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全球气候变暖,河流结冰期缩短;河水流向转为自低纬向高纬流,会出现凌汛现象。
【解析】(1)结合材料“最大时超过北美五大湖的总面积。冰川消融初期,湖水曾经通过明苏尼达河注入密西西比河,随着冰川进一步消融,湖水改由纳尔逊河注入哈得孙湾,湖面缩小”可以看出,从形成至今湖面面积先变大后变小。主要受冰川补给量的影响;冰川消融初期,补给量大,湖泊水量增加,面积增大;后随着冰川进一步消融,冰川面积减小,补给量减小,加上全球变暖,温度升高,蒸发加剧,湖面进一步萎缩。
(2)由材料“大陆冰川消融初期,温尼伯湖湖水曾经通过红河流入密西西比河。随着冰川进一步消融,温尼伯湖湖水改由纳尔逊河注入哈得孙湾”可知,冰川消融初期,北部的纳尔逊河未解封,南部红河、密西西比河已经解封,湖水通过红河注入密西西比河,随着冰川进一步消融,纳尔逊河河道解封;又因为纳尔逊河河床地势比红河低,湖水更易排入纳尔逊河;随着湖泊水位下降,红河河床地势高于湖面,湖水无法通过红河排出,故改道注入哈得孙湾。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