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高二生物学考试参考答案
1.D2.C3.B4.D5.D6.C7.A8.B9.A10.C11.B12.D13.D14.B
15.D
16.(1)肝、脑(1分)骨骼肌(1分)
(2)产热量大于散热量(2分)减少(1分)减少(1分)产热量(1分)
(3)大脑皮层(1分)
(4)该患者大量出汗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
对水的重吸收,使得尿量减少(2分)
17.(1)胞吐(1分)避免5-HT被单胺氧化酶氧化分解(且有利于5-HT的大量释放,利于兴奋
的传递)(2分)
(2)抑制(1分)iR-l6减少,使编码SERT的mRNA的降解减少,翻译产生的SERT增
多,促进突触间隙处5-HT的重吸收(2分)
(3)不做处理、适量有氧运动处理、适合剂量的抗抑郁药物X给药(3分)(不做处理的)生
理状态相同的正常大鼠(2分)
18.(1)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2分)T细胞直接接触靶细胞(2分)
(2)细胞因子(1分)辅助性T(1分)
(3)记忆T细胞(1分)对抗原具有识别和记忆能力,可在机体再次接触该种抗原时迅速增
殖分化为细胞毒性T细胞(合理即可,2分)
(4)使靶细胞中的病原体失去寄生的基础,因而可被抗体结合或直接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
消灭(合理即可,2分)
19.(1)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细胞分裂与分化:促进种子萌发、开花和果实发
育(答出1点,2分)抗衡(2分)
(2)合成(2分)
(3)升高(1分)升高(1分)
(4)激素(1分)环境因素(1分)
(5)原料广泛、容易合成、效果稳定(答出2点,2分)
20.(1)使酵母菌分布均匀,减少实验误差(2分)抽样检测法(1分)数学(1分)
(2)(1分)营养物质越丰富,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越快;酵母菌在营养物质充足的条件
下,种群数量在一定时间内呈“J”形增长(2分)密度制约因素(2分)
(3)增加野生大熊猫的食物来源、改善野生大熊猫的栖息环境等(答出1点,2分)
【高二生物学·参考答案第1页(共1页)】
·24-196B+重庆市高二生物学考试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第1章。
圜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如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分析,正确的是
的
A剧烈运动后体温升高,内环境的酸碱度明显降低
製
B.严重腹泻时通过补充清水来维持内环境渗透压平衡
长
C.炎症反应使体温升高,但是内环境稳态并未被破坏
D.过敏反应导致组织液渗透压升高从而引起组织水肿
2.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是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一种最常见的疾病,患者体内产生了可与
TSH受体特异性结合的抗体,该抗体发挥与TSH相同的生理功能,导致患者甲状腺激素分
都
泌过多。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患者的代谢旺盛,容易引起消瘦
輛
B.患者的TSH、TRH水平低于正常人
C,该抗体通过分级调节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
恕
D.甲状腺激素不能反馈性抑制浆细胞分泌抗体
3.下图是人体排尿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尿道内、外括肌是一种环形肌肉,逼尿肌分布于膀胱
壁,排尿使尿道感受器兴奋,兴奋通过过程f促进脊髓腰骶段的功能,直至尿液排尽。下列分
析错误的是
大脑皮层
ab
膀胱逼尿肌
膀胱
膀胱壁C,
脊髓腰骶段
d
内压力一
感受器
(初级排尿中枢)
+尿道内括肌
排尿
e
→尿道外括肌
f
-尿道感受器+
A.膀胱通尿肌和尿道内、外括肌参与构成排尿反射的效应器
举
B.尿意的产生与过程a、b、c有关,与过程d、e、f无关
C,脊髓对膀胱扩大和缩小的控制是由自主神经系统支配的
D.初级排尿中枢的兴奋状态可能会受到大脑皮层的调控
【高二生物学第1页(共6页)】
·24-196B.
4.免疫过强或过弱均会导致机体出现相应的病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风湿性心脏病是免疫防御功能异常导致的
B.初次接触过敏原就会迅速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
C,某人感染HIV后,辅助性T细胞的数量会迅速减少
D.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机体肿瘤发生的概率会升高
5.免疫调节是动物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调节方式,免疫系统主要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
和免疫活性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胸腺是B细胞成熟的场所,骨髓是T细胞成熟的场所
B.T细胞、浆细胞都能够吞噬、处理抗原并分泌相应抗体
C,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能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D.神经递质、激素可通过影响免疫细胞的代谢来影响免疫功能
6.正常情况下,眼球中的晶状体蛋白处在一种天然屏障中,不与淋巴细胞接触。当晶状体蛋白
透过屏障后会引发免疫反应产生抗晶状体蛋白抗体。某患者的左眼球严重受损,医生建议立
即摘除左眼球,若不及时摘除,则可能会导致右眼因免疫反应而失明。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眼球受损后晶状体蛋白可能会引发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B.该患者不摘除左眼球而导致失明的免疫学原理与过敏反应的不同
C.抗晶状体蛋白抗体的产生体现了免疫防御功能异常
D.及时摘除左眼球可避免抗体产生,从而避免右眼的晶状体蛋白受损
7.我国自古“以农立国”,经过悠久岁月的积累,形成了丰富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下列与“尿泥
促根”的作用原理相关的植物激素是
A生长素
B.乙烯
C.脱落酸
D.a-萘乙酸
8.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植物生长过程中,不同种激素的调节往往会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
B.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均主要通过促进细胞质的分裂来促进植物生长
C.光可以作为一种信号,影响、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
D.在受到光照射时,光敏色素的结构会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基因表达
9.东亚飞蝗是我国历史上发生大蝗灾的主要元凶之一,在土壤含水率小于15%的情况下,85%
以上的受精卵可以孵化,一旦食物(植物幼嫩的茎、叶)等条件得到满足,很容易发生大爆发。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农作物是影响蝗虫种群的非密度制约因素
B.适当引入蝗虫天敌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蝗灾的发生
C.爆发初期的东亚飞蝗种群数量较符合“丁”形曲线增长
D.蝗虫种群密度会受到种群内部生物因素的影响
10.为调查某水域中草鱼的种群数量,某同学捕获了90只草鱼,用红色、白色、蓝色三种颜料分
别标记30只并放回,一段时间后随机重新捕获120只草鱼,其中红色、白色、蓝色标记的草
鱼分别为6只、8只、6只。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该水域中所有生物均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B.可根据每种标记颜色分别估算草鱼的种群数量
C.该水域中的草鱼总数约为540只
D.若重捕期迁出部分草鱼,侧调查结果会偏小
【高二生物学第2页(共6页)】
·24-196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