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期末核心考点集训
专题01:长度单位
1.通过观察、类比,学会选用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2.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身边的物体,进行想象、猜测、推想、对比等,确定合适的长度单位。
3.感受测量长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测量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本节目标
Text here
单元知识体系框架梳理
知识点1:米和厘米
知识梳理
1.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用统一的标准去测量;
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和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用字母(cm)表示;
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用字母(m)表示。
3.测量时:一般是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尺子上的“厘米”就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
厘米可以用“cm”表示。
知识梳理
0
1
2
3
4
5
6
7
8
零刻度线
0
厘米
cm
长度单位cm
知识梳理
1 厘米
知识梳理
尺子上,每相邻两条长刻度线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
知识梳理
0
10
20
30
40
60
70
80
50
90
100
1小格代表1厘米
10小格代表10厘米
100厘米
11米=100厘米
知识梳理
0
10
20
30
40
60
70
80
50
90
100
1米
11米=100厘米
100厘米=( )米
1
这是米尺,看看1米有多长?
1
(1)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用( )作单位。
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用( )作单位。
(2)在米尺上从刻度0 到刻度100 是100( ),也就是
( )米。1米=( )厘米
厘米
米
100
(3)4米=( )厘米
厘米
1
400
厘米(cm)和米(m)是计量物体长度的单位。
精讲精练
长 2( )
长 8( )
高70( )
长3( )
填上“米”或“厘米。”
米
厘米
厘米
米
知识点2:认识线段
知识梳理
拉紧的一段线,可以看成一条线段
1.线段的特点:
①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②线段有两个端点。
2.画线段的方法:
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描点、连线、标长度)
3.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1
请你指出下面哪些是线段。
不是线段。
因为它是弯的,不是直的。
是线段。
是线段。
不是线段。
因为它是弯的,不是直的。
线段的特征:(1)直的。
(2)可以量出长度。
(3)两端各有一个点。
精讲精练
7.你能在我们周围找到线段吗?
深化练习
2
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量一量下面纸条的长度。
纸条有( )厘米。
6
纸条的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把尺子的刻度0对准纸条的左端。
精讲精练
Text here
重难易错点剖析
画线段
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3
从尺子的刻度0开始画起,需要画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到尺子的几厘米处。
Texthere深化练习1.填一填。(1)龙龙身高90厘米,再长( )厘米,他就有1米高了。(2)在 里填上“>”“<”或“=”。1米95厘米10厘米+20厘米1米30厘米+70厘米1米1米-20厘米90厘米(3)学生尺上,从刻度0 到6 是( )厘米,从刻度4 到12 是( ) 厘米。(4)△由( )条线段组成,中有( )条线段。10><=<6833Text here
深化练习
2.在合适的答案后的( )里画“√”。
Text here
深化练习
(2)在距离 左边3 厘米处画一面 ,在距离 右边4 厘米处画一朵 。
3厘米
4厘米
3. 画一画。
(1)画出一条比下面的线段长2 厘米的线段。
4厘米
Text here
拓展练习
4.光光比爸爸矮80厘米。光光的身高是多少米
1米60厘米=160厘米,光光一家的身高用直观图表示如下:
Text here
拓展练习
4.
从图中可以看出,要求光光的身高是多少厘米,需要先求出爸爸的身高,即求比160多20的数是多少,列式是160+20=180;再求光光的身高是多少厘米,即求比180少80的数是多少,列式是180-80=100(厘米),最后再把100厘米换算成1米。
1米60厘米=160厘米
160+20-80=100(厘米)
100厘米=1米
答:光光的身高是1米。
5.数一数,下面的图形各是由几条线段组成的?
( )条
( )条
( )条
3
4
6
深化练习
6.数一数,有几条线段?
1
2
3
一共有3条线段
深化练习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