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一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一化学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已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
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
答题区域均无效。
雾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
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5.本卷主要考查内容:必修第一册第一章至第三章。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016.Na23Mg24A127S32CI35.5
Fe 56 Cu 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世界上有名的“鬼谷”马沃山谷,每当下雨电闪雷鸣时,山谷中就会传出战场厮杀的声音,甚至
还有人影。但是天晴之后,山谷中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经过相关人员研究发现是山谷中存
在大量的磁铁矿导致了这种异常现象的产生,磁铁的主要成分是
A.FeO
B.Fe2O
C.FesO
D.Fe
2.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手段,下列分类依据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A.SO2、HNO、Cu(OH)2CO均含有氧元素,都是氧化物
B.H2SO4,CO2,KOH都易溶于水,都是电解质
C,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
D,根据是否有电子发生转移或偏移,将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与非氧化还原反应
3.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6gCH4气体中所含电子数目为10NA
B.32g臭氧所含氧原子数目为3NA
C,在25℃,压强为1,01×10°Pa时,11.2L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
D.28g一氧化碳与44g二氧化碳的体积一定相同
【高一化学·第1页(共6页)】
24331A
4,制取合金常用的方法是将两种或多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加热到某一温度,使其全部熔化
再冷却得到合金。根据下表中数据判断(其他条件均满足),下列合金不易采取这种方法制取
的是
金属
Na
Mg
Al
Fe
熔点/℃
97.5
649
660
1535
沸点/℃
883
1090
2467
2750
A.Fe-Al合金
B.Na-Al合金
C.Na-Fe合金
D.Mg-Al合金
5.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0.1mol·L-1HCI溶液:Ba2+、Na+、Ag、NO3
B.0.1mol·L-1NaOH溶液:Mg2+、K+、SO-、CI
C.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中:Na+、H+,SO、C
D.使石蕊试液显蓝色的溶液中:K+、Na+、SO、C1O
6.关于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金属钠长期露置于空气中,最终变为碳酸钠
B.Na2O2与水反应是水做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
C.Na2O、NazO2都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并生成O2
D.NazO、NazO2都能与水反应,且都是碱性氧化物
7,漂白粉、“84”消毒液是生产生活中常用的消毒剂和漂白剂。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漂白粉是混合物,可由氯气和石灰乳制取
B.“84”消毒液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漂白效果更好
票自粉
C.“84”消毒液和漂白粉的有效成分相同
D,漂白粉、“84”消毒液都应置于阴凉处密封保存
8.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钠与水反应:Na+2H20=Na*+OH+H2个
B.碳酸银溶于稀硝酸:CO号十2H+一C02忄+H20
C,将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Cu2++2OH一Cu(OH)2
D.碳酸氢钠溶液中加足量氢氧化钡溶液:2HCO+Ba2+十2OH一BaC0↓+CO+H2O
【高一化学·第2页(共6页)】
24331A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化学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l.C磁铁的主要成分是FeO4,C正确。
2.D氧化物指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HNO、Cu(OH):CO均含有氧元素,但不
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A错误:HSO,、CO2、KOH都易溶于水,但CO2不是电解质,在水溶液
中或溶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溶解性不是判断电解质的依据,B错误:溶液、浊液和胶体的
分类标准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C错误。
3.A16g甲烷为1mol,所含电子总数为10N,A正确:32g0,的物质的量为号mol,含有的原子数为2N,B
错误:25℃,压强为1.01×10P时不是标准状况下,不能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故在此条件
下11,2L.氨气的物质的量小于0.5mol,所含原子数目小于A,C错误;未告知两种气体所处的温度和压强
是否相同,无法确定它们的体积是否相同,D错误。
4,C合金是不同种金属在熔化状态下形成的一种熔合物,即两种金属都成为液态时进行混合;由于金属纳的
沸点较低,在铁熔化时温度达1535℃,而此时金属钠已变成气态,无法完成液态时混合,故选C。
5.DAg与CI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OH与Mg2+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使酚欧变红色的溶液显碱性,而
H+在碱性条件下不能大量存在,C错误。
6.A钠长期露置于空气中,先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潮解,氢氧化
钠溶液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十水碳酸钠,十水碳酸钠风化得到碳酸钠,所以钠发生一系列变化最终变为碳酸
钠,A正确;反应中HO中氢、氧元素化合价都未变化,故水既不做氧化剂,也不做还原剂,B错误;NO与
CO2反应仅生成NaCO,C错误;N:O2与酸反应除生成盐和水外,还有O,生成,故Na:O2不是碱性氧化
物,D错误。
7.C漂白粉主要成分为氯化钙和次氯酸钙,属于混合物,可由氯气和石灰乳制取,A正确:次氯酸的浓度越大,
漂白效果越好,“84”消毒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CO与次氯酸钠反应生成次氯酸,漂白效果更好,
B正确:“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NCIO,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有效成分不相同,C错误:次氯酸性
质不稳定,见光易分解,所以漂白粉、“84”消毒液应置于阴凉处密封保存,D正确。
8.C钠与水反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Na十2H2O一2Na十2OH十H:↑,A错误:碳酸银为不溶物,不
能拆开,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AgCO+2H+一2Ag++CO2·+H:O,B错误:NaHCO溶液中加足量
Ba(OH)z溶液,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十Ba2+十OH-BaCO,¥十HzO,D错误。
9.BFe+能溶解Cu,发生的反应为:Cu+2Fe+一Cu++2Fe2+,氧化性Fe+>Cu2+,A、D正确;随着反应
的进行,Fe3+减少Cu+增多,故溶液中的颜色由黄色变为蓝色,B错误:根据反应Cu+2Fe+Cu++
2Fe2+可知,当有1mol电子转移时,溶液中Cu+增加0.5mol,C正确。
10.D结合装置分析可知,甲中药品为:铁粉和稀硫酸,乙中为氢氧化钠溶液,装置甲中铁粉略过量,防止F2
被氧化,A,B正确;实验开始阶段,应把弹簧夹K和K2都打开,利用反应生成的氢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待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后,关闭K,,C正确;一段时间后生成的氢气使甲中压强增大,把硫酸亚铁溶液压人乙
中,反应生成白色氢氧化亚铁沉淀,关闭弹簧夹K:,但不能关闭弹簧夹K2,防止装置内压强过大发生爆炸,
D错误.
11.A假设镁和铝均为xmol,则镁和铝与足量盐酸反应共生成2.5.mol H2,该合金中镁不与NaOH溶液反
应,故xmol铝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共生成1,5 mol H,则同温同压下放出相同气体的质量之比等于气
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x:1,5x=5:3.
【高一化学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2433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