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社作业本】中国历史八上第七单元单元复习
一、选择题
1.(2021八上·永吉期末) 1945年,国共两党举行重庆谈判。1945年10月10日,双方签署了( )
A.《停战协定》 B.《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C.《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国内和平协定》
2.制作思维导图能帮助我们整理历史知识。下图中的空白位置应填写( )
A.蒋介石挑起内战 B.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
C.土地改革的实施 D.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3. 20世纪40年代,朱自清说:“胜利到来的当时,我们喘一-口气,情不自禁地在心头描画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一个小康时....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的过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响着。这个变化太快了,幻灭得太快了。”标志着“胜利的欢呼”彻底幻灭的历史事件是( )
A.重庆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B.国民党军队对陕北发动重点进攻
C.国民党军队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
D.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南京
4.某次战役时,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集中主力,以“猛虎掏心”的办法,切断整编第七十四师同友邻部队的联系,将其一举歼灭。这次战役是( )
A.青化砭战役 B.孟良崮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5.下列人物中,既领导过南昌起义,又参加过遵义会议和重庆谈判的是( )
A.周恩来 B.叶剑英 C.贺龙 D.朱德
6. 1948年底,建筑学家梁思成曾致信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故宫、颐和园等古代建筑,避免战争对文物的损坏。此处的“战争”应该是指(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7.解放战争时期,美国《时代周刊)如此描述道:“对绝大多数中国百姓而言,意味着和平。战争也许会迅速结束,5亿困顿、疲惫的中国民众在上周见证了毛泽东的光辉——他们进人北平。”由此可推测当时( )
A.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B.国共内战全面爆发
C.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D.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8.小明为设计班级黑板报,收集整理了这些资料:“转战陕北”“《中国土地法大纲》”“三大战役”“百万雄师过大江”。本期班级黑板报的主题应该是( )
A.国民革命,打倒列强除军阀
B.国共对峙,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形成
C.抗战烽火,十四年的浴血奋战
D.解放战争,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9.有人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这里的“起点”和“终点”分别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
B.《南京条约》的签订、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
C.国共第一次合作、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D.中国战区受降仪式举行、重庆谈判.
10.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 )
①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②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③建立了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④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材料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
材料二:北伐军进军形势。
材料三:1927-1937年,被称为国共十年对峙时期。蒋介石先后五次发动对红军的“围剿”,既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又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
材料四:图二、图三。
(1)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材料二所示形势的出现有何影响?
(2)请用相关史实来佐证材料三的观点。
(3)图二图三从侧面说明了抗日战争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
(4)回顾这段历史,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重庆谈判
【解析】【分析】 根据所学可知,1945年8月,蒋介石接连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举行和平谈判。中共决定接受邀请,争取和平民主新局面。8月底,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乘专机抵达重庆。重庆谈判历时43天。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协定规定: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故 B 正确, ACD 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重庆谈判的相关史实。
2.【答案】B
【知识点】解放战争时期的时代主题
【解析】【分析】A:1946年6月,国军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着全面内战开始,A项不符合题意;
B:根据所学可知,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毛泽东高瞻远瞩,以惊人的胆魄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经过谈判,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1946年1月10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举行。会议讨论了建立联合政府、和平建国纲领、召开国民大会、修改宪法草案、整编军队等问题,并通过一系列决议,再一次确定了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方针。重庆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议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B项符合题意;
C: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制定土地改革总路线,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的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C项不符合题意;
D: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议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得出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议反映的共同主题。
3.【答案】C
【知识点】内战爆发
【解析】【分析】A:重庆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A项不符合题意;
B:1947年3月,国民党重点进攻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B项不符合题意;
C:根据题干“20世纪40年代”“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的过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响着。这个变化太快了,幻灭得太快了。”和结合所学可知,1946年6月,国军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着全面内战开始,C项符合题意;
D: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解放战争的重大事件以及意义。
4.【答案】B
【知识点】挺进大别山
【解析】【分析】A:1947年3月,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部队在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彭德怀、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习仲勋的指挥下,采取拦头、断尾、两翼夹击的战法,全歼第31旅旅部及第92团共2900余人。青化砭战役是西北野战部队撤出延安后的首战胜利,打击了胡宗南部的进攻气焰,鼓舞了解放区军民斗志,A项不符合题意;
B:根据题干“某次战役时,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集中主力,以‘猛虎掏心’的办法,切断整编第七十四师同友邻部队的联系,将其一举歼灭。”和结合所学可知,华东野战军采取“猛虎掏心”战法,在孟良崮消灭国民党整编第七十四师,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B项符合题意;
C:1948年11至1949年1月,由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等指挥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以徐州为中心,歼敌55万。淮海战役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C项不符合题意;
D: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解放战争的重大事件以及意义。
5.【答案】A
【知识点】重庆谈判
【解析】【分析】A:根据所学可知,1927年,周恩来、贺龙等领导了南昌起义;1945年8月,周恩来、毛泽东等到重庆同蒋介石谈判,既领导了南昌起义又参加了重庆谈判的是周恩来,A项符合题意;
B:叶剑英与题干无关,B项不符合题意;
C:贺龙与题干无关,C项不符合题意;
D:朱德与题干无关,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南昌起义、重庆谈判的相关知识及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抓住题干关键词“南昌起义、重庆谈判”是解题的关键。
6.【答案】C
【知识点】三大战役
【解析】【分析】A:1948年9至11月,中共中央军委命令林彪、罗荣桓率东北人民解放军率先发起了辽沈战役,沈阳解放,辽沈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这次战役共歼灭国民党军队47万余人,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开始取得数量上的优势,A项不符合题意;
B:1948年11至1949年1月,在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统一指挥下,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发起了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战役,人民解放军先解放徐州,又在河南东部全歼敌军。淮海战役的胜利,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和渡江战役奠定了基础,B项不符合题意;
C:根据所学可知,1948年11月—1949年1月,平津战役中,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争取和各方面的推动下,北平国民党守军总司令傅作义率领部队接受和平改编。北平和平解放,使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免遭战火,保护了古都的文物古迹和几十万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C项符合题意;
D: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北平解放,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三大战役的相关史实。
7.【答案】C
【知识点】三大战役
【解析】【分析】A:1946年6月,人民解放军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集中兵力打运动战。在半年多的时间内,解放军就歼灭大量敌人,粉碎了国民党军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A项不符合题意;
B:1946年6月,国军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着全面内战开始,B项不符合题意;
C:根据题干“对绝大多数中国百姓而言,意味着和平。战争也许会迅速结束,5亿困顿、疲惫的中国民众在上周见证了毛泽东的光辉——他们进人北平。”和结合所学可知,题干描述的是北平和平解放。1948年11月—1949年1月,平津战役中,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争取和各方面的推动下,北平国民党守军总司令傅作义率领部队接受和平改编。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C项符合题意;
D: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大战役的意义,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三大战役的相关史实。
8.【答案】D
【知识点】解放战争时期的时代主题
【解析】【分析】A:国民革命时期是1924年5月至1927年4月,A项不符合题意;
B:国共对峙时期是1927年至1937年,B项不符合题意;
C:抗战时期指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结束,C项不符合题意;
D:根据题干“转战陕北”“《中国土地法大纲》”“三大战役”“百万雄师过大江”和结合所学可知,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在全面进攻受挫的情况下,转而发动对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制定土地改革总路线。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这些都属于1946年6月底到1949年10月解放战争时期,D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主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解放战争的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9.【答案】B
【知识点】渡江战役
【解析】【分析】A: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与题干无关,A项不符合题意;
B:根据题干“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和结合所学可知,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49年4月,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宣告了南京国民党政权在中国大陆统治的覆灭,B项符合题意;
C: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与题干无关,C项不符合题意;
D:1945年9月9日日本在中国战区受降仪式上签字。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偕周恩来、王若飞前往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讨论和平建国方案,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南京的特殊地位,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在学习中掌握近代史上重大事件的历史意义,根据所学排除错误选项即可。
10.【答案】A
【知识点】解放战争时期的时代主题
【解析】【分析】A:根据所学可知,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了新民主主义的中国,①②③正确,A项符合题意;
B: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④错误,B项不符合题意;
C: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④错误,C项不符合题意;
D: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④错误,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相关基础知识,难度中等。
11.【答案】(1)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国共合作推动了北伐的胜利 进军。
(2)列举的史实符合题意即可。如:1930年 10月开始,国民党先后对农村革命根据地发 动五次“围剿 ”,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特别是第五次“围剿 ”,红军损失惨重,开始长 征;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国民政府忙于内战,采取不抵抗政策,助长了日本 的侵略气焰,短短 4个多月,东北全境沦陷。
(3)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抗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4)国内各政治力量的团结合作有利于实现国家统一、反抗外国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利 益)、促进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
【知识点】红军长征;九一八事变;第一次国共合作;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二和结合所学可知,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允许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国共合作推动了北伐的胜利进军。
(2)根据材料三“1927-1937年,被称为国共十年对峙时期。蒋介石先后五次发动对红军的“围剿”,既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又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和结合所学可知,1930年10月开始,国民党先后对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动五次“围剿”,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特别是第五次“围剿”,红军损失惨重,开始长征;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国民政府忙于内战,采取不抵抗政策,助长了日本的侵略气焰,短短4个多月,东北全境沦陷。
(3)根据图二、图三可知,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抗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4)本题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国内各政治力量的团结合作有利于实现国家统一、反抗外国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利益)、促进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
故答案为:
(1)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国共合作推动了北伐的胜利进军。
(2)列举的史实符合题意即可。如:1930年10月开始,国民党先后对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动五次“围剿”,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特别是第五次“围剿”,红军损失惨重,开始长征;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国民政府忙于内战,采取不抵抗政策,助长了日本的侵略气焰,短短4个多月,东北全境沦陷。
(3)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抗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4)国内各政治力量的团结合作有利于实现国家统一、反抗外国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利益)、促进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
【点评】本题以四段文字、图片材料为背景,考查国民党一大的召开、1927—1937年国共关系对中国的影响、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对学生的要求较高。
1 / 1【历社作业本】中国历史八上第七单元单元复习
一、选择题
1.(2021八上·永吉期末) 1945年,国共两党举行重庆谈判。1945年10月10日,双方签署了( )
A.《停战协定》 B.《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C.《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国内和平协定》
【答案】B
【知识点】重庆谈判
【解析】【分析】 根据所学可知,1945年8月,蒋介石接连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举行和平谈判。中共决定接受邀请,争取和平民主新局面。8月底,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乘专机抵达重庆。重庆谈判历时43天。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协定规定: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故 B 正确, ACD 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重庆谈判的相关史实。
2.制作思维导图能帮助我们整理历史知识。下图中的空白位置应填写( )
A.蒋介石挑起内战 B.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
C.土地改革的实施 D.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答案】B
【知识点】解放战争时期的时代主题
【解析】【分析】A:1946年6月,国军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着全面内战开始,A项不符合题意;
B:根据所学可知,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毛泽东高瞻远瞩,以惊人的胆魄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经过谈判,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1946年1月10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举行。会议讨论了建立联合政府、和平建国纲领、召开国民大会、修改宪法草案、整编军队等问题,并通过一系列决议,再一次确定了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方针。重庆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议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B项符合题意;
C: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制定土地改革总路线,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的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C项不符合题意;
D: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议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得出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议反映的共同主题。
3. 20世纪40年代,朱自清说:“胜利到来的当时,我们喘一-口气,情不自禁地在心头描画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一个小康时....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的过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响着。这个变化太快了,幻灭得太快了。”标志着“胜利的欢呼”彻底幻灭的历史事件是( )
A.重庆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B.国民党军队对陕北发动重点进攻
C.国民党军队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
D.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南京
【答案】C
【知识点】内战爆发
【解析】【分析】A:重庆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A项不符合题意;
B:1947年3月,国民党重点进攻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B项不符合题意;
C:根据题干“20世纪40年代”“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的过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响着。这个变化太快了,幻灭得太快了。”和结合所学可知,1946年6月,国军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着全面内战开始,C项符合题意;
D: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解放战争的重大事件以及意义。
4.某次战役时,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集中主力,以“猛虎掏心”的办法,切断整编第七十四师同友邻部队的联系,将其一举歼灭。这次战役是( )
A.青化砭战役 B.孟良崮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答案】B
【知识点】挺进大别山
【解析】【分析】A:1947年3月,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部队在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彭德怀、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习仲勋的指挥下,采取拦头、断尾、两翼夹击的战法,全歼第31旅旅部及第92团共2900余人。青化砭战役是西北野战部队撤出延安后的首战胜利,打击了胡宗南部的进攻气焰,鼓舞了解放区军民斗志,A项不符合题意;
B:根据题干“某次战役时,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集中主力,以‘猛虎掏心’的办法,切断整编第七十四师同友邻部队的联系,将其一举歼灭。”和结合所学可知,华东野战军采取“猛虎掏心”战法,在孟良崮消灭国民党整编第七十四师,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B项符合题意;
C:1948年11至1949年1月,由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等指挥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以徐州为中心,歼敌55万。淮海战役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C项不符合题意;
D: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解放战争的重大事件以及意义。
5.下列人物中,既领导过南昌起义,又参加过遵义会议和重庆谈判的是( )
A.周恩来 B.叶剑英 C.贺龙 D.朱德
【答案】A
【知识点】重庆谈判
【解析】【分析】A:根据所学可知,1927年,周恩来、贺龙等领导了南昌起义;1945年8月,周恩来、毛泽东等到重庆同蒋介石谈判,既领导了南昌起义又参加了重庆谈判的是周恩来,A项符合题意;
B:叶剑英与题干无关,B项不符合题意;
C:贺龙与题干无关,C项不符合题意;
D:朱德与题干无关,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南昌起义、重庆谈判的相关知识及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抓住题干关键词“南昌起义、重庆谈判”是解题的关键。
6. 1948年底,建筑学家梁思成曾致信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故宫、颐和园等古代建筑,避免战争对文物的损坏。此处的“战争”应该是指(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答案】C
【知识点】三大战役
【解析】【分析】A:1948年9至11月,中共中央军委命令林彪、罗荣桓率东北人民解放军率先发起了辽沈战役,沈阳解放,辽沈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这次战役共歼灭国民党军队47万余人,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开始取得数量上的优势,A项不符合题意;
B:1948年11至1949年1月,在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统一指挥下,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发起了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战役,人民解放军先解放徐州,又在河南东部全歼敌军。淮海战役的胜利,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和渡江战役奠定了基础,B项不符合题意;
C:根据所学可知,1948年11月—1949年1月,平津战役中,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争取和各方面的推动下,北平国民党守军总司令傅作义率领部队接受和平改编。北平和平解放,使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免遭战火,保护了古都的文物古迹和几十万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C项符合题意;
D: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北平解放,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三大战役的相关史实。
7.解放战争时期,美国《时代周刊)如此描述道:“对绝大多数中国百姓而言,意味着和平。战争也许会迅速结束,5亿困顿、疲惫的中国民众在上周见证了毛泽东的光辉——他们进人北平。”由此可推测当时( )
A.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B.国共内战全面爆发
C.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D.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答案】C
【知识点】三大战役
【解析】【分析】A:1946年6月,人民解放军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集中兵力打运动战。在半年多的时间内,解放军就歼灭大量敌人,粉碎了国民党军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A项不符合题意;
B:1946年6月,国军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着全面内战开始,B项不符合题意;
C:根据题干“对绝大多数中国百姓而言,意味着和平。战争也许会迅速结束,5亿困顿、疲惫的中国民众在上周见证了毛泽东的光辉——他们进人北平。”和结合所学可知,题干描述的是北平和平解放。1948年11月—1949年1月,平津战役中,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争取和各方面的推动下,北平国民党守军总司令傅作义率领部队接受和平改编。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C项符合题意;
D: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大战役的意义,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三大战役的相关史实。
8.小明为设计班级黑板报,收集整理了这些资料:“转战陕北”“《中国土地法大纲》”“三大战役”“百万雄师过大江”。本期班级黑板报的主题应该是( )
A.国民革命,打倒列强除军阀
B.国共对峙,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形成
C.抗战烽火,十四年的浴血奋战
D.解放战争,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答案】D
【知识点】解放战争时期的时代主题
【解析】【分析】A:国民革命时期是1924年5月至1927年4月,A项不符合题意;
B:国共对峙时期是1927年至1937年,B项不符合题意;
C:抗战时期指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结束,C项不符合题意;
D:根据题干“转战陕北”“《中国土地法大纲》”“三大战役”“百万雄师过大江”和结合所学可知,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在全面进攻受挫的情况下,转而发动对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制定土地改革总路线。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这些都属于1946年6月底到1949年10月解放战争时期,D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主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解放战争的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9.有人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这里的“起点”和“终点”分别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
B.《南京条约》的签订、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
C.国共第一次合作、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D.中国战区受降仪式举行、重庆谈判.
【答案】B
【知识点】渡江战役
【解析】【分析】A: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与题干无关,A项不符合题意;
B:根据题干“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和结合所学可知,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49年4月,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宣告了南京国民党政权在中国大陆统治的覆灭,B项符合题意;
C: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与题干无关,C项不符合题意;
D:1945年9月9日日本在中国战区受降仪式上签字。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偕周恩来、王若飞前往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讨论和平建国方案,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南京的特殊地位,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在学习中掌握近代史上重大事件的历史意义,根据所学排除错误选项即可。
10.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 )
①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②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③建立了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④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知识点】解放战争时期的时代主题
【解析】【分析】A:根据所学可知,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了新民主主义的中国,①②③正确,A项符合题意;
B: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④错误,B项不符合题意;
C: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④错误,C项不符合题意;
D: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④错误,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相关基础知识,难度中等。
二、材料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
材料二:北伐军进军形势。
材料三:1927-1937年,被称为国共十年对峙时期。蒋介石先后五次发动对红军的“围剿”,既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又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
材料四:图二、图三。
(1)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材料二所示形势的出现有何影响?
(2)请用相关史实来佐证材料三的观点。
(3)图二图三从侧面说明了抗日战争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
(4)回顾这段历史,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答案】(1)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国共合作推动了北伐的胜利 进军。
(2)列举的史实符合题意即可。如:1930年 10月开始,国民党先后对农村革命根据地发 动五次“围剿 ”,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特别是第五次“围剿 ”,红军损失惨重,开始长 征;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国民政府忙于内战,采取不抵抗政策,助长了日本 的侵略气焰,短短 4个多月,东北全境沦陷。
(3)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抗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4)国内各政治力量的团结合作有利于实现国家统一、反抗外国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利 益)、促进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
【知识点】红军长征;九一八事变;第一次国共合作;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二和结合所学可知,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允许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国共合作推动了北伐的胜利进军。
(2)根据材料三“1927-1937年,被称为国共十年对峙时期。蒋介石先后五次发动对红军的“围剿”,既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又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和结合所学可知,1930年10月开始,国民党先后对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动五次“围剿”,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特别是第五次“围剿”,红军损失惨重,开始长征;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国民政府忙于内战,采取不抵抗政策,助长了日本的侵略气焰,短短4个多月,东北全境沦陷。
(3)根据图二、图三可知,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抗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4)本题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国内各政治力量的团结合作有利于实现国家统一、反抗外国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利益)、促进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
故答案为:
(1)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国共合作推动了北伐的胜利进军。
(2)列举的史实符合题意即可。如:1930年10月开始,国民党先后对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动五次“围剿”,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特别是第五次“围剿”,红军损失惨重,开始长征;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国民政府忙于内战,采取不抵抗政策,助长了日本的侵略气焰,短短4个多月,东北全境沦陷。
(3)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抗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4)国内各政治力量的团结合作有利于实现国家统一、反抗外国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利益)、促进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
【点评】本题以四段文字、图片材料为背景,考查国民党一大的召开、1927—1937年国共关系对中国的影响、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对学生的要求较高。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