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学情调研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学情调研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9.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2-13 18:01:25

文档简介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学情调研试题
一、选一选(每小题2分,共20分)
1.(2023四上·临泉期中)一直嚼米饭,我们会觉得米饭很甜,是因为(  )
A.我们太饿了,出现了幻觉
B.米饭本来就是甜的
C.米饭中的淀粉在唾液的作用下转化为糖
2.(2023四上·临泉期中)用敲击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  )
A.没有变化 B.产生波纹 C.迅速上升
3.(2023四上·临泉期中)(  )是身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
A.口腔 B.胃 C.肺
4.(2023四上·临泉期中)明明在演奏小提琴时,发现有一根弦的声音高了,他应该(  )
A.将琴弦调松 B.用力弹 C.将琴弦调紧
5.(2023四上·临泉期中)下面乐器中,(  )不是靠弦的振动发出声音的
A.二胡 B.吉他 C.三角铁
6.(2023四上·临泉期中)用一只手压住钢尺的一端,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另一端,在下列几种情况中,发出声音最高的是(  )
A.
B.
C.
7.(2023四上·临泉期中)下面的食物中,(  )含有丰富的脂肪
A.花生油 B.鱼 C.胡萝卜
8.(2023四上·临泉期中)(  )可以防止龋齿
A.多吃糖 B.多吃肉 C.正确刷牙
9.(2023四上·临泉期中)下列做法能提升我们肺活量的是(  )
A.经常吃有营养的食物
B.多参加体育运动
C.多休息
10.(2023四上·临泉期中)下列选项中,最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现象是(  )
A.妈妈可以听见小力游泳的声音
B.我们在海边能听到海浪拍击礁石的声音
C.小力游泳时潜在水里仍能听到妈妈说话的声音
二、判断正误(每小题2分,共20分)
11.(2023四上·临泉期中)耳朵是人感知声音的重要器官,我们要保护好耳朵。(  )
12.(2023四上·临泉期中)我们正在长身体,要多吃肉,少吃主食,这样才能更健康。(  )
13.(2023四上·临泉期中)不论白天还是夜晚,我们都在不间断地呼吸。(  )
14.(2023四上·临泉期中)我们只能靠饮食从外界获得能量。(  )
15.(2023四上·临泉期中)氧气是植物制造养料所必须的原料。(  )
16.(2021四上·鹿城期末)给食物分类会方便我们对食物进行研究。
17.(2023四上·临泉期中)相同的杯子中装入不同量的水,敲击时发出声音的高低是相同的。(  )
18.(2020四上·红塔期末)耳郭具有收集声音的作用。(  )
19.(2023四上·临泉期中)声音有高有低,高低就是强弱。(  )
20.(2023四上·临泉期中)通常肺活量小的人在运动的过程中每分钟的呼吸次数会越少。(  )
三、答一答(26分)
21.(2023四上·临泉期中)将食物与它含有的主要营养连线。
肥肉 丰富的糖类
米饭 丰富的脂肪
食盐 丰富的蛋白质
黄瓜 丰富的维生素
鸡蛋 丰富的矿物质
22.(2023四上·临泉期中)宇航员在太空中工作时,需要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沟通,这是为什么
23.(2023四上·临泉期中)小明的姐姐为了减肥,不吃肉类和主食,这样的饮食习惯对吗 怎样搭配食物才有利于身体的健康呢
四、实验探究(24分)
24.(2023四上·临泉期中)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
(1)如图,在塑料管中装入一小块馒头,用手指挤压,馒头会向下移动,这个实验模拟   的活动,说明它具有   的作用。A.食道B.口腔C.胃D.运输E.消化
(2)如图,在塑料袋里装上水、一小块馒头和煮熟的蔬菜,如果我们反复揉挤这个袋子,里面的食物会(  )。
A.不变 B.碎掉 C.变大
(3)第2题实验模拟的是(  )的工作。
A.小肠 B.口腔 C.胃
(4)从探究过程可以知道,食物从口腔进入身体,依次经历各个消化器官,发生的变化是(  )。
A.小块馒头-食糜-残渣
B.食糜--小块馒头残渣
C.小块馒头-残渣-食糜
(5)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知道,食物经历消化器官的顺序是(  )。
A.口腔一食道一小肠一胃一大肠
B.口腔一食道一胃一小肠--大肠
C.口腔-食道-青--大肠--小肠
25.(2023四上·临泉期中)四年级同学在课下玩弹橡皮筋的活动,对声音高低、强弱有了新的认识。
(1)橡皮筋拉得紧,发现发出的声音(  )。
A.高 B.低
(2)橡皮筋变短,发现发出的声音(  )。
A.高 B.低
(3)弹粗细不同的橡皮筋,粗的橡皮筋发声(  ),细的橡皮筋发声(  )。
A.高 B.低
(4)用力拨弹橡皮筋,我发现声音(  )。
A.变强 B.变弱
(5)用力拉橡皮筋,橡皮筋(  )发出声音。
A.会 B.不会
五、综合题(10分)
26.(2023四上·临泉期中)双休日,晓晓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到饭店去吃晚饭,他们点了的食物如下:①土豆;② 牛肉;③肥羊肉;④花生;⑤鱼;⑥虾;⑦面条(大份);⑧哈密瓜;⑨牛奶。
(1)如果把这些食物按动物类和植物类分类,请将相应的序号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动物类食物有:   
植物类食物有:   
(2)下列菜单中的食物,在纸上滑动时,会留下油渍的是(  )。
A.土豆 B.花生 C.哈密瓜
(3)这顿晚饭,根据“平衡膳食宝塔”,从营养均衡分析,缺少和偏多的食物分别是(  )。
A.少油脂类、多蛋白质类
B.少蔬菜类、多蛋白质类
C.少糖类、多蔬菜类
(4)晓晓的手指间有一些脱皮,你建议晓晓应该多吃(  )。
A.肉禽蛋类 B.油脂类 C.蔬菜水果类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
【解析】【分析】人的口腔内有唾液腺,它能分泌唾液,唾液里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酶,它能把淀粉分解成麦芽塘,我们一直咀嚼米饭,过一会儿,觉得米饭很甜是因为米饭中的淀粉在睡液的作用下转化为糖。
2.【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音又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用击打过的音又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产生波纹说明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用击打过的音又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振动了。音叉发出的声音是音叉振动产生的。
3.【答案】C
【知识点】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肺是身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这个中转站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做剧烈运动时,人体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所以肺必须更加卖力地工作。
4.【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弦乐器的声音
【解析】【分析】同样材质物体,小的、轻的、短的、紧的物体振动较快,发声音调较高,大的、重的、长的、松的物体振动较慢,发声音调较低、明明在演奏小提琴时,发现有一根弦的声音高了,他应该将琴弦调松,这样琴弦振动变慢,声音也就变低了。
5.【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弦乐器的声音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不同的乐器在发声时振动的部位是不同的。二胡、吉他是依靠琴弦振动发声的, 三角铁是打击乐器,靠三角铁振动发声的 。
6.【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时,钢尺伸出桌面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钢尺伸出桌面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所以B符合题意。
7.【答案】A
【知识点】脂肪的检验;食物中的营养
【解析】【分析】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花生油中含有大量的脂肪。胡萝卜中主要含维生素。鱼肉中富含蛋白质。
8.【答案】C
【知识点】牙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刷牙能够清除黏附在牙面和牙间隙的菌斑,防止龋齿发生。
9.【答案】B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 肺活量是人体吸入最多空气后,呼出去空气的量。肺活量是身体发育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肺活量的大小因人而异,如成人的肺活量大于儿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强度因人而异),参加户外活动,有利于增强肺活量,使人体获得更多的氧气。
10.【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但是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A.妈妈可以听见小科游泳的声音,妈妈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播,错误;
B.我们在海边能听到海浪拍击礁石的声音。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播,错误;
C.游泳时潜在水里仍能听到妈妈说话的声音,听到的声音是通过波体来传播,正确;所以C符合题意。
11.【答案】正确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保护听力
【解析】【分析】 耳朵作为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承担着重要的作用。平时的一些习惯都会或多或少的对耳以及听力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更应该注意保护耳。所以一般都是从日常习惯入手,进行改善。①均衡膳食。合理的搭配饭菜可以使身体得到更多营养,变得更加健康。②40分贝以上的声音不久听。③不长时间使用耳机。④每天清理耳朵,保持卫生。我们尽量远离过高过强的声音,有时需要捂住耳朵或戴上保护装置,避免长时间使用随声听、MP3、MP4等。故题干说法正确。
12.【答案】错误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平衡膳食
【解析】【分析】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另外,体重增加,独经系统和心。肺等内脏器官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根据营养平衡理论,科学搭配食物,强调平衡就是健康,每日膳食中选用的品种要多,我们应当制定科学的膳食搭配原则,如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每日吃适量新鲜水果和蔬菜、运动量大时,多吃糖类,补充能量,所以题目观点错误。
13.【答案】正确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人体通过呼吸,外界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利用氧气分解细胞内的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能量供给人体进行各项生理活动以及维持体温等,产生的二氧化碳则通过呼吸排到体外。无论白天还是夜晚,我们都在呼吸,不间断的呼吸成为我们的重要活动。肺是身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
14.【答案】错误
【知识点】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除了饮食之外,呼吸也是我们从外界摄取能量的又一重要活动。
15.【答案】错误
【知识点】光合作用
【解析】【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就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是植物制造养料所必需的原料。
16.【答案】正确
【知识点】食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食物的分类按主次分,我们把食物分为主食和副食;按食物来源,可以把食物分为植物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按生熟程度可把食物分为生食和熟食。给食物分类会方便我们对食物进行研究。
17.【答案】错误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物体振动的频率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频率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装水越多,敲击时振动的频率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
18.【答案】正确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耳朵属于听觉器官,耳廓的作用就是收集声音。
19.【答案】错误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 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音量是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的量;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
20.【答案】错误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肺活量是人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肺活量的大小是肺功能强弱的一项指标,肺活量越大,肺功能越强。肺活量大小与性别、年龄、健康、运动等因素有关。肺活量大的人比肺活量小的人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少。
21.【答案】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平衡膳食
【解析】【分析】食物含有的六种主要营养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水,不同食物中营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不同,米饭含有丰富的糖类;肥肉含有丰富的脂肪;鸡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黄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食盐含有丰富的矿物质。
22.【答案】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太空中几乎是真空环境,声音不能传播。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宇航员在太空中工作时,需要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进行沟通,否则即使他们面对面讲话,也仍然听不到彼此的声音。这是因为他们处于真空状态,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3.【答案】小明的姐姐饮食习惯不对。食物要多样化,不能偏食、挑食。为了健康成长,要注意食物的合理搭配和食物的摄入量。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平衡膳食
【解析】【分析】食物含有的六种主要营养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水。人需要的营养成分主要来自食物,营养均衡才能健康成长。食物要多样化,没有一种食物能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所以我们要吃各种不同的食物。为了健康成长,食物要多样化,不能偏食、挑食。为了健康成长,要注意食物的合理搭配和食物的摄入量。
24.【答案】(1)A;D
(2)B
(3)C
(4)A
(5)B
【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消化过程是通过消化器官来完成的,人体的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食物先在口腔消化,经过咽食道,然后到达胃,在胃中一般只是暂时贮存食物,并简单消化食物,胃能吸收小量的水和酒精,大部分的食物都要在下面的小肠消化,食物到达小肠后,在小肠消化并吸收营养成分,部分物质到达大肠后,没有吸收的剩余的营养成分会被大肠吸收,最后的食物残渣在大肠贮存形成粪便,经肛门排出体外。
(1)根据食物在人体消化系统运行过程,食物消化过程依次经过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从图1可知,在塑料管中装入一小块馒头。用手指挤压,馒头会向下移动,这个实验模拟食道的活动,说明食道具有运输作用。
(2)如图2所示,根据实验操作过程可知,在塑料袋里装上水、一小块馒头和煮熟的蔬菜,我们反复择挤这个袋子,里面的食
物会破碎,该实验模拟的是冒的功能。
(3)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图2中用塑料袋装食物、水,用手反复操捏,是模拟胃的磨碎、消化功能。
(4)从食物消化过程的探究过程可知,口腔摄入食物,牙齿咀嚼,舌头搅拌,唾液湿润,经过食道嫖动,推送食物进入胃。胃挤压、磨碎食物;经过小肠消化吸收作用,剩下的食物残渣进入大肠,变成粪便。故A选项正确。
(5)通过以上实验分析我们可以知道,食物经历消化器官的顺序是口腔一食道一胃一小肠一大肠。故B选项正确。
25.【答案】(1)A
(2)A
(3)A
(4)A
(5)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强弱;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吉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1)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橡皮筋拉得紧,振动得快,发出的声音高。
(2)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橡皮筋变短,振动得快,发出的声音高。
(3)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弹粗细不同的橡皮筋,粗的橡皮筋振动得慢,发声低,细的橡皮筋振动得快,发声高。
(4)物体振动的唱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用力拨弹橡皮筋,振动唱度变大,发现声音变强。
(5)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用力拉橡皮筋,橡皮筋没有振动,橡皮筋会发出声音。
26.【答案】(1)②③⑤⑥⑨;①④⑦⑧
(2)B
(3)B
(4)C
【知识点】食物的分类;食物中的营养;平衡膳食
【解析】【分析】一般来说,食物所包含的营养物质可分为六大类:糖类、蛋白质、油脂、无机盐、维生素及水,食物的营美成分有利于维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1)根据食物的来源分,可以分为动物类食物和植物类食物。牛肉、自肥羊肉、花生、G鱼、6虾、面条(大份)、哈密瓜、牛奶这些食物按动物类和植物类分类,属于动物类食物的有:牛肉、自肥羊肉、鱼、G虾、牛奶;属于植物类食物的有:土豆、花生、面条(大份)、哈密瓜。
(2)A.土豆主要营养成分是淀粉,不含有脂肪,在纸上滑动时,不会留下油渍,故A不符合题意;
B.花生含有丰富的脂肪,在纸上滑动时,会留下油渍,故B符合题意;
C.哈密瓜属于瓜果类食物,不含有脂肪,在纸上滑动时,不会留下油渍,故C不符合题意。
(3)“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营养配比的参考标准,在宝塔中,下一层的食物食用量要大于上一层的食物食用量。这顿晚饭,根据“平衡膳食宝塔”,从营养均衡分析,缺少和偏多的食物分别是少蔬菜类、多蛋白质类。
(3)晓晓的手指间有一些脱皮,说明他的身体缺少维生素,建议晓晓应该多吃在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所以小明应该多吃蔬菜、水果类食物。
1 / 1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学情调研试题
一、选一选(每小题2分,共20分)
1.(2023四上·临泉期中)一直嚼米饭,我们会觉得米饭很甜,是因为(  )
A.我们太饿了,出现了幻觉
B.米饭本来就是甜的
C.米饭中的淀粉在唾液的作用下转化为糖
【答案】C
【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
【解析】【分析】人的口腔内有唾液腺,它能分泌唾液,唾液里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酶,它能把淀粉分解成麦芽塘,我们一直咀嚼米饭,过一会儿,觉得米饭很甜是因为米饭中的淀粉在睡液的作用下转化为糖。
2.(2023四上·临泉期中)用敲击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  )
A.没有变化 B.产生波纹 C.迅速上升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音又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用击打过的音又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产生波纹说明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用击打过的音又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振动了。音叉发出的声音是音叉振动产生的。
3.(2023四上·临泉期中)(  )是身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
A.口腔 B.胃 C.肺
【答案】C
【知识点】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肺是身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这个中转站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做剧烈运动时,人体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所以肺必须更加卖力地工作。
4.(2023四上·临泉期中)明明在演奏小提琴时,发现有一根弦的声音高了,他应该(  )
A.将琴弦调松 B.用力弹 C.将琴弦调紧
【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弦乐器的声音
【解析】【分析】同样材质物体,小的、轻的、短的、紧的物体振动较快,发声音调较高,大的、重的、长的、松的物体振动较慢,发声音调较低、明明在演奏小提琴时,发现有一根弦的声音高了,他应该将琴弦调松,这样琴弦振动变慢,声音也就变低了。
5.(2023四上·临泉期中)下面乐器中,(  )不是靠弦的振动发出声音的
A.二胡 B.吉他 C.三角铁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弦乐器的声音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不同的乐器在发声时振动的部位是不同的。二胡、吉他是依靠琴弦振动发声的, 三角铁是打击乐器,靠三角铁振动发声的 。
6.(2023四上·临泉期中)用一只手压住钢尺的一端,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另一端,在下列几种情况中,发出声音最高的是(  )
A.
B.
C.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时,钢尺伸出桌面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钢尺伸出桌面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所以B符合题意。
7.(2023四上·临泉期中)下面的食物中,(  )含有丰富的脂肪
A.花生油 B.鱼 C.胡萝卜
【答案】A
【知识点】脂肪的检验;食物中的营养
【解析】【分析】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花生油中含有大量的脂肪。胡萝卜中主要含维生素。鱼肉中富含蛋白质。
8.(2023四上·临泉期中)(  )可以防止龋齿
A.多吃糖 B.多吃肉 C.正确刷牙
【答案】C
【知识点】牙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刷牙能够清除黏附在牙面和牙间隙的菌斑,防止龋齿发生。
9.(2023四上·临泉期中)下列做法能提升我们肺活量的是(  )
A.经常吃有营养的食物
B.多参加体育运动
C.多休息
【答案】B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 肺活量是人体吸入最多空气后,呼出去空气的量。肺活量是身体发育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肺活量的大小因人而异,如成人的肺活量大于儿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强度因人而异),参加户外活动,有利于增强肺活量,使人体获得更多的氧气。
10.(2023四上·临泉期中)下列选项中,最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现象是(  )
A.妈妈可以听见小力游泳的声音
B.我们在海边能听到海浪拍击礁石的声音
C.小力游泳时潜在水里仍能听到妈妈说话的声音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但是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A.妈妈可以听见小科游泳的声音,妈妈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播,错误;
B.我们在海边能听到海浪拍击礁石的声音。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播,错误;
C.游泳时潜在水里仍能听到妈妈说话的声音,听到的声音是通过波体来传播,正确;所以C符合题意。
二、判断正误(每小题2分,共20分)
11.(2023四上·临泉期中)耳朵是人感知声音的重要器官,我们要保护好耳朵。(  )
【答案】正确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保护听力
【解析】【分析】 耳朵作为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承担着重要的作用。平时的一些习惯都会或多或少的对耳以及听力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更应该注意保护耳。所以一般都是从日常习惯入手,进行改善。①均衡膳食。合理的搭配饭菜可以使身体得到更多营养,变得更加健康。②40分贝以上的声音不久听。③不长时间使用耳机。④每天清理耳朵,保持卫生。我们尽量远离过高过强的声音,有时需要捂住耳朵或戴上保护装置,避免长时间使用随声听、MP3、MP4等。故题干说法正确。
12.(2023四上·临泉期中)我们正在长身体,要多吃肉,少吃主食,这样才能更健康。(  )
【答案】错误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平衡膳食
【解析】【分析】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另外,体重增加,独经系统和心。肺等内脏器官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根据营养平衡理论,科学搭配食物,强调平衡就是健康,每日膳食中选用的品种要多,我们应当制定科学的膳食搭配原则,如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每日吃适量新鲜水果和蔬菜、运动量大时,多吃糖类,补充能量,所以题目观点错误。
13.(2023四上·临泉期中)不论白天还是夜晚,我们都在不间断地呼吸。(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人体通过呼吸,外界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利用氧气分解细胞内的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能量供给人体进行各项生理活动以及维持体温等,产生的二氧化碳则通过呼吸排到体外。无论白天还是夜晚,我们都在呼吸,不间断的呼吸成为我们的重要活动。肺是身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
14.(2023四上·临泉期中)我们只能靠饮食从外界获得能量。(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除了饮食之外,呼吸也是我们从外界摄取能量的又一重要活动。
15.(2023四上·临泉期中)氧气是植物制造养料所必须的原料。(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光合作用
【解析】【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就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是植物制造养料所必需的原料。
16.(2021四上·鹿城期末)给食物分类会方便我们对食物进行研究。
【答案】正确
【知识点】食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食物的分类按主次分,我们把食物分为主食和副食;按食物来源,可以把食物分为植物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按生熟程度可把食物分为生食和熟食。给食物分类会方便我们对食物进行研究。
17.(2023四上·临泉期中)相同的杯子中装入不同量的水,敲击时发出声音的高低是相同的。(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物体振动的频率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频率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装水越多,敲击时振动的频率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
18.(2020四上·红塔期末)耳郭具有收集声音的作用。(  )
【答案】正确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耳朵属于听觉器官,耳廓的作用就是收集声音。
19.(2023四上·临泉期中)声音有高有低,高低就是强弱。(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 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音量是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的量;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
20.(2023四上·临泉期中)通常肺活量小的人在运动的过程中每分钟的呼吸次数会越少。(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肺活量是人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肺活量的大小是肺功能强弱的一项指标,肺活量越大,肺功能越强。肺活量大小与性别、年龄、健康、运动等因素有关。肺活量大的人比肺活量小的人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少。
三、答一答(26分)
21.(2023四上·临泉期中)将食物与它含有的主要营养连线。
肥肉 丰富的糖类
米饭 丰富的脂肪
食盐 丰富的蛋白质
黄瓜 丰富的维生素
鸡蛋 丰富的矿物质
【答案】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平衡膳食
【解析】【分析】食物含有的六种主要营养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水,不同食物中营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不同,米饭含有丰富的糖类;肥肉含有丰富的脂肪;鸡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黄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食盐含有丰富的矿物质。
22.(2023四上·临泉期中)宇航员在太空中工作时,需要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沟通,这是为什么
【答案】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太空中几乎是真空环境,声音不能传播。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宇航员在太空中工作时,需要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进行沟通,否则即使他们面对面讲话,也仍然听不到彼此的声音。这是因为他们处于真空状态,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3.(2023四上·临泉期中)小明的姐姐为了减肥,不吃肉类和主食,这样的饮食习惯对吗 怎样搭配食物才有利于身体的健康呢
【答案】小明的姐姐饮食习惯不对。食物要多样化,不能偏食、挑食。为了健康成长,要注意食物的合理搭配和食物的摄入量。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平衡膳食
【解析】【分析】食物含有的六种主要营养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水。人需要的营养成分主要来自食物,营养均衡才能健康成长。食物要多样化,没有一种食物能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所以我们要吃各种不同的食物。为了健康成长,食物要多样化,不能偏食、挑食。为了健康成长,要注意食物的合理搭配和食物的摄入量。
四、实验探究(24分)
24.(2023四上·临泉期中)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
(1)如图,在塑料管中装入一小块馒头,用手指挤压,馒头会向下移动,这个实验模拟   的活动,说明它具有   的作用。A.食道B.口腔C.胃D.运输E.消化
(2)如图,在塑料袋里装上水、一小块馒头和煮熟的蔬菜,如果我们反复揉挤这个袋子,里面的食物会(  )。
A.不变 B.碎掉 C.变大
(3)第2题实验模拟的是(  )的工作。
A.小肠 B.口腔 C.胃
(4)从探究过程可以知道,食物从口腔进入身体,依次经历各个消化器官,发生的变化是(  )。
A.小块馒头-食糜-残渣
B.食糜--小块馒头残渣
C.小块馒头-残渣-食糜
(5)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知道,食物经历消化器官的顺序是(  )。
A.口腔一食道一小肠一胃一大肠
B.口腔一食道一胃一小肠--大肠
C.口腔-食道-青--大肠--小肠
【答案】(1)A;D
(2)B
(3)C
(4)A
(5)B
【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消化过程是通过消化器官来完成的,人体的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食物先在口腔消化,经过咽食道,然后到达胃,在胃中一般只是暂时贮存食物,并简单消化食物,胃能吸收小量的水和酒精,大部分的食物都要在下面的小肠消化,食物到达小肠后,在小肠消化并吸收营养成分,部分物质到达大肠后,没有吸收的剩余的营养成分会被大肠吸收,最后的食物残渣在大肠贮存形成粪便,经肛门排出体外。
(1)根据食物在人体消化系统运行过程,食物消化过程依次经过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从图1可知,在塑料管中装入一小块馒头。用手指挤压,馒头会向下移动,这个实验模拟食道的活动,说明食道具有运输作用。
(2)如图2所示,根据实验操作过程可知,在塑料袋里装上水、一小块馒头和煮熟的蔬菜,我们反复择挤这个袋子,里面的食
物会破碎,该实验模拟的是冒的功能。
(3)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图2中用塑料袋装食物、水,用手反复操捏,是模拟胃的磨碎、消化功能。
(4)从食物消化过程的探究过程可知,口腔摄入食物,牙齿咀嚼,舌头搅拌,唾液湿润,经过食道嫖动,推送食物进入胃。胃挤压、磨碎食物;经过小肠消化吸收作用,剩下的食物残渣进入大肠,变成粪便。故A选项正确。
(5)通过以上实验分析我们可以知道,食物经历消化器官的顺序是口腔一食道一胃一小肠一大肠。故B选项正确。
25.(2023四上·临泉期中)四年级同学在课下玩弹橡皮筋的活动,对声音高低、强弱有了新的认识。
(1)橡皮筋拉得紧,发现发出的声音(  )。
A.高 B.低
(2)橡皮筋变短,发现发出的声音(  )。
A.高 B.低
(3)弹粗细不同的橡皮筋,粗的橡皮筋发声(  ),细的橡皮筋发声(  )。
A.高 B.低
(4)用力拨弹橡皮筋,我发现声音(  )。
A.变强 B.变弱
(5)用力拉橡皮筋,橡皮筋(  )发出声音。
A.会 B.不会
【答案】(1)A
(2)A
(3)A
(4)A
(5)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强弱;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吉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1)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橡皮筋拉得紧,振动得快,发出的声音高。
(2)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橡皮筋变短,振动得快,发出的声音高。
(3)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弹粗细不同的橡皮筋,粗的橡皮筋振动得慢,发声低,细的橡皮筋振动得快,发声高。
(4)物体振动的唱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用力拨弹橡皮筋,振动唱度变大,发现声音变强。
(5)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用力拉橡皮筋,橡皮筋没有振动,橡皮筋会发出声音。
五、综合题(10分)
26.(2023四上·临泉期中)双休日,晓晓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到饭店去吃晚饭,他们点了的食物如下:①土豆;② 牛肉;③肥羊肉;④花生;⑤鱼;⑥虾;⑦面条(大份);⑧哈密瓜;⑨牛奶。
(1)如果把这些食物按动物类和植物类分类,请将相应的序号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动物类食物有:   
植物类食物有:   
(2)下列菜单中的食物,在纸上滑动时,会留下油渍的是(  )。
A.土豆 B.花生 C.哈密瓜
(3)这顿晚饭,根据“平衡膳食宝塔”,从营养均衡分析,缺少和偏多的食物分别是(  )。
A.少油脂类、多蛋白质类
B.少蔬菜类、多蛋白质类
C.少糖类、多蔬菜类
(4)晓晓的手指间有一些脱皮,你建议晓晓应该多吃(  )。
A.肉禽蛋类 B.油脂类 C.蔬菜水果类
【答案】(1)②③⑤⑥⑨;①④⑦⑧
(2)B
(3)B
(4)C
【知识点】食物的分类;食物中的营养;平衡膳食
【解析】【分析】一般来说,食物所包含的营养物质可分为六大类:糖类、蛋白质、油脂、无机盐、维生素及水,食物的营美成分有利于维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1)根据食物的来源分,可以分为动物类食物和植物类食物。牛肉、自肥羊肉、花生、G鱼、6虾、面条(大份)、哈密瓜、牛奶这些食物按动物类和植物类分类,属于动物类食物的有:牛肉、自肥羊肉、鱼、G虾、牛奶;属于植物类食物的有:土豆、花生、面条(大份)、哈密瓜。
(2)A.土豆主要营养成分是淀粉,不含有脂肪,在纸上滑动时,不会留下油渍,故A不符合题意;
B.花生含有丰富的脂肪,在纸上滑动时,会留下油渍,故B符合题意;
C.哈密瓜属于瓜果类食物,不含有脂肪,在纸上滑动时,不会留下油渍,故C不符合题意。
(3)“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营养配比的参考标准,在宝塔中,下一层的食物食用量要大于上一层的食物食用量。这顿晚饭,根据“平衡膳食宝塔”,从营养均衡分析,缺少和偏多的食物分别是少蔬菜类、多蛋白质类。
(3)晓晓的手指间有一些脱皮,说明他的身体缺少维生素,建议晓晓应该多吃在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所以小明应该多吃蔬菜、水果类食物。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