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歌》教学设计
执教:
时间:
教材内容:课文是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19课《古诗二首》---《敕勒歌》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对语文教学中“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针对这一理念,本课教学设计以北朝民歌《敕勒歌》为载体,通过读—诵—吟—背四个环节,让学生在诵读、吟咏中感受吟诵的乐趣;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理解、想象、品味诗歌,从而获得情感体验,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2、了解古诗大意,感受草原风光的壮美和富饶。
3、初步感受、了解吟诵,练习吟诵;体会草原人民对草原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责任感。
教学难点:
通过多种方式的诵读,体会草原人民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孩子们,你们喜欢旅游吗 那今年你们都去哪些地方玩过呢?谁来说一说?
2、那今天呐,老师将带着同学们一起去欣赏草原的美丽风光,请欣赏:
课件展示,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同学们,蓝兰的天空,洁白的云朵,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肥壮的牛羊……这就是草原,游牧民族可爱的家乡,从古至今,草原人民都在用满腔热情歌颂着自己的家乡。
3、介绍背景,激发兴趣。
在1600多年前,在阴山下美丽、辽阔的大草原上,曾经生活着一个游牧民族—敕勒族,他们也用一首优美的诗歌来赞美自己的家乡,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古诗二首》---《敕勒歌》。
板书:敕勒歌
二、诵读诗歌,明白大意。
1、师范读,学生听清字音和节奏。
课件演示节奏划分
2、学生自由读诗,师相机巡视指导,正音:见 似
3、小组互读互纠。
4、指名展示读,学生互评,指正。
5、边读边悟,了解诗意。
课件展示诗歌文本
敕勒川,阴山下, 位置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形状)笼盖(天之大)
天苍苍,野茫茫, 天(蓝)地(阔)
风吹草低见牛羊。 低(茂盛)见(牛羊肥壮)
6、课件展示风光图片,引导说话,巩固诗意。
7、师小结,引导学生想象诗意。
课件展示:高高的阴山脚下,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一片碧绿,蓝天上白云朵朵,高远的天空就像蒙古包圆圆的顶棚,笼罩着辽阔的草原。在无边无际草原上,清风吹拂着茂盛的绿草,高大、肥壮的牛羊时隐时现。
8、随机延伸,课件展示:草原上草木茂盛,牛羊悠闲自在,天天吃着丰盛的“大餐”,它们的心里肯定非常(高兴),对这大草原那是越来越(喜欢)了;而放牧的牧民,看到这成群的牛羊长得又高又大,又肥又壮,心里呀,也别提多(开心)了,对这一碧千里的草原那是越来越(喜爱)了。于是,他们站在这辽阔的草原上,情不自禁地唱起歌来。
三、吟咏诗歌,体验诗情。
1、课件展示,播放少儿吟咏版《敕勒歌》
2、师示范吟唱。
3、孩子们,你们听了刚才老师的吟唱,想不想跟着老师学唱这首诗歌呀?那好,下面我教一句,你们就唱一句,一定要认真学哦。
4、课件展示自编简谱版《敕勒歌》,教唱三遍。
5、集体吟唱《敕勒歌》。
6、男生、女生齐唱。
7、分句、分小组吟唱
8、抽生上台展演,颁发奖状(最美吟诵传承人)。
四、背诵诗歌,感受语言之美。
1、孩子们,下面啊,明老师要当一回记者,采访几位同学,愿意接受我采访的请举手:
这位小帅哥,通过诵读诗歌、吟唱诗歌,请问你心情怎么样?那你知道敕勒川(大草原)在哪里吗?
这位小美女,通过诵读诗歌、吟唱诗歌,请你用自己的话来描绘(介绍)一下大草原的风光:()的天空,()的白云,()的绿草,()的牛羊。
2、现场采访完毕,下面将来一场pk,诗歌背诵比赛,要求是背的正确、流利、有感情。我看哪位孩子最勇敢,谁先来?
师、生相机点评、纠正。颁发小礼品。
五、拖展总结,升化情感。
1、拓展:孩子们,老师这里给你们准备了几首草原歌曲,大家想不想听呀?
课件播放《呼伦贝尔大草原》、《我是草原小牧民》、《天堂》。
2、再次集体跟着平台吟唱《敕勒歌》。
3、孩子们,《敕勒歌》这首优美的诗歌,短短27个字,既描绘了美丽、辽阔的草原风光,也抒发了敕勒族人民对草原无限地赞美和热爱之情。距今已传唱1600多年,作为中华儿女,我们有责任将祖国的诗歌文化传承下去,有责任将诗歌吟诵传承下去。我们一起加油,好不好?请你们大声地回答我,好不好?
4、播放少儿吟咏版《敕勒歌》--背景音乐,结束。
六、板书设计。
敕勒歌
天 苍苍 热爱 赞美
地 茫茫(共16张PPT)
敕 勒 歌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 勒 歌
古诗词吟诵教学设计
chì
lè
初读古诗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
北朝民歌
锅 盖
瓶 盖
似:似乎
庐:庐山
似
字词识记
请你结合课文的插图,再读读诗句,请你找一找诗中写了哪些景物?请你圈画出来。
敕勒川 阴山
天 空
风 草
牛 羊
朗 诵
敕 勒 歌
北朝名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阴山
敕勒川
蒙古包(古时候又称 穹庐)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地见牛羊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21世纪载言
www.21cny.com
敕勒歌
8
水m-A、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筒配山
21世纪载言
山山山.《敕勒歌》教学课反思
上了《敕勒歌》吟诵教学课,反思如下:
本节课的可取之处在于:首先,多形式、多层次诵读;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通过读—诵—吟—背四个环节,让学生在诵读、吟咏中感受吟诵的乐趣;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理解、想象、品味诗歌,从而获得情感体验,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多重诵读是赋予作品新的生态,既让学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又让学生感悟想象、兴发感动。
其次,目标指向精准。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2、了解古诗大意,感受草原风光的壮美和富饶。3、初步感受、了解吟诵,练习吟诵;体会草原人民对草原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责任感。这一目标的设定是完全建立在学生学情和课标之上的,让整个课堂教学实践过程具备了较高的生成空间的再创空间。
再次,我在上课前的课前组织和互动,结合本土歌曲《古蔺我真心爱你》,引导学生说家乡、唱家乡环节,尤其是听了营造了较好的课前氛围、让学生做好了充足的“情绪”准备,调动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为后续的悟诗和情感迁移做好了铺垫。学生对这首民歌描绘的牧草丰茂,牛羊肥壮的草原风光,敕勒族人对养育他的的水土、对游牧生活的无限热爱之情,自然就更容易理解。
教无定法,课堂难免有遗憾,不知不觉竟拖堂了好几分钟。只是学生不想下课的情景,给了我些许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