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传复习课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五柳先生传复习课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5-07 20:53: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五柳先生传陶渊明初中阶段我们已经学过陶渊明写的文章或者有关陶渊明的文章,想想看,哪些反映了他追求高洁,隐世避俗的品性?《桃花源记》 《归园田居》 考考你作者小档案姓名: 又名:
籍贯:
生活时代:
时代背景:
爱好:
代表作品:
陶渊明陶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人
东晋大诗人 他生活的东晋末年社会政治黑暗,风气污浊。陶渊明做过几任小官,无法忍受官场的污浊黑暗,辞去官职毅然归隐。他隐居农村后,自号五柳先生。本文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写的一篇自传。菊花、饮酒《桃花源记》《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嗜( ) 辄( ) 吝( )
褐( ) 箪( ) 汲( )
俦( ) 觞( )
黔( ) 娄( ) shìzhélìnhèdānjíchóushāngqiánlóu比一比,我来读!亲戚、朋友希望、愿望墙冷冷清清的样子往、到就“以之为”,把它作为安然自若的样子对书的意旨有独到的体会过完自己的一生解释加点的字。每有会意   (           )
性嗜酒    (           )
亲旧知其如此 (          )
短褐穿结 ( )
兹若人之俦乎? (         )( )
衔觞赋诗   (          )
以乐其志   (          )
忘怀得失   (          )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喜爱,爱好老朋友此人,这样的人。指五柳先生。辈,同类酒杯使……欢乐不放在心上指衣服上有洞和补丁。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地方、处所)
杂然相许(赞同)
高可二黍许(左右、上下)许 去曾不吝情去留(离开)
日始出时去人远 (距离)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认为)一词多义寻向所志(标记)
处处志之(做标记)
颇示己志(志趣)志 其其亲旧知其如此(他,代五柳先生)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中的)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语气词,表揣测、反问) 读准节奏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句子翻译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2.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3.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4.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用它做了自己的号。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喜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了吃。5.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6.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7.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8.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他有嗜酒的天性,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 亲戚朋友知道他有这种情况,有时摆了酒叫他来喝;他一来就要喝得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去,并不装模作样,说走就走。 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遮不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面打了很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安之若素。9.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10.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11.赞曰:黔娄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12.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13.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14.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经常写文章来消遣时光,从文中也稍微透露出自己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曰: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心忡忡,不热衷于发财做官。”从这句话看,他应该是五柳先生这类人吧? 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 他大概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或者是葛天氏治下的百姓吧?五柳先生思想性格:闲静少言 ,不慕荣利生活状况:住、食、衣----贫困安贫乐道志趣爱好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但求精神愉悦,淡泊名利饮酒: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率真放达写文章:常著文章自娱自得其乐不慕名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思考和讨论:
1、根据课文第一段,说说五柳先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他是一个爱好读书、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率真放达、独立于世俗之外的悠闲自适的隐者形象。2.五柳先生之号是如何得来的?这样写有何深意?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一般人物传记都以人物名为传名,而本文却无姓无名,以号为题,而且细读文章后也无名姓,其中也许含有“隐逸”之意。
3. 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 (1)读书只求领会意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下功夫。(2)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与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3)他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4.喝酒为什么要“期在必醉”? 五柳先生在污浊的世俗社会里特立独行,内心必有许多愁苦,寄情于酒,这是他使自己得到解脱的一种方法。他饮酒时“造饮辄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也是他率真放达的体现。 5.作者常写文章,目的是什么? 明确:五柳先生才华出众,著文章不是要给别人看,更不是要献给统治者去求得官禄,而只是“自娱”,这正是他不慕荣利、淡泊名利、自得其乐的体现。这与世人的追名逐利形成了鲜明对比, 突出了五柳先生的高风亮节。 6.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生活条件如此恶劣,作者为何还能“晏如也”?这种精神值得提倡吗? 明确:作者的生活状况是穷困的:“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不仅写出了他的穷困潦倒,而且含蓄地说明了作者以古贤颜回自比,表达了自己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安贫乐道的思想。活灵活现地刻画出一个虽处于贫苦之中却悠闲自适、淡泊名利的隐士形象. 7.何为“赞”?赞语中的哪句话和传文中的“不慕名利”相照应?对作者的这种性格,该怎样看待? 明确:“赞”是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本文用这一体式,进一步的揭示五柳先生的精神。
与赞文“不汲汲于富贵”相照应我心中的陶渊明 手持有执墨卷,吟诵其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读出了一个悠然自得的陶渊明;“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我读出了一个坚定人生理想的陶渊明;“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我读出了一个安贫乐道的陶渊明;“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我读出一个平和而淡定的陶渊明……
  卷香留指,而更多的留得是陶渊明如秋菊般清新淡雅的芬芳!
  我心中的陶潜,你是那独傲秋霜的菊,高洁而优雅;你是那飘逸浮动的云朵豪放而洒脱;你是那无拘无束的风,在我心中轻轻走过,却留下了诗一般永久的感动!10.哪些语句表现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隐者风范(性格):
书中求乐(志趣):
率真放达(志趣):
安贫乐道(生活):
自得其乐,淡泊名利(志趣):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
性嗜酒,期在必醉,曾不吝情去留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
赞语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照应:“不慕荣利”照应: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照应:“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请用课文原句答题:1、“五柳先生”的字号来源于_____________。
2、“五柳先生”最突出的性格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
3、“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五柳先生”的生活境况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赞语中哪句话与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宅边有五柳树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不汲汲于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