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卤代烃同步训练(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3.1 卤代烃同步训练(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2-13 20:38: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1 卤代烃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能够鉴定氯乙烷中氯元素的存在的操作是(  )
A.在氯乙烷中直接加入AgNO3溶液
B.加入NaOH溶液,加热后加入稀硝酸酸化,然后加入AgNO3溶液
C.加蒸馏水,充分搅拌后,加入AgNO3溶液
D.加入NaOH的乙醇溶液,加热后加入AgNO3溶液
2.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指出,乙醚、75%乙醇、84消毒液、过氧乙酸(CH3COOOH)、氯仿(CHCl3)等均可有效灭活病毒。对于上述化学药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醇不是电解质,与水互溶
B.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NaClO是离子化合物
C.过氧乙酸是有机物,摩尔质量为76g/mol
D.CHCl3分子内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
3.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CH4 + 2 O2 CO2 + 2H2O
B.CH2=CH2 + H2 CH3-CH3
C. + Br2 + HBr
D.2CH3CH2OH + O2 2CH3CHO + 2 H2O
4.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纤维素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且水解产物相同
B.苯和乙烯都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
C.乙酸乙酯和油脂互为同系物
D.甲烷和乙醇均能发生取代反应
5.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苯与液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
B.乙醇在铜的催化作用下与O2反应生成乙醛
C.乙烯与氢气反应生成乙烷
D.甲烷用作燃料
6.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乙醇的催化氧化:
B.乙酸乙酯的制备:
C.实验室用液溴和苯在催化剂作用下制溴苯: +Br2+HBr
D.三氯甲烷与液氯混合后,强光照射,发生反应:
7.下列反应中,属于消去反应的是(  )
A.CH3CH=CH2 + Br2 CH3CHBrCH2Br
B.CH3CH2OH CH2=CH2↑+H2O
C.CH3COOH + CH3CH2OH CH3COOCH2CH3 + H2O
D.C6H6 + HNO3 C6H5NO2 + H2O
8.下列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乙醇与浓硫酸混合加热制乙烯
B.甲苯与浓硝酸反应制三硝基甲苯
C.乙醇与乙酸反应制乙酸乙酯
D.油脂与浓NaOH反应制高级脂肪酸钠
9.某气态烃1mol能和2mol HCl加成,其饱和产物又能和6mol Cl2完全取代,则该烃是(  )
A.C2H6 B.C2H4 C.C3H4 D.C4H6
10.1 mol乙烯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后,再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整个过程中最多消耗氯气(  )
A.3 mol B.4 mol C.5 mol D.6 mol
11.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发了甲烷和二氧化碳的共转化技术,利用分子筛催化剂高效制得乙酸,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消耗22.4 LCO2可制得1mol乙酸
B.该反应过程符合“绿色化学”原理,其原子利用率为100%
C.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D.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均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12.下列反应中前者属于取代反应,后者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甲烷与氯气混合后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反应;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苯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
C.甲苯与浓硝酸、浓硫酸的混合液加热;乙烯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乙醇
D.在苯中滴入溴水,溴水层变无色;乙烯在一定条件下生成聚乙烯
13.下列反应中前者属于取代反应,后者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甲烷与氯气混合后光照反应;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褪色
B.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苯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
C.苯滴入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有油状液体生成;乙烯与水生成乙醇的反应
D.在苯中滴入溴水,使溴水褪色;乙烯与氯化氢反应制取氯乙烷
14.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认识错误的是(  )
A.油脂在空气中完全燃烧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
B.蔗糖、麦芽糖的分子式都是C12H22O11,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C.在水溶液里,乙酸分子中的—CH3可以电离出H+
D.在浓硫酸存在下,苯与浓硝酸共热生成硝基苯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15.氨甲环酸可用于治疗出血症,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氨甲环酸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式为 B.含氧官能团为羧基
C.能发生取代反应 D.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
16.下列化学反应中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CH2Cl2+Br2 CHBrCl2+HBr
B.
C.
D.
二、综合题
17.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   。
(2)乙醇在铜或银催化下氧化为乙醛:   。
(3)苯→溴苯:   。
(4)溴乙烷与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   。
(5)实验室制乙炔:   。
18.按要求填空:
(1)按系统命名法命名有机物CH3CH(C2H5)CH(CH3)2的名称是   。
(2)电石气的电子式为   。
(3)实验室制乙烯的反应方程式   。
(4)不能发生消去反应的分子量最小的氯代烃的分子式为   。
19.国内售卖的酱油含有一定量的食品添加剂,如谷氨酸钠、三氯蔗糖、苯甲酸及苯甲酸钠等,某些相关物质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谷氨酸的分子式为   。
(2)大豆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硝酸、加热,实验现象为   。
(3)常温下,苯甲酸能与下列物质中的____反应(填字母)。
A.溶液 B. C.氢气 D.溴水
(4)检验三氯蔗糖中含氯元素的试剂是____(填字母)。
A.溶液和稀硝酸 B.溶液和溶液
C.溶液、溶液和稀硝酸 D.溶液和盐酸
(5)T与谷氨酸互为同分异构体,所含官能团种类和数目与谷氨酸完全相同,则T有   种结构(不包括立体异构体),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上有四组峰的T的结构简式为   (填一种)。
20.氯乙烷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以下两个反应均可得到氯乙烷:
①CH3CH3+Cl2→CH3CH2Cl+HCl
②CH2CH2+HCl CH3CH2Cl
(1)①属于   反应;②属于   反应。
A.加成   B.取代   C.氧化
(2)你认为采用哪个方案合理?为什么?
21.玫瑰的香味物质中含有1,8 萜二烯,1,8 萜二烯的键线式为 。
(1)1 mol 1,8 萜二烯最多可以跟   mol
H2发生反应。
(2)写出1,8 萜二烯跟等物质的量的Br2发生加成反应所得产物的可能的结构:   (用键线式或结构简式表示)。
(3)有机物A是1,8 萜二烯的同分异构体,分子中含有“ ”结构(R表示烃基),A可能的结构为   (用键线式或结构简式表示)。
(4)写出 和Cl2发生1,4 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解答】检验氯乙烷中氯元素,氯乙烷可以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水解生成氯离子,也可以在氢氧化钠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氯离子,最后加入硝酸酸化,加入硝酸银,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故答案为:B。
【分析】A、氯乙烷不是电解质,无法电离出Cl-;
B、氯乙烷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下可以发生取代反应生成醇和氯化氢,硝酸可以中和剩余的NaOH防止OH-的干扰;
C、氯乙烷不是电解质,无法电离出Cl-;
D、氯乙烷在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氯化钠和水,因为有NaOH存在,并未除去,会对实验造成干扰。
2.【答案】D
【解析】【解答】A.CH3CH2OH是由分子构成的化合物,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发生电离而导电,因此不是电解质;由于CH3CH2OH和水分子内均含有羟基,分子之间容易形成氢键,增加了分子之间的吸引力,因此乙醇与水互溶,A不符合题意;
B.NaClO是盐,由Na+与ClO-通过离子键结合,属于离子化合物,该物质具有强氧化性,因此具有杀菌消毒作用,B不符合题意;
C.过氧乙酸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其相对分子质量是76,所以其摩尔质量为76g/mol,C不符合题意;
D.在CHCl3分子内,3个Cl原子与1个H原子都与C原子形成共价键,因此只含有极性键,不含有非极性键,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乙醇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发生电离而导电,是非电解质;由于CH3CH2OH和水分子之间容易形成氢键;
B.NaClO是盐,属于离子化合物;
C.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
D.CHCl3分子的结构式为,不同原子之间的的化学键为极性键。
3.【答案】C
【解析】【解答】A. CH4 + 2 O2 CO2 + 2H2O,属于氧化反应,A项不符合题意;
B. CH2=CH2 + H2 CH3-CH3,属于加成反应,B项不符合题意;
C. + Br2 + HBr,为苯的溴代反应,属于取代反应,C项符合题意;
D. 2CH3CH2OH + O2 2CH3CHO + 2 H2O,为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属于氧化反应,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有机物中的化学反应类型是常考点,其中取代反应与加成反应的特点很显著,判断依据可归纳为:若为取代反应,以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为例,甲烷分子内的一个H被取代,消耗一个Cl2,同时产生一个无机小分子HCl;若为加成反应,以CH2=CH2与Br2反应为例,其原理是:C=C中的双键断开其中一个,两个C各形成一个半键,分别与两个Br原子结合成键,其特点就是双键变单键,不饱和变饱和。
4.【答案】D
【解析】【解答】A.纤维素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质水解产物是氨基酸,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故A不符合题意;
B.苯和乙烯都能使溴水褪色,前者是发生萃取,后者是发生加成反应,B不符合题意;
C.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与乙酸乙酯所含官能团个数不同,不是同系物,故C不符合题意;
D.甲烷可以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乙醇能与乙酸等发生酯化反应,也是取代反应,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纤维素水解得到葡糖糖,而蛋白质水解得到氨基酸
B、苯使溴水褪色,是由于萃取
C、同系物:结构相似,分子式相差若干个-CH2-
5.【答案】A
【解析】【解答】A.苯与液溴在三溴化铁催化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A符合题意;
B.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是氧化反应,B不符合题意;
C.乙烯与氢气生成乙烷是加成反应,C不符合题意;
D.甲烷用作燃料发生氧化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苯和液溴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B、乙醇在铜催化下生成乙醛是氧化反应;
C、乙烯和氢气的反应为加成反应;
D、甲烷的燃烧为氧化反应。
6.【答案】B
【解析】【解答】A.CH3CH2OH在Cu或Ag的催化下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乙醛,方程式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故A不符合题意;
B.羧酸与醇发生酯化反应,羧基脱去 OH, 羟基脱去 OH中的 H,相互结合生成水,该反应可逆为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18OH CH3CO18OCH2CH3+H2O,故B符合题意;
C.液溴和苯在溴化铁催化作用下反应,化学方程式为:,故C不符合题意;
D.三氯甲烷与液氯混合后,强光照射,发生取代反应,方程式为:,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和水;
B.酯化反应原理为酸去羟基醇去氢;
C.苯与液溴在氯化铁催化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和溴化氢;
D.三氯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四氯化碳和氯化氢。
7.【答案】B
【解析】【解答】A.CH3CH=CH2 + Br2 CH3CHBrCH2Br属于加成反应,A不合题意;
B.CH3CH2OH CH2=CH2↑+H2O属于消去反应,B符合题意;
C.CH3COOH + CH3CH2OH CH3COOCH2CH3 + H2O属于取代反应,C不合题意;
D.C6H6 + HNO3 C6H5NO2 + H2O属于取代反应,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消去反应是指有机物分子内脱去一个小分子生成不饱和键的反应,加成反应是指有机物中碳碳双键或三键等不饱和键断裂在两端碳原子分别加上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的反应,取代反应是指有机物中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据此分析解题。
8.【答案】A
【解析】【解答】A.乙醇与浓硫酸混合加热制乙烯为消去反应,A满足题意;
B.甲苯与浓硝酸反应制三硝基甲苯属于取代反应,B不满足题意;
C.乙醇与乙酸反应制乙酸乙酯属于取代反应,C不满足题意;
D.油脂与浓NaOH反应制高级脂肪酸钠为油脂的水解反应,属于取代反应,D不满足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取代反应指的是有机分子中的一个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
9.【答案】C
【解析】【解答】解:某气态烃1mol能和2mol HCl加成,则分子中含有2个C=C键或1个C≡C,1mol其饱和产物又能和6mol Cl2完全取代,说明1个氯代烃中引入6个Cl原子,加成时1个某气态烃分子已引入2个Cl原子形成氯代烃,所以1个最后的有机化合物中分子共含有8个Cl原子,则C原子数目为3,故该烃的分子式为为C3H4,故选C.
【分析】根据某气态烃1mol能和2mol HCl加成,则分子中含有2个C=C键或1个C≡C,1mol其饱和产物又能和6mol Cl2完全取代,说明1个氯代烃中引入6个Cl原子,加成时1个某气态烃分子已引入2个Cl原子形成氯代烃,所以1个最后的有机化合物中分子共含有8个Cl原子,以此来解答.
10.【答案】C
【解析】【解答】乙烯与Cl2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1加成;同时1 mol乙烯的分子中有4 mol氢原子,与Cl2发生取代反应时,需要消耗4 mol Cl2,故总共需要5 mol Cl2。
故答案为:C
【分析】乙烯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后,氢原子数不变,所有氢原子都可能被取代,据此分析即可。
11.【答案】B
【解析】【解答】A.未注明是否标准状况,气体的摩尔体积不知,无法计算,A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反应物全部转化为生成物,原子利用率达100%,符合“绿色化学”原理,B符合题意;
C.甲烷和二氧化碳制得乙酸,方程式为:CO2+CH4→C2H4O2,属于化合反应,只有一种产物,不是取代反应,C不符合题意;
D.甲烷只含有C-H极性键,二氧化碳中只含有C=O极性键,没有非极性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未给出气体所处状态,无法确定Vm的值;
B.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CO2CH3COOH;
C.反应后产物只有一种,不属于取代反应;
D.CO2中只含有C=O;
12.【答案】C
【解析】【解答】A、甲烷和氯气混合光照一段时间后,甲烷中的氢原子被氯原子所代替生成氯代物,所以属于取代反应;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高锰酸钾和乙烯发生了氧化反应的结果,故A不符合题意;
B、乙烯中的双键断裂,每个碳原子上结合一个溴原子生成1,2-二溴乙烯,所以属于加成反应;苯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也是加成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在浓硫酸和加热条件下,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硝基取代生成硝基苯,所以属于取代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乙烯中的双键断裂,一个碳原子上结合一个氢原子,另一个碳原子上结合羟基,生成乙醇,该反应属于加成反应,所以C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D、苯能萃取溴水中的溴而使水层无色,不是加成反应是萃取;乙烯生成聚乙烯的反应属于加聚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有机物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称为取代反应;根据官能团的结构特点分析是否可以发生加成反应;据此分析解答。
13.【答案】C
【解析】【解答】A.甲烷和氯气混合光照一段时间后,甲烷中的氢原子被氯原子所代替生成氯代物,所以属于取代反应;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高锰酸钾和乙烯发生了氧化反应的结果,A不符合题意;
B.乙烯中的双键断裂,每个碳原子上结合一个溴原子生成1,2-二溴乙烯,所以属于加成反应;苯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也是加成反应,B不符合题意;
C.在浓硫酸和加热条件下,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硝基取代生成硝基苯,所以属于取代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乙烯中的双键断裂,一个碳原子上结合一个氢原子,另一个碳原子上结合羟基,生成乙醇,该反应属于加成反应,C符合题意;
D.苯能萃取溴水中的溴而使水层无色,不是加成反应而是萃取;乙烯生成聚乙烯的反应属于加聚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取代反应是指化合物或有机物分子中任何一个原子或原子团被试剂中同类型的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用通式表示为:R-L(反应基质)+A-B(进攻试剂)→R-A(取代产物)+L-B(离去基团)属于化学反应的一类;加成反应是反应物分子中以重键结合的或共轭不饱和体系末端的两个原子,在反应中分别与由试剂提供的基团或原子以σ键相结合,得到一种饱和的或比较饱和的加成产物。
14.【答案】C
【解析】【解答】A、油脂含有C、H、O三种元素,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故A不符合题意;
B、蔗糖、麦芽糖分子式相同,蔗糖是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脱水形成的,而麦芽糖是由2分子葡萄糖脱水形成的,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B不符合题意;
C、在水溶液里,乙酸电离方程式为CH3COOH CH3COO-+H+,发生电离是羧基中的H原子,故C符合题意;
D、硝基取代苯环上的H原子生成硝基苯,是取代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油脂仅含C、H、O三种元素;
B.同分异构体是具有相同分子式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
C.甲基不能电离出H+;
D.取代反应是指化合物或有机物分子中任何一个原子或原子团被试剂中同类型的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
15.【答案】D
【解析】【解答】A.根据结构简式,氨甲环酸分子式为,故A不符合题意;
B.氨甲环酸分子中含氧官能团为羧基,故B不符合题意;
C.氨甲环酸分子中含羧基、氨基,能发生取代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氨甲环酸分子中,除了羧基的碳原子、其余碳原子都是饱和碳原子,根据甲烷的结构可知,氨甲环酸分子不可能所有碳原子共平面,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结构简式可以推得氨甲环酸的分子式;
B.羧基:-COOH;
C.常见的能发生取代反应的官能团:羧基、氨基、醇羟基、酯基、卤原子和肽键等;
D.氨甲环酸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在同一个共面上。
16.【答案】C
【解析】【解答】A.该反应的特征是 中一个氢原子被一个溴原子取代,属于取代反应,A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的特征是 中的羟基被一个氯原子取代,属于取代反应,B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为置换反应,C符合题意;
D.该反应的特征是 中的溴原子被羟基取代,属于取代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取代反应是有机物中氢原子或者基团被另一种原子或者基团替换的反应,C属于置换反应
17.【答案】(1)
(2)
(3) +Br2 +HBr
(4)
(5)
【解析】【解答】(1) 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
(2) 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
(3) 化学方程式为: +Br2 +HBr,故答案为: +Br2 +HBr;
(4)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
(5)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
【分析】(1)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和加热的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2)乙醇在铜或银催化下氧化为乙醛
(3)苯在溴水在FeBr3催化下生成
(4) 溴乙烷与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
(5)实验室中常用电石跟水反应制取乙炔
18.【答案】(1)2,3-二甲基戊烷
(2)
(3)CH3CH2OH C2H4↑+H2O
(4)CH3Cl
【解析】【解答】(1)按系统命名法命名有机物CH3CH(C2H5)CH(CH3)2的名称是2,3-二甲基戊烷;(2)电石气为乙炔,乙炔的结构简式为 ;(3) 实验室用乙醇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加热至170℃时制取乙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 C2H4↑+H2O;(4)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结构特点:与-X相连碳相邻碳上有氢原子才能发生消去反应,形成不饱和键,故不能发生消去反应的分子量最小的氯代烃为一氯甲烷,其分子式为CH3Cl。
【分析】(1)在对有机物命名时通常采用系统命名法,应使取代基所在的碳位和最小;
(2)乙炔分子中两个碳原子之间形成三个共用电子对;
(3)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以及加热的条件下,会得到乙烯和水;
(4)分子内失去两个官能团,形成新结构的反应叫做消去反应。
19.【答案】(1)C5H9NO4
(2)溶液变黄
(3)A
(4)C
(5)8;或
【解析】【解答】(1)谷氨酸的分子式为 C5H9NO4 。
(2)蛋白质与浓硝酸作用时呈黄色。
(3)A:苯甲酸的羧基常温下能与 溶液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苯甲酸的羧基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苯甲酸中的苯环在催化剂作用下能与氢气加成,故C不符合题意;
D:苯甲酸不与溴水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4) 三氯蔗糖中含氯元素,先通过水解反应使Cl以离子形式存在于溶液中,然后加入稀硝酸,排除OH-和的干扰,最后加入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含有氯元素。故答案为C。
(5)碳链含有5个碳,则碳链异构有①、②、③三种。①羧基位于两端一种形式,氨基有2号碳原子和3号碳原子2种取代方式;②羧基有、两种取代方式,则氨基分别有3种;③羧基有1种取代方式,氨基有1种取代,则同分异构体有2+3+3+1=9种,其中1种为谷氨酸,故有8种,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上有四组峰的T的结构简式为 或 。
【分析】(1)根据结构简式数出谷氨酸的分子式中 C、H、N和O的个数。
(2)根据蛋白质与浓硝酸作用时呈黄色解答。
(3)根据苯甲酸的羧基有酸性、羧基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苯环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氢气加成解答。
(4)根据—Cl 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出Cl-,以及Cl-的检验方法解答。
(5)同分异构体判断方法:先写碳链异构,再写官能团位置异构,最后写物质类别异构。
20.【答案】(1)B;A
(2)②方案合理。因为①方案在产生氯乙烷的同时,有副产物生成。
【解析】【解答】(1)用氯原子取代甲烷中的氢原子,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乙烯与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
(2)第二个方案更合理,方案一在产生氯乙烷的过程中,有副产物生成。
故答案为:B;A;②方案合理。因为①方案在产生氯乙烷的同时,有副产物生成。
【分析】(1) 加成反应是一种有机化学反应,它发生在有双键或三键(不饱和键)的物质中,使双键或三键断裂 ;取代反应是指化合物分子中任何一个原子或原子团被试剂中同类型的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 氧化反应是指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氧气在此过程中提供氧。
(2)第二个方案更合理,因为没有副产物。
21.【答案】(1)2
(2)
(3)
(4) +Cl2
【解析】【解答】(1) 1,8 萜二烯分子中含有2个碳碳双键,所以1 mol 1,8 萜二烯最多可以跟2mol H2发生反应。答案为:2;(2)1,8 萜二烯跟等物质的量的Br2发生加成反应时,2个碳碳双键可分别与Br2加成,所以所得产物的可能结构为: 。答案为: ;(3)有机物A是1,8 萜二烯的同分异构体,分子中含有“ ”结构(R表示烃基),则A的异构体数目等于-C4H9的异构体数目,-C4H9的异构体为-CH2CH2CH2CH3、-CH2CH(CH3)2、-CH(CH3)CH2CH3、-C(CH3)3,从而得出A的可能结构为 。答案为: ;(4) 和Cl2发生1,4 加成反应,生成 ,化学方程式: +Cl2 。答案为: +Cl2 。
【分析】由1,8萜二烯的键线式( )可以看出,1,8萜二烯分子中含有2个独立的碳碳双键,能分别与H2、Br2发生加成反应;它的含有 结构的异构体的数目,也就是-C4H9的异构体的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