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3.2海水的性质课件(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3.2海水的性质课件(共3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2-14 05:33: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海水的性质
第一部分 海水的温度
阅读教材61页的有关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海水温度取决于: 。
(2)海水热量主要来源于 ,海水热量的主要消耗途径是 。
1.海水温度的能量来源
海水热量的收支状况
太阳辐射
蒸发
海水的温度状况受太阳辐射(纬度与季节)、海水深度、洋流等因素影响。
海水温度的影响因素
世界大洋8月表面海水温度分布图
2.海水温度的水平分布规律
全球海洋表层的水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全球表面海水温度有何分布规律?成因是什么?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整体自低纬向高纬递减
世界大洋8月表面海水温度分布图
2.海水温度的水平分布规律
3.海水温度的垂直分布
深度1千米以上的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降低
深度1千米以下的海水温度,随深度的变化不明显
受太阳辐射的影响较大
几乎不受太阳辐射的影响,
无法和表层海水交换热量
太平洋170°W附近三个测站的海水温度
季节变化:
同一海区的表层水温,夏季普遍高于冬季。
日变化:
在一天中,表层海水的最高温度出现在14时—16时。
4.海水温度的时间变化
5、海水温度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高纬度的海域有结冰期,在结冰期航行的船需要安装破冰设备。
海洋运输
海洋生物
分布
低纬度海区:罗非鱼
中高纬度海区:鳕鱼
海水温度影响海洋生物分布,深度越深,海洋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会减少。不同纬度生活着不同的海洋生物。




5、海水温度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调节气候
海平面
升降
海水比热容大,因此温度变化幅度小于陆地变化,过程滞后于陆地,对气温具有调节作用
海水温度增高,会因体积膨胀引起海平面上升
第二部分 海水的盐度
1.海水盐度的含义
100g海水
其他盐类
MgCl2
NaCl
海水中含有很多盐类物质,海水的盐类物质主要是氯化钠(NaCl)和氯化镁(MgCl2)因此,海水的味道又咸又苦。
海水盐度:海水中溶解的盐类物质的多少。
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是3.5%。
3.5g盐类
海水中的盐类物质来自哪里?
2、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
(1)外海与大洋: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蒸发量>降水量,盐度较高;
蒸发量<降水量,盐度较低。
(温度影响蒸发量,温度高,蒸发多)
(2)近岸地区:入海径流:河流注入的海域,盐度较低。
(5)另:结冰融冰:海面结冰盐度高,海面融冰盐度低。
(4)封闭海域:相对封闭的海域,与其他海域海水交换少。
(3)同纬度:洋流:暖流流经盐度高,寒流流经盐度低。
3.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
读表层海水平均盐度的分布图,总结海水盐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
海洋表面盐度图
3.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
读表层海水平均盐度的分布图,总结海水盐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
表层海水盐度随温度的分布特征是:自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递减(马鞍形)。
海洋表面盐度图
3.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
为什么在海洋表面温度最高的赤道附近地区,盐度并不是最高的?
低纬度热带地区,蒸发量大,但同时降水量也大,因此盐度并没有出现极大值。
3.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
海洋表面盐度最高的区域,为什么是副热带地区?
副热带地区,蒸发量大,受副热带高压影响降水量小,因此盐度最高。
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
和盐度最低的海在哪?
为什么?
海洋表面盐度图
红海、波罗的海地区的气候特征
红海
热带沙漠气候
终年高温少雨
波罗的海
温带大陆性气候
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温和湿润
3.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
红海是世界上盐度最高(大于4%)的海区,试分析成因
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被热带沙漠环绕,几乎无淡水河流注入。
海域封闭,与外界海水交换少
波罗的海是世界上盐度最高(0.7%—0.8%)的海区,试分析成因。
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丰富,蒸发量较小
入海淡水径流丰富,稀释作用较强
海域封闭,与外界海水交换较少
3.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
4.海水盐度的垂直分布规律
4、海水盐度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海水晒盐。
(2)利用海水制碱,提取镁、溴等资源。
(3)对海水养殖而言,盐度的稳定性很重要。
(4)海水淡化,补充淡水资源,但技术成本高。
第三部分 海水的密度
1.海水密度的含义和影响因素
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海水的质量(g.cm3)
海水密度大小取决于温度、盐度和压力三个因素
密度 大 小
温度 低 高
盐度 高 低
压力 大 小
海洋表面密度图
2.海水密度的水平分布
读下图,分析世界表层海水密度的分布规律
赤道附近海水温度高、盐度低,表层海水密度最小
往两极方向海水密度逐渐增加
往两极方向海水密度逐渐增加
两极寒冷海域出现密度最大值
两极寒冷海域出现密度最大值
1027
1026
1025
1024
1023
1022
1021
1020
60°
40°
20°

20°
40°
60°
N
S
密度/(kg·m-3)
密度
1027
1026
1025
1024
1023
1022
1021
1020
密度/(kg·m-3)
2.海水密度的水平分布
3.海水密度的垂直分布
垂直方向上,由于海水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
海水密度的总趋势,是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海水密度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有时出现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减小的情况,称为“海中断崖”,可导致潜艇因浮力突然变小,而掉到安全潜水深度以下,造成艇毁人亡。
高密度海水
高密度海水
低密度海水
潜艇遭遇“海底断崖”示意图
密度低
密度高
密 度 低
海中断崖
有时候随着深度的增加,海水密度会突然变小,海水浮力也突然变小,称为“海中断崖”。潜艇如果遭遇“海中断崖”,因海水浮力突然变小,可能会掉到安全潜水深度以下,造成艇毁人亡。
海水密度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海水的密度不同对轮船吃水线的影响?
密度大,吃水线低(浅);
密度小,吃水线高(深)。
不同季节同一海区夏季高些,冬季低些。
1027
1026
1025
1024
1023
1022
1021
1020
60°
40°
20°

20°
40°
60°
N
S
20
10
0
32
33
34
35
36
盐度/‰
密度/(kg·m-3)
密度
盐度
温度
温度/℃
总结:海水的物理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