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年地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备考综合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年地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备考综合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2-13 22:19: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年地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备考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共18小题,每小题2.5分,共45发)
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本次飞行任务将首次进行空间站舱外试验性维修作业。下图为我国局部省级行政区域图,读图完成下面1-2题。
1.图示四个省级行政区中,此次发射中心所在地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图中数字序号代表的邻国中,面积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下面“中国沿北纬32°线附近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3-5题。
3.图中地形区与其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
A.青藏高原一平均海拔6000米 B.横断山脉一山高谷深,东西延伸
C.四川盆地一海拔最高的盆地 D.长江中下游平原一地势低平
4.该图反映出我国( )
A.地形类型单一,高原、山地为主 B.地形种类丰富,多平原、盆地
C.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D.山脉纵横交错,地势南高北低
5.我国的地形、地势特征使得( )
A.东西部差异大,沟通不便
B.水汽不易深入,仅沿海地区湿润
C.地势落差巨大,水能丰富
D.冷空气气受阻,东部地区四季温暖
甘肃祁连山区的菜农夏季种植胡萝卜、娃娃菜、荷兰豆等喜温凉的“高原夏菜”,这些“高原夏菜”被大量运送到2000多千米以外的杭州、上海等地。图为甘肃省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6-8题。
6.该区域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是( )
A.从西南向东北递减 B.从西北向东南递减
C.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D.从东北向西南递减
7.影响该区域降水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8.与杭州、上海相比,祁连山区种植“高原夏菜”的优势条件是( )
A.夏季温凉 B.地势低平 C.热量充足 D.降水充沛
长江上游流域是生态脆弱区和环境敏感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该地区也产生了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因此分类分区综合开发治理是保障长江上游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图左为长江上游流域功能性分区示意图。图右为长江干流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9-10题。
9.长江上游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
A.落差大 B.无结冰期 C.水量大 D.含沙量大
10.针对长江上游河段的问题,专家提出长江源区的青海以及上游流经的各个省级行政区应将( )放在优先地位
A.防灾减灾 B.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C.防污染 D.开发水运航道
“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要像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耕地,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下图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图”,据此完成下面11-13题。
11.土地类型①区域,所属的干湿区是( )
A.干旱区 B.半干旱区 C.半湿润区 D.湿润区
12.土地类型③区域,所属的地形类型是( )
A.平原、盆地 B.高原、平原 C.山地、丘陵 D.盆地、平原
13.关于中国土地资源和耕地利用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土地资源类型齐全,人均耕地面积多
B.土地生产力区域差异不明显,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多
C.大力倡导在耕地上种植经济作物,增加农民收入
D.守住耕地红线,加强农业水利建设,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稻谷是指未去稻壳的大米。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间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结合“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图”,完成下面14-15题。

14.下列有关我国稻谷结余最多的两大区域共同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广人稀 ②气候雨热同期 ③我国主要河流流经 ④有面积广大的平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5.下列对山东省稻谷缺口大的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平原狭小 B.气候冷湿 C.畜牧业为主 D.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2021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保持在10%以上。读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区分布图,完成下面16-18题。

16.“中国内地规模最大、最完善的IT设备制造基地”所在的工业基地名称是( )
A.环渤海工业基地 B.京津唐工业基地
C.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17.下列关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多集中在中、东部地区,且分布在省会城市周围
B.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分布密集
C.高新技术产业在西部地区没有分布
D.不能对传统工业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18.图中沿海高新技术产业城市不能为中西部城市提供( )
A.人才 B.技术 C.资金 D.矿产资源
二、解答题(共3大题,共55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20分)
材料一: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远方的家》栏目推出的大型系列特别节目《边强行》和《沿海行》,以新闻纪实的手法,用边行走边观察的方式,顺时针勾勒中国版图,完成沿中国大陆版图完整行走一圈的任务。
材料二:《边疆行》和《沿海行》路线图

(1)《边疆行》路线经过了我国领土的最东端,也是我国最早迎来新的一天的地方,其省区名称是 《沿海行》路线经过的省级行政区域中, 是经济实力最强直辖市,其简称是 。
(2)读图,既在《边疆行》又在《沿海行》路线上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和 。
(3)《边疆行》路线的邻国E是 ,F是 ,其中 (填字母)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
(4)中国民族众多,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是祖国灿烂文化中的瑰宝。《边疆行》路线经过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中,b是 自治区,每年夏秋季节举行的传统群众性集会是 大会,摔跤、赛马、射箭三个项目是其主要传统项目。c是 自治区,d是 自治区。
(5)《沿海行》经过的省级行政区a是 ,它的行政中心是 。
(6)《沿海行》路线临近的海洋中,A是 ,B是 ,其中属于我国内海的是 (填字母),岛屿C ,D ,其中 (填字母)是我国仅次于第一大岛的岛屿。
20.213国道被评为中国最美的景观大道。某中学地理社团成员以云旅游方式沿着213国道穿越中国西部。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内容。(20分)
【领略沿途绝美风景】
(1)说出213国道起点和终点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名称及简称。
(2)据图写出213国道自北向南经过的主要地形区。
【寻访乡间人文古迹】
过去成都平原岷江沿岸每年都遭受洪水侵袭。战国时期蜀郡太守李冰父子率众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驯服”湍急的江水,润泽成都平原广袤沃土。直到今天都江堰依旧发挥着作用。
(3)成都平原物产丰饶,自古以来就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请简要分析原因。
【体验浓郁民族风情】
美丽富饶的景洪拥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旖旎迷人的热带自然风光、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当地政府利用地方特色文化积极发展旅游业。下面是人们对于利用地方特色文化发展旅游业的部分看法。
(4)说出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21.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5分)
(1)图中A区域的耕地类型是水田,B区域的耕地类型是 ,A、B两地分界线大致 一线。A处的作物熟制是 。
(2)C处是 土地利用类型,此种的土地以 地形为主。
(3)从图中可以看出,南方种植的油料作物是油菜,北方种植的油料作物是 。
(4) 平原,地处南方地区,河网密布。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5)从气候上看,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 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C 3.D 4.C 5.C 6.C 7.B 8.A
9.A 10.B 11.D 12.C 13.D 14.C 15.D
16.C 17.A 18.D
19.(1)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沪
(2) 辽宁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3) 蒙古 俄罗斯 F
(4) 内蒙古 那达慕 新疆维吾尔 西藏
(5) 江苏省 南京
(6) 渤海 东海 A 台湾岛 海南岛 D
20.(1)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云南省--云或滇。
(2)依次是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3)成都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热量充足,降水充沛;都江堰又发挥着防洪、灌溉功能,无旱涝灾害,所以物产丰饶,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4)示例一:合理发展。利用地方特色文化发展旅游业,可以增加就业岗位,增加财政收入,带动地方经济的振兴,也有利于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但是,过度开发,会破坏当地的自然环境,也不利于地方特色文化的保护。示例二:应当大力发展旅游业。利用地方特色文化发展旅游业,可以增加就业岗位,增加财政收入,带动地方经济的振兴,也有利于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示例三:不能过度发展旅游业。过度开发,会破坏当地的自然环境,也不利于地方特色文化的保护。
21.(1) 旱地 秦岭—淮河 一年两熟或三熟
(2) 林地 山地
(3)花生
(4)长江中下游
(5)400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