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夜间飞行的秘密》同步训练
一、基础练习。
1.选择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
A.根茎(jìng) 洞穴(xué) 哄(hōng)堂大笑
B.暖和(huo) 鲫(jì)鱼 腾(téng)云驾雾
C.昏(hūn)乱 临(lín)时 奔(bēng)流不息
D.违(wéi)抗 仍(rēng)然 摇头晃(huàng)脑
2.下面语言不得体的一项是( )
A.道路旁——为了您和家人的幸福,请注意交通安全。
B.图书馆——你轻轻地来,带走的是知识,留下的是文明。
C.花圃——鲜花因为你的精心呵护才如此美丽。
D.医院——欢迎各界人士光临本院!
3.(2020四上·竞赛)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蝙蝠 扁豆 B.立即 既然
C.系铃铛 联系 D.荧屏 晶莹
4.“固”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应查( )
A.囗 B.口 C.古 D.十
5.对下列句子中运用的描写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阳光照亮了一张张兴奋的脸,每张脸都像一朵花。(神态描写)
B.我匆匆地一路小跑,心里不住地埋怨自己:前几天爸爸刚说过,放学后要直接回家,不要到别处去玩。(动作、神态描写)
C.我向前滑行,左右转弯,猛然停止,又倒退滑行……(动作描写)
D.“怎么可能呢?”我自信十足地说,“我一定考到第一名!”(语言描写)
6.一字多义。
(1)填空
“垂”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 ,再查 画。“垂”字解释有:①东西一头向下;②流传;③将近。
(2)根据“垂”字意思,完成下列选择
A.垂柳叶子长如丝,解酒毒、治皮癣。
B.奶奶已经到了垂暮之年。
C.这些维和的烈士们将永垂不朽。
7.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夜空 的夜里 的电线
的避开 的眼睛 的安全
8.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模仿— 启示— 敏锐—
灵巧— 显示— 研究—
9.“避”的音序是 ,音节是 ,部首是 ,是 结构,组词 。
二、阅读理解
课内外语段比较阅读。
语段一: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但是 所以____)飞机飞行就安全了。
——选自《蝙蝠和雷达》
语段二:①潜水艇是怎样发明的呢?为了让一种船(一边 既) ____能在水面划,(一边 又) ____能在海底游,科学家观察到了鱼这种动物。鱼肚中有一种东西叫鱼鳔,里面装满了空气。在鱼想潜到水底时,将鱼鳔中的空气排出,浮力就立刻变小了,鱼可自由地沉下水面。
②依照鱼鳔的工作原理,意大利发明家博列里制造出了一艘潜水艇,艇内装有一个由皮革制成的潜水袋,利用从皮革袋中排水或注水来控制潜水艇的沉浮。这就是最早的潜水装置。现代潜水艇的外壳和内壳之间有一个专门的水舱,叫作压载水舱,这是潜水艇的沉浮装置。有时为了使潜水艇能够迅速地上浮或下沉,在现代潜水艇内还专门设置了速潜水舱。
——选自《鱼漂与潜水艇》
10.在语段一和语段二的括号内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写在横线上。
11.语段一和语段二分别写了什么?请选一选。
①语段一 ②语段二
A.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
B.科学家从鱼身上得到启示,制造出潜水艇。
12.读语段一,我知道了雷达的天线就像蝙蝠的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的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蝙蝠的 。读语段二,我知道了潜水艇的 和 就相当于鱼鳔,能够通过排水或注水来控制潜水艇的沉浮。
13.语段一和语段二的第一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 )。
A.引起下文 B.点明中心 C.总结全文
14.生活中还有哪些发明是受到了动物的启发?连一连。
青蛙 飞机
蜻蜓 电子蛙眼
鲸 改良轮船行驶速度
课外阅读。
鸟类、蜻蜓和飞机
鸟类张开翅膀在辽阔的天空自由自在地翱翔,激起人们产生飞上蓝天的欲望。经过许多人艰苦卓绝的努力,研究鸟类的飞行,多次进行模拟试验,终于在1903年发明了飞机,实现了人类几千年来搏击长空的愿望。
但是,飞机在高空中飞行时,有时会产生一种震颤现象。飞机飞得快时,这种振动往往会造成机翼折断、机身坠落的事故。这个难题使人们伤透脑筋,不得不向生物请教。生物界在亿万年进化过程中,早就具备了一种对抗震颤的办法。蜻蜓的翅膀末端有一小块发暗的斑点——翅痣,如果把它切除,蜻蜓飞起来就会飘来荡去,很不稳定。人们经过反复研究,终于弄明白这翅痣就是蜻蜓对抗震颤的装置。人们借用蜻蜓这个奇妙的结构,在现代飞机机翼末端加了类似的加厚区,用以消除震颤现象,飞机就飞得既平稳又安全了。
15.根据句子意思,在短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坚忍刻苦的精神超过寻常。
②奋力的斗争和冲击,来飞上天空。
16.短文主要讲了 和 两件事。
17.科学家消除飞机的震颤是( )
A.人们借用蜻蜓这个奇妙的结构,在现代飞机机翼末端加了类似的加厚区。
B.减低飞行的速度。
C.根据鸟类飞行的原理。
18.“鸟类——蜻蜓——飞机”的发展过程,说明了( )
A.根据鸟类飞翔可以发明飞机。
B.动物身上的特殊构造,经过研究,可以为人类做贡献。
C.模仿蝙蝠飞行可以发明飞机。
三、小练笔
19.书面表达
爱观察、爱动脑的你在生活中也有自己的发现吧!请把你的发现或你在观察中的美好设想写出来。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 A:根茎(jìng)读音应为 jīng,有误;
B:正确;
C:奔(bēng)流不息读音应为bēn,有误;
D:仍(rēng)然 读音应为réng,有误;
故答案为: B
【点评】这道题考查了字音,要结合具体的词语来分析,声母韵母和声调都要正确,,对于易读错读音的字要特别注意。
2.【答案】D
【知识点】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此题是把场所与标语搭配起来,答题时首先要了解标语的特点(主题突出,字数简洁,活用修辞,语言要温馨委婉。)及意思,然后结合各项分析判断。A、B、C正确;
D错误。改为:医院——爱心传递生命。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标语的理解及运用能力。
3.【答案】D
【知识点】拼音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A:蝙蝠(fú) 扁豆(biǎn)
B:立即(jí) 既然(jì)
C:系铃铛(jì) 联系(xì)
D:荧屏(yíng) 晶莹(yíng)
故答案为:D
【点评】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往往也不同,可以根据意思来记住不同的音节。
4.【答案】A
【知识点】部首与偏旁
【解析】【分析】根据查字典的要求,按照查外不查内的一般原则,“固”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应查外面的框。因此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这道题考查了查字典,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要根据具体的汉字来分析要查的部首,平时注意多识记。
5.【答案】B
【知识点】修辞手法
【解析】【分析】ACD正确;B项应该是动作、心理描写。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描写方法的判断。描写手法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件、景物具体描绘出来的一种手法,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 人物的描写方法主要有五种,即肖像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和神态描写。
6.【答案】(1)C;chuí;丿;7
(2)A;C;B
【知识点】字义;汉字查字典
【解析】【分析】(1)“垂”读chuí,音序是“C”,音节是“chui”,部首是“丿”,除去部首还有7画。
(2)垂柳:叶子向下伸的一种柳树。“垂”向下的意思。故选①。“垂暮之年”指快要到或已接近人之晚年。垂,将近,将要的意思。故选③“永垂不朽”指光辉的事迹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垂,留传后世的意思。故选②。
故答案为:(1)C;chuí;丿;7(2)①③②
【点评】考查了查字典和多义字。查字典常用的三种方法是:部首查字法、音序查字法和数笔画查字法。如果很容易确定部首,但不确定读音就可以用部首查字法;如果知道读音,但不会写这个字,就用音序查字法;如果是独体字就用数笔画查字法。
7.【答案】清朗;漆黑;极细;灵巧;敏锐;十分
【知识点】语言表达;蝙蝠和雷达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运用修饰语的能力,在于平时对词语的积累和对课文的掌握。第一行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的+名词” 横线上应填形容词(或限制词),应注意搭配合理。比如:清朗的夜空、漆黑的夜里、极细的电线、灵巧的避开、敏锐的眼睛、十分的安全。
【点评】从给出的词语中找规律,掌握词语的结构,做题就容易了。平时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积累好词好句。增加词汇量。
8.【答案】效仿;启发;敏捷;灵活;显现;钻研
【知识点】近义词
【解析】【分析】模仿:模拟,效仿的意思。近义词是效仿。启示:启发使领悟。近义词是启发。敏锐:反应灵敏,目光尖锐。近义词是敏捷。灵巧:灵活巧妙,在手的使用或身体的其它活动方面显得灵活,熟练和机敏。近义词是灵活。显示:明显的表示。近义词是显现。研究:探索事物的真相,规律等;考虑或商讨(一件,问题等)。近义词是钻研。
故正确答案为:模拟 启发 敏捷 灵活 显现钻研
【点评】考查了近义词,近义词就是意思相近的词语,答题的关键是先要知道所给词语的意思,平时要多积累近义词,弄清楚词语的意思,规范词语的书写形式。
9.【答案】B;bi;辶;半包围;躲避
【知识点】音节;音序;汉字结构;部首与偏旁
【解析】【分析】按照查字典的要求,“避”读bì,音序是B,音节是bi,部首是辶,半包围结构,可以组词:躲避。
故答案为:B、bì、辶、半包围、躲避
【点评】常用的查字法由=有部首查字法和音序查字法,音序查字法,要查音节的第一个字母的大写形式,音节包括声母韵母和声调,部首查字法要找出这个字的部首,再查剩下的部分。
【答案】10.所以;既,又
11.A;B
12.嘴;超声波;耳朵;潜水袋;压载水舱
13.A
14.
【知识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解析】【点评】这道题是阅读理解。首先要读懂文段内容,然后结合具体的题目联系上下文来分析和作答。
10.语段一“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和“飞机飞行就安全了”构成因果关系,因此这里用“所以”。语段二中一种船能在水面划和能在海底游是并列的两种方式,所以用关联词“既……又……”恰当。
故答案为:所以;既,又
11.通过分析语段内容可知,语段一写的是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最后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语段二写的是科学家发明潜水艇的过程,即从鱼身上得到启示,制造出潜水艇。
故答案为:A B
12.根据语段一的描述“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可知答案。根据语段二的描述“依照鱼鳔的工作原理,意大利发明家博列里制造出了一艘潜水艇,艇内装有一个由皮革制成的潜水袋,利用从皮革袋中排水或注水来控制潜水艇的沉浮。现代潜水艇的外壳和内壳之间有一个专门的水舱,叫作压载水舱,这是潜水艇的沉浮装置。”由此可得出答案。
故答案为:嘴、超声波、耳朵、潜水袋、压载水舱
13.语段一第一句话是: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下文写了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语段二第一句话是:潜水艇是怎样发明的呢?下文详细介绍了潜水艇发明的过程。因此语段一和语段二的第一句话都起到了引起下文的作用。
故答案为:A
14.生活中还有一些发明也是受到了动物的启发,飞机是科学家受蜻蜓的启发发明制造出来的,电子蛙眼是受青蛙的启发发明出来的,科学家还根据鲸的身体构造改良了轮船行驶速度。
故答案为:
【答案】15.艰苦卓绝;搏击长空
16.发明飞机;消除震颤
17.A
18.B
【知识点】科学小品文阅读
【解析】【点评】完成此题目一般分为以下几步: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带问题读短文,在深入了解主题的基础上,完成题目。
15.本题考查根据意思从短文中找词语的能力。联系上下文可知“坚忍刻苦的精神超过寻常”对应的词语是:艰苦卓绝;“奋力的斗争和冲击,来飞上天空”对应的词语是:搏击长空。
故答案为:艰苦卓绝、搏击长空
16.概括短文的内容,主要讲了两件事,第一段讲的是人们受鸟类的启发发明了飞机,第二段讲的是怎样想办法对抗震颤。
故答案为:发明飞机、消除震颤
17.根据短文内容“人们借用蜻蜓这个奇妙的结构,在现代飞机机翼末端加了类似的加厚区,用以消除震颤现象,飞机就飞得既平稳又安全了。”可知,A正确;B、C错误。
故答案为: A
18.根据“鸟类——蜻蜓——飞机”的发展过程,说明了动物身上的特殊构造,能给人带来启示,让人们不断改进,为人类做贡献。因此,A、C有误,B正确。
故答案为: B
19.【答案】 我喜欢燕子,今年我便对燕子进行了仔细观察。我发现燕子正在垒窝,它们飞到水坑边用嘴叼起一些泥,又飞回屋檐下,它们站在打底的窝前,小心翼翼地把泥放在缺口上,就这样,两只燕子一会儿飞过来,一会儿飞过去,忙个不停。十几天后,燕子就把窝垒好了。看着燕子辛辛苦苦垒好的窝,我惊呆了。燕子之所以能够垒出这么美丽的窝,都是因为燕子积少成多,每天都勤勤恳恳地付出着。
【知识点】其他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发现,然后把自己的发现或在观察中的美好设想写出来,要把自己的情感融入文字中。
故答案为:我喜欢燕子,今年我便对燕子进行了仔细观察。我发现燕子正在垒窝,它们飞到水坑边用嘴叼起一些泥,又飞回屋檐下,它们站在打底的窝前,小心翼翼地把泥放在缺口上,就这样,两只燕子一会儿飞过来,一会儿飞过去,忙个不停。十几天后,燕子就把窝垒好了。看着燕子辛辛苦苦垒好的窝,我惊呆了。燕子之所以能够垒出这么美丽的窝,都是因为燕子积少成多,每天都勤勤恳恳地付出着。
【点评】考查了根据课文内容拓展写话,通过对所给题干内容的理解,把课文内容表达的情感融入到自己的内心,进而根据内容的延伸来拓展写话。
1 / 1部编版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夜间飞行的秘密》同步训练
一、基础练习。
1.选择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
A.根茎(jìng) 洞穴(xué) 哄(hōng)堂大笑
B.暖和(huo) 鲫(jì)鱼 腾(téng)云驾雾
C.昏(hūn)乱 临(lín)时 奔(bēng)流不息
D.违(wéi)抗 仍(rēng)然 摇头晃(huàng)脑
【答案】B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 A:根茎(jìng)读音应为 jīng,有误;
B:正确;
C:奔(bēng)流不息读音应为bēn,有误;
D:仍(rēng)然 读音应为réng,有误;
故答案为: B
【点评】这道题考查了字音,要结合具体的词语来分析,声母韵母和声调都要正确,,对于易读错读音的字要特别注意。
2.下面语言不得体的一项是( )
A.道路旁——为了您和家人的幸福,请注意交通安全。
B.图书馆——你轻轻地来,带走的是知识,留下的是文明。
C.花圃——鲜花因为你的精心呵护才如此美丽。
D.医院——欢迎各界人士光临本院!
【答案】D
【知识点】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此题是把场所与标语搭配起来,答题时首先要了解标语的特点(主题突出,字数简洁,活用修辞,语言要温馨委婉。)及意思,然后结合各项分析判断。A、B、C正确;
D错误。改为:医院——爱心传递生命。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标语的理解及运用能力。
3.(2020四上·竞赛)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蝙蝠 扁豆 B.立即 既然
C.系铃铛 联系 D.荧屏 晶莹
【答案】D
【知识点】拼音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A:蝙蝠(fú) 扁豆(biǎn)
B:立即(jí) 既然(jì)
C:系铃铛(jì) 联系(xì)
D:荧屏(yíng) 晶莹(yíng)
故答案为:D
【点评】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往往也不同,可以根据意思来记住不同的音节。
4.“固”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应查( )
A.囗 B.口 C.古 D.十
【答案】A
【知识点】部首与偏旁
【解析】【分析】根据查字典的要求,按照查外不查内的一般原则,“固”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应查外面的框。因此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这道题考查了查字典,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要根据具体的汉字来分析要查的部首,平时注意多识记。
5.对下列句子中运用的描写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阳光照亮了一张张兴奋的脸,每张脸都像一朵花。(神态描写)
B.我匆匆地一路小跑,心里不住地埋怨自己:前几天爸爸刚说过,放学后要直接回家,不要到别处去玩。(动作、神态描写)
C.我向前滑行,左右转弯,猛然停止,又倒退滑行……(动作描写)
D.“怎么可能呢?”我自信十足地说,“我一定考到第一名!”(语言描写)
【答案】B
【知识点】修辞手法
【解析】【分析】ACD正确;B项应该是动作、心理描写。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描写方法的判断。描写手法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件、景物具体描绘出来的一种手法,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 人物的描写方法主要有五种,即肖像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和神态描写。
6.一字多义。
(1)填空
“垂”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 ,再查 画。“垂”字解释有:①东西一头向下;②流传;③将近。
(2)根据“垂”字意思,完成下列选择
A.垂柳叶子长如丝,解酒毒、治皮癣。
B.奶奶已经到了垂暮之年。
C.这些维和的烈士们将永垂不朽。
【答案】(1)C;chuí;丿;7
(2)A;C;B
【知识点】字义;汉字查字典
【解析】【分析】(1)“垂”读chuí,音序是“C”,音节是“chui”,部首是“丿”,除去部首还有7画。
(2)垂柳:叶子向下伸的一种柳树。“垂”向下的意思。故选①。“垂暮之年”指快要到或已接近人之晚年。垂,将近,将要的意思。故选③“永垂不朽”指光辉的事迹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垂,留传后世的意思。故选②。
故答案为:(1)C;chuí;丿;7(2)①③②
【点评】考查了查字典和多义字。查字典常用的三种方法是:部首查字法、音序查字法和数笔画查字法。如果很容易确定部首,但不确定读音就可以用部首查字法;如果知道读音,但不会写这个字,就用音序查字法;如果是独体字就用数笔画查字法。
7.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夜空 的夜里 的电线
的避开 的眼睛 的安全
【答案】清朗;漆黑;极细;灵巧;敏锐;十分
【知识点】语言表达;蝙蝠和雷达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运用修饰语的能力,在于平时对词语的积累和对课文的掌握。第一行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的+名词” 横线上应填形容词(或限制词),应注意搭配合理。比如:清朗的夜空、漆黑的夜里、极细的电线、灵巧的避开、敏锐的眼睛、十分的安全。
【点评】从给出的词语中找规律,掌握词语的结构,做题就容易了。平时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积累好词好句。增加词汇量。
8.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模仿— 启示— 敏锐—
灵巧— 显示— 研究—
【答案】效仿;启发;敏捷;灵活;显现;钻研
【知识点】近义词
【解析】【分析】模仿:模拟,效仿的意思。近义词是效仿。启示:启发使领悟。近义词是启发。敏锐:反应灵敏,目光尖锐。近义词是敏捷。灵巧:灵活巧妙,在手的使用或身体的其它活动方面显得灵活,熟练和机敏。近义词是灵活。显示:明显的表示。近义词是显现。研究:探索事物的真相,规律等;考虑或商讨(一件,问题等)。近义词是钻研。
故正确答案为:模拟 启发 敏捷 灵活 显现钻研
【点评】考查了近义词,近义词就是意思相近的词语,答题的关键是先要知道所给词语的意思,平时要多积累近义词,弄清楚词语的意思,规范词语的书写形式。
9.“避”的音序是 ,音节是 ,部首是 ,是 结构,组词 。
【答案】B;bi;辶;半包围;躲避
【知识点】音节;音序;汉字结构;部首与偏旁
【解析】【分析】按照查字典的要求,“避”读bì,音序是B,音节是bi,部首是辶,半包围结构,可以组词:躲避。
故答案为:B、bì、辶、半包围、躲避
【点评】常用的查字法由=有部首查字法和音序查字法,音序查字法,要查音节的第一个字母的大写形式,音节包括声母韵母和声调,部首查字法要找出这个字的部首,再查剩下的部分。
二、阅读理解
课内外语段比较阅读。
语段一: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但是 所以____)飞机飞行就安全了。
——选自《蝙蝠和雷达》
语段二:①潜水艇是怎样发明的呢?为了让一种船(一边 既) ____能在水面划,(一边 又) ____能在海底游,科学家观察到了鱼这种动物。鱼肚中有一种东西叫鱼鳔,里面装满了空气。在鱼想潜到水底时,将鱼鳔中的空气排出,浮力就立刻变小了,鱼可自由地沉下水面。
②依照鱼鳔的工作原理,意大利发明家博列里制造出了一艘潜水艇,艇内装有一个由皮革制成的潜水袋,利用从皮革袋中排水或注水来控制潜水艇的沉浮。这就是最早的潜水装置。现代潜水艇的外壳和内壳之间有一个专门的水舱,叫作压载水舱,这是潜水艇的沉浮装置。有时为了使潜水艇能够迅速地上浮或下沉,在现代潜水艇内还专门设置了速潜水舱。
——选自《鱼漂与潜水艇》
10.在语段一和语段二的括号内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写在横线上。
11.语段一和语段二分别写了什么?请选一选。
①语段一 ②语段二
A.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
B.科学家从鱼身上得到启示,制造出潜水艇。
12.读语段一,我知道了雷达的天线就像蝙蝠的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的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蝙蝠的 。读语段二,我知道了潜水艇的 和 就相当于鱼鳔,能够通过排水或注水来控制潜水艇的沉浮。
13.语段一和语段二的第一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 )。
A.引起下文 B.点明中心 C.总结全文
14.生活中还有哪些发明是受到了动物的启发?连一连。
青蛙 飞机
蜻蜓 电子蛙眼
鲸 改良轮船行驶速度
【答案】10.所以;既,又
11.A;B
12.嘴;超声波;耳朵;潜水袋;压载水舱
13.A
14.
【知识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解析】【点评】这道题是阅读理解。首先要读懂文段内容,然后结合具体的题目联系上下文来分析和作答。
10.语段一“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和“飞机飞行就安全了”构成因果关系,因此这里用“所以”。语段二中一种船能在水面划和能在海底游是并列的两种方式,所以用关联词“既……又……”恰当。
故答案为:所以;既,又
11.通过分析语段内容可知,语段一写的是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最后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语段二写的是科学家发明潜水艇的过程,即从鱼身上得到启示,制造出潜水艇。
故答案为:A B
12.根据语段一的描述“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可知答案。根据语段二的描述“依照鱼鳔的工作原理,意大利发明家博列里制造出了一艘潜水艇,艇内装有一个由皮革制成的潜水袋,利用从皮革袋中排水或注水来控制潜水艇的沉浮。现代潜水艇的外壳和内壳之间有一个专门的水舱,叫作压载水舱,这是潜水艇的沉浮装置。”由此可得出答案。
故答案为:嘴、超声波、耳朵、潜水袋、压载水舱
13.语段一第一句话是: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下文写了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语段二第一句话是:潜水艇是怎样发明的呢?下文详细介绍了潜水艇发明的过程。因此语段一和语段二的第一句话都起到了引起下文的作用。
故答案为:A
14.生活中还有一些发明也是受到了动物的启发,飞机是科学家受蜻蜓的启发发明制造出来的,电子蛙眼是受青蛙的启发发明出来的,科学家还根据鲸的身体构造改良了轮船行驶速度。
故答案为:
课外阅读。
鸟类、蜻蜓和飞机
鸟类张开翅膀在辽阔的天空自由自在地翱翔,激起人们产生飞上蓝天的欲望。经过许多人艰苦卓绝的努力,研究鸟类的飞行,多次进行模拟试验,终于在1903年发明了飞机,实现了人类几千年来搏击长空的愿望。
但是,飞机在高空中飞行时,有时会产生一种震颤现象。飞机飞得快时,这种振动往往会造成机翼折断、机身坠落的事故。这个难题使人们伤透脑筋,不得不向生物请教。生物界在亿万年进化过程中,早就具备了一种对抗震颤的办法。蜻蜓的翅膀末端有一小块发暗的斑点——翅痣,如果把它切除,蜻蜓飞起来就会飘来荡去,很不稳定。人们经过反复研究,终于弄明白这翅痣就是蜻蜓对抗震颤的装置。人们借用蜻蜓这个奇妙的结构,在现代飞机机翼末端加了类似的加厚区,用以消除震颤现象,飞机就飞得既平稳又安全了。
15.根据句子意思,在短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坚忍刻苦的精神超过寻常。
②奋力的斗争和冲击,来飞上天空。
16.短文主要讲了 和 两件事。
17.科学家消除飞机的震颤是( )
A.人们借用蜻蜓这个奇妙的结构,在现代飞机机翼末端加了类似的加厚区。
B.减低飞行的速度。
C.根据鸟类飞行的原理。
18.“鸟类——蜻蜓——飞机”的发展过程,说明了( )
A.根据鸟类飞翔可以发明飞机。
B.动物身上的特殊构造,经过研究,可以为人类做贡献。
C.模仿蝙蝠飞行可以发明飞机。
【答案】15.艰苦卓绝;搏击长空
16.发明飞机;消除震颤
17.A
18.B
【知识点】科学小品文阅读
【解析】【点评】完成此题目一般分为以下几步: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带问题读短文,在深入了解主题的基础上,完成题目。
15.本题考查根据意思从短文中找词语的能力。联系上下文可知“坚忍刻苦的精神超过寻常”对应的词语是:艰苦卓绝;“奋力的斗争和冲击,来飞上天空”对应的词语是:搏击长空。
故答案为:艰苦卓绝、搏击长空
16.概括短文的内容,主要讲了两件事,第一段讲的是人们受鸟类的启发发明了飞机,第二段讲的是怎样想办法对抗震颤。
故答案为:发明飞机、消除震颤
17.根据短文内容“人们借用蜻蜓这个奇妙的结构,在现代飞机机翼末端加了类似的加厚区,用以消除震颤现象,飞机就飞得既平稳又安全了。”可知,A正确;B、C错误。
故答案为: A
18.根据“鸟类——蜻蜓——飞机”的发展过程,说明了动物身上的特殊构造,能给人带来启示,让人们不断改进,为人类做贡献。因此,A、C有误,B正确。
故答案为: B
三、小练笔
19.书面表达
爱观察、爱动脑的你在生活中也有自己的发现吧!请把你的发现或你在观察中的美好设想写出来。
【答案】 我喜欢燕子,今年我便对燕子进行了仔细观察。我发现燕子正在垒窝,它们飞到水坑边用嘴叼起一些泥,又飞回屋檐下,它们站在打底的窝前,小心翼翼地把泥放在缺口上,就这样,两只燕子一会儿飞过来,一会儿飞过去,忙个不停。十几天后,燕子就把窝垒好了。看着燕子辛辛苦苦垒好的窝,我惊呆了。燕子之所以能够垒出这么美丽的窝,都是因为燕子积少成多,每天都勤勤恳恳地付出着。
【知识点】其他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发现,然后把自己的发现或在观察中的美好设想写出来,要把自己的情感融入文字中。
故答案为:我喜欢燕子,今年我便对燕子进行了仔细观察。我发现燕子正在垒窝,它们飞到水坑边用嘴叼起一些泥,又飞回屋檐下,它们站在打底的窝前,小心翼翼地把泥放在缺口上,就这样,两只燕子一会儿飞过来,一会儿飞过去,忙个不停。十几天后,燕子就把窝垒好了。看着燕子辛辛苦苦垒好的窝,我惊呆了。燕子之所以能够垒出这么美丽的窝,都是因为燕子积少成多,每天都勤勤恳恳地付出着。
【点评】考查了根据课文内容拓展写话,通过对所给题干内容的理解,把课文内容表达的情感融入到自己的内心,进而根据内容的延伸来拓展写话。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