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部编版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部编版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8-28 11:45:04

文档简介

部编版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
A.金田起义 B.攻占长沙 C.攻占南京 D.永安建制
【答案】A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率领拜上帝会群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誓师起义,建号太平天国,金田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从此开始了,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知识,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
2.(2018八上·惠安期中)太平天国运动遭遇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战争都不曾有过的新情况,这个新情况是指(  )
A.中央军队与地方武装的联合围剿
B.内部变乱导致分裂
C.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D.敌人的长期封锁围困
【答案】C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的腐朽,对太平天国运动采取镇压,又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又不愿意看到中国摆脱清王朝的腐朽统治而强大起来,所以千方百计的扼杀中国革命,因此太平天国运动遭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点是题干信息“任何一次农民战争都不曾有过的新情况”,结合选项仔细辨别得出答案。
3.下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过程中的大事,其中①②处应该是(  )
A.金田起义、天京变乱 B.永安建制、定都天京
C.永安建制、天京变乱 D.定都天京、天京变乱
【答案】C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标志是1851年金田起义;1851年9月太平军攻克广西永安后,相继建立各项制度,史称永安建制,太平天国初具建国规模。1853年定都天京,其后进行北伐,东征与西征,1856年军事上达到全盛,同年天京事变爆发,由攻势转为守势;一直到1864年被中外反动势力镇压以失败而告终。所以途中的①②处是永安建制、天京变乱。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4.(2017八上·西宁月考)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标志是(  )
A.天京变乱 B.安庆失守 C.天王病逝 D.天京陷落
【答案】D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56年的天京事变成为太平天国由鼎盛走向衰落的转折点,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除掌握天京陷落之外,还要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本题难度适中。
5.太平天国后期,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写成《资政新篇》的领导人是(  )
A.洪秀全 B.洪仁玕 C.韦昌辉 D.杨秀清
【答案】B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韦昌辉和杨秀清在天京事变中已被处死,不符合题干。洪秀全是天平天国运动的领袖,他在天平天国后期重建领导机构,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写成《资政新篇》的不是洪秀全,而是洪仁玕;因此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解题时围绕选项中的人物在天平天国后期的活动情况,首先排除最不可能的人物,再分析排除洪秀全,最后得出答案。
6.(2017八上·河源月考)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其中“煮豆燃萁”是指(  )
A.北伐失利 B.定都天京 C.天京陷落 D.天京事变
【答案】D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太平天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煮豆燃萁”是指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矛盾激化,洪秀全与杨秀清之间权力斗争尖锐,1856年秋引发的天京事变大伤了太平天国的元气;因此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性质、经过和结果。本题难度适中。
7.下列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金田起义
②天京事变
③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④颁布《资政新篇》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③② D.②③①④
【答案】B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人争权夺利,发生了天京事变;1853年天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天朝田亩制度》;1856年天京事变后,天平天国重建领导集团,洪仁玕总理朝政,颁布《资政新篇》。故先后顺序是①③②④。
故答案为B。
【点评】解题时逐一分析所给事件发生的时间并按要求排序,选择组合正确的相关选项即可。
8.“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C.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
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
【答案】A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从题干中“英国的大炮”,可以联系到英国的“炮舰政策”,即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激化了中国的社会矛盾。B项太平天国运动是在1851年开始的,鸦片战争在1842年,时间段不符合;C项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是反封建反侵略,以反封建为主;D项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9.太平天国的都城,曾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马关条约》
【答案】A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是南京在太平天国时期的名称,1842年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中英在南京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的都城,曾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
10.(2017八上·东台月考)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中关于“分田”规定的实质是(  )
A.实施男女平等的分配方案 B.贯彻平均主义的基本原则
C.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 D.否定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
【答案】D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
【解析】【分析】依据课本所学,《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纲领,为了调动农民阶级的革命性,它突出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D符合题意;
“分田”经济范畴,“男女平等”是政治范畴,A不合题意;
B是《天朝田亩制度》特征,不合题意;
C是《天朝田亩制度》目的,该制度强调“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旨在是无地少地的农民获得土地,不合题意。
由此分析可知,ABC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性质、经过和结果。本题难度适中。
11.(2017八上·钦州月考)拜上帝会创立后势力发展迅速,这能从本质上反映当时的社会(  )
A.宗教迷信严重 B.拜上帝会有创新精神
C.阶级矛盾尖锐 D.人民渴望平等平均
【答案】C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为推翻清朝统治,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组织群众。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太平天国运动的有关知识。学生还要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起止时间和历史意义。本题难度适中。
二、材料分析题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军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经济竞争被完全消灭;家庭被剥夺了它在经济和社会上的重要作用;国家获得了一种新的合法性和更广泛的权力。然而甚至在最初那些有希望的年代中都有迹象表明,太平军制度不可能在长时期内制止私人财富的积累和特权的膨胀。
——《太平军叛乱》
材料二 洪仁玕在1859年发表的《资政新篇》中概括地提出了强化中央集权、采用西方技术以使中国经济和交通现代化以及发展与西方列强友好关系的政策。洪仁玕所提出的开设现代银行、颁发专利权、建造铁路和轮船以及发展采矿业等建议表明,他对西方力量所在的若干因素抱着全心全意的、虽然认识很不全面的赞赏态度。这些建议是太平天国经济理论的一个重大转变。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太平天国是怎样进行“社会革命”的。为什么“太平军制度不可能在长时期内制止私人财富的积累和特权的膨胀”?
(2)为什么说《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经济理论的一个重大转变”?分析这种转变未能成功的原因。
(3)从材料一到材料二的转变说明了什么?
【答案】(1)说明: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实行国库(圣库)制度,平均分配产品。原因:小农经济的存在。
(2)转变:仿效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发展近代工业和各项近代事业。
原因: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战争的紧张环境;得不到广大农民的支持。
(3)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
【解析】【分析】⑴根据材料一中的内容“在这场革命中经济竞争被完全消灭;家庭被剥夺了它在经济和社会上的重要作用;国家获得了一种新的合法性和更广泛的权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内容体现了太平天国运动实施的改革中企图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实行国库制度,平均分配产品。太平天国运动中把小农自然经济作为追求的理想化目标,实际上并没有超越封建主义的经济范畴,这种绝对平均分配的圣库制度违背小生产者的本性,无法实现,也不能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所以说“太平军制度不可能在长时期内制止私人财富的积累和特权的膨胀”。 ⑵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强化中央集权、采用西方技术以使中国经济和交通现代化以及发展与西方列强友好关系的政策。”说明太平天国经济理论开始转变为仿效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发展近代工业和各项近代事业。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所处的历史时期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列强的侵华战争造成了紧张的环境;得不到广大农民的支持。所以这种转变不能成功。
⑶从材料一到材料二的转变说明了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故答案为:(1)说明: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实行国库(圣库)制度,平均分配产品。原因:小农经济的存在。(2)转变:仿效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发展近代工业和各项近代事业。原因: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战争的紧张环境;得不到广大农民的支持。(3)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点评】关于太平天国运动,需要重点掌握太平天国运动发展的各个阶段、性质、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和评价,从积极和消极的角度分析太平天国运动产生的历史影响,能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1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龙潜海角恐惊天,暂却偷闲跃在渊。等待风云齐聚会,飞腾六合定坤乾”——洪秀全
材料二:在我国浙江慈溪一带,流传着一首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民谣:“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红头军。”
(1)材料一反映了洪秀全什么思想?他为什么会有这种思想?
(2)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他发动了什么行动?
(3)材料二中“红头军”指什么?他们为什么要反对洋人?
(4)结合材料一,二说明“红头军”所发动的这场运动的性质。
【答案】(1)洪秀全把自己比作潜伏在深渊里的蛟龙,只等待时机成熟,就要举行轰轰烈烈的武装斗争,推翻清朝的反动统治,建立革命政权。他产生这种思想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清政府统治的腐朽,尤其是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巨大灾难,战后,人民反抗清朝统治的斗争,风起云涌。
(2)1851年,洪秀全领导了金田起义,发动了太平天国运动。
(3)指太平军。当时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了“洋枪队”,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英勇顽强的中国人民绝对不会屈服,掀起了不屈不挠的抗争。
(4)是一场反侵略、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的内容可知洪秀全把自己比作潜伏在深渊里的蛟龙,只等待时机成熟,就要举行轰轰烈烈的武装斗争,推翻清朝的反动统治,建立革命政权。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洪秀全产生这种思想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清政府统治的腐朽,尤其是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巨大灾难,战后人民反抗清朝统治的斗争,风起云涌。(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1851年,洪秀全领导了金田起义,发动了太平天国运动。(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起义军自称太平军,全体将士蓄发易服,头包红巾,表示与清朝势不两立。由于当时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了“洋枪队”,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英勇顽强的中国人民绝对不会屈服,掀起了不屈不挠的抗争。(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侵略、反封建的农民爱国运动。
故答案为:(1)洪秀全把自己比作潜伏在深渊里的蛟龙,只等待时机成熟,就要举行轰轰烈烈的武装斗争,推翻清朝的反动统治,建立革命政权。他产生这种思想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清政府统治的腐朽,尤其是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巨大灾难,战后,人民反抗清朝统治的斗争,风起云涌。(2)1851年,洪秀全领导了金田起义,发动了太平天国运动。(3)指太平军。当时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了“洋枪队”,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英勇顽强的中国人民绝对不会屈服,掀起了不屈不挠的抗争。(4)是一场反侵略、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点评】关于太平天国运动,需要掌握太平天国运动发展的过程,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史实,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的分析和产生的历史影响等相关知识。
1 / 1部编版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
A.金田起义 B.攻占长沙 C.攻占南京 D.永安建制
2.(2018八上·惠安期中)太平天国运动遭遇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战争都不曾有过的新情况,这个新情况是指(  )
A.中央军队与地方武装的联合围剿
B.内部变乱导致分裂
C.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D.敌人的长期封锁围困
3.下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过程中的大事,其中①②处应该是(  )
A.金田起义、天京变乱 B.永安建制、定都天京
C.永安建制、天京变乱 D.定都天京、天京变乱
4.(2017八上·西宁月考)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标志是(  )
A.天京变乱 B.安庆失守 C.天王病逝 D.天京陷落
5.太平天国后期,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写成《资政新篇》的领导人是(  )
A.洪秀全 B.洪仁玕 C.韦昌辉 D.杨秀清
6.(2017八上·河源月考)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其中“煮豆燃萁”是指(  )
A.北伐失利 B.定都天京 C.天京陷落 D.天京事变
7.下列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金田起义
②天京事变
③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④颁布《资政新篇》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③② D.②③①④
8.“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C.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
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
9.太平天国的都城,曾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马关条约》
10.(2017八上·东台月考)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中关于“分田”规定的实质是(  )
A.实施男女平等的分配方案 B.贯彻平均主义的基本原则
C.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 D.否定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
11.(2017八上·钦州月考)拜上帝会创立后势力发展迅速,这能从本质上反映当时的社会(  )
A.宗教迷信严重 B.拜上帝会有创新精神
C.阶级矛盾尖锐 D.人民渴望平等平均
二、材料分析题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军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经济竞争被完全消灭;家庭被剥夺了它在经济和社会上的重要作用;国家获得了一种新的合法性和更广泛的权力。然而甚至在最初那些有希望的年代中都有迹象表明,太平军制度不可能在长时期内制止私人财富的积累和特权的膨胀。
——《太平军叛乱》
材料二 洪仁玕在1859年发表的《资政新篇》中概括地提出了强化中央集权、采用西方技术以使中国经济和交通现代化以及发展与西方列强友好关系的政策。洪仁玕所提出的开设现代银行、颁发专利权、建造铁路和轮船以及发展采矿业等建议表明,他对西方力量所在的若干因素抱着全心全意的、虽然认识很不全面的赞赏态度。这些建议是太平天国经济理论的一个重大转变。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太平天国是怎样进行“社会革命”的。为什么“太平军制度不可能在长时期内制止私人财富的积累和特权的膨胀”?
(2)为什么说《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经济理论的一个重大转变”?分析这种转变未能成功的原因。
(3)从材料一到材料二的转变说明了什么?
1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龙潜海角恐惊天,暂却偷闲跃在渊。等待风云齐聚会,飞腾六合定坤乾”——洪秀全
材料二:在我国浙江慈溪一带,流传着一首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民谣:“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红头军。”
(1)材料一反映了洪秀全什么思想?他为什么会有这种思想?
(2)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他发动了什么行动?
(3)材料二中“红头军”指什么?他们为什么要反对洋人?
(4)结合材料一,二说明“红头军”所发动的这场运动的性质。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率领拜上帝会群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誓师起义,建号太平天国,金田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从此开始了,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知识,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
2.【答案】C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的腐朽,对太平天国运动采取镇压,又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又不愿意看到中国摆脱清王朝的腐朽统治而强大起来,所以千方百计的扼杀中国革命,因此太平天国运动遭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点是题干信息“任何一次农民战争都不曾有过的新情况”,结合选项仔细辨别得出答案。
3.【答案】C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标志是1851年金田起义;1851年9月太平军攻克广西永安后,相继建立各项制度,史称永安建制,太平天国初具建国规模。1853年定都天京,其后进行北伐,东征与西征,1856年军事上达到全盛,同年天京事变爆发,由攻势转为守势;一直到1864年被中外反动势力镇压以失败而告终。所以途中的①②处是永安建制、天京变乱。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4.【答案】D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56年的天京事变成为太平天国由鼎盛走向衰落的转折点,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除掌握天京陷落之外,还要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本题难度适中。
5.【答案】B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韦昌辉和杨秀清在天京事变中已被处死,不符合题干。洪秀全是天平天国运动的领袖,他在天平天国后期重建领导机构,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写成《资政新篇》的不是洪秀全,而是洪仁玕;因此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解题时围绕选项中的人物在天平天国后期的活动情况,首先排除最不可能的人物,再分析排除洪秀全,最后得出答案。
6.【答案】D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太平天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煮豆燃萁”是指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矛盾激化,洪秀全与杨秀清之间权力斗争尖锐,1856年秋引发的天京事变大伤了太平天国的元气;因此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性质、经过和结果。本题难度适中。
7.【答案】B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人争权夺利,发生了天京事变;1853年天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天朝田亩制度》;1856年天京事变后,天平天国重建领导集团,洪仁玕总理朝政,颁布《资政新篇》。故先后顺序是①③②④。
故答案为B。
【点评】解题时逐一分析所给事件发生的时间并按要求排序,选择组合正确的相关选项即可。
8.【答案】A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从题干中“英国的大炮”,可以联系到英国的“炮舰政策”,即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激化了中国的社会矛盾。B项太平天国运动是在1851年开始的,鸦片战争在1842年,时间段不符合;C项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是反封建反侵略,以反封建为主;D项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9.【答案】A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是南京在太平天国时期的名称,1842年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中英在南京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的都城,曾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
10.【答案】D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
【解析】【分析】依据课本所学,《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纲领,为了调动农民阶级的革命性,它突出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D符合题意;
“分田”经济范畴,“男女平等”是政治范畴,A不合题意;
B是《天朝田亩制度》特征,不合题意;
C是《天朝田亩制度》目的,该制度强调“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旨在是无地少地的农民获得土地,不合题意。
由此分析可知,ABC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性质、经过和结果。本题难度适中。
11.【答案】C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为推翻清朝统治,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组织群众。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太平天国运动的有关知识。学生还要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起止时间和历史意义。本题难度适中。
12.【答案】(1)说明: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实行国库(圣库)制度,平均分配产品。原因:小农经济的存在。
(2)转变:仿效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发展近代工业和各项近代事业。
原因: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战争的紧张环境;得不到广大农民的支持。
(3)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
【解析】【分析】⑴根据材料一中的内容“在这场革命中经济竞争被完全消灭;家庭被剥夺了它在经济和社会上的重要作用;国家获得了一种新的合法性和更广泛的权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内容体现了太平天国运动实施的改革中企图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实行国库制度,平均分配产品。太平天国运动中把小农自然经济作为追求的理想化目标,实际上并没有超越封建主义的经济范畴,这种绝对平均分配的圣库制度违背小生产者的本性,无法实现,也不能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所以说“太平军制度不可能在长时期内制止私人财富的积累和特权的膨胀”。 ⑵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强化中央集权、采用西方技术以使中国经济和交通现代化以及发展与西方列强友好关系的政策。”说明太平天国经济理论开始转变为仿效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发展近代工业和各项近代事业。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所处的历史时期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列强的侵华战争造成了紧张的环境;得不到广大农民的支持。所以这种转变不能成功。
⑶从材料一到材料二的转变说明了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故答案为:(1)说明: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实行国库(圣库)制度,平均分配产品。原因:小农经济的存在。(2)转变:仿效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发展近代工业和各项近代事业。原因: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战争的紧张环境;得不到广大农民的支持。(3)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点评】关于太平天国运动,需要重点掌握太平天国运动发展的各个阶段、性质、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和评价,从积极和消极的角度分析太平天国运动产生的历史影响,能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13.【答案】(1)洪秀全把自己比作潜伏在深渊里的蛟龙,只等待时机成熟,就要举行轰轰烈烈的武装斗争,推翻清朝的反动统治,建立革命政权。他产生这种思想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清政府统治的腐朽,尤其是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巨大灾难,战后,人民反抗清朝统治的斗争,风起云涌。
(2)1851年,洪秀全领导了金田起义,发动了太平天国运动。
(3)指太平军。当时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了“洋枪队”,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英勇顽强的中国人民绝对不会屈服,掀起了不屈不挠的抗争。
(4)是一场反侵略、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的内容可知洪秀全把自己比作潜伏在深渊里的蛟龙,只等待时机成熟,就要举行轰轰烈烈的武装斗争,推翻清朝的反动统治,建立革命政权。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洪秀全产生这种思想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清政府统治的腐朽,尤其是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巨大灾难,战后人民反抗清朝统治的斗争,风起云涌。(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1851年,洪秀全领导了金田起义,发动了太平天国运动。(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起义军自称太平军,全体将士蓄发易服,头包红巾,表示与清朝势不两立。由于当时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了“洋枪队”,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英勇顽强的中国人民绝对不会屈服,掀起了不屈不挠的抗争。(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侵略、反封建的农民爱国运动。
故答案为:(1)洪秀全把自己比作潜伏在深渊里的蛟龙,只等待时机成熟,就要举行轰轰烈烈的武装斗争,推翻清朝的反动统治,建立革命政权。他产生这种思想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清政府统治的腐朽,尤其是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巨大灾难,战后,人民反抗清朝统治的斗争,风起云涌。(2)1851年,洪秀全领导了金田起义,发动了太平天国运动。(3)指太平军。当时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了“洋枪队”,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英勇顽强的中国人民绝对不会屈服,掀起了不屈不挠的抗争。(4)是一场反侵略、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点评】关于太平天国运动,需要掌握太平天国运动发展的过程,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史实,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的分析和产生的历史影响等相关知识。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