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8.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2-13 22:43: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新课导入
在2012年普京第三次当选俄罗斯总统,在回答“你怎样看待苏联解体”时,他引用了家喻户晓的一句话:“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
你如何看待普京说的这句话?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课标要求:了解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制度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和苏联的改革,了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
新课导入
1.了解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了解苏联的几次改革造成的影响;了解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原因;了解苏联解体的影响。
2.通过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时期的经济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学习,学会分析这些改革失败的原因,理解苏联解体的原因。
3.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只是社会主义在发展中遭遇的挫折。
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阵营示意图
(一)社会主义国家的增多
东欧八国:
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民主德国
亚洲六国:
拉美一国:
中国、老挝、越南、朝鲜、蒙古、柬埔寨
古巴
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力量逐渐壮大。
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二)经济互助委员会
1.背景:
2.时间:
1949年
3.成员国:
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
经互会旗帜
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是由苏联组织建立的一个由社会主义国家组成的政治经济合作组织。
随着冷战局面的形成,苏联要求东欧国家与自己保持高度一致。
应对马歇尔计划
  经互会的成立促进成员国的经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1951—1983年,经互会国家的国民收入增长了7.6倍。经互会国家……国民收入占世界的25%,工业生产占世界的33%……成为当时世界上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由于苏联的控制和其他经济政治原因,经互会内部,特别是各成员国与苏联的矛盾日益尖锐。
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二)经济互助委员会
4.评价:
①帮助东欧国家克服了战后经济困难;
②将各成员国的经济纳入苏联计划经济的轨道。
③苏共加强对东欧各国共产党的控制,按照苏联模式对这些国家进行了全方位的内部改造。
实质?
按照苏联模式在东欧各国建立起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是苏联模式的推广。
  1947年,苏联坚持成立了“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苏联代表日丹诺夫提出世界已经分为“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苏联通过情报局控制东欧各国,要求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政权性质与苏联统一。苏联还在东欧各国进行了无情的大清洗,将包括共产党著名领导人在内的几十万人清除出党,以保证苏联政治路线和外交政策的执行。
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根据以上材料,说明苏联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的目的是什么?情报局的举动会带来什么后果?
目的:
为了适应冷战需要,应对杜鲁门主义。
后果:
导致东欧各国与苏联的矛盾日益尖锐。
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三)中苏建交
1.建交:
2.结盟:
1949年,苏联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1950年,中苏缔结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毛泽东访问苏联
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
新中国掀起了学习苏联的热潮。
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一)改革的背景
材料一 “苏联模式”即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在战争期间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曾发挥过重要作用;但这种体制本身存在严重的缺陷和弊端,经济上管得过死,政治上权利过分集中,缺少民主,后来日益严重地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和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
材料二 (苏联)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速度和重工业相比较,差距十分悬殊。1926到1940年,苏联重工业年均增速21.9%,轻工业只有14.1%,农业为1.5%。1949年苏联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成为世界第二核大国,而全国一亿七千万人口平均每人买不到一双皮鞋,到1953年一个人才有0.4平米的住房。
——《苏联国民经济》
根据以上材料,指出苏联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其根源是什么?
②国民经济发展受到阻碍。
①政治权利过于集中,缺少民主。
③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比例失调。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二)赫鲁晓夫改革
背景
内容 政治上
经济上
影响
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执政
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
农业方面:发动垦荒运动;发展饲料生产,广种玉米;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行收购制
工业方面:改革工业管理体制
有一定成效,但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并存在严重的偏差
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二)赫鲁晓夫改革
1956年2月25日,在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作了反斯大林的《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揭露斯大林在大清洗中的暴行,掀开世界范围的“去斯大林化”运动,结束了斯大林时代,停止了苏联国内的大规模政治镇压。在揭露和批判个人崇拜上有重大意义,但全盘否定斯大林的做法引起思想混乱,对苏联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
“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也是斯大林的守墓人。”
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二)赫鲁晓夫改革
赫鲁晓夫(1894—1971)
  赫鲁晓夫……看到美国种玉米对发展畜牧业收益甚大,就不顾苏联的条件如何,强行扩大玉米的种植面积……这项规定导致灾难性后果。玉米是干热气候作物,而苏联很多地区日照量不够,玉米经常结不了穗。庄员消极抗拒……赫鲁晓夫的扩大玉米种植面积的计划彻底破产。
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二)赫鲁晓夫改革
1961年,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苏联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东方一号”进入太空
1954年, 苏联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
1957年, 苏联成功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三)勃列日涅夫改革
1964年,勃列日涅夫开始执政
为了同美国展开军备竞赛,苏联把科技进步的重心放在军事方面
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国民经济呈现出畸形发展状态
推行“新政策”,要求加速科技进步、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加强经济刺激
勃列日涅夫
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成为苏联经济的痼疾。
三、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一)戈尔巴乔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
1985年,戈尔巴乔夫担任苏联领导人
放弃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取消苏共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倡导“公开性”和“政治多元化”,主动放弃党对新闻舆论的领导权。
总体效果不佳
使人们的思想发生混乱,无政府状态蔓延,局势迅速失控。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趋势也随之加剧。
实施加速经济改革的方案
三、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一)戈尔巴乔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
勃列日涅夫
赫鲁晓夫

三、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二)东欧剧变
20世纪60年代以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治、经济上都出现严重问题。各国虽然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成效不大,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同时,西方国家对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加紧推行“和平演变”战略。20 世纪80年代末,受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东欧各国开始实行政治多元化,全盘否定自身的历史。此后,东欧政局剧烈动荡。
——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
1.原因
根据以上材料,指出东欧政局动荡的原因有哪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东欧剧变的根本原因
①东欧国家改革失败,社会矛盾尖锐;
②西方国家推行的“和平演变”战略;
③受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
原因:
根本原因: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激化矛盾,引发危机。
三、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二)东欧剧变
2.表现
政治上:
经济上:
实行议会民主制和多党制
实行私有化基础上的市场经济
实质:
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柏林墙倒塌
两德统一
捷克斯洛伐克分裂
南斯拉夫解体
三、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三)苏联解体
八一九事件
戈尔巴乔夫辞去职务
叶利钦
控制全局
1991年年底
苏联解体
叶利钦
1991年8月19日,苏联政府内部一些强硬派官员发动政变,企图废除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挽救苏联,防止苏联解体。此次政变在短短三天内便瓦解。此事件本为挽救苏联的运动,但实际上加速苏联的解体,是苏联解体的催化剂。
1991年12月21日《阿拉木图宣言》签订,11个共和国宣告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宣告了苏联不复存在。
1.过程
三、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三)苏联解体
俄罗斯联邦成为苏联的唯一继承国
2.影响
标志着冷战的结束和两极格局的终结。
两级
一超多强
多极化
三、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认识及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有什么启示?
认识:
启示:
①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社会主义发展的严重挫折,是斯大林模式(苏联模式)的失败,而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
②反映了社会主义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其中必然充满着艰巨、复杂和曲折。
①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②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③坚持依法治国,健全民主与法治;
④加强执政党建设,坚持中共的领导。
课堂小结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
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经互会成立—按苏联模式改造东欧
苏联的发
展与改革
东欧剧变与
苏联解体
缔结《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赫鲁晓夫改革(侧重农业)
勃列日涅夫改革(侧重军事)
戈尔巴乔夫改革(侧重政治)
八一九事件
苏联解体
东欧剧变
社会制度变更
社会主义受挫
没有取得成效
课堂巩固
1.“二战”后,随着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和东西方“冷战”的加剧,苏联强行将东欧各国纳入自己已有的固定模式的轨道。这种“固定模式”的特点是( )
A.高度集中 B.计划与市场结合
C.自由放任 D.多种所有制并存
2.某学者说:“赫鲁晓夫是一个勇于否定过去而又不能彻底摒弃历史遗产的人物。”李鸿章自嘲为“大清王朝的裱糊匠。”这表明赫鲁晓夫改革和洋务运动存在的相同问题是( )
A.没有使国家实现富强 B.没有彻底改变旧体制
C.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D.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
A
B
课堂巩固
3.1990年,修改国名、国徽后的波兰全面倒向西方,政府与民众开始大量清除华约时期的苏联领导人塑像。在这期间,波兰发生了大量刻意毁损这些塑像的事件。波兰发生上述事件的实质是(  )
A.共产党失去政权 B.两极格局结束
C.苏联解体 D.社会制度的变化
4.苏联拥有富饶的自然资源和强大的军事力量,在向其军队提供源源不断的武器装备的同时,却不能保障苏联人民的基本的物质生活。这源于苏联(  )
A.贫瘠的农业土地资源 B.资源的极度匮乏
C.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 D.畸形的国家政策
D
D
课堂巩固
5.2021年4月23日是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开始进行改革36周年纪念日,全俄社会舆论研究中心公布的最新民调显示,多数俄罗斯人认为,戈氏改革对国家来说弊大于利,它造成了人们失去信心,带来了混乱,最终成为国家的灾难。关于戈尔巴乔夫改革,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
A.未在政治上采取改革措施 B.导致了苏联解体和世界局势的变化
C.未根本突破旧有的政治经济模式 D.始终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心
6.《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俄罗斯人在诉说》中说,苏联共产党只有20万党员时打败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有200万党员打败了德国法西斯,保卫了无产阶级政权;有2000万党员时却自己打败了自己,失去了政权。苏联共产党“自己打败自己”导致的后果是(  )
A.新经济政策被终止 B.苏联模式被各国借鉴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结束 D.两极格局瓦解
B
D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