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舞记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观舞记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5-08 09:14: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5张PPT。 观 舞 记
︱︱献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

冰 心 了解印度文化 印度文化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宗教色彩浓厚。在印度历史上,印度宗教以及宗教神话就一直贯穿于这古老的文明,直到今天,仍然是印度社会各阶层文化的组成部分。印度几乎所有的文化艺术形式:舞蹈、音乐、雕刻、绘画等内容也都受此影响,多以表现宗教为主题。如:课文中提到的莲花、鹿、孔雀、蛇等动物在宗教中都有其象征意义,舞台的背景也充满宗教色彩。(1900—1999) 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散文集《寄小读者》,诗集《春水》、《繁星》,儿童文学集《小桔灯》。 一、写作背景
《观舞记》是冰心写于五十年代后期的一篇散文。当时中印关系正处于友好时期,两国的来往比较频繁,在国际上有着许多的共同的立场和观点,特别是1955年万隆会议的召开,更进一步促进了中印关系的发展。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冰心用散文记录下了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来北京的表演实况。考考你的识字量颦蹙 粲然
嗔视 叱咤风云
雏凤 尽态极妍
花鬘 斗薮
妥帖 浑身解数
褶裙 惊鸿pín cù cànchēnchì zhàchúyánmánsǒutiēxièzhěhóng 1、作者写此文送给谁?2、作者为什么要写此文送给她们?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舞蹈精妙,作者要赞美她们。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品读课文 回答问题1、作者认为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美?请从课文中找出一个精辟的词语进行概括。“飞动的美”品读课文 回答问题1、作者从哪些方面表现卡拉玛姐妹舞蹈的“飞动的美”?体现在文中哪些具体语段?
写“蛇舞”:颈的轻摇,肩的微颤,一阵一阵的柔韧的蠕动,从右手的指尖,一直传到左手的指尖!我们看她忽而双眉颦蹙,表现出无限的哀愁;忽而笑颊粲然,表现出无边的喜乐;忽而侧身垂睫表现出低回婉转的娇羞;……她用她的长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花朵,腰间的褶裙,用她细碎的舞步,繁响的铃声,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例:总结得出:
品读课文 回答问题1.身体
2.服饰
3.神态
4.动作
5.心灵身体 神态 服饰 动作心灵 5、分析归纳本文的结构
(1—10)赞美优美的舞姿
(11—18)描写优美的舞姿
(19—20)观后所感
(21—22)表达谢意身体:秀丽的面庞
神态:无限的哀愁
服饰:妥帖的梳妆
心灵:忘怀观众
飞动的美精读课文,探究美点从文中找出你认为写得最精妙的语段,说一说写的精妙的地方?
(提示:修辞手法、给你带来的感悟)一、修辞方法:排比、比喻、引用……1、“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 “如同一个婴儿” “她是一只雏凤” ……2、“假如……假如……假如……假如……” “忽而……忽而……忽而……忽而……忽而……” “笛子吹起,小鼓敲起,歌声唱起……”3、“珠缨炫转星宿摇,花蔓斗擞龙蛇动”小组交流,总结排比比喻引用1,课文的开头“我应当怎样来形容印度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统领全篇,定下赞美的感情基调。开篇点题,开宗明义。
阅读第一部分,思考:想一想 课文第2-5段四个“假如”句分别描绘了姐妹俩的舞蹈过程中的什么?排比句的运用有什么效果?
明确:四个“假如”句分别描绘了印度舞蹈的类别、服饰、舞步和灵动的身影。 明确:增强语势,引起读者注意,表现了对卡拉玛姐妹的由衷赞美! 在舞蹈的狂欢中, 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

卡拉玛在表演舞蹈时是全身心的投入,除身体在飞动外,心灵也进入了舞蹈的境界,达到忘我的境地。真正的舞蹈,是心灵之舞,而不是技巧之舞。集体探究,深入理解
卡拉玛的舞蹈非常优美,好像“飞动”起来,但是仅有“飞动”还是不够的,还要有心灵的完全投入,才能达到“美”的境界。 真正的舞蹈,是心灵之舞,而不是技巧之舞。真正的舞蹈,是心灵之舞,而不是技巧之舞。 卡拉玛姐妹如何让中国的观众看懂她的舞蹈的?说明了什么?优美的舞姿,娴熟的动作说明了她的技艺高超,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二、 正面描写结合侧面描写,多角度展示舞姿的美。
——我们虽然不晓得故事的内容,但是我们的情感,却随着她的动作,起了共鸣!
小组交流,总结三、运用了许多修饰性的词语,增加文章韵味。
小组交流,总结(无限的)哀愁 (无边的)喜乐 (低回婉转的)娇羞 (叱咤风云的)盛怒 (细腻妥帖的)梳妆 (铮铮的)弦响 (灵活熟练的)四肢五官 (优美的)诗歌故事 ……总之,作者运用的语言技巧:1、运用生动的比喻,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
2、正面描写结合侧面描写,多角度展示舞姿的美。
3、运用了许多修饰性的词语,增加文章韵味。《观舞记》 ∶ 《安塞腰鼓》同:1、题材相同,都是描写舞蹈
2、都写了舞蹈的文化背景
3、都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舞蹈。
异:1、在舞蹈风格上《安塞腰鼓》表现了阳刚之
美;《观舞记》表现的是阴柔之美。
2、《安塞腰鼓》没有用侧面描写,《观舞
记》除了用正面描写,还用了侧面描写,
写观众的反映等。集体探究,深入理解怎样理解“看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体会到印度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 印度文化是滋养民族艺术的食粮。所有优秀的艺术家,都在本民族的文化土壤中吸取养料。卡拉玛姐妹也是一样,吸收着大地母亲的营养,没有印度悠久文化的熏陶,没有印度文化历史的内涵,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就不会这样优美动人。
集体探究,深入理解 婆罗多舞是印度最流行、最古老、影响最大的舞蹈,同时也是印度古典舞蹈的精髓。在演出时,台前都要放上一尊舞神—湿婆的雕像。课文小结:

本文用优美的语言,描写了观看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舞蹈 的过程,文章主要运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卡拉玛姐妹精妙的舞蹈,尽可能地把视觉形象转化为语言形象,而又通过语言使读者发挥自己的想象,得到语言和舞蹈形象的双重审美的享受。杨丽萍《孔雀舞》应用课文,拓展延伸欣赏杨丽萍的《孔雀舞》
要求同学们模仿课文,选择一个观察的角度,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用优美、简短的语句把它表现出来。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