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节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5-05-08 17:34: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
2、知道催化剂的作用和特点。
3、会组装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
会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4、会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二、实验室可以制取氧气的几种物质:
1、过氧化氢H2O2 (水溶液是无色透明液体,俗称“双氧水”。)
过氧化氢在常温可以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气和水(缓慢分解),
加入催化剂后能加快反应,催化剂有二氧化锰、硫酸铜等。
催化剂
过氧化氢 水+氧气
H2O2 H2O O2
2、高锰酸钾KMnO4
3、氯酸钾KClO3
思考:
这几种物质在组成上有什么共同之处?
实验室为什么不用电解水制取氧气?
以上三种物质最好选用那一种物质来制取氧气?卫生么?
三、实验探究4-2(课本93页)
实验前:
1、请一个同学示范向试管中倾倒或滴加液体。
2、观察教师示范如何向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沸石。
3、观察老师如何获得带火星木条。
实验中:
1、三个同学每人一只试管,分别倒入1/3试管过氧化氢溶液,
2、其中两位同学分别加入二氧化锰、沸石。观察。
3、三位同学同时用带火星的木条在试管口试验。观察。
实验后:
1、比较后得出:你认为最适合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是什么,
请说明理由。重点汇报
2、什么是催化剂?它的作用是什么?特点是什么?
四、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实验前:
1、观察老师如何组装仪器,以及如何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2、观察老师如何装药品,装配好仪器。
3、看录像 ( file: / / / D:\\My%20Documents\\My%20Pictures\\kejianyong\\氧气的实验室制法\\yangqi.flv" \t "_parent ),了解制取氧气的过程和注意事项。
4、观察老师如何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以及验满。
实验中:
小组同学合作,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
实验后:
1、如何实现控制氧气产生的速率?
2、在导管口一产生气泡就收集吗?为什么?
3、当看到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时,证明已满,为什么要在
水下盖上玻璃片?
4、氧气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收集满的集气瓶要正方在试验台上,
请据此推测氧气具有什么性质?观察,除此之外氧气还具有
那些物理性质?(参看课本95页活动天地4-5)
小组讨论重点汇报
五、当堂检测:
1、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与双氧水制取氧气,气体发生装置为( ),收集气体可以用装置( )
2、关于催化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催化剂只能加快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B、用双氧水制取氧气只能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
C、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保持不变
D、双氧水若没有催化剂就不能分解产生氧气
课外探究:
如何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在双氧水分解前后
质量和化学性质保持不变?
知识链接:
(1)发生装置的选择:由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所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