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动物的运动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期末知识点复习+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章动物的运动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期末知识点复习+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8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2-14 10:37: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5章 动物的运动
1.运动系统的组成
(1)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骨与骨之间通过关节等方式相连形成骨骼,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肉称为骨骼肌。
(2)关节:由关节头、关节窝、关节囊和关节腔组成。
关节 关节头 覆盖着关节软骨,减少摩擦,缓冲震动
关节窝
关节囊:内表面分泌滑液,减少摩擦,韧带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
关节腔:内有滑液,减少摩擦
(3)骨骼肌:由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肌腱组成。肌腱绕过关节,连接在不同的骨上。骨骼肌具有受到刺激而收缩的特性。
2. 关节的特点
(1)牢固性:关节囊内外都有坚韧的韧带,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连接起来。
(2)灵活性:关节头和关节窝的表面覆盖着一层光滑的关节软骨,可以减少摩擦、缓冲震动;关节腔内的滑液,可以减少摩擦。
(3)脱臼是指关节头从关节窝里滑脱出来。
3.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1)运动的产生
①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会收缩,牵动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②在运动中,关节起支点作用,骨起杠杆作用,骨骼肌主要为运动提供动力。
(2)运动中肌肉的协作关系
①运动时,与骨连接的肌肉中,至少有两组相互配合完成运动。
②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
③其他动作举例
动作 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提重物 收缩 收缩
手臂自然下垂 舒张 舒张
(3)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的调节。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4)运动的意义:强大的运动能力,有利于动物寻觅食物、躲避敌害、争夺栖息地和繁殖后代,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3.常见的运动方式
(1)爬行:如蜗牛依靠肉质足缓慢爬行。
(2)蠕动:如蚯蚓只有肌肉没有骨骼,只能缓慢地蠕动。
(3)跳跃:如蝗虫有肌肉和外骨骼,胸部具有三对足,善于跳跃。
(4)飞行:如家鸽与飞行有关的肌肉非常发达,还具有轻而坚固的骨骼,飞行速度快,飞行距离远。
4. 骨骼肌属于器官
一块完整的骨骼肌中,既有肌肉组织,又有神经组织(如神经)和结缔组织(如血液)等。所以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上讲,一块完整的骨骼肌属于器官。
骨、关节和肌肉的关系模型图
1.图中松紧带代表肌肉,螺丝代表关节,木板代表骨。
2.用手拉紧下面的松紧带时,两块木板会绕着螺丝发生旋转,表示在肌肉(松紧带)的牵动下,骨(木板)绕关节(螺丝)产生了运动。
1.动物行为的分类
分类依据 行为
行为目的 取食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领域行为、社会行为等
行为获得的途径 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
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行为类型 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
概念 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持续时间 常伴随动物一生 具有暂时性、易变性,可以建立或消退
意义 使动物能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是个体生存和种群繁衍的基础 使动物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
联系 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
学习行为的特点
学习行为的建立离不开环境因素,当刺激某学习行为产生的环境因素去除后,该行为也会逐渐减弱或消失。
3.社会行为
(1)社会行为的概念、特征及意义
①社会行为: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
②特征: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③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白蚁、蜜蜂、沸沸、象等。
④意义:使动物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有利于个体和种族的生存。
(2)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①信息交流的途径: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化学物质)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②举例:蜜蜂的“8”字摆尾舞;黑长尾猴在发现不同的敌害时会发出不同的叫声来提醒同伴。
③意义:信息交流让动物个体之间获得联系,在群体觅食、御敌和繁衍后代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④应用:用提取或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作引诱剂,可以诱杀农业害虫等。
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营群体生活,但营群体生活的动物并不都具有社会行为,如鱼群等。
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是普遍存在的,并非只存在于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中。
实验一、探究小鼠走迷宫的学习行为
【提出问题】小鼠随着“尝试与错误”次数增加,顺利走出迷宫找到食物的时间会缩短吗?
【作出假设】小鼠随着“尝试与错误”次数增加,顺利走出迷宫找到食物的时间会缩短。
【制订并实施计划】
1.选取生长状况相近的甲、乙、丙3只小鼠,进行饥饿处理,然后将小鼠甲放置在迷宫入口处(如图所示),迷宫出口处放置小鼠喜欢吃的食物,观察并记录小鼠甲找到食物所需的时间。
2.五分钟后,重复上述步骤,以同样的时间间隔再进行两次实验,共计三次,分别记录每次小鼠甲找到食物所需的时间。
3.对小鼠乙和丙同样进行上述实验,均重复三次。
4.记录3只小鼠每次所需时间如下表。
小鼠 找到食物的时间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甲 6分10秒 4分55秒 2分43秒
乙 5分23秒 3分20秒 l分52秒
丙 8分27秒 5分43秒 3分58秒
【得出结论】
数据分析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比较可知,随着小鼠“尝试与错误”次数增加,小鼠顺利走出迷宫获取食物所需的时间越来越短
实验结论 小鼠随着“尝试与错误”次数增加,顺利走出迷宫找到食物的时间会缩短
【表达与交流】
1.如果用不同的小鼠分别进行实验,它们首次走出迷宫找到食物的时间可能会不同,说明学习行为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2.用2只以上小鼠进行实验,目的是减少个体差异对实验的影响,使实验结果更真实可信。
3.学生在学习完新知识后,应多次复习,随着“尝试与错误”次数增加,才能获得该行为,从而巩固知识。
注意事项
1.制作“迷宫”的隔板应高些,以避免小鼠从隔板上方越过,或在隔板上方盖一块玻璃板,这样既能阻止小鼠翻越隔板,又便于观察小鼠的行为。
2.“迷宫”通道的宽度不宜太窄,要便于小鼠折返。
3.实验前使小鼠处于饥饿状态,出口处放置的食物应是小鼠喜欢吃的食物,目的是刺激小鼠寻找食物。
4.根据小鼠白天通常躲在黑暗处睡觉,夜晚才出来活动的规律,最好在晚上进行实验。
实验二:探究蚂蚁的通讯
【提出问题】蚂蚁是怎样进行通讯的?
【作出假设】蚂蚁是通过气味传递信息的。
【制订并实施计划】
1.准备实验用的蚂蚁:利用蚂蚁喜欢吃的食物,诱捕蚂蚁。
2.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少许清水的容器内,形成A、B、C三个小岛,小岛间用两根等长的小木条连接起来,这样蚂蚁只能通过由小木条搭成的“桥”从一个小岛到达其他的小岛。
注意事项
如果获取的蚂蚁是用工具从蚁穴里捕获的,就需要将这些受惊的蚂蚁饲养一段时间,然后进行实验。实验时最好使蚂蚁处于饥饿状态。
3.先将饥饿的蚂蚁放在B岛上,食物放在C岛上,A岛什么都不放,观察蚂蚁的通讯行为。
4.一段时间后将连接B、C岛的“桥”和连接A、B岛的“桥”对换,观察蚂蚁的行为有什么变化。
5.在蚂蚁爬过的“桥”上,涂一些有气味的物质,观察蚂蚁会有什么样的行为表现。
【实验现象】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步骤3 蚂蚁沿着连接B、C岛之间的“桥”到达C岛,获得食物
步骤4 蚂蚁直接沿着对换后的“桥”由B岛爬向没有食物的A岛
步骤5 蚂蚁失去目标,随处乱爬,找不到食物
【得出结论】蚂蚁是通过气味传递信息的。
【表达与交流】
1.实验完毕后,将捕获的蚂蚁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环境中。
2.蚂蚁的通讯方式之一是依靠气味,即利用嗅觉,嗅觉感受器分布在触角上。此外,蚂蚁也能利用触角的触觉功能相互沟通。
3.蚂蚁是进行群体生活的,没有通讯蚂蚁的个体间就无法取得联系,无法交流食物信息,无法协作将大型食物搬回蚁穴,从而严重影响蚂蚁的生存。
注意事项
对换木条时要用镊子,不能直接用手,是为了防止手上的气味干扰实验。

1.在延庆官厅水库中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灰鹤在空中盘旋,鱼儿在水中穿梭,螃蟹在泥滩上“横行”。上面所描述的几种动物,它们的主要运动方式分别是(  )
A.飞行、游泳、爬行 B.飞行、跳跃、游泳
C.奔跑、游泳、爬行 D.飞行、游泳、行走
2.关于动物运动的意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有利于动物获取食物 B.有利于扩大动物的分布范围
C.有利于动物逃避敌害 D.有利于增大动物的体型
3.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身体结构。如图是运动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结构②使关节具有牢固性
B.结构③中有滑液,滑液和结构⑤使关节具有灵活性
C.当⑧受到刺激收缩时,会牵动⑦绕⑥运动
D.关节属于不活动的骨连结
4.直臂提水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活动状况是(  )
A.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收缩 B.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C.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D.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舒张
5.取某一哺乳动物的新鲜长骨9克,放在酒精灯上充分煅烧至白色。称重为5.5克,由此可推知此骨的特点是( )
A.既坚固又有弹性 B.造血功能强
C.硬度小,弹性大 D.容易发生骨折

6.骨中的主要成分钙盐的作用是使骨(  )
A.柔韧 B.脆硬 C.粗壮 D.结实
7.人的长骨中,终身具有造血功能的是(  )
A.骨髓腔 B.骨密质 C.红骨髓 D.黄骨髓
8.人体骨的连结有多种形式。如图所示脊椎骨间的连结形式是( )
A.活动的连结
B.半活动的连结
C.不活动的连结
D.关节
9.“一年一年时间飞跑,小小少年在长高”,进入青春期后,人的身体会明显增高。人的身材高矮和体内长骨的生长发育有着密切关系。如图为长骨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是 ,其结构比较疏松,呈蜂窝状;②是 ,致密而坚硬,大部分集中在骨干部分。
(2)位于长骨的空腔中的⑦是 ,具有 功能。
(3)骨的生长具有阶段性变化,从婴儿期至青春期,⑥ 能不断形成新的骨细胞,使骨长长。同时⑧内含有的 能不断的形成新的骨细胞,使骨长粗。成年以后骨化,长骨不再生长,身体也就不再长高。

10.下面是肌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型,硬纸板、螺丝、松紧带分别代表运动中的( )

A.骨、关节、肌腱 B.骨、肌腱、关节
C.骨、关节、骨骼肌 D.骨骼肌、关节、肌腱
11.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主要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
B.一块骨骼肌一般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
C.骨与骨之间通过关节等方式相连形成骨骼
D.关节由关节软骨、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构成
12.体育课上同学们在进行足球训练,对踢足球动作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 B.需要消耗能量
C.由一块骨完成 D.与神经系统无关
13.如图是人的屈肘、伸肘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填写图中各结构的名称:[①] ,[②] 。
(2)当 收缩时,可产生屈肘动作,此时 处于舒张状态;当 收缩时,可产生伸肘动作,此时 处于舒张状态。
(3)在人体的运动中骨起 作用,关节起 的作用,骨骼肌起 作用,因此我们要经常参加 以促进运动系统和其他内脏器官的正常发育。
14.《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定“引体向上”是初中男生必测项目,理解其中的原理能帮助制定科学的训练方法。
(1)引体向上可以同时锻炼多块肌肉。据图中甲分析,引体向上时,背阔肌 (填“收缩”或“舒张”),牵引肱骨绕 活动,使躯体向上臂方向靠拢。完成此动作需要 系统的调节。
(2)如果动作不规范,且未进行热身运动的情况下容易造成脱臼,即关节头从乙图中[d] 中滑脱出来。正常情况下关节的连接非常牢固,此外,关节腔内的滑液和关节面覆盖的[e] 能减少运动时两骨之间的摩擦,这些结构都能使我们在运动过程中免受伤害。
(3)随着运动量的增加,呼吸频率和血液循环速度提高,以满足肌肉细胞对氧气和营养物质的需要。图中能够正确表示血液流经骨骼肌时氧含量变化的是 (填字母)。
(4)骨在运动系统中承担着“杠杆”作用,这与骨具有较强的韧性和硬度密切相关。为了研究骨的韧性和硬度与运动的关系,研究者用大鼠进行了为期六周的运动实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 骨的特性 不运动组 低强度运动组 高强度运动组
骨的质量(g)【骨硬度指标】 1.08 1.23 1.06
骨的承重能力(N)【骨强度指标】 109.64 110.23 94.54
骨的韧性(mm)【骨韧性指标】 0.41 0.5 0.46
本实验的对照组是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组能更好地改善骨的特性。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分析】动物因种类不同,生存环境各异,其运动方式也大相径庭,动物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飞行、奔跑、跳跃、行走、爬行、蠕动、游泳等方式。
【详解】灰鹤的前肢变成翼,运动方式是飞行,鱼生活在水中,用鳍游泳;螃蟹属于节肢动物,运动方式是爬行,可见A正确。
故选A。
2.D
【分析】绝大多数的动物都能够依靠运动寻找和摄取食物,迁移到适宜的栖息场所,并有效地躲避天敌的危害。
【详解】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自身生存和繁衍后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动物通过运动,比较迅速地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以利于有利于逃避敌害、寻找并获取食物,有利于动物寻找配偶和繁衍种族,有利于扩大动物的分布范围。可见,动物运动与“有利于增大动物的体型”没有直接关系。
故选D。
3.D
【分析】关节的结构有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软骨、关节腔和关节囊,骨骼肌是由肌腱和肌腹构成,骨骼肌受刺激收缩时,会牵动骨绕关节运动。
【详解】A.图中的①关节头,②关节囊,③关节腔,④关节窝,⑤关节软骨,关节囊由致密的结缔组织构成,将相邻两骨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增强关节的牢固性,A正确。
B.图中的①关节头,②关节囊,③关节腔,④关节窝,⑤关节软骨,关节软骨和关节腔内有滑液,能够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具有灵活性,B正确。
C.图中的⑥是关节,⑦是骨,⑧骨骼肌,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会牵动骨绕关节运动,C正确。
D.骨和骨之间的连接叫骨连接,有的骨连接是不能活动的,如脑颅骨各骨之间的连接;有的是能活动的,即一般所说的关节,关节是指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结,D错误。
故选D。
4.A
【分析】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详解】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如做屈肘动作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在做伸肘动作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而用力从地上提起一桶水时,这时手臂上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都收缩,因此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5.C
【分析】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越多,骨的柔韧性越强,无机物越多,骨的硬度越大;在不同时期,骨的成分不同。①儿童少年期:有机物(多于1/3),无机物(少于2/3),骨的特性是弹性大,硬度小,不易骨折易变形。②成年期:有机物约占1/3,无机物约占2/3,骨的特性是既坚硬又有弹性。③老年期:有机物少于1/3,无机物多于2/3,故骨的特性是弹性小,易骨折。
【详解】题干中,取该哺乳动物的新鲜长骨9克,放在酒精灯上充分燃烧后,剩余的物质为无机物,称重为5.5克,无机物不足2/3,由此判断为幼年哺乳动物的骨骼,这种硬度小,弹性大,容易变形,不容易骨折。该实验不能得出骨既坚固又有弹性,红骨髓才有造血功能强,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B
【分析】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越多,骨的柔韧性越强,无机物越多,骨的硬度越大。
【详解】骨的成分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无机物主要是钙盐,使骨脆硬;有机物主要是蛋白质,使骨柔韧,因此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7.C
【分析】骨的结构由骨膜、骨质和骨髓组成。
【详解】骨质分为骨松质和骨密质,骨松质,结构疏松,呈蜂窝状,骨密质,结构致密坚硬,在人的骨松质里有红骨髓,终生具有造血功能。因此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8.B
【分析】骨和骨之间的连接叫骨连结,骨连结有三种形式,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
【详解】骨连接是骨与骨之间的连接,有不活动的骨连结(如颅骨间的连结)、半活动的骨连结(脊椎骨之间)和活动的骨连结(如肩关节和肘关节等)组成,可见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9.(1) 骨松质 骨密质
(2) 骨髓 造血
(3) 软骨层 成骨细胞
【分析】骨的基本结构由骨膜、骨质和骨髓组成。骨膜中有血管、神经和成骨细胞,血管中流动着血液,对骨组织其营养作用。成骨细胞对骨的生长和再生有重要作用。图中②是骨密质、①是骨松质、③是骨质,④是血管,⑤是关节软骨,⑥软骨层,⑦骨髓、⑧骨膜。
【详解】(1)图中,①是骨松质,其结构比较疏松,呈蜂窝状;②是骨密质,致密而坚硬,大部分集中在骨干部分。
(2)位于长骨的空腔中的⑦是骨髓,具有造血功能。
(3)骨的生长具有阶段性变化,从婴儿期至青春期,⑥软骨层能不断形成新的骨细胞,使骨长长。同时⑧骨膜内含有的成骨细胞能不断的形成新的骨细胞,使骨长粗。成年以后骨化,长骨不再生长,身体也就不再长高。
10.C
【分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详解】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肌腱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图中硬纸板、螺丝、松紧带分别代表运动中的:骨、关节、骨骼肌,因此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1.D
【分析】关节包括关节面、关节腔、关节囊三部分。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在关节头和关节窝上有一层关节软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减少振荡。
【详解】A.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组成,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骨骼是由多块骨连接而成,骨骼又是由骨和骨连接构成,A正确。
B.骨骼肌包括肌腹和肌腱,肌腹是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受刺激而收缩;肌腱是骨骼肌两端较细的部分,跨关节附在不同的骨上,有固定作用,B正确。
C.骨和骨之间的连接叫骨连接。有的骨连接是不能活动的,如脑颅骨各骨之间的连接;有的稍微能活动,如椎骨前方椎体间的连接;还有一种是能活动的,即一般所说的关节,如上肢的肩关节、肘关节,下肢的髋关节、膝关节等。关节是骨连接的主要形式,C正确。
D.根据分析可知,关节包括关节面、关节腔、关节囊三部分,D错误。
故选D。
12.B
【分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至少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
【详解】A.运动要靠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能量则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A错误。
B.运动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完成踢足球动作需要消耗能量,B正确。
C.人或动物任何一个动作的产生,都不是一块骨骼肌收缩、舒张完成的,而是多组肌群在神经系统的调解下,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完成的,C错误。
D.运动要靠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能量则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D错误。
故选B。
13.(1) 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2) 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肱三头肌 肱二头肌
(3) 杠杆 支点 动力 体育运动
【分析】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图中①肱二头肌、②肱三头肌。
【详解】(1)由图可知,①为肱二头肌,②为肱三头肌。
(2)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当肱二头肌收缩时,可产生屈肘动作,此时肱三头肌处于舒张状态;当肱三头肌收缩时,可产生伸肘动作,此时肱二头肌处于舒张状态。
(3)在人体的运动中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的作用,骨骼肌起提供动力的作用,因此我们要经常参加体育运动以促进运动系统和其他内脏器官的正常发育。
14.(1) 收缩 肩关节 神经
(2) 关节窝 关节软骨
(3)B
(4) 不运动组 低强度运动
【分析】人体进行的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图乙中:a关节头、b关节囊、c关节腔、d关节窝、e关节软骨。
【详解】(1)人体的运动系统由骨、骨骼肌、关节组成,在运动中,骨起到杠杆的作用,骨骼肌起到动力的作用,而关节起到支点的作用。如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所以引体向上可以同时锻炼肱二头肌、背阔肌等多块肌肉。据图甲分析,引体向上时,背阔肌收缩,牵引肱骨绕关节活动,使躯体向上臂方向靠拢。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因此要完成图乙动作不仅要靠运动系统来完成,还需要其它系统如神经系统的调节。
(2)关节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如果动作不规范,且未进行热身运动的情况下容易造成脱臼,结合丙图所示分析,脱臼是由于a关节头从d关节窝里滑脱出来。正常情况下关节的连接非常牢固,与关节囊有关,因为关节囊属于结缔组织,内部还有韧带,使关节具有牢固性;关节软骨表面光滑而且富有特性,运动时能够减小骨与骨的摩擦,缓冲震动。因此关节腔内的滑液和e关节软骨能减少运动时两骨之间摩擦,使关节具有灵活性,这些结构都能使我们在运动过程中免受伤害。
(3)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当血液流经肌肉时,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血液将运来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给肌肉细胞利用,同时将肌肉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因此血液流经肌肉时氧气含量会降低,与题图中的B图相符合。
(4)对照实验是指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对照实验由实验组和对照组组成,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该实验探究了不同运动强度对大鼠股骨发育是否有影响。本实验的对照组是不运动组。据表中数据可见实验结果是:低强度运动组的骨硬度指标、骨强度指标、骨韧性指标都最高。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低强度运动能够更好地改善骨发育情况。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