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八上科学单元同步训练卷四几种常见的力(第四单元摩擦力)
一、选择题
1.用黑板擦在黑板上擦动时,第一次沿圆周擦动,第二次沿直线擦动,前后两次的摩擦分别是( )
A.滑动摩擦,滑动摩擦 B.滑动摩擦,滚动摩擦
C.滚动摩擦,滑动摩擦 D.滚动摩擦,滚动摩擦
【答案】A
【知识点】摩擦力的存在
【解析】【分析】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对摩擦力进行分类,即静止时,受到的摩擦力叫静摩擦;滚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叫滚动摩擦;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叫滑动摩擦.会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对摩擦力进行分类.
【解答】解:用黑板擦擦黑板时,无论是沿圆周擦动还是沿直线擦动,黑板擦都是在黑板上发生滑动,所以两次的摩擦力都是滑动摩擦.
故选A.
2.下列做法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
A.冬天,在结冰的马路上撒一些细砂以方便路人行走
B.在生锈的自行车轴上滴一些油,骑车就会感觉轻松一些
C.当汽车后轮陷入泥坑打滑时,司机会就近寻找石块等物休垫在车轮下
D.体操运动员进行双杠表演前,在手上涂抹滑石粉以防止从杠上滑落
【答案】B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分析】(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2)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本题考查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摩擦力问题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解答此题类问题时要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
【解答】A、冬天,在结冰的马路上撒一些细沙,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以方便路人的行走,不符合题意;
B、在生锈的自行车轴上滴一些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使骑车感觉轻松一些,符合题意;
C、汽车车轮打滑时,将草席垫在车轮下,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不符合题意;
D、运动员进行双杠表演前,在手上涂抹滑石粉,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以防止人从杠上滑落,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很多动物是“物理应用高手”,它们为了适应生存的环境,进化出了符合一定物理规律的身体部位,下列从物理学的角度给出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骆驼的脚掌很大,可以减小压强
B.泥鳅的体表有层黏液,可以增大摩擦
C.啄木鸟有尖硬的喙,可以减小压强
D.蚯蚓腹部有许多刚毛,可以减小摩擦
【答案】A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解析】【分析】利用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可对选项A、C进行判断;利用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可对选项B、D进行判断。此题考查的是基础知识,难度不大,但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基本功。
【解答】A、骆驼的脚掌很大,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本选项正确;
B、泥鳅的体表有层黏液,使其表面光滑,可减小摩擦,故本选项错误;
C、啄木鸟有坚硬的嘴,减小了受力面积,可增大压强,故本选项错误;
D、蚯蚓腹部有许多刚毛,增加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增大摩擦,故本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A
4.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运动的
B.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
C.两个物体只有接触才能产生力的作用
D.静止的物体不受摩擦力的作用
【答案】B
【知识点】重力及其方向;摩擦力的存在
【解析】【分析】(1)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不一定是阻碍物体运动的力。(2)重力的方向永远是竖直向下的。(3)两个物体不一定相互接触才能产生力的作用,如磁力。(4)静止的物体和运动的物体都可能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此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有摩擦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力的定义、浮力的产生等,基础性题目。
【解答】A、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当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同时,摩擦力是物体前进的动力;当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反时,摩擦力是阻碍物体运动的力,故A错误;
B、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正确;
C、静止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也会在接触面产生摩擦力,故C错误;
D、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液体对其上下表面也会存在压力差,产生向上的浮力作用,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5.如图,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同一木块,使它分别在水平桌面上和并排在桌面上的几根圆木棍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3N和1N。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用上述实验可以得出滚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接触面有关的结论
B.用上述实验可以得出拉力越大摩擦力越大的结论
C.由上述实验可以得出接触面越光滑,滑动摩擦力越小的结论
D.由上述实验可以得出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的大小分别为3N和1N
【答案】D
【知识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1)物体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2)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摩擦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触面脱离,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无关;在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力小。
【解答】A、本实验中,研究的是滚动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关系,不是研究摩擦力与接触面的关系,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摩擦力的大小与拉力大小无关,因此不是研究摩擦力与拉力大小的关系,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本实验中,没有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因此不是研究摩擦力与接触面的关系,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D、物体匀速直线运动,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分别等于此时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3N和1N.故该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6.如图所示,物体A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壁上.当水平力减小为F/2时,物体A恰好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此时物体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
A.减小为原来的1/2 B.和原来一样
C.增大为原来的2倍 D.无法判断
【答案】B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物体静止在竖直墙壁上和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都受平衡力作用,摩擦力都等于重力。要先判断哪两个力是平衡力,然后根据平衡力特点解题。
【解答】解:物体静止和匀速下滑,都是平衡状态,所受平衡力为重力和摩擦力,根据平衡力特点可知:摩擦力等于重力,而重力不变,所以两次摩擦力不变。
故答案为:B
7.体重为490N的某同学用双手握住竖直的木杆匀速上攀,他所受的摩擦力( )
A.等于490N,方向竖直向下 B.等于490N,方向竖直向上
C.大于490N,方向竖直向下 D.小于490N,方向竖直向上
【答案】B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摩擦力的存在
【解析】【分析】(1)由于该同学匀速上攀,那么在竖直方向受到平衡力的作用: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2)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进行判断即可。(1)静止的物体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2)二力平衡的条件包括四方面:同物、同线、等值、反向。
【解答】由题意知:该同学沿竖直的木杆匀速上攀,那么他在竖直方向上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重力和摩擦力;
由二力平衡的条件知:他所受的重力和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条直线上;
因此,他受到的摩擦力f=G=490N,方向竖直向上。
故答案为:B
8.寒冬中,由于长时间雨后低温,山区道路经常结冰,给人们出行带来了不便,下列措施中与增大摩擦无关的是( )
A.穿防滑鞋 B.向冰面撒炉渣
C.给汽车安防滑链 D.汽车减速慢行
【答案】D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分析】增大摩擦的措施:一是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二是增大压力;逐个分析选择项,然后与增大摩擦的方法对应。掌握增大摩擦的具体措施,并会根据实际生活中的措施与理论对应。
【解答】A、防滑鞋是通过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的;
B、向冰面撒炉渣可以增大接触面的粗糙,从而增大摩擦力;
C、汽车轮胎上装上防滑链,增大了汽车轮胎与地面之间的粗糙程度,从而可以增大摩擦;
增加车轮与地面间的接触面积,可以减小汽车对地面的压强,与增大摩擦没有联系,故B符合题意;
D、汽车减速慢行是防止由于惯性不能及时刹车,导致事故发生。
故答案为:D
9.假设一切物体间的摩擦突然消失,下列哪些现象是不可能发生的( )
A.静止在水平路面上的车无法开动
B.我们将无法写字,因为笔从手上滑下
C.马会容易拉车
D.沿铁轨方向的风能把火车吹动
【答案】C
【知识点】摩擦力的存在
【解析】【分析】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结合各选项中例子中的摩擦力作用进行分析解答。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摩擦力的作用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A、车是靠车轮向后摩擦地面,地面同时也会给车轮一个向前的力使车子前进,因此如果没有摩擦力,静止在水平路面上的车无法开动,不符合题意;
B、写字时,如果没有摩擦力,笔会从手中滑下导致无法写字,不符合题意;
C、如果没有摩擦力,马和车都会无法前进,因此马不可能拉动马车,符合题意;
D、火车在水平方向会受到摩擦力这个阻力作用,如果没有摩擦力,那么沿铁轨方向的风能把火车吹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0.摩擦有利也有弊。下列事例中,属于需要减小的有害摩擦是( )
A.爬杆时,人与杆的摩擦
B.板书时,粉笔与黑板的摩擦
C.拉二胡时,弓弦与琴弦的摩擦
D.汽油机工作时,活塞与气缸壁的摩擦
【答案】D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分析】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一是增大压力;二是增大接触面积的粗糙程度;减少摩擦力的方法有:一是减小压力;二是减小接触面积的粗糙程度;三是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四是使接触面彼此分离(如加润滑油等)。联系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来考查增大或减小摩擦的办法,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的理念,是中考常见题目。
【解答】A、爬杆时,人就依靠人与杆间的摩擦,因此人与杆的摩擦属于有益摩擦,需要增大;
B、板书时,留下粉笔字就是依靠粉笔与黑板间的摩擦,因此粉笔与黑板间的摩擦属于有益摩擦,需要增大;
C、拉二胡时,声音的产生来自弓弦与琴弦的摩擦,因此弓弦与琴弦间的摩擦属于有益摩擦,需要增大;
D、汽油机工作时,需要克服活塞与气缸壁的摩擦,因此活塞与气缸壁间的摩擦属于有害摩擦,需要减小。
故答案为:D
11.以下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鸡蛋碰石头”鸡蛋被碰破是因为鸡蛋受到的力大于石头受到的力
B.水平推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没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C.鞋底和轮胎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D.与火车相比,汽车车厢外表面更容易堆积灰尘,这是因为汽车的轮胎是绝缘的橡胶不容易把与空气摩擦所带的电荷导入地下,因而更容易吸附灰尘
【答案】D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分析】A、要掌握力的作用的相互性,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B、掌握二力平衡条件,知道一对平衡力的大小相等。C、掌握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D、掌握导体和绝缘体的特点,知道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此题是一道综合性题目,主要考查了相互作用力、摩擦力、平衡力及导体和绝缘体的特点。特别要注意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分。
【解答】解:A、鸡蛋碰石头,同时石头会给鸡蛋一个反作用力,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所以A说法错误;
B、没有推动物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所以物体受到的推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其大小相等,所以B说法错误;
C、鞋底和轮胎可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所以C说法错误;
D、橡胶是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所以车厢与空气摩擦产生的电荷不容易流失,因而更容易吸引灰沉,所以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12.手握住一个酱油瓶,瓶的开口向上静止在手中不动,以下四种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酱油瓶静止在手中,是由于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
B.随着手所施加的压力增大,瓶子受到的静摩擦力也增大
C.手握瓶的力增大时,瓶子所受静摩擦力并未增大
D.若瓶子原来是空瓶,那么向瓶内注水过程中,瓶仍静止,即使手握瓶的力大小不变,瓶所受摩擦力也将增大
【答案】B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平衡状态的判断
【解析】【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同物、同线、等大、反向,这四个方面缺一不可。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的理解和掌握,此题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解答时特别要注意静摩擦力和其它摩擦力的区别。
【解答】解:因为酱油瓶静止在手中,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判断此时瓶子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摩擦力等于其本身的重力,而这种摩擦力属于静摩擦力,与压力的大小无关。若向瓶内注水的过程中瓶仍静止,说明此时的酱油瓶在竖直方向上仍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所以即使手握瓶的力大小不变,瓶所受到的摩擦力也将增大。所以选项A、C、D说法正确,符合题意;选项B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3.如图所示,三位同学用同一组器材进行了下面三项操作:甲同学用水平方向的力拉木块A在长木板B上匀速运动;乙同学用水平方向的力拉A在B上加速运动;丙同学用水平方向的力拉B,使AB一起匀速运动。三位同学的操作中A与B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分别为f甲、f乙、f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甲=f乙=f丙 B.f甲=f乙,f丙=0
C.f甲=f丙<f乙 D.f甲<f乙,f丙=0
【答案】B
【知识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抓住三种条件下A与B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就可判断摩擦力的大小;另外还有考虑产生摩擦力的条件--发生相对运动。此题考查影响摩擦力的因素以及产生摩擦力的条件;根据题目中提供的运动状态可分析摩擦力的大小。
【解答】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两个因素有关,即: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而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接触面积无关。
根据题干信息:甲同学拉木块A在长木板B上匀速运动;乙同学拉A在B上加速运动;都是物体A与物体B发生了相对运动,产生了滑动摩擦;而在两种情况下,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未变,故摩擦力不变即摩擦力相等;即f甲=f乙;
当丙同学拉B,使AB一起匀速运动时,物体A与物体B相对静止,即A与B未发生相对运动,也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故它们之间没有摩擦力的存在,即摩擦力等于零;f丙=0;
故A、C、D错误,B正确。
故答案为:B
14.如图所示,用水平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大木箱,没推动。这时,木箱受到的( )
A.推力小于摩擦力 B.推力和摩擦力大小一定相等
C.推力一定小于重力 D.推力和摩擦力的方向相同
【答案】B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所受到的力是一对平衡力。(2)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此题主要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找出题目中暗含的条件,大木箱处于静止状态即平衡状态,受力平衡。经常地错误认识推不动是由于推力小于摩擦力,没有把握住题目的关键所在。
【解答】解:因为用水平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大木箱,没有推动,
所以大木箱,处于静止状态,在水平方向上所受的推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所以摩擦力等于推力,并且方向相反。
故答案为:B
15.如图是某同学放在水平课桌上的一摞书,下列关于取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缓慢将甲书水平抽出需要的力大于缓慢将乙书水平取出需要的力
B.缓慢将甲书水平抽出需要的力等于缓慢将乙书水平取出需要的力
C.非常迅速地将甲书或乙书水平抽取出,它们上面的书都会倒
D.非常迅速地将甲书或乙书水平抽取出,它们上面的书都不会倒
【答案】D
【知识点】惯性
【解析】【分析】结合图片和选项中的描述可知,前两个选项主要应从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角度考虑,看甲乙两书受到的压力是否相同;后两个选项主要应从惯性的知识角度考虑,以判断将书迅速抽出后可能发生的情况。本题通过生活中的一个现象考查了两个方面的知识,一是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二是惯性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构思巧妙,较为新颖,值得关注。
【解答】解:读图可知,甲书在中间层中,乙书在更底层中,因此,它们表面受到的压力不同,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情况下,乙受到的摩擦力会更大,故缓慢将甲书水平抽出需要的力小于缓慢将乙书水平取出需要的力,因此,选项A、B均错误。
非常迅速地将甲书或乙书水平抽出时,其余的书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因此,会由于重力的作用下落到正下方的书上,不会倒,故选项C错误,D正确。
故答案为:D
16.在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实验中,每次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木块的运动状态及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表所示(每次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相同),由表可知( )
实验次数 木块运动状态 弹簧测力计示数(N)
1 静止 0.4
2 静止 0.6
3 加速 0.7
4 匀速 0.5
5 减速 0.3
A.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0.7N
B.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0.6N
C.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有三次是相同的
D.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每次都是不相同的
【答案】C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掌握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之间的关系,若这两者不变,则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变。(2)掌握二力平衡条件,根据表格中数据得出静摩擦力及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此题考查了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及实验数据的分析,关键是注意木块的运动状态,只要木块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此时拉力与摩擦力便相互平衡,大小相等。只要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则摩擦力大小不变。
【解答】解:由表格中数据知,1、2两次木块均静止,所以此时拉力与摩擦力平衡,摩擦力大小分别为0.4N和0.6N。
第4次实验,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此时摩擦力与拉力平衡,大小相等,为0.5N,所以AB错误。3、5两次实验中,虽然运动情况不同,但由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仍为0.5N,所以D错误,C正确。
3由于拉力大于摩擦力而做加速运动,5由于拉力小于摩擦力,而做减速运动。
故答案为:C
17.如图所示,装有沙的箱子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作匀速直线运动,若要增大箱与地面的摩擦力,可以( )
A.取出一些沙子
B.增加一些沙子
C.在箱与地面之间放上几根圆木棍
D.增大拉力F
【答案】B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分析】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用滚动代替滑动、使接触面脱离。本题考查了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把握好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和方法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解答】A、取出一些沙子,箱子对地面的压力减小,滑动摩擦力减小,不符合题意;
B、增加一些沙子,箱子对地面的压力增大,滑动摩擦力增大,符合题意;
C、在箱与地面之间放上几根圆木棍,用滚动代替滑动,摩擦力减小,不符合题意;
D、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是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改变拉力不能改变摩擦力,只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8.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图中A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均为F
B.甲、乙两图中B物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均为F
C.甲图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0,物体B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
D.乙图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F,物体B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
【答案】B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摩擦力的存在
【解析】【分析】在分析时,分别以整体、A、B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且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平衡力的作用。此题考查了摩擦力大小的判定,将甲乙两图相互对比,关键是能够对整体和部分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力的知识进行判断,对学生来说应属于难题。
【解答】乙图,AB同时向前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AB之间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A不受摩擦力的作用,AD错误;
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在水平方向受地面的摩擦和拉力F,这两个力相互平衡,则f=F,两种情况下B受到的摩擦力相等,B正确;
甲图以A为研究对象,A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水平方向受拉力F和B对它的静摩擦力作用,且f=F,C错误。
故答案为:B
19.如图所示,用F=6N水平向右的拉力匀速拉动物块A时,物块B静止不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物块B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为( )
A.4N,向左 B.6N,向右 C.4N,向右 D.6N,向左
【答案】C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判断出物体B所受摩擦力方向,并且要知道其在水平方向上受的力:弹簧测立计的拉力和A对其向右的摩擦力。要掌握二力平衡条件及应用。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此题主要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因为A受向右6N的拉力,所以其此题很容易忽略A与地面间的摩擦而错选B。
【解答】解:以B为研究对象,B在水平方向受弹簧测力计对其向左的拉力和物体A对其向右的摩擦力作用。因为B静止,所以这两个力平衡大小相等。所以所受摩擦力为4N,方向向右。
故答案为:C
20.冰壶运动员的鞋底一只是塑料的,另一只是橡胶的。他滑行时,橡胶底的鞋比塑料底的鞋受到的摩擦力大。如图9他用b脚蹬冰面后,只用a脚向右滑行,可以确定的是( )
A.a鞋底是塑料会滑更远 B.蹬冰时冰对b鞋的摩擦力向左
C.a鞋底是橡胶会滑得更远 D.滑行时冰对a鞋的摩擦力向右
【答案】A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分析】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物体运动时,所受摩擦力越小,物体运动的越远。此题考查摩擦力的定义,方向以及影响因素,熟知知识是解题关键。
【解答】解:A、a鞋底是塑料,根据题意可知,塑料底的鞋所受摩擦力小,会滑得更远,故A正确;
B、蹬冰时,b鞋相对于地面向左运动,故冰对b鞋的摩擦力向右,B错误;
C、若a鞋底是橡胶,根据题意可知,橡胶底的鞋所受摩擦力大,会滑得更近,故C错误;
D、滑行时,a鞋相对于地面向右运动,故冰对a鞋的摩擦力向左,D错误。
故答案为:A
二、简答题
21.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一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N.若将拉力增大,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0N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 N。
【答案】12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由题知,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知道拉力也就知道摩擦力的大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当物体所受拉力发生变化时,它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是不变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及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掌握和运用.其中摩擦力不变是一个隐含的条件,注意利用,不得忽视.
【解答】解:∵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摩擦力:f=F=12N;
∵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不变,
当拉力增大到20N时,摩擦力的大小不变,仍为12N.
故答案为:12.
22.立定跳远时,如果起跳板上有沙粒,起跳时就会感觉很滑,影响跳远成绩,这是因为起跳板上的沙粒把滑动变为 ,使摩擦力大大减小。
【答案】滚动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在同样的压力下,物体滑动时所受的摩擦力远远大于滚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此题考查了减小摩擦力的方法,知道滚动摩擦力相对较小.
【解答】解:起跳板上有沙粒,起跳时就会感觉很滑,这是因为起跳板上的沙粒把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所以摩擦力相对滑动摩擦力大大的减小;
故答案为:滚动.
23.如图所示,物体A被压在两面墙壁之间,保持墙壁对A的压力不变,当A的重力为20N时,用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F恰好能使A物体保持匀速向下运动。若A物体的重力减少4N时,用同样大小的竖直向上的拉力F恰好能使物体A匀速向上运动,则物体A上升时,受到两面墙壁总的摩擦力为 N,受到摩擦力的方向 。
【答案】2;竖直向下
【知识点】摩擦力的存在
【解析】【分析】(1)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2)正确地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确定其受力的方向,并根据受平衡力作用列出等价关系式.此题考查了力合成的应用和摩擦力大小的判断,掌握力的平衡条件及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解答】解:设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f,拉力为F,
当物体匀速向下运动时,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拉力和摩擦力的合力等于重力,则G=F+f,即20N=F+f--①
当物体的重力减小4N后,由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因此摩擦力f不变,
当物体匀速向上运动时,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下,则G+f=F,即(20N-4N)+f=F--②,
联立①②可得,F=18N,f=2N.
故答案为:2;竖直向下.
24.用20N的力握住重15N的装油的瓶子悬空静止,则手与油瓶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 N;若将手的握力增加到30N,则手与油瓶之间摩擦力的大小为 N。
【答案】15;15
【知识点】摩擦力的存在
【解析】【分析】瓶子静止悬在空中,处于平衡状态,瓶子受到竖直方向上的摩擦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符合二力平衡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据此分析.本题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解题思路:物体处平衡状态(静止状态)→受平衡力(在竖直方向受平衡力).
【解答】解:∵用20N的力握住15N重的油瓶竖直悬空静止不动,因此油瓶处于平衡状态,
∴油瓶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油瓶的重力,即f=G=15N,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
若此时将手的握力增加到30N,油瓶仍然静止不动,因此油瓶受到的摩擦力仍然等于油瓶的重力,而油瓶的重力不变,故手与油瓶之间摩擦力的大小将不变,仍为15N.
故答案为:15;15
25.如图所示,小芳在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时,操作的错误是 。纠正错误后,应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木块做 运动。若在木块上再放一个砝码,则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拉力不在水平方向;匀速直线;变大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从摩擦力的方向与二力平衡的条件分析拉力的方向与木块做什么运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大小有关.本题的难点是第一问,需要会分析拉力的方向,此处用到了转换法.
【解答】解:(1)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当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木块受平衡力,弹簧的拉力与摩擦力相等,所以拉力的方向必须沿着水平方向;(2)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还与压力有关,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当在木块上再放一个砝码时,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变大.
故答案为:拉力不在水平方向;匀速直线;变大.
26.如图所示,用一水平力F=30N将重20N的木块压在竖直墙壁上,使其沿墙壁匀速下滑,则木块受到墙壁的摩擦力大小为 ,方向 。
【答案】20N;竖直向上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判定摩擦力和物体重力是一对平衡力,然后根据平衡力的特点来解题.解此类题判断平衡力是关键,找出平衡的一对力,根据二力平衡特点解题.
【解答】解:由于物体匀速下滑,所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摩擦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平衡力特点可知:摩擦力等于重力20N,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竖直向上.
故答案为:20N,竖直向上.
27.如图所示,有两个相同的物块A和B叠放在一起,受10N的水平推力F1的作用,在水平地面上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图a);若将物块B取下与物块A并列,再让它们一起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图b),那么需要的水平推力为 N。
【答案】10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AB叠放在一起和AB并列放在一起,AB看做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的摩擦力是不变的.两次都是做匀速直线运动,故两次推力是相等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比较多的,有摩擦力的概念、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二力平衡的应用等,考查了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解答】解:不论是叠放还是平放,我们都把它们看做一个整体,叠放和平放时对水平面的压力是相等的,与地面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是一定的,所以摩擦力相等,而这两次物体都是做匀速直线运动,这说明两种情况下的推力都等于摩擦力,摩擦力相等,所以推力也是相等的.
故答案为:10.
28.如图所示,小明进火车站时看到,所有行李都要进行“安检”。他仔细观察发现,特别是大件行李放到传送带上时,行李先在传送带上滑动,稍后与传送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小明的行李重200N, 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重力的0.06倍。行李在传送带上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方向向 (填“左”或“右”),行李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
【答案】12;右;0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摩擦力的存在
【解析】【分析】已知重力的大小,根据摩擦力与重力的关系即可求出;根据使行李运动的力来自摩擦力,行李运动的方向即为摩擦力的方向进行分析;根据平衡状态时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并确定摩擦力的大小.会根据题意以及受力分析计算摩擦力的大小,会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分析判断摩擦力方向.
【解答】解:f=0.06G=0.06×200N=12N;
因为行李刚放上去时,相对与皮带向向左运动,因此行李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当行李与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行李受力平衡,即行李在竖直方向受到重力和支持力作用,而水平方向没有外力作用,因此行李不受摩擦力作用.
故答案为:12;右;0.
三、分析、探究题
29.小华同学在“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关系”的实验中,他把物体用垂直于竖直墙壁的力F压压紧在墙壁上,同时用竖直向上的力F匀速拉动物体向上运动,如图所示,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F压来改变物体与墙壁之间压力的大小。经过多次实验测量F压、F,记录了如下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1 2 3 4 5
F压/N 1 2 3 4 5
F/N 1 1.2 1.4 1.6 1.8
(1)实验中,拉力F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Ff。
(2)根据表中测量数据可以得出,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之间的定性关系是:
(3)在图中画出F与F压关系的图像 。分析图像可知,物体重力大小为 N。
【答案】(1)大于
(2)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3);0.8
【知识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1)分析物块的受力,根据所处状态,判断力的大小;(2)根据表格数据分析,找到滑动摩擦力和压力大小定性的关系;(3)通过描点,用平滑曲线连接作出图象,分析找到物体重力大小.学会描点画图,分析图象得出实验结论,这是中考的出题方向.
【解答】解:(1)在竖直墙面山上用弹簧测力计沿直线匀速拉动木块,所以拉力和摩擦力、重力是平衡力,则F=G+Ff,所以实验中拉力大于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f.(2)根据表格中数据进行描点,并将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如图所示.
由图象知,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3)沿长第2问中的直线与F轴相交,此时FN为0,说明此时压力为0,当压力为0时,自然就没有了摩擦力,也就是说摩擦力为0,再由第1问的F=G+Ff,当Ff=0时,F=G,由图形可知,此时F为0.8N,即物重为0.8N.
故答案为:(1)大于;(2)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3)0.8.
30.小强为“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f)与哪些因素有关”,将家里的可调速跑步机传送带调成水平,找来两个相同的长方体木块(每个重G,上表面ABCD面积为2S0,较光滑;下表面A′B′C′D′较粗糙;侧面CDD′C′面积为S0,和“下表面”一样粗糙).用测力计拉着一个木块(其上可加放木块),维持木块在传送带上对地静止并读出拉力T。为确定f与压力F、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对运动速度、接触面积大小的关系,小强所做实验记录如下:
步骤 压力F 接触面及面积 粗糙程度 带速 测力计T
1 G A ′B′C′D′ 2S0 较粗糙 V0 4N
2 G A′B′C′D′ 2S0 较粗糙 2V0 4N
3 G ABCD 2S0 较光滑 V0 2N
4 G CDD′C′ S0 较粗糙 V0 4N
5 2G ABCD 2S0 较光滑 V0 4N
(1)分析实验数据可知,f与接触面积的大小 。
(2)为探究f与某因素的关系,控制其它因素不变,这种方法叫 。
(3)小强“百度”后得知,f=KF(式中符号f、F与上述含义一致),结合以上实验你认为式中的“K”与 (因素)有关。
【答案】(1)无关
(2)控制变量法
(3)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知识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根据实验控制的变量与实验数据分析答题,得出结论.本题考查了实验数据分析,应用控制变量法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即可正确解题.
【解答】解:(1)由表中步骤1与步骤4可知,物体间的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带速都相同而接触面的面积不同,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相同,由此可知,滑动摩擦力f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2)为探究f与某因素的关系,控制其它因素不变,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3)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力与物体间的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F为物体间的压力,由f=kF可知,k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故答案为:(1)无关;(2)控制变量法;(3)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1.一小组同学使用了如图所示装置测滑动摩擦力;将A,B叠放、分别用弹簧测力计去拉,当甲中A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a示数为60N,b示数为110N,则A,B间的滑动摩擦力为 N;弹簧测力计a、b示数不相等的原因为 或 。
【答案】60;A与水平面还有摩擦力;弹簧测力计b没有做匀速直线运动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对物体B进行受力分析,并结合二力平衡的条件判断出A、B间的滑动摩擦力.(2)对A进行受力分析,A受到弹簧测力计b对A向右的拉力作用和地面、B分别对A向左的摩擦力;当物体没有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力就不平衡.本题考查了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应用;关键是对物体进行正确受力分析,然后根据物体的状态和二力平衡的条件判断测力计的示数与摩擦力的关系.
【解答】解:(1)对B进行受力分析,当A被拉动时,B受到A对B向右的摩擦力和弹簧测力计a对B向左的拉力,由于B处于静止状态,因此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等于A、B两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力,即f=60N;(2)如果物体A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A受到弹簧测力计b对A向右的拉力作用和地面、B分别对A向左的摩擦力;并且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等于两个摩擦力之和,故弹簧测力计a、b示数不相等;
如果物体A没有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范围就比较大,也可导致弹簧测力计a、b示数不相等.
故答案为:60;A与水平面还有摩擦力;弹簧测力计b没有做匀速直线运动.
1 / 1华师大版八上科学单元同步训练卷四几种常见的力(第四单元摩擦力)
一、选择题
1.用黑板擦在黑板上擦动时,第一次沿圆周擦动,第二次沿直线擦动,前后两次的摩擦分别是( )
A.滑动摩擦,滑动摩擦 B.滑动摩擦,滚动摩擦
C.滚动摩擦,滑动摩擦 D.滚动摩擦,滚动摩擦
2.下列做法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
A.冬天,在结冰的马路上撒一些细砂以方便路人行走
B.在生锈的自行车轴上滴一些油,骑车就会感觉轻松一些
C.当汽车后轮陷入泥坑打滑时,司机会就近寻找石块等物休垫在车轮下
D.体操运动员进行双杠表演前,在手上涂抹滑石粉以防止从杠上滑落
3.很多动物是“物理应用高手”,它们为了适应生存的环境,进化出了符合一定物理规律的身体部位,下列从物理学的角度给出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骆驼的脚掌很大,可以减小压强
B.泥鳅的体表有层黏液,可以增大摩擦
C.啄木鸟有尖硬的喙,可以减小压强
D.蚯蚓腹部有许多刚毛,可以减小摩擦
4.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运动的
B.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
C.两个物体只有接触才能产生力的作用
D.静止的物体不受摩擦力的作用
5.如图,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同一木块,使它分别在水平桌面上和并排在桌面上的几根圆木棍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3N和1N。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用上述实验可以得出滚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接触面有关的结论
B.用上述实验可以得出拉力越大摩擦力越大的结论
C.由上述实验可以得出接触面越光滑,滑动摩擦力越小的结论
D.由上述实验可以得出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的大小分别为3N和1N
6.如图所示,物体A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壁上.当水平力减小为F/2时,物体A恰好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此时物体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
A.减小为原来的1/2 B.和原来一样
C.增大为原来的2倍 D.无法判断
7.体重为490N的某同学用双手握住竖直的木杆匀速上攀,他所受的摩擦力( )
A.等于490N,方向竖直向下 B.等于490N,方向竖直向上
C.大于490N,方向竖直向下 D.小于490N,方向竖直向上
8.寒冬中,由于长时间雨后低温,山区道路经常结冰,给人们出行带来了不便,下列措施中与增大摩擦无关的是( )
A.穿防滑鞋 B.向冰面撒炉渣
C.给汽车安防滑链 D.汽车减速慢行
9.假设一切物体间的摩擦突然消失,下列哪些现象是不可能发生的( )
A.静止在水平路面上的车无法开动
B.我们将无法写字,因为笔从手上滑下
C.马会容易拉车
D.沿铁轨方向的风能把火车吹动
10.摩擦有利也有弊。下列事例中,属于需要减小的有害摩擦是( )
A.爬杆时,人与杆的摩擦
B.板书时,粉笔与黑板的摩擦
C.拉二胡时,弓弦与琴弦的摩擦
D.汽油机工作时,活塞与气缸壁的摩擦
11.以下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鸡蛋碰石头”鸡蛋被碰破是因为鸡蛋受到的力大于石头受到的力
B.水平推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没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C.鞋底和轮胎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D.与火车相比,汽车车厢外表面更容易堆积灰尘,这是因为汽车的轮胎是绝缘的橡胶不容易把与空气摩擦所带的电荷导入地下,因而更容易吸附灰尘
12.手握住一个酱油瓶,瓶的开口向上静止在手中不动,以下四种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酱油瓶静止在手中,是由于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
B.随着手所施加的压力增大,瓶子受到的静摩擦力也增大
C.手握瓶的力增大时,瓶子所受静摩擦力并未增大
D.若瓶子原来是空瓶,那么向瓶内注水过程中,瓶仍静止,即使手握瓶的力大小不变,瓶所受摩擦力也将增大
13.如图所示,三位同学用同一组器材进行了下面三项操作:甲同学用水平方向的力拉木块A在长木板B上匀速运动;乙同学用水平方向的力拉A在B上加速运动;丙同学用水平方向的力拉B,使AB一起匀速运动。三位同学的操作中A与B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分别为f甲、f乙、f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甲=f乙=f丙 B.f甲=f乙,f丙=0
C.f甲=f丙<f乙 D.f甲<f乙,f丙=0
14.如图所示,用水平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大木箱,没推动。这时,木箱受到的( )
A.推力小于摩擦力 B.推力和摩擦力大小一定相等
C.推力一定小于重力 D.推力和摩擦力的方向相同
15.如图是某同学放在水平课桌上的一摞书,下列关于取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缓慢将甲书水平抽出需要的力大于缓慢将乙书水平取出需要的力
B.缓慢将甲书水平抽出需要的力等于缓慢将乙书水平取出需要的力
C.非常迅速地将甲书或乙书水平抽取出,它们上面的书都会倒
D.非常迅速地将甲书或乙书水平抽取出,它们上面的书都不会倒
16.在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实验中,每次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木块的运动状态及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表所示(每次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相同),由表可知( )
实验次数 木块运动状态 弹簧测力计示数(N)
1 静止 0.4
2 静止 0.6
3 加速 0.7
4 匀速 0.5
5 减速 0.3
A.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0.7N
B.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0.6N
C.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有三次是相同的
D.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每次都是不相同的
17.如图所示,装有沙的箱子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作匀速直线运动,若要增大箱与地面的摩擦力,可以( )
A.取出一些沙子
B.增加一些沙子
C.在箱与地面之间放上几根圆木棍
D.增大拉力F
18.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图中A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均为F
B.甲、乙两图中B物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均为F
C.甲图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0,物体B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
D.乙图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F,物体B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
19.如图所示,用F=6N水平向右的拉力匀速拉动物块A时,物块B静止不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物块B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为( )
A.4N,向左 B.6N,向右 C.4N,向右 D.6N,向左
20.冰壶运动员的鞋底一只是塑料的,另一只是橡胶的。他滑行时,橡胶底的鞋比塑料底的鞋受到的摩擦力大。如图9他用b脚蹬冰面后,只用a脚向右滑行,可以确定的是( )
A.a鞋底是塑料会滑更远 B.蹬冰时冰对b鞋的摩擦力向左
C.a鞋底是橡胶会滑得更远 D.滑行时冰对a鞋的摩擦力向右
二、简答题
21.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一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N.若将拉力增大,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0N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 N。
22.立定跳远时,如果起跳板上有沙粒,起跳时就会感觉很滑,影响跳远成绩,这是因为起跳板上的沙粒把滑动变为 ,使摩擦力大大减小。
23.如图所示,物体A被压在两面墙壁之间,保持墙壁对A的压力不变,当A的重力为20N时,用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F恰好能使A物体保持匀速向下运动。若A物体的重力减少4N时,用同样大小的竖直向上的拉力F恰好能使物体A匀速向上运动,则物体A上升时,受到两面墙壁总的摩擦力为 N,受到摩擦力的方向 。
24.用20N的力握住重15N的装油的瓶子悬空静止,则手与油瓶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 N;若将手的握力增加到30N,则手与油瓶之间摩擦力的大小为 N。
25.如图所示,小芳在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时,操作的错误是 。纠正错误后,应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木块做 运动。若在木块上再放一个砝码,则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6.如图所示,用一水平力F=30N将重20N的木块压在竖直墙壁上,使其沿墙壁匀速下滑,则木块受到墙壁的摩擦力大小为 ,方向 。
27.如图所示,有两个相同的物块A和B叠放在一起,受10N的水平推力F1的作用,在水平地面上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图a);若将物块B取下与物块A并列,再让它们一起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图b),那么需要的水平推力为 N。
28.如图所示,小明进火车站时看到,所有行李都要进行“安检”。他仔细观察发现,特别是大件行李放到传送带上时,行李先在传送带上滑动,稍后与传送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小明的行李重200N, 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重力的0.06倍。行李在传送带上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方向向 (填“左”或“右”),行李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
三、分析、探究题
29.小华同学在“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关系”的实验中,他把物体用垂直于竖直墙壁的力F压压紧在墙壁上,同时用竖直向上的力F匀速拉动物体向上运动,如图所示,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F压来改变物体与墙壁之间压力的大小。经过多次实验测量F压、F,记录了如下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1 2 3 4 5
F压/N 1 2 3 4 5
F/N 1 1.2 1.4 1.6 1.8
(1)实验中,拉力F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Ff。
(2)根据表中测量数据可以得出,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之间的定性关系是:
(3)在图中画出F与F压关系的图像 。分析图像可知,物体重力大小为 N。
30.小强为“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f)与哪些因素有关”,将家里的可调速跑步机传送带调成水平,找来两个相同的长方体木块(每个重G,上表面ABCD面积为2S0,较光滑;下表面A′B′C′D′较粗糙;侧面CDD′C′面积为S0,和“下表面”一样粗糙).用测力计拉着一个木块(其上可加放木块),维持木块在传送带上对地静止并读出拉力T。为确定f与压力F、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对运动速度、接触面积大小的关系,小强所做实验记录如下:
步骤 压力F 接触面及面积 粗糙程度 带速 测力计T
1 G A ′B′C′D′ 2S0 较粗糙 V0 4N
2 G A′B′C′D′ 2S0 较粗糙 2V0 4N
3 G ABCD 2S0 较光滑 V0 2N
4 G CDD′C′ S0 较粗糙 V0 4N
5 2G ABCD 2S0 较光滑 V0 4N
(1)分析实验数据可知,f与接触面积的大小 。
(2)为探究f与某因素的关系,控制其它因素不变,这种方法叫 。
(3)小强“百度”后得知,f=KF(式中符号f、F与上述含义一致),结合以上实验你认为式中的“K”与 (因素)有关。
31.一小组同学使用了如图所示装置测滑动摩擦力;将A,B叠放、分别用弹簧测力计去拉,当甲中A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a示数为60N,b示数为110N,则A,B间的滑动摩擦力为 N;弹簧测力计a、b示数不相等的原因为 或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摩擦力的存在
【解析】【分析】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对摩擦力进行分类,即静止时,受到的摩擦力叫静摩擦;滚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叫滚动摩擦;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叫滑动摩擦.会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对摩擦力进行分类.
【解答】解:用黑板擦擦黑板时,无论是沿圆周擦动还是沿直线擦动,黑板擦都是在黑板上发生滑动,所以两次的摩擦力都是滑动摩擦.
故选A.
2.【答案】B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分析】(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2)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本题考查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摩擦力问题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解答此题类问题时要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
【解答】A、冬天,在结冰的马路上撒一些细沙,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以方便路人的行走,不符合题意;
B、在生锈的自行车轴上滴一些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使骑车感觉轻松一些,符合题意;
C、汽车车轮打滑时,将草席垫在车轮下,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不符合题意;
D、运动员进行双杠表演前,在手上涂抹滑石粉,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以防止人从杠上滑落,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答案】A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解析】【分析】利用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可对选项A、C进行判断;利用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可对选项B、D进行判断。此题考查的是基础知识,难度不大,但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基本功。
【解答】A、骆驼的脚掌很大,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本选项正确;
B、泥鳅的体表有层黏液,使其表面光滑,可减小摩擦,故本选项错误;
C、啄木鸟有坚硬的嘴,减小了受力面积,可增大压强,故本选项错误;
D、蚯蚓腹部有许多刚毛,增加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增大摩擦,故本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A
4.【答案】B
【知识点】重力及其方向;摩擦力的存在
【解析】【分析】(1)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不一定是阻碍物体运动的力。(2)重力的方向永远是竖直向下的。(3)两个物体不一定相互接触才能产生力的作用,如磁力。(4)静止的物体和运动的物体都可能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此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有摩擦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力的定义、浮力的产生等,基础性题目。
【解答】A、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当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同时,摩擦力是物体前进的动力;当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反时,摩擦力是阻碍物体运动的力,故A错误;
B、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正确;
C、静止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也会在接触面产生摩擦力,故C错误;
D、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液体对其上下表面也会存在压力差,产生向上的浮力作用,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5.【答案】D
【知识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1)物体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2)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摩擦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触面脱离,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无关;在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力小。
【解答】A、本实验中,研究的是滚动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关系,不是研究摩擦力与接触面的关系,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摩擦力的大小与拉力大小无关,因此不是研究摩擦力与拉力大小的关系,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本实验中,没有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因此不是研究摩擦力与接触面的关系,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D、物体匀速直线运动,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分别等于此时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3N和1N.故该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6.【答案】B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物体静止在竖直墙壁上和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都受平衡力作用,摩擦力都等于重力。要先判断哪两个力是平衡力,然后根据平衡力特点解题。
【解答】解:物体静止和匀速下滑,都是平衡状态,所受平衡力为重力和摩擦力,根据平衡力特点可知:摩擦力等于重力,而重力不变,所以两次摩擦力不变。
故答案为:B
7.【答案】B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摩擦力的存在
【解析】【分析】(1)由于该同学匀速上攀,那么在竖直方向受到平衡力的作用: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2)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进行判断即可。(1)静止的物体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2)二力平衡的条件包括四方面:同物、同线、等值、反向。
【解答】由题意知:该同学沿竖直的木杆匀速上攀,那么他在竖直方向上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重力和摩擦力;
由二力平衡的条件知:他所受的重力和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条直线上;
因此,他受到的摩擦力f=G=490N,方向竖直向上。
故答案为:B
8.【答案】D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分析】增大摩擦的措施:一是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二是增大压力;逐个分析选择项,然后与增大摩擦的方法对应。掌握增大摩擦的具体措施,并会根据实际生活中的措施与理论对应。
【解答】A、防滑鞋是通过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的;
B、向冰面撒炉渣可以增大接触面的粗糙,从而增大摩擦力;
C、汽车轮胎上装上防滑链,增大了汽车轮胎与地面之间的粗糙程度,从而可以增大摩擦;
增加车轮与地面间的接触面积,可以减小汽车对地面的压强,与增大摩擦没有联系,故B符合题意;
D、汽车减速慢行是防止由于惯性不能及时刹车,导致事故发生。
故答案为:D
9.【答案】C
【知识点】摩擦力的存在
【解析】【分析】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结合各选项中例子中的摩擦力作用进行分析解答。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摩擦力的作用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A、车是靠车轮向后摩擦地面,地面同时也会给车轮一个向前的力使车子前进,因此如果没有摩擦力,静止在水平路面上的车无法开动,不符合题意;
B、写字时,如果没有摩擦力,笔会从手中滑下导致无法写字,不符合题意;
C、如果没有摩擦力,马和车都会无法前进,因此马不可能拉动马车,符合题意;
D、火车在水平方向会受到摩擦力这个阻力作用,如果没有摩擦力,那么沿铁轨方向的风能把火车吹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0.【答案】D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分析】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一是增大压力;二是增大接触面积的粗糙程度;减少摩擦力的方法有:一是减小压力;二是减小接触面积的粗糙程度;三是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四是使接触面彼此分离(如加润滑油等)。联系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来考查增大或减小摩擦的办法,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的理念,是中考常见题目。
【解答】A、爬杆时,人就依靠人与杆间的摩擦,因此人与杆的摩擦属于有益摩擦,需要增大;
B、板书时,留下粉笔字就是依靠粉笔与黑板间的摩擦,因此粉笔与黑板间的摩擦属于有益摩擦,需要增大;
C、拉二胡时,声音的产生来自弓弦与琴弦的摩擦,因此弓弦与琴弦间的摩擦属于有益摩擦,需要增大;
D、汽油机工作时,需要克服活塞与气缸壁的摩擦,因此活塞与气缸壁间的摩擦属于有害摩擦,需要减小。
故答案为:D
11.【答案】D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分析】A、要掌握力的作用的相互性,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B、掌握二力平衡条件,知道一对平衡力的大小相等。C、掌握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D、掌握导体和绝缘体的特点,知道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此题是一道综合性题目,主要考查了相互作用力、摩擦力、平衡力及导体和绝缘体的特点。特别要注意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分。
【解答】解:A、鸡蛋碰石头,同时石头会给鸡蛋一个反作用力,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所以A说法错误;
B、没有推动物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所以物体受到的推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其大小相等,所以B说法错误;
C、鞋底和轮胎可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所以C说法错误;
D、橡胶是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所以车厢与空气摩擦产生的电荷不容易流失,因而更容易吸引灰沉,所以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12.【答案】B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平衡状态的判断
【解析】【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同物、同线、等大、反向,这四个方面缺一不可。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的理解和掌握,此题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解答时特别要注意静摩擦力和其它摩擦力的区别。
【解答】解:因为酱油瓶静止在手中,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判断此时瓶子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摩擦力等于其本身的重力,而这种摩擦力属于静摩擦力,与压力的大小无关。若向瓶内注水的过程中瓶仍静止,说明此时的酱油瓶在竖直方向上仍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所以即使手握瓶的力大小不变,瓶所受到的摩擦力也将增大。所以选项A、C、D说法正确,符合题意;选项B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3.【答案】B
【知识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抓住三种条件下A与B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就可判断摩擦力的大小;另外还有考虑产生摩擦力的条件--发生相对运动。此题考查影响摩擦力的因素以及产生摩擦力的条件;根据题目中提供的运动状态可分析摩擦力的大小。
【解答】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两个因素有关,即: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而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接触面积无关。
根据题干信息:甲同学拉木块A在长木板B上匀速运动;乙同学拉A在B上加速运动;都是物体A与物体B发生了相对运动,产生了滑动摩擦;而在两种情况下,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未变,故摩擦力不变即摩擦力相等;即f甲=f乙;
当丙同学拉B,使AB一起匀速运动时,物体A与物体B相对静止,即A与B未发生相对运动,也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故它们之间没有摩擦力的存在,即摩擦力等于零;f丙=0;
故A、C、D错误,B正确。
故答案为:B
14.【答案】B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所受到的力是一对平衡力。(2)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此题主要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找出题目中暗含的条件,大木箱处于静止状态即平衡状态,受力平衡。经常地错误认识推不动是由于推力小于摩擦力,没有把握住题目的关键所在。
【解答】解:因为用水平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大木箱,没有推动,
所以大木箱,处于静止状态,在水平方向上所受的推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所以摩擦力等于推力,并且方向相反。
故答案为:B
15.【答案】D
【知识点】惯性
【解析】【分析】结合图片和选项中的描述可知,前两个选项主要应从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角度考虑,看甲乙两书受到的压力是否相同;后两个选项主要应从惯性的知识角度考虑,以判断将书迅速抽出后可能发生的情况。本题通过生活中的一个现象考查了两个方面的知识,一是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二是惯性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构思巧妙,较为新颖,值得关注。
【解答】解:读图可知,甲书在中间层中,乙书在更底层中,因此,它们表面受到的压力不同,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情况下,乙受到的摩擦力会更大,故缓慢将甲书水平抽出需要的力小于缓慢将乙书水平取出需要的力,因此,选项A、B均错误。
非常迅速地将甲书或乙书水平抽出时,其余的书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因此,会由于重力的作用下落到正下方的书上,不会倒,故选项C错误,D正确。
故答案为:D
16.【答案】C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掌握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之间的关系,若这两者不变,则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变。(2)掌握二力平衡条件,根据表格中数据得出静摩擦力及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此题考查了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及实验数据的分析,关键是注意木块的运动状态,只要木块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此时拉力与摩擦力便相互平衡,大小相等。只要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则摩擦力大小不变。
【解答】解:由表格中数据知,1、2两次木块均静止,所以此时拉力与摩擦力平衡,摩擦力大小分别为0.4N和0.6N。
第4次实验,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此时摩擦力与拉力平衡,大小相等,为0.5N,所以AB错误。3、5两次实验中,虽然运动情况不同,但由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仍为0.5N,所以D错误,C正确。
3由于拉力大于摩擦力而做加速运动,5由于拉力小于摩擦力,而做减速运动。
故答案为:C
17.【答案】B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分析】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用滚动代替滑动、使接触面脱离。本题考查了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把握好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和方法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解答】A、取出一些沙子,箱子对地面的压力减小,滑动摩擦力减小,不符合题意;
B、增加一些沙子,箱子对地面的压力增大,滑动摩擦力增大,符合题意;
C、在箱与地面之间放上几根圆木棍,用滚动代替滑动,摩擦力减小,不符合题意;
D、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是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改变拉力不能改变摩擦力,只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8.【答案】B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摩擦力的存在
【解析】【分析】在分析时,分别以整体、A、B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且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平衡力的作用。此题考查了摩擦力大小的判定,将甲乙两图相互对比,关键是能够对整体和部分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力的知识进行判断,对学生来说应属于难题。
【解答】乙图,AB同时向前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AB之间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A不受摩擦力的作用,AD错误;
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在水平方向受地面的摩擦和拉力F,这两个力相互平衡,则f=F,两种情况下B受到的摩擦力相等,B正确;
甲图以A为研究对象,A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水平方向受拉力F和B对它的静摩擦力作用,且f=F,C错误。
故答案为:B
19.【答案】C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判断出物体B所受摩擦力方向,并且要知道其在水平方向上受的力:弹簧测立计的拉力和A对其向右的摩擦力。要掌握二力平衡条件及应用。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此题主要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因为A受向右6N的拉力,所以其此题很容易忽略A与地面间的摩擦而错选B。
【解答】解:以B为研究对象,B在水平方向受弹簧测力计对其向左的拉力和物体A对其向右的摩擦力作用。因为B静止,所以这两个力平衡大小相等。所以所受摩擦力为4N,方向向右。
故答案为:C
20.【答案】A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分析】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物体运动时,所受摩擦力越小,物体运动的越远。此题考查摩擦力的定义,方向以及影响因素,熟知知识是解题关键。
【解答】解:A、a鞋底是塑料,根据题意可知,塑料底的鞋所受摩擦力小,会滑得更远,故A正确;
B、蹬冰时,b鞋相对于地面向左运动,故冰对b鞋的摩擦力向右,B错误;
C、若a鞋底是橡胶,根据题意可知,橡胶底的鞋所受摩擦力大,会滑得更近,故C错误;
D、滑行时,a鞋相对于地面向右运动,故冰对a鞋的摩擦力向左,D错误。
故答案为:A
21.【答案】12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由题知,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知道拉力也就知道摩擦力的大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当物体所受拉力发生变化时,它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是不变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及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掌握和运用.其中摩擦力不变是一个隐含的条件,注意利用,不得忽视.
【解答】解:∵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摩擦力:f=F=12N;
∵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不变,
当拉力增大到20N时,摩擦力的大小不变,仍为12N.
故答案为:12.
22.【答案】滚动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在同样的压力下,物体滑动时所受的摩擦力远远大于滚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此题考查了减小摩擦力的方法,知道滚动摩擦力相对较小.
【解答】解:起跳板上有沙粒,起跳时就会感觉很滑,这是因为起跳板上的沙粒把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所以摩擦力相对滑动摩擦力大大的减小;
故答案为:滚动.
23.【答案】2;竖直向下
【知识点】摩擦力的存在
【解析】【分析】(1)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2)正确地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确定其受力的方向,并根据受平衡力作用列出等价关系式.此题考查了力合成的应用和摩擦力大小的判断,掌握力的平衡条件及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解答】解:设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f,拉力为F,
当物体匀速向下运动时,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拉力和摩擦力的合力等于重力,则G=F+f,即20N=F+f--①
当物体的重力减小4N后,由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因此摩擦力f不变,
当物体匀速向上运动时,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下,则G+f=F,即(20N-4N)+f=F--②,
联立①②可得,F=18N,f=2N.
故答案为:2;竖直向下.
24.【答案】15;15
【知识点】摩擦力的存在
【解析】【分析】瓶子静止悬在空中,处于平衡状态,瓶子受到竖直方向上的摩擦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符合二力平衡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据此分析.本题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解题思路:物体处平衡状态(静止状态)→受平衡力(在竖直方向受平衡力).
【解答】解:∵用20N的力握住15N重的油瓶竖直悬空静止不动,因此油瓶处于平衡状态,
∴油瓶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油瓶的重力,即f=G=15N,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
若此时将手的握力增加到30N,油瓶仍然静止不动,因此油瓶受到的摩擦力仍然等于油瓶的重力,而油瓶的重力不变,故手与油瓶之间摩擦力的大小将不变,仍为15N.
故答案为:15;15
25.【答案】拉力不在水平方向;匀速直线;变大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从摩擦力的方向与二力平衡的条件分析拉力的方向与木块做什么运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大小有关.本题的难点是第一问,需要会分析拉力的方向,此处用到了转换法.
【解答】解:(1)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当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木块受平衡力,弹簧的拉力与摩擦力相等,所以拉力的方向必须沿着水平方向;(2)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还与压力有关,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当在木块上再放一个砝码时,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变大.
故答案为:拉力不在水平方向;匀速直线;变大.
26.【答案】20N;竖直向上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判定摩擦力和物体重力是一对平衡力,然后根据平衡力的特点来解题.解此类题判断平衡力是关键,找出平衡的一对力,根据二力平衡特点解题.
【解答】解:由于物体匀速下滑,所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摩擦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平衡力特点可知:摩擦力等于重力20N,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竖直向上.
故答案为:20N,竖直向上.
27.【答案】10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AB叠放在一起和AB并列放在一起,AB看做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的摩擦力是不变的.两次都是做匀速直线运动,故两次推力是相等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比较多的,有摩擦力的概念、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二力平衡的应用等,考查了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解答】解:不论是叠放还是平放,我们都把它们看做一个整体,叠放和平放时对水平面的压力是相等的,与地面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是一定的,所以摩擦力相等,而这两次物体都是做匀速直线运动,这说明两种情况下的推力都等于摩擦力,摩擦力相等,所以推力也是相等的.
故答案为:10.
28.【答案】12;右;0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摩擦力的存在
【解析】【分析】已知重力的大小,根据摩擦力与重力的关系即可求出;根据使行李运动的力来自摩擦力,行李运动的方向即为摩擦力的方向进行分析;根据平衡状态时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并确定摩擦力的大小.会根据题意以及受力分析计算摩擦力的大小,会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分析判断摩擦力方向.
【解答】解:f=0.06G=0.06×200N=12N;
因为行李刚放上去时,相对与皮带向向左运动,因此行李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当行李与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行李受力平衡,即行李在竖直方向受到重力和支持力作用,而水平方向没有外力作用,因此行李不受摩擦力作用.
故答案为:12;右;0.
29.【答案】(1)大于
(2)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3);0.8
【知识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1)分析物块的受力,根据所处状态,判断力的大小;(2)根据表格数据分析,找到滑动摩擦力和压力大小定性的关系;(3)通过描点,用平滑曲线连接作出图象,分析找到物体重力大小.学会描点画图,分析图象得出实验结论,这是中考的出题方向.
【解答】解:(1)在竖直墙面山上用弹簧测力计沿直线匀速拉动木块,所以拉力和摩擦力、重力是平衡力,则F=G+Ff,所以实验中拉力大于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f.(2)根据表格中数据进行描点,并将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如图所示.
由图象知,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3)沿长第2问中的直线与F轴相交,此时FN为0,说明此时压力为0,当压力为0时,自然就没有了摩擦力,也就是说摩擦力为0,再由第1问的F=G+Ff,当Ff=0时,F=G,由图形可知,此时F为0.8N,即物重为0.8N.
故答案为:(1)大于;(2)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3)0.8.
30.【答案】(1)无关
(2)控制变量法
(3)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知识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根据实验控制的变量与实验数据分析答题,得出结论.本题考查了实验数据分析,应用控制变量法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即可正确解题.
【解答】解:(1)由表中步骤1与步骤4可知,物体间的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带速都相同而接触面的面积不同,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相同,由此可知,滑动摩擦力f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2)为探究f与某因素的关系,控制其它因素不变,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3)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力与物体间的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F为物体间的压力,由f=kF可知,k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故答案为:(1)无关;(2)控制变量法;(3)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1.【答案】60;A与水平面还有摩擦力;弹簧测力计b没有做匀速直线运动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对物体B进行受力分析,并结合二力平衡的条件判断出A、B间的滑动摩擦力.(2)对A进行受力分析,A受到弹簧测力计b对A向右的拉力作用和地面、B分别对A向左的摩擦力;当物体没有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力就不平衡.本题考查了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应用;关键是对物体进行正确受力分析,然后根据物体的状态和二力平衡的条件判断测力计的示数与摩擦力的关系.
【解答】解:(1)对B进行受力分析,当A被拉动时,B受到A对B向右的摩擦力和弹簧测力计a对B向左的拉力,由于B处于静止状态,因此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等于A、B两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力,即f=60N;(2)如果物体A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A受到弹簧测力计b对A向右的拉力作用和地面、B分别对A向左的摩擦力;并且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等于两个摩擦力之和,故弹簧测力计a、b示数不相等;
如果物体A没有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范围就比较大,也可导致弹簧测力计a、b示数不相等.
故答案为:60;A与水平面还有摩擦力;弹簧测力计b没有做匀速直线运动.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