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广西“贵百河”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份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 ![]() | |
格式 | docx | ||
文件大小 | 172.1KB | ||
资源类型 | 教案 | ||
版本资源 | 人教版(2019) | ||
科目 | 化学 | ||
更新时间 | 2023-12-14 08:26:37 |
D.图4中,若m+n=p,则a曲线一定使用了催化剂
11.黑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其爆炸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s)+2KNO3(s)+3C(s)=-=K2S(s)+N2(g)+3CO2(g) △H=x kJ/mol
已知:碳的标准燃烧热△H1=a kJ/mol
S(s)+2K(s)=K2S(s) △H2=b kJ/mol
2K(s)+N2(g)+3O2(g)=2KNO3(s) △H3=c kJ/mol
则x为( )
A.2a+b-c B.3a-b-c C.3a+b-c D.a+b-c
12.我国科学家实现了在铜催化剂条件下将DMF[(CH)NCHO]转化为三甲胺[N(CH3)3],计算机模拟单个DMF分子在铜催化剂表面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历程中最大能垒的化学方程式为(CH3)2NCH2OH*=(CH3)2NCH2+OH*
B.该历程中最大能垒(活化能)为2.16eV
C.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3)2NCHO(g)+2H2(g)=N(CH3) 3(g)+H2O(g) △H=-1.02NAeV/mol
D.增大压强或升高温度均能加快反应速率,并增大DMF平衡转化率
13.在某一恒温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g)+B(g)2C(g)AH<0,t1时刻达到平衡后,在t2时刻改变某一条件,其反应过程(Ⅰ、Ⅱ)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0~1时,v正>v逆
B.Ⅰ、Ⅱ两过程分别达到平衡时,A的体积分数:Ⅰ=Ⅱ
C.Ⅰ、Ⅱ两过程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Ⅰ=Ⅱ
D.n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向密闭容器中加入A物质
14.用石墨烯锂硫电池电解制备Fe(OH)2的装置如图所示。电池放电时的反应为16Li+xS8=8Li2Sx(2sx<8),电解池两极材料分别为Fe和石墨,工作一段时间后,右侧玻璃管中产生大量的白色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锂电极减重14g时,电解池中溶液减重18g B.电子流动的方向:B→Y,X→A
C.正极可发生反应:Li2S4+2Li++2e-=2Li2S2 D.Y是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计58分)
15.(14分) Ⅰ.现有以下物质:①氯气、②干冰、③液态HCl、④铜、⑤BaSO4固体、⑥蔗糖、⑦熔融Na2O、⑧NaOH溶液、⑨盐酸、⑩胆矾。其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
Ⅱ.在一定温度下,有a.盐酸 b.硫酸c.醋酸 三种酸:
(1)将c(H+)相同且体积也相同的三种酸,分别与等浓度的NaOH稀溶液完全反应,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下同)。
(2)将pH相同的三种酸均加水稀释至原溶液体积的100倍后,c(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
Ⅲ.(1)实验测得,1gCH3OH(l)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释放出22.7kJ的热量,试写出甲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已知反应CH3-CH3(g)→CH2=CH2(g)+H2(g),有关化学键的键能如表所示。
化学键 C-H C=C C-C H--H
键能/(kJ/mol) 414.4 615.3 347.4. 435.3
该反应的反应热△H=__________。
16.(16分) Ⅰ.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H2C2O4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的反应探究“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序号 实验温度/K 有关物质 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s
酸性KMnO4溶液 H2C2O4溶液 H2O
V/mL c/(mol/L) V/mL c/(mol/L) V/mL
A 293 2 0.02 4 0.1 0 t1
B T1 2 0.02 3 0.1 1 8
C 313 2 0.02 V2 0.1 1 t2
(1)写出H2C2O4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的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2)通过实验_________(填实验序号)可探究出温度变化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其中V2=________。
(3)若t1<8,则由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4)该小组的一位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发现,上述实验过程中n(Mn2+)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并认为造
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反应体系中的某种粒子对KMnO4与H2C2O4之间的反应有催化作用,则起催化作用的相应粒子最可能是___________(填粒子符号)。
Ⅱ.用0.1000mol/L的标准酸性KMnO4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草酸溶液(H2C2O4),其操作可分为如下几步:
①取25.00mL待测液放入锥形瓶中,再加入适量的稀H2SO4;
②用浓度为0.1000 mol/L酸性KMnO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达到终点时消耗10.00mL标准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是_________。
(2)通过上述数据,求出草酸溶液的浓度C(H2C2O4)=____________。
(3)若滴定至终点时俯视滴定管读数,则由此测得的草酸浓度值会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7.(14分)将SO2转化为SO3是工业上生产硫酸的关键步骤,发生的反应为2SO2(g)+O2(g)2SO3(g) △H=-196 kJ/mol,某小组计划研究在相同温度下该反应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他们分别在恒温下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物质,获得如下数据:
容器编号 容器体积/L 起始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mol 达到平衡的时间/min 平衡时反应热量变化/kJ
SO2 O2 SO3
① 1 0.5 0.4 0 t1 放出热量:Q1
② 1 1.0 0.8 0 t2 放出热量:Q2
回答下列问题:
(1)当容器①的反应5min后达到化学平衡,平衡时反应放出热量Q1=39.2kJ,则0~5min内v(O2)=________,SO2的转化率a(SO2)=_________。
(2)容器①②中均达到平衡时:t1______(填“>”“<"或“=”,下同)t2;放出热量2Q1_____Q2。
(3)SO2(g)与O2(g)在V2O5作催化剂的条件下的反应历程如下:
①SO2+V2O5=SO3+2VO2;
②____________(写出第2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V2O5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
(4)在450℃、100kPa的恒温恒压条件下,SO3的平衡体积分数随起始时投料的变化如图所示,用平衡压强(平衡压强=该物质的体积分数×总压强)代替平衡浓度,则450℃时,该反应的Kp=__________。
18.(14分)从硫钨矿可以制取金属钨和单晶硅,硫钨矿的主要成分是CaWO4,还包括FeS、SiO2等,某工艺生产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将硫钨矿在空气中高温焙烧,请写出焙烧时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种加快焙烧速率的方法_______________。
(2)“溶浸”时,________(填“能”或“不能”)将纯碱换成烧碱。
(3)滤渣的主要成分是SiO2和_______。将滤渣高温煅烧产生CO2,请从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解释由SiO2产生CO2的原因____________。
(4)“滤液”是Na2WO4溶液,Na2WO4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如下图所示,“滤液”获得钨酸钠二水合物晶体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
(5)H2WO4是难溶于水的弱酸,工业上用“盐酸分解法”制备钨酸:先用钨酸钠与盐酸、氯化铵作用得到精钨酸铵[5(NH4)2O·12WO3],再用盐酸酸解,得到钨酸,请写出盐酸酸解时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广西“贵百河”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份联考
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5:BCABD 6-10:BDBAB 11-14:CCDA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计58分)
15.(14分)
Ⅰ.③⑤⑦⑩ ②⑥ ⑦⑧⑨
Ⅱ.(1)c>a=b (2)c>a=b
Ⅲ.(1)2CH3OH()+3O2(g)=2CO2(g)+4H2O(l) △H=-1452.8 kJ/mol
(2)+125.6kJ/mol
16.(16分)
Ⅰ.(1)2+5H2C2O4+6H+=2Mn2++10CO2↑+8H2O
(2)B、C 3
(3)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增大
(4)Mn2+
Ⅱ.(1)当滴入最后半滴标准酸性KMnO4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紫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2)0.1000 mol/L
(3)偏小
17.(14分)
(1)0.04 mol/(L·min) 80%
(2)> <
(3)O2+4VO2=2V2O5
催化剂通过参与反应改变反应历程,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4)0.05kPa-1
18.(14分)
(1)3FeS+5O2Fe3O4+3SO2
将硫钨矿研磨、增大空气的通入量等
(2)不能
(3)CaCO3 发生反应CaCO3+SiO2CaSiO3+CO2↑,该反应熵增,高温有利于自发进行
(4)加热浓缩、冷却结晶
(5)5(NH4)2O·12WO3+10HCl+7H2O=12H2WO4↓+10NH4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