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第六章《自然灾害》章节小测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等现代化技术在国土整治中具有重要作用。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1.要对长江流域水灾灾情进行监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是( )
A.人工监测
B.遥感技术
C.坐飞机目测
D.坐水上快艇监测
2.要准确快捷地查询各地的灾害信息材料,主要依靠( )
A.传感器 B.遥感技术
C.地理信息系统 D.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3.为防御水灾危害,需要及时、快速地运输救灾物资,并将可能受灾地区的人员、物资进行转移。要想准确获取运输车辆的位置和移动方向,需要运用( )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D.AR技术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果珠彝族乡高坡村赵家沟发生一起滑坡、泥石流灾害,造成16户家庭约46人被埋。后来搜救出28人,死亡26人,2人受伤。根据材料,回答下面两题。
4.滑坡、泥石流除造成人员伤亡外,还可能产生的危害有 ( )
①冲毁、掩埋房屋
②造成地表塌陷
③威胁交通安全
④堵塞河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当滑坡发生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向滑坡体的两侧迅速逃离
B.原地不动,等待救援
C.向滑坡体的下方迅速逃离
D.往最近的沟谷逃离
干旱灾害是我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且有逐年加剧之势。据统计,自然灾害中85%为气象灾害,而干旱灾害又占气象灾害的50%左右。从世界范围来看,非洲、亚洲、大洋洲的内陆地区是世界上旱灾频发的地区。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下面两题。
6.我国旱灾发生频率最高的地区是( )
A.华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西南地区 D.华南地区
7.最容易发生旱灾的气候区是( )
A.热带沙漠气候区 B.热带草原气候区
C.热带雨林气候区 D.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随着山区经济发展,对减轻泥石流灾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读表,回答下面两题。
某地重点监测沟谷参数表
沟谷编号 集水面积(km2) 平均坡度(°) 流域落差(m) 植被覆盖率(%)
① 5.3 24.3 537.2 15.7
② 2.7 30.1 670.3 19.6
③ 20.0 40.8 1 353.7 13.2
④ 4.5 26.1 384.7 20.5
8.根据表中参数推测,发生泥石流可能性较大的沟谷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9.为了更及时、准确地发出泥石流预警,该地区还应密切关注 ( )
A.气温高低 B.风力强弱
C.光照强度 D.降水量大小
下图是“侵入我国的寒潮路径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0.下列地区受寒潮影响最大的是( )
A.华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台湾岛、海南岛 D.云贵高原
11.青藏高原几乎不受寒潮影响的原因是( )
A.地势高 B.纬度低
C.距海近 D.人类活动少
2021年以来,在政府的推动下,北京、上海等多个大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以下称共享单车)企业在运营管理中试行了电子围栏技术,骑车人如果没有将车辆停放在指定区域内,很可能会导致无法正常还车。下图为某企业采用的电子围栏技术基本原理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
12.该企业的电子围栏主要采用了哪些地理信息技术( )
A.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C.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
D.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虚拟现实技术
下图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3.若人们急功近利,大肆采伐本区林木,则夏季暴雨后最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有( )
①地震 ②泥石流
③滑坡 ④沙尘暴
A.①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4.如果发生滑坡,受灾最严重的村落可能是( )
A.甲村 B.乙村 C.丙村 D.丁村
读某种地质灾害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
15.M地最可能出现过的地质灾害是( )
A.地面沉降 B.崩塌
C.滑坡 D.泥石流
16.形成图中M地地貌的主要作用是( )
A.流水侵蚀作用 B.流水搬运作用
C.流水堆积作用 D.岩浆堆积作用
台风是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天气系统,它既给人们带来甘霖,也给人们带来灾难。下图为某次台风路径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7.9月,当台风中心位于图中甲海域时,台湾东北部暴雨如注,其主要原因是台风气流( )
①受山体阻挡影响 ②与盛行偏西风叠加
③受地面增温影响 ④与盛行东北风叠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8.图示台风中心向北移动,在浙江北部沿海登陆时,上海近地面天气状况是( )
①气压降低 ②风向偏西
③雨势增强 ④风力减弱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9.自然灾害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下列选项的灾害链中,正确的是( )
A.火山喷发—泥石流—洪涝灾害
B.旱灾—森林火灾—滑坡
C.寒潮—土地荒漠化—虫灾
D.地震—海啸—洪水
20.在下图所示的山区自然灾害链中,①②③④依次是( )
A.滑坡、泥石流、地震、崩塌
B.泥石流、地震、崩塌、滑坡
C.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
D.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0分)
21.读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在各种气象灾害中分布最为广泛的是 。(1分)
(2)我国华南地区虽然纬度较低但有时也会受到低温冻害的影响,其成因是 、 。(2分)
(3)干旱是一个突出的世界性问题。我国华北地区的旱情以 季最为突出,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3分)
(4)台风是我国夏半年的主要气象灾害,但它在给我国带来灾害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有利的影响,台风的有利影响主要有哪些 (4分)
(5)为减少上述各种气象灾害可能带来的损失,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多选)(2分)( )
A.修建水库和分洪工程
B.禁止在灾害多发区居住
C.建立灾情监测预报系统
D.建立健全保险救灾体系
22.读我国地震带与泥石流多发区分布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泥石流形成的条件有哪些 (3分)
(2)图中显示地震带与泥石流多发区的分布有明显的相关性,主要原因是什么 (3分)
(3)下列地区中形成泥石流的水流与其他三地不同的是(2分)( )
A.云南 B.广西
C.新疆 D.台湾
(4)近年来,长江上游地区泥石流加剧,其主要的人为原因是 。(2分)
(5)我国地质灾害严重,除地震和泥石流外,地质灾害的表现形式还有哪些 (2分)
23.11月新疆阿勒泰地区普降特大暴雪(图1),引发了一系列自然灾害(图2)。读下图回答问题。(12分)
图1
图2
(1)描述该地暴雪的空间分布特点,并解释其原因。(3分)
(2)概括图2中的自然灾害类型。(3分)
(3)该地自然灾害在成因上具有关联性,简要分析其产生的原因。(4分)
(4)任选该地一种自然灾害,说出应采取的防灾减灾措施。(2分)
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龙卷风是大气中强烈的涡旋现象。湿热气团强烈抬升,产生了携带正电荷的云团。一旦正电荷在云团局部大量积聚,吸引携带负电荷的地面大气急速上升,在地面形成小范围的超强低气压,带动汇聚的气流高速旋转,形成龙卷风。下图示意美国本土龙卷风发生频次的分布。在美国龙卷风多发区,活跃着“追风人”,他们寻找、追逐、拍摄龙卷风,为人们提供龙卷风的相关信息。
(1)读图,指出龙卷风多发区湿热气团的主要源地、抬升的原因,以及气流发生旋转的原因。(4分)
(2)分析美国中部平原在龙卷风形成过程中的作用。(4分)
(3)解释美国中部平原龙卷风春季多发的原因。(3分)
(4)说明龙卷风被人们高度关注的理由。(3分)
参考答案:
1-2BC
3.C
4-5CA
6-7AB
8-9CD
10-11AA
12.B
13-14BD
15-16DC
17-18DA
19.D
20.C
21.
(1)暴雨
(2)冷空气势力强(或春季阴雨天气多) 农事活动早
(3)春 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强,而降水少;春季是农作物播种和生长时期,需水量大。
(4)带来丰沛降水,缓解旱情;降温解暑。
(5)ACD
22.
(1)流域内具备大量的易于搬运的松散物质;具备丰富的能够在短时间内汇集在一起的水流;具备比降较大的沟谷;流域内植被覆盖率低。
(2)地震活动频繁的地区,地壳活跃,岩石易破碎。
(3)C
(4)植被破坏
(5)火山喷发、滑坡、地面沉降。
23.
(1)特点:主要分布在山区。
原因:来自大西洋、北冰洋的水汽,遇山地抬升,形成降雪。
(2)气象灾害、水文灾害、地质灾害。
(3)阿勒泰地区冬季由于强冷空气频繁侵入,形成特大暴雪,春季随着气温回升,出现雪崩、融雪性洪水,引发滑坡、泥石流灾害。
(4)暴雪:启动救灾应急预案;调运御寒衣物,疏通交通。融雪性洪水:疏浚河道,提前谋划春季储水工程,化雪害为水利。滑坡、泥石流:监测易发地段,紧急转移、安置居民。(答出1种即可)
24.
(1)主要源地:墨西哥湾。
抬升原因:与北来的冷干气流(气团)交汇,湿热空气抬升;(地处中低纬度地区,太阳辐射较强)下垫面温度较高,(湿热)空气受热抬升;湿热空气抬升过程中,水汽凝结,释放热量,加热并进一步抬升空气。
旋转原因: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2)地势平坦,对气流旋转阻挡作用弱(摩擦力小);平原南北延伸,面积广大,利于(南北向)冷暖空气交汇。
(3)北美大陆春季中低纬度地区升温快,南北温差加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冷暖空气交汇频繁、强烈。
(4)强烈的涡旋,从地面至云端,十分壮观;历时短,局地性强,不易见到;破坏力大,对生命财产构成巨大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