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第三章《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章节小测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近年来,苏州市沿江地带形成以冶金、能源、纺织、化工、粮油等基础产业为主的产业群体。下图中Ⅰ、Ⅱ、Ⅲ示意苏州市城镇化、工业化发展走廊。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与Ⅰ、Ⅱ走廊相比,Ⅲ走廊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A.当地市场广阔
B.水运便利
C.科技实力强
D.原有工业基础雄厚
2.促进Ⅲ走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
A.建设功能结构趋同的城市群
B.进一步推进原有单一的重化工业发展
C.加强重化工业与港口工业的新技术应用,促进产业升级
D.依托当地的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冶金与能源等产业
城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转变过程。城镇化过程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转变等。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某城市工业布局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该城市发展早期的主要农业基地可能是( )
A.林木基地 B.果蔬基地
C.粮棉基地 D.禽蛋基地
4.该城市城镇化过程中,图中不能直接体现出来的是 ( )
A.由劳动力数量需求向素质需求转变
B.工业地域由传统工业区向新兴工业区转变
C.交通运输由单一方式向综合方式转变
D.城市功能结构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
创立于1949年的世界知名运动鞋生产商阿迪达斯在1993年关闭了最后一间位于德国的自有工厂,并把绝大部分生产基地搬到中国。24年后,阿迪达斯开始在德国南部的巴伐利亚州安斯巴赫市成立快速工厂,每个工厂只需要160人。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5.为应对发达国家制造业回归的影响,我国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鼓励我国企业到海外设厂
B.大力发展第一、第三产业
C.加快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
D.加强传统制造业发展
6.阿迪达斯工厂“回归德国”的主要原因是德国( )
A.原料丰富
B.工业机器人的大量使用
C.政府大力扶持
D.消费市场广阔
7.普通制鞋工业属于 ( )
A.原料导向型工业 B.市场导向型工业
C.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D.技术导向型工业
下图为《清明上河图》(局部),反映了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繁华的城市风貌。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8.东京城形成的最有利条件是( )
A.文化底蕴深厚 B.商业繁荣发达
C.人口高度集聚 D.水陆交通便利
9.东京的城市功能以( )
A.行政功能为主
B.军事功能为主
C.文化功能为主
D.经济功能为主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工业布局变化图,回答下面两题。
10.图中A地早期是我国重要商品粮棉油基地,中期当地改种蔬菜、瓜果、花卉,现在成为城区。A地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
①早期到中期——市场需求的增加
②早期到中期——农业科技的发展
③中期到现在——传统工业的发展
④中期到现在——城镇化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该城市传统工业区规模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
①早期到中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早期到中期——交通的发展
③中期到现在——产业的升级
④中期到现在——环保的需要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下图中R1、R2和R3分别代表三个不同等级的城市,且R112.三个城市服务功能符合的规律是( )
A.R1—小学 R2—中学 R3—大学
B.R1—小学 R2—大学 R3—中学
C.R1—中学 R2—大学 R3—小学
D.R1—大学 R2—小学 R3—中学
13.有关三个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R1服务半径最小,服务范围最大
B.R1比R2提供的服务种类更多
C.R3的城市等级最高
D.R3的服务范围小于R2
14.R3城市正在推进绿色发展,进行产业升级,则下列企业中最应该升级的是( )
A.汽车零部件生产厂 B.造纸厂
C.纺织厂 D.啤酒厂
位于某城市嘉陵江畔的轨道交通2号线李子坝车站,是我国第一座与商住楼共建共存的单轨高架车站。该车站因列车在半空中穿楼而过而成为网红车站(下图)。如今,每天约有近万人到此参观游览。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15.当地铁或轻轨的线路设计遇到住宅等噪声敏感目标时,可以采取的措施的优先顺序是( )
①房屋功能置换
②采取轨道减振措施
③优化轨道线路
④房屋拆迁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①②④ D.③②①④
16.李子坝站近年来游客数量猛增,严重影响了车站附近的交通秩序和人们的出行安全,最好的解决措施是( )
A.增加李子坝站的列车班次,减少高峰时段游客数量
B.建设观景平台,规范交通秩序
C.采取高峰时段限流措施,缓解交通压力
D.增设旅游专线,设计不停车游览项目
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不再继续发展。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7.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佛山陶瓷产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市场广阔 B.原材料充足
C.劳动力素质高 D.国家政策倾斜
18.导致佛山陶瓷产业不再继续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佛山( )
A.产业结构调整
B.原材料枯竭
C.市场需求减小
D.企业竞争加剧
截至2022年2月,武汉地铁运营线路已有328千米,日均客运量约300万人次。下图示意武汉市某区地铁不同时段的平均客运量。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9.该区最可能是( )
A.中央商务区 B.高级居住区
C.重化工业区 D.公园游览区
20.白天该区人员以( )
A.蓝领工人居多 B.白领职员居多
C.外地游客居多 D.本地居民居多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0分)
2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国家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距北京100多千米),它是我国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
材料二 图Ⅰ为深圳、浦东和雄安区位示意图。
图Ⅰ
材料三 图Ⅱ为我国1980年三次产业构成图。
图Ⅱ
(1)改革开放后,1980年国家首先选择深圳建立经济特区。简述我国当时的产业状况及深圳经济特区最主要的区位特点。(3分)
(2)为积极参与全球分工,1992年国家选择浦东设立新区,旨在将浦东新区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核心区。与深圳经济特区相比,浦东新区的区位优势有哪些 (3分)
(3)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相比深圳、浦东的区位,分析雄安新区的空间位置特征及凭借的基础设施条件。(3分)
(4)雄安新区的设立与深圳经济特区、浦东新区的成功经验,充分体现的地理学科思想是 。(1分)
22.环渤海地区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阅读京津冀区域发展规划示意图及区域联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京津冀区域发展规划示意图
京津冀区域联系图
(1)简述京津冀地区城市体系的特点。(4分)
(2)京津冀地区规划发展京北新城、京南新城、京东新城,有何意义 (4分)
(3)结合区域联系图,请你谈谈促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主要措施。(4分)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 重庆两江新区涵盖重庆主城区的江北区、渝北区、北碚区三个行政区部分区域,在功能布局上构建了三大特色板块:一是南部沿嘉陵江和长江一带的现代服务业板块;二是位于西部、中部区域的都市综合功能板块;三是位于重庆主城区外环(绕城)高速公路一带,由北向东呈带状环绕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板块。自新区成立以来,美国、德国、韩国和新加坡等国家以及我国的众多企业纷纷入驻。国务院赋予其“内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与“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的使命已初显效应,初具规模。
(1)分析重庆两江新区吸引国内外企业投资建厂的优势区位条件。(4分)
(2)阐述重庆两江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板块布局的合理性。(4分)
(3)说明重庆两江新区南部沿江地带集中布局金融、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的主要原因。(4分)
(4)分析重庆两江新区发展成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的地理位置优势。(4分)
24.阅读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江西省的省会南昌市,与武汉、长沙、合肥三个省会城市共同组成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它们相连正好呈四边形,因此被形象地称为“中四角”。
材料二 南昌市从古至今都是南方重要的商贸城市,是沿海地区商贸辐射中西部的中转枢纽。市内大型商业蓬勃发展,形成了“城内大商场,城郊大市场,城外大物流”的格局。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四角”城市群发展的区位优势。(4分)
(2)分析南昌市形成“城内大商场,城郊大市场,城外大物流”格局的原因。(4分)
(3)你认为“中四角”城市群的发展应从哪些方面进行改进和提升 (4分)
参考答案:
1-2BC
3-4CD
5-7CBC
8-9DA
10-11DC
12-14ACB
15-16DB
17-18DA
19-20AB
21.
(1)产业状况: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一产业比重大于第三产业。区位特点:邻近香港。
(2)滨江临海;水陆空交通发达;依托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经济腹地广。
(3)特征:离北京近,与港口有一定距离。
条件:快速交通的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
(4)因地制宜
22.
(1)城市等级多;中心城市等级高;城市服务功能多,服务范围广。
(2)缓解北京、天津等大城市人口、交通压力;分散中心城市部分职能;推动区域城镇化进程;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均衡发展。
(3)加强区域间的信息、产品、劳动、技术等联系;推进区域交通、市场等一体化;发挥各自优势,加快区域分工;促进区域内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加强区域环境的整治工作;等。
23.
(1)两江新区位于重庆主城区,产业基础好;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集中;劳动力丰富且素质较高;国家政策支持;地处长江经济带,交通等基础设施相对完善。
(2)先进制造业需要较多的土地,土地费用在生产成本中占较大比重,外环可用土地较多,价格较低;制造业投入和产出的运输量较大,布局于外环的高速公路一带,交通便利。
(3)南部沿江地带是重庆主城区重要的商业、金融和贸易中心,现代金融、商贸等服务业基础雄厚;流经主城区的长江航运发达,发展物流业条件优越。
(4)重庆两江新区地处我国中西部的接合部;位于长江上游经济带核心地区;是我国西部唯一集水、陆、空运输方式为一体的交通枢纽;处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
24.
(1)地处长江经济带,位于东中部的接合部;拥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中部地区人才与智力资源最密集的地区。
(2)城内交通通达度高,地租水平高,故聚集了较多的大型商场;城郊以居住用地为主,人口较多,布局较大的市场,便于居民就近购物消费;城外地租水平较低,交通干线附近聚集了占地面积较大、对交通依赖度较高的物流业。
(3)加强区域间资源的优势互补,形成良性竞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体系,形成互联互通格局;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区域工业技术水平和劳动力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