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第四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章节小测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4第四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章节小测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7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2-14 06:08: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4第四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章节小测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是新形势下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首先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  )
①互联互通能力不足
②大部分发展中国家资金、技术缺乏
③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陈旧
④各国地理环境的差异显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在“一带一路”区域合作中,中国的优势条件包括(  )
①处于中心位置,地理位置优越
②工业加工能力强
③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强
④科技实力雄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下图示意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区域之间的国际航空运输联系及百分比。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3.东南亚在客运航线中占比最高,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
A.经济发达 B.旅游业发达
C.航空业领先 D.劳动力短缺
4.中国向货运航线占比最高地区运输的货物最可能是(  )
A.煤炭 B.木材 C.服装 D.钢材
5.下列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中,运输方式明显不同于其他工程的是( )
A.川气东输 B.西气东输
C.西电东送 D.晋煤外运
  锦屏二级水电站位于四川省雅砻江干流锦屏大河湾上,装机规模480万千瓦,是我国“西电东送”“川电东送”战略性关键工程。据此完成下题。
6.与“川气东输”相比,“川电东送”对华东沿海地区的有利影响是(  )
A.提高新能源利用比重
B.缓解酸雨危害
C.带动化工等产业发展
D.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中国良渚古城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地处天目山东麓的太湖平原地带,其外围庞大复杂的水利系统,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早的水坝。下图为良渚古城水利工程复原图。读图回答下题。
1塘山坝 2狮子山坝 3鲤鱼山坝 4官山坝 
5梧桐弄坝 6岗公岭坝 7老虎岭坝 8周家畈坝 
9秋坞坝 10石坞坝 11蜜蜂垄坝
7.由图可知,该水利系统核心工程为高、低两级水坝,其主要功能为(  )
A.缩小高、低坝水库间落差,提升水运能力
B.扩大蓄水面积,保证渔业的稳定发展
C.梯级分担暴雨引发山洪的压力,提高工程整体防洪能力
D.减轻坡地的水土流失,保证梯田农业的发展
  德国某著名运动鞋制造商,1980年开始关注中国体育用品市场,后逐渐将其生产线转入中国东莞、中山等城市,到2006年,该企业在中国建立了世界范围内产能最大的生产流水线。然而,2017年左右,印度尼西亚超越中国成为了该企业全球产能最大的制造国家。2023年,该企业又宣布重回德国开设智能机器人制造运动鞋工厂。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8.1980年该企业开始关注中国市场的形式最可能是(  )
A.进行品牌推广 B.建立仓储中心
C.建设生产中心 D.设立研发中心
9.促使该企业代工厂从中国向印度尼西亚转移的主要原因是印度尼西亚(  )
A.市场更加广阔 B.劳动力更加廉价
C.交通更加便捷 D.科技更加先进
10.与印度尼西亚生产线相比,德国智能机器人生产的优势有(  )
①生产周期缩短 ②原料浪费减少
③员工监管不便 ④工资占比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21年12月2日,中俄东线管道正式向我国通气,通过该管道我国每年将引进380亿立方米天然气。该线路起自俄罗斯的东西伯利亚,经黑龙江等省,止于上海。据此完成下题。
11.中俄东线管道正式通气,其意义有(  )
①改善俄罗斯的能源紧张局面
②从根本上解决中国能源短缺问题
③利于东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
④促进俄罗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我国第四条能源进口通道正式开始输油。读我国四大进口油气通道图,回答下面三题。
12.我国的四大进口油气通道(  )
A.①通道极端严寒天气较多
B.②通道的油气资源最充足
C.③通道不受气象条件影响
D.④通道荒漠化状况最严重
13.四大进口油气通道的建设将(  )
A.改变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
B.促进我国人口大规模西迁
C.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D.提高沿线的环境安全系数
14.中—缅油气管道的铺设对我国的重要意义有(  )
①促进沿线旅游资源的开发
②缓解北方地区能源供应紧张
③减轻我国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
④进一步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
⑤推动管道沿线的基础设施建设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
  西气东输三线东段工程西起江西吉安,东至福建福州,线路全长817千米,设计输气量150亿立方米。下图为西气东输三线东段工程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5.建设西气东输三线东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有(  )
①有利于改善福州的大气环境质量
②可能导致沿线地区水土流失
③可能加剧沿线地区土地荒漠化
④必然导致吉安地区水资源短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6.西气东输三线东段工程给福建带来的有利影响有(  )
①有利于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
②有利于实现农业机械化
③有利于促进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
④有利于煤炭工业的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陂”是一种古代水利工程,木兰陂位于福建莆田木兰山下、木兰溪与兴化湾海溯汇流处,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已有900多年的历史,至今仍保存完整,并发挥着水利效用。拦河坝是木兰陂的主体工程,坝上设水闸,可按需求提闸、落闸,配套部分为输水沟渠和海堤。木兰陂建成前,木兰溪下游平原受溪洪和海潮之患,一片荒芜,木兰陂建成后才成为鱼米之乡。为了发挥综合效益,当地政府正在新建宁海闸水利工程(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7.当地古代人民先建了钱陂,但毁于洪水。与钱陂相比,木兰陂选址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A.位于钱陂的下游,河道较宽
B.地形较平坦,落差较小,水流较缓
C.位于钱陂下游,水量大,泥沙沉积少
D.距海较近,受兴化湾海水的影响小
18.宁海闸建成后对木兰陂的影响有(  )
①阻挡海潮上溯,减少海水对木兰陂的破坏
②抬升木兰陂附近地下水位,缓解木兰陂附近地面下沉
③抬升木兰陂以上河段水位,减少木兰陂以下河段泥沙淤积
④降低木兰陂上、下游水位差,减弱泄洪和放水对木兰陂的冲刷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丁坝是一种最常见的航道整治建筑物,兼有导流、护岸、调整水深等众多功能,常用于交通建设、河滩围垦和海涂工程。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9.有关不同类型丁坝的正确说法是(  )                  
A.长丁坝调整水流,保护河岸
B.短丁坝对水流起导流作用
C.淹没式丁坝主要用于汛期航道整治
D.透水丁坝用于缓流落淤
20.黄河中游丁坝的作用是(  )
A.疏浚河道 B.调整水深
C.保护河岸 D.减少泥沙淤积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0分)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一 经国务院授权,国家三部委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其中明确指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福建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目前已经开始行动,正在构建“一带一路”重要的互联互通枢纽。
材料二 近些年来,继福建、台湾之间产业的“一次转移”之后,福建内部工业的“二次转移”势头良好,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纷纷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1)说出福建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优势条件。(5分)
(2)说出福建在两次产业转移中所处角色的不同,并分析其转变的原因。(5分)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兰州是我国主要的重化工、能源和原材料生产基地之一,工业门类齐全。兰州市启动了主城区企业“出城入园”搬迁改造方案,计划利用5年时间,有序推进主城区工业企业向兰州新区及远郊县区产业园区搬迁改造,以实现产业集聚发展,使城市布局更为合理。下图示意兰州“出城入园”路线(箭头粗细表示迁移企业的多少与规模)。
(1)归纳兰州市“出城入园”搬迁企业所具有的共同特点。(4分)
(2)简述企业“出城”对兰州主城区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4分)
(3)分析大型企业“入园”给企业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4分)
(4)简析为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工业园区在完善基础设施方面应做哪些工作 (4分)
23.读我国煤炭及西气东输工程一线管道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长江三角洲地区需要调入大量能源的原因有哪些 (4分)
(2)西气东输工程还不能彻底解决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短缺问题,请你从开源角度提出两条缓解该地区能源紧张状况的措施。(4分)
(3)山西省除了通过公路、铁路运输直接向外输出煤炭外,还以何种形式向外输出能源 这种形式有何好处 (4分)
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努力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生态更优美、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的黄金经济带,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示意图。
(1)列举三条修复长江生态环境需要采取的措施。(6分)
(2)为使经济更协调,分析长江上游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如何实现优势互补。(6分)
参考答案:
1-2AC
3-4BC
5.C
6.D
7.C
8-10ABA
11.B
12-14ACD
15-16AC
17-18BC
19-20DC
21.
(1)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位于东南沿海中部,邻近两大工业基地),地理位置优越;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对外联系有历史基础;我国著名侨乡;海岸线漫长曲折,多海港(海运便利);政策支持。
(2)“一次转移”时为转入地(承接地),“二次转移”时为转出地。劳动力、土地价格上涨;环境压力增大;政府政策支持。
22.
(1)企业规模大,占用土地多;运输量大、产量高,排放废弃物多;厂房设备陈旧,急需改造升级。
(2)大型企业搬迁出城,可以有效改善主城区环境质量,缓解交通拥堵;企业搬迁腾出的土地可以进行合理规划,调整功能区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城市。
(3)共享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利于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集中处理废弃物,提高经济效益;利于开展分工协作,促进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利于促进设备更新,快速实现改造升级,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
(4)工业园区应当合理布局公共交通网络,密切与主城区的联系;根据人口远期规划,加快购物中心、商业网点、文化教育、体育、医疗卫生、休闲娱乐等设施的建设;重视环境的美化;重视经济适用房的建设。
23.
(1)人口密集,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常规能源不足。
(2)从国外进口油气产品;充分利用近海大陆架油气资源;开发核能、风能、潮汐能等其他替代能源。
(3)将煤炭转化为电能输出。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减轻电能输入区的环境污染;产生的经济效益高。
24.
(1)实施好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退耕还林还草,防治水土流失及岩溶地区石漠化;退耕还湖,保护湿地;整治长江航道,处理好防洪、通航、发电的矛盾;控制和治理长江水污染。(任答三条即可)
(2)长江三角洲地区为长江上游地区提供资金、技术和人才支持;长江上游地区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能源、原料;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长江上游地区转移,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