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测试试卷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与现实零距离的题材,要让文学性不被坚硬的现实埋没,让艺术在接近纷纭社会时不至于窒息,就必须有飞扬的灵魂。钟南山是个公众人物,几乎没有虚构的空间;而真实的东西往往会有种种限制。但作家创作并非无所作为。熊育群的作品《钟南山:苍生在上》把笔触深入到钟南山的内心世界。对他的精神和情感进行大胆挖掘,并且打破时空限制,将人物置于复杂的背景与宏大的视野中,以文学的力量复原某些重大时刻,记录历史,留下现场,并对此进行深刻反思。
本报特邀《收获》杂志副主编、《钟南山:苍生在上》责编钟红明和作家熊育群做了一次对谈。
钟红明: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波及众多国家与人群的、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在《燃起黑色的春天》一文中你曾写道,你“突然理解了战争年代弃文从戎的文人”,是什么让你决定写一部关于钟南山的长篇非虚构作品?
熊育群: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是人类的一场大灾难。特别让人不安的是,已经84岁的钟南山深夜赶往疫区武汉,他那张高铁上仰头小憩的照片让我非常感动。12年前我采访过他,写过他的报告文学,这些年也特别关注他。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有关部门希望我来写钟南山,我自己也有写作的冲动。于是,通过钟南山的助理得到支持,我便一头扎下去,开始了创作。
钟红明:这部作品有六个章节,你写了钟南山过往的大量经历,他的父亲母亲,他的婚姻爱情,他在英国留学,他在“非典”中的经历……都是出于什么考量?是要写出一个人的脉络和土壤吗?
熊育群:事实上这有些传记写作的特点,我想把他的一生呈现出来,当然是有重点有选择的。只有把他的人生写透了,才能写出钟南山为何敢医敢言,才能理解他的性情、胸怀和作为。
我不想神化任何人,人都有七情六欲,都有自己的缺陷,我只把他当普通人来写。但人比人确实有高低,有的人令人高山仰止,有的人唯利是图,正因为如此,钟南山的出现才显得珍贵无比。
钟红明:如果从《钟南山:苍生在上》概括出几个关键词,就是——“时间与空间”“泪水”“挫折”“敢医敢言”“记忆”。你在后记里说:“他也将是一个时代的记忆!”为什么你会用“时代的记忆”来概括钟南山?
熊育群:因为新冠疫情如此大的灾难,是个历史事件,将来一定会被后人说起。显然,重要的人物缺少不了钟南山,钟南山是值得书写的。
钟红明:现在有些人避用“报告文学”而用“非虚构”,我个人觉得,背后是一种文学观的差异,我注意到你以往的作品,无论是人文地理类的,还是虚构类的长篇小说,你都进行了大量的实地采访,甚至到国外进行追踪采访……为何会经常采用这样“费力”的写作方式?
熊育群:我认为这是写作的常态。我这样做并不代表我不重视虚构,不重视想象,恰恰相反,我要让自己的作品充满想象,甚至是魔幻。但这想象不是胡思乱想,只有符合历史与现实逻辑的想象才震撼人心。还有就是文章的细节是来自生活的,它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有着现实的力量。
(摘编自《对话〈钟南山:苍生在上〉作者》,《文汇报》2020年5月13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于为何在疫情背景下写钟南山的问题,熊育群表示自己熟悉钟南山,对他赴武汉抗疫之事很感动,有写作的冲动,有关部门也希望写他。
B.被问到为何写钟南山过往的大量经历时,熊育群认为传记式的写法可以写透钟南山的人生,而只有写透他的人生,才能写出他为何敢医敢言。
C.面对为何将钟南山视为“时代的记忆”的提问,熊育群表示新冠疫情是个历史事件,而钟南山凝聚着时代的记忆,是值得书写的。
D.关于经常采用“费力”的写作方式的问题,熊育群表示“费力”写作是常态,自己也重视想象,重视背离现实逻辑的想象带来的震撼效果。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汇报》作为组织方,聚焦文学与现实的关系,期望文学可以复原和记录新冠疫情这样的重大时刻,从而展现文学的力量和飞扬的灵魂。
B.钟红明作为对谈的一方和责编,关心作家的写作动机和写作方式,并举出对方经常进行大量实地采访的实例从而引发一些相关问题的过论。
C.熊育群作为对谈的另一方和作者,关心文学表达的力量,故而重视主题的时代性、文学的现实性和文章细节的生活气息,也留心魔幻的文学想象。
D.文学如何回应时代和现实的问题,既是组织方和对谈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新冠疫情这一特殊历史时刻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
3.钟红明是如何做到在对谈中引发对话并将话题引向深入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越野滑雪
【美】海明威
缆车又颠了一下,停了。尼克正在行李车厢里给滑雪板上蜡,把靴尖塞进滑雪板上的铁夹,牢牢扣上夹子。他从车厢边缘跳下,落脚在硬邦邦的冰壳上,来一个弹跳旋转,蹲下身子,把滑雪杖拖在背后,一溜烟滑下山坡。
乔治在下面的雪坡上一落一起,再一落就不见了人影。尼克顺着陡起陡伏的山坡滑下去时,那股冲势加上猛然下滑的劲儿把他弄得浑然忘却一切,只觉得身子里有一股飞翔、下坠的奇妙感。他挺起身,稍稍来个上滑姿势,一下子又往下滑,往下滑,冲下最后一个陡峭的长坡,越滑越快,越滑越快,雪坡似乎在他脚下消失了。身子下蹲得几乎倒坐在滑雪板上,尽量把重心放低,只见飞雪犹如沙暴,他知道速度太快了。但他稳住了。随即一搭被风刮进坑里的软雪把他绊倒,滑雪板一阵磕磕绊绊,他接连翻了几个筋斗,然后停住,两腿交叉,滑雪板朝天翘起,鼻子和耳朵里满是雪。
乔治站在坡下稍远的地方,正噼噼啪啪地拍掉风衣上的雪。
“你的姿势真美妙,迈克,”他大声叫道。“那搭烂糟糟的雪真该死。把我也绊了一跤。”
“在峡谷滑雪什么滋味儿?”尼克挣扎着站起来。
“你得靠左滑。因为谷底有堵栅栏,所以飞速冲下去后得来个大旋身。”
“等一会儿我们一起去滑。”
“不,你先去。我想看你滑下峡谷。”
尼克赶过乔治,他的滑雪板开始有点打滑,随后一下子猛冲下去。他坚持靠左边滑,末了,在冲向栅栏时,紧紧并拢双膝,像拧紧螺旋似的旋转身子,把滑雪板向右来个急转弯,扬起滚滚白雪,然后慢慢减速,跟铁丝栅栏平行地站住了。
他抬头看看山上。乔治正屈起双膝滑下山来;两支滑雪杖像虫子的细腿那样荡着,杖尖触到地面,掀起阵阵白雪,最后,这整个一腿下跪、一腿拖随的身子来个漂亮的右转弯,蹲着滑行,双腿一前一后,飞快移动,身子探出,防止旋转,两支滑雪杖像两个光点,把弧线衬托得更加突出,一切都笼罩在漫天飞舞的白雪中。
尼克用滑雪板把铁丝栅栏最高一股铁丝压下,乔治纵身越过去。他们沿路屈膝滑行,进入一片松林。路面结着光亮的冰层,被拖运原木的马儿拉的犁弄脏了,染得一搭橙红,一搭烟黄。两人一直沿着路边那片雪地滑行。大路陡然往下倾斜通往小河,然后笔直上坡。他们透过林子,看得见一座饱经风吹雨打、屋檐较低的长形的房子。走近了,看出窗框漆成绿色。油漆在剥落。
他们把滑雪板竖靠在客栈墙上,把靴子蹬蹬干净才走进去。
客栈里黑咕隆咚的。有只大瓷火炉在屋角亮着火光。天花板很低。屋内两边那些酒渍斑斑的暗黑色桌子后面摆着光溜溜的长椅。两个瑞士人坐在炉边,喝着小杯浑浊的新酒。尼克和乔治在炉子另一边靠墙坐下。一个围着蓝围裙的姑娘走过来。
“来瓶西昂酒,”尼克说。“行不行?”
“行啊,”乔治说。“你对酒比我内行。”
姑娘走出去了。
“没一项玩意儿真正比得上滑雪,对吧?”尼克说。“你滑了老长一段路,头一回歇下来的时候就会有这么个感觉。”
“嘿,”乔治说。“真是妙不可言。”
姑娘拿进酒来由出去了,他们听见她在隔壁房里唱歌。
门开了,一帮子从大路那头来的伐木工人走进来,在屋里把靴子上的雪跺掉,身上直冒水汽。女招待给这帮人送来了三公升新酒,他们分坐两桌,光抽烟,不作声,脱了帽,有的背靠着墙,有的趴在桌上。屋外,拉运木雪橇的马儿偶尔一仰脖子,铃铛就清脆地丁当作响。
乔治和尼克都高高兴兴的。他们两人很合得来。他们知道回去还有一段路程可滑呢。
“你几时得回学校去?”尼克问。
“今晚,”乔治回答。“我得赶十点四十的车。”
“真希望你能留下,我们明天上百合花峰去滑雪。”
“我得上学啊,”乔治说。“哎呀,尼克,难道你不希望我们能就这么在一起闲逛吗?带上滑雪板,乘上火车,到一个地方滑个痛快,滑好上路,找客栈投宿,再一直越过奥伯兰山脉,直奔瓦莱州,穿过恩加丁谷地。”
“对,就这样穿过黑森林区。哎呀,都是好地方啊。”
“就是你今年夏天钓鱼的地方吧?”
“是啊。”
他们喝干了剩酒。
尼克双肘撑在桌上,乔治往墙上颓然一靠。
“也许我们再也没机会滑雪了,尼克,”乔治说。
“我们一定得滑,”尼克说。“否则就没意思了。”
“我们要去滑,没错,”乔治说。
“我们一定得滑,”尼克附和说。
“希望我们能就此说定了。”乔治说。
尼克站起身。他把风衣扣紧。他拿起靠墙放着的两支滑雪杖。
“说定了可一点也靠不住,”他说。
他们开了门,走出去。天气很冷。雪结得硬邦邦的。大路一直爬上山坡通到松林里。
(陈良廷译,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中描写滑雪的段落多从尼克的角度来写,要么侧重他本人滑雪时的感受,要么通过他的眼睛来观看乔治滑雪的姿态,虽多次描写而无雷同之感。
B.小说的多个细节描写突出了客栈的破败和黯淡,与白雪皑皑的山间峡谷形成鲜明对比,小说氛围由此发生变化,情节也由此发生转折。
C.小说插入了对喝酒的瑞士人、客栈女招待、伐木工人等人物的描写,这符合主人公在客栈小憩时的观察,也为小说增添了更真切的故事背景。
D.小说主旨与《老人与海》较为接近,都是通过描写人挑战大自然或者投身不甘平庸的冒险生活,来塑造海明威式的“硬汉”形象。
5.两人在喝完酒离开客栈前有一段一再相约的对话。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对话者的心理。
6.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将文学作品同冰山类比,他说:“冰山在海面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本小说正是只描写了这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陆九渊,字子静。生三四岁,问其父天地何所穷际,父笑而不答。遂深思,至忘寝食。及总角,举止异凡儿,见者敬之。登乾道八年进士第。至行在,士争从之游。教人不用学规,有小过,言中其情,或至流汗。有怀于中而不能自晓者,为之条析其故,悉如其心。初调隆兴靖安县主簿。丁母忧,服阙,改建宁崇安县。少闻靖康间事,慨然有感于复仇之义。至是,访知勇士,与议恢复大略。因轮对,遂陈五论,帝称善。未几,除将作监丞,为给事中王信所驳,诏主管台州崇道观。还乡,学者辐凑,每开讲席,户外屦满,耆老扶杖观听。光宗即位,差知荆门军。民有诉者无早暮皆得造于庭复今其自持状以追为立期皆如约而至即为酌情决之而多所劝释。唯不可训者,始置之法。其境内官吏之贪廉,民俗之习尚善恶,皆素知之。荆门为次边而无城。九渊以为:“郡为四集之地,荆门固则四邻有所恃,否则有背肋腹心之虞。”乃请于朝而城之,自是民无边忧。罢关市吏讥察而减民税,商贾毕集,税入日增。逾年,政行令修,民俗为变,诸司交荐。丞相周必大尝称荆门之政,以为躬行之效。绍熙三年卒,会葬者以千数,谥文安。初,九渊尝与朱熹会鹅湖,论辨所学多不合。及熹守南康,九渊访之,熹与至白鹿洞,九渊为讲君子小人喻义利一章,听者至有泣下。熹以为切中学者隐微深之病。
(选自《宋史·陆九渊传》,有删节)
人之所喻,由其所习,所习由其所志。志乎义,则所习者必在于义,所习在义,斯喻于义矣。志乎利,则所习者必在于利,所习在利,斯喻于利矣。故学者之志,不可不辨也。诚能深思是身,不可使之为小人之归。其于利欲之习,怛焉为之痛心疾首。专志乎义而日勉焉,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而笃行之。由是而进于场屋[注],其文必皆道其平日之学、胸中之蕴,而不诡于圣人。由是而仕,必皆供其职,勤其事,心乎国,心乎民,而不为身计,其得不谓之君子乎!
(节选自陆九渊《白鹿洞书院讲义》)
[注]场屋:科举考试的地方,又称科场。
7.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至行在,士争从之游 行在:旅途中居住的地方
②少闻靖康间事 靖康:北宋最后的年号名
③因轮对,遂陈五论 轮对:官员轮值上殿陈奏
④为给事中王信所驳 为:因为
⑤怛焉为之痛心疾首 怛:忧伤
⑥而不诡于圣人 诡:怪异
A.①②④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民有诉者/无早暮/皆得造/于庭复令其自持状以追/为立期/皆如约而至/即为酌情决之/而多所劝释
B.民有诉者/无早暮/皆得造于庭复/令其自持状以追/为立期/皆如约而至/即为酌情决之/而多所劝释
C.民有诉者/无早暮/皆得造于庭复令/其自持状以追/为立期/皆如约而至/即为酌情决之/而多所劝释
D.民有诉者/无早暮/皆得造于庭/复令其自持状以追/为立期/皆如约而至/即为酌情决之/而多所劝释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陆九渊天资聪颖,勤于思考。他三四岁的时候,就提出天地的尽头在哪里这样的问题,并深入思考以至废寝忘食。
B.陆九渊关心国事,胸有大志。少年时就有为国报仇的理想,为官后曾寻访智者勇士,与他们共商恢复中原的方略。
C.陆九渊治理有方,政绩显著。他修筑城池,消除边患,罢免稽察,关闭集市,减少税额,荆地民风民俗为之改变。
D.陆九渊传道授业,受人景仰。他还乡讲学,求学的人很多,甚至有长者拄着拐杖来听;去世后,数千人为他送葬。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有怀于中而不能自晓者,为之条析其故,悉如其心。
②郡为四集之地,荆门固则四邻有所恃,否则有背肋腹心之虞。
11.朱熹请陆九渊将讲稿写成《白鹿洞书院讲义》,作为学子必读之文。从节选内容看,怎样做才能成为文中所说的利国利民的君子呢?请简要概括。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长歌续短歌①
李贺
长歌破衣襟,短歌断白发。
秦王②不可见,旦夕成内热。
渴饮壶中酒,饥拔陇头粟。
凄凉四月阑,千里一时绿。
夜峰何离离,明月落石底。
徘徊沿石寻,照出高峰外。
不得与之游,歌成鬓先改。
【注】①本诗写于李贺考进士受到排挤打压之后。②秦王:指唐宪宗。李贺在世时,宪宗有一定作为。李贺对这样的君主是寄予希望的。
1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化用乐府诗题,用语新颖奇特,体现李贺诗歌长于炼字的特点。
B.五、六句写内热之因,百姓忍饥挨饿,自己不能面陈“秦王”,只能借酒浇愁。
C.七、八句写夏日之景,草木葱茏,自己却倍感凄凉,乐景写哀情,意味深长。
D.本诗感情深沉,一唱三叹,反复渲染,抒发了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悲愤之情。
13.前人评李贺诗“感怨刺怼,寄托遥深,颇得《离骚》的神髓”,请结合“夜峰何离离,明月落石底”二句谈谈你的理解。
五、选择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未来,每粒沙子都可能拥有自己的IP地址。”现在看来,这种描述似乎是____,但不可否认的事,这是对物联网产业未来发展最为精彩,也最能引发人无尽联想的描述了。不论物联网发展到哪个阶段,都摆脱不了经济运行整体状况对它的影响,这是一种____、相互促进的关系,我们可以从相关的调研报告中看出些许端倪。据埃森哲预测,2030年产业物联网将为全球创造14.2万亿美元新产值,而中国将新增1.8万亿美元新产值。
物联网绝对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与其相关的很多概念,在历史和科技发展中都曾出现过,譬如工业化的平台、产业互联网平台等。因此我们可以说,( )。不同于以前,在现今的科技语境中说起物联网,我们得到的是____的互联,包括手机、冰箱、汽车、眼镜等,都是互联互通的,这似乎多少带有“理想”的味道了。
近五年,随着互联网的爆发式增长,人类社会不断变革着的消费与沟通方式,成熟的消费互联网生态体系已经成型。
与此同时,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互联网用户,移动互联网用户总规模2015年7月已达9.05亿;到2016年1月,4G用户数就将超过3G用户数。
庞大的市场基础成就了消费互联网的成功,从BAT的崛起与其市值____。
1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
A.互联网的爆发式增长,不断变革着人类社会的消费与沟通方式,成熟的互联网生态体系消费已经成型。
B.随着互联网的爆发式增长,不断变革着人类社会的消费与沟通方式,使成熟的消费互联网生态体系已经成型。
C.随着互联网的爆发式增长,人类社会不断变革着的消费与沟通方式,成熟的互联网生态消费体系已经成型。
D.互联网的爆发式增长,不断变革着人类社会的消费与沟通方式,成熟的消费互联网生态体系已经成型。
15.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物联网实际上是一种理念,它代表了我们的期待和向往
B.代表了我们的期待和向往的一种理念的实际上就是物联网
C.物联网代表了我们的期待和向往,它实际上是一种理念
D.它代表了我们的期待和向往,物联网实际上是一种理念
16.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天马行空 相辅相成 无所不在 可见一斑
B.随心所欲 相得益彰 无所不在 见微知著
C.天马行空 相得益彰 无所不至 可见一斑
D.随心所欲 相辅相成 无所不至 见微知著
六、选择 简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入夏,脚下那些冒着白泡泡的碱土, ① 。碱蓬草探出胖脑袋,拱裂头上土盖,一挺身有半拃高,一铺展有巴掌大。用铲刀镰刀轻剜,连根带叶到了手里,抖抖扔进篮子。掐下梢头鲜嫩的,滚开的水里,翻几个身,入凉水沥干,包饺子。或者拌蒜末酱油,多下半碗清粥。碱蓬草结籽,秋日就到了。慵懒最先落到牛羊身上,走几步愣愣神,才啃上几口。秋日草盛,草盛籽多,多籽的秋日脂膏肥厚,微视下的大野,到处都是草们堆积起来的粮仓。人也吃,缺油少菜的日子,多是女人孩子提着袋子捋草籽。
碱蓬草肉乎乎的叶子一天一天散失水分,一副嶙峋样子,而骨架依然硬挺,无衰败相。通体变成红色,赤红,熊熊燃烧,展目望去,天边云彩也变得嘹亮。夕阳匍匐在碱蓬草根间,蚯蚓似的爬,做自己夜间的窝。一只灰兔蹦起来,一道一道波纹,红的,酒红的,赧红的,荡啊荡,漫向远处的林子。秋风吹向纵深,白色芦花招展成一面绵软的旗帜。土路上多了爱钻芦苇荡的孩子, ② ,一大片一大片的老绿倒下去,惊起蒲鸭嘎嘎地叫。
17.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拟人、比喻、夸张 B.拟人、通感、比喻
C.对偶、通感、排比 D.对偶、借代、夸张
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一道道的红色、酒红、赧红等各色波纹延伸到远处的林子。”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1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七、材料作文
20.(2019·江苏)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D
2.D
3.①有比较充分的准备:熟悉对方的写作,作为责编,尤其熟悉作品《钟南山:苍生在上》;②重视对方的观点:提问时采用对方文章中的说法来引出话题,营造对话氛围;③逐步深入地提问:从写作动机问起,问到写作方式和具体内容,最有回到对方的文学观。
【知识点】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新闻报刊、对话访谈类;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做这类题往往需要对原文进行“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了命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2)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信息的筛选与整合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文本的内容。然后仔细审题,抓住问题的指向,到文中搜寻相应的答题区间,抓住重点词句,归纳概括要点,然后顺应问题的方向组织答案,分条回答即可。】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项,“重视背离现实逻辑的想象带来的震撼效果”,其中“背离现实逻辑的想象”错,原文“但这想象不是胡思乱想,只有符合历史与现实逻辑的想象才震撼人心”,可知是符合历史与现实逻辑的想象才震撼人心,带来“震撼效果”,选项曲解文意。
故答案为:D。
2.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D 项,“也是新冠疫情这一特殊历史时刻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错,原文“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是人类的一场大灾难”“因为新冠疫情如此大的灾难,是个历史事件,将来一定会被后人说起”,可知人类共同面对的是新冠肺炎疫情,并非文学如何回应时代和现实问题。选项主客颠倒。
故答案为:D。
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信息的筛选与整合能力。原文“这部作品有六个章节,你写了钟南山过往的大量经历,他的父亲母亲,他的婚姻爱情,他在英国留学,他在‘非典’中的经历”“如果从《钟南山:苍生在上》概括出几个关键词,就是——‘时间与空间’‘泪水’‘挫折’‘敢医敢言’‘记忆’”,可分析出“有比较充分的准备:熟悉对方的写作,作为责编,尤其熟悉作品《钟南山:苍生在上》”。原文“在《燃起黑色的春天》一文中你曾写道,你‘突然理解了战争年代弃弃文从戎的文人’”“为什么你会用‘时代的记忆’来概括钟南山”,可分析出“重视对方的观点:提问时采用对方文章中的说法来引出话题,营造对话氛围”。原文“在《燃起黑色的春天》一文中你曾写道,你‘突然理解了战争年代弃弃文从戎的文人’,是什么让你决定写一部关于钟南山的长篇非虚构作品”“这部作品有六个章节,你写了钟南山过往的大量经历,他的父亲母亲,他的婚姻爱情,他在英国留学,他在‘非典’中的经历……都是出于什么考量”“为什么你会用“时代的记忆”来概括钟南山”“我个人觉得,背后是一种文学观的差异”“为何会经常采用这样‘费力’的写作方式”,可分析出“逐步深入地提问:从写作动机问起,问到写作方式和具体内容,最有回到对方的文学观”。
【答案】4.D
5.①两人一再相约,表明他们对此有强烈的愿望;②分别之际的一再相约,也表达出依依不舍的心情;③但已经感觉到这一愿望不会实现,心情有些惘然。
6.①小说的情节是两人的越野滑雪及在小客栈的逗留,这只是小说“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②通过小说已有的情节安排,可以推测出其背后隐藏着更为丰富的内容,尤其是两人在滑雪之外的生活;③这种情节安排使小说大量留白,引人遐思。
【知识点】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欣赏文本的形象;品味精彩语句的表达艺术;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外国小说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
(2)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心理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目要求;然后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结合中心事件,梳理文章情节;再结合具体情节中人物的表现,即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认真揣摩人物心理变化;最后组织语言,按情节发展分点作答。
(3)本题考查分析小说情节手法和作用的能力。答题时一般从内容、结构和艺术效果等角度分析。内容上一般为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等;结构上一般为为后面情节发展做铺垫或埋下伏笔,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照应前文或标题,和文中的某情节形成对比等;效果上一般为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出乎意料却在情理之中,情节陡转,产生戏剧性效果、引人深思等。
4.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D项,“来塑造海明威式的‘硬汉’形象”错误,过度解读主旨,应该是表现了他们想通过滑雪摆脱现实生活的牵绊。
故答案为:D。
5.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心理的能力。“我们要去滑,没错”“我们一定得滑”“希望我们能就此说定了”写出了二人对将来能再次滑雪的渴盼,表达出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也许我们再也没机会滑雪了,尼克”“说定了可一点也靠不住”,写出了二人想到以后很有可能没机会滑雪事,内心的颓丧、郁闷、惘然。
6.本题考查分析小说情节手法和作用的能力。小说1、2、9、10、11段,用大量笔墨,细致描绘了尼克和乔治滑雪的情景,12-35段写二人在小客栈的逗留,文章并未写二人其它的生活情景,这只是小说“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而读者可以通过二人对滑雪的喜爱与渴盼,通过二人离别时一再相约的情景,想象二人滑雪之外的生活,这是文本隐藏的内容。文章结尾既有二人对滑雪的渴望,又有二人因为再难滑雪的惘然,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为何不能在滑雪,两人是从事什么职业的,将来二人到底能不能滑雪等,引人遐思。
【答案】7.C
8.D
9.C
10.①对心存困惑却自己想不明白(其中道理)的人,陆九渊就给他逐条分析其中的原因,完全像他心里想的一样。
②荆门郡是四方汇集的地方,荆门巩固了,四邻就有所依靠,否则就会有腹背受敌的忧患。
11.①要志向高远,追求道义;
②要善于反省,时时勉励;
③要言行一致,身体力行。
【知识点】文学常识;翻译;断句;概括分析;筛选信息;文化常识
【解析】【点评】
(1)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看是选择正确的选项还是错误的,别出现因为审题不清导致正误错位,留下遗憾。最好的方法是凭借知识迁移能力兼用排除法。
(2)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3)本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5)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重要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需要在原文中找到关键语句,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概括即可。
【参考译文】
陆九渊,字子静。他三四岁的时候,就问父亲天地的尽头在哪里,父亲笑而不答。陆九渊便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以至废寝忘食。到了童年时期,他的举止与一般的孩子不.一样,见到他的人都不怠慢他。乾道八年(1172) ,陆九渊考中进士。他到临安( 皇帝停留的地方)后,读书人争相和他交往。他教育人不按照学规,弟子如有小的过错,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有时让人汗颜愧疚。对心存困惑却自己想不明白(其中道理)的人,陆九渊就给他逐条分析其中的原因,完全像他心里想的一样。他最初担任隆兴靖安县主簿。遭遇母丧,服丧期满后,改任建宁崇安县主簿。陆九渊小时候听说靖康年间发生的事,就心怀感慨,想去复仇。到崇安县后,便寻访智者勇士,与他们共议恢复中原的大计。在官员轮值上殿陈奏的时候,陆九渊陈述了五论。陆九渊的议论赢得了皇帝的好评。不久,担任将作监丞,但被给事中王信驳回,皇帝诏令他主管台州崇道观。陆九渊还乡时,学者云集,每次开席讲学,门外脱下的鞋子满满的,甚至有些年高的人拄着拐杖来听。光宗即位后,陆九渊被派遣到荆门主管军事。只要有老百姓诉讼,无论早晚都可以到公堂上,又让诉者自己拿着状子去追查,为他们定下日期,他们都如约而至,于是陆九渊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裁决,大多以调解为主。只有对于那些实在不可训导的人,才绳之以法。对境内官吏的贪廉,民俗的善恶,他平素都了如指掌。荆门虽然临近边境却没有城,陆九渊认为:“荆门郡是四方汇集的地方,荆门巩固了,四邻就有所依靠,否则就会有腹背受敌的忧患。”于是,陆九渊奏请朝廷,在荆门筑城,从此以后,百姓没有了边境之忧。陆九渊又罢免集市的官吏稽察,减轻民税,于是商贾都聚集到这里,税收日渐增加。一年之后,这里政令通行,民俗为之一变,各部门交相推荐他。丞相周必大曾经称赞荆门的政事,认为是陆九渊身体力行的结果。绍熙三年去世,前来送葬的有几千人,谥号文安。当初,陆九渊曾经与朱熹在鹅湖相会,对学习内容的论辩多有分歧。等到朱熹知南康时,陆九渊去探访他,朱熹邀请陆九渊到白鹿洞书院,陆九渊为学子讲授《论语》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章,听讲的人深受感动,甚至有人落下眼泪。朱熹以为陆九渊所讲切中了学者隐深的顽疾。
(选自宋史《宋史.陆九渊传》,有删节)
人们所通晓的事理,是由他学习的内容所决定的,而学习的内容又是由他的志向决定的。如果志向在于道义,那么他的学习内容就合乎道义,他的学习内容合乎道义,他就明白道义。如果他的志向在于利欲,那么他的学习就一定在利欲上,他的学习在利欲上,他就只明白利欲。所以说求学的人的志向,是不能不分辨的。如果切实能深深地反思自身,那么就不可以让自己同小人同流合污。那些追求利欲的行为,实在让人感到痛心疾首,真是悲伤啊!一心一意地追求道义,并且每天勉励自己,广泛地学习,详细地询问,慎重地思考,明确地分辨,坚定地实践自己的志向。做到了这样再走进科场,他的文章一定能写出平日所学,抒发心中所想,而不会违背圣人之道。做到了这样再进入仕途,他就一定能够胜任他的职责,勤于政务,心系国家,关心百姓,而忽略个人的得失,这样的人不能不称为君子吧!
(节选自陆九渊《白鹿洞书院讲义》)
7.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①至行在,士争从之游,意思是“他到皇帝停留的地方后,读书人争相和他交往”。行在:天子所在的地方。
④为给事中王信所驳,意思是“被给事中王信驳斥”。为:被。
⑥而不诡于圣人,意思是“而不会违背圣人之道”。诡:违背。
排除有这三个句子的选项。
故答案为:C。
8.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句子大意是:只要有老百姓诉讼,无论早晚都可以到公堂上,又让诉者自己拿着状子去追查,为他们定下日期,他们都如约而至,于是陆九渊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裁决,大多以调解为主。
其中,“皆得造于庭”,状语后置句,后面断开;“其自持状以追”是“复令”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BC项。
故答案为:D。
9.本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C 项,“关闭集市”错。原文是“罢关市吏讥察而减民税,商贾毕集,税入日增”,意思是“陆九渊又罢免集市的官吏稽察,减轻民税,于是商贾都聚集到这里,税收日渐增加”,“罢”的对象是“市吏讥察”,不是“关闭集市”。
故答案为:C。
10.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本题关键词有:(1)“怀”,想法、困惑;“晓”,明白;“条析”,逐条分析;“悉”,完全、全部。(2)“为”,是,表判断;“固”,巩固;“恃”,依靠;“虞”,忧患。
11.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重要信息的能力。首先找到原文,逐条概括。“人之所喻,由其所习,所习由其所志。志乎义,则所习者必在于义,所习在义,斯喻于义矣”,这就是说,要志向高远,追求道义;“诚能深思是身,不可使之为小人之归”,这就是说,要善于反省,时时勉励;“专志乎义而日勉焉,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而笃行之”,在志向高远、善于反省的基础上,要言行一致,身体力行。这样就能成为文中所说的利国利民的君子。
【答案】12.B
13.这二句运用比喻的手法,表面上写景,实际写人事。“明月”指唐宪宗,“夜峰”指他身边的大臣。夜幕中峰峦起伏重叠,将明朗的月亮遮住,月光只是照向深深的谷底,喻指宪宗为一些大臣所包围,虽有明光,却不能下达。诗句抨击朝廷弊病,抒发郁愤之情,没有运用直接描写,而是将其融化在生动的比喻和深邃的意境中,含蓄蕴藉,颇得《离骚》的神髓。
【知识点】形象、意象、意境类题目;表达技巧类题目;炼字、关键字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表达技巧,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首先理解“感怨刺怼,寄托遥深,颇得《离骚》的神髓”这一评价。这段话是说李贺的诗歌情感表达含蓄。然后理解“夜峰何离离,明月落石底”的意思,分析其中的手法和蕴含的情感。
如何鉴赏诗歌:
(一)关注标题,明确内容和情感
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因为诗歌的标题一般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情感倾向等,可以揭示思想内容,可以让人明了是哪一类诗歌,进而明了全诗的结构及表现手法等,便于快速理解诗歌。
(二)关注作者,知人论世多关联
读诗讲究“知人论世”,所以,一定要重视诗歌的作者。要尽量了解作者的身世、所处的时代特点,及创作倾向、主要内容、作品风格特点等。
(三)关注注释隐含意
高考所选诗歌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或解释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考生读懂诗句;或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歌的思想主题;或介绍相关诗句,帮助考生理解诗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绍作者,暗示诗歌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
(四)关注意象寄托意
意象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写诗喜欢用一些意象传达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
(五)关注关键词句情感意
关键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它们通常体现诗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句,借此领悟情感。
12.B.“五、六句写……百姓忍饥挨饿”错误,五、六句具体描绘自己苦闷的心情和清贫的生活,不是对百姓生活的描写。“饥拔陇头粟”指自己为求见君王不惜忍饥挨饿,靠从地里拔粟充饥。
故答案为:B。
13.“夜峰何离离,明月落石底“写到夜峰罗列,月光照耀在落石下,不及他处,比喻君恩被群小阻隔。“明月”喻唐宪宗,“夜峰”指他身边的庸臣,写诗人自己空有才华却被庸臣阻碍。诗人本想指出朝廷的弊病,匡时救弊,然而“山”高“月”远,投告无门,只有暗自忧伤而已。这两句诗歌没有直接表达情感,而是借助比喻来抒发内心的郁愤,抨击朝廷的弊病,确实是“感怨刺怼,寄托遥深,颇得《离骚》的神髓”。
故答案为:这二句运用比喻的手法,表面上写景,实际写人事。“明月”指唐宪宗,“夜峰”指他身边的大臣。夜幕中峰峦起伏重叠,将明朗的月亮遮住,月光只是照向深深的谷底,喻指宪宗为一些大臣所包围,虽有明光,却不能下达。诗句抨击朝廷弊病,抒发郁愤之情,没有运用直接描写,而是将其融化在生动的比喻和深邃的意境中,含蓄蕴藉,颇得《离骚》的神髓。
【答案】14.D
15.A
16.A
【知识点】成语的使用;语序不当;结构混乱;字词在语境中的含义;语句补写
【解析】【点评】 (1)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
(2)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
(3)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
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14.A.搭配不当,“消费已经成型”,主谓搭配不当,应该为“消费互联网生态体系已经成型”;
B.成分残缺,主语残缺,可以去掉“随着”;
C.“随着互联网的爆发式增长,人类社会不断变革着的消费与沟通方式”结构混乱,应为“互联网的爆发式增长,不断变革着的人类社会的消费与沟通方式”。
故答案为:D。
15.根据主语主体“在历史和科技发展中都曾出现过,譬如工业化的平台、产业互联网平台等”的一致性,句子主语应该是“物联网”,可排除B项、D项;“它代表了我们的期待和向往”与后文衔接更加贴近。
故答案为:A。
16.天马行空:多形容诗文、书法、言行等气势豪放,不受拘束;也形容说话做事不着边际,浮躁不安;也比喻思想奔放,任意驰骋。随心所欲: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事(含贬义)。结合“这种描述似乎”分析,用“天马行空”。
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缺一不可。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结合“相互促进”分析,用“相辅相成”。
无所不在:到处都存在,到处都有。无所不至:①没有达不到的地方;②指凡能做到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结合“包括手机、冰箱、汽车、眼镜等,都是互联互通的”等内容分析,用“无所不在”。
见微知著:看到微小的苗头,就知道可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可见一斑:比喻见到事物的一小部分也能推知事物的整体。结合“庞大的市场基础成就了消费互联网的成功,从BAT的崛起与其市值”等内容分析可知,用“可见一斑”。
故答案为:A。
【答案】17.B
18.①原文每个修饰成分都单独成小句,有强调作用,句子也更活泼;②原文表达出了动态过程,层次感更加明显;③原文表述与上下文语体一致,更口语化,描写亲切生动。
19.再也看不分明;他们割苇子
【知识点】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修辞手法的分析、运用;语句补写;语句表达效果的对比、鉴赏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修辞是为了修饰文字词句而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借代、反语。要对这些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牢记于心。
(2)本题考查比较两个句子的表达效果,可以从句子的语言、句式特点、修辞、塑造形象和表情达意等方面答题,要结合原文句子赏析,注意语言表达。
(3)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解答时,先要筛选出关键的信息要点,再结合题干要求进行概括,注意字数限制。
17.“探出胖脑袋”“一副嶙峋样子”等句是拟人;“天边云彩也变得嘹亮”是通感,根据这两点就可以排除A、D两个选项;“蚯蚓似的爬”“白色芦花招展成一面绵软的旗帜”等句是比喻。根据这个分析可以排除C选项。故答案为:B。
18.本题中,原句“红的,酒红的,赧红的”单独成句,具有强调作用,且有一种层次性、跳跃性;“荡啊荡,漫向远处的林子”是一种动态描写,似乎让人看到这个动荡蔓延的波纹;语体上更符合上下文语境,短句更符合口语的表达。
故答案为:①原文每个修饰成分都单独成小句,有强调作用,句子也更活泼;②原文表达出了动态过程,层次感更加明显;③原文表述与上下文语体一致,更口语化,描写亲切生动。
19.本题中第一空,横线后句子“碱蓬草探出胖脑袋,拱裂头上土盖,一挺身有半拃高,一铺展有巴掌大”强调了“碱蓬草”的高与宽大,在碱蓬草的遮掩下,碱土应该是看不见的。所以可填写“再也看不分明”。
第二空,对横线前句子“土路上多了爱钻芦苇荡的孩子”分析,知道主语是“孩子”,以及“土路上多了爱钻芦苇荡的孩子”,再看“一大片一大片的老绿倒下去”,说明是孩子们割芦苇,所以可填写“他们割苇子”。
故答案为:再也看不分明;他们割苇子。
20.【答案】【参考例文】
包容共存,妙不可言
天地混沌,盘古开天辟地,以牺牲自我成全了世界。神话传说在中国代代相传,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神传文化。
春秋时期,百家争鸣。儒家的“仁政”、“以义制利”;墨家的“兼爱”、“尚贤”;道家的“少私寡欲”、“道法自然”;法家的“废私立公”、“以法治国”……各家争奇斗艳,但也或多或少地吸收了其他流派的学说。而杂家更是“兼儒墨,合名法”,博采众议,成就了《吕氏春秋》。这种情况,就如各种食材充力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形成了一席文化盛宴。
相反,秦始皇焚书坑儒,阻止文化 发展,诸多著作因此失传,文化也差点断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单一的文化,造成儒家独大,其余名家逐渐在滚滚红尘中消失……
狂放不羁的酒中仙太白,之所以在诗歌史上成就如此之高。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多种文化对他的熏陶。太白祖籍甘肃,生于中亚碎叶城,少时其家迁入四川江油,青年只身出川,开始了广泛地漫游。南到洞庭湖、湘江,东至吴、越,中途求仙问道。丰富的文化经历造就了他独特的浪漫主义风格,形成了诗歌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
但往深层想一下,李白的成就不也是得益于唐朝对于文化的开放包容吗?中原大地孕育了道教,但佛教却是从西域传来。若是没有玄奘西行,带回许多经书,及唐朝对于外来文化的包容,佛教就不可能在中原大地繁衍生长,香火遍及神州。宽容的唐朝,书写了中国历史上辉煌的一页。
多文化的包容,亦吸引人才的到来。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在学有所成之后,曾回国讲授几何。但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不久,他却选择了远赴美国,因为开放的美国,多文化共存的美国才能使他更好的发展。陈省身也曾想过和华罗庚一起回到祖国,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但在那种形势下,他放弃了。直到邓小平复出以后,陈省身开始帮助推动中国数学的复苏及发展,并在不久之后,离开美国回到故乡天津,落叶归根,把自己余下的光和热全部贡献给祖国,直至逝世。只有如大海般包容万物,才能形成人才的发源地。
文化,它由包容的“风”编织而成。它曾汲汨罗江水养育成长;它曾摇响在南山东篱下;它曾摇响在天姥山脚、岱宗绝顶、浔阳江头;它也曾摇响在古道、栈桥、杨柳岸、溪亭、孤舟、桃花林……
【知识点】材料作文
【解析】【分析】材料一共由四句话构成,第一句话“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是选取生活中最常见的两种事物,至淡之“水”和得味之“盐”,生动地说明了“物各有性”这个生活常识;中间两句话“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构成对比,将水、盐同物简单叠加和“五味”异物之间“调和”“共存”两种生活现象进行比照,目的在于提示材料的核心内涵,即在肯定“物各有性”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事物之间共存相生的关系,从而达到“和而不同”的境界;最后一句话“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则由“物”及“事”至“人”,强调了前面所说的道理既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也是人类社会普遍适用的原则,这就点明这一道理存在的常识性和普遍性,在立意方向上进一步拓展了考生的思维空间。整个材料由此及彼、由局部到整体、由具体到抽象,逐步引申发散,可以说是意味深长。综合来看,“和而不同”是整个材料的核心。“和而不同”是事物存在的基本常识,是为人处事的智慧之举,是文明、文化得以延续发展的精神之基,更是人类社会交流互鉴的融合之道。“和而不同”追求的终极价值是美美与共,互利共赢。考生写作时可钩沉历史,探求“和而不同”的典范事例,以古鉴今;可以比照中外,智慧“拿来”,思考“和而不同”的积极意义;可以关注身边现实,以小见大,反映“和而不同”的现实价值……从写作的体裁来看,考生可根据个人感悟和写作特长,或记叙,或议论,或抒情,来彰显自己的个性,呈现“百味”。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把握材料作文的能力。这类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懂作文材料,继而进行立意分析,列出几则立意,最后结合题目要求及自身积累,选择适合自己写作的最佳角度进行写作。
1 / 1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测试试卷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与现实零距离的题材,要让文学性不被坚硬的现实埋没,让艺术在接近纷纭社会时不至于窒息,就必须有飞扬的灵魂。钟南山是个公众人物,几乎没有虚构的空间;而真实的东西往往会有种种限制。但作家创作并非无所作为。熊育群的作品《钟南山:苍生在上》把笔触深入到钟南山的内心世界。对他的精神和情感进行大胆挖掘,并且打破时空限制,将人物置于复杂的背景与宏大的视野中,以文学的力量复原某些重大时刻,记录历史,留下现场,并对此进行深刻反思。
本报特邀《收获》杂志副主编、《钟南山:苍生在上》责编钟红明和作家熊育群做了一次对谈。
钟红明: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波及众多国家与人群的、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在《燃起黑色的春天》一文中你曾写道,你“突然理解了战争年代弃文从戎的文人”,是什么让你决定写一部关于钟南山的长篇非虚构作品?
熊育群: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是人类的一场大灾难。特别让人不安的是,已经84岁的钟南山深夜赶往疫区武汉,他那张高铁上仰头小憩的照片让我非常感动。12年前我采访过他,写过他的报告文学,这些年也特别关注他。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有关部门希望我来写钟南山,我自己也有写作的冲动。于是,通过钟南山的助理得到支持,我便一头扎下去,开始了创作。
钟红明:这部作品有六个章节,你写了钟南山过往的大量经历,他的父亲母亲,他的婚姻爱情,他在英国留学,他在“非典”中的经历……都是出于什么考量?是要写出一个人的脉络和土壤吗?
熊育群:事实上这有些传记写作的特点,我想把他的一生呈现出来,当然是有重点有选择的。只有把他的人生写透了,才能写出钟南山为何敢医敢言,才能理解他的性情、胸怀和作为。
我不想神化任何人,人都有七情六欲,都有自己的缺陷,我只把他当普通人来写。但人比人确实有高低,有的人令人高山仰止,有的人唯利是图,正因为如此,钟南山的出现才显得珍贵无比。
钟红明:如果从《钟南山:苍生在上》概括出几个关键词,就是——“时间与空间”“泪水”“挫折”“敢医敢言”“记忆”。你在后记里说:“他也将是一个时代的记忆!”为什么你会用“时代的记忆”来概括钟南山?
熊育群:因为新冠疫情如此大的灾难,是个历史事件,将来一定会被后人说起。显然,重要的人物缺少不了钟南山,钟南山是值得书写的。
钟红明:现在有些人避用“报告文学”而用“非虚构”,我个人觉得,背后是一种文学观的差异,我注意到你以往的作品,无论是人文地理类的,还是虚构类的长篇小说,你都进行了大量的实地采访,甚至到国外进行追踪采访……为何会经常采用这样“费力”的写作方式?
熊育群:我认为这是写作的常态。我这样做并不代表我不重视虚构,不重视想象,恰恰相反,我要让自己的作品充满想象,甚至是魔幻。但这想象不是胡思乱想,只有符合历史与现实逻辑的想象才震撼人心。还有就是文章的细节是来自生活的,它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有着现实的力量。
(摘编自《对话〈钟南山:苍生在上〉作者》,《文汇报》2020年5月13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于为何在疫情背景下写钟南山的问题,熊育群表示自己熟悉钟南山,对他赴武汉抗疫之事很感动,有写作的冲动,有关部门也希望写他。
B.被问到为何写钟南山过往的大量经历时,熊育群认为传记式的写法可以写透钟南山的人生,而只有写透他的人生,才能写出他为何敢医敢言。
C.面对为何将钟南山视为“时代的记忆”的提问,熊育群表示新冠疫情是个历史事件,而钟南山凝聚着时代的记忆,是值得书写的。
D.关于经常采用“费力”的写作方式的问题,熊育群表示“费力”写作是常态,自己也重视想象,重视背离现实逻辑的想象带来的震撼效果。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汇报》作为组织方,聚焦文学与现实的关系,期望文学可以复原和记录新冠疫情这样的重大时刻,从而展现文学的力量和飞扬的灵魂。
B.钟红明作为对谈的一方和责编,关心作家的写作动机和写作方式,并举出对方经常进行大量实地采访的实例从而引发一些相关问题的过论。
C.熊育群作为对谈的另一方和作者,关心文学表达的力量,故而重视主题的时代性、文学的现实性和文章细节的生活气息,也留心魔幻的文学想象。
D.文学如何回应时代和现实的问题,既是组织方和对谈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新冠疫情这一特殊历史时刻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
3.钟红明是如何做到在对谈中引发对话并将话题引向深入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1.D
2.D
3.①有比较充分的准备:熟悉对方的写作,作为责编,尤其熟悉作品《钟南山:苍生在上》;②重视对方的观点:提问时采用对方文章中的说法来引出话题,营造对话氛围;③逐步深入地提问:从写作动机问起,问到写作方式和具体内容,最有回到对方的文学观。
【知识点】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新闻报刊、对话访谈类;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做这类题往往需要对原文进行“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了命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2)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信息的筛选与整合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文本的内容。然后仔细审题,抓住问题的指向,到文中搜寻相应的答题区间,抓住重点词句,归纳概括要点,然后顺应问题的方向组织答案,分条回答即可。】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项,“重视背离现实逻辑的想象带来的震撼效果”,其中“背离现实逻辑的想象”错,原文“但这想象不是胡思乱想,只有符合历史与现实逻辑的想象才震撼人心”,可知是符合历史与现实逻辑的想象才震撼人心,带来“震撼效果”,选项曲解文意。
故答案为:D。
2.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D 项,“也是新冠疫情这一特殊历史时刻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错,原文“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是人类的一场大灾难”“因为新冠疫情如此大的灾难,是个历史事件,将来一定会被后人说起”,可知人类共同面对的是新冠肺炎疫情,并非文学如何回应时代和现实问题。选项主客颠倒。
故答案为:D。
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信息的筛选与整合能力。原文“这部作品有六个章节,你写了钟南山过往的大量经历,他的父亲母亲,他的婚姻爱情,他在英国留学,他在‘非典’中的经历”“如果从《钟南山:苍生在上》概括出几个关键词,就是——‘时间与空间’‘泪水’‘挫折’‘敢医敢言’‘记忆’”,可分析出“有比较充分的准备:熟悉对方的写作,作为责编,尤其熟悉作品《钟南山:苍生在上》”。原文“在《燃起黑色的春天》一文中你曾写道,你‘突然理解了战争年代弃弃文从戎的文人’”“为什么你会用‘时代的记忆’来概括钟南山”,可分析出“重视对方的观点:提问时采用对方文章中的说法来引出话题,营造对话氛围”。原文“在《燃起黑色的春天》一文中你曾写道,你‘突然理解了战争年代弃弃文从戎的文人’,是什么让你决定写一部关于钟南山的长篇非虚构作品”“这部作品有六个章节,你写了钟南山过往的大量经历,他的父亲母亲,他的婚姻爱情,他在英国留学,他在‘非典’中的经历……都是出于什么考量”“为什么你会用“时代的记忆”来概括钟南山”“我个人觉得,背后是一种文学观的差异”“为何会经常采用这样‘费力’的写作方式”,可分析出“逐步深入地提问:从写作动机问起,问到写作方式和具体内容,最有回到对方的文学观”。
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越野滑雪
【美】海明威
缆车又颠了一下,停了。尼克正在行李车厢里给滑雪板上蜡,把靴尖塞进滑雪板上的铁夹,牢牢扣上夹子。他从车厢边缘跳下,落脚在硬邦邦的冰壳上,来一个弹跳旋转,蹲下身子,把滑雪杖拖在背后,一溜烟滑下山坡。
乔治在下面的雪坡上一落一起,再一落就不见了人影。尼克顺着陡起陡伏的山坡滑下去时,那股冲势加上猛然下滑的劲儿把他弄得浑然忘却一切,只觉得身子里有一股飞翔、下坠的奇妙感。他挺起身,稍稍来个上滑姿势,一下子又往下滑,往下滑,冲下最后一个陡峭的长坡,越滑越快,越滑越快,雪坡似乎在他脚下消失了。身子下蹲得几乎倒坐在滑雪板上,尽量把重心放低,只见飞雪犹如沙暴,他知道速度太快了。但他稳住了。随即一搭被风刮进坑里的软雪把他绊倒,滑雪板一阵磕磕绊绊,他接连翻了几个筋斗,然后停住,两腿交叉,滑雪板朝天翘起,鼻子和耳朵里满是雪。
乔治站在坡下稍远的地方,正噼噼啪啪地拍掉风衣上的雪。
“你的姿势真美妙,迈克,”他大声叫道。“那搭烂糟糟的雪真该死。把我也绊了一跤。”
“在峡谷滑雪什么滋味儿?”尼克挣扎着站起来。
“你得靠左滑。因为谷底有堵栅栏,所以飞速冲下去后得来个大旋身。”
“等一会儿我们一起去滑。”
“不,你先去。我想看你滑下峡谷。”
尼克赶过乔治,他的滑雪板开始有点打滑,随后一下子猛冲下去。他坚持靠左边滑,末了,在冲向栅栏时,紧紧并拢双膝,像拧紧螺旋似的旋转身子,把滑雪板向右来个急转弯,扬起滚滚白雪,然后慢慢减速,跟铁丝栅栏平行地站住了。
他抬头看看山上。乔治正屈起双膝滑下山来;两支滑雪杖像虫子的细腿那样荡着,杖尖触到地面,掀起阵阵白雪,最后,这整个一腿下跪、一腿拖随的身子来个漂亮的右转弯,蹲着滑行,双腿一前一后,飞快移动,身子探出,防止旋转,两支滑雪杖像两个光点,把弧线衬托得更加突出,一切都笼罩在漫天飞舞的白雪中。
尼克用滑雪板把铁丝栅栏最高一股铁丝压下,乔治纵身越过去。他们沿路屈膝滑行,进入一片松林。路面结着光亮的冰层,被拖运原木的马儿拉的犁弄脏了,染得一搭橙红,一搭烟黄。两人一直沿着路边那片雪地滑行。大路陡然往下倾斜通往小河,然后笔直上坡。他们透过林子,看得见一座饱经风吹雨打、屋檐较低的长形的房子。走近了,看出窗框漆成绿色。油漆在剥落。
他们把滑雪板竖靠在客栈墙上,把靴子蹬蹬干净才走进去。
客栈里黑咕隆咚的。有只大瓷火炉在屋角亮着火光。天花板很低。屋内两边那些酒渍斑斑的暗黑色桌子后面摆着光溜溜的长椅。两个瑞士人坐在炉边,喝着小杯浑浊的新酒。尼克和乔治在炉子另一边靠墙坐下。一个围着蓝围裙的姑娘走过来。
“来瓶西昂酒,”尼克说。“行不行?”
“行啊,”乔治说。“你对酒比我内行。”
姑娘走出去了。
“没一项玩意儿真正比得上滑雪,对吧?”尼克说。“你滑了老长一段路,头一回歇下来的时候就会有这么个感觉。”
“嘿,”乔治说。“真是妙不可言。”
姑娘拿进酒来由出去了,他们听见她在隔壁房里唱歌。
门开了,一帮子从大路那头来的伐木工人走进来,在屋里把靴子上的雪跺掉,身上直冒水汽。女招待给这帮人送来了三公升新酒,他们分坐两桌,光抽烟,不作声,脱了帽,有的背靠着墙,有的趴在桌上。屋外,拉运木雪橇的马儿偶尔一仰脖子,铃铛就清脆地丁当作响。
乔治和尼克都高高兴兴的。他们两人很合得来。他们知道回去还有一段路程可滑呢。
“你几时得回学校去?”尼克问。
“今晚,”乔治回答。“我得赶十点四十的车。”
“真希望你能留下,我们明天上百合花峰去滑雪。”
“我得上学啊,”乔治说。“哎呀,尼克,难道你不希望我们能就这么在一起闲逛吗?带上滑雪板,乘上火车,到一个地方滑个痛快,滑好上路,找客栈投宿,再一直越过奥伯兰山脉,直奔瓦莱州,穿过恩加丁谷地。”
“对,就这样穿过黑森林区。哎呀,都是好地方啊。”
“就是你今年夏天钓鱼的地方吧?”
“是啊。”
他们喝干了剩酒。
尼克双肘撑在桌上,乔治往墙上颓然一靠。
“也许我们再也没机会滑雪了,尼克,”乔治说。
“我们一定得滑,”尼克说。“否则就没意思了。”
“我们要去滑,没错,”乔治说。
“我们一定得滑,”尼克附和说。
“希望我们能就此说定了。”乔治说。
尼克站起身。他把风衣扣紧。他拿起靠墙放着的两支滑雪杖。
“说定了可一点也靠不住,”他说。
他们开了门,走出去。天气很冷。雪结得硬邦邦的。大路一直爬上山坡通到松林里。
(陈良廷译,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中描写滑雪的段落多从尼克的角度来写,要么侧重他本人滑雪时的感受,要么通过他的眼睛来观看乔治滑雪的姿态,虽多次描写而无雷同之感。
B.小说的多个细节描写突出了客栈的破败和黯淡,与白雪皑皑的山间峡谷形成鲜明对比,小说氛围由此发生变化,情节也由此发生转折。
C.小说插入了对喝酒的瑞士人、客栈女招待、伐木工人等人物的描写,这符合主人公在客栈小憩时的观察,也为小说增添了更真切的故事背景。
D.小说主旨与《老人与海》较为接近,都是通过描写人挑战大自然或者投身不甘平庸的冒险生活,来塑造海明威式的“硬汉”形象。
5.两人在喝完酒离开客栈前有一段一再相约的对话。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对话者的心理。
6.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将文学作品同冰山类比,他说:“冰山在海面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本小说正是只描写了这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
【答案】4.D
5.①两人一再相约,表明他们对此有强烈的愿望;②分别之际的一再相约,也表达出依依不舍的心情;③但已经感觉到这一愿望不会实现,心情有些惘然。
6.①小说的情节是两人的越野滑雪及在小客栈的逗留,这只是小说“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②通过小说已有的情节安排,可以推测出其背后隐藏着更为丰富的内容,尤其是两人在滑雪之外的生活;③这种情节安排使小说大量留白,引人遐思。
【知识点】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欣赏文本的形象;品味精彩语句的表达艺术;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外国小说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
(2)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心理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目要求;然后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结合中心事件,梳理文章情节;再结合具体情节中人物的表现,即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认真揣摩人物心理变化;最后组织语言,按情节发展分点作答。
(3)本题考查分析小说情节手法和作用的能力。答题时一般从内容、结构和艺术效果等角度分析。内容上一般为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等;结构上一般为为后面情节发展做铺垫或埋下伏笔,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照应前文或标题,和文中的某情节形成对比等;效果上一般为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出乎意料却在情理之中,情节陡转,产生戏剧性效果、引人深思等。
4.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D项,“来塑造海明威式的‘硬汉’形象”错误,过度解读主旨,应该是表现了他们想通过滑雪摆脱现实生活的牵绊。
故答案为:D。
5.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心理的能力。“我们要去滑,没错”“我们一定得滑”“希望我们能就此说定了”写出了二人对将来能再次滑雪的渴盼,表达出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也许我们再也没机会滑雪了,尼克”“说定了可一点也靠不住”,写出了二人想到以后很有可能没机会滑雪事,内心的颓丧、郁闷、惘然。
6.本题考查分析小说情节手法和作用的能力。小说1、2、9、10、11段,用大量笔墨,细致描绘了尼克和乔治滑雪的情景,12-35段写二人在小客栈的逗留,文章并未写二人其它的生活情景,这只是小说“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而读者可以通过二人对滑雪的喜爱与渴盼,通过二人离别时一再相约的情景,想象二人滑雪之外的生活,这是文本隐藏的内容。文章结尾既有二人对滑雪的渴望,又有二人因为再难滑雪的惘然,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为何不能在滑雪,两人是从事什么职业的,将来二人到底能不能滑雪等,引人遐思。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陆九渊,字子静。生三四岁,问其父天地何所穷际,父笑而不答。遂深思,至忘寝食。及总角,举止异凡儿,见者敬之。登乾道八年进士第。至行在,士争从之游。教人不用学规,有小过,言中其情,或至流汗。有怀于中而不能自晓者,为之条析其故,悉如其心。初调隆兴靖安县主簿。丁母忧,服阙,改建宁崇安县。少闻靖康间事,慨然有感于复仇之义。至是,访知勇士,与议恢复大略。因轮对,遂陈五论,帝称善。未几,除将作监丞,为给事中王信所驳,诏主管台州崇道观。还乡,学者辐凑,每开讲席,户外屦满,耆老扶杖观听。光宗即位,差知荆门军。民有诉者无早暮皆得造于庭复今其自持状以追为立期皆如约而至即为酌情决之而多所劝释。唯不可训者,始置之法。其境内官吏之贪廉,民俗之习尚善恶,皆素知之。荆门为次边而无城。九渊以为:“郡为四集之地,荆门固则四邻有所恃,否则有背肋腹心之虞。”乃请于朝而城之,自是民无边忧。罢关市吏讥察而减民税,商贾毕集,税入日增。逾年,政行令修,民俗为变,诸司交荐。丞相周必大尝称荆门之政,以为躬行之效。绍熙三年卒,会葬者以千数,谥文安。初,九渊尝与朱熹会鹅湖,论辨所学多不合。及熹守南康,九渊访之,熹与至白鹿洞,九渊为讲君子小人喻义利一章,听者至有泣下。熹以为切中学者隐微深之病。
(选自《宋史·陆九渊传》,有删节)
人之所喻,由其所习,所习由其所志。志乎义,则所习者必在于义,所习在义,斯喻于义矣。志乎利,则所习者必在于利,所习在利,斯喻于利矣。故学者之志,不可不辨也。诚能深思是身,不可使之为小人之归。其于利欲之习,怛焉为之痛心疾首。专志乎义而日勉焉,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而笃行之。由是而进于场屋[注],其文必皆道其平日之学、胸中之蕴,而不诡于圣人。由是而仕,必皆供其职,勤其事,心乎国,心乎民,而不为身计,其得不谓之君子乎!
(节选自陆九渊《白鹿洞书院讲义》)
[注]场屋:科举考试的地方,又称科场。
7.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至行在,士争从之游 行在:旅途中居住的地方
②少闻靖康间事 靖康:北宋最后的年号名
③因轮对,遂陈五论 轮对:官员轮值上殿陈奏
④为给事中王信所驳 为:因为
⑤怛焉为之痛心疾首 怛:忧伤
⑥而不诡于圣人 诡:怪异
A.①②④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民有诉者/无早暮/皆得造/于庭复令其自持状以追/为立期/皆如约而至/即为酌情决之/而多所劝释
B.民有诉者/无早暮/皆得造于庭复/令其自持状以追/为立期/皆如约而至/即为酌情决之/而多所劝释
C.民有诉者/无早暮/皆得造于庭复令/其自持状以追/为立期/皆如约而至/即为酌情决之/而多所劝释
D.民有诉者/无早暮/皆得造于庭/复令其自持状以追/为立期/皆如约而至/即为酌情决之/而多所劝释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陆九渊天资聪颖,勤于思考。他三四岁的时候,就提出天地的尽头在哪里这样的问题,并深入思考以至废寝忘食。
B.陆九渊关心国事,胸有大志。少年时就有为国报仇的理想,为官后曾寻访智者勇士,与他们共商恢复中原的方略。
C.陆九渊治理有方,政绩显著。他修筑城池,消除边患,罢免稽察,关闭集市,减少税额,荆地民风民俗为之改变。
D.陆九渊传道授业,受人景仰。他还乡讲学,求学的人很多,甚至有长者拄着拐杖来听;去世后,数千人为他送葬。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有怀于中而不能自晓者,为之条析其故,悉如其心。
②郡为四集之地,荆门固则四邻有所恃,否则有背肋腹心之虞。
11.朱熹请陆九渊将讲稿写成《白鹿洞书院讲义》,作为学子必读之文。从节选内容看,怎样做才能成为文中所说的利国利民的君子呢?请简要概括。
【答案】7.C
8.D
9.C
10.①对心存困惑却自己想不明白(其中道理)的人,陆九渊就给他逐条分析其中的原因,完全像他心里想的一样。
②荆门郡是四方汇集的地方,荆门巩固了,四邻就有所依靠,否则就会有腹背受敌的忧患。
11.①要志向高远,追求道义;
②要善于反省,时时勉励;
③要言行一致,身体力行。
【知识点】文学常识;翻译;断句;概括分析;筛选信息;文化常识
【解析】【点评】
(1)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看是选择正确的选项还是错误的,别出现因为审题不清导致正误错位,留下遗憾。最好的方法是凭借知识迁移能力兼用排除法。
(2)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3)本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5)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重要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需要在原文中找到关键语句,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概括即可。
【参考译文】
陆九渊,字子静。他三四岁的时候,就问父亲天地的尽头在哪里,父亲笑而不答。陆九渊便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以至废寝忘食。到了童年时期,他的举止与一般的孩子不.一样,见到他的人都不怠慢他。乾道八年(1172) ,陆九渊考中进士。他到临安( 皇帝停留的地方)后,读书人争相和他交往。他教育人不按照学规,弟子如有小的过错,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有时让人汗颜愧疚。对心存困惑却自己想不明白(其中道理)的人,陆九渊就给他逐条分析其中的原因,完全像他心里想的一样。他最初担任隆兴靖安县主簿。遭遇母丧,服丧期满后,改任建宁崇安县主簿。陆九渊小时候听说靖康年间发生的事,就心怀感慨,想去复仇。到崇安县后,便寻访智者勇士,与他们共议恢复中原的大计。在官员轮值上殿陈奏的时候,陆九渊陈述了五论。陆九渊的议论赢得了皇帝的好评。不久,担任将作监丞,但被给事中王信驳回,皇帝诏令他主管台州崇道观。陆九渊还乡时,学者云集,每次开席讲学,门外脱下的鞋子满满的,甚至有些年高的人拄着拐杖来听。光宗即位后,陆九渊被派遣到荆门主管军事。只要有老百姓诉讼,无论早晚都可以到公堂上,又让诉者自己拿着状子去追查,为他们定下日期,他们都如约而至,于是陆九渊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裁决,大多以调解为主。只有对于那些实在不可训导的人,才绳之以法。对境内官吏的贪廉,民俗的善恶,他平素都了如指掌。荆门虽然临近边境却没有城,陆九渊认为:“荆门郡是四方汇集的地方,荆门巩固了,四邻就有所依靠,否则就会有腹背受敌的忧患。”于是,陆九渊奏请朝廷,在荆门筑城,从此以后,百姓没有了边境之忧。陆九渊又罢免集市的官吏稽察,减轻民税,于是商贾都聚集到这里,税收日渐增加。一年之后,这里政令通行,民俗为之一变,各部门交相推荐他。丞相周必大曾经称赞荆门的政事,认为是陆九渊身体力行的结果。绍熙三年去世,前来送葬的有几千人,谥号文安。当初,陆九渊曾经与朱熹在鹅湖相会,对学习内容的论辩多有分歧。等到朱熹知南康时,陆九渊去探访他,朱熹邀请陆九渊到白鹿洞书院,陆九渊为学子讲授《论语》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章,听讲的人深受感动,甚至有人落下眼泪。朱熹以为陆九渊所讲切中了学者隐深的顽疾。
(选自宋史《宋史.陆九渊传》,有删节)
人们所通晓的事理,是由他学习的内容所决定的,而学习的内容又是由他的志向决定的。如果志向在于道义,那么他的学习内容就合乎道义,他的学习内容合乎道义,他就明白道义。如果他的志向在于利欲,那么他的学习就一定在利欲上,他的学习在利欲上,他就只明白利欲。所以说求学的人的志向,是不能不分辨的。如果切实能深深地反思自身,那么就不可以让自己同小人同流合污。那些追求利欲的行为,实在让人感到痛心疾首,真是悲伤啊!一心一意地追求道义,并且每天勉励自己,广泛地学习,详细地询问,慎重地思考,明确地分辨,坚定地实践自己的志向。做到了这样再走进科场,他的文章一定能写出平日所学,抒发心中所想,而不会违背圣人之道。做到了这样再进入仕途,他就一定能够胜任他的职责,勤于政务,心系国家,关心百姓,而忽略个人的得失,这样的人不能不称为君子吧!
(节选自陆九渊《白鹿洞书院讲义》)
7.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①至行在,士争从之游,意思是“他到皇帝停留的地方后,读书人争相和他交往”。行在:天子所在的地方。
④为给事中王信所驳,意思是“被给事中王信驳斥”。为:被。
⑥而不诡于圣人,意思是“而不会违背圣人之道”。诡:违背。
排除有这三个句子的选项。
故答案为:C。
8.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句子大意是:只要有老百姓诉讼,无论早晚都可以到公堂上,又让诉者自己拿着状子去追查,为他们定下日期,他们都如约而至,于是陆九渊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裁决,大多以调解为主。
其中,“皆得造于庭”,状语后置句,后面断开;“其自持状以追”是“复令”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BC项。
故答案为:D。
9.本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C 项,“关闭集市”错。原文是“罢关市吏讥察而减民税,商贾毕集,税入日增”,意思是“陆九渊又罢免集市的官吏稽察,减轻民税,于是商贾都聚集到这里,税收日渐增加”,“罢”的对象是“市吏讥察”,不是“关闭集市”。
故答案为:C。
10.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本题关键词有:(1)“怀”,想法、困惑;“晓”,明白;“条析”,逐条分析;“悉”,完全、全部。(2)“为”,是,表判断;“固”,巩固;“恃”,依靠;“虞”,忧患。
11.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重要信息的能力。首先找到原文,逐条概括。“人之所喻,由其所习,所习由其所志。志乎义,则所习者必在于义,所习在义,斯喻于义矣”,这就是说,要志向高远,追求道义;“诚能深思是身,不可使之为小人之归”,这就是说,要善于反省,时时勉励;“专志乎义而日勉焉,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而笃行之”,在志向高远、善于反省的基础上,要言行一致,身体力行。这样就能成为文中所说的利国利民的君子。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长歌续短歌①
李贺
长歌破衣襟,短歌断白发。
秦王②不可见,旦夕成内热。
渴饮壶中酒,饥拔陇头粟。
凄凉四月阑,千里一时绿。
夜峰何离离,明月落石底。
徘徊沿石寻,照出高峰外。
不得与之游,歌成鬓先改。
【注】①本诗写于李贺考进士受到排挤打压之后。②秦王:指唐宪宗。李贺在世时,宪宗有一定作为。李贺对这样的君主是寄予希望的。
1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化用乐府诗题,用语新颖奇特,体现李贺诗歌长于炼字的特点。
B.五、六句写内热之因,百姓忍饥挨饿,自己不能面陈“秦王”,只能借酒浇愁。
C.七、八句写夏日之景,草木葱茏,自己却倍感凄凉,乐景写哀情,意味深长。
D.本诗感情深沉,一唱三叹,反复渲染,抒发了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悲愤之情。
13.前人评李贺诗“感怨刺怼,寄托遥深,颇得《离骚》的神髓”,请结合“夜峰何离离,明月落石底”二句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2.B
13.这二句运用比喻的手法,表面上写景,实际写人事。“明月”指唐宪宗,“夜峰”指他身边的大臣。夜幕中峰峦起伏重叠,将明朗的月亮遮住,月光只是照向深深的谷底,喻指宪宗为一些大臣所包围,虽有明光,却不能下达。诗句抨击朝廷弊病,抒发郁愤之情,没有运用直接描写,而是将其融化在生动的比喻和深邃的意境中,含蓄蕴藉,颇得《离骚》的神髓。
【知识点】形象、意象、意境类题目;表达技巧类题目;炼字、关键字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表达技巧,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首先理解“感怨刺怼,寄托遥深,颇得《离骚》的神髓”这一评价。这段话是说李贺的诗歌情感表达含蓄。然后理解“夜峰何离离,明月落石底”的意思,分析其中的手法和蕴含的情感。
如何鉴赏诗歌:
(一)关注标题,明确内容和情感
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因为诗歌的标题一般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情感倾向等,可以揭示思想内容,可以让人明了是哪一类诗歌,进而明了全诗的结构及表现手法等,便于快速理解诗歌。
(二)关注作者,知人论世多关联
读诗讲究“知人论世”,所以,一定要重视诗歌的作者。要尽量了解作者的身世、所处的时代特点,及创作倾向、主要内容、作品风格特点等。
(三)关注注释隐含意
高考所选诗歌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或解释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考生读懂诗句;或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歌的思想主题;或介绍相关诗句,帮助考生理解诗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绍作者,暗示诗歌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
(四)关注意象寄托意
意象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写诗喜欢用一些意象传达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
(五)关注关键词句情感意
关键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它们通常体现诗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句,借此领悟情感。
12.B.“五、六句写……百姓忍饥挨饿”错误,五、六句具体描绘自己苦闷的心情和清贫的生活,不是对百姓生活的描写。“饥拔陇头粟”指自己为求见君王不惜忍饥挨饿,靠从地里拔粟充饥。
故答案为:B。
13.“夜峰何离离,明月落石底“写到夜峰罗列,月光照耀在落石下,不及他处,比喻君恩被群小阻隔。“明月”喻唐宪宗,“夜峰”指他身边的庸臣,写诗人自己空有才华却被庸臣阻碍。诗人本想指出朝廷的弊病,匡时救弊,然而“山”高“月”远,投告无门,只有暗自忧伤而已。这两句诗歌没有直接表达情感,而是借助比喻来抒发内心的郁愤,抨击朝廷的弊病,确实是“感怨刺怼,寄托遥深,颇得《离骚》的神髓”。
故答案为:这二句运用比喻的手法,表面上写景,实际写人事。“明月”指唐宪宗,“夜峰”指他身边的大臣。夜幕中峰峦起伏重叠,将明朗的月亮遮住,月光只是照向深深的谷底,喻指宪宗为一些大臣所包围,虽有明光,却不能下达。诗句抨击朝廷弊病,抒发郁愤之情,没有运用直接描写,而是将其融化在生动的比喻和深邃的意境中,含蓄蕴藉,颇得《离骚》的神髓。
五、选择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未来,每粒沙子都可能拥有自己的IP地址。”现在看来,这种描述似乎是____,但不可否认的事,这是对物联网产业未来发展最为精彩,也最能引发人无尽联想的描述了。不论物联网发展到哪个阶段,都摆脱不了经济运行整体状况对它的影响,这是一种____、相互促进的关系,我们可以从相关的调研报告中看出些许端倪。据埃森哲预测,2030年产业物联网将为全球创造14.2万亿美元新产值,而中国将新增1.8万亿美元新产值。
物联网绝对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与其相关的很多概念,在历史和科技发展中都曾出现过,譬如工业化的平台、产业互联网平台等。因此我们可以说,( )。不同于以前,在现今的科技语境中说起物联网,我们得到的是____的互联,包括手机、冰箱、汽车、眼镜等,都是互联互通的,这似乎多少带有“理想”的味道了。
近五年,随着互联网的爆发式增长,人类社会不断变革着的消费与沟通方式,成熟的消费互联网生态体系已经成型。
与此同时,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互联网用户,移动互联网用户总规模2015年7月已达9.05亿;到2016年1月,4G用户数就将超过3G用户数。
庞大的市场基础成就了消费互联网的成功,从BAT的崛起与其市值____。
1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
A.互联网的爆发式增长,不断变革着人类社会的消费与沟通方式,成熟的互联网生态体系消费已经成型。
B.随着互联网的爆发式增长,不断变革着人类社会的消费与沟通方式,使成熟的消费互联网生态体系已经成型。
C.随着互联网的爆发式增长,人类社会不断变革着的消费与沟通方式,成熟的互联网生态消费体系已经成型。
D.互联网的爆发式增长,不断变革着人类社会的消费与沟通方式,成熟的消费互联网生态体系已经成型。
15.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物联网实际上是一种理念,它代表了我们的期待和向往
B.代表了我们的期待和向往的一种理念的实际上就是物联网
C.物联网代表了我们的期待和向往,它实际上是一种理念
D.它代表了我们的期待和向往,物联网实际上是一种理念
16.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天马行空 相辅相成 无所不在 可见一斑
B.随心所欲 相得益彰 无所不在 见微知著
C.天马行空 相得益彰 无所不至 可见一斑
D.随心所欲 相辅相成 无所不至 见微知著
【答案】14.D
15.A
16.A
【知识点】成语的使用;语序不当;结构混乱;字词在语境中的含义;语句补写
【解析】【点评】 (1)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
(2)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
(3)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
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14.A.搭配不当,“消费已经成型”,主谓搭配不当,应该为“消费互联网生态体系已经成型”;
B.成分残缺,主语残缺,可以去掉“随着”;
C.“随着互联网的爆发式增长,人类社会不断变革着的消费与沟通方式”结构混乱,应为“互联网的爆发式增长,不断变革着的人类社会的消费与沟通方式”。
故答案为:D。
15.根据主语主体“在历史和科技发展中都曾出现过,譬如工业化的平台、产业互联网平台等”的一致性,句子主语应该是“物联网”,可排除B项、D项;“它代表了我们的期待和向往”与后文衔接更加贴近。
故答案为:A。
16.天马行空:多形容诗文、书法、言行等气势豪放,不受拘束;也形容说话做事不着边际,浮躁不安;也比喻思想奔放,任意驰骋。随心所欲: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事(含贬义)。结合“这种描述似乎”分析,用“天马行空”。
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缺一不可。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结合“相互促进”分析,用“相辅相成”。
无所不在:到处都存在,到处都有。无所不至:①没有达不到的地方;②指凡能做到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结合“包括手机、冰箱、汽车、眼镜等,都是互联互通的”等内容分析,用“无所不在”。
见微知著:看到微小的苗头,就知道可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可见一斑:比喻见到事物的一小部分也能推知事物的整体。结合“庞大的市场基础成就了消费互联网的成功,从BAT的崛起与其市值”等内容分析可知,用“可见一斑”。
故答案为:A。
六、选择 简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入夏,脚下那些冒着白泡泡的碱土, ① 。碱蓬草探出胖脑袋,拱裂头上土盖,一挺身有半拃高,一铺展有巴掌大。用铲刀镰刀轻剜,连根带叶到了手里,抖抖扔进篮子。掐下梢头鲜嫩的,滚开的水里,翻几个身,入凉水沥干,包饺子。或者拌蒜末酱油,多下半碗清粥。碱蓬草结籽,秋日就到了。慵懒最先落到牛羊身上,走几步愣愣神,才啃上几口。秋日草盛,草盛籽多,多籽的秋日脂膏肥厚,微视下的大野,到处都是草们堆积起来的粮仓。人也吃,缺油少菜的日子,多是女人孩子提着袋子捋草籽。
碱蓬草肉乎乎的叶子一天一天散失水分,一副嶙峋样子,而骨架依然硬挺,无衰败相。通体变成红色,赤红,熊熊燃烧,展目望去,天边云彩也变得嘹亮。夕阳匍匐在碱蓬草根间,蚯蚓似的爬,做自己夜间的窝。一只灰兔蹦起来,一道一道波纹,红的,酒红的,赧红的,荡啊荡,漫向远处的林子。秋风吹向纵深,白色芦花招展成一面绵软的旗帜。土路上多了爱钻芦苇荡的孩子, ② ,一大片一大片的老绿倒下去,惊起蒲鸭嘎嘎地叫。
17.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拟人、比喻、夸张 B.拟人、通感、比喻
C.对偶、通感、排比 D.对偶、借代、夸张
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一道道的红色、酒红、赧红等各色波纹延伸到远处的林子。”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1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答案】17.B
18.①原文每个修饰成分都单独成小句,有强调作用,句子也更活泼;②原文表达出了动态过程,层次感更加明显;③原文表述与上下文语体一致,更口语化,描写亲切生动。
19.再也看不分明;他们割苇子
【知识点】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修辞手法的分析、运用;语句补写;语句表达效果的对比、鉴赏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修辞是为了修饰文字词句而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借代、反语。要对这些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牢记于心。
(2)本题考查比较两个句子的表达效果,可以从句子的语言、句式特点、修辞、塑造形象和表情达意等方面答题,要结合原文句子赏析,注意语言表达。
(3)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解答时,先要筛选出关键的信息要点,再结合题干要求进行概括,注意字数限制。
17.“探出胖脑袋”“一副嶙峋样子”等句是拟人;“天边云彩也变得嘹亮”是通感,根据这两点就可以排除A、D两个选项;“蚯蚓似的爬”“白色芦花招展成一面绵软的旗帜”等句是比喻。根据这个分析可以排除C选项。故答案为:B。
18.本题中,原句“红的,酒红的,赧红的”单独成句,具有强调作用,且有一种层次性、跳跃性;“荡啊荡,漫向远处的林子”是一种动态描写,似乎让人看到这个动荡蔓延的波纹;语体上更符合上下文语境,短句更符合口语的表达。
故答案为:①原文每个修饰成分都单独成小句,有强调作用,句子也更活泼;②原文表达出了动态过程,层次感更加明显;③原文表述与上下文语体一致,更口语化,描写亲切生动。
19.本题中第一空,横线后句子“碱蓬草探出胖脑袋,拱裂头上土盖,一挺身有半拃高,一铺展有巴掌大”强调了“碱蓬草”的高与宽大,在碱蓬草的遮掩下,碱土应该是看不见的。所以可填写“再也看不分明”。
第二空,对横线前句子“土路上多了爱钻芦苇荡的孩子”分析,知道主语是“孩子”,以及“土路上多了爱钻芦苇荡的孩子”,再看“一大片一大片的老绿倒下去”,说明是孩子们割芦苇,所以可填写“他们割苇子”。
故答案为:再也看不分明;他们割苇子。
七、材料作文
20.(2019·江苏)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
【答案】【参考例文】
包容共存,妙不可言
天地混沌,盘古开天辟地,以牺牲自我成全了世界。神话传说在中国代代相传,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神传文化。
春秋时期,百家争鸣。儒家的“仁政”、“以义制利”;墨家的“兼爱”、“尚贤”;道家的“少私寡欲”、“道法自然”;法家的“废私立公”、“以法治国”……各家争奇斗艳,但也或多或少地吸收了其他流派的学说。而杂家更是“兼儒墨,合名法”,博采众议,成就了《吕氏春秋》。这种情况,就如各种食材充力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形成了一席文化盛宴。
相反,秦始皇焚书坑儒,阻止文化 发展,诸多著作因此失传,文化也差点断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单一的文化,造成儒家独大,其余名家逐渐在滚滚红尘中消失……
狂放不羁的酒中仙太白,之所以在诗歌史上成就如此之高。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多种文化对他的熏陶。太白祖籍甘肃,生于中亚碎叶城,少时其家迁入四川江油,青年只身出川,开始了广泛地漫游。南到洞庭湖、湘江,东至吴、越,中途求仙问道。丰富的文化经历造就了他独特的浪漫主义风格,形成了诗歌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
但往深层想一下,李白的成就不也是得益于唐朝对于文化的开放包容吗?中原大地孕育了道教,但佛教却是从西域传来。若是没有玄奘西行,带回许多经书,及唐朝对于外来文化的包容,佛教就不可能在中原大地繁衍生长,香火遍及神州。宽容的唐朝,书写了中国历史上辉煌的一页。
多文化的包容,亦吸引人才的到来。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在学有所成之后,曾回国讲授几何。但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不久,他却选择了远赴美国,因为开放的美国,多文化共存的美国才能使他更好的发展。陈省身也曾想过和华罗庚一起回到祖国,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但在那种形势下,他放弃了。直到邓小平复出以后,陈省身开始帮助推动中国数学的复苏及发展,并在不久之后,离开美国回到故乡天津,落叶归根,把自己余下的光和热全部贡献给祖国,直至逝世。只有如大海般包容万物,才能形成人才的发源地。
文化,它由包容的“风”编织而成。它曾汲汨罗江水养育成长;它曾摇响在南山东篱下;它曾摇响在天姥山脚、岱宗绝顶、浔阳江头;它也曾摇响在古道、栈桥、杨柳岸、溪亭、孤舟、桃花林……
【知识点】材料作文
【解析】【分析】材料一共由四句话构成,第一句话“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是选取生活中最常见的两种事物,至淡之“水”和得味之“盐”,生动地说明了“物各有性”这个生活常识;中间两句话“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构成对比,将水、盐同物简单叠加和“五味”异物之间“调和”“共存”两种生活现象进行比照,目的在于提示材料的核心内涵,即在肯定“物各有性”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事物之间共存相生的关系,从而达到“和而不同”的境界;最后一句话“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则由“物”及“事”至“人”,强调了前面所说的道理既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也是人类社会普遍适用的原则,这就点明这一道理存在的常识性和普遍性,在立意方向上进一步拓展了考生的思维空间。整个材料由此及彼、由局部到整体、由具体到抽象,逐步引申发散,可以说是意味深长。综合来看,“和而不同”是整个材料的核心。“和而不同”是事物存在的基本常识,是为人处事的智慧之举,是文明、文化得以延续发展的精神之基,更是人类社会交流互鉴的融合之道。“和而不同”追求的终极价值是美美与共,互利共赢。考生写作时可钩沉历史,探求“和而不同”的典范事例,以古鉴今;可以比照中外,智慧“拿来”,思考“和而不同”的积极意义;可以关注身边现实,以小见大,反映“和而不同”的现实价值……从写作的体裁来看,考生可根据个人感悟和写作特长,或记叙,或议论,或抒情,来彰显自己的个性,呈现“百味”。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把握材料作文的能力。这类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懂作文材料,继而进行立意分析,列出几则立意,最后结合题目要求及自身积累,选择适合自己写作的最佳角度进行写作。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