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23年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能力提升卷
一、填空题
1.(2020三上·江阴期末)陈叔叔每天晚上去江阴绿道散步,第一天走了40分钟,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走5分钟,陈叔叔第三天走了 分钟,第 天走了1小时。
2.一个皮球从32米的高处落下,如果每次弹起的高度总是它下落高度的一半,那么第4次弹起的高度是 米。
3.(2020三上·盐城期中)李明家离学校250米,一天早晨他从家去学校上学,大约走到总路程的一半时,发现忘记带数学书。于是他又回家拿书,再去学校。这天早晨李明上学一共走了 米。
4.伯伯今年 50岁,小丽今年 14岁, 年前伯伯年龄是小丽的5倍。
5.三年级四班的同学站成一排,萱萱是从左往右数的第 11 人,墨墨是从右往左数的第 18 人,萱萱在墨墨的左侧,且两人之间有 6 人,那么三年级四班一共有 人。
6.学位食堂购进1大袋和5小袋面粉,共重100千克。如果1大袋比每小袋面粉重10千克,购进的1大袋面粉有 千克,每小袋面粉有 千克.
7.(2022三上·月考)一个杯子装满水后,连杯带水共重700克,喝了半杯水后再称,连杯带水重400克,那么这个杯子重 克。
8.有两箱草莓,共重42千克,如果从甲箱中取4千克放入乙箱中,两箱就一样多,原来甲箱有 千克,乙箱有 千克.
9.李奶奶家现有16个鸡蛋,还养了两只每天下一个蛋的母鸡。如果李奶奶家每天都吃4个鸡蛋,她家可以连续吃 天。
10.农民叔叔阿根想用20块长2米、宽1.2米的金属网建一个靠墙的长方形鸡窝(如图).为了防止鸡飞出,所建鸡窝高度不得低于2米.要使所建的鸡窝面积最大,BC的长应是 米.
11.如图,小华玩摆棋子游戏,照这样的规律摆下去,第4次、第5次、第10次是多少颗棋子?请把答案填在表格里。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 10次
5颗 9颗 13颗 ……
12.兰兰和爸爸的年龄加在一起是42岁,爸爸今年的年龄是兰兰的5倍,爸爸今年 岁,兰兰今年 岁。
13.哥哥和妹妹一起去超市买东西,哥哥身上带的钱是妹妹的5倍,如果哥哥给妹妹30元钱,两人身上的钱就一样多,哥哥带了 元,妹妹带了 元。
二、选择题
14.(2020三上·沛县期末)一个弹力球从16米的高处落下,如果每次弹起的高度总是它下落高度的一半,第3次弹起( )米。
A.8 B.4 C.2
15.小欣家离学校500米。一天早晨,她从家去学校上学,大约走到总路程的一半时,发现忘记带数学书。于是她又回家拿书,再去学校。这天早晨小欣上学大约一共走了( )米。
A.1000 B.750 C.2000
16.在一条60米长廊的一边,每隔4米挂一个灯笼(首尾都挂)。现在要将每两个灯笼之间的间隔改为5米,共有( )个灯笼不要移动。
A.3 B.4 C.6 D.10
17.从上午8时到下午( )时,时针共经历了8个数。
A.4 B.5 C.3 D.2
18.有一列数按135792468135792468135792468…排列,那么前75个数字之和是( )
A.269 B.296 C.369 D.396
三、判断题
19.小玲身高135厘米,小明比小玲高5厘米,比小强矮3厘米。小强身高143厘米。( )
20.(2020五上·镇原期末)马路一边栽了16棵梧桐树,如果每两棵梧桐树中间栽一棵香樟树,一共要栽15棵香樟树。( )
21.一根木头长10m,要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锯下一段需要8分钟,锯完一共要花32分钟。( )
22.把一根钢管锯成长度相等的7段,每锯一段要8分钟,全部锯完需要56分钟。( )
23.哥哥有8张画片,弟弟有4张画片,哥哥给弟弟4张后,两人的张数就同样多。( )
四、计算题
24.看图列式解答。
25.看图列式计算。
五、解答题
26.有4个水桶,如果从每桶中倒出4千克水,那么4桶里剩下的水的质量正好等于原来2桶水的质量。原来每桶装多少千克水?
27.仓库里有8袋大米,如果从每个袋子里都取出20千克,那么现在的这8袋大米的质量正好等于原来4袋大米的质量。原来每袋大米重多少千克?
28.啄木鸟妈妈和女儿一起在大森林里进行捉虫子比赛。啄木鸟妈妈捉的虫子给女儿12只后,结果比女儿少6只,女儿比啄木鸟妈妈少捉了多少只虫子?
29.幼儿园买来苹果的个数是梨的2倍。大班的同学每7人一组,每组领3个梨和4个苹果,结果梨正好分完,苹果还剩下16个。大班共有多少个同学?
30.某大学生计划在外打工3个月,两个公司有不同的付工资的方法:甲公司每月都是750元;乙公司第一个月付350元,以后每个月付的工资都是前一个月的两倍。这个大学生在哪个公司打工3个月的收入高 ,请通过计算说明。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50;5
【知识点】时、分的认识及换算
【解析】【解答】解:40+5+5=50(分钟)
50+5+5=60(分钟)=1(小时)
故答案为:50;5。
【分析】第一天走的时间+2个5=第三天走的时间;50分钟+10分钟=60分钟,多了10分钟,多了2天,是第五天。
2.【答案】2
【知识点】倍的应用;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解析】【解答】解:第一次:32÷2=16(米),第二次:16÷2=8(米),第三次:8÷2=4(米),第四次:4÷2=2(米),所以第4次弹起的高度是2米。
故答案为:2。
【分析】求第几次弹起的高度,就是把前一次弹起的高度除以2即可。
3.【答案】500
【知识点】1000以内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解析】【解答】解:250÷2×2+250
=125×2+250
=250+250
=500(米)
故答案为:500。
【分析】李明上学一共走的米数=总路程的一半×2+总路程,据此列式计算即可。
4.【答案】5
【知识点】倍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50-14=36(岁),5-1=4,36÷4=9(岁),14-9=5(年),所以5年前伯伯年龄是小丽的5倍。
故答案为:5。
【分析】无论经过多少年,两人的年龄之差不变,所以伯伯年龄是小丽的5倍时,小丽的年龄=伯伯和小丽的年龄差÷伯伯的年龄比小丽多的倍数,那么经过的年份数=小丽今年的年龄-伯伯年龄是小丽的5倍时小丽的年龄。
5.【答案】35
【知识点】排队论问题
【解析】【解答】解:11+18+6=35(人),所以三年级四班一共有35人。
故答案为:35。
【分析】三年级四班一共有的人数=萱萱是从左往右数排的个数+墨墨是从右往左数排的个数+萱萱和墨墨之间的人数,据此作答即可。
6.【答案】25;15
【知识点】和差问题
【解析】【解答】解:100-10=90(千克),90÷(1+5)=15(千克),所以每小袋面粉有15千克;15+10=25(千克),所以1大袋面粉有25千克。
故答案为:25;15。
【分析】1大袋比每小袋面粉重10千克,在1大袋面粉和5小袋面粉中去掉1个10千克,那么就剩下1+5=6小袋面粉的重量,所以1小袋面粉的重量=(1大袋面粉和5小袋面粉的重量-10)÷6,1大袋面粉的重量=1小袋面粉的重量+1大袋比每小袋面粉重的千克数。
7.【答案】100
【知识点】1000以内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解析】【解答】解:700-(700-400)×2
=700-300×2
=700-600
=100(克)
所以这个杯子重100克。
故答案为:100。
【分析】杯子的重量=装满水后连杯带水的重量-(装满水后连杯带水的重量-喝了半杯后连杯带水的重量)×2,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8.【答案】25;17
【知识点】和差问题
【解析】【解答】解:4×2=8(千克),(42-8)÷2=17(千克),所以原来乙箱有17千克,17+8=25(千克),所以原来甲箱有25千克。
故答案为:25;17。
【分析】从甲箱中取4千克放入乙箱中,两箱就一样多,说明原来甲箱比乙箱多4×2=8(千克),那么原来乙箱的质量=(两箱草莓一共的重量-原来甲箱比乙箱多的重量)÷2,原来甲箱的质量=原来乙箱的质量+原来甲箱比乙箱多的质量,据此代入数值作答即可。
9.【答案】8
【知识点】100以内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解析】【解答】解:现有的鸡蛋可以吃:16÷4=4(天)
4天下的鸡蛋可以吃的天数:4×2÷4=2(天)
2天下的鸡蛋可以吃的天数:2×2÷4=1(天)
4+2+1+1=8(天),所以她家可以连续吃8天。
故答案为:8。
【分析】李奶奶先把这16个鸡蛋吃完需要的天数=16÷李奶奶家每天吃的个数,得到的是4天,这4天又下的个数=4×每天下蛋的个数=8个,这8个鸡蛋吃完需要的天数=8÷李奶奶家每天吃的个数,得到的是2天,这2天又下的个数=2×每天下蛋的个数=4个,这4个可以吃的天数=4÷李奶奶家每天吃的个数,得到的是1天,这1天母鸡下了2个蛋,第二天母鸡又能下2个蛋,又能吃1天。综上,一共是4+2+1+1=8(天)。
10.【答案】12
【知识点】列方程解含有多个未知数的应用题
【解析】【解答】解:设长方形的宽边AB为x米,长边BC为2x米
(x+2x+x)=20×1.2
4x=24
x=6
长边BC是6×2=12米,而12和6恰好是1.2的整数倍,所以围成长方形的面积最大是12×6=72平方米;
也就是说,围成一个长方形,围三面,长边围10块,宽边围5块,这样围出的面积最大.
故答案为12.
【分析】因为所建鸡窝高度不得低于2米,所以金属网的长做鸡窝高度最为合适,20块金属网的宽就做AB、BC、CD三条边的总长度和;要使所建的鸡窝面积最大,长方形ABCD越接近正方形面积就越大,又由于靠一面墙,所以,要围成一个长方形,(以墙为对称轴,合上另一部分是正方形),围成的长方形的长就是宽的2倍,进一步考虑长方形的长、宽是1.2的整倍数,由此得以问题解答.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抓住当周长一定时,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最大,进一步结合实际数据选择灵活的解题方法.
11.【答案】17颗;21颗;41颗
【知识点】数形结合规律
【解析】【解答】解: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 10次
5颗 9颗 13颗 17颗 21颗 …… 41颗
故答案为:17颗;21颗;41颗。
【分析】第1次的颗数:5=4×1+1;
第2次的颗数:9=4×2+1;
第3次的颗数:13=4×3+1;
……
第n次的颗数:4n+1。
12.【答案】35;7
【知识点】年龄问题;倍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5+1=6,42÷6=7(岁),所以兰兰今年7岁,7×5=35(岁),所以爸爸今年35岁。
故答案为:35;7。
【分析】兰兰今年的年龄=兰兰和爸爸的年龄和÷兰兰和爸爸的年龄占的倍数和,那么爸爸今年的年龄=兰兰今年的年龄×爸爸今年的年龄是兰兰的倍数,据此代入数值作答即可。
13.【答案】75;15
【知识点】倍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30×2=60(元),5-1=4,60÷4=15(元),所以妹妹带了15元;15×5=75(岁),所以哥哥带了75元。
故答案为:75;15。
【分析】哥哥给妹妹30元钱,两人身上的钱就一样多,说明哥哥比妹妹多30×2=60元,那么妹妹带的钱数=哥哥比妹妹多的钱数÷哥哥比妹妹多的倍数,哥哥带的钱数=妹妹带的钱数×哥哥身上带的钱是妹妹的倍数,据此代入数值作答即可。
14.【答案】C
【知识点】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解析】【解答】解:16÷2÷2÷2=2米,所以第3次弹起2米。
故答案为:C。
【分析】求弹力球第几次弹起的高度,用弹力球落下的高度除以几个2。
15.【答案】A
【知识点】整十、整百、整千数与一位数的乘除法
【解析】【解答】解:500×2=1000(米),所以这天早晨小欣上学大约一共走了1000米。
故答案为:A。
【分析】小欣走了全程的一半后又回到家,此时走了1个全程,又从家到学校走了1个全程,所以一共走的距离=小欣从家到学校的距离×2,据此作答即可。
16.【答案】B
【知识点】最小公倍数的应用;植树问题
【解析】【解答】 4和5的最小公倍数是:
4×5=20
不需要移动的灯笼有:
60÷20+1
=3+1
=4(个)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题意,先求出两种间隔长度的最小公倍数,然后用长廊的长度÷最小公倍数+1=不要移动的灯笼数量,据此列式解答。
17.【答案】C
【知识点】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互化;24时计时法时间计算
【解析】【解答】解:8+8-1=15(时),15时是下午3时,所以从上午8时到下午3时,时针共经历了8个数。
故答案为:C。
【分析】到下午的时间=上午的时间+经历数字的个数-1;
24时计时法化下午的时间,就是在原来时间的基础上减12时。
18.【答案】C
【知识点】数列中的规律
【解析】【解答】这组数字排列规律为每九个数一个循环,每组数字的和是45,75个数字里面包括8个循环,剩余的3个数子分别为1,3、5,最后用算式45×8+1+3+5=369,得出问题的答案。
19.【答案】正确
【知识点】10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
【解析】【解答】解:135+5+3=143(厘米),所以小强身高143厘米。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小明的身高=小玲的身高+小明比小玲高的高度,所以小强的身高=小明的身高+小明比小强矮的高度,据此作答即可。
20.【答案】正确
【知识点】植树问题
【解析】【解答】16-1=15(棵),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 16棵梧桐树,有15个间隔,每个间隔中间栽一棵香樟树,一共要栽15棵香樟树。
21.【答案】正确
【知识点】植树问题
【解析】【解答】解:5-1=4(次),4×8=32(分钟),所以锯完一共要花32分钟。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锯的次数=锯的段数-1,那么锯完一共要花的时间=锯的次数×每锯一次需要的时间。
22.【答案】错误
【知识点】植树问题
【解析】【解答】解:7-1=6(次),6×8=48(分钟),所以全部锯完需要48分钟。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这根钢管锯的次数=锯的段数-1,那么全部锯完需要的时间=每锯一段需要的时间×这根钢管锯的次数,据此代入数值作答即可。
23.【答案】错误
【知识点】差倍问题
【解析】【解答】解:8-4=4(张),4÷2=2(张),所以哥哥给弟弟2张后,两人的张数就同样多。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哥哥比弟弟多的张数=哥哥的张数-弟弟的张数,所以要使两人的张数同样多,哥哥给弟弟的张数=哥哥比弟弟多的张数÷2,据此代入数值作答即可。
24.【答案】解:350÷(1+4)
=350÷5
=70(本)
70×4=280(本)
答:科技书有70本,故事书有280本。
【知识点】倍的应用
【解析】【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故事书的本数是科技书的4倍,所以科技书的本数=科技书和故事书的总本数÷科技书和故事书的倍数和,故事书的本数=科技书的本数×故事书的本数是科技书的倍数,据此代入数值作答即可。
25.【答案】解:50+30=80(箱)
80+50=130(箱)
答:香蕉和苹果一共130箱。
【知识点】10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
【解析】【分析】苹果的箱数=香蕉的箱数+苹果比香蕉多的箱数,那么苹果和香蕉一共的箱数=苹果的箱数+香蕉的箱数,据此代入数值作答即可。
26.【答案】解:4×4÷2=8(千克)
答:原来每桶装8千克水。
【知识点】差倍问题
【解析】【分析】4桶里剩下的水的质量正好等于原来2桶水的质量,那么倒出水的质量是原来2桶水的质量,所以原来每桶装水的千克数=每桶倒水的千克数×4÷2,据此代入数值作答即可。
27.【答案】解:8×20=160(千克)
160÷(8-4)=40(千克)
答:原来每袋大米重40千克。
【知识点】差倍问题
【解析】【分析】一共取出大米的千克数=大米的袋数×每袋大米取出的千克数,现在的这8袋大米的质量正好等于原来4袋大米的质量,那么取出大米的千克数刚好是8-4=4袋大米的重量,所以原来每袋大米的重量=取出大米的千克数÷4。
28.【答案】解:12+12-6
=24-6
=18(只)
答:女儿比啄木鸟妈妈少捉了18只虫子。
【知识点】2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
【解析】【分析】假设女儿和妈妈原来捉的虫子一样多,那么妈妈捉的虫子给女儿12只后,妈妈应该比女儿少12+12=24只,结果比女儿少6只,所以女儿比啄木鸟妈妈少捉虫子的只数=24-实际妈妈比女儿少的只数,据此代入数值作答即可。
29.【答案】解:3×2=6(个)
6-4=2(个)
16÷2=8(个)
7×8=56(个)
答:大班共有56个同学。
【知识点】倍的应用
【解析】【分析】苹果的个数是梨的2倍,当每组领3个梨,3×2=6个苹果时,梨和苹果全部分完,此时每组少分了6-4=2个苹果,所以最后苹果还剩16个,那么组数=还剩苹果的个数÷每组少的2个苹果,所以大班共有同学的个数=组数×每组的人数,据此代入数值作答即可。
30.【答案】解:甲公司:750×3=2250(元)
乙公司:350×2=700(元)
700×2=1400(元)
350+700+1400=2450(元)
2250<2450
答:乙公司收入高。
【知识点】倍的应用;整十、整百、整千数与一位数的乘除法
【解析】【分析】甲公司:在甲公司工作3个月的工资=甲公司每月的钱数×3;
乙公司:第二个月的工资=第一个月的工资×2,第三个月的工资=第二个月的工资×2,那么在乙公司三个月的工资=第一个月的工资+第二个月的工资+第三个月的工资;
最后比较两个公司3个月的工资即可。
1 / 1苏教版2023年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能力提升卷
一、填空题
1.(2020三上·江阴期末)陈叔叔每天晚上去江阴绿道散步,第一天走了40分钟,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走5分钟,陈叔叔第三天走了 分钟,第 天走了1小时。
【答案】50;5
【知识点】时、分的认识及换算
【解析】【解答】解:40+5+5=50(分钟)
50+5+5=60(分钟)=1(小时)
故答案为:50;5。
【分析】第一天走的时间+2个5=第三天走的时间;50分钟+10分钟=60分钟,多了10分钟,多了2天,是第五天。
2.一个皮球从32米的高处落下,如果每次弹起的高度总是它下落高度的一半,那么第4次弹起的高度是 米。
【答案】2
【知识点】倍的应用;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解析】【解答】解:第一次:32÷2=16(米),第二次:16÷2=8(米),第三次:8÷2=4(米),第四次:4÷2=2(米),所以第4次弹起的高度是2米。
故答案为:2。
【分析】求第几次弹起的高度,就是把前一次弹起的高度除以2即可。
3.(2020三上·盐城期中)李明家离学校250米,一天早晨他从家去学校上学,大约走到总路程的一半时,发现忘记带数学书。于是他又回家拿书,再去学校。这天早晨李明上学一共走了 米。
【答案】500
【知识点】1000以内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解析】【解答】解:250÷2×2+250
=125×2+250
=250+250
=500(米)
故答案为:500。
【分析】李明上学一共走的米数=总路程的一半×2+总路程,据此列式计算即可。
4.伯伯今年 50岁,小丽今年 14岁, 年前伯伯年龄是小丽的5倍。
【答案】5
【知识点】倍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50-14=36(岁),5-1=4,36÷4=9(岁),14-9=5(年),所以5年前伯伯年龄是小丽的5倍。
故答案为:5。
【分析】无论经过多少年,两人的年龄之差不变,所以伯伯年龄是小丽的5倍时,小丽的年龄=伯伯和小丽的年龄差÷伯伯的年龄比小丽多的倍数,那么经过的年份数=小丽今年的年龄-伯伯年龄是小丽的5倍时小丽的年龄。
5.三年级四班的同学站成一排,萱萱是从左往右数的第 11 人,墨墨是从右往左数的第 18 人,萱萱在墨墨的左侧,且两人之间有 6 人,那么三年级四班一共有 人。
【答案】35
【知识点】排队论问题
【解析】【解答】解:11+18+6=35(人),所以三年级四班一共有35人。
故答案为:35。
【分析】三年级四班一共有的人数=萱萱是从左往右数排的个数+墨墨是从右往左数排的个数+萱萱和墨墨之间的人数,据此作答即可。
6.学位食堂购进1大袋和5小袋面粉,共重100千克。如果1大袋比每小袋面粉重10千克,购进的1大袋面粉有 千克,每小袋面粉有 千克.
【答案】25;15
【知识点】和差问题
【解析】【解答】解:100-10=90(千克),90÷(1+5)=15(千克),所以每小袋面粉有15千克;15+10=25(千克),所以1大袋面粉有25千克。
故答案为:25;15。
【分析】1大袋比每小袋面粉重10千克,在1大袋面粉和5小袋面粉中去掉1个10千克,那么就剩下1+5=6小袋面粉的重量,所以1小袋面粉的重量=(1大袋面粉和5小袋面粉的重量-10)÷6,1大袋面粉的重量=1小袋面粉的重量+1大袋比每小袋面粉重的千克数。
7.(2022三上·月考)一个杯子装满水后,连杯带水共重700克,喝了半杯水后再称,连杯带水重400克,那么这个杯子重 克。
【答案】100
【知识点】1000以内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解析】【解答】解:700-(700-400)×2
=700-300×2
=700-600
=100(克)
所以这个杯子重100克。
故答案为:100。
【分析】杯子的重量=装满水后连杯带水的重量-(装满水后连杯带水的重量-喝了半杯后连杯带水的重量)×2,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8.有两箱草莓,共重42千克,如果从甲箱中取4千克放入乙箱中,两箱就一样多,原来甲箱有 千克,乙箱有 千克.
【答案】25;17
【知识点】和差问题
【解析】【解答】解:4×2=8(千克),(42-8)÷2=17(千克),所以原来乙箱有17千克,17+8=25(千克),所以原来甲箱有25千克。
故答案为:25;17。
【分析】从甲箱中取4千克放入乙箱中,两箱就一样多,说明原来甲箱比乙箱多4×2=8(千克),那么原来乙箱的质量=(两箱草莓一共的重量-原来甲箱比乙箱多的重量)÷2,原来甲箱的质量=原来乙箱的质量+原来甲箱比乙箱多的质量,据此代入数值作答即可。
9.李奶奶家现有16个鸡蛋,还养了两只每天下一个蛋的母鸡。如果李奶奶家每天都吃4个鸡蛋,她家可以连续吃 天。
【答案】8
【知识点】100以内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解析】【解答】解:现有的鸡蛋可以吃:16÷4=4(天)
4天下的鸡蛋可以吃的天数:4×2÷4=2(天)
2天下的鸡蛋可以吃的天数:2×2÷4=1(天)
4+2+1+1=8(天),所以她家可以连续吃8天。
故答案为:8。
【分析】李奶奶先把这16个鸡蛋吃完需要的天数=16÷李奶奶家每天吃的个数,得到的是4天,这4天又下的个数=4×每天下蛋的个数=8个,这8个鸡蛋吃完需要的天数=8÷李奶奶家每天吃的个数,得到的是2天,这2天又下的个数=2×每天下蛋的个数=4个,这4个可以吃的天数=4÷李奶奶家每天吃的个数,得到的是1天,这1天母鸡下了2个蛋,第二天母鸡又能下2个蛋,又能吃1天。综上,一共是4+2+1+1=8(天)。
10.农民叔叔阿根想用20块长2米、宽1.2米的金属网建一个靠墙的长方形鸡窝(如图).为了防止鸡飞出,所建鸡窝高度不得低于2米.要使所建的鸡窝面积最大,BC的长应是 米.
【答案】12
【知识点】列方程解含有多个未知数的应用题
【解析】【解答】解:设长方形的宽边AB为x米,长边BC为2x米
(x+2x+x)=20×1.2
4x=24
x=6
长边BC是6×2=12米,而12和6恰好是1.2的整数倍,所以围成长方形的面积最大是12×6=72平方米;
也就是说,围成一个长方形,围三面,长边围10块,宽边围5块,这样围出的面积最大.
故答案为12.
【分析】因为所建鸡窝高度不得低于2米,所以金属网的长做鸡窝高度最为合适,20块金属网的宽就做AB、BC、CD三条边的总长度和;要使所建的鸡窝面积最大,长方形ABCD越接近正方形面积就越大,又由于靠一面墙,所以,要围成一个长方形,(以墙为对称轴,合上另一部分是正方形),围成的长方形的长就是宽的2倍,进一步考虑长方形的长、宽是1.2的整倍数,由此得以问题解答.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抓住当周长一定时,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最大,进一步结合实际数据选择灵活的解题方法.
11.如图,小华玩摆棋子游戏,照这样的规律摆下去,第4次、第5次、第10次是多少颗棋子?请把答案填在表格里。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 10次
5颗 9颗 13颗 ……
【答案】17颗;21颗;41颗
【知识点】数形结合规律
【解析】【解答】解: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 10次
5颗 9颗 13颗 17颗 21颗 …… 41颗
故答案为:17颗;21颗;41颗。
【分析】第1次的颗数:5=4×1+1;
第2次的颗数:9=4×2+1;
第3次的颗数:13=4×3+1;
……
第n次的颗数:4n+1。
12.兰兰和爸爸的年龄加在一起是42岁,爸爸今年的年龄是兰兰的5倍,爸爸今年 岁,兰兰今年 岁。
【答案】35;7
【知识点】年龄问题;倍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5+1=6,42÷6=7(岁),所以兰兰今年7岁,7×5=35(岁),所以爸爸今年35岁。
故答案为:35;7。
【分析】兰兰今年的年龄=兰兰和爸爸的年龄和÷兰兰和爸爸的年龄占的倍数和,那么爸爸今年的年龄=兰兰今年的年龄×爸爸今年的年龄是兰兰的倍数,据此代入数值作答即可。
13.哥哥和妹妹一起去超市买东西,哥哥身上带的钱是妹妹的5倍,如果哥哥给妹妹30元钱,两人身上的钱就一样多,哥哥带了 元,妹妹带了 元。
【答案】75;15
【知识点】倍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30×2=60(元),5-1=4,60÷4=15(元),所以妹妹带了15元;15×5=75(岁),所以哥哥带了75元。
故答案为:75;15。
【分析】哥哥给妹妹30元钱,两人身上的钱就一样多,说明哥哥比妹妹多30×2=60元,那么妹妹带的钱数=哥哥比妹妹多的钱数÷哥哥比妹妹多的倍数,哥哥带的钱数=妹妹带的钱数×哥哥身上带的钱是妹妹的倍数,据此代入数值作答即可。
二、选择题
14.(2020三上·沛县期末)一个弹力球从16米的高处落下,如果每次弹起的高度总是它下落高度的一半,第3次弹起( )米。
A.8 B.4 C.2
【答案】C
【知识点】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解析】【解答】解:16÷2÷2÷2=2米,所以第3次弹起2米。
故答案为:C。
【分析】求弹力球第几次弹起的高度,用弹力球落下的高度除以几个2。
15.小欣家离学校500米。一天早晨,她从家去学校上学,大约走到总路程的一半时,发现忘记带数学书。于是她又回家拿书,再去学校。这天早晨小欣上学大约一共走了( )米。
A.1000 B.750 C.2000
【答案】A
【知识点】整十、整百、整千数与一位数的乘除法
【解析】【解答】解:500×2=1000(米),所以这天早晨小欣上学大约一共走了1000米。
故答案为:A。
【分析】小欣走了全程的一半后又回到家,此时走了1个全程,又从家到学校走了1个全程,所以一共走的距离=小欣从家到学校的距离×2,据此作答即可。
16.在一条60米长廊的一边,每隔4米挂一个灯笼(首尾都挂)。现在要将每两个灯笼之间的间隔改为5米,共有( )个灯笼不要移动。
A.3 B.4 C.6 D.10
【答案】B
【知识点】最小公倍数的应用;植树问题
【解析】【解答】 4和5的最小公倍数是:
4×5=20
不需要移动的灯笼有:
60÷20+1
=3+1
=4(个)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题意,先求出两种间隔长度的最小公倍数,然后用长廊的长度÷最小公倍数+1=不要移动的灯笼数量,据此列式解答。
17.从上午8时到下午( )时,时针共经历了8个数。
A.4 B.5 C.3 D.2
【答案】C
【知识点】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互化;24时计时法时间计算
【解析】【解答】解:8+8-1=15(时),15时是下午3时,所以从上午8时到下午3时,时针共经历了8个数。
故答案为:C。
【分析】到下午的时间=上午的时间+经历数字的个数-1;
24时计时法化下午的时间,就是在原来时间的基础上减12时。
18.有一列数按135792468135792468135792468…排列,那么前75个数字之和是( )
A.269 B.296 C.369 D.396
【答案】C
【知识点】数列中的规律
【解析】【解答】这组数字排列规律为每九个数一个循环,每组数字的和是45,75个数字里面包括8个循环,剩余的3个数子分别为1,3、5,最后用算式45×8+1+3+5=369,得出问题的答案。
三、判断题
19.小玲身高135厘米,小明比小玲高5厘米,比小强矮3厘米。小强身高143厘米。( )
【答案】正确
【知识点】10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
【解析】【解答】解:135+5+3=143(厘米),所以小强身高143厘米。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小明的身高=小玲的身高+小明比小玲高的高度,所以小强的身高=小明的身高+小明比小强矮的高度,据此作答即可。
20.(2020五上·镇原期末)马路一边栽了16棵梧桐树,如果每两棵梧桐树中间栽一棵香樟树,一共要栽15棵香樟树。(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植树问题
【解析】【解答】16-1=15(棵),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 16棵梧桐树,有15个间隔,每个间隔中间栽一棵香樟树,一共要栽15棵香樟树。
21.一根木头长10m,要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锯下一段需要8分钟,锯完一共要花32分钟。(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植树问题
【解析】【解答】解:5-1=4(次),4×8=32(分钟),所以锯完一共要花32分钟。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锯的次数=锯的段数-1,那么锯完一共要花的时间=锯的次数×每锯一次需要的时间。
22.把一根钢管锯成长度相等的7段,每锯一段要8分钟,全部锯完需要56分钟。(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植树问题
【解析】【解答】解:7-1=6(次),6×8=48(分钟),所以全部锯完需要48分钟。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这根钢管锯的次数=锯的段数-1,那么全部锯完需要的时间=每锯一段需要的时间×这根钢管锯的次数,据此代入数值作答即可。
23.哥哥有8张画片,弟弟有4张画片,哥哥给弟弟4张后,两人的张数就同样多。(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差倍问题
【解析】【解答】解:8-4=4(张),4÷2=2(张),所以哥哥给弟弟2张后,两人的张数就同样多。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哥哥比弟弟多的张数=哥哥的张数-弟弟的张数,所以要使两人的张数同样多,哥哥给弟弟的张数=哥哥比弟弟多的张数÷2,据此代入数值作答即可。
四、计算题
24.看图列式解答。
【答案】解:350÷(1+4)
=350÷5
=70(本)
70×4=280(本)
答:科技书有70本,故事书有280本。
【知识点】倍的应用
【解析】【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故事书的本数是科技书的4倍,所以科技书的本数=科技书和故事书的总本数÷科技书和故事书的倍数和,故事书的本数=科技书的本数×故事书的本数是科技书的倍数,据此代入数值作答即可。
25.看图列式计算。
【答案】解:50+30=80(箱)
80+50=130(箱)
答:香蕉和苹果一共130箱。
【知识点】10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
【解析】【分析】苹果的箱数=香蕉的箱数+苹果比香蕉多的箱数,那么苹果和香蕉一共的箱数=苹果的箱数+香蕉的箱数,据此代入数值作答即可。
五、解答题
26.有4个水桶,如果从每桶中倒出4千克水,那么4桶里剩下的水的质量正好等于原来2桶水的质量。原来每桶装多少千克水?
【答案】解:4×4÷2=8(千克)
答:原来每桶装8千克水。
【知识点】差倍问题
【解析】【分析】4桶里剩下的水的质量正好等于原来2桶水的质量,那么倒出水的质量是原来2桶水的质量,所以原来每桶装水的千克数=每桶倒水的千克数×4÷2,据此代入数值作答即可。
27.仓库里有8袋大米,如果从每个袋子里都取出20千克,那么现在的这8袋大米的质量正好等于原来4袋大米的质量。原来每袋大米重多少千克?
【答案】解:8×20=160(千克)
160÷(8-4)=40(千克)
答:原来每袋大米重40千克。
【知识点】差倍问题
【解析】【分析】一共取出大米的千克数=大米的袋数×每袋大米取出的千克数,现在的这8袋大米的质量正好等于原来4袋大米的质量,那么取出大米的千克数刚好是8-4=4袋大米的重量,所以原来每袋大米的重量=取出大米的千克数÷4。
28.啄木鸟妈妈和女儿一起在大森林里进行捉虫子比赛。啄木鸟妈妈捉的虫子给女儿12只后,结果比女儿少6只,女儿比啄木鸟妈妈少捉了多少只虫子?
【答案】解:12+12-6
=24-6
=18(只)
答:女儿比啄木鸟妈妈少捉了18只虫子。
【知识点】2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
【解析】【分析】假设女儿和妈妈原来捉的虫子一样多,那么妈妈捉的虫子给女儿12只后,妈妈应该比女儿少12+12=24只,结果比女儿少6只,所以女儿比啄木鸟妈妈少捉虫子的只数=24-实际妈妈比女儿少的只数,据此代入数值作答即可。
29.幼儿园买来苹果的个数是梨的2倍。大班的同学每7人一组,每组领3个梨和4个苹果,结果梨正好分完,苹果还剩下16个。大班共有多少个同学?
【答案】解:3×2=6(个)
6-4=2(个)
16÷2=8(个)
7×8=56(个)
答:大班共有56个同学。
【知识点】倍的应用
【解析】【分析】苹果的个数是梨的2倍,当每组领3个梨,3×2=6个苹果时,梨和苹果全部分完,此时每组少分了6-4=2个苹果,所以最后苹果还剩16个,那么组数=还剩苹果的个数÷每组少的2个苹果,所以大班共有同学的个数=组数×每组的人数,据此代入数值作答即可。
30.某大学生计划在外打工3个月,两个公司有不同的付工资的方法:甲公司每月都是750元;乙公司第一个月付350元,以后每个月付的工资都是前一个月的两倍。这个大学生在哪个公司打工3个月的收入高 ,请通过计算说明。
【答案】解:甲公司:750×3=2250(元)
乙公司:350×2=700(元)
700×2=1400(元)
350+700+1400=2450(元)
2250<2450
答:乙公司收入高。
【知识点】倍的应用;整十、整百、整千数与一位数的乘除法
【解析】【分析】甲公司:在甲公司工作3个月的工资=甲公司每月的钱数×3;
乙公司:第二个月的工资=第一个月的工资×2,第三个月的工资=第二个月的工资×2,那么在乙公司三个月的工资=第一个月的工资+第二个月的工资+第三个月的工资;
最后比较两个公司3个月的工资即可。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