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桐乡六中教育集团校本作业七年级下册科学A本2.4光和颜色(第2课时)
一、A组基础巩固
1.我国唐朝的张志和在《玄真子》中记载了著名的“人工虹”实验:“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形成这种现象是由于(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色散
C.光的反射 D.凸透镜成像
【答案】B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分析】太阳光射到三棱镜后,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颜色的色光,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我国唐朝的张志和在《玄真子》中记载了著名的“人工虹”实验:“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形成这种现象是由于光的色散,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2.在看不见的光中有红外线和紫外线,下面关于红外线和紫外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红外线可以用来杀菌、消毒
B.可以利用紫外线来识别伪钞
C.可以利用紫外线来遥控电视
D.夜视摄像头是利用物体发出的紫外线
【答案】B
【知识点】紫外线、红外线
【解析】【分析】红外线的热作用好,紫外线的化学作用强,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紫外线可以用来杀菌、消毒,故A错误;
B.可以利用紫外线来识别伪钞,故B正确;
C.可以利用红外线来遥控电视,故C错误;
D.夜视摄像头是利用物体发出的红外线,故D错误。
故选B。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呈“无色”是因为它能透过一切色光
B.衣服呈白色是因为它能发出白光
C.衣服呈红色是因为它吸引红光
D.物体呈黑色是因为它能反射一切色光
【答案】A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分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它的色光决定的。
【解答】A、玻璃将所有的色光都透过了,呈现”无色“,故A正确;
B、衣服呈白色是因为它反射所有的色光,故B错误;
C、衣服呈红色是因为它反射红光,故C错误;
D、不透明物体呈黑色是因为它反射一切色光,透明物体呈黑色是因为它透过一切色光,故D错误;
故选A。
4.(2021七上·平阳月考)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太阳光是复色光
B.植物的绿叶只能吸收绿色光
C.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D.紫外线可以用来消毒灭菌
【答案】B
【知识点】光的色散;紫外线、红外线
【解析】【分析】绿色植物是不透明的物体,根据“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所决定的”可知,绿色植物反射绿光,而吸收其它其它色光,由此得出结论。
【解答】A:太阳光是复色光,正确。
B:因为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时主要吸收红黄光和蓝紫光,对绿光基本不吸收并且几乎全部反射,因此人眼所看到的叶片就多为绿色。错误。
C: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正确。
D:紫外线可以用来消毒灭菌,正确。
故选B。
5.研究人员研发了一种具有变色效应的新材料,该材料处于拉伸状态时为蓝色,压缩状态时为红色,则该材料( )
A.在拉伸状态时吸收蓝色光 B.在拉伸状态时反射蓝色光
C.在压缩状态时吸收红色光 D.在压缩状态时反射蓝色光
【答案】B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分析】透明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解答】研究人员研发了一种具有变色效应的新材料,该材料处于拉伸状态时为蓝色,即此时材料反射蓝光;压缩状态时为红色,则该材料反射红光,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6.在暗室里的红灯光下,看白纸和白纸上写的红字,得到的感觉是( )
A.纸是白色的,字能看得清 B.纸是白色的,字看不清
C.纸是红色的,字能看得清 D.纸是红色的,字看不清
【答案】D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分析】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白色物体反射所有色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色光,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暗室里的红灯发出红光,照射到白纸上被反射,则白纸为红色;纸上的红字也能反射红光。由于二者都是红色,因此看不清上面的字,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7.绝大多数鱼类的体温与周围水温相同。然而,生活在海水中的月鱼,其体温比周围水温高。为证实这一点,可对水中的月鱼进行拍照,应选用的器材是( )
A.红外线照相机 B.可见光照相机
C.紫外线成像仪 D.超声波成像仪
【答案】A
【知识点】紫外线、红外线
【解析】【分析】红外线具有热效应,一切物体都会向外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的物体辐射的红外线越明显。
【解答】生活在海水中的月鱼,其体温比周围水温高,则其辐射的红外线会越强,为了证实这一点,可利用红外成像仪对其进行拍照,以达到对比的效果。
故选A。
8.(2020七下·丽水期末)健康码是疫情期间用来展示健康状态的二维码,如图是健康码的绿码,下列关于绿码叙述正确的是( )
A.绿色部分只反射绿光 B.白色部分只反射绿光
C.绿色部分吸收所有色光 D.白色部分吸收所有色光
【答案】A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分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白色物体反射所有色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色光,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如图所示,绿色部分只能反射绿光,白色部分能够反射所有色光,因此白色部分照上什么颜色的色光,它就显示什么颜色,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9.冬天,在商店购买的红外线烤火炉,看起来它发出淡红色的光,这是因为( )
A.红外线本身就是一种淡红色的光
B.烤火炉的电热丝的温度超过标准,因此在发出红外线的同时还发出少量红色的光,红外线本身是看不见的,看见的淡红色的光并不是红外线
C.红外线中有一部分是看得见的,有一部分是看不见的,看得见的那部分是淡红色的
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
【答案】B
【知识点】紫外线、红外线
【解析】【分析】根据红外线的定义和应用判断。
【解答】A.红外线是红光外面看不到的光,故A错误;
BCD.烤火炉的电热丝的温度超过标准,因此在发出红外线的同时还发出少量红色的光,红外线本身是看不见的,看见的淡红色的光并不是红外线,故B正确,C、D错误。
故选B。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照在物体上时,物体的颜色由照射光的颜色决定
B.实验表明,色光的混合规律与颜料的混合规律相同
C.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
D.任何情况下,紫外线的照射对人体都是有害的
【答案】C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分析】A.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B.根据光的混合规律判断;
C.根据红外线的特点和应用判断;
D.根据紫外线的特点和应用判断。
【解答】A.光照在物体上时,物体的颜色由反射光的颜色决定,故A错误;
B.实验表明,色光的混合规律为加色法,颜料的混合规律为减色法,故B错误;
C.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故C正确;
D.紫外线的照射可以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故D错误。
故选C。
11.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吸收太阳光,而其体内的叶绿素是绿色的,所以( )
A.绿色光对绿色植物生长最有利
B.绿色光对绿色植物生长最不利
C.各种色光对绿色植物生长的作用相同
D.绿色植物能吸收所有绿色光
【答案】B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分析】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解答】 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吸收太阳光,而其体内的叶绿素是绿色的 ,则植物的叶片反射绿光,吸收绿光以外的其它色光,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12.
(1)太阳的热主要以 (填“红外线”或“紫外线”)的形式传送到地球上。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将三种色光适当混合能产生其他任何色光,这三种色光分别是红光、 和蓝光。
(2)在②区域中看到彩色光带,这是 现象。
(3)下列应用中:①遥控器;②验钞机;③激光准直器,属于③区域光线应用的是 。(填序号)
【答案】(1)红外线;绿光
(2)色散
(3)②
【知识点】光的色散;紫外线、红外线
【解析】【分析】(1)①红外线的热作用好,紫外线的化学作用强;
②根据光的三原色的知识解答。
(2)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 ,这种现象叫色散;
(3)根据紫外线的应用解答。
【解答】(1)太阳的热主要以红外线的形式传送到地球上。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将三种色光适当混合能产生其他任何色光,这三种色光分别是红光、绿光和蓝光。
(2)在②区域中看到彩色光带,这是色散现象。
(3)下列应用中:①遥控器;②验钞机;③激光准直器,属于③区域光线(紫外线)应用的是验钞机,故选②。
二、B组拓展提高
13.下雨后路面上积了一些水,水面上有一层薄油膜,在阳光的照耀下这层油膜的颜色是( )
A.白色的 B.红色的 C.彩色的 D.黑色的
【答案】C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分析】油膜被日光照射后呈现彩色条纹是油膜前后表面的反射光叠加发生干涉。
【解答】 白光照到油膜上,从油膜的上、下表面反射回来,形成相干光源,由于各种色光波长不同,所产生的干涉条纹的宽度 不同,所以各色光在油膜上形成干涉条纹成彩色,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14.自然界中黑色的花很少,而红、黄色的花却很多,主要原因是因为( )
A.黑色花能吸收自然界的一切色光,包括黑色光,所以容易受到伤害,不易存活
B.因红光外侧的红外线热效应较强,红色花将太阳光中的红光反射出去,从而使花免受伤害
C.黄花能发出黄色的光,吸引昆虫传粉
D.红花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红色光,促进自身的光合作用
【答案】B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分析】透明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而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是色光决定。
【解答】A.黑色花能吸收自然界的一切色光,在夏季时吸收的热量太多,容易造成烫伤,故A错误;
B.因红光外侧的红外线热效应较强,红色花将太阳光中的红光反射出去,从而使花免受伤害,故B正确;
C.黄花能够反射黄色的光,故C错误;
D.红花能反射太阳光中的红色光,促进自身的光合作用,故D错误。
故选B。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单颜色的红光通过棱镜后也会发生色散现象
B.光的色散是光通过介质后发生了偏折,其中紫光偏折最小
C.白光色散后不可能再合成为白色光
D.彩虹的形成是因为太阳光通过了充满水汽的大气
【答案】D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分析】关于光和颜色的相关知识。
1.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我们把不能再分解的 光叫做单色光,由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叫做复色光。
2.让太阳光穿过一条狭缝,射到三棱镜上,从棱镜另一侧的白纸屏上可以 看到一条彩色的光带,彩色光带中的颜色是按红、橙、黄、绿、蓝、靛、 紫的顺序排列的,从而发现了光的色散现象。
3.我们看到物体的原因是眼睛接收到了物体反射出来的光。白色的物体 能反射所有照射在它表面的光,眼睛接收到的是含有各种色光的混合光, 因此感觉是“白色”的。相反,黑色物体是因为它 吸收了所有照射在它表面的光,眼睛接收不到来自 它的反射光,因此,感觉是“黑色”的。
4.物体呈现各种色彩也是因为它能反射不同颜色 的光。
【解答】A.单颜色的红光通过棱镜后也会发生色散现象——单色光是不会发生生色散现象的。
B.光的色散是光通过介质后发生了偏折,其中紫光偏折最小——紫光偏折最大
C.白光色散后不可能再合成为白色光——可能
D.彩虹的形成是因为太阳光通过了充满水汽的大气——是因为太阳光照射到空气中的水滴上形成的色散,故正确。
答案为。D
16.一位科学家把一株绿色植物放在不同颜色的光下照射,然后他再测量该植物对每种光的吸收值,实验结果如下表。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一株绿色植物对不同颜色光的吸收百分率
光的颜色 红 橙 黄 绿 蓝 紫
吸收的百分率 55% 10% 2% 1% 85% 40%
(1)这位科学家设计该实验的目的是 。
(2)若分别用红光和绿光照射该植物,则哪种光对植物生长最有利? 。原因是 。
【答案】(1)探究绿色植物对光的吸收率和光的颜色的关系
(2)红光;该植物对红光的吸收率比对绿光的大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分析】(1)根据表格数据分析自变量和因变量,从而确定科学家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
(2)吸收率越高,则对植物的生长越有利,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根据表格可知,实验中的自变量为光的颜色,因变量为对光的吸收率,则这位科学家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是: 探究绿色植物对光的吸收率和光的颜色的关系 。
(2)若分别用红光和绿光照射该植物,则红光对植物生长最有利,原因是:该植物对红光的吸收率比对绿光的大。
17.(2017七上·杭州月考)取两个相同的玻璃瓶,并把其中的一个涂成黑色,用中间有一截红墨水的玻璃导管相接,如图所示:
(1)把它放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2)无色和黑色玻璃瓶里的温度较高的是 ,可能的原 因是 。
(3)应用实例:太阳能热水器的管子颜色最好涂成 色。
(4)进一步研究:将上述装置先放在 70℃的环境中恒温,然后再放入 20℃的环境中,先降到 20℃的是黑瓶,原因是 ,所以一般空调、汽车等的散热器都会做成这个颜色。
【答案】(1)红墨水的液面左高右低
(2)黑;黑色物体吸收太阳的热量较多,升温较快,气体受热膨胀就更明显
(3)黑
(4)黑色物体散热快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涉及物体的吸热本领与物体颜色的关系。(1) 物体颜色越深,吸热本领越强,散热速度也越快;(2)温度升高,气体体积增大;(3)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水器中水的内能;
【解答】(1)由于黑色瓶子吸热本领大于白色,所以右边的玻璃瓶吸热多,温度高瓶内的气体受热膨胀,使得玻璃导管中的红墨水向左移动,故红墨水的液面左高右低;
(2)右边黑色玻璃瓶颜色比左侧的深,吸热本领更强,吸收的热量更多,温度也就越高;
(3)太阳能热水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内能,故吸收的热量越多越好,故应将管子涂成黑色:
(4)物体的颜色越深,吸热本领越强,同样散热速度也越快;
故答案为:
(1)红墨水的液面左高右低;
(2)黑;黑色物体吸收太阳的热量较多,升温较快,气体受热膨胀就更明显;
(3)黑;
(4)黑色物体散热快
1 / 1浙江省桐乡六中教育集团校本作业七年级下册科学A本2.4光和颜色(第2课时)
一、A组基础巩固
1.我国唐朝的张志和在《玄真子》中记载了著名的“人工虹”实验:“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形成这种现象是由于(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色散
C.光的反射 D.凸透镜成像
2.在看不见的光中有红外线和紫外线,下面关于红外线和紫外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红外线可以用来杀菌、消毒
B.可以利用紫外线来识别伪钞
C.可以利用紫外线来遥控电视
D.夜视摄像头是利用物体发出的紫外线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呈“无色”是因为它能透过一切色光
B.衣服呈白色是因为它能发出白光
C.衣服呈红色是因为它吸引红光
D.物体呈黑色是因为它能反射一切色光
4.(2021七上·平阳月考)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太阳光是复色光
B.植物的绿叶只能吸收绿色光
C.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D.紫外线可以用来消毒灭菌
5.研究人员研发了一种具有变色效应的新材料,该材料处于拉伸状态时为蓝色,压缩状态时为红色,则该材料( )
A.在拉伸状态时吸收蓝色光 B.在拉伸状态时反射蓝色光
C.在压缩状态时吸收红色光 D.在压缩状态时反射蓝色光
6.在暗室里的红灯光下,看白纸和白纸上写的红字,得到的感觉是( )
A.纸是白色的,字能看得清 B.纸是白色的,字看不清
C.纸是红色的,字能看得清 D.纸是红色的,字看不清
7.绝大多数鱼类的体温与周围水温相同。然而,生活在海水中的月鱼,其体温比周围水温高。为证实这一点,可对水中的月鱼进行拍照,应选用的器材是( )
A.红外线照相机 B.可见光照相机
C.紫外线成像仪 D.超声波成像仪
8.(2020七下·丽水期末)健康码是疫情期间用来展示健康状态的二维码,如图是健康码的绿码,下列关于绿码叙述正确的是( )
A.绿色部分只反射绿光 B.白色部分只反射绿光
C.绿色部分吸收所有色光 D.白色部分吸收所有色光
9.冬天,在商店购买的红外线烤火炉,看起来它发出淡红色的光,这是因为( )
A.红外线本身就是一种淡红色的光
B.烤火炉的电热丝的温度超过标准,因此在发出红外线的同时还发出少量红色的光,红外线本身是看不见的,看见的淡红色的光并不是红外线
C.红外线中有一部分是看得见的,有一部分是看不见的,看得见的那部分是淡红色的
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照在物体上时,物体的颜色由照射光的颜色决定
B.实验表明,色光的混合规律与颜料的混合规律相同
C.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
D.任何情况下,紫外线的照射对人体都是有害的
11.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吸收太阳光,而其体内的叶绿素是绿色的,所以( )
A.绿色光对绿色植物生长最有利
B.绿色光对绿色植物生长最不利
C.各种色光对绿色植物生长的作用相同
D.绿色植物能吸收所有绿色光
12.
(1)太阳的热主要以 (填“红外线”或“紫外线”)的形式传送到地球上。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将三种色光适当混合能产生其他任何色光,这三种色光分别是红光、 和蓝光。
(2)在②区域中看到彩色光带,这是 现象。
(3)下列应用中:①遥控器;②验钞机;③激光准直器,属于③区域光线应用的是 。(填序号)
二、B组拓展提高
13.下雨后路面上积了一些水,水面上有一层薄油膜,在阳光的照耀下这层油膜的颜色是( )
A.白色的 B.红色的 C.彩色的 D.黑色的
14.自然界中黑色的花很少,而红、黄色的花却很多,主要原因是因为( )
A.黑色花能吸收自然界的一切色光,包括黑色光,所以容易受到伤害,不易存活
B.因红光外侧的红外线热效应较强,红色花将太阳光中的红光反射出去,从而使花免受伤害
C.黄花能发出黄色的光,吸引昆虫传粉
D.红花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红色光,促进自身的光合作用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单颜色的红光通过棱镜后也会发生色散现象
B.光的色散是光通过介质后发生了偏折,其中紫光偏折最小
C.白光色散后不可能再合成为白色光
D.彩虹的形成是因为太阳光通过了充满水汽的大气
16.一位科学家把一株绿色植物放在不同颜色的光下照射,然后他再测量该植物对每种光的吸收值,实验结果如下表。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一株绿色植物对不同颜色光的吸收百分率
光的颜色 红 橙 黄 绿 蓝 紫
吸收的百分率 55% 10% 2% 1% 85% 40%
(1)这位科学家设计该实验的目的是 。
(2)若分别用红光和绿光照射该植物,则哪种光对植物生长最有利? 。原因是 。
17.(2017七上·杭州月考)取两个相同的玻璃瓶,并把其中的一个涂成黑色,用中间有一截红墨水的玻璃导管相接,如图所示:
(1)把它放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2)无色和黑色玻璃瓶里的温度较高的是 ,可能的原 因是 。
(3)应用实例:太阳能热水器的管子颜色最好涂成 色。
(4)进一步研究:将上述装置先放在 70℃的环境中恒温,然后再放入 20℃的环境中,先降到 20℃的是黑瓶,原因是 ,所以一般空调、汽车等的散热器都会做成这个颜色。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分析】太阳光射到三棱镜后,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颜色的色光,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我国唐朝的张志和在《玄真子》中记载了著名的“人工虹”实验:“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形成这种现象是由于光的色散,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2.【答案】B
【知识点】紫外线、红外线
【解析】【分析】红外线的热作用好,紫外线的化学作用强,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紫外线可以用来杀菌、消毒,故A错误;
B.可以利用紫外线来识别伪钞,故B正确;
C.可以利用红外线来遥控电视,故C错误;
D.夜视摄像头是利用物体发出的红外线,故D错误。
故选B。
3.【答案】A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分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它的色光决定的。
【解答】A、玻璃将所有的色光都透过了,呈现”无色“,故A正确;
B、衣服呈白色是因为它反射所有的色光,故B错误;
C、衣服呈红色是因为它反射红光,故C错误;
D、不透明物体呈黑色是因为它反射一切色光,透明物体呈黑色是因为它透过一切色光,故D错误;
故选A。
4.【答案】B
【知识点】光的色散;紫外线、红外线
【解析】【分析】绿色植物是不透明的物体,根据“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所决定的”可知,绿色植物反射绿光,而吸收其它其它色光,由此得出结论。
【解答】A:太阳光是复色光,正确。
B:因为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时主要吸收红黄光和蓝紫光,对绿光基本不吸收并且几乎全部反射,因此人眼所看到的叶片就多为绿色。错误。
C: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正确。
D:紫外线可以用来消毒灭菌,正确。
故选B。
5.【答案】B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分析】透明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解答】研究人员研发了一种具有变色效应的新材料,该材料处于拉伸状态时为蓝色,即此时材料反射蓝光;压缩状态时为红色,则该材料反射红光,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6.【答案】D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分析】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白色物体反射所有色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色光,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暗室里的红灯发出红光,照射到白纸上被反射,则白纸为红色;纸上的红字也能反射红光。由于二者都是红色,因此看不清上面的字,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7.【答案】A
【知识点】紫外线、红外线
【解析】【分析】红外线具有热效应,一切物体都会向外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的物体辐射的红外线越明显。
【解答】生活在海水中的月鱼,其体温比周围水温高,则其辐射的红外线会越强,为了证实这一点,可利用红外成像仪对其进行拍照,以达到对比的效果。
故选A。
8.【答案】A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分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白色物体反射所有色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色光,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如图所示,绿色部分只能反射绿光,白色部分能够反射所有色光,因此白色部分照上什么颜色的色光,它就显示什么颜色,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9.【答案】B
【知识点】紫外线、红外线
【解析】【分析】根据红外线的定义和应用判断。
【解答】A.红外线是红光外面看不到的光,故A错误;
BCD.烤火炉的电热丝的温度超过标准,因此在发出红外线的同时还发出少量红色的光,红外线本身是看不见的,看见的淡红色的光并不是红外线,故B正确,C、D错误。
故选B。
10.【答案】C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分析】A.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B.根据光的混合规律判断;
C.根据红外线的特点和应用判断;
D.根据紫外线的特点和应用判断。
【解答】A.光照在物体上时,物体的颜色由反射光的颜色决定,故A错误;
B.实验表明,色光的混合规律为加色法,颜料的混合规律为减色法,故B错误;
C.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故C正确;
D.紫外线的照射可以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故D错误。
故选C。
11.【答案】B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分析】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解答】 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吸收太阳光,而其体内的叶绿素是绿色的 ,则植物的叶片反射绿光,吸收绿光以外的其它色光,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12.【答案】(1)红外线;绿光
(2)色散
(3)②
【知识点】光的色散;紫外线、红外线
【解析】【分析】(1)①红外线的热作用好,紫外线的化学作用强;
②根据光的三原色的知识解答。
(2)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 ,这种现象叫色散;
(3)根据紫外线的应用解答。
【解答】(1)太阳的热主要以红外线的形式传送到地球上。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将三种色光适当混合能产生其他任何色光,这三种色光分别是红光、绿光和蓝光。
(2)在②区域中看到彩色光带,这是色散现象。
(3)下列应用中:①遥控器;②验钞机;③激光准直器,属于③区域光线(紫外线)应用的是验钞机,故选②。
13.【答案】C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分析】油膜被日光照射后呈现彩色条纹是油膜前后表面的反射光叠加发生干涉。
【解答】 白光照到油膜上,从油膜的上、下表面反射回来,形成相干光源,由于各种色光波长不同,所产生的干涉条纹的宽度 不同,所以各色光在油膜上形成干涉条纹成彩色,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14.【答案】B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分析】透明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而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是色光决定。
【解答】A.黑色花能吸收自然界的一切色光,在夏季时吸收的热量太多,容易造成烫伤,故A错误;
B.因红光外侧的红外线热效应较强,红色花将太阳光中的红光反射出去,从而使花免受伤害,故B正确;
C.黄花能够反射黄色的光,故C错误;
D.红花能反射太阳光中的红色光,促进自身的光合作用,故D错误。
故选B。
15.【答案】D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分析】关于光和颜色的相关知识。
1.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我们把不能再分解的 光叫做单色光,由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叫做复色光。
2.让太阳光穿过一条狭缝,射到三棱镜上,从棱镜另一侧的白纸屏上可以 看到一条彩色的光带,彩色光带中的颜色是按红、橙、黄、绿、蓝、靛、 紫的顺序排列的,从而发现了光的色散现象。
3.我们看到物体的原因是眼睛接收到了物体反射出来的光。白色的物体 能反射所有照射在它表面的光,眼睛接收到的是含有各种色光的混合光, 因此感觉是“白色”的。相反,黑色物体是因为它 吸收了所有照射在它表面的光,眼睛接收不到来自 它的反射光,因此,感觉是“黑色”的。
4.物体呈现各种色彩也是因为它能反射不同颜色 的光。
【解答】A.单颜色的红光通过棱镜后也会发生色散现象——单色光是不会发生生色散现象的。
B.光的色散是光通过介质后发生了偏折,其中紫光偏折最小——紫光偏折最大
C.白光色散后不可能再合成为白色光——可能
D.彩虹的形成是因为太阳光通过了充满水汽的大气——是因为太阳光照射到空气中的水滴上形成的色散,故正确。
答案为。D
16.【答案】(1)探究绿色植物对光的吸收率和光的颜色的关系
(2)红光;该植物对红光的吸收率比对绿光的大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分析】(1)根据表格数据分析自变量和因变量,从而确定科学家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
(2)吸收率越高,则对植物的生长越有利,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根据表格可知,实验中的自变量为光的颜色,因变量为对光的吸收率,则这位科学家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是: 探究绿色植物对光的吸收率和光的颜色的关系 。
(2)若分别用红光和绿光照射该植物,则红光对植物生长最有利,原因是:该植物对红光的吸收率比对绿光的大。
17.【答案】(1)红墨水的液面左高右低
(2)黑;黑色物体吸收太阳的热量较多,升温较快,气体受热膨胀就更明显
(3)黑
(4)黑色物体散热快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涉及物体的吸热本领与物体颜色的关系。(1) 物体颜色越深,吸热本领越强,散热速度也越快;(2)温度升高,气体体积增大;(3)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水器中水的内能;
【解答】(1)由于黑色瓶子吸热本领大于白色,所以右边的玻璃瓶吸热多,温度高瓶内的气体受热膨胀,使得玻璃导管中的红墨水向左移动,故红墨水的液面左高右低;
(2)右边黑色玻璃瓶颜色比左侧的深,吸热本领更强,吸收的热量更多,温度也就越高;
(3)太阳能热水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内能,故吸收的热量越多越好,故应将管子涂成黑色:
(4)物体的颜色越深,吸热本领越强,同样散热速度也越快;
故答案为:
(1)红墨水的液面左高右低;
(2)黑;黑色物体吸收太阳的热量较多,升温较快,气体受热膨胀就更明显;
(3)黑;
(4)黑色物体散热快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