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期末复习化学填空专题巩固(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期末复习化学填空专题巩固(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2-14 19:14: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3-2024学年期末复习化学填空专题巩固
一、填空题
1.如图,某固体氧化物X,经过如图①②两步反应后,得到红色固体单质C,溶液B只含一种溶质,且是盐,试回答:
(1)固体氧化物X的化学式是   
(2)第①步加的盐酸是否过量    (填“是”或“否”)
(3)图示过程中,总共发生了几个化学反应   
2.向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滴入氯化钡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前后烧杯中溶液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
(1)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其中的“●”表示   (填写离子符号)。
3.北京冬奥,科技助梦,化学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化学视角回答下列问题:
(1)“冰丝带”速滑馆采用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将用钢量降到传统屋面的四分之一,大幅减少了冶炼钢铁产生的碳排放。“冰丝带”速滑馆所用钢,与纯铁比较具有   等优点;
(2)冬奥会纪念钞是我国第一枚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聚丙烯塑料钞。聚丙烯化学式表示为(C3H6)n,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3)冬奥会礼仪服“瑞雪祥云”采用了高科技石墨烯(化学式为C(n))发热材料,在-30℃也能御寒。石墨烯是单层石墨片,下列有关石黑烯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属于化合物
B.与金刚石的硬度相近
C.室温下能够稳定存在
4.泡沫金属因其密度小、强度高而成为未来汽车的主要材料。
(1)泡沫金属是新型钛铝合金,金属钛、铝表面容易氧化,形成致密   ,具有抗腐蚀能力。
(2)将铝粉和氢化钛(TiH2)粉末混合,填进超强钢皮制作的汽车零部件模型,将模型加热至660℃(铝的熔点),氢化钛受热分解,产生金属单质和气体单质。该气体在熔化的铝中产生大小一致,密密麻麻的泡沫。该反应的化学方程是   。
(3)反应结束后,冷却形成质量均匀、强度比铝高、密度比铝小,与钢皮之间牢固连接的钛铝合金零部件。因此,泡沫金属属于   (填“混合物”或“化合物”)。
5.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已知:氯化氢(HCl)是极易溶于水的无色气体,其水溶液俗称盐酸。
(1)实验室中一瓶浓盐酸敞口放置一定时间,下列四幅图,能正确反映其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2)在充满HCl气体的试管中放入用石蕊试液浸泡成紫色并晾干的纸条,无明显现象;再滴入水,观察到紫色纸条变红色。向盛有锌粉的试管中通入干燥的HCl气体,无明显现象;停止通气,再加入少量水,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写出此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由(2)中现象可知,HCl气体和盐酸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这与构成它们的微粒不同有关。请根据图中HCl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完成盐酸的微观示意图,并进行必要的标注(水分子不用画出)。
6.生活无处不科学,下列事例均体现了这一特征。
(1)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科技冬奥”、“绿色冬奥”是本次冬奥会的重要理念。其中我国自主开发的“碲化镉(CdTe)发电玻璃”不仅具有建筑材料的特性,而且能够发电,是新型绿色环保建筑材料。在碲化镉中Te的化合价为-2价,则Cd的化合价为   ;同年9月27日,俄罗斯“北溪”天然气管道在丹麦海域因受损而发生泄露,对该区域造成严重的生态危机,所泄露的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2)在烧碱、熟石灰、食盐、纯碱、氯化钡粉末、硝酸钾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入下列空格中
①常用降低土壤酸性的是   ;
②区别稀盐酸和稀硫酸的物质   ;
7.在探究酸、碱性质时,小敏的操作过程如图甲所示,烧杯中固体质量与加入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稀盐酸后出现的现象是   。
(2)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   。
(3)c点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
(4)通过计算得出d点坐标   。
8.小丽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类别为横坐标绘制如图。A、B、C、D、E是初中常见物质,且都含氧元素,各物质中均有某种组成元素的化合价与纵坐标的数值相对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B通常为无色无味气体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的水溶液呈蓝色。请回答:
(1)物质C的化学式为   ;
(2)写出一个D→E的化学方程式   。
9.盐酸在实验室有较多的使用,也呈现出不同的性质。
(1)打开浓盐酸的瓶盖时,瓶口出现白雾,说明浓盐酸具有   性。
(2)某同学用金属锌与稀盐酸来制取氢气,如图甲、乙所示的是溶液中离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表示的离子是   。
(3)实验室选用较高浓度的盐酸与足量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时,产生二氧化碳的快慢与时间关系如图丙所示,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发生装置中的锥形瓶外壁发烫。推测图中第5~10分钟时反应快速变慢的主要原因是   。
10.下图所示实验可用于研究金属的性质。
(1)①中有气体生成,生成的气体为   。
(2)下列实验组合中,能验证铁、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有____。
A.①④ B.③④ C.①②④
11.如图为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微型实验装置图,请分析回答:
(1)实验过程中,能证明氧化铜被还原的实验现象是   。
(2)为防止实验过程中可能引起爆炸,我们在实验开始时的操作应该是____(填序号)。
A.应先加热,后挤压微型滴管 B.应先挤压微型滴管,后加热
(3)反应完成后停止加热,还要继续通入氢气,直至玻璃管冷却,目的是   。
12.今后学习常见物质时会从“价”和“类”两个方面进行学习。如图1表示铁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与含铁物质类别的关系。
(1)X的物质类别是   。
(2)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含铁化合物属于上图中的   (填“c”或“d”)。
(3)某同学想用物质a(氧化铁)制取物质b(氢氧化铁),设计了如图2实验步骤。溶液乙中的溶质一定有   。
13. 草酸亚铁晶体(FeC2O4·2H2O)可作为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原料,它是一种浅黄色固体,难溶于水,受热易分解,被投入到杭州亚运会电动车鲤电池的生产中。
(1)从物质分类角度判断,草酸亚铁晶体是一种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草酸亚铁晶体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草酸亚铁晶体受热易分解,这属于草酸亚铁晶体的   (填“化学性质”或“物理性质”)。
14. 现有一定质量含有少量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和少量氯化钙、氯化镁等可溶性杂质的粗盐样品,实验室提纯流程如图,请分析各步骤的信息作答:
(1)过滤得到的固体有   ;
(2)试剂X溶液的名称是   
(3)加入过量X溶液的目的是什么?   
15.金属锂(元素符号Li)在通信和航天领域中有重要用途。氢氧化锂(化学式LiOH)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有涩味,化学性质与NaOH相似,有强碱性和腐蚀性。
(1)氢氧化锂可用作光谱分析的展开剂、润滑油,这是利用氢氧化锂的   (选填“化学”或“物理”)性质。
(2)LiOH属于   (选填“氧化物”“酸”“碱”或“盐”)。
(3)载人航天飞船中常用LiOH代替NaOH来吸收航天员呼吸产生的CO2则LiOH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6.为验证“酸的化学通性”,某班同学在实验室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请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能证明试管A中反应发生的现象:   。
(2)写出试管C中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要继续验证酸的化学通性,试管D中能与酸反应的常见固体单质(不含钾钙钠单质)可以是   (写一种即可)。
(4)实验完成后,将四支试管中的全部废液倒入废液缸内,由pH试纸测得废液的pH=2,则废液中所含溶质有   种(溶质不包含指示剂与气体)。
17.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硫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钙、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该白色固体的组成,小科取适量样品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白色沉淀Ⅰ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白色沉淀Ⅱ的化学式是   。
(3)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有   。
18.请把下列物质的序号填在相应的类别中:①石墨;②自来水;③甲烷;④干冰;⑥空气;⑥酒精;⑦冰;⑧水银。
混合物:   ;单质:   ;非金属氧化物:   ;有机物:   。
19.以下是常见几种物质的“自我介绍”,请把内容补充完整。
浓硫酸:因为我有   性,看,我滴在纸上会把纸变“黑”。
浓盐酸:因为我有挥发性,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我的质量分数会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为了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实验:
Ⅰ.将铁片浸入稀硫酸Ⅱ.将铜片浸入稀硫酸Ⅲ.将铁片浸入硝酸银溶液
(1)写出实验Ⅲ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
(2)将铁、铜、银三种金属浸入   溶液(只填一种)即可验证它们的活动性顺序。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CuO
(2)是
(3)3个
【解析】【分析】根据题目给出的流程图和信息:如图,某固体氧化物X,经过如图①②两步反应后,得到红色固体单质C,因此C是铜;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溶液B只含一种溶质,且是盐,因此X是氧化铜,溶液A有氯化铜和氯化氢两种溶质,溶液B是氯化亚铁溶液;D是氢气。【解答】(1)如图,得到红色固体单质C,因此C是铜;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溶液B只含一种溶质,且是盐,因此X是氧化铜,溶液A有氯化铜和氯化氢两种溶质,溶液B是氯化亚铁溶液;D是氢气;故答案为:CuO;
(2)第①步加的是过量的盐酸,因为有氢气生成;故答案为:是;
(3)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一共发生3个化学反应;
2.【答案】(1)BaCl2+H2SO4=BaSO4↓+2HCl
(2)H+
【解析】【分析】(1)根据氯化钡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分析;
(2)根据反应前后粒子种类及该反应中氯离子不变分析。
【解答】(1)氯化钡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反应方程式为 BaCl2+H2SO4=BaSO4↓+2HCl 。
(2)反应前溶液中粒子为氢离子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反应后为氢离子和氯离子,则反应前后相同的“●”表示氢离子,符号为H+。
故答案为:(1) BaCl2+H2SO4=BaSO4↓+2HCl ;(2)H+。
3.【答案】(1)强度和硬度更高,可塑性、抗腐蚀性能更好,熔点更低
(2)6:1
(3)C
4.【答案】(1)氧化膜
(2)TiH2Ti+H2↑
(3)混合物
5.【答案】(1)A
(2)Zn+2HCl=ZnCl2+H2↑
(3)图中标注
6.【答案】(1)+2;CH4
(2)熟石灰;氯化钡粉末
7.【答案】(1)黑色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2)NaOH+HCl=NaCl+H2O
(3)氯化钠、氯化铜或NaCl、CuCl2
(4)(300,14.7)
【解析】【分析】(1)根据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分析;
(2)根据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分析;
(3)根据图像变化趋势确定加入物质的反应过程分析;
(4)根据氧化铜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质量关系计算出与氧化铜反应的盐酸质量,由铜元素守恒计算氢氧化铜质量,再由总盐酸、氢氧化铜质量计算出氢氧化钠质量,从而计算d点坐标分析。
【解答】(1)加入稀盐酸,氧化铜与盐酸反应,观察到黑色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2)bc段是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3)c点是氢氧化钠刚好与盐酸反应完全,氯化铜未反应,溶液中溶质为氯化钠、氯化铜。
(4)由铜元素质量守恒可知,d点纵坐标为生成氢氧化铜质量,则值为,d点横坐标为加入盐酸和氢氧化钠质量和,设与氧化铜反应的盐酸质量为x
CuO+2HCl=CuCl2+H2O
80 73
12g 7.3%x
x=150g
设与盐酸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y
NaOH+HCl=NaCl+H2O
40 36.5
16%y 50g×7.3%
y=25g
设与氯化铜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z
CuCl2+2NaOH=Cu(OH)2+2NaCl
80 98
16%z 14.7g
z= 75g
d点坐标为(300,14.7).
故答案为:(1)黑色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2)NaOH+HCl=NaCl+H2O;(3)氯化钠、氯化铜或NaCl、CuCl2;(4)(300,14.7).
8.【答案】(1)H2SO4
(2)CuSO4+2NaOH=Cu(OH)2↓+Na2SO4
【解析】【分析】(1)根据硫酸可生成二氧化碳和硫酸铜,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硫酸铜为蓝色溶液,硫元素化合价为+6价分析;
(2)根据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可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分析。
【解答】(1) B通常为无色无味气体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B为二氧化碳,碳元素化合价为+4价,D的水溶液呈蓝色,则D为铜盐,其中某元素化合价为+6价,则应为硫酸铜,C为酸,能生成二氧化碳,生成硫酸铜,则C为硫酸,化学式为H2SO4。
(2)D为硫酸铜,E为碱,则为氢氧化铜,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可生成氢氧化铜,反应方程式为CuSO4+2NaOH=Cu(OH)2↓+Na2SO4。
故答案为:(1)H2SO4;(2)CuSO4+2NaOH=Cu(OH)2↓+Na2SO4。
9.【答案】(1)挥发性
(2)锌离子
(3)反应放出热量引起盐酸挥发加快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解析】【分析】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氯化氢与空气中的水分子结合形成的盐酸小液滴;
【解答】 (1)打开浓盐酸时,瓶口出现白雾,说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2)实验室常用金属锌与稀盐酸来制取氢气,反应前含有的是氢离子和氯离子,反应后含有的是氢离子、氯离子和锌离子,故其中“”表示的离子是锌离子,其符号为Zn2+;
(3)盐酸溶质质量分数越大,越易挥发;发生装置中的锥形瓶外壁发烫,说明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加快盐酸挥发,反应速度越快,消耗的盐酸越多。上述结果引起盐酸溶质质量分数快速减小,故反应快速变慢,
10.【答案】(1)氢气
(2)B;C
【解析】【分析】金属活动性排在氢前面的能将氢从酸中置换出来,排在前面的金属能将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实验①能说明铁的活动性大于氢,实验②能说明铜的活动性小于氢,实验③能说明铁的活动性大于铜,实验④能说明铜的活动性大于银。
【解答】(1)铁丝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了氢气和硫酸亚铁,故产生的气体为氢气。
(2)A、实验①④证明活动性:①铁大于氢,④铜大于银,没有比较铁和铜,A不符合题意;
B、③④证明活动性:③铁大于铜,④铜大于银,因此铁>铜>银,B符合题意;
C、实验①②④证明活动性:①铁>氢,②铜<氢,故铁>铜,④铜>银,得铁>铜>银,C符合题意。故选BC
11.【答案】(1)黑色固体变成红色,试管口出现小水珠
(2)B
(3)防止铜重新被氧化成氧化铜
【解析】【分析】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中,由于氢气具有可燃性,所以需要先通氢气,再点燃酒精灯。反应结束后先灭酒精再停止通氢气,防止铜被氧化。
【解答】(1)氢气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能观察到该实验的现象是黑色粉末逐渐变红,试管口有水珠生成。
(2)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为防止发生爆炸,应先通入氢气排尽装置内的空气,故实验开始时应先挤压滴管,使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后加热。
(3)灼热的铜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再继续通入氢气至试管冷却,是为了防止生成的铜被氧气氧化。
12.【答案】(1)单质
(2)d
(3)NaCl
【解析】【分析】图1中X的化合价为零价,A是正3价的铁的氧化物,所以是Fe2O3,b是正3价的碱,所以是
Fe(OH)3,C是正三价的铁盐,d是正二价的亚铁盐。
【解答】(1)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所以X是单质
(2)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其中铁元素化合价为+2价,属于上图中的d;
(3)某同学想用物质a制取物质b,物质a为铁的氧化物,且铁元素化合价为+3价,故a为氧化铁,物质b为碱,且铁元素化合价为+3价,故b为氢氧化铁。
①物质a与稀盐酸反应,即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6HCl=2FeCl3+3H2O;溶液甲中含有剩余的稀盐酸,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反应生成氯化钠,氢氧化钠与氯化铁反应也生成氯化钠,故溶液乙中的溶质一定有NaCl。
13.【答案】(1)纯净物
(2)1:4
(3)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而多种物质组成混合物;
(2)元素的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比;
(3)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为物理性质;否则,为化学性质。
【解答】(1)草酸亚铁晶体具有唯一的化学式,即只有一种物质,因此为纯净物;
(2)根据化学式 FeC2O4·2H2O 可知,草酸亚铁晶体中碳、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12×2):(16×6)=1:4;
(3)草酸亚铁晶体受热易分解,此时发生化学变化,这属于草酸亚铁晶体的化学性质。
14.【答案】(1)CaCO3、Mg(OH)2
(2)稀盐酸
(3)除去过量的NaOH和Na2CO3
【解析】【分析】(1)根据氯化镁和氢氧化钠,氯化钙与碳酸钠的反应产物解答;
(2)根据反应的最终产生氯化钠和两种反应物,确定试剂X的种类;
(3)在化学反应中,只有一种反应物过量,才能保证另一种反应物完全反应。
【解答】(1)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则过滤得到的固体为: CaCO3、Mg(OH)2 。
(2)氢氧化钠和碳酸钠过量,且二者都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因此试剂X为稀盐酸;
(3)加入过量X溶液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NaOH和Na2CO3。
15.【答案】(1)物理
(2)碱
(3)2LiOH+CO2=Li2CO3+H2O
【解析】【分析】(1)根据不需化学变化体现的性质为物理性质分析;
(2)根据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为碱分析;
(3)根据 LiOH与CO2反应生成LiCO3、H2O分析。
【解答】(1) 氢氧化锂可用作光谱分析的展开剂、润滑油,这是利用氢氧化锂溶液的滑腻感,属于物理性质。
(2) LiOH属于碱。
(3) LiOH与CO2反应生成LiCO3、H2O,方程式为2LiOH+CO2=Li2CO3+H2O。
故答案为:(1)物理;(2)碱;(3)2LiOH+CO2=Li2CO3+H2O。
16.【答案】(1)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2)CuO+2HCl=CuCl2+H2O
(3)铁或锌等
(4)四或4
【解析】【分析】(1)根据酚酞在碱性溶液中呈红色,中性或酸性溶液中呈无色分析;
(2)根据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分析;
(3)根据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分析;
(4)根据各试管中反应所生成物质及酸过量分析。
【解答】(1)A中氢氧化钠溶液使酚酞变红色,加入盐酸,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可证明反应发生。
(2) 试管C中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uO+2HCl=CuCl2+H2O。
(3) 要继续验证酸的化学通性,试管D中能与酸反应的常见固体单质为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的金属,如铁、锌等。
(4) 实验完成后,将四支试管中的全部废液倒入废液缸内,由pH试纸测得废液的pH=2,说明盐酸有剩余,则废液中所含溶质有氯化钠、氯化铜、氯化亚铁(或氯化锌)、氯化氢四种。
故答案为:(1)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2)CuO+2HCl=CuCl2+H2O;(3)四或4.
17.【答案】(1)CaCO3+2HCl=CaCl2+H2O+CO2↑
(2)BaCO3
(3)氯化钡、碳酸钙、氢氧化钠
【解析】【分析】根据碳酸钙是能溶于酸的白色沉淀,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产生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碳酸钠,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产生碳酸钡沉淀分析。
【解答】(1) 白色沉淀Ⅰ能全部溶解于稀盐酸,则为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2)通入二氧化碳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固体中含有氢氧化钠和氯化钡,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碳酸钠,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产生碳酸钡沉淀,则白色沉淀Ⅱ的化学式是BaCO3。
(3)样品加适量水得溶于酸的白色沉淀,则白色沉淀只有碳酸钙,没有硫酸钡,滤液中通入二氧化碳生成白色沉淀,由此可知白色固体中一定有氯化钡、碳酸钙、氢氧化钠,一定没有硫酸钠。
故答案为:(1)CaCO3+2HCl=CaCl2+H2O+CO2↑;(2)BaCO3;(3)氯化钡、碳酸钙、氢氧化钠。
18.【答案】②⑥;①⑧;④⑦;③⑥
【解析】【分析】根据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非金属元素与氧组成的纯净物为非金属氧化物,含碳化合物为有机物分析。
【解答】 ①石墨、⑧水银都是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单质;②自来水、⑥空气由不同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③甲烷、⑥酒精为含碳化合物,属于有机物;④干冰(二氧化碳)、⑦冰(水)都是非金属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非金属氧化物;
故答案为:②⑥;①⑧;④⑦;③⑥。
19.【答案】脱水;变小
【解析】【分析】根据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浓盐酸敞口放置会挥发出溶质分析。
【解答】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使纸变黑。浓盐酸具的挥发性, 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分因挥发出溶质氯化氢,质量分数变小。
故答案为:脱水性 ;变小。
20.【答案】(1)Fe+2AgNO3═Fe(NO3)2+2Ag
(2)硫酸铜等
【解析】【分析】(1)根据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确定反应的方程式;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前后的金属可以将后面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铁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单质,则反应的方程式为: Fe+2AgNO3═Fe(NO3)2+2Ag 。
(2)将铁放入硫酸铜中后二者发生反应,则活动性铁>铜;将银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二者不反应,则活动性铜>铁。综上所述,活动性铁>铜>银。
那么:将铁、铜、银三种金属浸入硫酸铜等溶液即可验证它们的活动性顺序。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