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6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2-14 11:51:12

文档简介

天祝藏族自治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
生物学
全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75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5.本卷主要考查内容: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5章,选择性必修2第1章~第2章。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是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部分实验示意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一可证明胚芽鞘的感光部位是尖端
B.实验二可证明胚芽鞘的生长与尖端有关
C.实验三的自变量是尖端偏放的位置
D.实验四证明胚芽鞘的尖端能产生生长素传递到尖端下部
2.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一种植物激素是由植物特定的器官或细胞产生的
B.植物激素是对植物生长有显著影响的有机物
C.生长素和生长激素一样,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D.植物生命活动都是在植物激素的调节下进行的
3.某兴趣小组探究了 NAA促进柳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结果如表所示。现已知植株体内植物激素作用后会被降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高二生物学 第1页(共6页)】
NAA 浓度(mol/L) 0 10-10 10 10-8 10~ 10-6 10 10 10 10-2
生根平均长度(mm) 4.8 6.3 8.5 10.2 12.9 15.1 17.1 12.8 4.8 3.0
A.促进柳条生根的最适 NAA 浓度约为
B.低浓度的 NAA 可以促进柳条生根,高浓度的则抑制柳条生根
C. NAA 的浓度超过 时发挥抑制作用,柳条不再生根
D.即使没有 NAA 的调节作用,柳条也能生根
4.种子萌发以及植株生长、开花、衰老等都会受到光的调控。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光作为一种信号,可影响和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
B.不同颜色的光对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影响是相同的
C.植物接受光照后,最终会影响到细胞核中特定基因的表达
D.光照调节植物生长时,需要光敏色素的参与
5.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公布为科学制定人口政策提供了信息支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全国人口普查采用样方法调查人口的基本情况
B.年龄结构相对稳定的某市人口数量保持零增长
C.人口性别比例失衡一定会降低出生率和死亡率
D.研究人口的流动情况需要调查迁入率和迁出率
6.被誉为“中国的鸽子树”的珙桐是中国特有的濒临灭绝的“活化石”植物。为保护该植物,科研人员在植物园中进行大面积带状种植,随后逐年调查其种群密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的珙桐和植物园中的珙桐为同一种群
B.采取五点取样法调查植物园中珙桐的种群密度
C.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
D.引进外来物种可能对珙桐的种群密度产生影响
7.“飞蝗蔽天,禾草皆光”。在黄淮流域,干旱与飞蝗同年发生的概率最大,故河北蝗区常出现“先涝后旱,蚂蚱成片”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蝗迁移能力强,调查其幼虫的密度宜用标记重捕法
B.鸡对蝗虫的捕食属于调节蝗虫种群数量的非生物因素
C.气候干旱是引起东亚飞蝗种群爆发式增长的主要原因
D.“挖卵灭种”的主要目的是改变蝗虫种群的性别比例
8.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
B.控制有害生物时,其种群数量应控制在环境容纳量的一半左右
C.草原上放牧的羊过多,部分羊会饿死,但环境容纳量不会改变
D.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提高大熊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高二生物学 第 2页(共6页)】
9.下列关于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外部生物因素可以影响生物的繁殖力,进而影响种群数量
B.某些昆虫在遭受寒流时无论种群密度高低所有个体都可能死亡
C.林冠层的郁闭度较高,会使所有林下植物的种群数量均下降
D.森林中不同动物之间争夺食物,说明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有影响
10.如图表示北极旅鼠在1928 年到1943年间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极旅鼠种群数量每3~4 年达到峰值,呈周期性波动
B.北极旅鼠种群数量的这种周期性波动主要受气候的影响
C. a~b段北极旅鼠种群数量的变化是非生物因素影响的结果
D. a点到b点过程中,北极旅鼠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下降
11.下列关于“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改变采样的时间会影响采集到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
B.诱虫器利用土壤小动物的趋光性,使用灯光来诱捕
C.采集的小动物可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
D.应设计表格,统计不同采集样点的土壤小动物种类
12.不同生物的生态位不同,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和空间。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每种生物占据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有利于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B.同一物种的生态位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动态变化中
C.在一个稳定的群落中,一般会有生态位完全重合的多个种群
D.物种的生态位受温度、食物、湿度等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
13.山东威海刘公岛森林公园自古就有“海上仙山”和“世外桃源”之誉,树木以黑松为主,约有80多种,野生花草有50多种,鸟类有 50多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研究森林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属于种群水平的研究范畴
B.该森林公园群落的外貌和结构会随季节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C.森林中鸟类的垂直分层取决于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D.该公园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种群,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高二生物学 第 3 页(共6页)】
14.下列关于不同群落类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不同群落在物种组成、群落外貌和结构上都有着不同的特点
B. 森林、草原、荒漠等自然群落在陆地上的分布是没有规律的
C.在不同的森林类型中,生物适应群落生活的特点不完全相同
D.草原植物往往叶片狭窄,表面有绒毛或蜡质层,能抵抗干旱
15.沙漠中的生物有独特的生存方式适应沙漠环境,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骆驼刺植株高几厘米,但根可长达 15 米,是适应环境的表现
B.蜥蜴等爬行动物的表皮往往有角质鳞片,防止其他动物的捕食
C.荒漠生物群落中的仙人掌在夜间吸收 CO ,有助于减少水分散失
D.沙鼠、跳鼠等具有与周围环境一致的沙土色,有利于逃避敌害
16.为研究退耕对山区生态的影响,实验小组将同一山区分为退耕区和非退耕区,一段时间后测得两区域内不同植被类型的有机物总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代表退耕区域有机物总量的是 S
B.退耕区域发生的群落演替类型为次生演替
C.随着演替的发展,群落内的种间竞争明显加剧、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
D.群落演替的结果往往是由环境和群落内部的生物共同作用决定的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10分)将一株正在生长的植物水平放入正在太空中飞行的航天飞机的暗室内,暗室朝向地心的一侧开一个小孔,小孔附近放一光源,如图1所示;图 2 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茎生长的作用情况;图3 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顶芽和根生长的作用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植物茎的生长方向是 ,根的生长方向是 。单侧光照使生长素由 侧运向 侧。
(2)图2中促进茎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为 。从图中可以看出,茎生长速度为 n时,对应的生长素浓度有两种,即m或2m。现有生长速度为 n的植物茎若干,请设计实验探究促进茎生长的生长素浓度是哪种浓度,简要写出实验思路、结果和结论: 。
【高二生物学 第 4 页(共6页)】
(3)图3中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根生长影响的是曲线 。ab段生长素浓度对顶芽生长的影响是 。
18.(11 分)赤霉素对植物的开花具有调节作用,其作用机制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赤霉素与细胞分裂素在促进植物生长方面具有 作用。
(2)据图可知,植物的生长发育除了受环境因素的调节外,还由 和 共同完成。植物体内是否产生 直接影响植物开花,结合SPL蛋白、DEL蛋白的功能,描述赤霉素对植物开花的调节机制: 。
(3)研究发现,赤霉素不仅影响植物的开花,还能打破种子的休眠,促进种子萌发。现欲设计实验,研究赤霉素对玉米种子发芽率的影响。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在正式实验前, 般要先进行预实验,理由是 。
19.(10 分)根据“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的实验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中培养的酵母菌可以看做一个 (填“种群”或“群落”),对其进行计数时可以采用 的方法。
(2)取样时应先振荡试管,目的是 。制片时应该在盖盖玻片 (填“前”或“后”)滴加样液。
(3)若本实验自变量为温度,为了使实验数据更加准确,需要严格控制实验中的 (答出三点)等无关变量。若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适当提高培养液的浓度,则该实验的 K值将 (填“增大”“减小”或“保持不变”)。
(4)在对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进行计数时,该兴趣小组采用了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法。图 1 是一块规格为1mm×1mm×0.1mm的血细胞计数板正面示意图,图2 是观察到的图像。
图2表示的这个大方格上有 个中方格,其容积是 。若计数得图2中每一个中方格里酵母菌的平均数量为 10 个,则该 1mL 培养液中共含有酵母菌约 个。
【高二生物学 第5 页(共6页)】
20.(10分)在某一时刻有一田鼠种群迁入了某生态系统,这种田鼠以优质牧草的根为食,某一兴趣小组对这一田鼠种群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追踪调查,并绘制出如图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曲线表示种内竞争最激烈的是 段,t 后种群数量不能无限增长的原因是 。
(2)在草原上要限制田鼠种群数量增长,同时避免田鼠数量恢复,应该使田鼠种群数量保持在图中 点对应的数量。
(3)若图示表示某种鱼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t 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为维持该种群的可持续发展,有人建议在 t 点所对应的种群数量时进行捕获,你认为 (填“正确”或“不正确”),分析其理由: 。
(4)如果灭鼠时只采用药物,田鼠的数量会较快恢复到原有数量。要想更有效地控制鼠害应采取的措施是 。
21.(11分)科研人员对黄河流入海处三角洲进行调查,发现此处常见斑块性生长的芦苇、菖蒲、泽泻和鼠尾草等,能为白鹭等动物提供栖息地,已经发展成为一片湿地。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区域的形成是群落演替的结果,群落演替是指 。某 地区群落演替的结果往往由环境和群落内的生物共同作用而决定,但 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有时超过其他因素的影响。
(2)一般来说,与初生演替相比,若要从湿地阶段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演替所需的时间短,其主要原因是 。
(3)随着演替的进行,研究人员发现单位面积灌木群落合成的有机物比草本群落多,主要原因是 。
(4)人们通过对荒滩引入淡水、引种耐盐碱植物等措施,使寸草不生的荒滩短期内出现物种比较丰富的湿地生物群落,这说明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群落自然演替的 。为了解决荒滩治理种子匮乏的难题,有人提议采集各地树种支援荒滩的改造,你 (填“赞同”或“不赞同”),原因是 。
【高二生物学 第 6页(共 6 页)】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生物学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D实验四证明尖端产生的剌激是一种化学物质,该种化学物质传递到尖端下部,D错误。
2.B植物的激素并不由特定的器官或者细胞产生,A错误:高等动物和人体内的生长激素,其化学本质是蛋白
质,而植物体内的生长素,其化学本质不是蛋白质,C错误:植物的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
分,D错误。
3.CNAA的浓度超过10-8mol/L时发挥抑制作用,但柳条可以生根,只是生根的数量低于对照组,C错误。
4.B环境中的红光和蓝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不同,B错误。
5.D全国人口普查是对全国所有人口逐一进行调查,并不是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A错误,年龄结构稳定并
不等同于年龄结构为稳定型,所以年龄结构相对稳定的某市人口数量不一定保持零增长,B错误;人口性别
比例的失衡可能会降低出生率,但不影响死亡率,C错误。
6.D根据种群的概念“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判断,自然界分布的珙桐和植物园中的珙桐
不是同一种群,A错误;利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常用的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一般当样方的形状
为正方形时)和等距取样法(一般当样方的形状为长方形时),珙桐在植物园中呈带状种植,故调查植物园中
珙桐的种群密度应采取等距取样法,B错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C错误。
7,C飞蝗幼虫活动能力差,调查飞蝗幼虫的种群密度宜用样方法,A错误;调节种群数量的因素有气候、食物、
捕食等,其中捕食属于调节种群数量的生物因素,B错误;杀死蝗虫的卵并不能针对雄性或雌性,没有改变种
群的性别比例,D错误。
8.D在理想条件下,种群呈“J”形增长,无环境容纳量,A错误:有害生物种群数量控制在环境容纳量的一半左
右时,增长速率最大,这种情况下不适合控制有害生物,B错误;草原上放牧的羊过多,会使草场受到破坏,导
致环境容纳量降低,C错误。
9.C林冠层的郁闭度较高,导致遮光,会使部分林下植物的种群数量下降,但有些阴生植物种群数量增加,C
错误。
10.A北极旅鼠种群数量每3~4年达到峰值,这种周期性波动主要受天敌、环境的影响,B错误;4~b段种群
数量下降,北极旅鼠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北极旅鼠的生殖能力下降(生物因素),也可能是食料植物下
降(生物因素),C错误;环境容纳量表示种群在该环境中的稳定平衡密度,是长时期环境所能维持的最大数
量,实际数量是在这个值上下进行周期性波动和非周期性波动,因此:到b属于种群在K值上下的数量被
动,环境容纳量基本不变,D错误。
11.B诱虫器利用土壤动物具有避光,趋湿和避高温的特性来诱捕,B错误。
12.C一个物种的生态位,是按其食物和生境来确定的,在一个稳定的群落中,一般不会存在生态位完全重合
的多个种群,C错误。
13.A物种数目的多少属于群落水平的研究范畴,A错误。
14.B森林、草原,荒漠这些自然群落在陆地上的分布是有规律的,B错误。
15.B爬行动物蜥蝎和蛇的表皮外有角质鳞片,有助于诚少水分蒸发,B错误。
【高二生物学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24331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