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训练四: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
一、简明(35分,1~5每题4分,6~8每题5分)
1.表述不准确的句子容易产生歧义,如“两个学校的学生”可理解为“两所学校的所有学生”和“一所学校的两个学生”。下边句子有歧义,说说你的理解。
拿着笔记本电脑的公司经理和秘书。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表达清晰没有歧义的一项是( )
A.开刀的是他的姐姐。
B.各企业事业单位普遍成立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代表会。
C.他没有采纳老师的建议,运用倒叙或插叙,调整文章层次结构。
D.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钱分别存进两家银行。
3.使用代词,会因指代不明而影响读者理解,选出下面四项中加粗的代词指代明确的一项( )
A.那卖菜的老人常常对我说,就在他的菜摊边上,有一个卖鱼的小伙子,鱼调理得活蹦乱跳,他每天送他一捆菜,他回报他一条鱼。
B.先是爸爸勉励我刻苦学习,努力进步;后来哥哥又对我讲了他在“文革”中发奋读书的往事。话说完后,他问我:“你为什么总是提不起学习的劲头呢?”
C.轻工业局的两个副局长,一个贪污公款为自己建造楼房,一个利用职权索贿受贿。我们从这个副局长的身上还能嗅到一点点共产党人的气味吗?
D.管教人员对犯罪青少年进行苦口婆心的教育,使自己加深了对问题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了觉悟。
4.为了使语言简洁流畅,画线的虚词有些应该去掉,应删去的一组是( )
①尽管我们常常轻视小事情,不屑于做小事情,②可是,③假如有了一点小小的成就,④却又会立刻自满自足。⑤其实⑥虽然改造社会的革命事业,是这样伟大而艰巨,⑦但我们个人⑧哪怕有天大的本事,⑨可⑩也只能在这伟大的事业中做好一部分工作。
A.①⑥⑦⑨ B.①②⑤⑩ C.③④⑤⑨ D.③⑥⑦⑧
5.下面语段中有四处多余文字必须删去,指出它们的序号。
煤气是燃烧时产生释放①的一种气体。它②包含着许多成分,包括有毒成分和无毒成分,③其中主要的,占很大比重的④成分是一氧化碳。它是煤燃烧时⑤氧气不足⑥而形成的。人们通常说的⑦煤气中毒实际上⑧是指一氧化碳中毒。因为⑨煤气中的⑩其他成分不会使人中毒。
必须删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把下面这段文字的画线部分改得简明些,包括标点在内不得超过25个字。
去年我爸爸的工作调动比较频繁,原来在宣传科工作,后来从宣传科调到供销科,一个月后,由于工会人手紧缺,我爸爸又从供销科调到工会去工作。
7.以尽量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这段文字所叙述的主要事实。(不超过26个字)
哈尔滨一位老人历时九个月,行程数千里,骑着三轮车来到天津。他的三轮车上挂满了写着日军罪行的条幅。他的外公和外叔公都是抗日地下工作者,均被日军残忍地杀害了。当年日军对中国的侵略给他留下了痛苦的回忆,最近日本教科书篡改历史的事件更激起了他的义愤,于是他踏上了声讨日军罪行之路。
8.我国是世界上受沙漠化和沙尘暴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下面是有关这方面情况的统计。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统计结果。
年代 土地沙漠化面积(单位:平方公里) 沙尘暴发生次数 典型受灾情况(单位:次)
七十年代 1560 13 降尘25600吨/平方公里
八十年代 2100 14 20万亩农作物受害,直接经济损失5000多万元
九十年代 2400 23 46.1万亩农作物受害,11.09万头(只)牲畜死亡,156万人受害,直接经济损失8亿元
二、连贯(25分,1~3每题3分,4~7每题4分)
1.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选出连接最恰当的一项( )
在我的梦里:所有被砍伐的森林重新绿叶葱茏,________,梦境如此美好,能忍心让它仅仅是个梦吗?
A.受污染的所有河流重新清波荡漾 B.所有受污染的河流重新清波荡漾
C.所有河流不再受污染而清波荡漾 D.所有清波荡漾的河流不再受污染
2.为括号内选一句话,使上下文连贯。正确的一项是( )
为申办2003年奥运会,北京奥申委邀请张艺谋拍一部申奥宣传片,张艺谋答应了。他说:“这部仅十分钟的短片可能会是我执导的压力最大而观众最少的作品。申奥这样的大事成功了当然不会只因为一部介绍片,可因为大事头绪多,一旦出问题,很可能是类似宣传短片这种细节上出了纰漏。也就是说,________这样的挑战让我感到责任重大。”
A.一部好的宣传片一定能令申奥成功,而一部坏的宣传片也一定会让申奥失败。
B.一部好的宣传片不可能令申奥失败,而一部坏的宣传片也可能会让申奥失败成功。
C.一部好的宣传片不一定能令申奥失败,而一部坏的宣传片也一定会让申奥成功。
D.一部好的宣传片不一定能令申奥成功,而一部坏的宣传片却一定会让申奥失败。
3.为使话题统一,语言连贯,下面一段话中应删去的一句是( )
①文学是一道桥梁。②文学作品是现实生活的反映。③桥的这边站着读者,桥的那边站着作者。④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见面。⑤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④句 D.第⑤句
4.下边这段文字,有的地方思路不清晰,请把它理顺(不能改动文字和标点)。不必重抄原文,可在需要调整的语句(包括标点)底下画横线,然后勾画到恰当的位置上。
一切科学的研究,就其来源说是实践,就其功用说是指导实践。但是总的说来,还是要对指导实践起作用。如果科学研究离开了指导实践,它还有什么用呢 语言科学的研究最终也要归结到指导运用语言的实践上来。——当然,对于指导实践不能理解得太狭窄,有的研究课题在指导实践上不是那么直接,不是那么立竿见影。
5.下面这段话由于缺少衔接、过渡性语言,所以很乱。请于标号处填上恰当的词语。
生活是丰富多彩同时又充满了艰难险阻的。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A)顺水、逆水都要行船,(B)只要掌好舵,就不会触礁。(C)我们要经得起磨练,(D)面对各种复杂的环境,在遇到困难时,不是束手无策,而是……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6.“教师”前有五个修饰成分,下列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一位 ②教研究性学习的 ③新来的 ④男 ⑤隔壁的
A.①②③④⑤ B.①⑤③④② C.⑤①③②④ D.⑤②③①④
7.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话,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不久前,记者访问了他。②谁是为农民设计飞机的人 ③他向记者谈了自己是怎样为农民设计飞机的。④他就是北京航空学院轻型飞机研究设计室主任胡继忠。
A.①④②③ B.①③②④ C.②④①③ D.③④②①
三、得体(20分,每题4分)
1.下列标语,用语最得体的一项是( )
①(公路旁)出车在外,亲人盼归! ②(学校)请讲普通话!
③(医院)欢迎再次光临! ④(楼梯口)不准停车,违者放气!
⑤(草坪旁)小草也是生命!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①②⑤ D.①②③
2.某著名小品演员为2002年春节联欢晚会辛苦准备了几个月的节目,在临演出前被导演砍掉了。半夜里她伤心地拨通了一位好朋友的电话,话没出口,声音就哽咽了。可在通话中,她的心情逐渐地平静下来,朋友的话给她带来了一片阳光。
根据“得体”的要求,判断下面哪些话是她朋友说的( )
①怎么回事?慢慢说。
②半夜三更的,什么事啊?
③你先平静一下,听我慢慢跟你说。
④你先别哭鼻子,听我说!
⑤该说就说,该笑就笑,该解释就解释。没什么,很快就会过去!
⑥不让演就不演,没什么了不起的,别往心里去!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3.李明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在下面几种情境讲话时,他引用的古诗文恰当得体的一项是( )
A.同学张华要到外地去上中专,李明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张华,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多珍重啊!”
B.同学刘欣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的名句,李明不假思索地说道:“这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
C.李明和同学一起去春游,面对着满园盛开的梨花,他情不自禁地说道:“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太美了!”
D.李明的同桌张海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李明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
4.遇到下边情况,该怎么办 选出正确的一项( )
你去省城探亲,向一位老人问路……
A.你大声说:“喂,老头,北京路怎么走 ”
B.你迎上前问:“大爷,请问北京路怎么走 ”
C.你高声说:“喂,大爷,北京路怎么走 ”
D.你轻声问:“能告诉我北京路怎么走吗 ”
5.下面是一位同学参加农村“社会实践”后写的作文的几句话,有几处用词不够得体,请指出来加以修改。
“一位七十多岁的大娘乐滋滋地说:改革开放以后,俺家的日子更滋润了,也不用到田间劳动了,在家照顾孙子,清闲着呢!咱大字不识一个,不能让孙子也当睁眼瞎,一个暑假就督促他阅读三册故事书。”
四、综合(20分,1、2每题4分,3、4每题6分)
1.下面是则关于台湾、云南白猴新闻的两个标题,哪个好 为什么 ( )
《光明日报》的标题是:《台湾雌白猴急求配偶,云南雄白猴喜送佳音》。香港《文汇报》的标题是:《云南白猴找新娘》。
2.某中学为帮助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重返课堂,要在全校开展一次献爱心捐物、捐款、捐书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条校园标语(至少用一种修辞方法,如比喻、对偶等)
3.把下面的材料放在两种不同文体中表达。
出差广州的江敏收到单位同事李晓电汇5000元,说要一台价格差不多的29寸索尼彩电。江敏准备办。
(1)江敏拍一封电报答复李晓(不超过8个字)。
(2)过了一天,江敏到一家交电公司找朋友王刚,没找到,就留下张便条。托他选购。(便条只写内容,不超过50字)
4.①《中学生阅读》是一种前卫、实用的阅读指导刊物,它以朴实而生动、平实而形象的语言给我们诠释了一个新的阅读概念。②它以独特的阅读视角为我们诠释了全新的阅读天地。③它是我们广大中学生的良师益友,在它的指导下,我学会了怎样品味一篇文章,怎样揣摩它的意蕴。④感谢杂志社的编辑们为我们办了这样好的刊物,请允许我代表广大中学生对你们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亲切的慰勉。
(1)文中语言重复啰嗦、不简明的一句是( )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2)“当我遇到烦恼时,打开它,品读一段优美的文章,所有烦恼便会随风飘散,心情也为之豁然开朗。”是上文中的一句话。它在文中最恰当的位置是( )
A.第①句后 B.第②句后 C.第③句后 D.第④句后
(3)文中语言不符合身份的一句话是( )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参考答案
一、1.①公司经理拿着笔记本电脑。 ②公司经理和秘书都拿着笔记本电脑。
2.B 3.A 4.A
5.①③④⑩
6.参考答案:从宣传科调到供销科,一个月后,又从供销科调到工会。(在字数范围内,表意简明即可)
7.略(提示:提炼时间、人物、事件等要素)
8.参考答案:我国土地沙漠化面积越来越大,沙尘暴发生次数越来越多,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大。
二、1.B 2.D 3.B
4.把“但是总的说来,还是要对指导实践起作用。”移到最后。(只有分说完了,才有可能“总的说来”)
5.A:无论 B:但 C:因此 D:能够
6.C 7.C
三、1.C 2.C 3.D 4.B
5.“滋润”改“好”,“清闲”改“悠闲”,“督促”改“催促”
四、1.《文汇报》的好,简洁、文雅、形象。
2.参考例句:献上一片爱心,托起一片希望 捐出一本图书,送去一片阳光
3.(1)款收到照办敏
(2)要购买一台价格5000元左右的29寸索尼彩电,有货吗?务请帮忙买到。
4.(1)A (2)C (3)D专题训练三:句子的选用、仿写、变换、扩展、压缩
一、句子语法知识(18分,每题3分)
1.选出不是主谓句的一句( )
A.十万大山矗立。 B.吴铁热泪滚滚。
C.祖国伟大。 D.这孩子的家呢
2.选出下列句子主干画得不正确的一项( )
A.老师们正在开会研究这个问题。
B.你那只手指头一定是给小钉子弄破的。
C.河里有几个小孩在游泳。
D.我下楼在门口买了几个大红桔子。
3.下列各句不属于复句的一项是( )
A.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B.他们做事的方法只是根据自己的习惯,或者别人的命令,或者一般人的通例。
C.一面做,一面想。
D.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
4.选出下面成分分析不正确的句子( )
A.人们(主语)要求创新型人才还应当是善于协作的(谓语部分)。
B.当前的(定语)时代(主语)是(谓语)经济全球化(定语)的时代(宾语)。
C.经过一年的(定语)努力(主语),农民终于(状语)获得(谓语)丰收(宾语)。
D.他们(主语)充满(谓语)探索欲、求知欲、进取欲(宾语),具有永不停息的求新求变(定语)的勇气(宾语)。
5.“周总理那慈祥的面容立即跃入我的眼帘。”一句中的主语的中心语是( )
A.周总理那慈祥的面容 B.面容
C.周总理 D.慈祥
6.划分下列复句的层次并说明分句间的关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不消除这种野蛮和不文明的现象,②不消除这种对待科学和有文化的人的野蛮态度,③我们就一步也不能前进。
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
并列 假设 假设 转折 因果 并列 并列 递进
二、句子的选用、仿写、变换(43分)
1.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上最恰当的两个语句是(3分)
风原是看不见的,又无所不在的。江南的春风抚摸大地,________;体贴万物,________。这才草长,花开,莺飞……
A.像柳丝的飘忽 像细雨的滋润 B.像细雨的滋润 像柳丝的飘忽
C.像飘忽的柳丝 像滋润的细雨 D.像滋润的细雨 像飘忽的柳丝
2.根据文段内容,选择短语填空。(只填序号)(4分)
有人说,宽容是一种润滑剂,________;宽容是一种镇静剂,________;宽容是一束阳光,________;宽容是一座桥梁,________。
①可消融彼此间的猜疑积雪 ②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摩擦 ③可将彼此间的心灵沟通 ④可以使人在众多纷扰中恪守平静
3.在空线处选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句子:A.________ B.________。(4分)
当中东硝烟再起,世界的目光又一次落在了两个人的身上——阿拉法特和沙龙。
阿拉法特与沙龙,一个是巴基斯坦的领袖;一个是以色列富有进攻性的领导人。如今 A ,阿拉法特的命运在沙龙手上暂时掌握。沙龙的政治生命又似乎寄托于阿拉法特的生死间。巴以冲突是否在开启中东“地狱之门”关乎沙龙的政治命运,也是阿拉法特的命门。
B 都成为沙龙可能再也背不动的包袱。这也许是世界上最奇怪的逻辑和悖论,套用莎士比亚的话说,“生还是死,这都是问题”。
但无论结局如何,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永远清醒地铭记:暴力是一条痛苦的道路,不会给人民带来安全,只会播种仇恨,破坏安全。
A.①这两个人真正较量了起来。②冲突不断升级。③布什派鲍威尔赶来中东“灭火”。④这两个人似乎面临着最后的较量。
B.①阿拉法特不论生与死。②冲击继续加剧。③鲍威尔调停无效。④美国不再支持以色列。
4.仿照下面的句式,以“只有”开头,写一结构与之相似的复句。(4分)
只有波涛澎湃的大海,才能创造出沙滩的光洁与柔软;而平静的湖边,只好让污泥环绕。
5.仿照例句,用“百灵鸟”一词造两个句子。(4分)
例:圆规
①她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②圆规愤愤的回转身。
百灵鸟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仿照下面《竹子》的立意与句式,写《筷子》。(4分)
《竹子》:空有漂亮的外衣,却无坚实的内涵。
《筷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按要求变换句式有误的是( )(3分)
例句:在朝鲜的每一天,总有一些事情感动着我。
A.变换成被动句:在朝鲜的每一天,我总被一些事情感动着。
B.变换成否定句:在朝鲜的每一天,总有一些事情不能不使我感动。
C.变换成反问句:在朝鲜的每一天,总有一些事情感动着我吗
D.变换成感叹句:在朝鲜的每一天,总有一些事情感动着我啊!
8.选出变换句式正确的一项( )(3分)
A.白雪覆盖了这座美丽的城市。
变换为被动句:被白雪覆盖了的这座美丽的城市。
B.这道几何题很容易。
变换为否定句:这道几何题不简单。
C.请你把你的钢笔借给我用一下。
变换为疑问句:你的钢笔能不能借我用一下
D.此刻,他的心情十分激动。
变换为感叹句:此刻,他的心情十分激动吗
9.下列各句语气最委婉的一句是( )(3分)
A.请你把门关上,好吗 B.你能不能把门关上
C.请你把门关上。 D.你把门关上。
10.按要求变换下面的句式,不得改变原意。(4分)
(1)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 改为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根据下面句子标明的重音,写出句子所要回答的问题。(3分)
例句:我知道你会弹钢琴。 回答:你知道我会干什么
我们星期天去游泳。 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星期天去游泳。 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星期天去游泳。 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将下面画线部分改为否定式的排比句。(4分)
阅读教学需要朗读。朗读,方可以体会文章的音韵之美、文字之精、情感之切、意蕴之深、风格之新、手法之巧。朗读时,要调动目、口、耳、心,也就是目观其文,口颂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意,形成目观、口诵、耳闻、心通的综合效应。
三、句子的扩展、压缩(39分)
1.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词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4分)
在黑暗中寻觅到的光明,是永远不会黯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贫瘠中创造出的丰饶,是永远不会枯竭的。
2.就“一阵秋风吹来”,再扩展三句话,其中要写到“树”“月光”“响声”。语句要连贯、通顺。(3分)
一阵秋风吹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照下面的话重新立意造句。下面的话中“别人”与“自己”是一组对立的词语,并反复使用,造句时要考虑到这一点。(4分)
学会欣赏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学会呵护别人,就是疼爱自己。
4.将孟浩然《春晓》中的“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一句诗扩展成一段话。(不少于50字)(5分)
5.将“先礼后兵”这个成语扩展为复句,不得改变原意。 (3分)
6.根据下句的思路,合理展开叙述,组成80字左右的语段。 (5分)
夏天和冬天,各有各的情趣。
7.用一句话表述下面一段文字的基本信息。(不要超过20个字,不含标点)(5分)
莫斯科时间4月30日11时59分(北京时间30日15时59分),经过两天太空飞行后,载有人类第一位太空游客美国人蒂托和两名俄罗斯宇航员的“联盟TM-32”号飞船,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到达目的地后,蒂托感慨地说:“我爱太空!”今年2月,蒂托与俄航空航天局签订了赴国际空间站旅游的合同,并为此支付了两千万美元。
8.压缩语段是将一段话(或者一个长句)进行正确地提炼、概括、压缩的能力。请将下面的两段文字压缩成一个总结性的句子,概括说明这两段文字说明的道理。(5分)
计算机的个人化是人类观念的一大突破。IBM是世界著名企业之一,但是在一段时间里,它的利润却大大降低,原因就是它没有及时认识到计算机个人化的发展趋势,误认为发展大型机仍然是主流。而比尔·盖茨这位年轻微软公司总裁,正是在这种发展趋势刚露苗头时就抓住了机遇。他在1975年创建了微软公司,提出让每张桌面和每个家庭都有一台计算机的口号。现在这个口号正在逐步成为现实。
计算机的网络化也是一个大趋势。计算机可以连成网络,而且利用这种网络可以搞信息化。正是由于网络化,连比尔·盖茨这样的人现在也感到了威胁。他最近说,他现在也面临着IBM过去面临的危机。
以上情况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30字)
9.根据下列信息,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30个字。(5分)
北约前秘书长卡林顿勋爵近日为英国《传奇》杂志9月号撰文,指出北约对南联盟的轰炸不是阻止了种族清洗,恰恰相反,轰炸造成大批科索沃难民逃离家园,使局势更加恶化。卡林顿写道,在北约对南联盟为期78天的轰炸中,86万阿尔巴尼亚族难民逃往马其顿和阿尔巴尼亚。国际维和部队进驻科索沃时,那时的塞族居民大约20万,现在大部分已逃往他乡,遭到了清洗的厄运。
参考答案
一、1.D 2.B 3.B 4.C 5.B 6.A
二、1.A
2.②④①③ 3.④ ①
4.参考答案:只有一望无际的森林,才能创造出大地的翠绿与娇美;而孤独的树木,只好任狂风摧残。
5.略(凡能用“百灵鸟”一词造一个比喻句,一个借代或借喻句,且句子通顺的,即可)
6.参考例句:①一生都在挑挑拣拣,到头来却两头空空。②空有颀长的身段,却无自己的嘴巴。
7.C 8.C 9.A
10.(1)难道沙漠不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吗
(2)白杨树不是平凡的树。
11.谁星期天去游泳 我们什么时候去游泳 我们星期天去干什么
12.不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音韵之美,文字之精;不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情感之切,意蕴之深;不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风格之新、手法之巧。
三、1.参考答案:在狭窄中追求到的辽阔 是永远不会萎缩的
2.参考答案:树枝摇曳着,发出沙沙的响声,月亮和树影一起晃动起来
3.略(符合要求即可)
4.略 5.略 6.略
7.参考答案:“联盟TM-32”号飞船,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
8.谁掌握了技术发展的趋势,谁就能得到发展,否则必将陷入危机。
9.卡林顿勋爵撰文指责(声讨/谴责)北约轰炸南联盟。专题训练一:汉字、词语(包括成语)
一、语音(37分,1~7题每题3分,8、9题每空0.5分)
1.下列词语加粗的字注音不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A.试卷 卷宗 开卷有益 B.间接 间谍 亲密无间
C.强大 强调 强词夺理 D.处分 处理 设身处地
2.选出下列汉字声母不相同的一项( )
A.糟粕 魂魄 停泊 薄暮 B.翱翔 煎熬 遨游 鏖战
C.虔诚 潜水 签发 乾坤 D.气氛 焚烧 授粉 股份
3.下列加粗字注音都正确的是( )
A.相时而动(xiànɡ) 草菅人命(ɡuǎn) B.魂飞魄散(pò) 一帆风顺(fán)
C.才疏学浅(shū) 仗义执言(zhí) D.深居简出(jū) 群策群力(chè)
4.加粗字注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
A.罹难(lí) 勉强(qiánɡ) 歼灭(qiān)
A.
B.附和(hè) 星宿(xiù) 阻塞(sài)
C.呜咽(yàn) 酝酿(rǎnɡ) 挑衅(xùn)
B.
D.挑剔(tī) 号叫(háo) 差使(chā)
5.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①潜滋暗长(qiàn) ②目不暇给(ɡěi) ③杳(yǎo)无消息 [KG*3]④分(fèn)外妖娆
⑤口占(zhàn)一绝 ⑥讳莫如深(wèi) ⑦字斟句酌(zhēn) ⑧不折(zhé)不扣
A.②③④⑤⑦ B.①③⑤⑦⑧ C.③④⑤⑦⑧ D.③④⑤⑥⑧
6.将①雷锋、②焦裕禄、③张海迪、④徐洪刚等英雄模范人物的姓氏按汉语拼音音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 D.④①②③
7.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众目睽(kuí)睽下,这个本来从(cónɡ)容自若的姑娘也不禁有点困惑了。
B.她圆润(rùn)的歌喉在夜空中颤动,听起来似乎辽远而又逼近,似乎柔和而又铿锵(jiānɡ)。
C.茫然中,他忽然发现墙角处有一只蜘蛛在风中拼力结网,蛛丝一次次被吹断,但蜘蛛一次次拉丝重(chónɡ)结,毫不气馁(lěi),终于把网结成。
D.然而同时你的眼也许觉得有点倦怠(dài),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味儿在你心头潜(qián)滋暗长了——“单调”。
8.“为”字既可以读“wèi”,又可以读“wéi”,请你标出下面词语中“为”字的读音。
为人民服务( ) ) 事在人为( ) ) 成为( )
大为高兴( ) 为了( ) 因为( )
十寸为一尺( ) 极为重要( )
9.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斡旋( ) 犒赏( ) 发酵( ) 蓓蕾( ) 觊觎( )
绰号( ) 戛然( )
茕茕孑立( ) 耳濡目染( ) 繁文缛节( )
风流倜傥( ) 如火如荼( ) 恬不知耻( ) 蜕化变质( )
自出机杼( ) 鳞次栉比( ) 动辄得咎( ) 饮鸩止渴( )
胜券在握( ) 魑魅魍魉( ) 量体裁衣( ) 成绩斐然( )
中流砥柱( ) 审时度势( )
二、字形(30分,1~5题每题3分,6题2分,7题3分,8题1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申明 严正声明 清秀 山清水秀 B.积蓄 蓄谋已久 变换 变换莫测
C.精炼 文字精炼 渡口 欢渡春节 D.丰采 风采动人 意旨 闲情逸志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妄自菲薄 负隅顽抗 不屑置辨 B.绿草如荫 偃旗息鼓 怨天尤人
C.陈词滥调 混然一体 徇情枉法 D.美轮美奂 大事渲染 再接再励
3.下列各组书写规范的一组是( )
A.歌午厅 玻璃瓶 赔礼道欠 B.兰球场 火柴合 停车住宿
C.展览馆 溜冰场 贸易公司 D.录象带 液化气 人不可貌像
4.下列词语中用字准确无误的一组是( )
①戒娇戒躁 ②好高骛远 ③暇瑜互见 ④惨无人道 ⑤蓬头垢面 ⑥记忆犹新
⑦有恃无恐 ⑧妄费心机
A.①②④⑤⑦ B.②③⑥⑦⑧ C.②④⑤⑥⑦ D.②④⑤⑥⑧
5.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许多同学在听课的时候,很难做到聚精汇神,因而影响了学习成绩。
B.电视,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人们的闲暇生活。
C.那些人满腔义愤,来势凶凶。
D.募然回首人生之旅,你会惊异地发现,凡属你活得最苦最累的时候,命运付于你的就越多。
6.读下面的句子,根据拼音提示,把恰当的字填写在横线上。
(1)这是一(fú)________多么美丽的图画!
(2)爸爸买了一(fù)________象棋。
(3)老师为我们的成长(fù)________出了艰辛的劳动。
(4)这些产品完全(fú)________合质量标准。
7.下列词语中共有五个错别字,先用横线标出,再将改正的字填在横线上。
虎居龙盘 甘败下风 出尔反尔 见异思迁 无边无垠
穷途没路 人迹罕至 拈轻怕重 费寝忘食 无动于中
8.找出词语中的错别字,把正确的字填在括号内。
(1)泰然处置( ) (2)不求深解( ) (3)融汇贯通( )
(4)专心至志( ) (5)穿流不息( ) (6)茶毒生灵( )
(7)烂竽充数( ) (8)艰贞不屈( ) (9)想入飞飞( )
(10)以身作责( ) (11)变本加利( ) (12)夜已继日( )
(13)常治久安( ) (14)团结焕散( ) (15)渡日如年( )
(16)故技重演( ) (17)道行逆施( ) (18)格杀无论( )
(19)感恩带德( ) (20)轻歌慢舞( )
三、词语(33分,8题4分,4、9、10每题3分,其余每题2分)
1.下列词语的解释和举例不完全正确的是( )
A.缄默:沉默不语。面对热烈的讨论,他却一直保持缄默。
B.周济:给人物质帮助。我家经济条件好些,应该经常周济同学。
C.精益求精:好了还要求更好。张师傅对技术精益求精。
D.自出心裁:出于自心的创造和裁断。建筑师们从实际出发,自出心裁,建造的楼房气派、大方,令人赞不绝口。
2.对加粗词词义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子固穷(安守) 束手无策(捆) 见异思迁(变动)
B.怒形于色(样子) 潜滋暗长(繁殖) 随机应变(情况、时机)
C.任劳任怨(担当、承受) 国将不国(国家) 坦荡如砥(磨刀石)
D.敝帚自珍(自己的) 旁逸斜出(超出) 因地制宜(根据)
3.画线词语在句中含贬义色彩的是( )
A.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B.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C.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D.我喜欢海,溺爱着海,尤其是潮来的时候。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这朦胧的月光,实在照不了多远。
②月色便朦胧在水气里。
B.①掌握法律武器,增强禁毒意识。
②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
C.①他们的胸怀是多么得美丽和宽广。
②这座立交桥没有偏重往立体发展,而是向宽广铺开。
D.①这口井打得很深。
②这条河深得很,我蹚不过去。
5.选出画线词的意思没用比喻义的一项( )
A.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B.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C.落日映红周围的雪峰,像云霞那么灿烂。
D.中学阶段是学习、立志的黄金“季节”。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硅谷文化的基础是创新制胜、甘冒风险的价值观。许多企业家认为:________抓住机遇,勇于冒险,机会________会永存,________失败了________不必计较,________失败是成功之母。
A.只有 就 即使 也 所以 B.只要 才 虽然 但 因为
C.只要 就 即使 也 因为 D.只有 才 虽然 但 所以
7.选出下列句子空白处应填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
只有精字当先,严字当头,________地推理论证,________地测量计算,________地搞好试验,才能在科学规律面前获得“自由”。
A.精密 精细 精确 B.精确 精细 精密
C.精确 精密 精致 D.精致 精确 精密
8.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句中的空白处。
到大沽去参观,最吸引我的是那历经沧桑的古炮台,那________的炮身,依稀还染着殷红的鲜血,那________的炮口,好像正________愤怒的火光。沿着炮台的遗址________,似乎还能找到当年抗英志士的脚印,面对汹涌的大海倾听,仿佛仍回荡着先人奋勇杀敌的吼声。
(斑驳、破坏、古老;乌黑、锃亮、明亮;闪着、映着、喷着;寻觅、寻找、搜寻)
9.选出下列句中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
A.《水浒传》的故事流传了几百年,书中的许多段落已深入人心,妇孺皆知。
B.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有识之士提醒人们要警惕新纳粹势力起死回生。
C.要在学术上推波助澜,并不是抛弃国学,国学的精粹不但不能丢,有些还应深入研究。
D.扮演蔺相如、伍子胥等人物的都是9至11岁的小演员,他们栩栩如生的演出展现了我国京剧艺术后继有人的兴旺景象。
10.按要求填写成语。(每项写3个)
以“一”字开头:例:一蹴而就,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以“深”字开头:例:深入浅出,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1.下面不成为近义词的一项是( )
A.惊异 诧异 B.慈祥 端详 C.谦虚 谦逊 D.纯真 纯洁
12.加粗的词在本句中没有反义词的是( )
A.四家皆连络有亲,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B.我喜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C.只见郑屠挺在地上,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
D.海水疯狂地汹涌着,吞没了远近大小的岛屿。
13.下面各个句子中,“比较”一词的词性分别是( )
①西陵峡比较宽阔。 ②非洲象和亚洲象两大类,后者比较温和。
③两个一比较就知道好坏。 ④这篇文章写得比较好。
A.①副词 ②副词 ③介词 ④副词 B.①副词 ②副词 ③动词 ④副词
C.①动词 ②介词 ③动词 ④形容词 D.①副词 ②副词 ③动词 ④形容词
14.加线短语的结构与“品德高尚”相同的一项是( )
A.怀疑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B.沙漠地区空气干燥。
C.保尔缓缓摘下军帽。 D.他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参考答案
一、1.C 2.A 3.C 4.C 5.C 6.B 7.D
8.①wèi:表示行为对象——为人民服务
②表示目的——为了
③表示原因——因为 wéi:事在人为、成为、十寸为一尺、大为高兴、极为重要。
9.wò kào jiào lěi yú chuò jiá qiónɡ rú rù tì tú tián tuì
zhù zhì zhé zhèn quàn chī liànɡ fěi dǐ duó
二、1.A 2.A 3.C 4.C 5.B
6.幅 副 付 符
7.踞 拜 末 废 衷
8.(1)之 (2)甚 (3)会 (4)致 (5)川 (6)荼 (7)滥 (8)坚 (9)非 (10)则 (11)厉 (12)以 (13)长 (14)涣 (15)度 (16)伎 (17)倒 (18)勿(19)戴 (20)曼
三、1.D(自出心裁:指自己想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新主意)
2.A 3.B 4.D 5.C 6.C 7.A
8.斑驳 乌黑 闪着 寻觅
9.A(B.“起死回生”用于形容医术高超或比喻手段高超,这里应用“死灰复燃”;C.“推波助澜”是贬义词;D.“栩栩如生”是形容文学、艺术作品表现非常逼真,好像活的一样)
10.参考答案:一波三折 一步登天 一成不变
深居简出 深谋远虑 深恶痛绝
11.B 12.D 13.B 14.B专题训练二:标点、语病、修辞
一、标点(25分,1~3每题3分,4~7每题4分)
1.下面句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渡江区域。
B.母亲有点莫名其妙,就问:“哪个于勒”?
C.《孟子二章》选自《孟子·公孙丑》。
D.在我们幸福的大家庭里,长幼,伯叔,妯娌相处都很和睦。
2.下列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岳飞、文天祥、邓世昌……等无数民族英雄。
B.我不知道这条路是否能走,但我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C.2003年5月1日起,“今日说法”特别节目——“请你断案”将陆续播出。
D.“尽管我的家庭很富有,但我们依然过着俭朴的生活。”比尔·盖茨说。
3.下面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纪念建党80周年活动的主题是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的主旋律。
B.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认为:成功=知识+汗水+灵感+机遇。
C.谈到怎样教育青少年一代?这位教育家有独到的见解。
D.创造,是人类智慧高度发展的结晶;创造,也是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
4.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去好呢,还是不去好?
B.“请到里边坐”,她带着些惊慌的神情说。
C.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D.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5.要想表达“不光你能干,我也能干”的意思,下面的句子应使用的标点符号是( )
你是能干________我不能干________。
A. , ? B. , 。 C. ? 。 D.? !
6.根据括号内提出的要求给句子加标点,使括号内外语意相吻合。
(1)我选他也选你怎么样(我选两个人)
(2)我选他也选你怎么样(我们俩参加选举)
7.对标点符号用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都要远离“非典”,进行自我防护,也防护别人——这是朴素的公德意识。(破折号表转折)
B.好个国民党政府“友邦人士”!(引号表讽刺、否定)
C.“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省略号表思索在进行)
D.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括号表注释说明)
二、语病(39分,1~7每题3分,8题4分,9题2分,10题12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而且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
A.由于技术原因,第三机床厂生产出了大量不合格的次品。
B.公司充分调动职员的积极性,疏通供销渠道,超额完成第一季度计划,比去年同期增长了8%。
C.刘芳华同学虽然并不比别人聪明,但由于她在听课和做练习的时候能够开动脑筋,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思维方法,所以进步比别人快得多。
D.张青青的爸爸今天晚上要做手术,不能来参加家长会了。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初三毕业典礼后,我们全体师生和任课老师一起在新落成的科技楼前合影留念。
B.赵本山的小品总是给人们带来无穷的欢乐和笑声。
C.多读多写,至今仍不失为好的学习语文的一种方法。
D.为了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我们一定要从这次事件中吸取教训,并切实加以改正。
3.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
A.党和群众的关怀与支持,是中科院基因研究能否成功的关键。
B.在万恶的旧社会,逼得杨白劳家破人亡。
C.我们对待犯错误的同志,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
D.假性近视的表现和真性近视一样,看远物模糊近物清楚。
4.选出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 )
A.实现西部大开发的宏伟目标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
B.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是长期以来困难我国基础教育的顽症。
C.新世纪里,我们有决心把自己的祖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
D.能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5.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B.我们呼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立即制止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南联盟极其野蛮的侵略行径。
C.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交通事故,你必须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努力学习驾驶技术。
D.那歌声突然渐渐消失了。
6.对下面病句修改正确的是( )
病句:为预防“非典型肺炎”今后再传染,卫生部制定了严格的消毒办法。
A.删去“为” B.将“预防”改为“防止”
C.在“再”前加“不” D.删去“今后”
7.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虚词,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大手大脚花惯了,那条劳动所得的防线也不见得就是马其诺防线,如果是马其诺防线,也是可以被自己的贪欲攻破的。
B.谁能想到,如此浩荡的海水中竟没有鱼虾、水草,甚至连海边也寸草不生?这无疑就是“死海”得名的原因吧。
C.大家还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计划到要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
D.叫我名字的陌生声音自然是常有的,因而都不是美女蛇。
8.修改病句。(不改变原意,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1)我用了整整两个小时左右,才做好这些题。
(2)为了表彰先进,我们了解了许多李老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动人事迹。
9.修改病句,只改一处。
只要经常锻炼身体,才会不断增强体质。
10.下面一段文字中画线句子有毛病,请选改四处(或删、或换、或添词语)。
这几年,扬州旅游事业发展很快,同时也留下了一些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许多国外的旅游者到中国来①,就是要领会我们这个古老国家的文明、风情的②因为③他们到扬州,除了游览瘦西湖,还要钻一钻曲折幽深的巷子和青石板铺成的路④……而我们一些人总认为这些太“土”,登不了大雅之堂。其实,扬州的这些“土”,在外国人眼里恰是难得一见的“雅”⑤。
三、修辞(36分,1~7每题3分,8题9分,9、10题各3分)
1.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句是( )
A.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得大。
B.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柳枝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
C.语言,也就是说话,好像是极其稀松平常的事儿。
D.举行竞赛,有的时候在礼堂,有的时候在窑洞前边,有的时候在山根河边的坪坝上。
2.下面一段文字依次运用的修辞方法正确的一项是( )
我们应该心胸开阔如大海,应该乐于助人,与人为善。试想,如果心眼儿比针鼻还要小,老是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怎么能与同学们相处得好呢?
A.明喻 夸张 设问 B.夸张 暗喻 设问
C.明喻 夸张 反问 D.夸张 暗喻 反问
3.下面句中的修辞方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她那红润的脸蛋犹如盛开的桃花。
B.他跑得飞快,就像踩在棉花上一样。
C.阅览室里安静得连针掉到地上的声音都能听得见。
D.谁会欢迎脱离实际的空头理论家呢?
4.与“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一句所用修辞方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长虹飞架之处,昔日的交通梗塞长蛇阵不见了。
B.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
C.我好像又回到了梦牵魂绕的故乡。
D.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5.选出对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手法的判断及其表达效果的分析正确的一项( )
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春》)(拟人。突出了春花的鲜艳美丽)
B.——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了!(反复,表现了对暴风雨的渴望)
C.你永远和我们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周总理,你在哪里》)(排比。热情地歌颂了周总理的高风亮节)
D.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夸张,突出山的高大,平原的广阔)
6.对句子所用修辞方法判断错误的是( )
A.古代神话里,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比喻)
B.齐先生自己也说嘛,致力于化学四十余年,而建树不多,啥子道理哟?并非齐先生才疏学浅,而是社会未起变化之故。(反问)
C.满窑里围得不透风,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夸张)
D.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对偶)
7.选出能与“四面云山归眼底”构成对偶的一项( )
A.千树万树梨花开 B.万紫千红总是春
C.万家忧乐在心头 D.千锤万凿出深山
8.下面的语句非常巧妙地用某些动物来比喻各种类型的人,你能说出各自所用的动物的名称吗?
例如:立场不稳见风使舵的人(变色龙)
笑脸相迎两面三刀的人( ) 一毛不拔吝啬钱财的人( )
孤陋寡闻见识不广的人( ) 没有依靠无处投奔的人( )
强横无赖独霸一方的人( ) 毫无主见随声附和的人( )
代人受过替人受罪的人( ) 鞠躬尽瘁为民造福的人( )
德才兼备大有作为的人( )
9.下面这段文字中“惊叹号”比喻的是什么,用简明的话写出你的理解。
古往今来,有多少风华少年,在酒色财气的迷惘中浪费了宝贵的青春。前人用生命写成的启示,像一个个惊叹号在警示后人:要谨防灵魂的蛀虫、人生的蟊贼。
10.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排比、反问连用的句子。
生活中时常有些东西触动你的心,使你激昂、快乐、忧愁、深思,这就是诗啊!
参考答案
一、1.A 2.A 3.C 4.B 5.A
6.(1)我选他,也选你,怎么样
(2)我选,他也选,你怎么样?
7.A
二、1.C 2.D 3.D 4.A 5.B 6.B 7.C
8.(1)去掉“左右”或“整整”
(2)把“许多”放在“动人事迹”前面
9.将“才”改为“就”或将“只要”改为“只有”
10.①删去“国外的”
②“领会”改为“领略”
③“因为”改为“因此”或“所以”
④“和”的后面添上“走一走”,或把“和”改为“走一走”
三、1.C 2.C 3.B 4.C 5.A 6.B 7.C
8.笑面虎 铁公鸡 井底蛙 丧家犬 地头蛇 学舌鹦鹉 替罪羊 老黄牛 千里马
9.浪费青春的教训。
10.参考答案:生活中时常有些东西触动你的心,使你激昂,使你快乐,使你忧愁,使你深思,这难道不是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