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单元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单元测试(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81.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2-14 11:16: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
满分50分 时间50分钟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
1.下列关于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有石油的地方,一般都有天然气存在
B.空气中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约为0.94%
C.地球表面约有71%被海水覆盖
D.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2.对下列词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不合理的是(  )
A.火上浇油——隔绝空气
B.风助火威——为燃料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
C.釜底抽薪——燃烧需要可燃物
D.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人们要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夜晚发现液化气泄漏,切忌立即开灯检查
B.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C.水能浇灭燃着的木材,是水降低了其着火点
D.图书档案起火,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4.燃烧时把煤块粉碎的目的是(  )
A.减少氧气消耗量 B.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降低煤的着火点 D.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5.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燃烧条件的探究。试管①中充满氮气,试管②③中充满氧气,升温至80℃仅观察到②中的白磷燃烧。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对比试管①②可知,氮气不支持燃烧
B.对比①③可知,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与氧气接触
C.对比试管②③可知,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D.试管上方的气球有密闭装置、缓冲气压的作用
6.下列有关安全措施得当的是(  )
A.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先做灯火实验
B.档案材料着火,用水基型灭火器扑灭
C.电烤炉着火时,立即用水浇灭
D.天然气泄漏,开灯检查泄漏点
7.下列气体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体积分数,遇明火不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天然气 B.氢气 C.氮气 D.一氧化碳
8.如图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或分析正确的是(  )
a b c d
A.图a中将煤球变成蜂窝煤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长煤燃烧的时间
B.图b中火柴头垂直向上燃烧时容易熄灭,是因为热空气提高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C.图c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圈阻碍空气的流动
D.由图d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燃烧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9.下列关于化学爆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化学爆炸是物质剧烈燃烧的结果,所以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B.天然气和氢气在密闭容器内混合,用电火花点火可能发生化学爆炸
C.化学爆炸一定会伴有发光、发热现象
D.面粉厂遇到明火发生爆炸,属于化学爆炸
10.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展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观念:化学变化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B.科学思维: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能使燃着木条熄灭的一定是二氧化碳
C.科学探究与实践:可用细铁丝代替红磷完成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D.科学态度与责任:可燃性气体遇明火易发生爆炸,加油站要严禁烟火
11.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阳离子带正电荷,所以带正电荷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
B.燃烧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C.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D.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12.下列熄灭蜡烛的方法在中,原理为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的是(  )
A.B.C. D.
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空1分,第20题3分)
13.(5分)能源的开发与合理利用非常重要。
(1)化石燃料包括①   、石油和天然气,它们都含有②   元素,是不可再生能源。埋藏于海底,将来可能会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是③   。
(2)利用石油中各组分的①   不同进行分离可制得汽油、柴油等产品。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②   。
14.(4分)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一氧化碳可以冶炼金属,写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   。
(2)乙醇可作燃料写出乙醇化学式   (用化学式表示)
(3)   可用于钻探机的钻头。
(4)石灰乳粉刷墙壁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5.(5分)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最好使用   (填序号)
A.纯蓝墨水笔 B.碳素墨水笔 C.圆珠笔
(2)用活性炭除去装修产生的对人体有害的气体,利用了它的   性。
(3)做饭时,有时燃气灶或煤炉的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此时应将灶具或炉具的进风口   。(填“变大”或“变小”)
(4)消防员用高压水枪灭火的主要原理是   。
(5)生活中硬水软化的常用方法是   。
16.(4分)2022年12月4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请回答下列问题:
(1)液氢、液氧是运载火箭的推进剂,液氢在分类上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氢气燃烧时除了具备充足的氧气外,还需要其   才能燃烧。
(2)宇航服可采用氢氧化锂(LiOH)去除二氧化碳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LiOH+CO2=Li2CO3+X,则X的化学式为    。
(3)东风着陆场做了各种准备工作,公共场所用“84消毒液”(NaClO溶液)进行了环境杀菌。NaClO中Cl元素的化合价是    。
17.(3分)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息息相关。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常用    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2)种植豆科植物的土地一般不施肥而含氮量较高,说明空气中含有   (填化学式);
(3)食用“加铁酱油”可预防贫血,其中的“铁”是指   (填“元素”或“原子”);
18.(6分)烧烤中的化学,前段时间,“淄博烧烤”冲上热搜。淄博烧烤是淄博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仍保留着独立小炉木炭有烟烧烤。
(1)吃烧烤时最好在室外通风良好的地方,理由是    。人们常用扇子扇火使火更旺,其原理是    。烧烤完毕需要将火熄灭,写出一种灭火的方法    ,其灭火原理是   。
(2)吃烧烤时,在远处就能闻到烤肉串的香味,从分子的观点解释这一现象,是因为    。
(3)肉类食品直接在高温下烧烤,会产生一种高度致癌物质——苯并芘(化学式C20H12)附着在食物表面,从而对人体健康有害。苯并芘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精确到0.1%)。
19.(8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以下装置进行“白磷燃烧的条件”的探究(白磷的着火点为40℃)。
(1)实验前,打开K1、关闭K2,或者打开K2、关闭K1,分别向上拉动两支注射器的活塞,均能出现    现象,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将装有适量白磷的具支试管放入20℃的冷水中,打开K1、关闭K2,往A中注入适量的双氧水,B中白磷未燃烧的原因是   ,C中的现象是   。
(3)关闭K1、打开K2,往D中注入适量的稀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当观察到   ,说明二氧化碳与白磷充分接触。然后将B中的水换成80℃的热水,白磷不燃烧,这样设计的目的是   。
(4)打开K1、关闭K2,往A中注入适量双氧水,一段时间后B中白磷燃烧,由此现象说明   。此时再关闭K1、打开K2,往D中注入适量的稀盐酸,白磷的火焰熄灭,体现了二氧化碳   的化学性质。
20、(3分)在煤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制成供居民采暖用的“环保煤”,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减弱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环保煤”燃烧时生石灰吸收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mSO2+O2 nCaSO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m、n的值分别是 ;
(2)若煤厂一次共加入含氧化钙80%的生石灰70吨,则理论上最大可吸收二氧化硫多少吨?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CACBB 6-10ACDBD 11-12DD
13.煤 C 可燃冰 沸点 CH4+2O2CO2+2H2O 
14. CO+CuOCu+CO2 C2H5OH C CO2+Ca(OH)2=CaCO3↓+H2O
15.B 吸附 变大 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煮沸
16.纯净物 O2 H2O +1
17.肥皂水 N2 元素
18.防止木炭不完全燃烧产生CO,引起中毒  提供更多的氧气 用水浇灭 使温度降至木炭的着火点以下 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95.2%
19.(1)C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倒吸入导管内
(2)温度没有达到白磷的着火点,有气泡产生,但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3)CaCO3+2HCl=CaCl2+CO2↑+H2O,C烧杯中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烧杯中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证明燃烧需要氧气。
(4)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0.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