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区初中城西联盟2014-2015第二学期初二期中联合测试
初二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3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所有的答案均应书写在答题卷上。
第一部分(26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chuí( )炼 ②(xiè)______渎 ③倦_____(dài) ④( yōu ) ____柔寡断
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各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①《我在清流中的俗流》一文中所引第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句话之后,作者举例说那些明清文士可能包括“至死不逾的沈周、薰荡不羁的唐寅、规正孺雅的文徵明、又或显赫朝野的董其昌及隐逸不群的高濂……”
②周末,太湖湿地公园里游人穿流不息,湖光山色,美如仙境,令人叹为观之。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抽刀断水水更流, 。(李白《 》)
②塞下秋来风景异, 。(作者___________《渔家傲》)
③ ,归思方悠哉。(韦应物《闻雁》)
④低头乍恐丹砂落, _。转觉鸬鹚毛色下, 。(白居易《池鹤》)
⑤ ,相伴过年华。(葛天民《 迎燕 》)
⑥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
⑦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不以千里称也。(韩愈《马说》)
4.认真阅读下列材料,概括这则材料所讲内容(不得超过20个字)(3分)
从气象角度看,区分雾与霾主要在于水分含量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小:水分含量在90%以上的叫雾,水分含量低于80%的叫霾。霾的核心物质是空气中悬浮的灰尘颗粒,气象学上称为气溶胶颗粒。随着空气质量逐渐恶化,“霾”天气现象出现频率越来越高,当中含有数百种大气化学颗粒物质,其中最有害健康的是气溶胶粒子,如矿物颗粒物、硫酸盐、硝酸盐、燃料和汽车废气等,它们在人们毫无防范的时候侵入人体呼吸道和肺叶中,从而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生殖系统等疾病,诸如咽喉炎、肺气肿、哮喘、鼻炎、支气管炎等炎症,长期处于这种环境还会诱发肺癌、心肌缺血及损伤。
5.名著阅读 (5分)
(1)鲁达惩治镇关西,发生了什么意外,鲁达是怎么处理这一意外情况的?(3分)
(2)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 ( http: / / www.21cnjy.com )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不幸文刺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西江月》) (2分)
词中所写人物是谁?他不幸文刺双颊的原因是什么?
第二部分(44分)
阅读他《天净沙 秋思》完成6---7题。(5分)
天净沙 ·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古道西风瘦马”,若改为“古道清风骏马”好不好,为什么? ( 2 分)
7. “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这样写的作用。(3分)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8-12题。(13分)
(甲)①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 http: / / www.21cnjy.com ),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②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 ( http: / / www.21cnjy.com )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③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8.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①明有奇巧人日王叔远(奇怪的) ②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零数)
B.①高可二黍许(大约) ②珠可历历数也(可以)
C.①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是) ②中轩敞者为舱(作为)
D.①东坡右手执卷端(上面) ②其人视端容寂(端正)
9.翻译下面句子。(2分)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10.文中哪些地方最能表现雕刻技艺之传神。(3分)
(乙)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 ( http: / / www.21cnjy.com )兽,入则愧其家室,出则愧其知友州里。惟其所以不得,则狗恶也。欲得良狗,则家贫无以。于是还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有以求良狗,狗良则数得兽矣。田猎之获,常过人矣。
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11.解释加点词(2分)
①惟其所以不得( ) ②于是还疾耕( )
12.翻译下面句子(2分)
家富则有以求良狗,狗良则数得兽矣。
13.从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2分)
阅读《荣誉》,完成14-15题(8分)
荣誉
陈鲁民
①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②之前,在对莫言获奖传言飞扬的时候,莫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直低调回应。获奖以后,他接受采访时说:“说不激动那是在装蒜,心里还是高兴的,但也就是高兴”,“很快就会过去,自己不要当作怎么了不起的惊天动地的大事情”,“头脑清楚,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热爱这块土地,感谢父老乡亲”。
③去年莫言在获得茅盾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学奖后就曾说过,希望“10分钟就忘掉获奖这件事”。这不是他故作姿态的矫情,而恰恰是一种理智与清醒,因为他深知,“得奖之后就会有各种好评和赞誉,要是没有定力,就容易头脑发昏,就容易犯错误,所以我就想快点忘记这件事,让自己轻装上阵。”“忘掉所有的奖项是所有作家最高的选择。”看得出来,莫言面对荣誉非常的清醒。
④说到这里,我想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居里夫人,她获得过包括两度诺贝尔奖的许多荣誉,但她都看得很淡,是不是“10分钟就忘掉”不敢说,但有一个故事说明她对待荣誉的态度。朋友来作客,发现居里夫人的小女儿正玩一枚奖章,忙问:“夫人,你应该知道能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协会颁发的金质奖章是多么高的荣誉,怎么能把它给孩子玩呢?”居里夫人说:“我是想让孩子们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永远守着它,否则就将一事无成。”
⑤的确,获奖是令人高兴的事,你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由“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也有理由“漫卷诗书喜欲狂”,“一日看遍长安花”,但面对荣誉一定要保持清醒。切勿沉溺其中,乐不思蜀。过分陶醉,那会侵蚀你的斗志,涣散你的精神,模糊你的视线,阻挡你前进的步伐,你的人生高度可能就此打住。
⑥牛顿的功绩曾经无与伦比,但遗憾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是,在他的晚年,也被荣誉迷住了双眼,沉醉于鲜花掌声美酒佳肴中,终止了科学探索的历程。在他60岁后,开始频繁出入各种宴会,接受各种称号,佩戴各种勋章,担任各种职务,从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到制币局长,还忙于与科学界的其他头面人物争权夺利,结果,在他人生的最后24年里,几乎毫无建树。
⑦在现实生活中也是这样,我们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看到过不少获奖的科学家、演员,获得过金牌的中国运动员,因为面对荣誉沾沾自喜,居功自傲,忙于应酬,结果落后于飞速发展的时代,或被淘汰出局,或被边缘化,黯然失色,很快就淡出人们视野,像天际转瞬即逝的流星。
⑧泰戈尔说:“鸟的翅膀绑上黄金,它还能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飞吗?”荣誉也是如此,我们希望得到它,也为得到它而欣慰,但绝不能当成沉重包袱背起来,那会迟滞我们攀登的脚步。
14.本文表达的观点是(2分)
15.本文举了居里夫人的例子后为何还要举牛顿的例子?(3分)
16.文章第⑦节能否删除?为什么?(3分)
阅读下文,完成17-22题。(18分)
三游华山
华山是天下名山,我在西安住了十多年了,却还没有去过一次。
今年四月里,筹备了好些天,终于在一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气清朗的日子去了。一到华阴,远远就看见华山了,矗立群山之上,半截在云里裹着,似露非露,像罩了一层神光灵气。朝着那个方向走去,越走越不见了华山,铁兽似的无名群山直铺了几里远的凉荫,树木一片一片的。偶尔从树林子里漫下一条河来,河里却全部没水,满是石头,大的如一间房的模样,小的也有瓮大的,盆大的,枕大的。颜色一律灰白,远远看去,在绿树林子之下,白花花的耀眼,像天地之间,忽然裸露了一条秘密,这便将我吸引过去。置身在那里,先觉得一河石头高高低低,密密疏疏,似乎是太杂乱了,慢慢地便看出它乱得有节奏,又表现得那么和谐。本是一片死寂的顽石,却充满了运动和生命,这使我惊奇不已,高兴得从这块石上跳上那块石头,从那块石上又看这块石头的阴、阳、明、暗,不停地在石隙之间跑出没,竟没有再往华山去,天到黄昏便返回了。
到了五月,我又去一趟华山。直接搭车在桃花站下来,步行了七里赶到华山入谷口,忽见工业谷外有一处院落,很是好看,便抬脚进去,才知道这是华山下名叫“玉泉院”的寺庙。院内空寂无人,数十棵几搂粗的大树,全部遮了天日,树下的场地上,有着深深浅浅的绿,如铺了一层茸茸的地毯。坐上,仰头看见大阳在树梢碎纸片大的空隙激射,低眼看身下的绿,却并不是苔藓,是一种小得可怜的草,指甲盖般圆,裂五个七个瓣,伏地而生,中有数十个针尖大小的花蕊,嫩黄可爱。用手去抠草不能抠起,手却染成浅绿。这小草一棵挨着一棵,延续到草场边的斜砖栏上,几乎又生长在树的根部,如汗毛一般。我太喜欢这种环境了,觉得到了最好的地方,盘脚坐起,静静地听自己呼吸。忽见后边的朱红方格门推开了,出现几个游人。再看时,一条曲径,直从那边花坛旁通去,不知那里又有了什么幽境,只见那路面碎石铺成,光影落下,款款如在浮动。我就这么坐着,神静身爽,竟不觉几个小时过去,起来看天色不早,就又搭车返回西安。
两次华山来,却未登山而归,友人都笑我荒 ( http: / / www.21cnjy.com )唐,我只笑而不语。到了六月初,又邀我的一个学生再次去华山,终于进了谷口,逆一条河水深入。走了三里,本应再走十里便可上山了,河水却惹得我放慢了脚步,后来干脆就在水中列石上坐下。水很明净,河底石子清晰可见,脚伸进去,那汗毛上就显出一层银亮亮的小珠儿,在脚下形成无数漩涡,悠悠而去。青石板很多,水从上流过,腻腻地软着身子,但遇着一块仄石了,就翻出一朵雪浪花,或在下出现一个空轴儿的漩涡。河里没见到鱼,令我很遗憾,到了拐弯处,水骤起小潭,有几丈深的,依然能看到底。捡些小片石丢去,片石如树叶一样,先在水面上浮着飞,接着就没进水,左一漂,右一漂,自自在在好长时间才落水底。
这么又玩了半天,学生催我赶路,我说:“回吧。”他有些疑惑了:“你这是怎么啦 三次上华山,都半途而归 ”我说:“这就蛮够兴趣了。”学生说:“好的还在山上哩!”我说:“是的,山下都这么好,山上不知更是有多好了。”学生便怨我身懒。我说:“不。要是身懒,我能年年想着来吗 能在今年连来三次吗 之所以几年里一直不敢动身,是听别人说得多了,觉得越好越不敢去看。如今来了三次,还未上山,便得了这许多好处,若再去山上,如何能再享用得了 如今不去山上,山上的美妙永远对我产生吸引力。好东西不可一次饱享,慢慢消化才是。花愈是好,与人越亲近;狐皮愈美,对人越有诱力。但好花折在手了,香就没有了;狐皮捕剥了,光泽就没有了。”学生说:“那么,这是什么道理呢 ”我说:“天地大自然是知之无涯的,人的有限的知于大自然永远是无知,知之不知才要欲知。比如人之所以有性格,在于人与人的差异。好朋友之间有了矛盾,往往不在大事上,而在于小事上伤了和气。体育场上百米跑,赛的其实并不在于百米,而是一步的距离。屋内屋外,也不是仅仅只一门之隔吗 可以说,大自然的一切奥秘,全在微妙二字,懂得这个道理,无事不可晓得,无时不产生乐趣和追求。”学生点头称是。两人一路返回。学生很乐道此游,要我下次上华山,一定要邀他同往,并要我将所说的道理写出送他。
17.正如作者所言,大自然的奥妙,全在“微妙”二字,那么对于登山而言,其微妙之处是什么呢 (3分)
18.请对“一到华阴,远远就看见华山了,矗立群山之上,半截在云里裹着,似露非露,像罩了一层神光灵气。”一句作简要赏析。(4分)
19.“一条曲径,直从那边花坛 ( http: / / www.21cnjy.com )旁通去,不知那里又有了什么幽境,只见那路面碎石铺成,光影落下,款款如在浮动。”下面诗句中创设的意境与此相似的一项是(3分)( )
A、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B.造化钟神秀,阴阳隔昏晓。
C.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D.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20.写作高手往往擅长使用“动词”,文中三个加点的动词,请任选一个,说说这个动词用得好在哪里?(3分)
21.“好花折在手了,香就没有了;狐皮捕剥了,光泽就没有了”,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请从生活中举出实例加以阐述。(3分)
22.文章最后语段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请从内容的角度分析这种表达方式的作用。(2分)
第三部分(60分)
21.作文。(60分)
请以“如果没有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说真话,抒真情。 ②字迹清楚,书写工整。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吴中区初中城西联盟2014-2015第二学期初二期中联合测试
初二语文答卷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共26分)
1、(4分)① ② ③ ④
2、下面的句子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错别字
改 正
3、默写:(8分)
①抽刀断水水更流, 。(李白《 》)
②塞下秋来风景异, 。(作者____________《渔家傲》)
③ ,归思方悠哉。(韦应物《闻雁》)
④低头乍恐丹砂落, _________。转觉鸬鹚毛色下, 。
⑤ ,相伴过年华。
⑥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
⑦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不以千里称也。(韩愈《马说》)
4.(3分)
5、(1)3分
(2)2分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共44分)
6、2分
7、3分
8、2分【 】
9、2分
10、3分
11、2分①惟其所以不得( ) ②于是还疾耕( )
12、2分
13、2分
14、2分
15、3分
16、3分
17、3分
18、4分
19.3分( )
20.3分
21. 3分
22.2分
第三部分 作文(60分)
200
300
400
500
600
学校 班级 姓名_________ _ 考试号 考场号 座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