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历史解释、时空观念:准确无误地掌握淝水之战的基本信息和孝文帝改革的具体措施。
史料证实、唯物史观:结合表格、插图、文字等材料,对前秦与东晋文化冲突和孝文帝选择汉化改革的意义思索,对不同文化的选择的思考,培养对历史现象、历史问题初步的分析、归纳和反思能力。
家国情怀、唯物史观:通过对孝文帝改革背景及孝文帝改革的影响的分析,知道顺应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是改革成功的关键,培养从历史中汲取智慧的意识。
核心素养目标
情境导入
看图猜成语
投鞭断流
草木皆兵
风声鹤唳
01、淝水之战
西
晋
280-316年
十六国(304-439)
东晋(317-420)
南方
北方
前秦崛起:
4世纪后期,氐族苻坚建立的前秦逐渐强盛,并统一了黄河流域。
秦王苻坚统一北方后,决定大举南下,荡平江南,消灭东晋,统一中国。
1.背景
2.概况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影响
相关成语
公元383年
前秦和东晋
以少胜多
东晋胜利
对北方:前秦的统治土崩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的状态。
对南方:东晋解除来自北方的威胁,使江南地区免遭战争摧残,为江南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相对安定的环境。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东山再起
巨鹿之战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荆扬晏安,户口殷实
3.探究
在淝水之战中,拥兵80多万的前秦军队为什么会被东晋的8万守军打败呢?
(前秦)苻坚不顾一致反对,强征各族人民当兵,拼凑了步兵60余万、骑兵27万,浩浩荡荡南下,企图灭亡东晋,统一中国。
——统编版《中国历史》七上教材
秋,七月,坚亲至猛第视疾,访以后事。猛曰: “晋虽僻处江南,然正朔相承,上下安和,臣没之后,愿勿以晋为图。鲜卑、西羌,我之仇敌,终为人患,宜渐除之,以便社稷。”
——《资治通鉴·晋纪》
前秦军队虽然有80多万,但向南进军时前后千里,战线过长,力量分散,到达前线的只有30万人。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①军队民族成分复杂,民族矛盾尖锐,军心不齐。
②苻坚骄傲轻敌,指挥失误。
③战线过长,士兵疲于应战。
①虽然兵少,但都是精锐。
②内部团结,士气高涨。
③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指挥得当。
前秦军中其他民族的将领听说苻坚兵败,纷纷改旗易帜,割据一方,组织政权(苻坚统治不得民心)。
苻坚收拾残部回到长安,于385年被羌族人姚苌俘虏杀死。前秦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02、北魏孝文帝改革
1.北魏的崛起与北方的统一
鲜卑是我国北方古老的少数民族,拓跋部是鲜卑族的一支,它发源于大鲜卑山(黑龙江流域大兴安岭的北段)为黄帝后裔。
公元386年,鲜卑人拓跋珪建立北魏。
公元439年,拓跋焘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2.改革背景、目的
阅读材料,分析游牧民族入主中原遇到什么问题?
材料一 幽都之北,广漠之野,畜牧迁徙,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纪契。——《魏书·序纪》
①仍然保持原状,要治理好广大的北方地区困难重重。
材料三 北魏建国至孝文帝执政前近一百年间,北魏境内以汉族人民为主体的各族人民起义多达八十余次。
——张泽威、朱大渭《魏晋南北朝农民战争史料汇编》
②民族(胡汉)矛盾尖锐。
材料而: 刘(注:刘渊,匈奴族)、石(注:石勒,羯族)、 苻(注:苻坚,氐族)……虽曰种类不同,然皆久居中国, 其豪杰好恶之情,犹与中国不甚相异。独拓拔氏, 则以真胡入主中原,纯用胡俗。
——叶适 《习学记言》序目
改革的目的: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巩固统治,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加强对中原的统治)。
3.改革措施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467年-499年),南北朝时期北魏第七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5岁即位,公元490年亲政。孝文帝从小就由汉人冯太后抚养,自幼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更加倾向于汉化改革。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巩固统治,孝文帝登基后,在冯太后的辅佐下,进行了改革,史称“孝文帝改革”。
(1).迁都洛阳
平城
洛阳
平城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治,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洛阳)王里。——《魏书.任城王传》
1、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和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2、洛阳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便于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比较项目 平城 洛阳
地理位置
经济
政治
军事
历史
地理位置偏僻,水旱易发,交通不便
地处中原,交通便利
产粮有限,不足以承载发展需要
农业发达
保守势力强大
当时中原的政治文化中心
受北方少数民族的威胁,
不利于控制中原
利于控制中原
北魏定都近100年
众多汉族王朝先后建都
(2).说汉语、穿汉服
材料一:(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魏书》
材料二:“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30岁以上的鲜卑官员要逐步改说汉语,30岁以下的要立即改说汉语,故意说鲜卑语的,要罢官降爵。——《资治通鉴》
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以汉服代替鲜卑服。
(3).改汉姓
改鲜卑姓为汉姓。
右表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时鲜卑族改用汉姓
的情况。阅读后回答问题。
孝文帝改鲜卑姓为汉姓的目的是什么
减少胡汉观念,促进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促进民族交融。
(4).联汉姻
孝文帝大力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他带头纳范阳卢敏、清河崔宗伯、荥阳郑羲、太原王琼、陕西李冲等汉族大士族的女儿以充后宫,并亲自为六个弟弟聘室,六个王妃中,除次弟之妻出于鲜卑贵族外,其余都是中原的著名汉族大士族。通过这种联姻把两族统治者的利益和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巩固统治。
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帝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元也,宜改姓元氏。谓功臣旧族代(代郡)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资治通鉴》
材料一: 北魏冯太后死后,孝文帝不顾诸王百僚反对,坚持守孝三年……严守礼制……绝酒肉…促进孝观念在北魏的传播。
——《丧礼改革视野下的北魏孝文帝汉化政策》
材料二:孝文帝还废除了鲜卑族原来的政治制度,让王肃仿照南朝齐,重新制定了一套官制礼仪,修订法律,改革官职名称等。
(5).习汉礼、用汉制
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4. 影响:
材料一 北魏时期的洛阳是一座繁华的都城,城内有很大的市场,从四面来的商人汇集这里,交流着来自不同地方的物品,他们中有很多人说着夹杂鲜卑语的汉语,穿着和汉族一样的服饰,……从他们身上,已经看不出鲜卑族和汉族的区别了。
(1).促进了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材料二 孝文帝改革以后,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感慨的说: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皆译自(北魏)杨衒(xuàn)之《洛阳伽蓝记》
(2).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5.人物评价
有人说,“孝文帝的汉化,导致了鲜卑族的消亡,是鲜卑民族的千古罪人!”也有人说:“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是中华民族的功臣!”你是怎么看的?
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促进了古代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大发展,为推动我国历史的发展立下了功勋,孝文帝不愧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
评价改革成功与否主要标准:
1.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促进历史前进;
2.是否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
惜乎孝文南迁五年即死。他的抱负未能舒展,鲜卑人追不上他的理想,而变乱由此起。
——钱穆《国史大纲》
但从鲜卑族拓跋部角度看,孝文帝改革使鲜卑族丧失勇武之气,是最终导致鲜卑族分裂和消亡的原因之一。(反)
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
一分为二
03、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1)生产方式交融
北方少数民族
《狩猎图》
边境汉人《放牧图》
边境汉人
《二牛抬杠图》
汉族向北方少数民族学习畜牧业
北方少数民族《扬场图》
北方少数民族《采桑图》
北方少数民族《耕耙图》
北方少数民族向汉族学习农业技艺
(2)生活习俗交融
汉族妇女制作蒸馍与烙饼
汉族士大夫在烧烤
穿汉族服装的少数民族贵族
穿裤褶服的南朝汉族乐队
(3)政治制度交融
北魏经典拓碑
北朝统治者沿袭中原地区的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4)文化艺术交融
敕勒歌
朝代:南北朝
作者:佚名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高车语→鲜卑语→汉语
汉人演奏少数民族乐器图
胡旋舞
魏晋时期的北方,胡汉合舞已成为普遍风气,各兄弟民族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推进了乐舞的发展。
(5)民族心理交融
材料:全部北朝史中凡关於胡汉之问题,实一胡化汉化之问题,而非胡种汉种之问题,当时之所谓胡人汉人,大抵以胡化汉化而不以胡种汉种为分别,即文化之关系较重而种族之关系较轻,所谓有教无类者是也。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汇,思想感情日益沟通,以往的“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
(6)交融影响
材料1:这一民族大融合,固然经历了长期的痛苦历程,但是由于汉族接受了新的成分,因此在经济上、文化上,不但没有衰落,而且比之以前更加兴盛起来。中国历史上空前强盛的隋唐封建国家,就是在这种民族大交融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
——王仲荤《魏晋南北朝史》
材料2:“北朝的强盛来自……变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 ,并构成了……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摘自吴宗国主编
根据材料思考: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有何影响?
①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和精神文化;
②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合作探究: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会出现民族交融的高潮?
各民族错居杂处,加强了相互交流;
生产生活上各民族相互学习;
政治制度上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君主专制;
思想文化上相互学习;
社会习俗上各民族相互借鉴吸收;
民族心理上民族隔阂与民族偏见逐渐减少。
对于民族的大交融,你有什么认识或看法呢?
拓展提升
①各民族相互交流交融,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民族交融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
③国家的统一也会进一步促进民族交融和社会和谐。
以史为鉴
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民族意识?
中华文化之所以如此精彩纷呈、博大精深,就在于它兼收并蓄的包容特性。展开历史长卷,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到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从“洛阳家家学胡乐”到“万里羌人尽汉歌”;从边疆民族习用“上衣下裳”“雅歌儒服”,到中原盛行“上衣下裤”、胡衣胡帽,以及今天随处可见的舞狮、胡琴、旗袍等,展现了各民族文化的互鉴融通。各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这是今天我们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
——习近平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各民族友好相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等
背景
内容
影响
①北魏统一黄河流域,黄河流域民族融合成为趋势。
①494年迁都洛阳
②推行汉化措施
②用鲜卑习俗治理广大的北方地区困难重重。
(穿汉服、说汉语、改汉姓、通汉婚)
促进了民族交融;
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北魏政治和
北方民族大交融
淝水之战
孝文帝改革
北方民族大交融
1.促进民族交融,丰富中华文明
2.为隋唐奠基
↓
↓
前秦土崩瓦解,北方分裂混战;
本课小结
1.“谢玄、谢琰、桓伊等引兵渡水击之。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死者什七、八。初,秦兵少却,朱序在阵后呼曰:‘秦兵败矣!’众遂大奔。”(摘自司马光《资治通鉴》)这段文字描写的这场战役发生在( )
A.秦汉时期 B.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C.隋唐时期 D.辽宋夏金元时期
2.“草木皆兵”“风声鹤唳”“投鞭断流”等成语都与中国古代一次战役有关,这次战役( )
A.前秦胜利,与东晋形成对峙局面 B.双方在八公山展开激战
C.战役的地点在前秦境内 D.此战后,北方再度陷入分裂混战状态
B
检测提升
D
3.考古学家在已发掘的北魏晚期墓葬进行研究时发现,汉贵族墓中出土的陶俑男戴风帽,女穿斜领窄袖长袍,是鲜卑族服饰;而鲜卑贵族的墓葬行制则是典型的汉族墓葬风格。这一现象说明了( )
A.民族交融影响社会生活 B.国家统一利于民族交融
C.民族交融改变婚丧传统 D.服饰变迁见证经济发展
4.下图反映了北魏时期中原地区北方民族流行的裤装。它改良了北方民族的窄口裤,裤口被加大,形制上向汉族传统的长衣靠拢,有点类似“喇叭裤”。如果军队遇到军事任务,就用带子在裤子膝盖处绑紧。这种融合趋势主要得益于( )
A.北方游牧民族南下 B.汉族居于主体地位
C.统治者的政策推动 D.北方安定的社会环境
A
C
5.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政权的君主普遍具有很高的汉文化造诣,如前赵的刘渊(匈奴)“《史记》、《汉书》、‘诸子’,无不综览”,前燕的慕容孰(鲜卑)“尚经学,善天文”,前秦的苻坚(氐)“博学多才艺”等。这一现象的出现( )
A.利于推动少数民族政权的封建化 B.消除了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
C.加速了少数民族的文化走向衰落 D.使儒学的正统地位得以巩固
6.从十六国政权的职官设置来看,各政权的中枢一般设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等,军事方面设有大将军、骠骑大将军等,地方承袭郡县制度等;此外另设有专门管理和统治其他少数民族的政治机构单于台,统治者也往往自称“大单于”。这( )
A.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 B.缓和了胡汉之间的矛盾
C.导致社会的封闭保守 D.加剧了民族之间的隔阂
A
B
7.“(太和十九年)六月己亥,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丙辰,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产生的背景是( )
A.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B.丝绸之路促进了经济的交流
C.西晋灭吴并统一了中国 D.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8.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徙都洛邑”,向南方的齐借书抄写,以充实北魏的国家图书。孝文帝此举旨在( )
A.消除民族隔阂 B.学习中原文化
C.确立正统地位 D.统一黄河流域
D
B
9.有学者指出:“和其他游牧民族一样,鲜卑族拓跋部曾经相当落后、保守,并与华夏文明格格不入。孝文帝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的改革完全是自觉、积极、主动地接受汉文化。”这主要说明孝文帝改革( )
A.促进了民族交融 B.促进民主制发展
C.结束了分裂状态 D.改变了国贫现象
10.《魏书》载:“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日:‘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这一号令( )
A.引发了农民起义导致北魏灭亡 B.推动了北魏完成了全国统一
C.阻碍了中原社会发展 D.促进了北方的民族交融
A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