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模拟试题(一)(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模拟试题(一)(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2-14 18:42: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期末综合素质检测(一)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有关我国地理位置和疆域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亚欧大陆西部、太平洋东岸
B.大部分地区位于温带,小部分地区位于热带和寒带
C.我国最南端在海南岛上
D.疆界长,邻国多,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
读“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域轮廓图及流经河流图”,回答2~3题:
2.图中临海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四个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及流经河流对应正确的是(  )
A.①—云—黄河 B.②—粤—闽江
C.③—鄂—长江 D.④—黑—淮河
4.下图为中国老龄化人口(60岁以上)时钟,据图分析,我国近年来施行“全面二孩”人口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增长十分缓慢 B.人口基数越来越小
C.出生人数少于死亡人数 D.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
5.下列有关我国人口和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目前已全面放开生育政策
B.人口分布不均匀,东密西疏
C.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D.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满族
中国是个多山的国家,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了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镶嵌其间。读“中国局部地区地形分布简图”,回答6~7题:
6.长江、黄河共同发源于图中甲、乙、丙、丁所示地形区中的哪一个(  )
A.甲 B.乙 C.丙 D.丁
7.图中甲、乙、丙、丁所示的地形区,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8.下列地区属于我国人口最密集的是(  )
A.内蒙古高原 B.华北平原
C.青藏高原 D.云贵高原
  读“长江、黄河干流示意图”,回答9~10题:
9.关于两条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黄河流入黄海,长江流入东海
B.两条河流上、中游分界点都在地势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
C.图中所示的水利枢纽工程都在地势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附近
D.图中所示的水利枢纽工程主要功能都是防洪、发电
10.图中,有“塞上江南”之称的河套平原种植业发达,影响其发展的关键因素是(  )
A.热量 B.农业技术水平
C.劳动力 D.水源
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土地资源分布简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从图中看,我国耕地与草地之间的分界线大致为( )
A.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B.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
C.干旱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 D.干旱区与湿润区分界线
12.对土地资源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A.耕地多分布在降水较多、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
B.林地多分布在降水较多、地形较为平坦的地区
C.草地多分布在降水较少的山地、高原地区
D.高原、山地地区由于地势较高,土地资源无法利用
读“中国东部地区水资源分布图”,回答13~14题:
13.我国东部地区水资源空间分布规律是(  )
A.南多北少 B.南少北多
C.夏季多 D.冬季多
14.针对我国东部地区水资源分布情况,我们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大量开采地下水 B.闲置耕地
C.北煤南运 D.南水北调
15.小明在网店购买了美国农场种植的水果车厘子,商家从美国发货运抵北京,最可能选择的运输方式是(  )
A.航空 B.铁路 C.公路 D.管道
  读“我国部分农业区分布图及表格”,回答16~17题:
甲地区 乙地区
人均耕地面积(公顷) 0.31 0.07
谷物年产(千克/公顷) 4 916 12 414
16.图中甲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该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是(  )
①纬度高,气温高 ②土壤肥沃 ③地形平坦,地广人稀 ④光热充足,作物单产高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7.乙地区过去曾是我国重要粮仓,向北方地区输送大量粮食;但近年来,乙地区却从甲地区大量调入粮食。导致乙地区粮食生产地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发展速度快,占用耕地多
B.水旱灾害频发,粮食产量下降
C.生产技术落后,粮食单产降低
D.劳动力缺乏,耕地大量荒废
读图,回答18~19题:
18.图中景观最可能分布在下列哪一地形区(  )
A.四川盆地 B.内蒙古高原
C.江南丘陵 D.华北平原
19.该地区最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是(  )
A.畜牧业 B.种植业 C.渔业 D.林业
我国具有发展农业生产的优越条件,如图为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活动。读图,回答20~21题:
20.图中最适合在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的农业产业是( C )
A.① B.② C.③ D.④
21.如果④图中,枝头挂满了苹果,则果园主人的汽车车牌最有可能是( A )
A.鲁A—××××× B.川B—×××××
C.湘C—××××× D.粤D—×××××
  如图是我国主要石化(石油化学工业)企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22~23题:
22.我国石化企业的分布特点是(  )
①东多西少 ②西南多,东北少 ③北多南少 ④沿海多,内陆少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③④
23.与甲地区相比,乙地区发展大型石化企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
①水陆交通便利 ②接近原料产地 ③本地市场需求大 ④劳动力廉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4. “淘宝”、“美团”等手机软件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这主要得益于我国(  )
①现代交通快速发展 ②人口增长速度快 ③民族众多 ④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 ⑤国家政策大力支持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25. 2019年4月,上海张江生物医学产业园新增四个产业园,生物医学产业在此聚集的主导因素是(  )
A.劳动力数量 B.能源矿产
C.交通运输 D.科学技术
第Ⅱ卷(综合题,共50分)
二、综合题(共50分)
26.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暑假期间,王小明和好友张林在微信聊天,张林邀请王小明参加暑期地理野外考察活动。
材料二 暑期地理野外考察小组成员:王小明、张林、刘涛、林峰、邢丹、李莎。
材料三 暑期地理野外考察小组成员家乡所在地及活动地点分布图。
(1)张林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是  ,王小明所在的城市位于五带中的  带。(2分)
(2)家乡竞猜(图中A、B、C、D)(8分)
①刘涛:张林的家乡太阳升起的时候,我的家乡正星斗满天。刘涛的家乡位于图中  地,该地人口密度  (填“大”或“小”)。
②林峰:我的家乡濒临渤海和黄海。林峰的家乡位于图中  地,该省级行政区域的行政中心是  。
③邢丹:我的家乡位于黄河中游沿岸。邢丹的家乡位于图中  地,冬季受强冷空气影响,易发生  (气象灾害)。
④李莎:我的家乡四季常绿,有旖旎的海岛风光。李莎家乡位于图中  地,和张林家乡相比由于跨  (填“纬度”或“经度”)大,气候差异很大。
(3)小组六位成员中,  和  的家乡是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区。(2分)
27.我国纵横交错的山脉和复杂多样的地形,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又使祖国各地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各有不同。读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图中序号代表的山脉是:①   ;②   。(3分)
(2)山脉③以东的农业类型主要是   ,以西的农业类型主要是   。(2分)
(3)图中甲、乙、丙三大高原,地面崎岖不平,岩溶地形广布的是   ,该区域易发生的地质灾害有   等。(2分)
(4)上面右图是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图。从因地制宜的角度考虑,适宜发展林业的是  ,适宜种植花卉蔬菜的是  。(填字母)(2分)
28.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读“长江干流纵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7分)
(1)长江发源于青海省的  山,干流流经我国11个省级行政区域,全长  千米。(4分)
(2)长江不同河段地形地势迥异,上游地区地势落差较  ,下游地区以  (地形)为主。(4分)
(3)下列结构图可示意长江中游地区洪涝灾害易发的主要原因。请将下列代表地理现象的字母填入图中相应的空白框内。(5分)
A.水流速度减缓 B.泥沙淤积
C.降水集中 D.植被遭到破坏
E.湖泊面积减小
答案:             。
(4)为减少长江中游地区洪涝灾害威胁,相关部门可采取的措施有   。(4分)
29.亚欧大陆桥是指东起连云港,西至荷兰鹿特丹的连接多国、横贯亚欧两大洲的铁路线。今天的亚欧大陆桥被誉为“现代丝绸之路”,促进了我国与中亚、欧洲的经贸往来,对亚欧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作用。下图为亚欧大陆桥的东段。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亚欧大陆桥在中国的铁路线包括A  线、B  线。
(2分)
(2)小明从连云港到乌鲁木齐,觉得一路上嘴唇越来越干的原因是   。(3分)
(3)将下列亚欧大陆桥经过地区的地理事物的序号,按照从东向西的顺序排列:   。(2分)
①华北平原 ②黄土高原 ③天山山脉 ④河西走廊
(4)下列城市中,亚欧大陆桥没有经过的是(1分)(  )
A.徐州 B.郑州 C.石家庄 D.西安
(5)修建铁路B和C时,因为自然条件所造成的困难有何不同   。(4分)
参考答案与解析:
期末综合素质检测(一)
测控导航
知识点 题号
从世界看中国 1、4、5、29
中国的自然环境 2、3、6、8、9、26、27、28、29
中国的自然资源 7、11、12、13、14
中国的经济发展 5、10、15、16、17、18、19、20、21、 22、23、24、25、27、28、29
一、单项选择题
1.D 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小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寒带;我国最南端在曾母暗沙。
2.B 3.C 第2题,读图分析可知,①为云南省,②为广东省,③为湖北省,④为黑龙江省。我国临海的省区有14个,自北向南依次为: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台湾、广东、香港、澳门、广西、海南。第3题,依据省区轮廓,读图分析可知,①为云南省,简称云或滇,流经河流是长江;②为广东省,简称粤,流经河流是珠江;③为湖北省,简称鄂,流经河流是长江;④为黑龙江省,简称黑,流经河流是黑龙江。
4.D 由中国老龄化人口时钟可以看出,我国人口的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人口增长率开始下降,青壮年劳动力越来越少。
5.B 我国现在实行“二孩”政策,不是全面放开生育政策。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
6.C 7.D 第6题,长江与黄河共同发源于青藏高原,由图可知,甲是准噶尔盆地,乙是塔里木盆地,丙是青藏高原,丁是东北平原。第7题,据图可知,丁地是东北平原,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
8.B 华北平原地形平坦,气候适宜,经济发达,故人口密度大。
9.C 10.D 第9题,黄河流入渤海,长江流入东海;两条河流上、中游分界点都不在地势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图中所示的水利枢纽工程都在地势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附近;图中所示的水利枢纽工程,小浪底的主要功能是防洪、防凌、减淤,没有发电。第10题,河套平原是我国最古老的灌区之一,在河套平原上,黄河与众多引水渠道纵横交错,使广大的农田得以灌溉。由于水稻、小麦、玉米、胡麻等农作物都很适宜在河套平原生长,因而这里自古就有“塞上江南”
之称。
11.B 12.C 第11题,从图中看,耕地与草地之间的分界线大致和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相一致。故选B。第12题,根据图中提示,可判断耕地多分布在降水较多、地形平坦的地区;林地多分布在降水较多、地形起伏较大的丘陵和山区;草地多分布在降水较少、地形起伏较大、地势较高的高原山区。故选C。
13.A 14.D 第13题,从图中看,我国东部地区自南向北依次为丰水带、多水带、过渡带、少水带,即南多北少。本题问的是空间分布规律,选项C和D表示的是时间分布规律。第14题,为缓解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状况,我国实施了南水北调工程,把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到华北和西北地区。
15.A 水果车厘子属于易变质的货物,要求速度快,且美国与中国之间是海洋,故选择航空运输。
16.C 17.A 第16题,甲地区位于东北平原,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第17题,乙地区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这里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城市发展速度快,占用耕地多,导致长江三角洲粮食生产地位下降。
18.D 19.B 本题组考查我国农业分布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图中景观地形平坦、麦浪滚滚,是华北平原上典型的种植业景观。
20.C 21.A 第20题,内蒙古自治区位于内蒙古高原,草场广布,适合发展畜牧业。第21题,苹果属于温带水果,分布在我国的北方地区,山东省位于北方地区,种植苹果;四川省、湖南省和广东省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
22.D 23.B 第22题,通过图例可判断,各类石化企业分布具有沿海多(海运便利)、内陆少、北多(资源丰富)南少、东多(经济发达)西少的特点。第23题,甲地区靠近石油产地,资源丰富,劳动力廉价;乙地区水陆交通便利,接近消费市场。
24.B 本题主要考查高新技术产业。由于高新技术产业、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以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许多手机软件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
25.D 生物医学产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上海所在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这里科学技术先进,适宜发展生物医学产业。
二、综合题
26.解析:第(1)题,根据微信中的聊天,张林的家乡在黑龙江省,简称黑。王小明的家乡在广东省广州市,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于热带。第(2)题,刘涛与张林的家乡时间差异很大,说明两地跨经度大,可判断刘涛的家乡位于B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该地深居内陆,气候干旱,人口稀少。林峰的家乡濒临渤海和黄海,则位于图中C地辽宁省,行政中心是沈阳。邢丹的家乡位于黄河中游沿岸,从图中看,D地符合,属于山西省,冬季受强冷空气影响,造成大范围剧烈降温,形成寒潮。四季常绿、海岛风光,可判断李莎的家乡位于热带,且是岛屿,由此判断位于A地海南。海南和哈尔滨跨纬度大,气候差异大。第(3)题,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刘涛的家乡以维吾尔族为主,张林的家乡以满族和朝鲜族为主。
答案:(1)黑 热(2分)
(2)B 小 C 沈阳 D 寒潮 A 纬度(8分)
(3)张林 刘涛(可前后顺序颠倒)(2分)
27.解析:第(1)题,山脉①是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通过位置辨认是太行山脉;山脉②呈弧形,在我国西南,是喜马拉雅山脉。第(2)题,山脉③为大兴安岭,东侧是东北平原,农业以种植业为主,西侧是内蒙古高原,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第(3)题,云贵高原的地貌特征是地面崎岖不平,岩溶地形广布。由于降水多,山区广布,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第(4)题,农业的发展应该因地制宜,海边滩涂适合发展海水养殖,平缓的山坡适宜发展林业,城市郊区则适宜发展花卉蔬菜种植,方便供应城区。
答案:(1)太行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3分)
(2)种植业 畜牧业(2分)
(3)乙 滑坡、泥石流(2分)
(4)A B(2分)
28.解析:本题考查长江的概况、水能分布、存在问题及治理措施。第(1)题,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干流分别流经青、川、藏、云、渝、鄂、湘、赣、皖、苏、沪11个省级行政区域,全长6 300千米。第(2)题,长江上游地区地势起伏大,落差大,下游地区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第(3)题,长江中游地势较为平坦,由于河道弯曲、水量大,泄洪不畅,容易发生洪涝灾害,植被的破坏,湖泊面积的减小,加剧了洪涝灾害。第(4)题,此题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上游植树造林、绿化荒山;中游退田还湖,平垸行洪等。
答案:(1)唐古拉 6 300(4分)
(2)大 平原(4分)
(3)左:D 中:A 右:C B E(5分)
(4)上游植树造林、绿化荒山;中游退田还湖,平垸行洪(言之有理即可)(4分)
29.解析:第(1)题,此条铁路线在中国部分为横贯东西的铁路线,A是陇海线,B是兰新线。第(2)题,受海陆因素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多,西部地区降水少。第(3)题,连云港位于江苏省,这里是华北平原,向西依次是黄土高原、祁连山脉北段的河西走廊、天山山脉。第(4)题,陇海—兰新线没有经过河北省,所以不经过石家庄。第(5)题,铁路B位于西北地区,降水稀少,修建铁路时的困难是干旱。铁路C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缺氧和低温是修建铁路时的困难。
答案:(1)陇海 兰新(2分)
(2)我国东部降水多,西部降水少(3分)
(3)①②④③(2分)
(4)C(1分)
(5)修建铁路B时有风沙、干旱、缺水等困难;修建铁路C时会遇到高寒缺氧及冻土等困难(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