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国的农业教学设计
课题 中国的经济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地理 年级 八
教材分析 第四章《中国的主要产业》教材分成主要围绕四个部分,分别是农业、工业、高技术产业和交通运输业。这四个产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比例构成、发展过程、水平和潜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国家的经济结构、水平和潜力。首先,教材对农业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包括作物名称、主要产区以及与之相关的工业部门等。接着,教材分析了我国的工业情况,强调了新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农产品的产量大幅度增长,主要农产品的人均占有量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然后,教材探讨了我国的高技术产业,展示了我国在科技领域的发展成果。最后,教材研究了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分析了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总的来说,这一章节的内容旨在让学生对中国的主要产业有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从而理解这些产业对中国经济结构和发展的影响。
学情分析 在第四章《中国的主要产业》这一章节中,教材主要围绕农业、工业、高技术产业和交通运输业这四个部分展开。其中,农业部分包括作物名称、主要产区以及与之相关的工业部门等详细信息。学情分析显示,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时代性。例如,近年来中考试题中,多以读图题形式考查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或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这样的命题特点不仅考察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也强调了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此外,通过对本章内容的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互助学习,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的主要产业,从而理解这些产业对中国经济结构和发展的影响。同时,通过新课导入,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建设,这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总的来说,本章的学情分析表明,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全面了解和认识中国的主要产业,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学习目标+核心素养 1.运用相关图文资料,说出农业的概念、部门及主要农产品。2.知道我国农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3.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特点。(区域认知)4.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人地协调观)
重点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特点。
难点 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导入:播放《餐桌》动画。 学生观看后,师问题引导。学生描述动画所展示的内容。 学生认真倾听观看感受视频,感受农业知识。 具体情境导入,使学生有代入感。
讲授新课 一、情境导入同学们,你们可知道,我们每天喝的牛奶,吃的米饭、蔬菜、瓜果、鱼肉,穿戴的衣帽,都是由哪一个产业生产的或由哪一个产业提供原料?二、明确目标:学生集体朗读,教师解读三、课堂探究(1)狭义的农业是指什么?(2)广义的农业包括哪些生产部门?(3)农业的五个部门各生产哪些主要产品?小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农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农产品的产量大幅度增长,主要农产品的人均占有量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1%的人口,这是举世公认的奇迹。广大农民不仅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正在向小康水平迈进,一些较发达的农村已达到富裕水平。 过渡:同学们,我们穿戴的衣帽,做菜用的油,喝粥时用的糖,喝茶时用的茶叶,治病时用的中草药,等等,它们与农业生产有关系吗?有什么关系呢?它们是由哪一类农作物加工而成的呢?1、读图4-7,说一说粮食作物中水稻和小麦的的分布特点。小组讨论:影响水稻和小麦发布的主要因素。2.读“中国部分经济作物分布”图,提问:(1)图中哪些作物属于热带经济作物?我国热带经济作物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2)我国棉花生产主要集中在哪些地区?(3)我国甘蔗生产主要集中在哪些省区?3、学生自学“油料、糖料和饮料作物”的阅读材料,提问:(1)我国种植面积最广的油料作物是什么?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花生的主要产地是哪两个省?(2)糖料作物中甘蔗和甜菜的生长习性有什么不同?各主要分布在哪些省区?(3)我国的茶叶主要产于什么地区?四、课堂小结五、巩固练习:随堂练 学生抢答,教师导入读图4-1,说出什么是农业读图4-7,说出我国小麦和水稻的主要分布地区完成87页活动1、2、3、 通过播放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初步认识自然资源,建立人地和谐观,轻松进入课堂。师提出问题:同学们,我们在作文中经常用到这样一个词来形容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那么如何的“地大”,我们在前面的课程中都已经学到了。那么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来学习我们伟大的祖国的“物博”。设计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本认识什么是自然资源,然后通过体验、感悟,增加对农业特征的认识。本部分知识难度不高,但是考试中却常常涉及,所以我设计为自学加随讲随练环节来突破。学生自学能力进一步提升,通过认图贴近考试比较容易突破。这样设计的目的: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促进自主学习有效性,为后边展学酝酿积极性参与条件,形成快乐体验。综合分析利弊,形成科学发展观,培养辩证逻辑思维。
课堂练习 完成课件练习题
思维拓展
思维导图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一、让“土地奉献的产业”二、我国农业的发展三、主要农作物分布1、粮食作物2、经济作物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2张PPT)
中国的农业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
--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种植业
林业
畜牧业
渔业
农业
农业发展史
农业发展史
我小时候基本上没肉吃,经常喝粥,吃番薯---吃不饱
你们现在的吃喝体验?
农业发展史
20年代
60年代
00后
我小时候哪有什么吃的,啃过树皮吃过糠糟---没得吃
科技兴农
--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案例一:1973年,袁隆平成功实现杂交水稻三系配套,世界首次。
2011年试验田亩产已达到926.6千克,而世界水稻平均亩产仅200千克左右。
2020年,双季稻亩产实现了“1500公斤高产攻关”的目标,超世界纪录。
在袁隆平看来,我国人口在增加,同时耕地在逐年减少,面对这种人增地减的严峻形势,通过科技进步才能守好粮食安全这道关。
时政链接
由联合国粮食等机构发布的报告显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全世界将有6.9亿人处于饥饿状态,全球将迎来50年来最严重的粮食危机。
粮食安天下安
粮价稳百价稳
今年4月,我国农业农村部曾宣布,我国小麦和稻谷的库存大体相当于全国一年的消费量,主粮可以实现自给自足。
科技兴农
案例二:近日,广东云浮低围村耕地提质改造项目进场施工。项目主要针对现有劣质、低等级的耕地,通过建设完善农田水利、机耕路等农业基础设施,改善土壤、排灌等农业生产条件,提升耕地质量。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科技兴农
案例三:《广东省关于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实施意见》提到,2020年,广东省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5%。到2025年,全省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5%。
--提高农产品生产率
科技兴农
案例四:
“直播助农”展现了新时代电商特色,小小的直播间连接着扶贫产业和消费市场。
--打造品牌 改变消费格局
因地制宜
农业布局
结合左图资料思考: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应该布局在中国哪些地方?请在纸上用简图画出来。
因地制宜--种植业
种植业
平原、丘陵
湿润、半湿润
季风区
河湖多
种植业
因地制宜 --畜牧业
畜牧业
高原、山地
干旱、半干旱
非季风区
河湖较少
畜牧业
因地制宜--林业
林业
山地、丘陵
湿润
季风区
林业
林业
林业
因地制宜--养殖业
渔业
大陆架
湿润区
季风区
河湖较多
渔业
因地制宜
“宜林则林”: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的地区发展林业,保持水土
“宜粮则粮”: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地区发展粮食生产
“宜牧则牧”:降水较少,牧草生产良好地区发展畜牧业
“宜渔则渔”:河湖较多的地方适宜发展养殖业
课堂小结
农业
科技兴农
因地制宜
概念
发展史
①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
②改变农业生产条件
③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④改变消费格局
东耕西牧
宜林则林
···
A
C
D
A
C
C
C
秦岭—淮河
一线
气候
一年一熟
一年两熟
三江
松嫩
华北
春小麦
春
秋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国的农业(1)——课后练习
基础练习
农业及其重要性
1.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是( )
A.工业 B.农业
C.交通运输业 D.采矿业
2.下列生产活动中不属于农业生产活动的是( )
①收获水稻 ②养殖草鱼 ③加工木材 ④纺织棉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右图人们所从事的生产活动属于哪个农业部门 ( )
A.种植业 B.林业
C.渔业 D.畜牧业
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4.我国牧区与农耕区的分界线是( )
A.800mm年等降水量线 B.400mm年等降水量线
C.200mm年等降水量线 D.50mm年等降水量线
5.东部地区是我国种植业、林业、渔业的主要分布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地区
B.人工林集中分布在东北大兴安岭地区
C.沿海地区淡水渔业发达
D.南方地区是我国主要的旱作农业区
6.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分布示意图,①~④代表的作物分别是( )
A.甜菜、花生、甘蔗、油菜 B.甜菜、油菜、花生、甘蔗
C.甜菜、花生、油菜、甘蔗 D.甘蔗、油菜、花生、甜菜
7.同一亩耕地如果充分利用,一年中收获庄稼次数最少的省区应是( )
A.海南省 B.四川省
C.山东省 D.黑龙江省
1.以下有关农业生产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种植业是指在土地上植树、种庄稼的生产部门
B.在土地上种植蔬菜属于林业
C.农耕区的农民靠饲养牲畜来获得产品,生产部门也属于畜牧业
D.在近海地区进行海带养殖属于种植业
2.目前,现代农业迅速发展成为重要产业,下列不属于现代农业的是( )
读图,回答3~4题:
3.咸宁的农作物主要是( )
A.甜菜、小麦 B.玉米、甜菜
C.水稻、油菜 D青稞、水稻
4.咸宁农作物的熟制是( )
A.一年一熟 B.两年三熟
C.一年三熟 D.一年两熟或三熟
5.读图,四幅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我国林地的主要分布地区的是( )
6.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我国形成了两大农业区域,即以种植业为主的东部农业区域和以畜牧业为主的西部农业区域,这两大农业区域的分界线大致与下列哪些分界线相重合( )
①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②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③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④秦岭—淮河一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如图为《舌尖上的中国》摄制组,穿越中国大江南北,拍摄介绍地方特色美食的线路。有关摄制组的拍摄记录,错误的是( )
A.线路①,从南方的粤菜、湘菜到北方的鲁菜
B.线路②,从滇菜、川菜到可口的奶茶和烤全羊
C.线路③,从牦牛肉、青稞酒到米粉、荷叶粥
D.线路④,各种香甜的瓜果和美味孜然羊肉串
下面为我国某地一种典型农作物生长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8~9题:
8.该农作物最有可能是( )
A.柑橘 B.甘蔗 C.水稻 D.小麦
9.该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需进行大量灌溉的月份是 ( )
A.10、11、12月 B.11、12、1月
C.1、2、3月 D.3、4、5月
10.[综合思维]读“我国主要的畜牧业区与种植业区分布图”,结合有关资料,回答问题:
(1)图中A线是我国主要的种植业区与畜牧业区的分界线。该线大致与我国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2)从地形上看,我国畜牧业区的地形以 为主。
(3)下表是我国四个地区农业结构基本情况。其中丙地区的农业结构情况符合图中所示的 地区。(填数码)
地区 种植业比重 畜牧业比重 林业比重 渔业比重 其他所占比重
甲 77.2% 10.8% 1.4% 9.4% 1.2%
乙 46.5% 48.0% 1.5% 1.8% 2.2%
丙 8.0% 90.0% 0.4% 0.1% 1.5%
丁 16.2% 14.0% 62.6% 0.4% 6.8%
(4)王某承包了10公顷耕地,种植结构如下图所示。据图判断,王某承包的耕地可能位于上图中B、C、D三地中的 地,该地发展农业生产有利的气候条件是 。
参考答案与解析
[基础达标]
1.B 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
2.C 本题考查农业生产的对象。农业指的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生产部门。①属于种植业,②属于渔业,而③加工木材、④纺织棉花属于工业生产活动。
3.A 在耕地上种植水稻、小麦、大豆、棉花等农作物,这样的生产部门称为种植业。
4.B 800mm年等降水量线是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400mm年等降水量线是牧区与农耕区的分界线。
5.A 我国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地区,该地区地形平坦,降水较多;我国的东北林区是天然林区;我国的沿海地区海水渔业发达,淡水渔业发达的地区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
6.C 本题主要考查经济作物的分布。甜菜喜温凉,分布在东北;甘蔗喜高温,需要水分多,分布在南部沿海地区。花生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和山东半岛,长江流域是油菜最集中的分布区。所以,①代表甜菜,②代表花生,③代表油菜,④代表甘蔗。
7.D 纬度位置越高,热量条件越差,一年中收获庄稼的次数越少。黑龙江省在选项所列四省区中纬度位置最高。
[素养提升]
1.C 植树属于林业,不属于种植业的范畴;在土地上种植蔬菜属于种植业;农耕区饲养牲畜属于畜牧业;养殖海带属于渔业。
2.D 本题考查我国现代农业类型。水田插秧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农产品,属于传统农业;而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和生态农业则属于现代
农业。
3.C 4.D 第3题,咸宁位于秦岭-淮河以南,故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和油菜。第4题,咸宁位于南方地区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属于亚热带,故农作物熟制是一年两熟或三熟。
5.C 读图可知A为草地,主要分布在400mm年等降水量线以西的地区;B为以旱地为主的耕地,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C为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的一些山区;D为以水田为主的耕地,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
6.C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农业的分布。我国种植业区和畜牧业区的分界线大致以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西部为畜牧业区,东部为种植业区。
7.C 路线③的终点是山西省,主要种植小麦、谷子等,主食以面食为主,米粉、荷叶粥不是这里的地方特色美食。
8.D 9.D 第8题,图中1月均温在0℃以下,所以可能是北方地区的小麦。第9题,春季冬小麦返青,需水量大。
10.解析:第(1)题,我国主要的种植业区和畜牧业区分界线大致与我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第(2)题,我国西部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第(3)题,由表中农业结构可知丙地畜牧业占到了90%,所以应位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西侧的③地。第(4)题,王某承包的土地主要种植水稻,应位于D地,该地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答案:(1)400
(2)高原、盆地
(3)③ (4)D 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